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213 头豹研究院 |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化工行业:玻纤研究降本趋势不改,玻 纤新景气周期即将到来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玻璃纤维简称“玻纤”, 是以叶腊石、 硼钙石、 石灰石 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经过高温熔制、拉 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制造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具有质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 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通常作为复合型增强材料广 泛用于电子电气、 建筑、 工业设备、 汽车、 交通运输、 环保、 风电等领域。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攀升, 中国 玻纤行业在新应用开发上将取得突破, 预计到 2023 年有望将玻纤产量提升至 632.4 万吨。 热点一: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带动玻纤行业发展 热点二:生产工艺的升级与改良 热点三:智能制造推动产业效率的提升 玻纤作为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拥有电绝缘 性好、耐腐蚀性高、材料质量轻、机械强度高、耐火阻 燃等优异的性能特点,因此在下游领域如电子电器、工 业应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建筑、交通运输等方 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游行业对玻纤产品需求的快速 提升及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力推动了玻纤行业的发展。 玻纤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坩埚拉丝法与池窑拉丝法。 坩埚拉丝法工艺过程较为繁琐,即先将玻璃原料高温熔 制成玻璃球,然后将玻璃球二次熔化,经过高速拉丝制 成玻璃纤维原丝。这种工艺投资较少,技术装备简单, 能够灵活调整生产规模,主要被中小型玻纤企业采用。 但这种工艺也存在着能耗过高、成形工艺不稳定、生产 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玻纤行业有着资本、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且近年来 行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大量玻纤企业出现了用工成本 大幅上升的问题,玻纤企业规模的拓展以及产能增加受 到一定限制。传统的玻纤生产模式及劳动力持续投入发 展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玻纤产业 智能化制造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文晗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 概览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合成氨行业概览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钛合金行业概览 报告编号19RI0213 目录 1 方法论 . 3 1.1 研究方法 . 3 1.2 名词解释 . 4 2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综述 . 8 2.1 中国玻纤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中国玻纤行业发展历程 . 9 2.3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现状 . 11 2.4 中国玻纤行业产业链 . 11 2.4.1 上游分析 . 12 2.4.2 中游分析 . 13 2.4.3 下游分析 . 13 2.5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规模 . 14 3 中国玻纤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5 3.1 驱动因素 . 15 3.1.1 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带动玻纤行业发展 . 15 3.1.2 生产工艺的升级与改良有利于促进玻纤生产效率提高 . 17 3.1.3 玻纤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 18 3.2 制约因素 . 19 3.2.1 玻纤行业产品深加工的发展速度较缓慢 . 19 3.2.2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限制了玻纤行业的发展 . 19 1 报告编号19RI0213 3.2.3 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与反倾销税征收对出口业务形成较大压力 . 20 4 中国玻纤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1 4.1 行业支持政策 . 21 4.2 行业监管政策 . 22 5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趋势 . 25 5.1 智能制造推动产业效率的提升 . 25 5.2 玻纤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加深 . 25 5.3 绿色制造将成为未来玻纤行业发展方向 . 27 6 中国玻纤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7 6.1 中国玻纤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7 6.2 中国玻纤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8 6.2.1 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 . 28 6.2.2 邢台金牛玻纤有限责任公司 . 30 6.2.3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31 2 报告编号19RI0213 图表目录 图 2-1 玻璃纤维分类(根据玻璃原料成分). 8 图 2-2 玻璃纤维分类(根据应用方向) . 9 图 2-3 中国玻纤行业发展历程. 9 图 2-4 中国玻纤行业产业链分析 . 11 图 2-5 玻纤制品成本结构 . 12 图 2-6 中国玻纤下游应用领域占比,2018 年 . 14 图 2-7 中国玻纤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 15 图 3-1 中国累计装机风电机组数量,2014-2023 年预测 . 16 图 3-2 中国电子产品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7 图 4-1 中国玻纤行业支持政策. 22 图 4-2 中国玻纤行业监管政策. 23 图 5-1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2014-2023 年预测 . 26 图 6-1 中国玻纤行业主要竞争者介绍 . 28 图 6-2 天马集团三大业务板块. 