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 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 度 报 告 【 行 业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商业贸易行业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 响 报告起因 11 月 10 日 以来, 国家 就反垄断多次表明了官方态度,并 已经 落实多项具体工 作 。截止 12 月 28 日, 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四家 龙头企业近一个季度股价 表现已经跑输恒生指数。我们认为,股价反映出的是资本市场对于反垄断对互 联网头部企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担忧。本文将复盘美国科技行业巨头经历的 反垄断调查诉讼,它们的应对措施,以及反垄断对于这些企业的影响。希望能 够给市场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核心观点 美国科技巨头 反垄断诉讼流程冗长,企业均需作出一定让步实现最终和解。 从时间上看 , IBM、 AT&T 的 反垄断诉讼 司法流程跨度长达 10 年以上。 微 软与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诉讼案时间 为 4年,与欧盟的司法博弈长达 10年。 FAAG 自 2019 年遭受美国司法部的调查以来,截止目前 除 Facebook 外 仍 未有明确判决 。 从结 果 上看 ,所有遭受反垄断的美国科技企业最终都做出了 不同程度的让步, IBM 最终开放标准且取消了产品捆绑销售, AT&T 一分为 八,微软 通过诉讼避免了 被拆分但是 也被迫 改变 了 捆绑软件销售 的 模式 ,向 欧盟缴纳了巨额罚款。 FAAG 自 2017 年以来遭受反垄断诉讼频率极高,已 经付出了多笔高额的罚款。 反垄断对 美国科技巨头 短期的股价会造成冲击,但是长期影响有限 。 IBM、 微软、 FAAG 在遭受反垄断诉讼后,股价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从 长期看,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股价的最核心因素不是反垄断。我们认为导致这 一现象的 原因是反垄断 监管 虽然会直接压制企业的某些垄断行为,但是 各 家 头部 企业 的 核心竞争实力 分别落脚在不同的层面,受反垄断的 削弱程度 较低,故 反垄断 不会成为影响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核心因素。 国内互联网行业巨头崛起造成垄断风险,反垄断监管加码有利于行业的长 期健康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过去 20 年中享受了充足的 历史性红利 , 发展迅猛,诞生了多家头部企业。 这些企业在 规模 方面 较 其他行业头部企业 更具垄断效应 ,通过持续的 高额研发投入产生技术垄断 ,同时还有大 额的长 期股权投资 参控股了大量初创企业 压制 了 竞争与创新。 针对这种垄断风险, 自 11月以来 国家就反垄断多次表明了官方态度,并已经落实多项具体工作 。 我们认为,反垄断虽然对头部企业造成短期冲击,但是将利好行业的长期发 展。 主要原因是: 国家依然肯定平台经济的价值,“包容审慎监管”是主要 态度 ; 优化行业的竞争环境,保障新兴细分领域的竞争公平,避免资源浪费 ; 发挥平台经济的平台价值,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反垄断虽然对头部企业造成短期冲击,但是将 利好行业的长期发 展。在判断反垄断对于企业投资价值影响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核心竞争实力 是否 受到 影响。推荐聚焦自身“品牌 +特卖”垂直领域,核心竞争力稳固的 唯品会 (VIPS.N,买入 ),推荐受反垄断冲击较小,以自营和物流为核心竞争 力的 京东集团 -SW(09618,买入 ),积极关注短期内受影响较大,出现布局 机会的 阿里巴巴 -SW(09988,买入 )。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形势变化; 疫情影响持续;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形势变动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行业 商业贸易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1年 01 月 04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施红梅 021-63325888*6076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1010001 联系人 崔凡平 021-63325888*6065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2 目 录 1 报告起因 . 5 2 复盘美国:反垄断之下的科技巨头 . 5 2.1 科技业蓬勃发展,巨头诞生 导致垄断问题 . 5 2.2 反垄断复盘 . 