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1全球新能源汽车供给和需求研究报告,核心要点,总览:全球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地区:中国、欧洲、北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体量位居全球第一。欧洲:新能源汽车即将放量,增速最高。北美: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特斯拉产品力驱动。中国:体量全球最大,产品百花齐放产销:2020年产销预计120万辆,体量最大,下半年迎接高增长;2025年产销预计484万辆(乘用车),2020-2025年复合增速34%;政策:双积分整体压力较大,车企压力在消化CAFE负积分,且出现结构性短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压力较大;车型:2020H2新车型持续投放,以比亚迪汉、宋PLUS、蔚来EC6、大众ID.4(投产)为代表的车型相继投放市场;欧洲:增速全球最快,车企积极备战产销:2020年产销预计90万辆,下半年持续高增长;2025年产销预计487万辆,2020-2025年复合增速40%,为全球最高;政策:碳排放法规要求极其严格,车企面临巨额罚款压力;其中以大众、PSA、戴姆勒等车企降排压力较大,提升新能源产销动力 较强;车型:新车型密集上市,2020H2-2021年超过25款新车投放市场。,核心要点,北美:特斯拉产品驱动市场,产销稳步提升产销:2020年产销预计35万辆,下半年迎接高增长;2025年产销预计202万辆,2020-2025年复合增速32%;政策: CAFE积分压力整体较小,新能源汽车快速提升主要依靠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智能化的产品车型:特斯拉Model Y产能爬坡,皮卡Cybertruck、重卡Semi投产,驱动新能源市场放量投资建议:特斯拉产业链、大众MEB产业链中国和欧洲是大众的主战场,在中国市场,一汽集团以及上汽集团对大众新能源发力翘首以盼,攻克双积分难题,在欧洲市场, 大众面临巨额罚款风险,因此,MEB作为大众发力新能源的核心平台,预计凭借传统品牌所积累的口碑以及富有竞争力的车型, 在新能源领域再度称雄;特斯拉在北美、中国、欧洲多点开花,产能持续投放,爆款效应明显。持续推荐特斯拉产业链、大众MEB供应链,动力电池推荐宁德时代供应链以及LG化学供应链,核心推荐标的:宁德时代、恩捷股 份、璞泰来、宏发股份、科达利,关注石大胜华。风险提示p新能源汽车总体产销不达预期风险p大众MEB新车型产销不达预期风险p特斯拉产能投放不达预期风险p新能源汽车政策不达预期风险,目录,1,全球新能源汽车概览,2,中国:体量全球最大,产品百花齐放,3,欧洲:增速全球最快,车企积极备战,4,北美:特斯拉产品驱动市场,产销稳步提升,5,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总览】全球新能源车三大主战场:中国/欧洲/北美,中国、欧洲和北美分别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三大主战场。2019年,中国、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动车(纯电+插电混动) 销量分别达106.7万辆、55.9万辆以及35.6万辆。2017-2019年,中国电车销量占全球份额稳定在50%左右,体量位居第 一。2020年H1欧洲电车势头迅猛,销量跃居全球第一。2020年Q1疫情阴霾之下,欧洲电车发展依旧不改迅猛之势,总体 销量达38.2万辆,占据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43.5%。图、2017-2020年H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情况(单位:辆)图、2017-2020年H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市场占比,6,【总览】政策盘点:购置/消费/使用/补贴,政策护航新能源车,图、三大地区汽车税收政策一览,【总览】补贴政策:汽车电动化蔚然成风,欧洲补贴力度最大,图、三大地区电动大国新能源车补贴方案一览,8,【德国】补贴逆势再加码,配套补能政策出台,激励政策再次加码,为新能车发展保驾护航:5月德国政府宣布,将汽车增值税由19%下调至16%,传统燃油车和新能 源汽车均受益。同时,补贴再度上调:纯电动车政府补贴由3000欧元上调至6000欧元,及加上车企3000欧元补贴,总 补贴上调至9000欧元;而传统燃油车1500欧元补贴取消。一系列组合刺激政策的出台,凸显出德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 源汽车行业的决心与信心,显著刺激电动车的需求,为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向明确。配套出台充电桩持续施行补贴政策:充电功率不高于22kw的充电桩享受3000欧补贴,此类型充电桩占比超过85%。