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化工 行业 研究 /深度 报告 主要观点: PLA、 PBAT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 可降解塑料产品百花齐放 。 塑料是现代化工行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 而由此产生的 “ 白色污染 ” 问题被广泛关注 。 可降解材料不仅可以大 幅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和利用的 有效载体 。各种 可降解塑料 在性能、实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 各自的 特点。 PLA 和 PBAT 因其 性能优良、生产技术较成熟、产业化程 度较高, 成为了可降解塑料 行业 的 主流 产品 ,发展前景 广阔 。 PLA技术壁垒较高,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丙交酯的生产 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 塑料 。 PLA 制备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 接缩聚法, 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 。 中间体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 是 目前 PLA 工艺流程中 的核心技术和难点, 其 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 杂、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是 国内企业 PLA产能扩张的 主要 技 术壁垒 。目前 PLA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企 业正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试图 打通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 的 全 产业链 。预计未来 PLA投产速度将有大幅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 在建或 规划 PLA 项目新增产能合计 160 万吨。 上市公司 金丹科技、万 华化学、道恩股份、中粮科技也在积极布局 PLA 产业链。 PBAT技术较为成熟,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一体化水平 PBAT 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 之一 。 共酯化(直接酯化)、分酯化和串联酯化是 PBAT制备 常用的三 种方法 ,国内企业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 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 原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但 也存在 反应体系物质较复 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且不易控制等 缺点 ,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 我国 PBAT产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技术较为成熟 。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 PBAT 的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 公司的 一体化水平 。 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将有 三大优势:( 1)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2)保障原材料供给 ;( 3) 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随着 不断有新的在建产能涌入,未来市场竞争 加剧 ,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将凸显 。 在建产能方面, PBAT 在建 或 规划 产 能合计达 563万吨 ,是现有产能的 10倍以上。 PBAT产业较为成熟,行 业内投产加速 ,新增产能比 PLA更多 ,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万华化学、 道恩股份 、彤程新材 等上市公司 不断加码 PBAT 赛道 。 “禁塑令”开始实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供不应求 经过 2020 年一年的准备期, 我国 已形成了国家 -地方多层次的禁塑政 策体系,政策再度趋严,进入执行阶段,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利好正式 落地 。 