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医药生物行业 推荐 ( 维持 )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风险评级: 中 风险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2020 年 5 月 6 日 魏红梅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13040002 电话: 0769-22119410 邮箱: whm2dgzq 研究助理 张孝鹏 S0340118060029 电话: 0769-22119416 邮箱:zhangxiaopengdgzq 医疗器械(申万) 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Wind 相关报告 投资要点: 国内 防疫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截至 4月 29日 24时,国内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确诊病例 619例(其中重症病例 4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77610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8286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 73236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8032人。 4月24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 4月 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目前判断,国内疫情已经发生根本性扭转,国内防控基调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疫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是形势必然。 检测试剂和疫苗是常态化防控阶段重点: 我们对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和治疗涉及医疗器 械概括为四部分, 1.消杀防护,消杀防护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包括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红外测温仪等,主要应用于隔离防护;2.检测诊断,检测诊断涉及体外检测,包括核酸检测和免疫检测及其配套分析仪器; 3.治疗康复,主要包括 ICU病房涉及生命支持设备、大型影像设备; 4.预防免疫,主要是疫苗研发及生产。目前消杀防护类物质已经能够产销平衡,同时我们预计治疗康复类物资在接下来几个月可以满足防控需求,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我们应重点关注检测诊断和疫苗研发生产的机会。 投资策略 及 标的 推荐 。 国内疫情进入内防反弹和外防输入阶段,常态化防控需要大规模进行检测,海外疫情形势严峻,对检测相关产品需求一直较高,有利于国内外销售渠道通畅的 IVD、检测相关上市公司及具有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我们 推荐迈克生物(核酸检测国内、欧美三证齐全)、金域医学(两家均国内 ICL 新冠检测需求)、万孚生物(首批抗体检测企业、 POCT 检测龙头) 以及影像判别龙头万东医疗(移动DR需求旺盛)。另外,作为解决新冠病毒蔓延终极武器的新冠疫苗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市场对此关注度会逐步上升,鉴于目前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A股公司较少, 我们建议关注相关港股上市公司以及具有海外公司代理销售资质的 A股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演绎超预期,短期冲高回落风险,产业链供应短缺; 行业专题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目 录 1.全球疫情现状 .3 1.1 国内抗疫情况:防疫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3 1.2 国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3 1.3 海外主要国家复工计划及疫情对经济影响 .4 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关注重点 .5 3.1 检测诊断:扩大检测规模,检测排查常态化 .5 3.1.1 关注新冠病毒检测产业链三类公司 .6 3.1.2 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主要检测手段 .6 3.2 疫苗研发:关注疫苗研发进展 .9 3.3 治疗康复:海外现存病例治疗对相关器械需求会存在较长时间 .9 3.投资策略及推荐 .11 3.1 万孚生物( 300482) .11 3.2 迈克生物( 300463) .12 3.3 金域医学( 603882) .12 3.4 万东医疗( 600055) .13 5.风险提示 .14 插图目录 图 1 :现存确诊病例及每日新增病例情况 . 3 图 2 :现存确诊病例分布情况 . 3 图 3 :每日新增境外输入性病例占比 . 3 图 4 :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 3 图 5 :全球确诊病例情况 . 4 图 6 :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 . 4 图 7 :世界经济预测 . 5 图 8 :各国经济预测 . 5 图 9 :新冠肺炎检测政策汇编 . 6 图 10 :体外检测方法对比 . 7 图 11 : ICU 病房 . 11 图 12 : 2018 年公司产品分类占比 . 12 图 13 :公司免疫诊断试剂盒产品 . 12 图 14 : 2019 年公司产品分类占比 . 12 图 15 :公司免疫诊断试剂盒产品 . 12 图 16 : 2018 年公司产品分类占比 . 13 图 17 :公司免疫诊断试剂盒产品 . 13 表格目录 表 1 :国内部分上市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研发及注册情况 . 7 表 2 :检测治疗、生命支持类器械 . 10 表 3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2020/4/30) . 14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全球疫情现状 1.1国内抗疫情况:防疫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病例零星新增,现存不足千人。 截至 4 月 29日 24 时,国内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确诊病例 619 例(其中重症病例 41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77610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3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82862 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 732369 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8032 人。 4 月 24 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 4 月 26 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目前判断,国内疫情已经发生根本性扭转,防疫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是形势必然。 