8 2.2.1 IBM:商用计算机龙头,超十年反垄断诉讼后妥协和解 8 2.2.2 AT&T:美国长途电话公司龙头,三次反垄断后一分为八 9 2.2.3 Microsoft:全球最大软件供应商,反垄断逃过分拆命运 10 2.2.4 FAAG:全球反垄断风暴袭来,大型科技公司首当其冲 11 2.3 反垄断短期冲击巨大,长期看对企业核心价值影响较小 . 14 3 展望中国:反垄断正起,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 16 3.1 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已诞生多个巨头 . 16 3.2 互联网龙头企业具 备强垄断能力,产生垄断风险 . 18 3.3 反垄断战略地位提升,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 20 投资建议 . 22 风险提示 . 2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3 图表目录 图 1:港股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近一个季度股价变动(以 2020 年 9月 28 日为基准) . 5 图 2:美国科技企业市值(亿美元) . 6 图 3:美国非科技企业市值(亿美 元) . 6 图 4:美国科技企业营收规模(亿美元) . 7 图 5:美国非科技企业营收规模(亿美元) . 7 图 6:美国科技企业归母净利润(亿美元) . 7 图 7:美国非科技企业归母净利润(亿美元) . 7 图 8: IBM反垄断事件 历程 . 8 图 9: AT&T反垄断事件历程 . 9 图 10: FAAG近四年遭遇反垄断调查次数 . 12 图 11: FAAG近四年遭遇反垄断调查地区分布 . 12 图 12: IBM股价走势(以 1969/1/2 为基准) . 14 图 13:微 软股价走势(以 1999/1/4 为基准) . 14 图 14: FAAG股价走势(以 2019/1/2 为基准, 2019年 1 月 -7 月) . 14 图 15: AT&T股价走势(以 1984/4/1 为基准) . 15 图 16:微软股价变动情况(以 1999/1/4 为基准) . 15 图 17: FAAG股价走势(以 2019/1/2 为基准, 2019年 1 月 -2020年 12 月) . 15 图 18: FAAG营收同比增速( 2018-2020) . 16 图 19: FAAG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2018-2020) . 16 图 20: A 股市值前 10 企业(亿元) . 17 图 21: H 股市值前 10 企业(亿港元) . 17 图 22:中国互联网巨头营收(亿元) . 17 图 23:中国互联网巨头净利润(亿元) . 17 图 24:中国其他行业龙头企业营收(亿元) . 17 图 25:中国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净利润(亿元) . 17 图 26:中国互联网巨头研发费用(亿元) . 18 图 27:中国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研发费用(亿元) . 18 图 28:中国互联网巨头长期股权投资(亿元) . 19 图 29:中国其他行业龙头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亿元) . 19 图 30: 11 月 10 日以来中国反垄断相关事件 . 20 图 31:港股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近一个季度股价变动(以 2020 年 9月 28 日为基准) . 21 表 1:美股市值 TOP10 企业 . 6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4 表 2:美国对微软反垄断监管事件进程 . 11 表 3:欧盟对微软反垄断监管事件进程 . 11 表 4: Facebook 遭受反垄断调查的罚款情况 . 12 表 5: Google 遭受反垄断调查的罚款情况 . 13 表 6: FAAG自 2019 年 6 月起接受美国国会反垄断调查进程 . 13 表 7:饿了么融资情况 . 19 表 8:快手融资情况 . 20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5 1 报告起因 国内 反垄断拉开序幕,互联网龙头企业股价波动。 2020 年 11 月 10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在预防和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降低行政执法和经营者合规成本,加强和改进平台 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11 月 10 日 当日,阿里、京东、腾讯、美团四家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港股分别下跌 5.10%、 8.78%、 7.39%、 10.50%。 随后,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落实了多项具体行动 。 截止 2020 年 12 月 28 日,上述四家龙头企业近一个季度股价表现已经跑输恒生指数。 我们认为,股价反映出 的是 资 本市场对于反垄断对互联网头部企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担忧 。 