可降解塑料 已应用在多个场景,如线下商超、零售和餐饮、 外卖 平台、社区团购平台 等,需 求量因此大幅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标准升级系列之 三 : PLA 核心在于丙交酯, PBAT 核心在于一体化 行业 评级: 增 持 报告 日期 : 2021-01-29 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分析师:刘万鹏 执业证书号: S0010520060004 电话: 18811591551 邮箱: 联系人:曾祥钊 执业证书号: S0010120080034 电话: 13261762913 邮箱 : 相关报告 标准升级系列之二:国家禁塑力度继续 加码 2020.7.22 标准升级系列之一:替代市场空间巨 大,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 2020.6.30 -14% 4% 22% 40% 58% 76% 2/20 5/20 8/20 11/20 化工 沪深 300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2 / 31 证券研究报告 据我们测算: 未来 5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有望达到 238万吨, 市场规模可达 477 亿元; 未来 10 年有望达到 428万吨 , 市场规模可达 855亿元, 未来 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 较大 。 风险提示 可降解塑料技术迭代风险 ; 可降解塑料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 政策推动不 及预期 ; 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 垃圾分类普及和塑料再生技术突破的风 险 ;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无法短期恢复的风险 。 推荐 关注 : 金发科技 ; 金丹科技 ; 万华化学 ; 恒力石化 ; 道恩股份 ; 中粮科技 ; 彤 程新材 ; 瑞丰高材 (排名不分先后) 。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3 / 31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1 PLA、 PBAT 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 . 5 1.1 可降解塑料产品百花齐放 . 5 1.2 PLA 与 PBAT 为未来主流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 7 2 PLA 产业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 10 2.1 PLA 技术难点在丙交酯 . 10 2.2 PLA 投产加速,合作研发是一大技术来源 . 13 3 PBAT 产业较为成熟,产能全球领先 . 18 3.1 PBAT 核心优势来源于一体化 . 18 3.2 PBAT 项目快速推进,工艺以直接酯化方式为主 . 20 4 政策推动需求量猛增,应用场景广泛 . 25 5 风险提示 . 30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4 / 3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 . 5 图表 2 可降解循环过程 . 6 图表 3 可降解塑料的分类 . 6 图表 4 2019 年全球不同种类可降解塑料产能占比 . 7 图表 5 可降解塑料性能对比 . 8 图表 6 可降解塑料完全成本对比 . 8 图表 7 主要可降解塑料及其特点 . 9 图表 8 PLA 制备化学式 . 10 图表 9 PLA 一步法生产流程 . 11 图表 10 PLA 两步法生产流程 . 12 图表 11 PLA 合成技术对比 . 12 图表 12 开环聚合法中关键步骤参数 . 13 图表 13 全球 PLA 现有产能分布 . 14 图表 14 国内 PLA 在建产能分布 . 15 图表 15 国内部分企业产业链布局及技术来源 . 15 图表 16 PBAT 结构式 . 18 图表 17 PBAT 生产流程 . 19 图表 18 PBAT 完全成本测算 . 20 图表 19 PBAT 原料价格变化 . 20 图表 20 BDO 自给率变化 . 20 图表 21 全球 PBAT 现有产能 . 21 图表 22 国内 PBAT 在建产能 . 22 图表 23 可降解塑料相关政策时间表 . 25 图表 24 可降解塑料应用领域 . 28 图表 25 2020-2025 年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预测(基于各地政策) . 29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5 / 31 证券研究报告 1 PLA、 PBAT 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 可降解塑料领域方兴未艾,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塑料是现代化工行业最重要 的材料之一,然 而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被广泛关注 , 唯有可降解塑料可 以根本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 可降解 材料不仅 可以大幅减少 废弃 塑 料对环境造成 的影响 ,同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和利用的有效 载体。 多种可降解塑料共同主导全 球可降解塑料市场 ,可降解材料可以通过降解方式或者原料两种方式进行分类, 各种 材料 在性能、实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其中, PLA 和 PBAT 性能优良、生产技术较成熟、产业化程度较高,是未来行业发展主流,发 展前景巨大。 