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126 头豹研究院 | 消费电子终端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电子行业: 光学镜头研究持续创新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 支, 一般由精密五金、 塑胶零件、 镜片、 光圈、 驱动 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技术的创 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相比工 业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 运用。 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 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2.4%,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将达到 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 热点一:利好政策带动行业发展 热点二: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增长推动行业发展 热点三:变焦镜头市场的渗透率将提高 光学镜头作为一种基础性光电元器件,是消费电子、汽 车电子、穿戴设备等电子产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同 时, 由于光学镜头与光学设计、 高端精密制造紧密相关、 迎合了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倡的工业 4.0、 中国制造 2025、 “互联网+”等方向, 因此光学镜头产业的发展受到中国政 府高度关注。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 升,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摄像要求逐步提高。智能移动 终端是当前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其中智能手机应用是 光学镜头主要增长点。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带动光学镜头 厂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下游智能 手机应用领域的渗透,推动行业的发展。 光学镜头可分为定焦和变焦镜头, 目前主流是定焦镜头。 但随着光学镜头下游应用场景的增加,尤其是视频监控 领域,变焦倍数越大,对远距离监控将越清晰,因此变 焦镜头在市场运用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在技术和产 品革新趋势的带动下,变焦镜头将广泛应用到各类视频 监控领域,从而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效果和高品质的光 学特性。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林莹莹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消费电子终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智慧路灯行 业概览 消费电子终端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3D 传感摄 像头行业概览 消费电子终端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 行业概览 消费电子终端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手持云台行 业概览 19,261.8 18,159.8 30,466.2 40,651.0 43,315.9 45,686.7 49,792.6 54,836.4 61,595.5 68,291.6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百万元 中国光伏逆变器产量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 22.5% 2019预测-2023预测 10.6% 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按收益),2014-2023年预测 2 报告编码19RI0126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方法论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市场综述 . 9 2.1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定义及分类 . 9 2.2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10 2.3 全球及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发展现状 . 12 2.4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 . 12 2.4.1 产业链上游分析 . 13 2.4.2 产业链中游分析 . 14 2.4.3 产业链下游分析 . 15 2.5 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 . 16 3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驱动与制约 . 17 3.1 驱动因素 . 17 3.1.1 技术革新 . 17 3.1.2 利好政策带动行业发展 . 18 3.1.3 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增长,推动行业发展 . 19 3.2 制约因素 . 20 3.2.1 中国光学镜头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 20 3 报告编码19RI0126 3.2.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21 3.2.3 中美贸易摩擦,制约行业发展 . 21 4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趋势 . 22 4.1 光学元件加工将融入跨学科的先进技术 . 22 4.2 下游光学镜头应用领域增加 . 22 4.3 变焦镜头市场的渗透率将提高 . 23 5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竞争格局 . 26 5.1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6 5.2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8 5.2.1 深圳市欧菲光科有限公司 . 28 5.2.1.1 企业概览 . 28 5.2.1.2 商业模式 . 28 5.2.1.3 竞争优势 . 29 5.2.1.4 潜在风险 . 30 5.2.2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0 5.2.2.1 企业概况 . 30 5.2.2.2 商业模式 . 30 5.2.2.3 竞争优势 . 31 5.2.2.4 潜在风险 . 32 4 报告编码19RI0126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光学镜头分类 . 10 图 2-2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历程 . 10 图 2-3 中国光学镜头产业链 . 13 图 2-4 中国光学元器件整体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2-5 2018 年全球光学镜头各领域出货量占比 . 16 图 2-6 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按收益),2014-2018 年预测 . 17 图 3-1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政策 . 19 图 4-1 全球安防光学变焦、定焦镜头占比,2014-2023 年预测 . 24 图 5-12018 年安防镜头企业出货量市场份额 . 27 5 报告编码19RI0126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农业、 信息科技行业和工业制造行业等领域着 手,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行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3 月完成。 