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20 年 06 月 02 日 建筑装饰 增持(维持) 鲍荣富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5120002 研究员 021-28972085 baorongfuhtsc 方晏荷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080007 研究员 0755-22660892 fangyanhehtsc 王涛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9040004 研究员 021-28972059 wangtaohtsc 王雯 021-38476718 联系人 wangwenhtsc 1中国化学 (601117 SH,买入 ): 20Q1 扣非归母净利逆势增长 1% 2020.05 2四川路桥 (600039 SH,增持 ): 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改善 2020.05 3中国铁建 (601186 SH,买 入 ): 营收降幅小,毛利率下降影响利润 2020.04 资料来源: Wind 钢结构高景气,细分渗透加速提升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系列研究之一 医院、学校和住宅领域渗透率仍低,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高水平 根据我们保守测算, 19 年 商业地产和场馆中钢结构渗透率接近 58%,学校和医院的渗透率为 11%,住宅渗透率则低于 1%,我们判断住宅、学校和医院等领域或成为钢结构建筑下一个发展的主战场。 18 年钢结构产量为6874 万吨, YoY+11.8%,我们测算住宅领域未来五年内有望额外为整体产量贡献不低于 3pct 的年增长率,而非住宅类建筑钢结构产量年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 高于实际 GDP 增速, 钢结构产量有望保持 10%以上的增速, 继续推荐有望享受行业红利及自身产量、吨净利双升的制造龙头鸿路钢构,以及装配式建筑自有体系逐步完善,能够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精工钢构 。 政策倾斜叠加成本 差 弥合,钢结构住宅 进入快速上升期 进入 19 年, 政策倾斜叠加 钢结构相对 于 混凝土结构的成本劣势明显收窄 是行业层面两大变化。根据住建部数据, 17 年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建造单价约为 2776 元 / 仅比装配化率 50%的 PC 住宅单位造价高 298 元 (高出10.7%) ,仍高于现浇 711 元 / (高出 25.6%) ,以 100 的住宅测算,住宅售价仅需在 1.4 万 / 以上(钢结构住宅得房率增加 5%), 住户的 购房成本 则 并没有额外增加。此外考虑政府补贴因素 , 我们 保守 测算 , 钢结构住宅有望在 20242025 年与传统现浇成本持平, 成本劣势弥合后钢结构住宅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行业分散竞争,龙头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18 年末国内钢结构企业约为 2500 家左右,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进行( 13年末 3000 家),落后产能逐步淘汰。目前钢结构龙头市占率仍低,以鸿路/精工 /东南三家为例, 18 年三家市占率分别仅为 2.1%/1%/0.7%,而根据鸿路未来产量规划( 20-21 年产量 达到 270/375 万吨) 以及按照钢结构行业保持 10%的增长测算,我们预计 2020 年鸿路钢构市占率有望提升至3.3%以上 ,龙头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不同商业模式选择背后成本控制是核心,民企错位竞争更容易双赢 目前 行业内主要分为三类企业 : 1)央企体系内钢构企业; 2)上市民营企业; 3)各种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制造、总承包两种 。 作为 其 他 钢构公司的材料供应商,鸿路的制造模式看似利润率低,但现金流充裕,且成本优势与规模可形成正反馈,精工、东南等转型成为 EPC 总承包商模式,提高单体项目利润率的同时避开与央企在商业地产领域的竞争,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医院、学校等细分领域寻求发展。我们认为,具有成本管理能力和错位竞争的钢结构企业更具长期发展能力。 成本、环保和政策变化催化行业需求,业绩提升仍是核心股价助推剂 历史复盘来看,政策催化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化 2016 和 2017 年行情,目前行业出现三个层面的主要变化: 1)成本层面:钢结构的成本劣势 已明显改善; 2)环保层面:当前环保要求日益趋严,建筑施工环保要求不断提高;3)政策层面: 2019 年以来政策明显更倾向于钢结构。 我们认为行业未来的催化剂在于: 1) 新老基建齐发力 ; 2) 学校、医院等民生基建渗透率提升、钢结构住宅带来增量需求 ; 3) 成本打平凸显钢结构优势 。我们认为,不同商业模式下的业绩提升是重要的股价催化剂 。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钢材成本大幅上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等 。 (16)(8)081619/06 19/08 19/10 19/12 20/02 20/04(%)建筑装饰 沪深 300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 评级: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核心观点 . 4 钢结构应用范围广泛,住宅、学校和医院有望提供额外增量 . 6 钢结构和混凝土类建筑具有替代关系,是未来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 6 住宅领域钢结构渗透率低,未来有望为行业产量贡献增量 . 9 政策倾斜叠加成本弥合,钢结构住宅进入行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 . 11 竞争格局有望改善,民企、央企望形成差异化竞争 . 16 制造和总承包两类商业模式,核心盈利点与竞争力不相同 . 16 竞争格局改善,落后产能淘汰,龙头集中度有望提升 . 18 央企定位于系统内工程提供配套,民企错位竞争更容易双赢 . 20 历史复盘 . 22 政策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化钢结构前两波行情 . 22 成本、环保和政策变化催化行业需求,业绩提升仍是核心股价助推剂 . 24 风险提示 . 26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9 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按结构类型分类 . 6 图表 2: 两种主要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 . 6 图表 3: 钢结构建筑的性能优 越 . 6 图表 4: 火神山和雷神山从开工到交付历时仅约 10 天左右 . 7 图表 5: 建国以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历史 . 7 图表 6: 我国钢结构产量增速及其占比粗钢产量情况 . 8 图表 7: 建筑用钢量及钢结构占建筑用钢量的比例情况 . 8 图表 8: 19 年 钢结构建筑下游需求分布 . 8 图表 9: GDP 增速及与钢结构相关行业的 GDP 增速 . 8 图表 10: 2019 年不同类型建筑中钢结构的渗透率 . 9 图表 11: 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及占新开工房屋面积比例 . 9 图表 12: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各地装配式建筑补贴激励政策类别分布情况 . 10 图表 13: 到 2020 年各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目标分布热力图 . 10 图表 14: 目前中国钢结构住宅的渗透率远低于海外 . 11 图表 15: 20 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建钢结构工程统计 . 11 图表 16: 山东、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陆续出台钢结构试点方案 . 12 图表 17: 2018/2019 年住建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比较 . 12 图表 18: 建筑业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上升但人数逐年下降 . 13 图表 19: 江苏 C30 泵送预拌混凝土和全国 HRB 螺纹钢价格 . 13 图表 20: 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和钢结构住宅成本情况 . 13 图表 21: 全国百城住宅和一线城市住宅均价 . 14 图表 22: 全国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住宅均价 . 14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 23: 现浇住宅总造价测算 . 15 图表 24: 钢结构住宅总造价测算 . 15 图表 25: 不同情景假设下现浇住宅和钢结构住宅打平时间 . 15 图表 26: 钢结构企业上下游关系图 . 16 图表 27: 钢结构行业发包模式一 . 16 图表 28: 钢结构行业发包模式二 . 16 图表 29: 钢结构企业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对比 . 17 图表 30: 总承包模式相较于传统模式更节约投资成本 . 17 图表 31: 2011-2019 年四家上市钢结构企业产量 . 18 图表 32: 鸿路钢构 2018-2022E 的产能扩张计划 . 18 图表 33: 鸿路钢构各类合同单吨售价情况 . 18 图表 34: 我国年产量大于 5 万吨的钢结构企业数量较少 . 19 图表 35: 主要上市钢结构企业市占率 . 19 图表 36: 2008-2018 年钢结构企业历年排名 . 20 图表 37: 精工钢构和东南网架中标的 EPC 订单 . 20 图表 38: 2013-2019 年主要钢结构企业 CFO/净利润覆盖比 . 21 图表 39: 制造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高于同行 . 21 图表 40: 四家钢结构企业的定基收益率走势图 . 22 图表 41: 杭萧创新业务模式,输出钢管束住宅体系标准 . 23 图表 42: 2016 年鸿路钢构定增募集资金用于技改和新业务拓展 . 23 图表 43: 杭萧钢构技术订单增速的持续性较弱 . 