1.1 可降解塑料 产品百花齐放 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塑料是现代化工行 业最重要的材料 之一,然而, 使用后 的 废弃塑料制品具有数量大、分布广、难回收等特点 , 形成 了全球都非常关注的“白色污染”问题,不仅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还占用宝贵 的土地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 可降解塑料是指其制品的各 项性能可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 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其能够通过堆肥处理 转化为肥料、二氧化碳 和水,种植出含糖或淀粉的作物后,通过发酵或者化工加工就又能转化成用于生 产高分子材料的有机分子。这样的可降解循环可以大幅减少 废弃 塑 料对环境造成 的影响 , 同 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 图表 1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 资料来源: Nova Institute,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6 / 31 证券研究报告 可降解塑料可以通过降解方式或者原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降解方式分类, 可降解塑料 可以分为 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 料四大类。目前,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的技术还不成熟,市场上的产 品 较少 , 大部分 提到的可降解塑料均为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 按照原材料 划分,可降解塑料 又可 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 可 降解塑料。生物基可降 解塑料 是 以生物 质为原料生产的塑料, 能够减少 对石油等 传统能源 的 消耗 , 主要 包括 PLA( 聚乳酸 ) 、 PHA( 聚羟基烷酸酯 )、 PGA(聚谷氨酸 )等 。 石油基 可 降解 塑料 是 以 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的塑料,主要 包括 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 PBAT ( 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 、 PCL( 聚己内酯 ) 等 。 图表 2 可降解循环过程 资料来源: 塑料 ,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可降解塑料 的 分类 资料来源: 化学 工业 ,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7 / 31 证券研究报告 1.2 PLA 与 PBAT 为未来主流产品,发展前景 广阔 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场 以淀粉基、 PLA、 PBAT 为主 。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可降解 材料包括淀粉基塑料、 PLA、 PBAT、 PBS、 PHA 等 。 据智研咨询数据, 2019 年全 球 可 降解塑料产能合计约为 107.7 万吨, 其中, 淀粉基塑料产能为 44.94 万吨,占 全球 可 降解塑料产能的 38.4%, PLA、 PBAT 分别占 25.0%和 24.1%,位居二、三 位。 三者 合计占比近 90%, 是目前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从全球范围内技术相 对更成熟,发展前景最为明朗 。 淀粉 基塑 料 性能缺陷 较 大,使用范围受限, 但由 于价格便宜,得到广泛使用 。 随着 PLA 和 PBAT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不断下降, 加上产能扩张, 未来 可降解塑料主要增长点将集中在 PLA 和 PBAT。而 淀粉基材 料 将成为 PLA、 PBAT 等塑料的填充物 ,起到 降低成本 的作用 。 从性能角度来说, 各种可降解塑料各有 优缺点, 一般需要改性或复合后使用 。 从性能上来看, PLA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光泽 性较好,但韧 性差,气体阻隔性一般; PBS 和 PBAT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韧性好,热稳定性 高,但是强度低 ; PCL 具有较大的延展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成型加工,但 熔点低,耐热性一般; PGA 降解速率快,气体阻隔性、机械加工性、强度高,但 是韧性小,光泽性一般 。 PBAT、 PBS 和 PHA 三种材料的性能比较接近,主要是 由于构成这些材料的单体分子结构上比较类似,而与构成 PLA 的乳酸差别很大 。 目前,市面上大规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产品都经过了改性或复合,其中 PBAT 主 要与 PLA 复合使用 , 比如商超大规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就是 PLA 与 PBAT 的 复合材料。 图表 4 2019 年全球不同种类可降解塑料产能 占比 资料来源: 智研咨询 ,华安证券研究所 淀粉混合物 , 38% PLA, 25% PBAT, 24% PBS, 8% 其他生物降解 塑料 , 3% PHA, 2%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8 / 31 证券研究报告 从成本角度来说, 近 5 年 PLA 成本略高于 PBAT。 