本文将复盘 美国 科技行业巨头经历的反垄断调查诉讼,它们的应对措施,以及反垄断对于这些企 业的业务运营、财务表现、股价表现等层面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市场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图 1: 港股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近一个季度股价变动(以 2020 年 9 月 28 日为基准)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2 复盘 美国 :反垄断之下的科技巨头 2.1 科技业 蓬勃发展 , 巨头 诞生 导致 垄断 问题 美国具有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丰沃的土壤之上成长出越来越多的科技业巨头。 冷战结束之后,美 国 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确立了“ 一超多强 ”的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虽然 多极化 发展已经成 为 历史趋势 ,但是依然美国拥有科技、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长期积累而成的巨大优势。 在基础设施 的优势之上,美国同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庞大功能,使得不同规 模不同需求的企业可以有效进行股权融资,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成长土壤 。 进入 21 世 纪,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中,逐步诞生出多家巨大规模的头部企业。从市值看, 2000 年,美股市 值 TOP10 企业的行业分布中,制药公司 2 家,银行 2 家,科技企业 2 家,食品、饮料零售 2 家,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0 20 -09 -29 20 20 -10 -09 20 20 -10 -13 20 20 -10 -15 20 20 -10 -19 20 20 -10 -21 20 20 -10 -23 20 20 -10 -27 20 20 -10 -29 20 20 -11 -02 20 20 -11 -04 20 20 -11 -06 20 20 -11 -10 20 20 -11 -12 20 20 -11 -16 20 20 -11 -18 20 20 -11 -20 20 20 -11 -24 20 20 -11 -26 20 20 -11 -30 20 20 -12 -02 20 20 -12 -04 20 20 -12 -08 20 20 -12 -10 20 20 -12 -14 20 20 -12 -16 20 20 -12 -18 20 20 -12 -22 20 20 -12 -24 20 20 -12 -28 阿里 京东 腾讯 美团 恒生指数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6 工业集团 1 家,石油企业一家。制药、银行、基础消费品 等传统行业依然占据较高的比例 。 2005- 2010 年间,增加至 2 家, 2015 年为 5 家,苹果、谷歌、微软已然跃居为前三名。 2020 年,行业 格局变动 更为 明显, TOP10 企业中,科技企业 7 家,且 位列前 7 名 ,科技企业比重 进一步 上升, 苹果 更是 以 超越 2 万 亿美元 的 市值位居第一。 表 1: 美股市值 TOP10 企业 排名 2000年底 2005年底 2010年底 2015年底 2020年 12月 18日 1 2 沃尔玛 微软 土耳其移动通信 墨西哥电视 埃克森美孚 苹果 苹果 谷歌 苹果 微软 3 摩根大通 通用电气 中国石油 微软 亚马逊 4 富国银行 埃克森美孚 微软 伯克希尔哈撒韦 A 谷歌 5 辉瑞 微软 壳牌普通存托 A 埃克森美孚 脸书 6 通用电气 花旗 壳牌普通存托 B 亚马逊 特斯拉 7 英国石油 英国石油 中国移动 脸书 阿里巴巴 8 9 10 IBM 可口可乐 百时美施贵宝 壳牌普通存托 A 沃尔玛 美国银行 伯克希尔哈撒韦 A 通用电气 沃尔玛 通用电气 强生公司 富国银行 VISA 强生公司 沃尔玛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红色为科技行业公司 图 2: 美国科技企业市值(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3: 美国非科技企业市值(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巨大的收入及利润规模,衍生垄断问题。 截止 2020 年 Q3, FAAG( Facebook、 Apple、 Amazon、 Google)四家头部科技企业的营收分别达到 578.9、 2098.1、 2605.1、 1256.3 亿美元,归母净利 润分别达到 179.3、 447.4、 141.1、 250.4 亿美元 ,其收入规模,尤其是利润规模,已经领先于其 他非科技企业较大 幅度 。同时由于 他们 所在行业领域的特殊性,衍生出显著的垄断问题 。 