国内防控基调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 525 例(含重症病例13例),现有疑似病例 7 例,累计确诊病例 1664 例。目前新增确诊病例的主要来源是境外,国内自从 3 月 4 号开始统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以来,每日新增境外输入性病例占比高居不下。截止 4 月 29 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 998 例(境外输入 127 例)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基本维持在两位数,因此目前国内定位外防输入主要是预防从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入境的人员以及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大面积出现及传播。 1.2国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图 1:现存确诊病例及每日新增病例情况 图 2:现存确诊病例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wind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wind 图 3:每日新增境外输入性病例占比 图 4: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wind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wind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国外新增病例的发展进入平台期,治疗和防疫并举。 截止 4 月 29 日,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 320 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在高位徘徊, 4 月份以来,全球每日新增病例依然维持在 6 万以上,美国、俄罗斯、巴西等重点国家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高位运行,全球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1.3海外主要国家复工计划及疫情对经济影响 美国计划有条件复工,欧盟多国逐步恢复工。 4 月 16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美国公共卫生事件复工计划 ,包括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开放应满足的条件。包括:在 14 天内报告的新增病例数呈下降趋势、 14 天内的存量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对大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对医疗工作者进行全面检测等。 (2)第二部分,各州政府的责任。包括:建立安全有效的测试站点、确保对测试站点进行无症状筛查、提高 ICU 容量、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医疗设备、保护关键行业和高风险行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建议市民进行面部遮盖、实时监控复工后的情况等。 (3)第三部分,协议实施的三个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个人、雇主和特定类型雇主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在第一阶段,个人应该尽可能远程办公、减少不必要的旅行等 ;雇主应该逐步恢复工作、尽可能提供特别住宿等 ;特定类型雇主应该继续关闭学校、禁止医院探亲、适当开放电影院等。 因此判断美国开始准备有条件复工。 连日来,随着新增病例数量逐步稳定,欧洲多国开始放宽限制措施,西班牙和意大利这样的重灾区也在逐步开放商业和制造业等关键行业。奥地利、捷克、丹麦成为首批放宽限制措施的欧洲国家。奥地利将从 4 月 14 日起,分步骤恢复小型商店、所有商店、理发店、旅馆和餐饮业;捷克将从 4 月 20 日起,分五阶段逐步开放小型商店、大型商店、饭店和大型商业中心;丹麦从 4 月 15 日起逐步开放学校。采取了 “ 欧洲最严 ” 社交隔离措施的意大利,自 4 月 14日起重新开放出售婴儿用品的商店、书店、干洗店等,顾客需戴口罩和手套。 2020 年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 2021 年有望回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月发布的 世界经济展望 预测, 2019 冠状病毒大流行将影响 2020 年的经济活动, 202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 -3%,与 1 月的预测相比下调 6.3%。 假 设疫情在 2020 年下半年消退, 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回升到 5.8%。 图 5:全球确诊病例情况 图 6: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 资料来源: 新浪网,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丁香医生 东莞证券 研究所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关注重点 我们对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和治疗涉及医疗器械概括为四部分, 1.消杀防护,消杀防护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包括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红外测温仪等,主要应用于隔离防护; 2.检测诊断,检测诊断涉及体外检测,包括核酸检测和免疫检测及其配套分析仪器; 3.治疗康复,主要包括 ICU 病房涉及生命支持设备、大型影像设备; 4.预防免疫,主要是疫苗研发及生产。目前消杀防护类物质已经能够产销平衡,同时我们预计治疗康复类物资在接下来几个月可以满足防控需求,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我们应重点关注检测诊断和疫苗研发生产的机会。 3.1检测诊断:扩大 检测规模,检测排查常态化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缓解,新增病例零星出现,现存病例降至千人以下水平,现存病例的康复治疗需求大大减少。目前整体防控思路是“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入境口岸加强检测排查,并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并在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及相关敏感人群进行检测排查,目前全国各地单次核酸检测价格大部分处于 160-260 元之间,抗体检测普遍在百元以下,多地将新冠检测纳入医保范围,对于跨地区及敏感场所人群有多次检测需求,因此检测试剂在下半年的需求会持续存在。 4 月 1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 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 , 通知从5 个方面对各地提升新冠病毒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出要求。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和检测需求,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建设。