PLA 单体原料乳酸主要由 玉米等粮食作物发酵制成,近年来国内乳酸价格相对平稳,乳酸生产成本较高, 典型工业化规模的 PLA 产品完全成本约为 16000 元 /吨。 PBS 和 PBAT 单体均来 自石化路线,产品价格受原油价格的影响。 PBS 原材料价格水平 较 高 ,导致 完全 成本较高,约为 18000 元 /吨 ,因此 PBS 产品 竞争力较弱, 产量较少。 PBAT 由于 原料价格相对较低 ,完全成本 是主流可降解塑料中偏低的, 约为 13000 元 /吨 ,因 此 PBAT 更具有竞争优势, 产业化程度较高。 PCL 与 PHA 的生产规模都明显偏 小,国内以进口为主,尚未产业化。 整 体 而言,目前可降解塑料的完全成本依然 较高,但在覆盖范围更广且程度更严格的“禁塑”政策的落实推行下,可降解塑 料的成本并不会制约其发展, 塑料包装有偿使用将成为商家成本转嫁到消费者 的 新常态。 从产业化阶段来说, 可降解塑料中 PLA 和 PBAT 的 产业化程度最高 , 引领市 场主流。相对来 说 , PLA 的生产 技术 较为成熟 ,且 总产能占比居于前列 ,产业化 程度最高,是在市场上被着重研发的对象 ; PHA 的性能优异,随着成本下降,未 图表 5 可 降解塑料 性能对比 PLA PBAT PBS PGA PCL PHA 耐热性 熔点 / 177-180 110-120 114 220-240 60 180 分解温度 / 300 280 400 315 200 195 玻璃化温度 / 高 低 低 适中 低 低 力学性 能 拉伸性能 好 好 好 一般 一般 好 拉伸强度 /Mpa 45 20-30 33 80 4 30 延伸率 /% 3 820 400 10 800-1000 10 杨氏 模量 /GPa 3-4 1.5 0.2-0.5 7 0.3 0.5-1.5 抗冲击性能 一般 一般 好 好 一般 好 其他 水汽阻隔性 一般 差 未知 高 一般 较高 氧气阻隔性 一般 差 未知 高 未知 较高 降解速度 适中 适中 快 超快 慢 快 商品化程度 高 高 高 超低 低 中 价格区间(万元 /吨) 2-4 2-3 2-3 1.9-3 5 7 资料来源: 化工新材料 ,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6 可降解塑料 完全成本对比 名称 完全成本(元 /吨) 主要原料 备注 PLA 16000 乳酸 乳酸 9000 元 /吨 PBAT 13000 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 对二苯甲酸 5300 元 /吨、己二酸 8700 元 /吨、丁二醇 9500 元 /吨 PBS 18000 丁二酸、丁二醇 丁二酸 16500 元 /吨、丁二醇 9500 元 /吨 PGA 13000 草酸二甲酯 草酸二甲酯 2800 元 /吨 PCL - 过氧酸、环己酮 PHA - 乙醇酸甲酯 资料来源: 化工新材料 ,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9 / 31 证券研究报告 来有望从医疗高端领域拓展至包装、农膜等更大的市场 ,目前生产技术不成熟, 处于产 业化初级阶段 。 由于国内丁二酸原料受限, PBS 产量很低,故衍生了 PBAT 和 PBS 两种材料,但二者加工性能都不及 PBS,其中 PBAT 产业化程度较高,是 可降解塑料中的主流产品。 PGA 和 PCL 生产技术均不成熟,国内厂商很少,且价 格很高,因此主要以进口为主,国内尚未实现产业化。 图表 7 主要可降解塑料及其特点 分 类 名称 降解途径 存在的问题 产业化阶段 应用领域 生 物 基 聚乳酸( PLA) 在温度高于 55或富 氧和微生物作用下降 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水降解,需干燥 储存、铝塑包 装,成本较高 产业化程度较高, 中间体丙交酯生产 工艺是瓶颈 包装、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 生物医用高分子等行业 聚羟基脂肪酸酯 ( PHA) 在水中、土壤中和二 者兼具的环境中,甚 至在厌氧条件下,都 可生物降解 加工温度范围 窄、热稳定性 差、脆性大、生 产质量不稳定 生产技术不成熟、 生产成本过高,处 于产业化初级阶段 主要用于医学领域,如手术缝 纫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 物载体材料等医用植入材料高 附加值领域 全淀粉基 可在潮湿的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 使用寿命、机械 性能以及印刷性 能都较差 技术较为成熟 具有很强的热塑性 ,用于 餐具、 日用品等领域 石 油 基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PBS) 在堆肥等接触特定微 生物条件下才发生降 解,降解速率尤其是 崩解速率稍差 国内丁二酸原料 受限,国内产量 很低 产业化列入 2002 年中科院创新工程 项目,赢得了产业 化先机 包装薄膜、餐具、发泡包材、 日用品瓶、药品瓶、农用薄 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等 聚 (对苯二甲酸 -co- 己二酸丁二醇酯 ) ( PBAT) 与 PBS 性能相 似,但加工性能 不及 PBS PBS 衍生物, 2010 年中科院理化所取 得技术突破 用于农膜、包装 聚 (丁二酸 -co-己二 酸丁二醇酯 ) ( PBSA) 与 PBS 性能相 似,但加工性能 不及 PBS PBS 衍生物 用于农膜、包装 聚乙醇酸( PGA) 可在几个月内完全降 解为 CO2 和水,无毒 无害 量少价高 进口为主,国内尚未产业化 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生物 相容性,用于药物缓释材料、 组织工程材料、手术缝合线等 高附加值的医用领域 聚己内酯( PCL) 厌氧或需氧环境下, 都可以被微生物完全 分解,但速度慢 量少价高 进口为主,国内尚未产业化 以高附加值的包装材料和医用材料为其主要应用方向 资料来源: 化工进展 ,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0 / 31 证券研究报告 2 PLA 产业技术壁 垒较高,国内仍处 于起步 阶段 PLA 是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 之一 。