2020 年 10 月美国众议院反垄断委员会 (House Antitrust Subcommittee)发布了题为 Investigation of Competition in Digital Markets: Majority Staff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的反垄断调查报告 ,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0 2015 2020.12.18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10 2015 2020.12.18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7 报告指出 FAAG 四大科技巨头滥用市场地位,打击和扼杀竞争对手,涉及垄断,并建议采取 拆分、 限制并购、禁止妨碍竞争的交易行为等措施。 图 4: 美国科技企业营收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5: 美国非科技企业营收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6: 美国科技企业归母净利润(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7: 美国非科技企业归母净利润(亿美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反垄断不是 一个新的话题。 早在 19 世纪末 , 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国均采取 严厉的立法来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 1890 年美国 颁布的 谢尔曼法 是历史上最早的反垄断法 。 在美国历史上, 摩根财团 、 北方铁路公司 、 标准石油公司 均经历过严格的反垄断调查,并 最终 被迫 接受 分拆 公司 的结局 。 下文,我们将详细复盘美国科技行业巨头经历的反垄断事件。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0 2015 2019 2020Q3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10 2015 2019 2020Q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0 2015 2019 2020Q3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010 2015 2019 2020Q3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8 2.2 反垄断 复盘 2.2.1 IBM: 商用计算机龙头 , 超十年 反垄断 诉讼 后妥协和解 20世纪 60年代, IBM凭借其在商用计算机领域中的绝对统治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硬件公司。 1964 年, IBM 推出了 System/360 大型计算机,从而宣告了大型机时代的来临。自此,世界几乎 所有的计算机研制和开发都以 IBM360 系列系统为基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趋势。 在 20 世 纪 60 年代 , IBM 占据了全球超过 50%的大型计算机市场,并主导 了 通用计算机的行业规则 。 IBM 远超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 导致 了 竞争 对手以及政府 的不满 , 最终 引发 了竞争对手以及美国司法部 的起诉 。 1969 年 1 月,美国司法部对 IBM 正式提起反垄断诉讼。 美国司法部认为 IBM“企图垄断并且已经 垄断了用于一般目的的数字计算机,企图垄断并且已经垄断洲际贸易和商业通用计算机,”从而违 反了谢尔曼法第二条。此外,司法部认为 IBM 在 1967 年已经操纵了计算机 76%的市场份额。 司法部还声称, IBM 运用了 多种 手段来阻止其他公司的竞争。政府所列举的限制竞争的手段包括价 格限制 、技术排斥、捆绑销售 。 同年, IBM 受到了在美国境内多达 22 起来自不同公司的反垄断起 诉 , 其中包括 IBM 的竞争对手,控制数据公司( CDC) IBM 坚持 诉讼 抗争,超过十年的冗长司法流程后,美国司法部最终撤销诉讼,双方达成和解。 IBM 对政府的诉讼进行了抗争,他们认为“曾经被动员起来进行竞争的成功的竞争者,不应该在它获得 成功时被当作法律制裁的对象。” IBM 宣称,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对预见到计算机革命的巨大潜力 并通过自己“高超的技术、远见、和产业”来统治该产业的企业进行惩罚。 IBM 还指出,它在美国 销售电子数据程序产品和提供劳务中所得的收益份额并不是像政府声称的那样占据市场的垄断地 位。它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在 1961, 1968 年分别为 56.4%, 54.0%,到了 1972 年,则 已经 下降到 了 40.7%。 IBM 与美国司法部在经历超过十年的诉讼后,最终于 1982 年达成了和解,司法部撤销 了对 IBM 的诉讼。 IBM 的妥协:业务拆分,开放标准,接受监督。 早在受到反垄断诉讼的当年 6 月, IBM 就放弃了 之前采用的竞争战略,拆分业务,把之前向用户捆绑式销售硬件、软件和服务改为分别计价销售 。 