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9年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头豹研究院 | 电子材料及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电子研究团队 电磁屏蔽膜是具备电磁屏蔽能力的功能薄膜材料,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汽 车电子、通信设备等终端领域。2018 年中国电磁屏 蔽膜市场规模达 12.7 亿元人民币,近五年年复合增 长率达 15.1%,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 20.7%复合增长 率,于 2023 年增长至 32.5 亿元人民币。未来,中 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内部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电磁屏蔽膜国产化能力增强; (2)电磁屏蔽膜屏蔽 效能提高; (3)电磁屏蔽膜企业高端产品业务占比 上升。 热点一: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和功能日益增加 热点二: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增长,驱动行业发展 热点三:5G 加速布局,电磁屏蔽膜迎来发展机遇 柔性电路板具备配线密度大、体积小、轻薄、可弯折等 特点,是支撑消费电子产品向多功能、小型化、便携化 发展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伴随 消费电子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产品功能的愈加丰富,柔 性电路板需求日益上升,将带动其上游的电磁屏蔽膜需 求稳定增长。 柔性电路板具备轻量化、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等特点, 是连接汽车电子元器件的良好线路载体,随着新能源汽 车的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程度上升,汽车对电子元器 件的需求增加,汽车电子逐渐成为柔性电路板重要应用 领域,为电磁屏蔽膜行业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 伴随 5G 通信网络的加速布局,5G 基站及 5G 手机等通 信设备渗透率逐渐提高,由于 5G 技术要求,设备的天 线数量将大幅增加,对电磁屏蔽的需求上升,电磁屏蔽 膜将迎来潜在发展机遇。 王凌之 分析师 陈夏琳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材料及设备系列行业概 览2019 年中国半导体二 极管行业概览 电子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 进口替代进程分析 汽车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749 目录 1 方法论 . 6 1.1 研究方法 . 6 1.2 名词解释 . 7 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综述 . 9 2.1 电磁屏蔽膜的定义与分类 . 9 2.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发展历程 . 10 2.3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市场规模 . 11 2.4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产业链分析 . 12 上游分析 . 13 中游分析 . 16 下游分析 . 17 3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20 3.1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和功能日益增加,为电磁屏蔽膜需求带来稳定增长 . 20 3.2 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增长,为电磁屏蔽膜提供增长空间 . 23 3.3 5G 加速布局,电磁屏蔽膜迎来迎来发展机遇 . 24 4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6 4.1 标准制定落后,不利于行业快速发展 . 26 4.2 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阻碍行业发展 . 2 7 5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9 3 报告编号19RI0749 6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1 6.1 电磁屏蔽膜国产化能力日益增强 . 31 6.2 电磁屏蔽膜屏蔽效能持续提高 . 32 6.3 高端电磁屏蔽膜业务占比上升,企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 3 3 7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36 7.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36 7.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37 苏州城邦达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37 广州宏庆电子有限公司 . 38 东莞市航晨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40 4 报告编号19RI0749 图表目录 图 2-1 电磁屏蔽膜分类(根据材料结构差异划分) . 10 图 2-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发展历程 . 10 图 2-3 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 ,2014-2023 年预测 . 12 图 2-4 中国电磁屏蔽膜产业链 . 13 图 2-5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生产成本占比,2018 年 . 14 图 2-6 电磁屏蔽膜生产工序 . 14 图 2-7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2018 年 . 15 图 2-8 柔性电路板终端应用领域,2018 年 . 18 图 3-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驱动因素 . 20 图 3-2 苹果手机 iPhone 柔性电路板使用量,2010-2018 年 . 21 图 3-3 柔性电路板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 22 图 3-4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柔性电路板使用量 . 22 图 3-5 柔性电路板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 23 图 3-6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14-2018 年 . 24 图 3-7 3G、4G 和 5G 通信设备天线数量和电磁干扰变化 . 25 图 4-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标准和当前行业先进技术水平 . 27 图 5-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相关政策及规范,2015-2019 年 . 29 图 6-1 方邦股份电磁屏蔽膜发展历程及出货量 . 32 图 6-2 各企业电磁屏蔽膜向高屏蔽效能发展 . 