聚乳酸 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 而成 的聚 合物 , 目前是 全球范围内 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 生物 可 降解塑 料 。 PLA 制备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其中丙交酯 开环聚合法被广泛采用。在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中,中间体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是 工艺流程中的核心技术和难点,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生产 成本较高, 是 国内企业 PLA 产能扩张的技术壁垒 。目前, PLA 产能主要集中 在 海 外,国内 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禁塑令”的推行, 许多 公司加强 与 科研机构的 合作研发,加强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的 产业链布局。国内 PLA 产业 已建并投产 的生产线并不多,且多数规模较小, 在建产能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较好。 总 的来说,国内企业目前受制于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市 场份额较小,随着 国内企业打通 丙交酯的 技术难点, PLA投产速度将有大幅提升, 市场前景广阔。 2.1 PLA 技术难点在丙交酯 PLA 是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 。 PLA(聚乳酸) 是以 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 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 。 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 乳酸分子在一起, 羟基 与别的 分子的 羧基 脱水缩合, 羧基 与别的分子的 羟基 脱水 缩合 , 形成了聚乳酸。 PLA 原料来源充分且可以再生 , 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 品可以生物降解 , 使用后 的 PLA 可以通过 堆肥 ,在温度高于 55 或富氧和微生 物作用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实现在自然界中的 物质 循环 ,不会对环境产生影 响 , 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 PLA 还 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 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 被 广泛用于包装、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生物 医用高分子等行业。 PLA 的缺点是降解条件相对苛刻。 图表 8 PLA 制备 化学式 资料来源:乙醛醋酸化工,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1 / 31 证券研究报告 PLA 制备 主要 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 ,工业上 采用的主要是开环聚合法 , 产业链技术难点在于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 ( 1) 直接 缩聚法又称一步法,是指乳酸分子通过脱水缩聚反应 制备 PLA 的过程。 该方法缺 点在于 反应体系处在缩聚和解聚的动态平衡,体系黏度的逐渐增大导致去除副产 物水的难度增加,无法及时排除的水会使反应向聚合物解聚的方向进行,进而影 响 PLA 分子量的提高。同时,在高温高真空度的反应条件下, PLA 也会发生解 聚、带色和消旋,降低产物 性能。一步法生产 PLA 的生产流程短、成本低,但是 由于 PLA 分子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产品机械性能差,限制了其 工业 应用。 目前 国内仅有上海同杰良公司采用一步法合成技术。( 2)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又称两步 法,是 将乳酸先脱水生成低聚物,然后解聚生成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制得 PLA 的 过程,核心技术在于 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 。丙交酯的纯化在整个开环聚合过程中 至关重要,只有纯度高的丙交酯才能用于合成分子量高、物理性能好的 PLA。