29 3 报告编号19RI0213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建筑、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管道、工业应用 以及能源环保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 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 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以专业的视野解 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5 月完成。 4 报告编号19RI0213 1.2 名词解释 叶腊石:是黏土矿物的一种类型,质地细腻,硬度低,适于制作人工合成金刚石用的坯 料(模具) 、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纤维、雕刻石等,可广泛应用于陶瓷、冶金、建材、 化工、轻工等工业领域。 硼钙石:是一种土状的含水硼酸盐矿物。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充当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 拉丝: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 络纱:是将管纱、绞纱等重新卷绕成各种形式筒子的工艺过程。 方格布:是一种无捻粗纱平纹织物,也是手糊玻璃钢重要基材。 网格布:是以中碱或无碱玻纤纺织纱织造而成。 平纹布: 用平纹组织织成的织物叫平纹织物, 也就是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 这种布的特点是交织点多, 质地坚牢、 挺刮、 表面平整, 较为轻薄耐磨性好, 透气性好。 壁布:是一种铺贴在墙面的纺织物,以棉布作为基底层,在表层上施加印花和浮雕,其 纹理图案较为多样, 实际上是壁纸的另一种形式, 但在质感上则比壁纸更胜一筹, 具有 较好的柔韧性,且无毒、无味。 电子布: 指用于电子工业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总称, 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中的高档产 品。 拉挤纱:属于无捻纱的一种类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毛丝少、纤维线密度稳定、具有 较高的单丝强度,可赋予复合材料较高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及电气(绝缘)性能。 缠绕纱: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工业过滤材料,防腐、防潮、隔热、隔音、减震材料。 还可作为增强材料,用来制造增强塑料(见彩图)或增强橡胶、增强石膏和增强水泥等 制品。 5 报告编号19RI0213 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即片状模塑料。主要原料由 GF(专用纱) 、UP (不饱和树脂) 、低收缩添加剂,MD(填料)及各种助剂组成。 BMC: Bulk Molding Compounds, 即团状模塑料, 常被称作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 其主要原料由 GF(短切玻璃纤维) 、UP(不饱和树脂) 、MD(填料碳酸钙)以及各种 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 薄毡: 由玻璃纤维原丝短切成的股纱, 由造纸法随机均匀分布成连续玻璃纤维纸片, 用 乳剂粘结而成。 高模玻纤单向布:指一种由粗经纱和细纬纱织成的四经破缎纹或长轴缎纹织物。 玻璃纤维原丝:是玻璃纤维制品的最基础产品。 多孔池窑漏板:指池窑拉丝工艺中的漏板部件。 分批整经: 指将一定数量筒子的经纱, 平行的卷绕在整经轴上, 再将若干只整经轴合并, 经上浆,干燥后卷绕称织轴。 并轴上浆: 指按织物设计要求, 将分批整经机生产的几个经轴, 通过浆纱机并合在一起, 再进行上浆、烘干、卷绕制成浆轴的一种工艺过程。 穿经: 指将经纱穿入综眼和筘齿, 能够更进一步地使经纱在排列次序、 排列宽度和密度 等方面暂时地、局部地固定下来。 喷气织布:指用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的纺织方法。 全氧燃烧:指用工业氧气代替空气来燃烧,可使燃料燃烧得更加完全。 芒硝:矿物名,是十水合硫酸钠的俗称。 共振: 指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 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 这些特定频 率称之为共振频率。 玻璃钢: 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 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为基体, 以玻璃纤维或其 6 报告编号19RI0213 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为玻璃钢。 覆铜板:指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 印制电路板: 指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 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 双面板、 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坩埚拉丝法: 是指将两个由铂制成的同心坩埚, 分成内坩埚和外坩埚, 使其出口孔径处 于不同的高度从而形成一种称作双坩埚的拉丝技术。 池窖拉丝法: 是指玻璃配合料在池窑中熔化后直接流至通路底部漏板进行拉丝的连续玻 璃纤维生产方法。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国家标准,于 2012 年 2 月 1 日起 实施, 主要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增加了合规性评价要求, 对职业健康安全策划部分的控 制措施层级提出了新要求,对术语和定义部分作了较大调整和变动。 中国船级社: 是根据中国政府有关法令注册登记的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专业技术团体, 从事船舶、 海上设施和集装箱及其材料、 设备的入级检验、 法定检验和公证检验业务及 其它有关的技术服务。 挪威船级社:成立于 1864 年,总部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风险 管理服务机构, 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各类评估认证服务, 主要涉及船级服务、 认证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 英国劳氏船级社: 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个船级社, 主要从事有关船舶标准的制定与出 版、进行船舶检验、检定船能、公布造船规则等。 德国劳氏船级社:成立于 1867 年,是世界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船级社之一,为全球船 舶业提供各种技术、安全和质量标准服务,业务领域覆盖石油天然气行业、风力发电、 系统认证、材料及故障分析。 7 报告编号19RI0213 X 荧光光谱分析仪:是由激发源(X 射线管)和探测系统构成,X 射线管产生入射 X 射 线(一次 X 射线) ,激发被测样品,产生 X 荧光(二次 X 射线) ,探测器对 X 荧光进行 检测的一种仪器。 偏光显微镜: 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 在地质学等理 工科专业中有重要应用。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主要用于对各种非金属及复合材料进行常规力学性能指标的 测试,能够自动求取抗拉强度、剥离强度、撕裂强度等。 