表、政府补贴-新能源车图、德国税收组成,表、政府补贴-配套充电桩,【法国】新能源车:补贴减税,双管齐下,电动车除增值税外,道路年税等其他杂税均免除;法国对汽车的污染 图、法国污染税税征收力度渐苛,对于碳排放达184g/km的汽车征收污染税高达2万欧 元,对于低于110g/km的汽车不征税;政府实施补贴激励,双管齐下助力新能源车产业;从6月1日起,对售价4.5万欧元以下的电动车提供6000欧元的补贴;对4.5-6万欧元的电动 表、法国现阶段补贴方案车提供3000欧元的补贴;对符合一定排放标准的混合动力、汽油、柴 油车提供2500欧元的补贴。该政策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图、法国税收组成表、注册地规定费用额度,【总览】英国:补贴减税,双管齐下,电动车除增值税外,道路年税等其他杂税均免除;英国对于CO2排 放量征税,随着碳排量的增多,税率最高可达37%,力度较大。政府实施补贴激励,双管齐下助力新能源车产业;英国于3月出台新 规:对于价格低于5万英镑的纯电车将可获得3000英镑的补贴。图、英国税收组成,表、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总览】油耗要求:法规趋严,刻不容缓,欧洲要求最严:欧洲、中国、美国对汽车碳排放及油耗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欧洲规定碳排放量低于81g/km,对 应国标值为3.5L/100km;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提出汽车油耗低于4L/100km;美国规定年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值为56.2mpg,对应国标值为4.8L/100km。欧洲压力最大: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要求低于95g/km,2030年要求低于59g/km。2018年-2030年年均下降3.2%,但2018-2021年年均下降7.6%。然而2017-2018年欧洲碳排放实际值分别同比提高了0.3%和1.6%。,图、三大地区油耗要求规定对比,欧洲最严,图、欧洲碳排放现状,符合要求压力最大(g/km),【总览】中国:Tesla入华风云起,比亚迪升级争桂冠,比亚迪:断层领跑本土车企。自2017年到2020年H1,比亚迪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第一名。Tesla入华风云起,国内电车市场迎新局。2017-2019年中国国内新能源热销车几乎均为本土车企,随着国外品牌电动车 型投放国内市场,2020年H1国内新能源汽车打开了新局面:Tesla Model3累计在华销量达4.6万辆,领跑中国市场。同时 沃尔沃、宝马等老牌车企新电动车型的持续热销,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的涅槃重生,导致国内车企销量排位变动巨大。图、2017-2020H1 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热销车企TOP10,【总览】欧洲:Tesla异军突起,老牌车企拥抱电动转型,Tesla异军突起,终结宝马在欧的电车统治地位。2017年-2018年宝马力压欧洲众多老牌车企,分别以5.4万辆和6.4万 辆年销量位居TOP1,随着Tesla入欧,于2019年以11.1万辆的年销量取代宝马,坐上第一宝座。欧洲老牌车企的电动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拥抱转型。2020年H1,雷诺、宝马、大众和Tesla均保持在3.4万辆以上的 销量,表明传统车企积极拥抱电动转型,即便在黯淡的全球疫情影响下,丝毫没有停止电动化的进程。图、2017-2020H1 欧洲新能源电动车热销车企TOP10,【总览】北美:Tesla王者领跑,雪佛兰位居第二,Tesla:绝对王者。2018-2019年Tesla在北美的年销量稳定在19万辆左右,2020年上半年Tesla销量达8.9万辆,北美新能源汽车主要来自于Tesla的产品力驱动放量。图、2017-2020H1 北美新能源电动车热销车企TOP10,【总览】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量第一,欧洲增速最快,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体量位居全球第一。欧洲:新能源汽车即将放量,增速最高。北美: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特斯拉产品力驱动。图、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体量第一,欧洲电车迎爆发(单位:辆),图、北美电车驱动力:Tesla(单位:辆),目录,1,全球新能源汽车概览,2,中国:体量全球最大,产品百花齐放,3,欧洲:增速全球最快,车企积极备战,4,北美:特斯拉产品驱动市场,产销稳步提升,5,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中国】供给:畅销车型更换频率快,爆款车型逐步显现,特斯拉Model 3异军突起,前十畅销车型占据半壁江山。2018-2020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前十畅销车型销量占比40%-50%之间,基本占据半壁江山。连续位居前十的车型只有 比亚迪的秦,车型销量排位变动较大,表明车型丰富度提升,但长期保持畅销难度较大。特斯拉国产化后,2020H1特斯拉Model 3一举夺冠,市场占有率13%,远超排名第二的比亚迪秦(pro),爆款特性明显。