23 图表 44: 2016-2018 年杭萧钢构的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23 图表 45: 鸿路钢构十大生产基地产能布局 . 24 图表 46: 2019 年 9 月以来四家钢结构公司股价涨跌幅 . 24 图表 47: 2013-2019 年四家上市钢结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 . 25 图表 48: 2016-2019 年四家上市钢结构企业订单增速 . 25 图表 49: 2019 年重点推荐个股盈利预测及估值 . 25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核心观点 近期装配式建筑关注度快速提高,除住建部数据反映高景气外,地区性政策推进力度超预期也是重要原因,海南要求 2022 年前 新建 商品住宅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超 80%,成都要求新建 房建工程原则上都采用装配式,虽然国家整体要求 2025 年装配式渗透率达到 30%,但地区层面要求明显更高, 此外行业另一个趋势在于 ,各地未来或进一步规范和严格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青岛住建局外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青岛市装配式建筑评价工作的通知,我们认为未来装配化率及是否达到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判定或趋于严格,装配式建筑同样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钢结构、装配式内外装等能够切实提高装配化率的建造方法渗透率有望提升。 本篇作为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系列研究 第一篇 ,将研究集中于钢结构行业的深度分析,围绕投资者关心的“ 钢结构下游需求分布 和 不同细分领域的渗透率 ”、“ 钢结构行业竞争格局和 上下游 产业链关系”、 不同商业模式 下钢结构企业 的 竞争力分析” 以及 “ 历史复盘以及后续行情催化剂 ”等角度展开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钢结构 80%以上部件均可在工厂加工,可以覆盖大多数现场作业方式对应的下游,是传统混凝土类建筑结构的替代品,代表着绿色建筑的新方向。 从钢结构下游需求看,目前主要集中于商业地产和场馆领域,两者合计占比超过 50%,而住宅占比 4%,学校和医院占比仅为 1%。从建筑渗透率来看,根据我们测算,商业地产和场馆类建筑中钢结构渗透率接近 58%,厂房中渗透率接近 40%,而科研、学校和医院的渗透率为 11%,住宅渗透率则低于 1%,我们判断住宅、学校和医院等领域或成为钢 结构建筑下一个发展的主战场。 目前住建部大力推进的装配式建筑,实际上主要是指装配式住宅,即提升装配式住宅占新建住宅的比例 , 钢结构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19 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房屋面积比例达到 13.4%,较 18 年提升 3.4pct,我们预计到 2020 年有望超额完成 15%的占比目标,而“十四五”规划中装配化率或将是装配式建筑政策着力强调的方向之一,在提高装配化率 政策 背景下,钢结构优势未来有望逐步显现。 2018 年钢结构产量为 6874万吨, YoY+11.8%,我们测算至 2025 年住宅钢结构 的 用量相比 2019 年 有望增加 1741万吨,住宅领域未来五年内有望额外为整体产量贡献 3.3pct 的年增长率,而非住宅类建筑钢结构产量未来年增长率有望 继续保持 高于实际 GDP 增速,钢结构行业 未来五年有望继续保持 10%以上的增速, 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 政策倾斜叠加成本 差 弥合, 钢结构住宅进入行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 。 进入 2019 年,钢结构住宅相关政策强化,政策倾斜是行业层面的一大变化。 19 年 3 月住建部首次单独提出推进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随后山东、浙江、湖南等地陆续出台试点方案, 6 月住建部发布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并于 10 月开始实施, 12 月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 2020 年大力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 ,近期 ;装配式住宅行业 另 一个层面的变化在于混凝土价格及人力成本持续上涨情况下,钢结构相对与混凝土结构的成本劣势明显收窄, 17 年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建造单价约为 2776 元 /仅比装配化率 50%的 PC 住宅单位造价高 298 元(高出 10.7%),仍高于现浇 711 元 /(高出 25.6%) ,以 100m2 的住宅测算,住宅售价仅需在 1.4 万 /m2 以上( 中性情况下 钢结构住宅得房率增加 5%),购房的成本并没有额外增 加。此外考虑政府补贴因素,根据我们测算, 钢结构住宅有望在 20242025 年 与 传统现浇成本持平, 成本劣势弥合后钢结构住宅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行业分散竞争,龙头市占率有望 持续 提升。 