33 5 报告编号19RI0749 图 6-3 方邦股份电磁屏蔽膜销售占比情况,2014-2018 年 . 34 图 7-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主要竞争者介绍,2018 年 . 37 6 报告编号19RI0749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材料、工业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着手,研究内 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 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7 报告编号19RI0749 1.2 名词解释 电磁干扰: 电子产品或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对周边其他电子产品或电子元器件造成的信号 干扰。 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 聚酯薄膜: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 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 再经双向拉伸制成 的一种高分子塑料薄膜材料。 导电粒子: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的导电材料。 载体膜:未经电磁屏蔽膜生产工序处理的薄膜基础层。 导电胶: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粘剂,主要成分为树脂和导电材料。 印制电路板: 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 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 元件的印制板。 柔性电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或软板,由柔性基材制成的印制电路板。 屏蔽效能: 无屏蔽材料的电子产品或电子元器件周围的电磁场强度与加屏蔽材料之后的 电磁场强度之比,表征屏蔽材料的屏蔽能力,单位为 dB。dB 越大,屏蔽材料电磁屏蔽 能力越强。 消费电子:手机、电脑等消费者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 汽车用电子装置, 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 车身底盘控制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 装置以及汽车信息系统、导航系统、汽车音响等车载电子装置。 汽车线束:连接汽车电子的电路电线。 带宽:又称信号频带宽度,指通信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8 报告编号19RI0749 频段: 无线电通信频率分为若干个区域, 每个区域为一个频段。 通信频率范围内较高的 频段为高频频段,通信频率范围内较低的频段为低频频段。 2G: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2rd-Generation) , 指以数字语音数据为传输对象的技术。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 ,指支持高速数据和多媒体数据传输的 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4: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 ,集 3G 与 WLAN 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 质量视频图像的技术。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5G 通信网络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 8 秒 1GB,比 4G 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 Massive 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是实现 5G 的关键技术。 9 报告编号19RI0749 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综述 2.1 电磁屏蔽膜的定义与分类 在电子设备产品中, 电子元器件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对其和其他电子元器 件产生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若超过电子元器件限定范围, 将影响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 电磁 屏蔽是限制电子元器件产生或受到的电磁干扰、保护电子元器正常工作的重要途径。 电磁屏蔽膜是一种电磁屏蔽材料, 是以聚脂薄膜为主要原料, 经混料调配、 涂布、 分切、 烘烤、 真空溅射、 电镀、 涂胶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电子材料贴膜, 能够有效阻断电磁干扰,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所需的柔性电路板中, 为柔性电路板 提供电磁屏蔽。 根据材料结构差异, 电磁屏蔽膜可分为导电型电磁屏蔽膜、 金属合金型电磁屏蔽膜和微 针型电磁屏蔽膜(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1) 导电型电磁屏蔽膜主要由绝缘层、 含导电粒子导电胶层以及保护膜和载体膜构成, 无金属合金层, 材料结构简单,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由于金属合金层可增强屏蔽膜反射电磁 波的作用, 无金属合金层的导电型电磁屏蔽膜屏蔽效能较低, 应用于对电磁屏蔽要求较低的、 电子元器件使用量较少的电子产品中; (2)金属合金型电磁屏蔽膜主要由绝缘层、金属合金层、含导电粒子导电胶层以及保 护膜和载体膜构成,材料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屏蔽效能高,应用于对电磁屏 蔽要求较高的、电子元器件使用量较多的电子产品中; (3)微针型电磁屏蔽膜主要由绝缘层、针状金属合金层、无导电粒子导电胶层以及保10 报告编号19RI0749 护膜和载体膜构成, 材料结构较为复杂, 生产工艺相对复杂。 针状金属合金层是经过特殊表 面处理的合金层, 通过使用针状金属合金层, 微针型电磁屏蔽膜无需导电粒子即可提高屏蔽 膜屏蔽效能,应用于对电磁屏蔽要求较高的、电子元器件使用量较多的电子产品中。 图 2-1 电磁屏蔽膜分类(根据材料结构差异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发展历程 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始于 2012 年。 2014 年后,中国电磁屏蔽膜技术工艺成熟提高,产品逐渐获得下游客户认可,行业发展进 程加速,发展至今共经历两个阶段(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2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初步产业化阶段(2012-2014 年) 11 报告编号19RI0749 2012 年以前,中国完全依赖进口日本电磁屏蔽膜。成立于 2010 年末的首家中国电磁 屏蔽膜企业方邦股份经过两年自主研发, 于 2012 年成功研制并量产国产电磁屏蔽膜, 率先 打破日本企业在电磁屏蔽膜市场的垄断格局。2012 至 2013 年,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向柔 性电路板客户以及电子产品厂商推广样品,通过客户样品测试,逐步提升客户认可度。至 2014 年,中国电磁屏蔽膜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产品开始批量供应,电磁屏蔽膜产业化进程 由此展开。 (2)加速发展阶段(2015 年至今) 2015 年至今,方邦股份、科诺桥等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产能快速扩张,电磁屏蔽膜供 应能力大幅提高,加速电磁屏蔽膜国产化进程。2015 年以前,国产电磁屏蔽膜市场占有率 不到 20%,至 2018 年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40%,国产电磁屏蔽膜替代进口产品趋 势凸显。 在此期间, 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技术工艺迅速提升, 产品性能与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 的差距显著缩小,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龙头为例,2017 年方邦股 份推出高端电磁屏蔽膜产品,产品性能与国际领先产品相差无几。 2019 年 7 月,方邦股份成为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 登陆科创板的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获得大量资金支持, 得以扩大产能与研发投入, 助力行业 快速发展。 2.3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市场规模 电磁屏蔽膜直接应用于柔性电路板, 在智能手机、 可穿戴设备、 汽车电子等现代电子产 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柔性电路板需求迅速增长, 电磁屏蔽膜市场空间逐步提升。 同时,12 报告编号19RI0749 电子元器件使用量随电子产品的快速增加而大幅扩大, 电磁干扰愈加严重, 电磁屏蔽需求随 之上升。 作为电子产品柔性电路板的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14 至 2018 年,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规模 (按销售额统计) 从 7.2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12.7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 15.1%。 伴随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对电磁屏蔽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 5 年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 20.7%的年复合增长率, 于 2023 年增长至 32.5 亿元 人民币(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3 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 ,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未来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市场规模得以增长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1)消费电子产 品需求和功能增加带动柔性电路板需求稳步上升; (2)汽车电子需求增长为电磁屏蔽膜带 来增长空间; (3)5G 加速布局为电磁屏蔽膜带来发展机遇。 2.4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产业链分析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金属导电粒子、聚脂薄膜、13 报告编号19RI0749 胶水等材料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电磁屏蔽膜生产商, 产业链下游主体为柔性电路板生 产商(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4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分析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上游主体是原材料供应商。 上游原材料涉及金属导电粒子、 聚酯 薄膜、胶水等金属粉末和化工原料,原材料成本是电磁屏蔽膜的主要生产成本,占总成本比 例超过 50%。电磁屏蔽膜生产设备均为企业自主设计和定制化开发设备,设备折旧成本占 电磁屏蔽膜生产总成本比例约 20%(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14 报告编号19RI0749 图 2-5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生产成本占比,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电磁屏蔽膜是以金属导电粒子、聚酯薄膜、胶水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多重涂布、分切、 烘烤、真空溅射、电镀、涂胶以及贴合分切等工序制作而成(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6 电磁屏蔽膜生产工序 15 报告编号19RI0749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其中,金属导电粒子占原材料总成本比例为 28.9%,聚酯薄膜占原材料总成本比例为 18.5%,胶水占原材料总成本比例为 11.0%(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7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金属导电粒子: 金属导电粒子用于含导电粒子的导电胶层中, 是电磁屏蔽膜涂胶工序所 需材料,占电磁屏蔽膜原材料成本比例最高。 金属导电粒子主要成分为镍金属粉末, 其上游 为金属镍。金属镍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建筑和化工等领域,其中钢铁领域镍消费量占中 国金属镍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 80%。由于电磁屏蔽膜领域镍所需镍粉为多层次深加工后的 镍粉, 其价格变动受金属镍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通过材料表面处理, 方邦股份等电磁屏蔽膜 企业成功研发无需金属导电粒子的电磁屏蔽膜, 在保障产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原材料整体 成本。 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电磁屏蔽膜企业将陆续开发出无需金属导电粒子 的电磁屏蔽膜。作为当前电磁屏蔽膜的主要原材料,金属导电粒子使用量将逐渐减少。 聚酯薄膜:电磁屏蔽膜用聚酯薄膜根据用途可分为 PET 原膜和透明原膜。PET 原膜是16 报告编号19RI0749 经过表面处理的聚酯薄膜,用作电磁屏蔽膜的基础载体膜,起承载绝缘层、金属合金层和导 电胶层的作用, 是电磁屏蔽膜油墨涂布工序所需材料。 透明原膜是未经过表面处理的基础聚 酯薄膜,用作电磁屏蔽膜的最外层保护膜,起基础保护作用,是贴合分切工序所需材料。聚 酯薄膜是石油深加工产品, 作为包装材料、 绝缘材料或载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 太阳 能、 光学、 航天军工、 建筑、 农业等领域。 由于聚酯薄膜是电磁屏蔽膜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其需求量随电磁屏蔽膜产量同步扩大。 胶水: 胶水是将导电粒子制作成导电胶层的关键材料, 是电磁屏蔽膜涂胶工序所需材料。 胶水配方决定导电胶层的性能, 从而影响导电胶层和金属合金层反射电磁波的能力, 对电磁 屏蔽膜屏蔽效能造成关键影响。 