图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车型排行榜(辆),【中国】供给:2020H2新车投放加速,2020年下半年新车型加速投放,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超过17款车型投放市场,囊括合资、自主。大众:MEB平台首款国内量产车型预计2020年10月份投产,2021年初投放市场;比亚迪:重磅车型汉、宋Plus相继投放,其中比亚迪汉订单已经超过2万辆;蔚来:EC6定价36.8万起,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图 2020H2中国地区新能源汽车新车投放进度,【中国】需求:限牌地区依旧是需求核心主力,插混在非限牌地区认可度逐步提升,图 纯电动汽车销售城市类型分布,新能源汽车注册分布:限牌和非限牌地区比例相对稳定。 2017-2020年(1-5月)限购占比维持在41%-46%之间,比例 相对稳定。非限牌地区插电混动注册占比稳步提升:2017-2019年限牌 地区插混占比80%、72%、57%,表明插混在非限牌地区认 可度得到逐步提升;限牌地区纯电动占比相对稳定:2017-2019年限牌地区纯电 动占比37%、36%、38%,占比相对稳定。图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城市类型分布,图 插电混动汽车销售城市类型分布,【中国】需求:价位/级别偏好逐渐升高,造车新势力势头强劲,价位和级别需求日益上升:2018年H1-2020年H1,中国销量前五车型的平均价位逐渐上升,车辆级别完成了从A00级(微型车)到 C级(中大型车)的升级。造车新势力势头强劲:2020年H1造车新势力从众多传统车企中突出重围,蔚来ES6、理想ONE等车型闯入销量前五,2020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2万辆和1.0万辆。图 2018H1-2020H1国产纯电动车销量前五的价位/级别趋势(单位:万元)图 2018H1-2020H1国产插混车销量前五的价位/级别趋势(单位:万元),2018H1,2019H1,2020H1,A00A0ABABC,2018H1,2019H1,2020H1,注:气泡颜色为年份,蓝、黄、红色系分别为2018H1、2019H1、2020H1,气泡高低为价位,气泡大小为销量;A00、A0、A、B、C分别为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车。,【中国】需求:纯电侧重科技感和性价比,Model 3、AION S 新科技加持,硬件软件双管齐下。特斯拉Model 3与广汽AION S 均具备:1)自动驾驶功能不断改 进完善(Model 3为Autopilot&FSD,AION S为ADiGO);2)超强硬件+OTA 空中软件更新。比亚迪秦EV高性价比,新能源强企稳定输出: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强企,比亚迪先发优势明显。尽管秦EV在众多丰富 车型中属于入门级,但各方面综合实力强,性价比较高。图、2020H1纯电销量前三车型(从左到右为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秦EV、广汽AION S),【中国】需求:插混大轴距+高级别,重视体验感,大轴距&高级别:宝马5系PHEV、理想ONE、帕萨特PHEV的轴距分别为3108mm、2935mm、2871mm,明显高于其 他车的2600mm-2800mm;车辆级别分别为C级、B级、B级,属于中型及中大型。重视体验感,反映真实需求:通过轴距的上升可以看出,消费者开始逐渐注重体验感和舒适度,反映了消费者的真实 需求。图、2020H1插混销量前三车型(从左到右为宝马5系PHEV、理想ONE、帕萨特PHEV),【中国】需求:外资/合资品牌逐步登台,自主品牌承受压力,自主品牌销量面临压力:2017-2020年(1-5月),保持连续前十的自主品牌有北京(含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上汽 荣威、奇瑞。而且销量排名逐步退步;外资/合资品牌逐步登台:2020年(1-5月)排名前十当中,包含了特斯拉、大众、宝马在内的三家外资/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发力明显:蔚来交付量超市场预期,同时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有望持续冲击销量新高。图、2017-2020(1-5月)中国注册量前十品牌销量占比,【中国】需求:合资品牌逐步登台,新势力发力明显,新能源汽车品牌:合资逐步登台,2018-2020年(1-5月)占比4%、11%、22%,增长明显,主要得益于大众、宝马、 戴姆勒为代表的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上量;新势力发力明显,2018-2020年(1-5月)占比6%、14%、31%,发力明显, 主要得益于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新势力冲量明显。新能源汽车车型:新势力车型冲击前十占比高达3款,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理想One,在没有汽车品牌的 护佑下,依靠产品竞争力争夺市场份额,得到市场认可。