8 报告编号19RI0213 2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玻纤行业定义及分类 玻璃纤维简称“玻纤” ,是以叶腊石、硼钙石、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 经过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制造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耐 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通常作为复合型增强材料广泛用于电子 电气、建筑、工业设备、汽车、交通运输、环保、风电等领域。 玻璃纤维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玻璃原料成分的不同进行划分(见图 2-1), 在这一分类 标准下, 玻璃纤维可分为无碱玻纤、 中碱玻纤、 高碱玻纤、 耐碱玻纤、 高强度玻纤及电子纱。 其中无碱玻纤占据市场主流,产能规模占比在 95%以上。 图 2-1 玻璃纤维分类(根据玻璃原料成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根据应用方向的差异,玻璃纤维还可分为塑料增强用玻纤和纺织用玻纤(见图 2-2) 。 塑料增强用玻纤可用于生产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和玻纤增强热固性塑料(FRP) 。 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是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和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加热时可 软化至流动状态,冷却后变硬,反应具有可逆性,可反复进行;玻纤增强热固性塑料是以玻 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和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首次加热可软化至流动状态, 到一定温 9 报告编号19RI0213 度,产生化学反应,交链固化而变硬,反应具有不可逆性。纺织用玻璃纤维可用于生产玻璃 纤维布,包括方格布、网格布、平纹布、轴向布、壁布及电子布等。 图 2-2 玻璃纤维分类(根据应用方向)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2 中国玻纤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起步于 1958 年, 从诞生至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见图 2-3) 。 图 2-3 中国玻纤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起步阶段(1958-1978 年) :1958 年,出于国防和军工的需求,上海耀华玻璃厂年产 500 吨的无碱玻璃纤维车间投产,标志着中国玻璃纤维工业的正式诞生。1964 年,中国建 10 报告编号19RI0213 工部组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全国玻璃纤维行业的科研、设计和试生产工作。 1965 年, 1963-1972 年玻璃纤维科学技术十年发展规划重点计划任务书提出将池窑拉 丝和表面处理工艺列入发展规划。1969 年至 1970 年间,100 孔、200 孔无碱代铂拉丝工 艺实验成功并在中国大面积推广。 这段时期, 由于国外对中国采取了技术封锁, 导致中国玻 璃纤维行业只能采用产量低、性能不稳定、能耗大、污染大的坩埚拉丝工艺进行生产。 摸索发展阶段(1978-1990 年) :1990 年,珠海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从日本引入了玻璃 纤维池窑拉丝生产工艺, 使得玻璃纤维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在此阶段, 中国对玻纤 行业投入了大量人力、 物力, 通过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展开对玻纤 关键技术的攻关,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 快速发展阶段(1990-2012 年) :通过自主创新,中国突破了技术壁垒,实现了从坩埚 拉丝到池窑拉丝的生产技术升级。1996 年,浙江桐乡巨石玻纤公司年产 5,000 吨无碱玻璃 纤维大型组合炉投产; 上海耀华玻璃厂年产 1 万吨中碱玻璃纤维池窑投产; 重庆玻纤有限公 司年产 3,000 吨无碱玻纤池窑投产。 2000 年至 2008 年间, 中国的玻璃纤维产量由 21.5 万 吨快速增长至 211 万吨,池窑拉丝工艺的比例到 2008 年已提高至 82.5%左右,也标志着 中国成为全球玻璃纤维生产第一大国。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玻纤制品在新材料、 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开发逐渐完善,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逐渐形成了多样化、 规模化的发展体系。 稳步发展阶段 (2012 年至今) :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逐渐放缓,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开 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基本与 GDP 增速吻合。中国领先的玻纤企业持续加大对新 应用的开发力度,扩大产能,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替代。 11 报告编号19RI0213 2.3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现状 玻纤作为中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 在政策上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 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 中国玻纤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发展出一批以中国巨石集团 (以下简称 “中国巨石” ) 、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泰山玻纤” )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重 庆国际” )为代表的规模大、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国际市场及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玻 纤企业。 当前中国玻纤行业主要以寡头竞争为主, 市场集中度高, 反映出玻纤工业发展水平 比较高, 行业发展势态较好。 尽管中国玻纤行业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 但人均玻纤消 费量较低, 许多应用领域还未被充分开发, 生产成本相对于传统材料来说较高, 导致在与传 统材料的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替代性不强。 当前中国的玻纤企业正积极扩大产能供给, 降低 生产成本,以提高玻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4 中国玻纤行业产业链 中国玻纤行业产业链从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商、 中游玻纤企业及下 游应用领域(见图 2-4) 。 图 2-4 中国玻纤行业产业链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12 报告编号19RI0213 2.4.1 上游分析 玻纤行业的上游是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商。