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1光伏设备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光伏平价迎来成长起点,各环 节加速产能扩张,1.,光伏持续降本增效,全面平价进入倒计时,今年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光伏项目电价政策:自6月1日起,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 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0.35、0.4、0.49元/kWh(含税),工商业分布式补贴0.05元/kWh,户用分布式补贴0.08/kWh元。今年竞价项目加权平均度电补贴约0.033元/kWh,同比去年0.065元/kWh大幅下降,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接近平价,部分地区已低于传统电价。今年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光伏项目结果:其中竞价总规模25.97GW,同比增长 14%;平价项目33.05GW,同比增长124%。根据发改委政策规定,2019-2020年平价项目必 须于2020年底前开工,2021年底前并网。根据索比光伏网统计,目前约7GW已建成或即将 建成,预计将有40GW将在2021年底建成,支撑未来两年市场需求。当前时点海外部分地区已实现平价,国内明年实现全面平价,随着光伏系统成本、储能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光伏将有望成长为主力能源来源。 图:全球光伏最低中标价与平均用电价对比图:不同发电技术发电成本趋势(含税、含6-8%内部收益率),海外光伏市场多点开花,国内光伏装机全球第一,50%45%40%35%30%25%20%15%10%5%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2011,2013,2015,2017,2019,2021E,全球新增装机(GW),同比增长,160%140%120%100%80%60%40%20%0%-20%-40%-60%,0,10,20,30,40,50,60,2011,2013,2015,2017,2019,2021E,国内新增装机(GW),同比增长,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9 年全球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有效产能分别提至67.5万吨、185.3GW、210.9GW和218.7GW。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全球占比69.0%、93.7%、77.7%和69.2%,分别增长7.4、2.9、4.0、0.9pct。海外光伏市场多点开花,国内光伏装机全球第一。2019年全球新增装机量约115GW,同比 增长8.5%,依然保持全球最大新增电源的地位;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30.1GW, 同比降低32.0%。由于我国光伏政策出台时间较晚、竞价项目并网量为目标1/3,约有10GW项目顺延至下一年建设,根据光伏协会数据,我国新增、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继续 保持全球第一。 图:我国历年新增光伏装机量 图:全球历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疫情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光伏市场需求增长稳定,疫情影响低于预期,光伏行业景气度依旧。尽管今年上半年疫情一定程度影响了光伏景 气度,但随着疫情边际影响减弱、下游需求景气度旺盛,据光伏协会数据,多晶硅、硅 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同比上升32.3%、19.0%、15.7%、13.4%。海外疫情对出口影响 低于预期,1-8月组件出口达50.1GW,同比增长7.5%。政策利好光伏装机增长,国内新增装机预计40GW。6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今年光伏竞价项 目规模25.97GW,同比增长14%,超出市场预期。考虑到竞价时间宽裕,政策释放光伏 消纳空间高达47GW,保障今年光伏装机规模。据光伏们数据,国内1-8月新增装机总计16GW,四季度国内竞价项目将迎来抢装, CPIA预计全年将恢复40GW以上,叠加海外 疫情复苏,预计全年装机120GW以上。 图:2020年国内光伏并网规模预测(GW) 图:2020年全球光伏并网规模预测(GW),政策助力光伏能源发展,预计2025年国内装机70GW以上,10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将进入关键时点。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15%,2019年我国已实现15.3%提前完成目标。