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收入国家之辩:关于“十四五”规划定量目标的思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尾页之免责声明 高收入国家之辩 : 关于 “十四五 ”规划 定量 目标 的思考 Table_Date1 首席观点 2020年 12月 9日 丁安华 招商银行 首 席经济学家 0755-83146635 dinganhuacmbchina 1 /7 中共中央十九届 五 中 全体会议通过 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下称 “规划建议 ”) , 新华社 同时发布了总书记关于规划 建议的说明 (下称 “规划说明 ”)。这两份重要文件, 不单涉及下一个五年规划,而且 关系我国未来十五年乃至更长 时 期 的 发展 目标。 一、 规划 建议 和说明 中的定量表述 规划建议 中,涉及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表述上 采取 以 定性 为主 ,蕴含定量的方式 。 关于 2035年的远景目标,蕴含定量 的内容只有一句,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除此之外,规划建议 文本 中没有提出诸如增长速度之类的其它定量发展目标。 在规划 说明中 , 包含多一些的定量内容 。总书记说: “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 十四五 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总书记同时要求,下阶段具体编制规划纲要时,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 所以, 关于 “ 十四五 ” 规划 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的 具体量化 ,还是 可以 进一步 讨论的。 综合来看, 规划 建议和说明 蕴含 了 两个时点、两个量化 的 表述 : 一是 “ 十四五 ” 末达到 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 二是 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 或人均收入 翻一番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依据这两 条 线索,我们可以 讨论 未来经济发展 的量化指 标。 二 、 “ 十四五 ” 期间:中国 将进入 高收入国家 行列 高收入国家以 什么为标准 ? 这 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估和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但是 , 分类体系在经济分析、文本交流和语言沟通中仍然是必须的, 目的在于为分析数据提供一种合理、有意义的方法 。 适当的分类便于理解问题,否则大家讲的不是同一件事情,讨论就失去了意义。 当前 各 主要国际组织 分别 构建了不同的分类体系, 其中只有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是依据 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将各国 (或经济体) 归入不同的组别,即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 由于中等收入 范围过宽 ,又进一步分为中低和中高两类。根据世界银行 2020-2021 财年的 划分标准1,人均国民收入 2小于等于 1,035 美元 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 1,036-4,045 美元 为中低收入国家,4,046-12,535 美元 为中高收入国家; 12,535 美元 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1 为便于统计,世界银行每年 7月 1 日发布下个财年分类标准,以各国上一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数据为基准。例如,世界银行于2020 年 7 月 1 日发布 2021 财年统计标准, 是 基于 2019 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数据。 2 世界银行采用统计国民总收入的方法为 “图表集法 ”( Atlas Method) ,即以美元为统一计价单位,使用三年平均汇率计算各国国民收入,以便进行跨国横向比较分析的 计算方法 。 2 /7 如此分类,源于世界银行作为重要国际发展 机构 所肩负 的使命:以可持续的方式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也就是说, 世界银行需要甄别出 其 主要 服务 对象, 以便形成 差 异 化的 资源配置和 发展 项目 ,例如为 低收入国家 提供 低息 发展贷款。 我理解,规划说明中提到的 “ 十四五 ” 末进入 高收入国家 行列, 正是 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在 新华社 的英文译稿中, “高收入国家 ”被译为 “high-income countries”,与世界银行分类体系的用词一致。 按现行 标准, 以 人均国民收入 计 , 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为 12,535 美元。 2019 年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 为 10,410 美元 , 距离 高收入国家 门槛 仅 一步之遥。按 照规划说明的 要求, “ 十四五 ” 期间 名义 国民收入 年均 增速 达到 3.5%就能 实现 这一目标 3。 所以,有学者认为,考虑明年可能实现 10%以上的名义增长,假定后年回归潜在增速 5.5%,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 最早 2022 年或 2023 年,我们就能达到现行 的 高等收入国家标准。 即使 考虑世界银行对高收入国家门槛的 调整 ,最迟到 “十四五 ”规划末期 ,中国也将跨入 高收入国家行列(图 1) 。 图 1:我国即将迈入 “高收入俱乐部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这一判断,数学证明上是简单而有力的,当然也是对的。中国作为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成功地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几乎是肯定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篇章,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值得我们引以自豪。 3 以 2021 年 名义国民收入 增速 4%, “十四五 ”期间人口年增速 0.35%计。 