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宏观经济 研究 2021 年 01月 24日 宏观专题 “就地过年” 对经济 冲击有多大? 事件: 随着 国内 疫情扩散, 全国各 省 市 普遍 倡导在工作地过年 。 核心结论: “就地过年” 可能 拖累 消费 、 利 好 生产 , 中性测算下总体偏负面, 对应 2021Q1 GDP 实际增速可能 更 接近此前市场预期的下限( 18-19%)。 1、 “就地过年”已是大势所趋 。 目前 全国已有 30 个省份发出就地过年倡议, 普遍倡导 在工作地 过年 、减少出行活动、限制大型聚集性活动和公共场所人 流量等。 考虑到各地核酸检测能力有限,且近期疫情 持续 发酵, 参考交通运 输部的预测, 我们预计 , 最终可能有 5 成以上的在外人员选择 在工作地 过年 。 2、 梳理各省倡议, “就地过年” 最大的出发点是 限制 人员 流动 , 不论在哪 过年, 外出 活动 、集体活动 都将受限,尤其是 跨省 跨市 的 远距离 活动 : 几乎所有地区 : 要求加强戴口罩 /体温监测、倡导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 多数地区 : 要求春节期间减少外出活动、限制私人聚会人数; 少数地区 : 建议居家 过节、暂停 举办 大型聚集 性 活动, 实施 公共场所流量 限制 、进出城管控 等严格 防疫 措施。 3、 “就地过年” 对经济的影响测算:拖累消费、利好生产,整体偏负面 1) 消费端: 结合春节特点和北京新发地疫情 管控 经验 , 从 近距离和远距离 消费两大角度 分别测算 , 消费端 可能拖累当月 GDP 4.3 个百分点 左右 。 春节消费有何特点? 正常情况下,春节期间消费总量占比基本正常,食品 饮料、服装、金银珠宝占比提升,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就地过年” 对 近距离 消费 的影响 : 对比看 , “就地过年”可 参照 2020 年 6 月 北京新发地疫情 的 管控 , 再 结合春节消费特点 : 一方面, 本次冬季疫 情扩散范围 更 广 , 北京之外 其他地区 消费的下滑幅度预计将显著大于 北京 新 发地疫情期间 ; 另一方面,“ 就地过年 ” 行政限制 相对 较松, 加之 春节期间 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对 消费 的 影响 很 可能小于新发地期间北京 的下滑幅度。 结合北京 新发地疫情影响 来测算 , “ 就地过年 ”下 近距离消费 可能拖累 当月 全国社零 约 5 个 百分点 , 拖累当月 GDP 约 3.3 个 百分点 。 “就地过年” 对远距离 消费 的影响 : 主要是 交通运输和旅游 业 ,中性 测算 , 交通 运输 和旅游业增加值损失约为 850 亿,拖累当月 GDP 约 1 个百分点 。 2) 生产端: 逻辑上看, “ 就地过年 ”意味着春节前后离岗返岗的时间成本 将大大降低, 实际工作日可能较往年显著增加, 对 工业生产整体 应 偏利好 。 从工作日角度 和春节期间发电耗煤的历史经验 , “就地过年” 有望提振 当月 工业生产 10 个百分点左右 , 对应 看有望拉动 当月 GDP 3.8 个 百分 点左右。 3) 综合看 , 消费端对 GDP 的拖累( 约 4.3 个百分点)将高于生产端对 GDP 的拉动( 约 3.8 个百分点),表明 “就地过年” 对经济 总 影响 可能 偏负面 。 对应看, 年底年初市场普遍预期 2021 年一季度 GDP 增速 为 18%-20%,“就 地过年”冲击下,最后实际增速有可能更接近市场预期的下限( 18%-19%) 。 风险提示 : 疫情超预期演化、 政策超预期 变化 、测算假设误差较大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50004 邮箱: 研究助理 杨涛 邮箱: 相关研究 1、 超预期的表与里 2020 经济全面回顾与 2021 展 望 2021-01-18 2、 高频与政策半月观 疫情加剧,价格分化,货币 政策“稳”字当头 2021-01-17 3、 2020 年进出口强势收官, 2021 年有望延续强势 2021-01-14 4、 持续关注周期、出口两大产业链 11 月工业盈利 点评 2020-12-28 5、 重塑与重估 2021 年宏观经济展望 2020-12-06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就地过年 ”已是大势所趋,最大出发点是限制人员流动 .3 “就地过年 ”对经济的影响测算 .4 消费端:基于春节特点、北京新发地疫情、远近距离消费 .4 生产端:基于工作日角度和春节期间发电耗煤的历史经验 .9 综合看,对消费的拖累大于对生产的拉动,总影响偏负面 . 10 风险提示 . 