两 步法涉及丙交酯的提纯步骤,不仅工艺过程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是可以通过控 制丙交酯的纯度及反应条件,实现生产高 分子量及化学结构可控、力学性能较好 的 PLA,因此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图表 9 PLA 一步法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 Chemicalbook,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2 / 31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10 PLA 两步法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 Chemicalbook,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11 PLA 合成技术对比 核心技术 优点 缺点 代表企业 直 接 聚 合 法 副产物水 分的脱除 ( 1)产率高 ,能得到接近 理论产率的 聚乳酸; ( 2)流程简短,工艺简单,合成的聚 乳酸不含催化剂,成本低。 ( 1)原料乳酸中不挥发性的杂质最终都留在聚 乳酸成品中,因此只能使用纯净的乳酸为原料; (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黏度越来越 大,反应副产物水在粘性熔融物中难以除去,很 难保证反应向生成聚合物方向进行,易发生解 聚; ( 3)所得聚乳酸的分子量较低,只有 5000 左 右,限制了广泛应用。 国内仅有同杰 良公司采用该 技术 丙 交 酯 开 环 聚 合 法 丙交酯的 纯化 ( 1)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最高 可达 80 万左右; ( 2)可使用纯度不高的 乳酸为原料, 因为挥发性 的丙交酯可与非挥发性杂质 分离,在用重结晶法或蒸馏法提纯时还 可以进一步去除杂质; ( 3)可以通过控制丙交酯的纯度及反 应条件,实现生产高分子量及化学结构 可控、力学性能较好的 PLA。 ( 1)粗丙交酯中含有水、乳酸、乳酸低聚物等 杂质,丙交酯的纯度和产率会直接影响聚乳酸的 质量和生产成本,丙交酯必须提纯才能聚合得到 高分子量的产品; ( 2)整个过程需要在高温、负压及催化的条件 下进行,工艺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大多数公司采 用该技术,如 NatureWorks 、 Total Corbion、金 丹科技、浙江 海 正、丰原集 团等 资料来源:当代化工,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3 / 31 证券研究报告 2.2 PLA 投产加速,合作研发 是一 大技术来源 PLA 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企业正加快布局。 全球可降解塑料企业数量 较多,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化,单家公司的产能都较小,大部分公 司的产能都不足 5 万吨。 产能占比较大的企业主 要包括美国嘉 吉 NatureWorks 公 司 和 科比恩与道达尔合资 Corbion-Purac 公司 ,分别拥有 15 万吨 /年和 7.5 万吨 / 年的产 能 。其中, 美国 NatureWorks 于 1997 年由美国陶氏化学与 Cargill(嘉吉) 合作成立 , 为全球最大的 PLA 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唯一产能达到 15 万吨级的 PLA 生产商,远超其他生产商的生产规模 , 在 2001 年建设了世界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工 厂 。 国内 PLA 市场分散度较高 ,近年来, 国内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和生物化工企 业开始投资进入 PLA 产业 , 但 PLA 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已建并投产的 生产线并不多,且多数规模较小。河北华丹和丰原集团都拥有 5 万吨 /年的产能, 居于国内 PLA 企业的领先地位。浙江海正目前拥有产能 4.5 万吨 /年 , 2020 年 12 月 1 日,其 年产 3 万吨聚乳酸项目成功投产,实现聚乳酸树脂工业化生产跨越式 增长 ,海正称 已 自主掌握丙交酯(聚乳酸中间体)等核心技术, 能够 夯实推进我 国聚乳酸的产业化发展 。国内其他企业,如吉林中粮、永乐生物等也都有规模不 等的聚乳酸生产线。总的来说,国内企业目前受制于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 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市场份额较小,随着可降解塑料领域的发展, PLA 投产速度 将有大幅提升。 图表 12 开环聚合法中关键步骤参数 步骤 催化剂 温度 / 压力 /kPa 反应产物指标要求 当前成本 乳酸预处理 - 60-80 3-5 乳酸浓度需超过 90% 低 乳酸缩聚 锌、锡类催化剂,有机胍类催化剂 140-160 20-60 乳酸寡聚体转化率需超过 90% 高 乳酸解聚环化 锌、锡类催化剂,有机胍类催化剂 180-250 1-5 粗丙交酯转化率需超过 90% 高 丙交酯提纯 - 180-250 1-5 聚合级丙交酯化学纯度需超过 99%,某些用于纺织的丙交酯光 学纯度需超过 99% 适中 资料来源:当代化工,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4 / 31 证券研究报告 PLA 投产加速,各企业正在争相进入千亿可降解塑料市场 ,在建 或规划 产能 达到 160 万吨 。