图、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占比图、中国新能源汽车车型销量占比,【中国】需求预判:预计2020年总产销120万辆,下半年迎接高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销有望达到120万辆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整体产销37万辆,同比下滑40%;下半年:疫情过后,需求恢复,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增量;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打入 私人消费领域,提供增量;同时,疫情过后,网约运营需求开始提升,预计下半年需求有所恢复。下半年产销预计84 万辆,同比44%;分月度:我们预计9月、10月迎接金九银十,同比增速有望超过80%,为本年高峰值。产销绝对值高峰预计在12月份, 约16万辆,跟去年同比持平。图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数据预测,【中国】政策托底:双积分政策起源,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 行。双积分政策是历经多年磨合、符合国际趋势的创举,不仅适用于我国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还适用于进口乘用车 供应企业。双积分政策一面给传统能源乘用车节油套上了紧箍咒,一面为新能源乘用车发展铺展道路,双管齐下将两 个重要方向有机结合,推进我国乘用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积分,为该企 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 与达标值之间的差额。,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该企业 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和实际 值之间的差额,与其乘用车生产 量或者进口量的乘积,计算方法,CAFC积分NEV积分,乘用车企业,境内乘用车 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 供应企业,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 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未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 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资自主企业,外资独资企业-特斯拉*,注: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境内外资独资乘用车生产企业,图、双积分计算方法图、双积分政策适用企业双积分=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以2019年安徽江淮为例:CAFC积分=125282*(6.29-2.29)=501128,NEV 积分=270468-6831=263637,【中国】政策托底:CAFC 负积分和NEV负积分如何抵偿归零?,NEV负积分抵偿归零方式购买的NEV正积分使用本企业结转的NEV正积分2020年生产更多的NEV,CAFC负积分抵偿归零方式使用本企业结转的CAFC正积分使用本企业受让的CAFC正积分使用本企业产生的NEV正积分*购买的NEV正积分注:NEV正积分可以抵扣同等数量的CAFC负积分,2019、2020年NEV积分合并考核,2019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 行抵偿。2020、2021年NEV积分合并考核,乘用车企业可以使用2021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对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 车负积分进行抵偿。我们此前测算2020年车企侧积分压力较大,本次调整将20202021年新能源车积分放在一起考核, 考虑疫情冲击下,继续提供中长期强支撑。各抵偿方式可以组合使用。(抵偿方式见下图)图、CAFC负积分和NEV负积分抵偿归零方式,【中国】政策托底:双积分政策趋严,车辆类型,2017正式稿,2019征求意见稿,2020正式稿,标准车型积分,备注,标准车型积分,备注,标准车型积分,备注,纯电动乘用车,0.012R+0.8,R为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况法),单位为km。P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单位为kW。,(3)标准车型积分上限为5分。,(4)车型积分计算结果按四 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0.006R+0.4,R为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 况法),单位为km。