10 图表目录 图表 1:本轮冬季疫情为 2020 年 3 月以来最严重 .3 图表 2:各省对 2021 年 “就地过春节 ”的防疫规定对比 .4 图表 3:春节期间消费总量占比基本正常( 2015-2019 年平均) .5 图表 4:一季度各类居民消费支出分项占比 .5 图表 5:各类社零分项占比 .5 图表 6:疫情冲击下,以餐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占 比下降较多 .6 图表 7:新发地疫情期间北京新增病例和城市交通拥堵情况 .6 图表 8:新发地疫情对北京和全国社零的影响 .7 图表 9:新发地疫情对北京和全国商品零售的影响 .7 图表 10:新发地疫情对北京和全国餐饮收入的影响 .7 图表 11:社零会低估 疫情对整体消费的冲击 .8 图表 12: GDP 中消费和第二产业的占比 .8 图表 13:五大发电企业日均耗煤相对水平: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偏利好 .9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就地过年” 已是大势所趋 , 最大出发点是限制人员流动 疫情持续发酵 +各省普遍倡议, “ 就地过年 ”已是大势所趋 。 本轮疫情自 元旦假期后开始 爆发, 1 月中旬后日均新增确诊百人左右,地点主要包括河北、东北三省、北京、上海 等地区 。 目前 , 全国已有 30 个省份发出就地过年倡议,普遍 倡导 就地过年、 减少出行 活动、限制大型聚集性活动和公共场所人流量等。 1 月 20 日 , 交通运输部预计 2021 年 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 17 亿人次左右,日均 4000 万人次,比 2019 年下降四成多,比 2020 年增加一成多 , 此 预测较 1 月 15 日国铁集团的预测再次大幅下调。 1 月 20 日,国 家卫健委要求返乡人员需持 7 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返乡 , 其中 返乡人员是指从 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 。 图表 1: 本轮冬季疫情 为 2020年 3月以来最严重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考虑到各地核酸检测能力有限,且近期疫情发酵,我们预计就地过年比例可能进一步提 高,最终可能有 5 成以上 的在外人员选择就地过年。 “ 就地过年 ” 防疫属性占首位 ,核心是限制人员流动 。 我们梳理各省市 的就地过年 倡议 内容 如下表 , 总结而言 : 几乎 所有地区 都 要求 加强公共场所戴口罩 /体温监测、倡导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 ; 多数地区 还要求 春节期间 减少外出活动、限制私人聚会人数 ; 少数地区 (主要是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几个省份) 建议居家过节、暂停举办大型聚 集性活动 ,实施 公共场所流量限制、进出城管控 等 较为严格的 管控 措施 。 可以看出, 就地过年的倡议 本质是 春节期间疫情加剧、 全国防疫收紧 时 期的人口流动管 控措施 。 不论在哪过年,外出活动、集体活动都将受限,尤其是跨省跨市的远距离活动 。 0 20 40 60 80 1 0 0 1 2 0 1 4 0 1 6 0 1 8 0 2 0 0 0 3 -0 6 0 3 -2 0 0 4 -0 3 0 4 -1 7 0 5 -0 1 0 5 -1 5 0 5 -2 9 0 6 -1 2 0 6 -2 6 0 7 -1 0 0 7 -2 4 0 8 -0 7 0 8 -2 1 0 9 -0 4 0 9 -1 8 1 0 -0 2 1 0 -1 6 1 0 -3 0 1 1 -1 3 1 1 -2 7 1 2 -1 1 1 2 -2 5 0 1 -0 8 0 1 -2 2 全国当日新增确诊病例 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例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 各省对 2021年 “就地过 春 节”的防疫规定 对比 资料来源: 根据新闻整理, 国盛证券研究所 “就地过年” 对经济的影响测算 消费端: 基于 春节特点 、 北京新发地疫情 、远近距离消费 春节消费有何特点? 正常情况下 , 春节期间消费 总量占比基本正常, 食品饮料、服装、 金银珠宝占比提升, 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总量方面, 从社零角度看, 2015-2019 年 春节期间( 1-2 月)社零 整体占比 平均 16%左右,与按时间平均的比例( 1/6) 接近, 从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角度看也是如此。 