3 /7 三、 追问斧柯年 : 高收入 标准的 含 义 下一个五年规划期,我们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媒体报道连篇累牍,学者专家纷纷发言,洋溢着幸福而激动的情绪。这点可能与 普通 民众的感受大相径庭, 毕竟我们国家有 6 亿人口的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 我们真的就这样高收入了? 经济分析需要刨根问底的勇气。 我们 要追 问一下,为什么 现行 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人均国民收入 12,535 美元,它是如何得来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现实 意义又是什么? 让我们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最初, 在 1976-1986 年间,世界银行将各国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以及代表高收入的 “工业经济体 ”( industrial economies)和 “高收入产油国 ”( high-income oil exporters),其中 “工业经济体 ”以经合组织( OECD)成员国为标准。随着时间的 推移 , 该 分类 体系 逐渐出现了不一致 之处。 例如在 1988 年 的 世界发展报告中 , 被列为 “工业经济体 ”的西班牙人均国民收入低于当时被列为中等收 入国家的以色列 、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 为此, 1989 年世界银行 重新定义和划分了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1989 年世界银行 以 1987 年计价的人均 6,000 美元, 重新 确定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 取消 原来的工业经济体和高收入产油国 分类 。 这一 标准 的确定,其 背后的 逻辑基于以下 两点 : 一是 依据 1987 年所有高收入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 平均值的一半( 49.3%);二是当年 OECD 成员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最低水平,即西班牙的 6,010 美元。 自此以后, 世界银行 每年根据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 4的通胀 对收入标准进行调整。 所以,现行的 12,535 美元,其实际价值 是恒定的, 按 1987 年价格计算还是 6,000 美元。 世界银行分类方法假定, 1987 年以来高收入国家的标准随时间保持不变。 当 我们 了解了 这些背景,就应该感觉到这里好像有些问题。 在过去的 33 年里,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同身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继续沿用 1987 年标准捕捉不到人类社会技术进步和 生活水准的真实变化。 让我们再回到世界银行分类背后的逻辑。 1987 年,高收入门槛是所有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50%。到 2000 年,这一比例下降到 41%;到 2019 年进一步降至 30.9%。若沿这一趋势外推, 2025年这一比例将继续降至 27.2%附近(图 2)。 也就是说,高收入的门槛离均值的 50%越来越远。显然,世界银行原有的分类逻辑在今天已不再成立。 再看 1987 年高收入国家的 “门槛国 ”西班牙。当时其人均收入是 6,010 美元,现在已达 30,390美元(图 3),即使按 1987 年价格计算,也大大超过当年的水平。 这反映 了经济发展 所带来的实4 欧元区成立前为德国和法国。 4 /7 际收入增长。所以, 6,000 美元不变价格的标准,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门槛。简而言之,世界银行的现行分类标准 ,只考虑了通胀,却忽略了增长。 图 1 图 2:高收入国家门槛持续下降 图 2 图 3:西班牙人均收入与 “门槛 ”之差持续走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相对于 1987 年而言, 今天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下降了 ,而且 离真正意义上的高收入越来越远 。 1987 年的高收入国家有 35 个,占全部经济体的 23.8%; 2019 年已增至 83 个(图 4),占全部经济体的比重跳升至 38.1%(图 5) 。 图 3 图 4:高收入国家数量持续上升 图 4 图 5:高收入国家占比持续上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进一步观察 高收入 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的分布, 不难发现 各国离散 /分化 的程度随时间 不断走阔 。高收入俱乐部中人均国民收入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1987 年为 20,182 美元,至 2019 年已升至72,870 美元 5。 在此期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的标准差由 5,372 美元升至 19,771 美元。最5 高收入国家俱乐部中, 1987年人均国民收入最高值为瑞士的 25,650 美元,最低值为西班牙的 7,110 美元(回溯调整值); 2019年最高值为瑞士的 85,500 美元,最低值为罗马尼亚的 12,630美元。 5 /7 新数据显示 , 1987 年首批 进入 高收入 俱乐部的 国家 在 收入 分布中 大多高于中位数,其后 新晋的 国家则大多位于 收入分布的底端 6(图 6) 。 图 6: “高收入俱乐部 ”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分化 注: 1. 箱线图( box plot)中,箱体的上下边缘和中间粗线分别代表分布的 75 分位, 25 分位和中位数,上下两条线代表了绝大多数样本的分布范围; 2. 为更好地显示整体分布,图中不含百慕大和列支敦士登两个离群值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因此,我们可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收入国家 : 基于世界银行的分类逻辑, 中国即将跨进的是 1987 年的高收入国家行列,而不是 二十一 世纪二十年代真正的高收入国家。 对此,国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可自鸣得意。