1982 年 IBM 与司法部和解 , 同时接受了两个条件:第一、 IBM 开放 PC 技术和标准,并允许市场 销售 IBM PC 兼容机;第二、 IBM 同意 接受 政府监督,在开发竞争性新产品的时候,要把计划书和 备忘录 交予 司法部进 行审批。 图 8: IBM反垄断事件 历程 资料来源: DOIT, 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9 2.2.2 AT&T:美国长途电话公司 龙头 ,三次反垄断 后 一分为八 以专利形成技术垄断基础,构建 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垄断地位 。 AT&T 全称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创 建于 1877 年,初期名为贝尔电话公司 , 创始人是 被誉为电话之父的 亚历山大贝尔。 1876 年贝 尔注册的电话专利,在产业里有绝对的技术垄断 ,使得公司在早期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 在公司成长 期,贝尔就开始投入大量资本 建立长途电话网 ,将 区域 性的电话 生意 串联 ,并在 1885 年建立一个 子公司运营,这个子公司 即是 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 ( AT&T) 。 时间来到 1893 年 ,虽然 贝尔的电 话专利到期,市场上冒出了一大批区域性的竞争对手。但是,因为只有 AT&T 拥有庞大的全国长途 电话网络,在市场有绝对的优势 。通过收购兼并, AT&T 最终成为了美国 长途电话 领域的垄断者。 第一次反垄断 ( 1913 年) : 打破垄断的渠道 壁垒 。 1913 年, AT&T 遭到美国司法部的第一次反垄 断诉讼, 最终的 结局是 AT&T 和政府达成协议, AT&T 仍可以 继续原来的垄断地位,但是 未经允许 不可以再对同业 竞 争对手 进行并购,此外, AT&T 不可以 阻拦区域公司联网 进入长途电话的 经营 领 域 。 第一次反垄断诉讼执 之后 ,司法部 打破 了 AT&T 垄断的渠道门槛 ,但是对于其垄断地位没有造 成基础性的动摇 。 截至 1925 年, AT&T 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 90%。 第二次反垄断 ( 1949 年) : 打破垄断的技术壁垒 。 由于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AT&T 在资金、技术、 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1940 年, AT&T 几乎纵向垄断了整个电信产业 , 除了提供本地通 话和长途通话 服务,业务版图也延伸至了相关硬件领域。 而非 AT&T 系的企业 在 使用 其 设备 、 通信 网络 、 专利技术 时 , 需 要向 AT&T 支付许可费。 这进一步增强了 AT&T 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 1949 年, AT&T 遭到美国司法部的第二次反垄断诉讼 。 司法部的 目的 是 拆分贝尔,打破 其在 技术、分售 硬件生产的全产业链垄断。 在经历了长达 7 年的诉讼之后, 1956 年,联邦通信委员会和 AT&T 最 终 达成协议 , AT&T 仍可以继续原来的垄断地位 , 但是其 市场份额有了限制,同时制造的通信设备 只能自用,并且只限于通信领域。 最 重要的是,他们要将所有的专利免费授权给其它公司。 第 二 次 反垄断诉讼执之后,司法部打破了 AT&T 垄断的 技术壁垒, 削弱了 AT&T 实现垄断的能力,也刺 激了美国通讯行业整体的创新发展。 图 9: AT&T 反垄断事件 历程 资料来源: 中国知网 , 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10 第三次反垄断( 1974 年):分拆 AT&T。 1974 年, AT&T 的同业竞争对手 MCI 向 AT&T 提起了反 垄断诉讼。随 后 ,美国司法部 也正式向 AT&T 再次提出了 反垄断诉讼。经过 长达 8 年的 诉讼之后, 双方于 1982 年达成了 分拆 AT&T 的 最终协议。 AT&T 主动提出拆分策略,希望通过放弃其对区域 运营公司的运营权,来获取对 Bell 商标,贝尔实验室,长途服务的控制权,以及进入计算机领域的 政府许可。但这一策略并没有得到美国司法部的认同。 最终, 1984 年 1 月 1 日 起 , AT&T 分成 8 家公司,除了 AT&T 继续做长途电话和通讯设备的业务,其余旗下子公司根据地区拆分成另外 7 个 小公司,俗称“贝尔 7 兄弟”,分别做区域的通话业务。 AT&T 的分拆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反垄断案例,其一定程度实现了鼓励竞争、提升消费者福利 的目标 。 AT&T 在完成分拆后, 由于本地电话网络被分离 ,其 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行业内的竞争激 烈程度迅速提升 , AT&T 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 MCI 和 Sprint 两家经营 长途电话 公司的蚕食 , AT&T 的市场占有率从 1984 年的超过 90下降到几年后的 50。美国的电话通话价格到 20 世纪 80 年 代末下降了 40 ,消费者的 直接利益 得到了保障。 2.2.3 Microsoft:全球 最大 软件 供应商 , 反垄断 逃过 分拆 命运 20 世纪 90 年代,成立 仅 二十余年的微软依托其 PC 操作系统上的绝对市场统治力逐步建立起垄 断地位。 