根据年初国家能源局规划编制要求,非化石 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2030年实现20%,预计2025年达到18%以上,测算未来几年我国光伏装机将提升至年均70GW以上。同时近期,欧洲、美国、印度均提出能源转型,贺利氏光伏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200GW。2019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司发布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2019),预计到2025年光伏 新增装机发电成本将低于0.3元/kWh,在所有发电中处于较低水平;2025年光伏装机总规模 达到7.3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24%,年化新增88GW;发电量8770亿千瓦时,占用电量9%。 图:我国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含替代旧机组,万千瓦) 图:累计电力装机容量(亿千瓦),图:光伏各环节top10在国内产量占比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加速扩产规划,头部企业逆势扩张份额,光伏产业集中度持续上升。2020年上半年,头部企业凭借资金、 技术、成本、渠道、品牌等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不具备成本和效率优势的落后产能 及二三线小厂,将在疫情影响下加速退出。今年上半年,光伏各环节前十名在国内产量占 比显著上升,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提升7、1、20、6pct。头部企业集中发布扩产规划,绑定设备厂商将率先收益。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已有49家企业宣布扩产,其中硅片、电池、组件分别为185、250、296GW。目前各大龙头厂商仍凭借规模、成本优势继续扩大产能,光伏行业强者恒强趋势 显著,绑定的龙头设备厂商有望率先受益。,图:国内光伏各头部企业扩产规划,55%,64%,99%92%,93% 94%,75%,70%,40%20%0%,60%,80%,100%,120%,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2019,2020H1,图:光伏各环节生产结构图,光伏设备产业链梳理,图:光伏各环节设备主要标的,硅片设备:单晶大尺寸渗透率 提升,硅片扩产趋势确定,2.,单晶替代多晶成为主流, 硅片大尺寸化成为趋势,硅片大尺寸成本下降显著,将成为市场主流趋势。2019年8月,中环推出12寸光伏硅片, 面积相比M2硅片提升了80.5%,组件转化效率提升5.68%可突破610W,非规成本降低19.4%。今年5月,隆基联合各硅片厂商推出18X尺寸硅片,硅片尺寸向大尺寸化迈进。2019年市场仍以158.75mm为主,市场占比约61%,今年上半年158.75mm组件占比超过 50%,其次为166mm尺寸占比38%。而今年下半年,众多企业计划将产线调整至166及以 上尺寸,182mm和210mm尺品预计在2020年H2-2021年H1开始逐步批量供货。大尺寸技术迭代利好设备供应商。G12在600W+组件优势明显,目前供不应求、明年需 求30-40gw。近两年新扩长晶炉可改造为G12,预计2017年前约40gw产能将被淘汰,将利 好核心设备供应商。 图:中环M12能够实现更高的转化效率 图:各家组件企业5月组件尺寸型号,硅片设备市场规模高达200亿,表:光伏硅片环节主要工序,表:光伏硅片设备市场空间测算(GW),电池片设备:光伏市场需求旺 盛,设备推动HIT技术迭代,3.,技术迭代加速降本增效,HIT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光伏产业链快速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驱动降本提效,这一点在电池片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 早期Al-BSF技术在光伏电池市场一枝独秀,转化效率约为20%左右。到目前光伏各种高效电池技术百家争鸣,转化效率已突破24%:P型单多晶PERC电池技术, N型单晶PERT/TOPCon电池技术,N型单晶HIT电池技术以及N型单晶IBC电池技术。HIT电池优势显著,或为下一代技术主流。前市场上的PERC光电转化效率为22%以上, 实验室光电转化率最高值约为24%,PERC电池越来越逼近其效率上限。而HIT电池的实 验室光电转换率最高值高达26.63%。此外HIT还具备光致衰减低、双面率高、温度系数 低等优点,在叠加钙钛矿做作为叠层电池后转化效率可达到30-35%。 图:光伏高效池各技术路线对比,核心设备国产化推动电池片技术产业化,关键工艺设备的突破和国产化落地是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因素。回顾光伏发展历史, 新技术问世后,往往是头部企业引入进口设备把工艺做成熟,然后国产设备厂商跟进降 本。PERC即是随着Al2O3介质膜产业化制备技术不断成熟,PECVD、ALD等镀膜设备 出现后,厂家开始导入并快速扩张产能。