鼓励就 地过年 减少出 行活动 建议居 家过节 政府企 事业单 位取消/ 倡导不 举办 私人聚 会/ 红白 事人数 限制/ 报 备 全部暂 停举办 戴口罩/ 体温检 测/ 健康 码 流量限 制 关闭非 生活必 需 佩戴口 罩/ 保持 间隔 进出城 管控 社区封 闭式管 理 北京(新发地疫情) 1 3 1 3 3 1 3 河北 1 2 3 1 3 1 3 1 2 3 黑龙江(哈尔滨) 1 2 1 2 1 2 1 2 3 吉林 1 2 3 1 2 1 1 3 湖北(武汉) 1 2 3 1 2 1 1 2 广东 1 2 3 1 2 1 1 新疆(乌鲁木齐) 1 2 3 1 2 1 1 天津 1 2 1 2 1 2 1 广西 1 2 1 2 1 2 1 贵州 1 1 2 3 1 1 辽宁 1 1 2 1 1 2 浙江 1 2 1 2 1 1 福建 1 2 1 2 1 1 江西 1 2 1 2 1 1 内蒙古(呼和浩特) 1 2 1 2 1 1 海南 1 1 2 1 1 陕西(西安) 1 1 2 1 1 安徽(合肥) 1 1 2 1 1 北京 1 1 1 2 1 四川 1 1 2 1 1 上海 1 2 1 1 1 山东 1 2 1 1 1 河南 1 1 2 1 1 湖南 1 1 2 1 1 重庆 1 1 2 1 1 宁夏(银川) 1 2 1 1 1 山西 1 1 1 1 江苏 1 1 1 1 云南 1 1 1 1 甘肃 1 1 1 1 青海 1 1 1 1 西藏 1 1 1 省份/城市 春节活动 大型聚集性活动 公共场所 交通限制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3: 春节期间消费 总量 占比 基本正常 ( 2015-2019年平均) 图表 4: 一季度各类居民消费支出分项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结构方面, 从社零角度看 ,春节期间( 1-2 月) 食品饮料、服装、金银珠宝 消费的 占比 较全年分别平均 提升 2.0、 1.2、 0.4 个百分点,汽车、家电 、餐饮收入 等消费占比下降。 从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角度看,一季度食品、衣着消费占比提升,而教育文化娱乐、 医疗、交通等服务消费占比下降。 从数据上看, 春节期间 餐饮、 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与 人们春节期间频繁聚餐、看电影等可能拉动服务消费的第一印象不符 ,可能原因在于春 节 相比日常生活, 主要 变化是假期 期间 居家时间增加, 整体上仍不利于需要线下 进行的 服务消费。 图表 5: 各类 社零分项 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疫情 冲击下 , 服务占比下降较多。 2020 年 1-2 月期间,食品饮料、日用品、通讯器材占 比提升,汽车、 服装 等部分实物消费和以 餐饮 为代表的 服务消费 占比下降 较多 。 1 6 . 0 2 6 . 0 1 6 . 7 2 5 . 0 0 5 10 15 20 25 30 1 - 2 月社零占比 Q1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 实际比例 按时间平均 % 0 5 10 15 20 25 30 35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医疗保健 其他 全年占比( 2015 - 2019 平均) Q1 占比( 2015 - 2019 平均) % - 1 . 5 - 1 . 0 - 0 . 5 0 . 0 0 . 5 1 . 0 1 . 5 2 . 0 2 . 5 0 5 10 15 20 25 30 食品饮料 服装鞋帽 金银珠宝 日用品 化妆品 通讯器材 中西药品 餐饮收入 家具 文化办公用 品 建材 石油及制品 家电 汽车 全年占比( 2015 - 2019 平均) 1 - 2 月占比( 2015 - 2019 平均) 差距(右轴)% %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6: 疫情冲击下, 以餐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占比下降较多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就地过年对 春节消费有何 影响 ? 可从近距消费和远距消费两种角度分析 “就地过年”对经济的影响: 近距消费方面 , 可参考 北京新发地疫情 ,并结合春节消费特点进行 分析 。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 新冠 疫情始于 2020 年 6 月 11 日 , 北京 新增 一例本土病例 ;6月 16 日。 北京公共卫生应急 响应 级别提高至二级, 7 月 6 日后北京市本地确诊病例数未有增 长 ; 7 月 20 日 , 北京 应急响应级别 下调 至 三 级 ; 期间 北京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335 例 。 