目前, PLA 产能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其中浙江友诚在建 PLA 产能 50 万吨,项目落户广西崇左, 充分利用广西地区丰富的甘蔗渣资源、秸秆纤维资 源,后续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广,建成投产后对国内聚乳酸产业长远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丰原集团在建产能 40 万吨,预计 2021 年投产,项目地点在 安徽省蚌埠 市固镇县经济开发区 , 是安徽省 “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暨全省贯彻 “ 六稳 ” 重大 项目 ” 之一 , 聚力推动蚌埠成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材料之都、国际化的聚乳酸产 业集群。 山东 同邦 新材料在建产能 30 万吨,预计分两期建成投产,分别为 2022 年 4 月和 2023 年 10 月,一期工程建成后年产聚乳酸 10 万吨、聚乳酸纤维 5 万 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全厂年产聚乳酸 20 万吨、聚乳酸纤维 10 万吨。山东 泓达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 16 万吨 /年 PLA 项目分三期建成,建设期为 6 年。从国内在建产 能来看, PLA 新增产能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较好,预计当国内企业陆续打通 技术难点丙交酯的产业链后, PLA 投产有望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图表 13 全球 PLA 现有产能分布 企业 地区 产能(万吨) 市占率 备注 国内 河北华丹 河北 5 10.28% 丰原集团 安徽 5 10.28% 2020 年 9 月投产 浙江海正 浙江 4.5 9.25% 2006 年底,投产 5000 吨; 2020 年 12 月,投产 3 万吨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吉林 3 6.17% 永乐生物 河南 2 4.11% 2016 年投产 深圳易生 深圳 1 2.06% 2019 年 11 月,投产 1 万吨 上海同杰良 上海 1 2.06% 光华伟业 深圳 1 2.06% 江苏天仁 江苏 0.5 1.03% 江苏九 鼎 江苏 0.5 1.03% 国外 Natureworks 美国 15 30.83% 2013 年投产 Corbion-Purac 荷兰 7.5 15.42% 2018 年投产 FKuR Kunststoff GmbH Willich 德国 2 4.11% Synbra Holding bv 荷兰 0.5 1.03% futerro Escanaffles 比利时 0.15 0.31% 合计 48.65 1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环评报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5 / 31 证券研究报告 国内聚乳酸技术主要依靠 企业与 科研机构的 合作研发。上海同杰良公司技术 来自同济大学,采用一步法生产工艺,现已具备“乳酸 -聚乳酸”的生产能力。 浙 江海正丙交酯技术工艺来自于长春应化所,其丙交酯成功实现生产,能够实现部 分自供 , 公司依托生物技术方面积累,持续向聚乳酸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但 目前 公司缺乏原材料乳酸生产,需要向国内金丹科技等企业采购。金丹 科技 和南京大 学合作,采用有机胍催化工艺, 尝试打通“乳酸 -丙交酯”产业链, 中试结果较好, 成本有望随工程化能力提 高而持续降低。 中粮科技 技术来源于比利时格拉特,两 者合作 已 在安徽建立玉米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公司已掌握 丙交酯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丙交酯生产项目正稳步推进。由此可见, PLA 技术 难点主要在丙交酯,国内许多企业正在大力研发丙交酯生产技术,试图攻破 PLA 产业技术壁垒,打通“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全产业链,增强成本优势。 图表 14 国内 PLA 在建产能分布 企业 地区 产能(万吨) 备注 浙江友诚 浙江 50 丰原集团 安徽 40 预计 2021 年投产 同邦新材料 山东 30 预计分两期建成投产: 2022 年 4 月, 2023 年 10月 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16 分三期建成,建设周期为 6 年 东部湾(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8 预计 2021年 12 月投产 永乐生物 河南 8 浙江海正 浙江 3 金发科技 广东 3 预计 2021年 Q4 投产 金丹科技 河南 1 预计 2021 年投产 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 1 合计 16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环评报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15 国内部分企业产业链布局及技术来源 企业 合作 科研机构 产业链情况 上海同杰良 同济大学 采用一步法生产工艺,具备“乳酸 -聚 乳酸”生产能力。 浙江海正 长春应化所 具备从乳酸和丙交酯两条路线合成聚乳酸的能力; 缺乏乳酸生产能力,需要国内金丹科技等企业采购; 能够生产丙交酯,可实现部分自供。 金丹科技 南京大学 具备乳酸生产能力; 正在打通“乳酸 -丙交酯”产业链,尝试生产中间体丙交酯,中试结果良好。 中粮科技 比利时格拉特 已在安徽建立“玉米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已掌握丙交酯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丙交酯生产项目正稳步推进。