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正如总书记在规划说明中所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四、 远景目标:找到我们正确的位置 规划建议 中对远景目标 的 定量 表述是 ,到 2035 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 规划说明,到 2035 年是 “翻一番 ”的概念,即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 所以,在规划编制者看来,翻一番就等同于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 首批高收入国家 /地区中,近三年人均国民收入持续低于中位数水平的为 巴林、沙特阿拉伯和 中国台湾;新晋高收入国家 /地区中 , 近年 人均国民收入持续高于中位 数 的只有开曼群岛和中国澳门。 6 /7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翻一番的远景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二是实现翻一番是不是就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首先,实现 2035 年翻一番的远景目标,我国 的年均经济增长需要保持在 4.7%附近。大部分人认为这 是未来 15 年的潜在增长水平。 在我看来, 要实现这个潜在增速, 是有难度的。 过去的三个五年规划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 增速 持续下降, 中枢 降幅达到 5.5 个百分点(图 7)。未来十五年, 潜在增速的降幅还会持续 ,特别是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外部形势日趋恶劣的背景下。 平均保持 4.7%的增速 , 的确 不容易, 极具挑战性, 需要 在改革发展上付出更多更艰苦的 努力。 图 5 图 7: 中 国 经济 的潜在增速持续下行 图 6 图 8: IMF 发达国家与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中位数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IMF、 招商银行研究院 其次,实现翻一番是否就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是值得讨论的。世界银行以收入水平分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则以发展水平来界定。目前, IMF 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将39 个国家归类为 “发达经济体 ”( advanced economies),显然较世界银行 83 个高收入经济体的尺度要求更高也更加严格 。比较 IMF 发达国家与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中位数,在 2005 年之前基本一致,但最近 15 年差距逐渐拉大,说明 IMF 与世界银行的分类体系出现 了明显 背离 (图8) 。 要么是 IMF 的标准过高,要么是世界银行的标准过低 , 答案并不难得出 。 如果我们定位于中等发达国家, 即便人均收入 翻一番 超过 20,000 美元 , 相较 世界银行 定义 的高收入国家中位数 仍有 差距 ( 2019 年为 29,050 美元) , 距离 IMF 所列发达经济体 中位数 则 更 加遥远 ( 2019 年为 42,980 美元) 。 若 考虑人口因素,目前 IMF 界定的发达经济体,人口一亿以上的只有美国和日本,五千万以上的只有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事实上,对我国而言,对标北欧人均收入奇高的人口小国没有意义,我们还是应当对标 5,0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国。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全面对标七大工业国( G7),才是 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图 9) 。 7 /7 图 9: G7 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显著高于 “高收入俱乐部 ”中位数 注: 1. 箱线图( box plot)中,箱体的上下边缘和中间粗线分别代表分布的 75 分位, 25 分位和中位数,上下两条线代表了绝大多数样本的分布范围; 2. 为更好地显示整体分布,图中不含百慕大和列支敦士登两个离群值。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 总结起来,我的看法是, “ 十四五 ” 末达到 世界银行 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应该是没有困难的。 但是,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已经 明显 落后于时代,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找到我们正确的位置 。 在人口老龄化、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 2035 年 我国要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仍 然 极 具挑战性 。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及其关联机构的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 内容所引 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 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可能采取与报告中建议及 /或观点不一致的立场或投资决定。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招商银行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 使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招商银行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未经招商银行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 招商 银行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招商银行研究院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7088 号招商银行大厦 16F( 518040) 电话 0755-83195702 邮箱 zsyhyjycmbchina 传真 0755-83195085 更多资讯请关注招商银行研究微信公众号 或一事通信息总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