玻纤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以叶腊石、硼钙石、 石灰石等矿石磨成的粉料。由于这些原材料熔点较高,熔化原来需要保持炉窑内 1,600的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电力、水、蒸汽以及纯氧等能源。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原材 料与能源成本合计共占玻纤生产成本的 60% (见图 2-5) 。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以及能源的利 用效率对玻纤的生产成本会造成较大影响。 从原材料方面来看, 中国矿石资源保有量巨大, 大型玻纤企业可以通过竞争谈判、 多家 对比、 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 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从能源方面来看, 天然气、 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动力, 天然气和电力定价受中国发改委严格管控, 价格较为稳定。 在天气 寒冷、 燃料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 大型玻纤企业还能通过自建气源站、 储罐来保障正常 生产。因此,总体来看,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商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中议价能力不强。 图 2-5 玻纤制品成本结构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3 报告编号19RI0213 2.4.2 中游分析 玻纤行业中游环节主体为玻纤企业, 参与者包括大型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以及中小型民 营企业。 当前以中国巨石、 泰山玻纤、 重庆国际三大巨头为首的内资玻纤企业正积极向产业 链下游应用领域延伸, 将玻纤半成品直接制作成产品出售, 包括玻璃纤维布、 风机叶片和门 窗等。 将产业链向下游领域延伸后, 玻纤企业的业务线得到拓展, 能够减少行业周期性波动 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2016 年,中国巨石收购了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26.5% 的股权,后者是中国规模最大、全球前三的兆瓦级风机叶片制造企业,通过这次收购,中国 巨石实现了向下游风机叶片产业的布局, 使其在与下游复合材料企业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成 本优势。 从议价能力分析, 中游玻纤企业对热固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 这是由于热固企业的规模 通常较小, 玻纤的质量对热固性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 玻纤企业对热塑企业的议价能力则较 弱, 这是由于热塑企业的规模与知名度比较大, 如德国杜邦公司、 德国巴斯夫公司、 美国 3M 公司, 且原材料供应商较多, 而玻纤在整个生产环节中使用较少, 因此玻纤企业对热塑企业 的话语权较弱。 2.4.3 下游分析 目前, 在中国玻纤消费市场中, 玻纤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建筑、 电子电气、 交通运输、 管道、工业应用以及能源环保等领域,其中 2018 年玻纤在建筑、电子电器、交通运输三大 领域的应用占比已超过了 70% (见图 2-6) 。 当前玻纤在汽车、 建筑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 在汽车领域,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25.6 万辆,由于新能源汽车对重量要求较为 严格, 玻纤复合材料将在促进车身轻量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建筑领域, 玻璃纤维可用于 各类外墙保温系统, 能够达到节能环保、 表面防渗抗裂的效果; 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可 14 报告编号19RI0213 以提高水泥基的抗弯承载力、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玻璃钢具有重量轻、安装快捷方便、 力学性能优良、耐腐蚀的特点,在建筑补强和桥梁应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图 2-6 中国玻纤下游应用领域占比,2018 年 leadleo/pdfcore/show?id=5fa4b9082d5b874a84f99a01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5 中国玻纤行业市场规模 在沙利文针对中国玻纤行业进行的访谈调研中, 有资深专家表示由于玻纤行业的下游应 用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因此玻纤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周期较为同步, 玻纤 行业的平均增速与 GDP 增速基本吻合。在 2014 年前,受益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国 玻纤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0.0%;2014 年之后,随着中国宏观经济 发展速度开始逐步放缓, 玻纤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 显示, 中国玻纤产量由 2014 年的 307.8 万吨上升至 2018 年的 450.9 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 为 10.0%(见图 2-7) ,这主要得益于下游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玻纤企业生产工艺水平 15 报告编号19RI0213 的持续提升。玻纤作为一种替代型的材料,随着产能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能够在更大范 围内替代传统材料的使用, 促进玻纤渗透率的提升。 沙利文预测,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攀升, 中国玻纤行业在新应用开发上将取得突破, 预计到 2023 年有望将玻纤产量提升至 632.4 万 吨。 图 2-7 中国玻纤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玻纤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带动玻纤行业发展 玻纤作为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 拥有电绝缘性好、 耐腐蚀性高、 材料质量轻、 机械强度高、耐火阻燃等优异的性能特点,因此在下游领域如电子电器、工业应用、风力发 电、新能源汽车、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游行业对玻纤产品需求的快 速提升及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力推动了玻纤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 化石能源过高的消耗速率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找新的替 16 报告编号19RI0213 代能源供应方案, 而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