6 报告编码19RI0126 1.2 名词解释 SMC 多层镀膜技术:SMC 是 Super-Multi Coating 的英文简称,即超级镀膜,是宾得 (PENTAX)公司的专利镀膜技术。 星光级:指低照度摄像机最低照度的级别。 倍率: 光学透镜性能参数, 是指物体通过透镜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的 比值。 光学防抖: 指在照相机或者其他类似的成像仪器中, 通过光学元器件的设置, 例如镜头 设置,来避免或者减少扑捉光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抖动现象,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3D sensing: 由多个摄像头+深度传感器组成, 可通过解读三维的位置及尺寸信息, 来 实现实时的三维信息采集,从而为消费电子终端加上了物体感知功能。 光学变焦:指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 自动对焦:指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反射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 CCD 接受,通过计 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叫自动对焦。 像素: 是影像显示的基本单位, 由图像的小方格组成, 这些小方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 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小方格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焦距: 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 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 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 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 是电脑主板上 的一块可读写的 RAM 芯片。 数控加工: 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 批 7 报告编码19RI0126 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 像差: 指实际光学系统中, 由非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和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不 一致,与高斯光学的理想状况的偏差。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 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 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 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 系统, 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 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 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 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HMD:Head Mount Display,即头戴式显示器,是通过各种头显,向眼睛发送光学信 号,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混合现实(MR)等不同效果。 定焦:焦距是固定的,不能把眼前的景物拉近或推远。 鬼影: 成像光学系统中, 像点附近有一个或者多个与像点相似的像的存在, 这些除了像 点之外的其它像点被统称为“鬼影”。 IS: Internal Stablization, 即内部防震, 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 然 后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 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 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 根 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ADAS: 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利用安装在 车上的各类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 8 报告编码19RI0126 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 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MP: MegaPixel,即百万像素,指镜头的分辨率。 9 报告编码19RI0126 2 市场综述 2.1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定义及分类 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 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 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 部件,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 成。 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核心组成, 其功能是光学成像, 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 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 其中成像的分辨率、 对比度、 各像差等 指标是衡量光学镜头质量的标准, 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 算法的实现和效果。 由于光学镜头 结合了光学、 电子、 电机与软件等行业技术, 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广泛应用于工业、安防监控、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终端产品。 光学镜头根据光学镜片特性原理可分为塑胶镜头、 玻璃镜头、 玻璃塑胶镜头三大类 (见 图2-1 ) ,其结构都由多片镜片构成,镜片越多,镜头的成像质量越高。由于光学镜头产品技 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其材料属性、加工工艺、透光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表现如下: 塑胶镜头是采用光学塑胶镜片组成的镜头, 易制成非球面形状, 具有可塑性强, 方便小型化 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手机、 数码相机等设备上; 玻璃镜头由玻璃镜片组成, 在制造技术、 镀膜工艺、 精密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由于玻璃镜头的透光率高, 一般用于高端 影像领域, 如单反相机、 高端扫描仪等设备; 玻璃塑胶混合镜头是由部分塑胶镜片和玻璃 镜片共同组成, 结合了塑胶和玻璃镜片的特点, 形成了较高的折射率和稳定性, 广泛应用于 监控摄像头、 数码相机等。 由此可见, 光学镜头在不同的光学镜片特性下能够呈现出不同的 10 报告编码19RI0126 特点。 图 2-1 中国光学镜头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光学镜头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初步兴起、成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见图2-2 ) : 图 2-2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初步兴起阶段(十八世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8 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乌拉斯顿发明 了新月形镜头, 其结构较为简单, 仅有一片凹面朝前的新月型凸透镜片, 最大相对孔径仅为 11 报告编码19RI0126 f/16,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摄影镜头。