微软( Microsoft) 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 ,最初业务时主要业务是 销 售 BASIC 解译器 。在 1980 年 被 IBM 公司选中为其新 PC 机编写的操作系统软件 后,微软正式开 始了其 PC 操作系统软件业务,并逐步发展出各类 PC 软件开发 业务。随着 1991 年 后互 联网 的迅 猛发展,微软又将其业务拓展至计算机互联网领域。 依托其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 和 Microsoft Office 系列软件 在 当时 市场上绝对的领先地位 ,微软在 PC 软件领域建立起了垄断地位。 而在这段时间只有两家公司曾经威胁到了它的统治地位,一家 是 浏览器 软件制作公司 的网景 (Netscape),一家是程序语言 Java 制作公司 Sun。微软利用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通过 浏览器免 费打压网景,通过抄袭、捆绑打压 Sun, 最终招致了对手的起诉和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 查 。 20 世纪 90 年代 末期,美国司法部和欧盟均就微软的垄断行为展开 了长期的 诉讼。 美国对 就垄断起诉 微软 ,妥协和解后避免被分拆。 最早在 1991 年就有微软竞争对手 指责微软利用 其操作系统中的垄断优势并进行软件捆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对微软进行调查,最终经调解 在 1995 年达成协议。 1997 年,美国司法部再次提起诉讼,指控微软违反 1995 年的调解裁决,利 用垄断地位不正当推广产品,但此次诉讼的终审判决微软获得胜利。 1998 年美国司法部和 19 个 州对微软 再次 提出诉讼,认为其存在妨碍竞争的垄断行为。 2000 年 , 联邦法官托马斯 .杰克逊已经 做出要 将 微软分拆的判决。 但是后续的诉讼过程之后, 司法部与微软公司达成和解,不再要求对微 软进行拆分,但是法院仍然认为微软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行为。要求微软向第三方公司开放 API 接 口,同时要提供近五年的源代码等信息以接受司法部合规监管。 微软也被迫 改变捆绑软件销售模式, 分离浏览器、操作系统软件。 欧盟对微软多次反垄断监管,罚款数额破十亿欧元。 1998 年 Sun 微 系统公司对微软展开诉讼,认 为其存在捆绑销售等垄断行为 。 2000 年, 欧盟对微软展开反垄断调查, 2004 年后 多次对微软进行 罚款 ,总金额超过十亿欧元。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11 表 2: 美国对微软反垄断 监管 事件 进程 时间 事件 1997.10 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垄断操作系统 1998.10 美国司法部 和 19 个州再次向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认为微软违反了谢尔曼法 2000.06 一审判决要求微软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电脑操作系统,另一部分负债除了操作系统以外的其他部分。 2000.07 微软上诉最高法庭,对一分为二的判决提出质疑,认为托马斯对微软公司存在偏见,质疑其公正性 2000.11 微软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过渡协议,改变捆绑软件销售模式,分离浏览器、操作系统软件。并在业务层面做出让步 2001.01 美国 19 个州 中,有 9 各州 表示 反对 协议条件, 继续起诉微软 2001.01 微软发布法律结论书为自己辩护,征求权威机构的意见支持 2001.06 上诉法庭驳回联邦法官托马斯 .杰克逊的判决,重新审理此案 2001.09 司法部与微软公司达成和解,不再要求对微软进行拆分,但是法院仍然认为微软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行为。要求微 软向第三方公司开放 API 接口,同时要提供近五年的源代码等信息以接受司法部合规监管。 资料来源: 腾讯网, 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3: 欧盟 对微软反垄断 监管事件进程 时间 事件 1998 Sun 微系统公司认为微软公司通过抄袭,捆绑 IE 浏览器和 Windows 操作系统,提供免费浏览器等手段妨碍竞争, 维持其垄断地位,对微软提出反垄断诉讼 2000 欧盟委员会认为微软存在 Media Player 与操作系统捆绑,与其他应用软件不兼容等情况。对此展开反垄断调查 2003 欧盟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 82 条对微软进行指控,通过大量的反垄断调查,欧盟认为微软存在阻碍竞争, 抑制创新的行为,减少消费者选择 2004 结案,由于微软并没有向竞争对手提供充足数据,且确实存在 Media Plyer 与操作系统捆绑的行为,委员会对微软 罚款 4.97 亿欧元 2006 欧盟再次向微软罚款 2.805 亿欧元,由于微软仍然没有向其竞争对手提供数据,并且没有遵守 2004 年发出的 指令 2008 欧盟委员会对微软展开两项新的调查,一项是互操作性问题,另一项是浏览器选择。