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数据, 18 年末国内 入会 钢结构企业约为 2500 家左右,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进行( 13 年末 3000 家), 落后产能逐步淘汰。 目前钢结构龙头市占率仍低,以鸿路 /精工 /东南三家为例, 18 年三家市占率分别仅为 2.1%/1%/0.7%,而 根据鸿路未来产量规划( 20-21 年产量达到 270/375 万吨)以及按照钢结构行业保持 10%的增长测算,我们预计 2020 年鸿路钢构市占率有望提升至3.3%以上, 龙头的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不同商业模式选择背后成本控制仍是核心,民企错位竞争更容易双赢。 钢结构行业目前有三类企业: 1)央企体系内钢构企业; 2)上市民营企业; 3)各种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制造、总承包两种, 制造型企业通常成为 其他 钢构公司的材料供应商,鸿路的制造模式看似利润率低,但现金流充裕,且成本优势与规模可形成正反馈,精工、东南等转型成为 EPC 总承包商模式,提高单体项目利润率的同时避开与 央企在商业地产领域的竞争,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医院、学校等细分领域寻求发展。我们认为,具有成本管理能力和错位竞争的钢结构企业更具长期发展能力。 历史复盘 来看, 政策催化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化 2016 和 2017 年行情。 2016 年政策层面推动装配式建筑,杭萧推出“技术转让 +使用”新商业模式使得公司股价大涨,杭萧的行情启动于 2016 年 5月 18 日,至 2017 年末共有 2段明显行情: 1) 2016/05/18-2016/10/13,杭萧股价涨幅 63%,鸿路涨幅 36%,而其余几家涨幅不明显(钢价上涨业绩压力大); 2)2017/03/31-2017/09/16,新业务模式叠加“雄安新区”主题催化,杭萧股价上涨 160%,而后由于业绩兑现未完成,股价开始下跌 。 对比前两波行情,钢结构行业目前出现三个层面的主要变化: 1)成本层面: 2016 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钢结构企业 2016-2017 年期间业绩承压明显,而 2019 年以来,钢材价格高位回落,混凝土价格随着水泥和砂石骨料的价格暴涨而不断攀升,叠加招工难度提升、人工成本继续增加,钢结构的成本劣势已明显改善; 2)环保层面:当前环保要求日益趋严,近年来各个省市地区均颁布了建筑施工扬尘 控制的相关治理方案,建筑施工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3)政策层面: 2016 年装配式建筑推广之初,政策并无明显倾斜,由于对装配化率的要求不断提升,进入 2019 年以来政策明显更倾向于钢结构。 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有三个方面 : 1) 受益新老基建齐发力以及政策对于装配化率的要求提高 :当前政策定调逆周期调节,同时 5G、数据科技园等新基建建设利好钢结构公司,同时随着政策对于装配化率要求的提高,钢结构优势凸显 ; 2) 学校、医院等民生基建领域渗透率的提升叠加 钢结构住宅带来的增量需求 : 学校和医院等领域钢结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 住宅领域未来五年内有望额外为整体产量贡献不低于 3pct 的年增长率 ; 3) 成本打平进一步凸显钢结构优势 :我们保守测算 20242025 年 钢 结构与现浇建筑的建安成本基本打平,叠加施工时间、得房率提升等优势,钢结构住宅的接受程度提升。 对于公司而言,不同商业模式下的业绩提升是重要的股价催化剂。 鸿路钢构随着产能扩张计划的持续推进,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带来的单吨净利和存货周转率的提升有望带来 ROE翻倍的可能,而精工钢构 等 随着装配式建筑自有体系逐步完善,能够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从“乙方的乙方”转型成“乙方的甲方”可带来利润率的提升 。当前时点 我们继续推荐有望享受行业红利及自身产量、吨净利双升的制造龙头 鸿路钢构 ,以及装配式建筑自有体系逐步完善,能够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 精工钢构 。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钢结构应用范围广泛,住宅 、学校和医院 有望提供额外增量 钢结构和混凝土类建筑具有替代关系,是未来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80%以上部件均可在工厂加工, 可以覆盖大多数现场作业方式对应的下游, 钢结构代表着绿色建筑的新方向。 根据结 构体系划分,装配式建筑大致可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PC)、钢结构( PS)和木结构三大类, 目前 主流结构仍以 PC 为主 , 根据住建部数据, 2019 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中 , PC 结构占比 65%,钢结构占比 30%,木结构占比 1%左右。