HIT设备投资较高,非晶硅镀膜占主要价值。HIT的制作工艺相较于传统电池技术大大 简化,只有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薄膜沉积、金属化四个步骤。但HIT难度系数更高,进口HIT设备投资约为8-10亿元/GW,若实现国产化有望降低至5元/GW以下。 其中核心环节在于非晶硅薄膜沉积,价值占比高达50%。表:HIT电池各环节生产设备及竞争厂商,群雄逐鹿HIT产业化,2020年或为产业元年,目前多家企业参与异质结电池布局,规划总产能已超过30GW。但早期由于设备初期投 资高以及对制程工艺要求严格,现投建多为MW级别试验线,截至2019年底,HIT全球 实际产能在3-4GW左右。随着近年来光伏发电降本增效需求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 各市场主体加快HIT电池的投资布局。众多布局HIT量产,2020年或为产业化元年。目前钧石、通威等HIT电池产线接近量产 水平, 6月晋能晋中二期100MW异质结项目出片;7月嘉兴阿特斯250MW异质结项目正 式开工,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行500MW异质结整线设备招标;8月 山煤公告拟设立投资公司启动一期3GW异质结项目。预计将有2020年将有4-5GW以上的HIT新增产能投放,超前几年累计产能,2020年有望成为HIT产业化元年。图:目前国内HIT电池产能布局情况,未来3年HIT设备市场或达200亿元,根据我们测算,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5-201亿元。同时由于HIT设备技 术门槛较高、产线一致性要求严格,未来电池片设备企业竞争格局将趋于集中,且整线 设备供应商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目前国产电池片设备龙头厂商捷佳伟创、迈为股份 有望率先完成HIT设备整线布局,充分受益于HIT电池技术迭代浪潮。1)从供给端测算:目前全球HIT实际产能约为3-4GW,现厂家已公布规划约为40GW, 还存在37GW左右缺口,若按照HIT国产化后设备投资价格5亿元/GW、规划产能未来三 年内投建测算,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空间约为185亿元,对应年均市场空间约62亿元。2)从需求端测算:根据我们测算分析,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空间约为201亿元,其中 2020-2022年市场空间分别为28、60、113亿元。 表:HIT设备市场空间测算,组件设备:组件扩产动力强劲, 多组栅成为主流发展路线,3.,组件扩产动力强劲,多组栅成为主流发展路线,组件扩产动力强劲,高效技术成为首选。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组件产能151.4GW,预计2020年达到200GW以上,其中前六家组件产能达到150GW以上。今年前 三季度,已有41个组件扩产项目,扩产规模达到296.3GW。而具体技术路线高效组件成为首选,有8家企业扩产了38.39GW异质结组件,投资金额达到69.25亿元。多主栅技术实现组件降本增效。由于多主栅技术增加了主栅数量,大幅降低主栅的宽度, 从而降低了银浆使用量和受光区域的遮挡,降低了低阻抗损失和隐裂断栅的影响,可以 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样60片电池组件,多主栅功率可提高2-3w。半片+多组栅成为组件标配。由于半片或更小片组件功率封装损失更小,未来半片市场 份额也将持续上升。目前半片+多主栅技术已经成为组件新品标配。多主栅带来了串焊 机的更新迭代需求,半片也需要新增划片机设备,相关设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图:多主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图:半片组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组件设备市场格局,图:组件生产流程工序及设备,表:光伏组件各环节设备及竞争厂商,图:组件生产流程工序及设备(半片),标的推荐,4.,晶盛机电:各业务板块趋势向好,业绩订单弹性巨大,光伏硅片迎接扩产浪潮,设备龙头有望率先收益。光伏行业景气度向上,预计今年全球装 机125GW以上,2021年需求进一步释放。目前一体化厂商扩产趋势确定、大尺寸具备一定 迭代作用、同时产业成本持续下降,硅片环节将迎来扩产浪潮,今年以来硅片环节规划扩 产超过150GW。晶盛作为设备龙头,覆盖大部分头部客户,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同时随着 公司切片机量产,有望进一步贡献订单增量。半导体硅片扩产稳步推进,拓宽产业链打造装备平台。半导体大硅片扩产稳步推进,中环 宜兴12寸8月底投产5万片,预计年底实现10万片,2021年至15万片。神工、合晶、立昂微等 硅片厂商申报上市,将推进扩产节奏。目前晶盛作为半导体硅片生长设备龙头,与各厂商 合作密切。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发布新产品,并在下游实现验证突破。