P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 单位为kW。(3)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低 于150km的,标准车型积分统一 为1分。(4)纯电动乘用车标准车型积 分上限为3.4分,燃料电池乘用 车标准车型积分上限为6分。(5)车型积分计算结果按四舍 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0.0056R+0.4,R为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 况法),单位为km。P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 单位为kW。(3)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低 于100km时,标准车型积分为0分 低于150km时,标准车型积分统 一为1分。(4)纯电动乘用车标准车型积 分上限为3.4分,燃料电池乘用车 标准车型积分上限为6分。(5)车型积分计算结果按四舍 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 用车,2,1.6,1.6,燃料电池乘用车,0.16P,0.08P,0.08P,调整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积分计算方法标准车型积分减少,核算方式趋严表、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单车积分计算公司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逐渐趋严:2017正式稿中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积分为0.012R+0.8&上限为5分,2019征求意见稿为0.006R+0.4&上限为3.4分,2020正式稿为0.0056R+0.4&上限为3.4分,400km车 型较2017正式稿下降47%,较2019征求意见稿下降5.7%。对于纯电动乘用车积分的计算,引入了续驶里程调整系数、能量密度调整系数,续航里程低于300km的,不同档次给予不同折扣;能量密度低于125Wh/kg的,不同档 次给予不同折扣;电耗调整系数无变化。,【中国】双积分现状:2019年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自主企业轻装上阵,图、2019年全行业CAFC负积分排名前30家企业(分),境内中外合资乘用车生产企业,境内自主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境内外资独资乘用车生产,【中国】双积分现状: 2019年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自主企业轻装上阵,图、2019年全行业CAFC正积分排名前30家企业(分),境内中外合资乘用车生产企业,境内自主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境内外资独资乘用车生产,【中国】双积分现状: 2019年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自主企业轻装上阵,图、2019年全行业NEV负积分排名前30家企业(分),境内中外合资乘用车生产企业,境内自主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境内外资独资乘用车生产,【中国】双积分现状: 2019年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自主企业轻装上阵,图、2019年全行业NEV正积分排名前30家企业(分),境内中外合资乘用车生产企业,境内自主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境内外资独资乘用车生产,图、中国CAFC积分,【中国】双积分现状:CAFC积分压力递增,NEV积分出现结构性短缺,图、中国NEV积分,CAFC积分:正积分净值递减明显。2016-2019年正积分大于负极分,但正积分逐年递减,负极分逐年递增。2016年正 积分1154万分,负极分144万分,净正积分1010万分。2019年正积分646万分,负极分517万分,净正积分129万分。NEV积分:正积分富裕,首次出现负极分。2016-2019年正积分提升明显,2016年98万分,2019年413万分,但2019年 首次出现负极分,表明总体正积分富裕,但结构性缺失开始体现。,图、2016-2023E中国双积分测算(万分),【中国】双积分预测:2020-2021年车企面临巨大的CAFC积分压力,销量预测:我们预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2020销量110万辆,2025年销量接近500万辆,复合增速35%;积分预测:经过我们测算,2020年中国乘用车企业CAFC压力骤增,形成750万分的负极分,随后负分逐步递减。可见,2020-2021年是车企CAFC压力最大的年份。其中,2020年负极分一部分可以由往年正积分转结抵消,但仍旧有缺口,2021年在没有历年正积分抵消的背景下,只能通过NEV积分进行抵消。