钢结构作为正在兴起的装配式建筑,与预制混凝土结构区别在于其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部件之间通常在现场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目前钢结构建筑 80%以上部件均可在工厂加工,同时易拆除,部分产品和材料可循环利用, 且 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现场作业方 式对应的下游 , 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 图表 1: 2019 年 新开工 装配式建筑 按结构类型分类 图表 2: 两种主要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住建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华泰证券研究所 钢结构建筑性能优越,是传统混凝土类建筑结构的替代品。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形式比,钢结构建筑具有“高、大、轻”三大特征,容易实现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装配化,钢结构建筑是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替代品。此外,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特点:( 1)钢结构自重轻,只有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 30%50%左右,而且强度很大;( 2)钢结构占有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得房率较传统钢筋混凝土住宅增加 5%-8%;( 3)钢结构延展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4)钢结构施工效率高,可提高 4 倍,建设周期短,只有传统建筑的 1/3, 30 50 层的钢结构工程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8 12 个月左右;( 5)钢结构节能环保,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垃圾数量,可实现节能 1/3 以上,钢材 100%可回收,碳排放可减少 35%以上,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图表 3: 钢结构建筑的性能优越 性能 解释 自重轻 相当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 30%-50%左右 空间利用率高 得房率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住宅增加 5%-8% 施工效率高 建设周期只有传统建筑的 1/3, 30-50 层的钢结构工程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8-12 个月 节能环保 有效降低建筑垃圾数量,可实现节能 1/3 以上,钢材 100%可回收,碳排放可减少 35%以上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华泰证券研究所 新型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进一步凸显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作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而临时搭建的医院,轻钢结构作为主体,采用钢结构箱式房装配化施工方式,由于两座医院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最大限度 地采用成熟的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实现了效率最大化,如火神山医院在开工第 4 天就可进行安装,从开工到交付历时仅约 10 天左右,除武汉之外,全国多地区也启动防疫医院改扩建等工程,进一步凸显钢结构建筑施工效率高和建设周期短的性能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65%钢结构30%木结构1%其他4%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 4: 火神山和雷神山从开工到交付历时仅约 10 天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我国粗钢产量的情况,钢结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节约使用”到“大力推广使用”的演变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快速增加,政策开始逐步推广使用钢结构, 2008 年前后,在奥运会的推动下,“鸟巢”、“水立方”等代表性钢结构建筑走入大众视野,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均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钢结构建筑热潮带动钢结构需求显著增加,展厅、场馆、机场、车站和高层建筑等领域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 2016 年供给侧改革之后,推动钢结构发展有望协助上游化解过剩产能,钢结构用钢量进一步提升。 