图表 7:新发地疫情期间北京新增病例和城市交通拥堵情况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新发地疫情与 “ 就地过年 ” 的相似点: 1) 都 要求非必要不出城 。 新发地 疫情 期间北京 严格进出京管控 ,要求 “ 中高风险街乡、 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离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须持 7 日 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 这与当前情形较为类似 。 2) 都采取精准防疫。 新发地疫情期间北京采取精准防疫措施,在封闭管理中高风险区 域的同时, 低风险地区的 公共场所 、居民 聚集 活动 的 限制增加 , 但仍有一定活动自 由, 也与当前 春节期间多数地区可能面临 的情形 类似 。 3) 都面临 新型疫情威胁。 新发地疫情 疫情爆发较为突然, 疫情源头 未知, 直至 10 月 才 有研究指出 疫情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 。 而 本次冬季疫情 大概率 是由传染力更强的 海外新型病毒引起 , 影响力 和防控难度相对 未知 , 新型疫情威胁 对 居民心理 和政府 - 6 . 0 - 4 . 0 - 2 .0 0 . 0 2 . 0 4 . 0 6 . 0 0 5 10 15 20 25 30 食品饮料 日用品 通讯器材 石油及制品 化妆品 文化办公用 品 中西药品 家具 家用电器和 音像器材 建材 金银珠宝 服装鞋帽 餐饮收入 汽车 1 - 2 月占比( 2020 年) 1 - 2 月占比( 2015 - 2019 平均) 差距(右轴)%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70 80 90 1 0 0 1 1 0 1 2 0 1 1 -0 1 1 1 -1 7 1 2 -0 3 1 2 -1 9 0 1 -0 4 0 1 -2 0 0 2 -0 5 0 2 -2 1 0 3 -0 8 0 3 -2 4 0 4 -0 9 0 4 -2 5 0 5 -1 1 0 5 -2 7 0 6 -1 2 0 6 -2 8 0 7 -1 4 0 7 -3 0 0 8 -1 5 0 8 -3 1 0 9 -1 6 1 0 -0 2 1 0 -1 8 1 1 -0 3 1 1 -1 9 1 2 -0 5 1 2 -2 1 0 1 -0 6 北京当日新增确诊病例(右轴) 北京相对拥堵指数( 7 日平均)% 例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决策 的 影响 可能较为接近。 4) 事件月内影响天数 接近 。 新发地疫情 约影响 2020 年 6 月的 20 天左右 , 与春节 假期 的 实际 影响时间长度较 为 接近( 详 见后文发电耗煤角度的分析) 。 新发地疫情与 “ 就地过年 ” 的 不同 点: 1) 响应等级不同 。 新发地疫情期间 北京升至 二级响应 , 实施了 暂停举办全部 大型聚集 性活动 、 关闭非生活必需 公共场所、实施 社区封闭式管理 等严格措施遏制疫情传播 , 北京市内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了 20%-30%。 而目前多数省份的倡议并无类似 水平的 强制性措施 ,管控程度明显较为宽松 。 2) 疫苗进展不同。 新发地疫情期间 并无疫苗可用, 而目前 国内 疫苗已经落地 且效果良 好 , 截止 1 月中旬全国已接种 1500 万人 次 , 春节时 预计 还会提升 ,有助于遏制疫 情传播。 北京 新发地疫情 发生 后 ,北京和 全国社零增速的修复斜率都有明显下滑 。 北京 : 受到 直接 行政限制和 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影响, 社零增速跌幅 明显 扩大。 对 比 6月以前的消费修复情况, 新发地疫情 对 北京 当月 社零增速拖累在 8-9个 百分 点, 其中 对商品零售拖累 8 个点左右,对餐饮消费拖累 12 个点左右 ; 全国其他地区 : 直接行政限制较少,消费修复放缓 主因居民 消费意愿下降 , 社零增 速跌幅 相对较小 。 对比 6 月以前的消费修复情况, 新发地疫情 对全国当月 社零增速 拖累在 3-4 个 百分 点, 其中对商品零售拖累 3 个点,对餐饮消费拖累 8 个点左右 。 