,图、中国2019-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万辆),【中国】双积分预测:中国车企CAFC结构性紧缺明显,积分预测:中国车企CAFC积分分化严重,比亚迪、特斯拉正积分优势明显,上汽、东风、广汽、长安积分缺失严重, 在2020-2021年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上汽、东风、广汽、一汽预计在2021年出现NEV负极分。结构性紧缺预计将导致NEV积分价格上涨。图、2016-2023年车企CAFC积分以及NEV积分预测(万分),【中国】双积分预测:中国车企CAFC结构性紧缺明显,上汽:积分短缺最明显,预计2020-2023年双积分缺口130万分、213万分、118万分、79万分,其中,2021年达到压力 高峰,预计通过外购NEV积分抵消负极分,或者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避免国家惩罚。东风:积分压力持续保持,预计2019-2023年双积分缺口21万分、150万分、167万分、155万分、174万分,后续几年 积分缺口保持在150万分以上,压力较大。一汽、广汽、长安、吉利:均面临50-80万分的双积分缺口图、中国2018-2023年主流车企双积分缺失幅度(万分),图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测(万辆),【中国】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市场有望接近500万辆,基于以特斯拉、大众MEB、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车企积极加码新能源,国内市场预计迎来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0、155、221、290、275、484万辆,复合增速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2019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22%,目录,1,全球新能源汽车概览,2,中国:体量全球最大,产品百花齐放,3,欧洲:增速全球最快,车企积极备战,4,北美:特斯拉产品驱动市场,产销稳步提升,5,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欧洲】补贴政策:逆势增加补贴,年底或迎抢装,欧洲诸国逆势增加新能源汽车单车补贴,2020年/2021年将迎接抢装窗口法国新车单车补贴由4500欧增加至7000欧,2020年底结束所增加的部分额度,预计法国2020H2迎接抢装德国新车单车补贴由6000欧增加至9000欧,20201年底结束所增加的部分额度,预计德国2021年迎接抢装英国、荷兰2020年7月开始增加补贴,有利于刺激2020H2的产销图 欧洲诸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细则,【欧洲】需求预判:预计2020年总产销90万辆,下半年持续高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总产销超过90万辆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4月产销受到明显影响,但5月/6月需求恢复明显,整体产销38万辆,同比增长60%;下半年:荷兰、英国于2020年7月开始增加补贴,法国增加补贴部分截至2020年12月,我们预计欧洲下半年、尤其在 年底存在一波比较明显的抢装。我们预计下半年整体产销52万辆,同比73%,增幅高于上半年。图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预测,图 欧洲碳排放要求骤降,车企面临巨大压力(g/km),【欧洲】法规政策驱动供给改善,图 碳排放测试工况由NEDC转为WLTP,增加车辆碳排放,2020年欧洲开始执行碳排放法规,要求提升明显,车企面临巨大的压力碳排放指标骤降:欧盟制定碳排放法规,要求2021年综合碳排放降至95g/km,同时2020年开始考核,要求95%的新车符合2021年 的标准。也就是说2018-2021年法规要求复合年降7.6%,而在过去的7年中,碳排放复合年降1.7%,因此车企面临巨大的降排压力。测试工况变更:测试工况由NEDC改变为WLTP,新的测试工况下测试同一台车碳排放提升20%+。罚款规则:每个车企都根据销售结构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指标,综合平均碳排放每超出1g/km就需要罚款95欧元/车。,图、NEDC和WLTP工况比较,图、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预测,【欧洲】碳排放法规: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图、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以及罚款额度,产销预测:预计2020欧洲销量90万辆,2025年销量487万辆,复合增速3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7%,2025年24%,逐年提升;碳排放法规罚款额度:预计2020年罚款额度达到高峰,然后逐年递减,预计2024年整体罚款可以归0;,图、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与罚款额度,【欧洲】碳排放法规: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2020年欧洲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我们测算,只有2020年当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11%时,对应新能源汽车销 量144万辆,才能免除罚款风险。