随后欧盟委员会对微软罚款 8.99 亿欧元,因为其不遵守 2004 年的指令 资料来源: 腾讯网, 东方证券研究所 2.2.4 FAAG: 全球反垄断风暴袭来,大型科技公司首当其冲 全球范围内对于反垄断重视提升 ,数字领域 立法监管 开始受到重视 。 中国正在修订的反垄断法 草案,新增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其中明确认定互联网领域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考 虑网络效应、规模经济、锁定效应、掌握和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等因素。 2017 年 6 月,德国反 限制竞争法第九次修订法生效,该法明文规定了数字经济下认定多边市场经营者市场力量的方法, 并且在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新增了“交易额条款”,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文规定“数字市 场反垄断法”的国家 。 2018 年俄罗斯修订竞争法,也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竞争问题,将大数据平台 企业纳入反垄断法规制范围。 2020 年 12 月, 继 在 2018 年 通过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 后,欧盟委员会公布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 两项重磅法案 ,要求科技平台强化内容监管、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不得对企业和消费者施加不公平条件。 2020 年 11 月,英国宣布将成立专门 数字市场部门( DMU),监督大型科技平台之间的竞争。为防止科技巨头进行“猎杀式收购”,德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12 国和奥地利从 2017 年起实施新的并购审查门槛,审查条件并不取决于交易双方营收,而在于并购 交易的价值。 FAAG( Facebook、 Apple、 Amazon、 Google) 作为全球头部的科技企业,在反垄断的风暴中 首当其冲 。 根据 南都反垄断研究课题组发布 的 互联网平台竞争与垄断观察报告 , FAAG 四家企 业自 2017 年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遭遇 111 起反垄断调查及纠纷。其中 2017 年 15 起 , 2018 年 13 起 , 2019 年这一数值攀升至 42 起 , 2020 年 截至 12 月 22 日, FAAG 已经身陷 41 起反垄断 调查 。 从调查内容来看,针对 FAAG 的反垄断调查 包括 企业并购、数据收集、数字广告、搜索服务、捆绑 销售、自我优待和应用商店等诸多 商业领域 ,基本涵盖 四家头部企业 的主要业务。 从 地区分布 看 , 四年来有 17 个国家和地区对 GAFA 发起反垄断审查,美国、欧盟、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发 起的调查数量排在前五。 图 10: FAAG 近四年遭遇反垄断调查次数 资料来源: 南方都市报 ,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11: FAAG 近四年遭遇反垄断调查 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 南方都市报 , 东方证券研究所 反垄断罚单金额巨大,谷歌和脸书已经分别支付超过 90 亿和 50 亿美金罚款。 根据我们对于已经 披露最终处罚结果的反垄断 调查的统计 , 近四年 FAAG四家公司中 谷歌 收到的罚单金额最为巨大, 脸书排名第二,亚马逊与苹果的罚款金额相对较小。 谷歌 近四年来合计收到 超 90 亿美元罚单 ,其 中最主要的是来自欧盟的三笔,其中就“ 滥用安卓操作系统市场支配地位 ”的单次罚款 43.4 亿欧 元是目前为止反垄断领域的最大罚单 。 Facebook 近四年来合计收到超 50 亿美元的罚款金额, 其 中最主要的 一笔 是 2018 年以来因受到“侵犯用户隐私”调查 , 于 2019 年支付的 50 亿美金。 苹果 在 2020 年由于“违反竞争协议”受到法国政府的 11 亿欧元的罚款,其余罚单金额较小。亚马逊 受到的多数反垄断调查均通过和解 、整改等 非处罚金的 方式解决。 表 4: Facebook 遭受反垄断调查 的罚款 情况 时间 地区 原因 罚款金额 2017 欧盟 2014 年就收购 WhatApp 时提交了不正确的信息 1.1 亿欧元 2018 意大利 未在告知用户在注册过程中会被收集数据 1000 万 欧元 2018 美国 侵犯用户隐私 50 亿美金 资料来源: 搜狐 网 , 东方证券研究所 0 5 10 15 2017 2018 2019 2020 Facebook Amazon Apple Google 0 5 10 15 20 25 美国 欧盟 意大利 印度 澳大利亚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英国 韩国 中国 法国 加拿大 奥地利 土耳其 荷兰 埃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商业贸易行业深度报告 复盘美国科技巨头,思考中国反垄断影响 13 表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