目前公司研发8寸硬 轴直拉炉、6寸碳化硅外延炉、8寸硅外延炉、12寸抛光机设备,覆盖长晶-抛光-外延完整产 业链,并进一步延伸晶圆环节。随着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将持续提升产业链价值量,打破 原有市场天花板。苹果产业链趋势向上,蓝宝石业务释放弹性。今年新一代iwatch将在前、后盖均使用蓝宝石 材料。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蓝宝石市场规模65亿美元,手表盖板占比3%,iwatch市占率50%,后续市场空间弹性较大。晶盛投入蓝宝石近10年,晶棒范围覆盖150kg-450kg,主要为350kg以上。公司客户覆盖蓝思,绑定苹果产业链,随着下游需求释放,公司 蓝宝石业务具备较大弹性空间。,捷佳伟创:电池片产品线覆盖完整,技术路线多条布局,前道工艺设备优势显著,产业链布局完善。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光伏电池片设备前道市场 份额占据领先地位,其中镀膜等核心工艺优势显著。随着2019年公司丝网印刷、烧结设备的 陆续出货,目前公司几乎覆盖整条电池片设备产品链,公司产品种类、型号储备完善,有利 于增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粘性,提高与国内外厂商的竞争能力。高效电池技术多条布局,贡献订单增量。捷佳TOPCON、PERC+等技术布局进展良好, TOPCON在现有PERC设备基础上增加LPCVD、硼扩以及绕镀清洗,增加1亿元/GW即可完成 技术升级。公司TOPCON电池工艺技术设备已完成工艺调试,作为PERC与HIT之间的过渡技 术,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订单增量。HIT工艺布局良好,受益电池片技术更新浪潮。目前公司HIT清洗制绒机已经有产品突破,节 拍可以做到6000片/小时,RPD已经与日本住友布局代工及产品开发,公司丝网印刷机于2019 年成功开发出货。目前公司CVD产品研发出货,已具备HIT整线交付能力,并与爱康签订2GW异质结合作框架协议,将于今年为其提供部分整线设备,充分受益于电池片技术更新迭 代浪潮,有望进一步厚增估值水平。PERC订单预期良好,支撑公司收入业绩增长。而在传统PERC领域,目前捷佳伟创已经与国 内隆基、通威等龙头厂商建立合作关系,随着2020年光伏终端需求提升,电池片PERC有效产 能预计仍有较高空缺,将支撑电池片设备公司订单整体规模,目前公司积极推进布局管式二 合一、镀膜等新型PERC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传统PERC电池的价值份额占比和盈利能力。,迈为股份:丝网印刷设备龙头,HIT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专注丝网印刷细分市场,优质客户保障订单稳定。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 网印刷机和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等生产线配套设备。迈为专注于后道丝网印刷设备, 市占率高达70%以上,目前绑定隆基、通威等国内主要电池片厂商订单份额。高效电池技术路线推进布局,率先受益HIT景气浪潮。公司在现有光伏设备的基础上,相继 进入光伏激光设备(PERC激光开槽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以及叠瓦组件设备等光伏上 下游设备领域。在HIT技术布局方面,公司目前已布局PECVD、丝网印刷设备、CVD设备, 覆盖产线85%价值量。目前通威异质结产线已经接近于量产水平,随着后续国内量产线陆续 投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HIT的高景气浪潮。首批异质结整线订单中标,效率节拍超市场预期。8月25日,安徽宣城500MW高效硅异质结 太阳能电池产线设备采购项目开标,迈为中标1.88亿元HIT整线设备(含2套制绒清洗、1套PECVD、1套丝网印刷,设计8000片/小时),0.6亿元PVD设备(2套,设计产能分别为8000、5500片/小时)。此次订单标志着公司节拍效率进一步大幅提升,同时实现了PVD设备的覆 盖生产,超出市场预期。,奥特维:光伏串焊机设备龙头,受益组件技术更迭推进,光伏组件串焊机龙头,持续拓展产业链延伸。公司于2010年成立,2012年以串焊机为切入口 进入光伏组件设备领域,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升级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同时沿着光伏产业 链延伸硅片分选机,并切入锂电模组PACK线等产品。目前公司光伏设备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常规串焊机、多主栅串焊机、硅片分选机、贴膜机、激光划片机等,锂电产品主要包括模 组生产线、PACK生产线、模组PACK生产线,目前已与行业龙头建立合作关系。组件技术更迭推进,公司布局领先充分受益。