1950 年期间,美国弗兰克拜克博士研发出照相机的 变焦镜头,其焦距段为 36mm-82mm,是全球第一款用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1960 年, 日本尼康公司在镜头内采用了非球面镜片,使得镜片数量减少,以达到更好的光学质量。 1970 年,日本宾得公司研发出 SMC 多层镀膜技术,使得每片镜片表面的反射率减低至只 有 0.2%,从而消除摄像机的炫光和鬼影并提高相片色彩还原度和亮度。十九世纪中叶,工 业发达的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率先开展了镜头研发制造, 诞生了莱卡和卡尔蔡司等光学元组 件巨头。 成长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自二十世纪 90 年代始,佳能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带有 IS 防抖功能的内对焦 35mm 相机镜头,日本光学镜头行业不断发展,尼康、腾龙等企业纷 纷加入到光学镜头产业, 研发出各家的光学防抖技术。 伴随着以胶片相机为载体的机械成像 系统的兴起, 凭借在机械和光学领域的技术积累、 巨大的下游市场需求与中国国内通讯网络 及互联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光学企业逐渐崛起, 主要代表包括舜宇光学、 联合光电等 厂商。 该类企业通过在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改进, 不断优化成像镜头的分辨率 和成像质量, 成为全球光学镜头产业重要参与者, 带动了中国光学镜头进程加速发展。 但在 电子存储介质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背景下, 中国国内本土光学镜头企业与日本企业技术存在 明显差距,并形成了以为国外厂商代工生产为主的产业格局。 快速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至今) :得益于日本光学镜头制造工业的成熟和下游应用产 品的渗透率提高,光学镜头产品的制造成本逐步降低,日本的光学产业也逐步转移到邻近 国家,如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这些地区逐步诞生台湾大力光、亚洲光学、联 合光电等技术先进的企业,光学元器件生产规模日益增长。为满足中国光学镜头市场的需 求,中国本土的光学镜头企业逐渐向安防监控市场、手机市场等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不断 12 报告编码19RI0126 在产品生产工艺改良和研发设计方面改进。自此之后,中国光学镜头的产品逐步出现在中 低端的设备上,逐步打破了日本、德国的光学镜头技术垄断,迎来发展良机。 2.3 全球及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全球光学元器件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德国凭借 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与制造经验,培养了一批光学元器件企业。依靠性价比优势,日本企 业迅速占领全球市场,主要代表包括佳能、尼康、富士、奥林巴斯等。中国凭借在光学镜 头技术的积累与进步,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全球光学镜头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 同时,凭借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大陆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镜头的主要加工生产地。 中国大陆车载、 安防产业和手机相关龙头企业与全球知名企业展开激烈竞争, 刺激了光 学镜头下游应用领域的多元化。 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 中国光学镜 头产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尤其在定焦、 低像素等中低端镜头市场, 出现舜宇光学、 宇瞳光学等为代表的企业, 中国光学镜头产品正逐步替代国外厂商镜头, 中国光学镜头国产 化替代正在加速。 尽管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由于发展时间较晚, 缺乏技术沉淀, 在高端光学镜头产品领域对外依存度较高。 当前以联合光电为代表的光学镜 头厂商在高分辨率定焦、星光级定焦、大倍率定焦、光学防抖等方面持续研究积累,中国高 端光学镜头领域技术正逐步突破,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正快速发展, 未来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 权将进一步提高。 2.4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 中国光学镜头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光学原材料供应商、 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 器件供应商, 产业中游主要是光学镜头研发与制造商, 产业下游为光学镜头的多种应用领域 终端用户(见图2-3 ) 13 报告编码19RI0126 图 2-3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产业链上游分析 中国光学镜头产业上游主要由光学玻璃、 光学塑料等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和滤光片等光学 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构成。 在光学原材料方面: 光学塑料目前以热塑性材料和热固 性材料为主, 其中热塑性材料是目前主要应用。 由于光学塑料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技术壁垒, 目前该领域主要被日本厂商垄断,如三井化学、日本大阪化学、日本合成橡胶等企业;中 国在光学玻璃镜头行业起步较晚, 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仍处于生产传统光学玻璃阶段, 产品 技术含量较低, 在光学玻璃等产品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和德国 肖特公司、 美国康宁等公司凭借在光学玻璃领域的先进技术积累, 成为全球主流的光学玻璃 供应商。 由于光学材料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光学原材料的品质如不能达到行 业的工业标准,将会降低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光学元器件方面,光学元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 陆, 其中德国、 日本占据光学元器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元器件的 14 报告编码19RI0126 生产基地。 伴随着信息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 光学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 发展趋势的重要支撑产业, 市场对光学与电子配件和元器件的需求逐年上升, 根据沙利文数 据显示,2018 年中国光学元器件的市场规模达到 512.6 亿元,2014 到 2018 年间年复合 增长率为 27.1%,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900 亿元(见图2-4 ) 。由于上游光学元件 组件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且高端光学元器件供应商有限, 因此上游光学元器 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高。 图 2-4 中国光学元器件整体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光学电子元器件的相关零部件包括传感器、 数字图像处理芯片等。 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电 子元器件企业, 但由于中高端的光学镜头对传感器和影像芯片要求较高, 目前中国大陆大部 分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 中国企业在在光学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主要从 事芯片或传感器的相关零部件生产,竞争能力相对较低。 