我们预计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6.9%,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90万辆,整体罚 款额度高达96亿欧元。,图、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与罚款额度,【欧洲】碳排放法规: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2021年欧洲车企面临巨额罚款风险:我们测算,只有2021年当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12%时,对应新能源汽车销 量197万辆,才能免除罚款风险。我们预计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9.3%,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152万辆,整体罚 款额度高达61亿欧元。,【欧洲】需求:公司车为销量主力,需求不断走强,公司车是欧洲销量主力,需求不断走强。2015-2019年公司车的销量从7.7百万上升至9.2百万辆,增量明显;与此同时, 私家车销量显颓势,从2015年6.6百万辆上升至2018年的7.1百万辆后需求回落,到2019年降为6.9百万辆。截止到2019年, 欧洲公司车销量占比为57%,需求走强。欧洲电车大国:公司车为主流。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欧洲汽车大国中公司车的占比分为65.5%,56%,53%和54%, 均超过了私家车,仅意大利的公司车占比为40%,目前欧洲公司车销量是整个汽车的主流销量渠道。,图、2015-2019年公司车为欧洲销量主力,需求不断走强,图、2015-2019年公司车欧洲占比超过50%,图、2019年德、英、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公司车注册量占比,【欧洲】需求:与私家车相比,公司车经济性更高,以英国为例,探究公司车与私家车的性价比高低:我们假设:某位员工的年薪为5万英镑,分别计算 了其使用公司车和购买同款私家车所需缴纳的费用, 具体如表所示: 配置公司车所需缴纳的费用最低,为1.6万英镑;而 收取与配备公司车等额现金,需要缴纳高额的实物所 得税,合计缴纳约3.7万英镑,性价比最低。,表、配置公司车与直接获得等额实物福利及购买同等配置私家车所需缴纳的费用对比,【欧洲】需求:公司车新能源车占比仍处低位,电车相比燃油车更具经济性,新能源汽车公司车仍处于低位,但在放量中。公司车中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总占比均不足3%,但是随着欧洲汽车电动化 进程的加速,纯电车注册量从2015年不足1%到2019年达2.4%,加速明显。公司车电车与燃油车相比,雇员与雇主双赢。同样假设某位员工的年收入为5万英镑,对比了Golf和e-Golf下个人所需缴纳的 费用,发现e-Golf更具有经济性。同时对于雇主而言,电动车在资本免税和国民保险缴纳方面具有经济实用性。,表、配置公司车油车和电车所需缴纳的费用对比,表、公司购置电车和油车的资本免税额以及国民保险额对比,图:2015-2019公司新能源车占比仍处低位,【欧洲】需求:欧洲电动化加速,德法增幅明显,欧洲电动化加速,德法增幅明显。2020年H1德国电车销量达10.9万辆,法国达6.5万辆,而2019年德国电车总销量为10.7万辆,法国为6.8万辆。德法两国的电车销 量不受疫情影响,反而逆势凸起,加速明显。我们对欧洲主要电车大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进行了追踪,发现从2019年到2020年H1:德国和法国的销量增量最为明显。其中德 国从19.7%升至28.5%,法国从12.6%升至17.1%。,图:2017-2019德法两国汽车销量增幅明显(单位:辆),图:2017-2019德法两国汽车占欧洲总销量比例提升明显,【欧洲】需求:纯电小车依旧是最爱,优质豪华车异军突起,领军车型销量提升,市场集中度提振明显:20年H1纯电车畅销排行前五名总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3%,市占率为52%。小车依旧是最爱,优质车型异军突起:20年H1欧洲纯电排行有所变化,前五名中三款为小车型。小型车代表改款后雷诺ZOE 反超位居第一,中型轻奢车Model 3退居第二,E-Golf在德国高补贴推助下跃至第三,大型豪华车奥迪E-Tron异军突起位列第 四,新款小车标志208卡位第五。图:欧洲消费者仍偏爱小车,但优质豪华大车型接受度提升明显,【欧洲】需求:改款雷诺ZOE成销冠,切中细分市场需求,改款ZOE夺销冠,续航内饰提升明显:2020H1雷诺ZOE 销量同比上涨约50%,达3.7万辆,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 纯电车。