随着光伏产业平价压力持续提升,各产业链环节持续推进技术更迭以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大尺寸+半片+多组栅产品成为新建组件标配, 其中多主栅技术降低了银浆使用量和受光区域的遮挡,同时降低了低阻抗损失和隐裂断栅的影响,半片减少了组件功率封装损失。多主栅带来了串焊机的更新迭代需求,目前公司 在串焊机市占率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新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组件扩产动力强劲,公司作为设备龙头订单持续落地。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 组件产能151.4GW,预计2020年达到200GW以上,其中前六家组件产能达到150GW以上。今 年前三季度,已有41个组件扩产项目,扩产规模达到296.3GW。组件大规模扩产也带来公司 订单持续落地,2020年H1公司实现新签订单11.31亿元,同比增长68%;在手订单17.27亿元, 保障公司收入业绩高速增长。,金辰股份:光伏组件设备龙头,高效新产品打造成长动力,光伏组件自动化设备龙头,领先技术和优质客户铸造竞争力。公司是国内光伏组件自动化 设备龙头,具备“全链条”供应能力。针对常规组件、双玻组件、半片组件、叠瓦组件等 产品类型。同时公司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据公告,近年开发光伏电池片设备、港口物流自 动化控制系统在2019年已经开始形成订单。公司收入持续增长,在手订单较为充裕。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获得了较快的增长,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1、7.56、8.62亿元,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裕。公司2017-2019年净利 率13.62%、11.93%、8.07%,净利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设子公司业务尚处培育期研发投 入较大、毛利率下降和组件代工业务亏损。随着公司新产品后续形成收入,盈利能力有望 持续抬升。拓展高效电池片设备,受益于技术更迭浪潮。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 上升,叠加光伏电池组件行业迎来新技术加速发展期,高效电池、叠瓦组件、大尺寸等新 技术的快速推广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据公告,电池片方面,公司积极布局HIT镀膜 机(PECVD 和 PVD)、TOPCON电池工艺装备,以及电池丝网印刷自动线、烧结炉、电 池片上下料机等配套设备及软件产品,并已经形成小批量的销售。公司深耕叠瓦设备已有4-5年,相关经验丰富,技术优势明显。目前公司积极布局 3500 片/ 小时的叠瓦组件自动化生产线,相关设备已经向国内头部光伏客户供货,暂时未发生过知 识产权方面的争议。叠瓦组件具备转化效率高、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兼容性强等特征, 能有效适配异质结电池,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风险提示,1)光伏发电渗透率不及预期:光伏终端发电需求将直接影响各环节产业需求,若光伏用电端需求不及预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或将出现波动,影响电池片厂商的扩产进度, 进一步削减对于设备企业的订单招标情况。2)HIT设备国产化不及预期:目前捷佳伟创、迈为股份等国产设备厂商正积极布局HIT 核心环节设备工艺,若相关设备厂商研发、验证进度不及预期,或将影响HIT国产化进 度,从而推迟HIT产业化进程,或将影响HIT设备市场空间预测。3)设备市场竞争环境加剧:目前龙头设备厂商在各优势环节具备较高市占率水平,若 未来设备厂商互相延伸产业链布局,或行业有新竞争者进入,或将影响光伏设备市场竞 争格局,相关设备厂商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可能出现波动。4)国家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我们预测十四五规划将计划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进 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我国未来几年光伏装机持续增长,若国家政策规划不及预期,或将 影响未来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5)设备价格出现波动:我们预测对于光伏设备市场空间基于未来各环节设备价值量保 持稳定,若在光伏降本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设备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或将影响市场空间容量以及各公司订单、盈利能力。,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