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目 录 一、新 冠 疫情 对全 球产业 链 及我 国主 要进出 口 行业 的影 响分析 . 3 (一)疫情全球蔓延态势严峻,全球产业链受冲击,波及我国 主要进出 口 行业 . 3 (二)疫情对全球重点产业链和我国相关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 .9 1. 疫情影 响 石油 、 天然气 等 能源 的国 际需求 , 油价 下行 有 利于产业 链 下游 降成 本 . 9 2. 钢铁行 业 内外 部 需求受 疫 情冲 击较 大 , 有 色 、 铁 矿石 呈现小幅波动 . 11 3. 机械设备行业短期内受影响较大,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 .14 4. 橡胶 、 金 属制 品 产业链 上 下游 均受 疫情拖 累 , 化 工行 业上游受影 响 有限 ,中 下游受 冲 击较 严 重 . 16 5. 全球汽 车 产业 遭 受较大 冲 击 , 但难 以撼动 我 国汽 车工 业 地位 18 6. 纺织 、 服 装 、 玩 具 、 家 居用 品 等 传 统劳动 密 集型 外贸 行业订单萎 缩 ,开 工率 受制于 国 内疫情 . 22 7. 全球医疗物资供应短缺,我国医药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24 8. 半导体 下 游需 求 下滑 、 上 游供应 或 将不足 , 电子 信息 全 产业链遭 受 冲击 . 26 9. 跨境旅 游 、 运输 服务行 业 损失 较 重 , 软件与 信 息技 术服 务 、跨境电 商 等服 务贸 易行业 机 遇与 挑战 并存 . 29 二、政 策 建议 . 32 (一) 优 化政 策组 合,纾 困 受疫 情冲 击较大 的 外贸 行 业 . 32 (二) 积 极扩 大内 需,对 冲 产业 链传 导造成 的 外部 冲 击 . 32 (三) 促 进产 业升 级,巩 固 提升 我国 在全球 产 业链 中的 地位 . 33 (四) 加 快自 主 创新,逐 步 降低 高新 技术领 域 的进 口依 赖 . 34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国内的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在持续快速蔓延,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随着疫情在海外的持续扩散,依托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分工形成的全球产 业 链受到较大冲击,进而通过国际贸易传导,危及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 大多数进出口行业,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鉴于各国应对理念、防控措施、医疗资源存在较大差异,海外疫情蔓延态势何时终结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我国疫情防控成果仍需巩 固,经济改革转型仍需加快推进。 建议统筹兼顾短期应急纾困与中长 期产业升级,从供求两端同时发力,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协同制定财政、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进出口行业平稳发展,并着力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一、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及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 ) 疫情全球蔓延态势严峻,全球产业链受冲击,波及我国主要进出口行业 2 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速度加快。 3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 ( WHO) 正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 ( Pandemic) 状态。截至 2020 年 3 月 17 日中午,全球累计确诊超过 18 万例,中 国之外累计确诊接近 10 万例。其中,欧洲累计确诊 63807 例(意大 利 27980 例 ) ,北美洲累计确诊 5249 例,伊朗 ( 14991 例 ) 、韩国 ( 8320 例 ) 、日本 ( 835 例) 等亚洲国家疫情也较严重。 图 1:全球疫情地图(截至 2020 年 3 月 17 日中午)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 随着疫情蔓延,全球范围内的外贸需求订单减少,生产能力下降, 人员出入境、跨境物流、检验检疫等管控升级,叠加原油市场大幅波 动、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等因素,全球经济步入危机边缘,全球产业链 尤其是制造业产业链受到严峻挑战,旅游、运输等主要服务贸易行业 遭受冲击。从全球商品贸易出口结构来看, 机械与交通运输设备、化 学制品、办公及通讯设备、集成电路、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制 造业产业链,农产品,以及燃料与矿产品等原材料行业均将受到较大冲击。 2018 年,全球制造业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近七成,燃料出口占比 12.59%,食品出口占比 8.54%,矿物和金属、农业原材料占 比分别为 3.99%和 1.46%。 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来看, 2018 年, 全球服务贸易以计算机、通讯和其他服务为主,占比为 45.75%,旅 游、运输、保险和金融服务占比分别为 26.40%、 19.35%和 8.56%。 其中,为防止疫情的跨境输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或将采取旅游、 运输等管制措施,相关服务活动 受限甚至停摆,行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图 2: 2018 年全球主要商品出口占比( %) 图 3: 2018 年全球主要商业服务出口占比(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W IND 在目前疫情扩散速度较快的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 区的商品进出口中,机械与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制品均占有很高比重; 燃料和矿产品、自动化产品在欧、美、日等国的进出口结构中居重要 角色;韩国的对外贸易以半导体、汽车及配件、石化制品、电子设备 为主。鉴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扩散情况,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 重要影响力,相关产业链的短期供求关系和中长期国际分工格局或将 出现较大调整。 图 4: 2018 年欧盟 27 国主要商品进出口金额 图 5: 2018 年美国主要 商 品进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 WTO, WIND 图 6: 2018 年日本主要 商 品进出口金额 图 7: 2019 年韩国主要商品 进 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 WTO,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WIND 从我国商品贸易进出口情况看,作为 “ 世界工厂 ” ,我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截至 2018 年末,已成为 12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受疫情影响,我国制造业相关进出口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但我 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成熟、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决定了我国中长期的 比较优势地位仍然相对稳固。 