对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检测能力相对薄弱、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地区,特别是陆路边境口岸,要选择 1 家综合实力强的县级医疗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4 月 22日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重要决定:扩大重点地区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范围。 图 7:世界经济预测 图 8:各国经济预测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IMF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 研究所, IMF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图 9:新冠肺炎检测政策汇编 资料来源: 互联网、 东莞证券 研究所 3.1.1 关注新冠病毒检测产业链三类公司 从新冠病毒检测产业链条上看,我们可以将分为三大类公司,一类是主要从事上游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业务,如 迈克生物 ( 300463.SZ)、 复星医药 ( 600196.SH)、 明德生物( 002932.SZ);一类是主要从事下游的检测业务,如 金域医学 ( 603882.SH);一类是这两者都兼而顾之,如 华大基因 ( 300676.SZ)、 迪安诊断 ( 300244.SZ)、 凯普生物( 300639.SZ)。有业内人士估计新冠核酸检测需求高峰有望持续到 2020 年底。鉴于行业参与者众多,接下来行业的价格战难以避免,预计从事上下游兼容的公司相对站位较高,我们预计全球新冠病毒检测次数过亿,今年市场规模超百亿。 3.1.2 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主要检测手段 目前新冠病毒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核酸检测和免疫学检测,核酸检测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确诊,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试行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主要用两种核酸检测方法作为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病原学证据,分别是病毒基因测序和实时荧光RT-PCR 检测确定,分别用到的分析设备是基因测序仪和核酸扩增分析仪器; 免疫学检测基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 病毒外壳是由蛋白质组成 , 有着特异性的分子构型, 因而可 对病毒外壳蛋白进行免疫学检测诊断 , 从检测靶标来看,免疫学方法可以分为检测抗原的方法和检测抗体的方法 ,不同方法学在使的条件、检测灵敏度、检测速度、使用成本等方面存在不同特点,免疫学检测用到的分析检测设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等等。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图 10:体外检测方法对比 资料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互联网、 东莞证券 研究所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在疫苗大规模应用之前会持续存在。 截止 3 月 27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通过 23 个新型冠状病检测产品, 国家新冠肺炎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平台现有 11 个 2019-nCoV 检测 试剂 产品获批,包括 9 个核酸检测试剂盒及 2 个抗体检测试剂 。多 家企业已经研制出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 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其中上市公司包括华大基因 、安图生物、万孚生物、达安基因、迈克生物等 ; 还有更多公司研制出核酸或抗体检测试剂盒但并未取得国内产品注册证或正在申请过程中, 其中上市公司包括 东方生物、 硕世生物、 科华生物、 透景生命、丽珠集团 、 迪安诊断、凯普生物等 等 。目前华大基因产能在国 内企业居首,达到 200 万人份 /日,同类企业达安基因、迈克生物、万孚生物、丽珠集团等,日产能在 3050 万人份。 表 1:国内部分上市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研发及注册情况 编号 产品名称 取得公司 注册证编号 1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57 2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58 3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 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59 4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60 5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63 基因测序 荧光P C R 法(R T - P C R 技术)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方法对样本中D N A 或R N A 分析,检测基因数量和序列的变化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标记跟踪P C R 产物进行实时监测反应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和全血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 g M / I g G )通过底物发色来测定待测物浓度通过发光信号来测定待测物浓度价格 高湖北省内核酸检测试剂统筹采购标准不高于1 2 0 元/ 人份,第三方检测机构收费1 6 0 元/ 人次成本低廉 成本较低 成本较低应用范围 少 大 大 适合批量操作 应用范围广准确性 高 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核酸检测补充检测指标,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灵敏度、特异度不如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 1 - 2 天 数小时1 5 分钟出结果;无需提取病毒核酸1 - 2 个小时 1 小时内操作复杂度 需基因测序仪器 需要核酸扩增分析仪器 无需仪器、即时检测操作步骤较多,需要仪器需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相关公司华大基因、安达基因、科华生物、东方生物、复星医药分子生物学分析(核酸检测) 检测类型对比指标免疫分析(抗原/ 抗体检测)万孚生物、安图生物、东方生物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6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64 7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065 8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76 9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77 10 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 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78 11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79 12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82 