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6 / 31 证券研究报告 【相关上市公司】 金丹科技: 立 足 乳酸生产,积极布局聚乳酸 PLA 产业链。公司目前拥有 12.8 万吨乳酸及盐产能,是国内最大,也是全球主要的 乳酸 生产企业 。 公司一方面 继 续 夯实乳酸主业,一方面延伸产业链进军 PLA 行业 。据 招股说明书 , 公司已和南 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采 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外部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开展研发工作 ,已 拥有完整的、 自主研发的高效工程菌种的选育、乳酸及衍生产品的制备、提纯等多项核心技术。 2017 年,公司与南大科技园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公司 ,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 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 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 开始布局“丙交酯 -聚乳酸”生产 线。公司目前有 “ 年产 5 万吨高光纯 L-乳酸工程项目 ” 与 “ 年产 1 万吨聚乳酸生 物降解新材料项目 ” 两个募投项目 , 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 5 万吨高光 纯 L-乳酸及 1 万吨聚乳酸产能 。其 中 5 万吨高光纯乳酸将部分用于公司本次 1 万吨 聚乳酸募投项目及子公司 1 万吨丙交酯的生产,部分对外销售 ,预计建设期为 24 个月。 年产 1 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 ,预计建设期为 12 个月, 成为公司 在 可降解塑料领域 的战略布局首次覆盖 。 2020 年 11 月 29 日,公司发布丙交酯试 车公告,称丙交酯项目已投料 试车,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万华化学: PBAT 与 PLA 协同布局,进军可降解塑料领域。万华化学是全球 聚氨酯龙头,目前正全面向新材料领域积极扩张。 围绕国内大循环, 公司 将进一 步发挥技术优势,疏通 影响国内大循环的瓶颈,挖掘下游的市场增长潜力 , 围绕 PBAT 和 PLA 两种可降解塑料产品,开展原料、技术、性能三位一体的研究 。 2019 年 12 月,公司在充分调研后,选择了 天津科技大学 王正祥 教授 的技术 ,该技术 通 过代谢途径重构和代谢调控新策略的发明与实施,选育获得具有完整独立自主知 识产权的乳酸单体高产新菌种 。 目前, 万华实验室已经 攻破 PLA 产品的 技术难点, 开始准备中试 , 届时将实现乳酸单体制造技术的国产化,打通聚乳酸产业完整链 条。 万华化学 布局 PLA 和 PBAT 两种 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 ,可以提高产品的协同 效应 ,未来有望为万华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点。 道恩股份: 加大研发投入,储备可降解塑料技术 。 公司 2019 年年报披露, 公 司青岛研发中心通过聚合物共混改性,已开发出 PLA/PBAT 合金性能可调生物可 降解材料及淀粉填充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 储备了可降解塑料技术,形成了系 列产品储备,包括全降解 PLA/PBAT 合金改性系列产品、全降解 PLA/PBAT+淀 粉 合金改性系列改性料、改性母料产品及低碳降解产品等 。 2021 年 1 月 16 日 , 公司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签订了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2 万吨生物可降解树脂项目一期工程 工程服务合同 , 积极做好可降解塑料产品研发 , 这意味着道恩股份将完成可降 解塑料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可降解塑料时代实现领跑奠定基础。 同时中纺院根据 道恩股份需求和已有技术积累,针对道恩股份生物可 降解树脂产品,组织技术团 队开展系列化新产品开发及其在工程塑料、膜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发,为道恩股 份在此领域的产品升级 、产业链延伸及市场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道恩股份 表示, 本次协议及合同的签署旨在生物可降解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双方在生物 可降解领域的发展 , 有利于挺进上游可降解合成领域,延伸公司产业链,增强公 司在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 全体股东的利益。 中粮科技: 产业布局持续推进 , 引领聚乳酸领域 发展。 2005 年 公司 引入比利 时生产技术, 并 于安徽合作建立 起 “ 玉米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 ” 的全产业链生产 化工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17 / 31 证券研究报告 基地。 下属联营公司 吉林 中粮生物材料 有限公司 设计产能为聚乳酸原料和制品 3 万吨 /年, 已经 量产 , 而 且 公司 在互动平台表示, 吉林 中粮 聚乳酸产能目前满产满 销,聚乳酸制品销售良好 , 还 将 积极推进可降解材料全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