胶水是石油和橡胶深加工产品, 作为胶粘剂广泛应用于电子 信息、建筑、汽车、太阳能、航天军工等领域。 由于金属导电粒子、 聚酯薄膜和胶水等电磁屏蔽膜原材料均属于多层次深加工后的工业 原料, 附加值高且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 相比其他应用领域, 电磁屏蔽膜领域对该类原料的 需求规模较小,因此电磁屏蔽膜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缺乏议价主动权。 电磁屏蔽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涂布机、真空镀膜机、电镀机和贴合分切机等, 该类设备非 常规通用设备, 均为电磁屏蔽膜企业自主设计, 并委托外部生产厂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 和组装的定制化设备。 电磁屏蔽膜企业的设备设计和调试能力决定生产设备的性能, 从而影 响产品一致性和良品率, 因此设备研发和调试能力是电磁屏蔽膜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因 素之一,亦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中游分析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中游参与者为电磁屏蔽膜生产企业, 市场参与者较少, 主要为中国17 报告编号19RI0749 和日本企业,市场头部企业产能庞大,市场集中度较高。 广州方邦股份和日本拓自达分别为 中国和日本电磁屏蔽膜行业的代表企业, 两者在技术和出货量上差距较小, 技术、 产能规模 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均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合计占据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份额 70%以上。 作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方邦股份和拓自达均具备高端产品供应能力, 二者均以生产高 端电磁屏蔽膜为主,高毛利的高端产品业务占比超过 60%,盈利能力强劲,拥有良好的业 务结构,具备较强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以方邦股份为例,2018 年其高端产品业务占比超 过 60%,高端产品业务毛利率超过 70%。 深圳科诺桥、日本东洋科美处于市场第二梯队,两者市场占有率均为 610%。第二梯 队企业与第一梯队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差距较小, 生产的产品在品质和性能方面差距较小, 但 是在生产规模层面的差距明显,科诺桥和东洋科美出货量显著落后于方邦股份和拓自达。 虽然当前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规模总量较小, 但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盈利空间可 观, 伴随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 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参与者将有所增加, 市场参与者生产规 模将逐步扩大,市场集中度逐步下滑。 下游分析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的下游主体为柔性电路板生产商, 电磁屏蔽膜下游终端应用的发展 是驱动电磁屏蔽膜需求和技术水平上升的关键因素。 柔性电路板属于印制电路板,为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具备轻薄、 可弯折等特点的柔性电路板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小型电子元器件的载体, 符合电子 产品向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和网络18 报告编号19RI0749 通信等领域, 其中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是当前柔性电路板最主要应用领域, 占柔 性电路板总消耗量的 80%以上(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图 2-8 中国柔性电路板终端应用领域,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是全球电子产品主要产地, 受产业链和成本因素影响, 国际柔性电路板企业纷纷在 中国投资设厂,当前中国地区柔性电路板产值占全球产值比例近 50%。虽然中国地区柔性 电路板产值不断提高, 但是日本、 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主导中国市场, 在原材料等产业 链协同、 技术水平以及产能规模方面均领先于中国本土企业。 日本、 台湾柔性电路板企业已 与拓自达等国际电磁屏蔽膜企业形成良好业务合作关系, 倾向选择国际企业作为电磁屏蔽膜 供应商。 中国本土柔性电路板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整体市场占有率偏低。 为增强产业链配套能 力, 本土柔性电路板企业有望与本土电磁屏蔽膜企业达成稳定业务关系。 伴随中国柔性电路 板产业链配套的进一步完善、 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产能规模的不断提升, 中国本土柔性 电路板企业竞争力将有所增强,市场份额将随之增长,本土电磁屏蔽膜企业将从中受益。 19 报告编号19RI0749 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下, 电子产品及其内部元器件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凸显, 满 足该发展趋势需求的柔性电路板使用量将持续扩大, 中国柔性电路板行业产值将保持增长态 势。 20 报告编号19RI0749 3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图 3-1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和功能日益增加,为电磁屏蔽膜需求带来稳定增长 柔性电路板具备配线密度大、体积小、轻薄、可弯折等特点,是支撑消费电子产品向多 功能、 小型化、 便携化发展的重要部件。 当前消费电子产品向更加小型和轻薄方向发展的趋 势明显, 消费电子产品使用柔性电路板作为内部电路板的比例提高。 此外, 随着消费电子产 品功能的不断创新和丰富, 产品内部电子元器件增加, 作为其载体, 柔性电路板在产品中的 使用量相应提高。 伴随消费电子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产品功能的愈加丰富, 柔性电路板需求 日益上升,将带动其上游电磁屏蔽膜的需求稳定增长。 以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为例,柔性电路板在该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 (1)指纹识别、多摄像头等智能手机功能创新为柔性电路板带来增量需求。以苹果手 机 iPhone 为例,在产品升级和迭代下,iPhone 承载的功能增加,手机对内部电子元器件21 报告编号19RI0749 产生新增需求, 导致手机内部空间不断挤压, 对配线密度大、 小体积的电路板需求日益提高。 在此背景下, iPhone 对柔性电路板需求扩大, 使用量由 2010 年的 10 块上升至 2018 年的 24 块(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3-2 苹果手机 iPhone 柔性电路板使用量,2010-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对柔性电路板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