2.4.2 产业链中游分析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光学镜头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 从价值量看, 镜头占 整体产业链的 20.4%-30.2%。目前全球光学镜头制造集中在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 大陆地区, 其中中国光学镜头制造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产业的研发技术水平相较国际先 15 报告编码19RI0126 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光学镜头下游需求场景的增多将反向加快中游的生产制造, 且需求端 对光学镜头产品性能与科技含量方面提出的要求, 将使得生产企业不断完善生产工艺。 近年 来, 在智能手机时代背景下, 光学镜头的主要增长点在于智能手机镜头的功能创新, 尤其是 双摄像头与 3D sensing 逐步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 智能手机光学镜头厂商加快推进手机镜 头技术领域创新,如中国台湾大立光已研发出高端 6P 镜头,领先于其他厂商。 此外,光学镜头模组环节占整体产业量的价值量在 10.3%-14.8%之间。由于此环节行 业壁垒较小,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中国光学镜头相关企业在模组环节受益明显, 中国舜宇 光电、 丘钛、 欧菲光科厂商主要面向国内下游手机终端厂商, 其中舜宇光电厂商的产品主要 供应国内外中高端手机机型。 整体来看, 尽管中国在光学镜头核心技术的缺乏致使行业议价能力较弱, 但随着中国大 陆舜宇光电、 欧菲光科等厂商在光学技术上的长期累积, 光学镜头产品将升级替代, 企业完 成创新改革,产业链中游中国光学镜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4.3 产业链下游分析 光学镜头的下游用户主要涵盖安防监控、 手机相机摄像头模组、 车载摄像头模组、 机器 视觉系统等方面, 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将带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方面, 智能移动终端的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是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 年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分别占全球光学镜头各应用领域出货量的 74.6%、8.6%、 7.4%、 (见图2-5 ) ,其中智能手机应用领域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厂商不断进行技 术创新,使得双摄像头产品逐步在智能手机镜头行业渗透、多摄像头产品也逐渐进入市场, 手机光学镜头产品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光学镜头在手机应用领域的需求将不断释放。 另一方面,目前光学镜头技术正逐步向 AR/VR、视讯、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渗透,应用场 景的多样化以及创新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光学镜头市场需求, 终端用户的议价能力也 16 报告编码19RI0126 将不断提高。 图 2-5 2018 年全球光学镜头各领域出货量占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5 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 技术的创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 相比工业应用领域, 光学镜头在消 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在全球“互联网+” 、5G、智慧平安等领域发展背景下,监控 镜头、车载摄像头、手机镜头成为全球光学镜头三大收益市场,表现如下:在经济发展良 好的背景下,各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使得监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慧城市发展, 全球的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车载镜头是自动驾驶 中 ADAS 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目前全球 ADAS 市场规模每年保持 30.2%以上的增速增 长,将持续带动车载镜头市场的增长。此外,车载摄像头是车联网信息处理的重要入口,伴 随着车联网的高速增长,车载镜头规模将逐渐扩大;光学镜头作为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 智能手机产量和手机光学镜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高像素镜头要求提 高、 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也在手机摄像功能上寻求差异化, 如手机镜头从单摄向双摄、 多摄像 头发展。因此,车载镜头、监控视频、手机镜头三个细分应用领域成为光学镜头市场规模主 17 报告编码19RI0126 要构成。根据沙利数据显示,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2.4%(见图2 - 6 ) 。未来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 展的带动下,全球光学镜头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终端应用 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将为光学镜头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将达到 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 图 2-6 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按收益),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驱动与制约 3.1 驱动因素 3.1.1 技术革新 随着光学镜头下游应用领域对光学镜头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光学镜头相关厂商一 方面通过在产业链上游的光学元器件生产的技术创新, 提高光学原材料和光学元器件的制造 工艺, 加速国产化进程; 另一方面中国光学镜头制造厂商通过在光学镜头的设计、 制造技术 方面的进步和创新, 不断提高中国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目前, 中国本土厂商如联合光电和 舜宇光电等在光学变焦、 自动对焦、 光学防抖等电子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国 18 报告编码19RI0126 际市场不断提高竞争优势。 以舜宇光学为例, 舜宇光学凭借在手机镜头技术革新, 已成功研 发出了千万级像素以上的具备 6 倍光学变焦功能的三摄像头模块。通过在技术和品质上的 创新以及价格竞争优势,舜宇光学成为了三星 Galaxy S9 高端系列供应商,这也是中国光 学厂商首次成为三星高端智能手机的供应商。 此外, 舜宇光学也是中国高端手机华为、 OPPO 镜头的供应商, 打破了中国对国外镜头厂商的依赖, 实现了中国在手机光学镜头本土自主化, 推动了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的进步。 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中国光学镜头厂商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 例如在车载系统中, 光学 元件组件利用光学原理,可完成各种观察、测量、分析记录、信息处理和能量传输活动,成 为制造各种光学仪器、 图像显示产品及光学存储设备的核心部件。 光电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拉 动光学元件组件行业的增长,从而带动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的增长。 3.1.2 利好政策带动行业发展 光学镜头作为一种基础性光电元器件, 是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穿戴设备等电子产业终 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光学镜头与光学设计、高端精密制造紧密相关、迎合了中国 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