新款ZOE在搭载了由LG化学提供的NCM712电 池组,容量从11kWh提升至52kWh,WLTP标准下维持395km的续航水准,提升了近20%。欧洲消费者对智能化认知度较低:在智能化方面,雷诺ZOE基本处于“0 Level”,是一款真正的“传统电动 车”。勇夺销冠的背后反映的是欧洲消费者对智能化认 知度较低,这点并不能真正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城市中的代步神器,切中细分市场需求:不可忽视的是,ZOE是一款紧凑型电动车,具有体积小、操控灵活的特 点,特别适合欧洲城市的穿梭。因此,看起来一辆很普 通的电动车恰当的切中市场细分需求,一炮走红。,图、新款ZOE:内外兼修,续航升级,【欧洲】需求:排名大洗牌,插混车型多元化,市场分散化,车型愈渐丰富:20年H1插混车畅销排行前五名总销量约达5万辆,同比提升19%。CR5由25%降至28%,市场集 中度呈现分散趋势,更多插混车型出现。补贴加码提振豪华车型,车型明显趋大:欧洲补贴政策持续加码,2020H1插混畅销排行榜大洗牌。紧凑型三菱Outlander稳守 一位,宝马3系替代5系成为榜二,小车起亚 Xceed 位居第三。位列第四、五位的沃尔沃XC60、奔驰E-Class凭借优质高性能 倍受高消费群体青睐。图:欧洲插混消费偏好趋于大型化,但小车三菱依然坚挺榜首,【欧洲】增量车型:德国多为混动,法国多为纯电,德国增量主要来源于插电混动车型;法国增量主要来自于电车;,图:2017-2020H1:德国电车BEV+PHEV销量(单位:辆),图:2017-2020H1:法国电车BEV+PHEV销量(单位:辆),【欧洲】供给:新车型密集上市,2020H2-2021年超过25款新车投放市场,图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测(万辆),【欧洲】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市场有望接近500万辆,欧洲补贴力度大,同时多数国家已经实现采购平价,电动车经济性明显,法规驱动供给,车企加快富有竞争力的车型 推出市场,预计欧洲将迎来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0、152、223、205、390、487万辆,复合增速4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2019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30%,目录,1,全球新能源汽车概览,2,中国:体量全球最大,产品百花齐放,3,欧洲:增速全球最快,车企积极备战,4,北美:特斯拉产品驱动市场,产销稳步提升,5,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美国】政策:多重政策并举促车企电动转型,税收减免鼓励民众电车购置,多重政策:CAFE/GHG/ZEV政策托底新能源车发展,车企罚款压力促使电动化转型;税收减免:具体减免额度与电池容量挂钩;低息贷款:国家战略规划,助力车企新技术升级;图、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有补贴政策:与电池容量挂钩,电池容量越大,补贴力度越大。整车厂补贴退坡机制:当汽车制造商某日历季度在美国售出20万辆合格的电动车时,即触发补助退坡机制,达标一年 后顾客购买该制造商的电动车将不能享受补贴。,【美国】政策:个人补贴与容量挂钩,车企补贴呈退坡机制,图、补贴政策与电池容量挂钩(美元),图、整车厂补贴退坡机制(美元),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草案2019年可再生能源增加和能效法案和2019年绿色能源法案针对电动车税收补贴政策 进行了调整,拟调整的方案如下:销售门槛提高,补贴金额降低:拟将汽车制造商补贴销售门槛20万辆提高到60万辆;将补贴金额从目前的7500美元降 低到7000美元;零排放重型车额外补贴:针对出售零排放重型车的生产商制定了10%的投资税务补贴。零排放重型车:汽车的总重量 至少达到14,000磅,仅限于电机驱动,动力需来源于电池或燃料电池。二手电动汽车具有税务补贴:向二手电动车支付高达2500美元的税务补贴,限制如下: 1)二手电动车售价需低于25000美元; 2)二手电动车的车型年款至少要比购买时间早两年;3)需他人注册 ;4)补贴不超过售价的30%;5) 补贴与收入挂钩,如果本人调整后总收入超过30,000美元,每1,000美元将减少250美元补贴;6)三年之内只可以申请 一次税务补贴;7)二手电动车补贴将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美国】补贴方案拟调整:销售门槛提升,补贴额度降低,【美国】补贴虽退坡,销量见真章:电动未死,Tesla与General Motors即将拥抱0补贴时代。特斯拉(Tesla)是美国 首家电车累计销量达20万辆的制造商,并在2018年Q4首次触发补,贴退坡机制,同时从2020年1月起,在美国销售的Tesla电车将不再,获得补贴;通用 (General Motors)是第二家达到这一水平的制造商,,补贴将于2020年4月结束,而其他制造商仍远远落后,因此仍享受 税收抵免。,补贴退坡,销量不减;补贴即将归零,电动未来不死。我们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