13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83 14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84 15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98 16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199 17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212 18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239 19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240 20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 国械注准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剂盒(恒温扩增 -实时荧光法) 限公司 20203400241 21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杂交捕获免疫荧光法) 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298 22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299 23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 RNA捕获探针法) 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400300 资料来源: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 公司公告, 东莞证券研究所 3.2疫苗研发:关注疫苗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共有 100 多种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研发阶段。不久前,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目前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都基本与国外同步,最快的新冠疫苗 4 月下旬申报临床试验。中国疫苗行业协会 2 月 11 日的消息,该协会共有 18 家会员单位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分别采用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同技术路径进行攻关。其中涉及智飞生物、华兰生物、未名医药、辽宁成大、康泰生物、沃森生物、博雅生物等 7 家 A 股上市公司 ,康希诺生物 1 家港股上市公司。 国内已有 3 项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1) 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II 期临床试验 500 名受试者已经完成注射, 预计 5 月有望揭盲 ,这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二期实验的新冠疫苗 。 ( 2) 中国生物武汉制品所已经开始 II 期临床,同时其北京 生物 制品 研究 所 所研发 的灭活疫苗也获得 国家药监局 临床 实验 批件。 ( 3)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灭活疫苗也在 II 期临床,该疫苗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 ,该疫苗 可以在动物体内诱导出较强的中和抗体反应,可以阻止 10 种新冠病毒株的感染,且具备较好的安全性。 3.3治疗康复:海外现存病例治疗对相关器械需求会存在较长时间 3.3.1 环 ICU 医疗器械需求旺盛 环 ICU 生命支撑类器械配置数量和范围提升。 新冠肺炎的病人按照国家最新发布的指南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类。重型和危重型要结合患者的影像学、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表现综合判断。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我们在治疗时可以进行鼻导管吸氧、高流量吸氧、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方式,如果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最后要考虑 人工心肺机( ECMO) 进行呼吸支持 。此次疫情发生最严重的湖北地区重症患者激增, ICU 病房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重症患者治疗需求,武汉快速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以满足救治需求,从另一面也反应救治资源不足的问题。 新冠病毒疫情之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二 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表 2:检测治疗、生命支持类器械 器械种类 相关企业 监护仪 迈瑞医疗、宝莱特、理邦仪器、康泰医学 超声 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康泰医学 呼吸机 迈瑞医疗、易世恒、谊安 麻醉机 迈瑞医疗、易世恒、谊安 输注泵 迈瑞医疗、易世恒、谊安 心电图机 迈瑞医疗、理邦仪器 空气净化消毒器械 新华医疗 消毒灭菌设备 新华医疗 DR 新华医疗、万东医疗、联影、迈瑞医疗 CI 万东医疗、联影 核磁 万东医疗、联影 血气分析仪 理邦仪器、万孚生物 制氧机 鱼跃医疗、乐普医疗 血氧仪 鱼跃医疗、乐普医疗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互联网、 东莞证券研究所 ICU 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 ICU 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 麻醉机 、 心电图机 、 除颤仪 、 起搏器 、 输液泵 、微量注射器、 气管插管 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 CPM 关节运动治疗护理器等设备。 ICU 具备强专业性及综合性,整合了麻 醉、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23号)指出: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 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 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 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据美国生物技术信息网站提供的数据说明 : 从 2000 年到 2009 年,美国的重症监护床位占整个医院床位的比例由 10.9%提到了 12%,且在最近几年逐 步攀升到了 15%。此数据是全美国床位数的平均标准,对于一些在专科方面有特色和实力的医院, ICU 重症监护床可能会接近到 20%到 25%。这个数据和目前中国重症监护的床位所占的比例有着明显的差别。目前我国 ICU 床位占总床位的比值约为 2%到 8%。 3.3.2 疫情后大型医疗器械配置水平有望提升 疫情有望带动国内财政扩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支出,医疗设备领域将整体受益。本次疫情将成为我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上的一次重要时点,国家对相关医疗设施、医疗设备的投入将在未来呈现明显提速 。 2020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