图表 5: 建国以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7 年第 5 期,华泰证券研究 所 “十三五”期间钢结构产量预计翻番,建筑钢结构占建筑用钢量占比由 10%升至 25%以上。 根据工信部 2016 年 10 月印发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2016-2020 年),“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钢结构领域涉及建筑、桥梁、能源等,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 2015 年的 5000 万吨增加到 1 亿吨以上。 若以工信部 1 亿吨目标进行测算, 19/20 年钢结构行业产量增速有望保持 15%以上 。此外,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数据, 2018 年钢结构产量为 6874 万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比例为 7.4%, 2018 年建筑用钢量 4.18 亿吨,钢结构用钢占建筑用钢量的比例仅为 16.5%, 而 根据 规划要求 , 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建筑用钢量的比例 力争 从 2015 年的 10%增加到 2020 年的 25%以上 。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6: 我国钢结构产量 增速 及其占比粗钢产量情况 图表 7: 建筑用钢量及钢结构占建筑用钢量的比例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钢结构下游需求仍主要集中于商业地产及场馆等领域, 非住宅类钢结构建筑 未来仍有望取得不低于 GDP 的增长速度。 由于传统观点中,钢结构的耐火、隔音、保温、防渗漏等性能不如混凝土结构,居民接受程度不高,而其抗震性能较好、承载力高,施工迅速,故钢结构目前集中用于商业地产、场馆等领域;而混凝土由于建造成本低、接受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住宅领域占比远高于钢结构。根据 2017 年我国一定规模钢结构工程项目中不同建筑类型占比分析,钢结构的下游需求中商业地产占比 33%,场馆占比 24%,厂房占比 18%,而住宅在整个钢结构工程中占比仅约 4%, 学校和医院等领域仅 1%,学校、医院和 住宅领域 占比 仍较低 ,我们 保守 预计 19 年 占比情况基本与 17 年类似 。 目前 钢结构的下游需求分散,大部分板块与工业、房地产、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息息相关, 我们 预计全国非住宅类建筑钢结构产量未来年增长率有望 保持不低于 实际 GDP 的 增速 。 图表 8: 19 年 钢结构建筑下游需求 分布 图表 9: GDP 增速及与钢结构相关行业的 GDP 增速 注:最新数据为 2017 年,保守预计 19 年情况与 17 年情况类似; 资料来源:住建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测算,钢结构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 渗透率情况 。 我们的 测算思路是: 1)钢结构产量 *钢结构 中 不同类型 建筑的占比 =不同类型建筑需要的钢结构产量;2)(不同类型建筑的竣工面积 /建筑业竣工总面积) *建筑用钢量 =不同类型建筑的用钢量;3) 不同类型的 建筑中钢结构 渗透率 =不同类型建筑中钢结构产量 /不同类型 建筑 的 用钢量。 商业地产和场馆中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接近 58%,厂房类建筑钢结构渗透率接近 40%,而 科研、学校、医院和住宅领域 中 钢结构渗透率仍低。 根据我们的测算, 以厂房为例, 2017年钢结构产量 6155 万吨,则厂房耗用的钢结构量 =6155*18%=1108 万吨, 2017 年建筑用钢量 3.74 亿吨,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 41.91 亿平方米,其中厂房 3.17 亿平方米,则厂房中钢结构占比 =1108/( 37400*3.17/41.91) =39%;同样的计算方法我们得到 商业地产和场馆 (合计) 中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为 57.93%,科研、学校和医院 (合计) 领域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为 11.03%, 住宅中钢结构住宅占比 0.98%,渗透率很低 , 我们 保守 预计19 年 渗透率情况与 17 年情况也基本类似 。 我们认为 , 目前钢结构在商业地产和场馆中运用已经较为成熟, 住宅 、学校和医院等 领域或成为钢结构建筑 下一个发展的 主战场。 0%5%10%15%20%25%0%1%2%3%4%5%6%7%8%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钢结构占粗钢产量比例钢结构产量增速(右)0%2%4%6%8%10%12%14%16%18%0.00.51.01.52.02.53.03.54.04.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亿吨) 建筑用钢量 /亿吨钢结构占建筑用钢量比例商业地产33%场馆24%厂房18%交通枢纽、通信传媒等8% 桥梁7%住宅4%能源3%科研(航天等)2%学校、医院1%0%5%10%15%20%2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