从商品出口方面看,当前,我国制造业 出口以机电、纺织类产品为主,金属、化工、塑料、橡胶等中间制品, 以及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也占有较大比重。在国外需求订单阶 段性减少,以及国内用工、物流、资金、原材料供应受限导致的生产能力不足双重影响下,上述行业出口形势不乐观。今年 1-2 月,我国 货物贸易出口同比下降 15.9%。同时,受疫情冲击,部分固定投入低、 劳动密集、成本敏感的制造业产业链有向外转移的风险。但中长期来 看,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效果继续显现,强韧的宏观经济环境、成熟完 备的产业集群和配套体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图 8: 2019 年 HS 分类我国主要行业出口金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 从商品进口方面看,机电、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类产品以及矿产品进口规模较大。疫情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外部终端需求减少将使得加工贸易市场萎缩;其次,国内经济活动放缓,进口需求将随之减少;再次,医疗物资、生活用品进口需求增加,对进口总额形成一定支撑;最后,疫情冲击导致的进口 受阻也将对国内产业带来一定机遇,尤其是使得加快高技术产品国产 化进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国内相关产业形成正向激励。今年 1-2 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同比下降 2.4%,疫情对进口总额的影响尚相 对有限,但未来全球产业链传导对进口行业的结构性冲击仍然值得关注。 图 9: 2019 年 HS 分类我国主要行业进口金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 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看,旅行、运输、建筑等传统的依托 空间、物理方式提供服务的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以线上化服务为主的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受影响相对有限。 2018 年,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为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运输服务,旅行服务,四类服务合计占比超过 70%;旅行服务占我国 服务贸易进口的一半以上;运输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 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占比分别为 20.63%、 9.01%、 6.78%、4.53%;金融保险服务、建筑服务进出口占比均相对较小。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国出台的防控、管控措施对人员、交通跨境 活动构成的阶段性限制,后续将视各国疫情控制情况逐步恢复。 图 10: 2018 年我国服务 贸 易进口构成( %) 图 11: 2018 我国服务贸易出 口 构成( %) 数据来源: WIND (二 ) 疫情对全球重点产业链和我国相关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分析 1. 疫情影响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国际需求,油价下行有利于产业链下游降成本 ( 1) 在疫情蔓延以及沙特、俄罗斯石油价格战共同影响下,国际油价下行,产业链下游企业成本下降 近期,石油市场供需双向利空,国际油价大幅下行。上游供给端, 俄罗斯拒绝欧佩克再度深化减产建议,沙特宣布石油增产降价,全球 石油供给预期大幅增加;下游需求端,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石油需求本就低迷的基础上,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世界经济下行预期,石油 需求持续承压。 3 月 9 日国际油价暴跌, 16 日跌至每桶 30 美元以下。 中游运输环节,原油运费随着油价大跌连续上涨,截至 13 日,中东 宁波运价指数三日内大涨 90 点。同时,作为重要大宗商品,石油价格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全球股市震荡,多国股市触发熔断机制。 从未来影响看,新冠疫情主要影响石油市场需求端,如果全球疫情在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则对全球经济短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石油需求有所下降,但程度有限;如果疫情持续发展甚至跨年传播,则 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进而全球石油市场需求将大幅下滑。而沙特 和俄罗斯价格换市场计划如果付诸实践,世界原油供应过剩将进一步 加剧,油价将持续走低。摩根士丹利已将二季度 WTI 原油价格预期 从 30 美元 /桶下调至 27.5 美元 /桶,三季度从 35 美元 /桶下调至 32.5 美元 /桶,四季度从 40 美元 /桶降至 32.5 美元 /桶。 从对我国企业影响看,石油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进口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经济恢复。一是利好炼化企业,受益于我国成品油 “ 40 美元下地板价 ” 的定价机制,产品价格 跌幅小于原料价格跌幅;二是利好交通运输物流企业, 原油价格下跌 使燃料价格下降,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物流业带来直接利 好;三是利好油气运输企业, 油气运输船东企业将从业务量增加和燃 料成本降低中双向受益。另外,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我 国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将加大原油进口、提升油气储备。 ( 2) 疫情影响天然气消费,油价下跌考验天然气经济性 从已有影响看,疫情前全球天然气市场已出现供给过剩,疫情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剧了天然气消费弱势。天然气消费与 石油价格高度相关,竞争领域为交通燃料、工业燃料等,低油价将使天然气的经济性 遭遇考验。 从未来影响看,新冠疫情同样主要影响天然气市场需求端,如果 全球疫情在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则对全球经济短期产生一定负面影 响,需求有所下降;如果疫情持续发展甚至跨年传播,则在全球经济 衰退甚至经济危机背景下,天然气需求将大幅下降。一是企业停工停 产将导致工业销气量大幅下降;二是限制人员聚集将导致餐饮、酒店、 洗浴商业用户用气量下降;三 是公交车、出租车停运、减运以及物流 企业延期开工将导致车用气需求大幅下降。 从对中国企业影响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叠加石油降价对天然气的替代效应,下游工业、发电、化工和商业用户天然气消费增速将出 现下降。在疫情未爆发前,中石油等多家研究机构预测 2020 年天然 气表观消费量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至 7.6%,叠加疫情和油价影响, 预计 2020 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或将降至 6%左右。天然气生产、进口和城市燃气企业都将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