图表 8: 新发地疫情对 北京和全国社零 的影响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9: 新发地疫情对北京和全国 商品零售 的影响 图表 10: 新发地疫情对北京和全国 餐饮收入 的影响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 3 5 - 3 0 - 2 5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北京社零当月同比 全国社零当月同比(右轴) %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 3 0 - 2 5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15 1 9 -1 0 1 9 -1 1 1 9 -1 2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北京社零 : 商品零售 : 当月同比 全国社零 : 商品零售 : 当月同比(右轴) % - 5 0 - 4 0 - 3 0 - 2 0 - 1 0 0 10 20 - 7 0 - 6 0 - 5 0 - 4 0 - 3 0 - 2 0 - 1 0 0 10 20 1 9 -1 0 1 9 -1 1 1 9 -1 2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北京社零 : 餐饮收入 : 当月同比 全国社零 : 餐饮收入 : 当月同比(右轴) %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就地过年 行政限制 较松, 春节期间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就地过年 对 消费 的 影响 可能将 明 显 小于新发地疫情 期间北京 消费降幅,但仍大于全国其他地区 。 类比 新发地疫情分析 就 地过年 对消费 的影响 : 1) 直接行政限制方面 , 目前各省多为倡议 ,防疫 措施 较二级响应 明显更松 , 且 疫苗 落地 有助于提振居民信心 , 预示“ 就地过年 ” 对 社零增速的 拖累大概率 小于新发地期间。 2)春节消费特点方面 ,春节 期间 居民 服务消费占比略降 , 而 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冲击大于 实物 商品 消费 ,因此对整体春节消费的冲击可能比非春节时期略小 。 3)疫情散发程度 方面 , 新发地疫情期间, 全国疫情 主要 局限于北京, 其他地区 疫情仍整 体受控;本次冬季疫情已经扩散至河北、东三省、北京、上海等地,范围明显较广,对 消费影响 应 会大于新发地疫情期间的 全国其他地区 。 综上所述, 就地过年对消费的影响可能将明显小于新发地疫情期间北京消费降幅,但仍 大于全国其他地区 , 我们预计 中性情形下, 就 地过 年 可能拖累全国社零 当 月 增速 5 个百 分点左右 。 应注意的是 ,社零中不包括 交通运输、旅游、 文化娱乐等服务类消费, 会 低估 疫情对整 体消费的冲击 和对经济的影响 。 考虑近距离服务消费的影响 , 我们 预计 近距离消费 可能 拖累 当 月 最终消费 6 个百分点左右。 近年来最终消费在经济中占比 55%左右, 预示 近距 离 消费 可能拖累 GDP 3.3 个 百分 点左右 。 图表 11:社零 会低估疫情对整体消费的冲击 图表 12: GDP 中消费和第二产业的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远距消费方面 , 主要是交通运输和异地旅游的影响 ,我们从生产法角度分析行业增加值 的损失: 交通运输: 预计 中性 情形 较 2019 年 下滑 50%。 2019 年 交运、仓储和邮政业 创造 GDP 约 4.14 万亿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 增加值 约 2.64 万亿元(按 2018 年营收占比推算) 。 考虑到 “就地过年”政策主要影响客运服务, 货运 基本不 受影响 , 本文 假设 客运增加值 占交通运输业整体的 50%。 2019 年 全国客运总量 约 176 亿人次 , 其中春运期间客运总量 29.8 亿人次,占比 16.9%,对应 客运 增加值 约 2200 亿元 ,假设其中远程客运比例也为 50%,即 1100 亿元 。参考交通运输部的预测, 我们预计 中性 情形 下就地过春节人员为 5 成左右,对应 增加值损失 约 550 亿元。 旅游: 预计 中性 情形 较 2019 年 下滑 60%。 文旅部 和 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9 年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6.63 万亿元 , 全国旅游及相关 产业 (不含 交通、 餐饮 、购物 ) 增加值 约为 1.26 万亿元 ;其中 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收入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15 -8 -6 -4 -2 0 2 4 6 8 10 1 8 -0 3 1 8 -0 5 1 8 -0 7 1 8 -0 9 1 8 -1 1 1 9 -0 1 1 9 -0 3 1 9 -0 5 1 9 -0 7 1 9 -0 9 1 9 -1 1 2 0 -0 1 2 0 -0 3 2 0 -0 5 2 0 -0 7 2 0 -0 9 2 0 -1 1 最终消费同比 社零 : 当季同比(右轴) % % 30 35 40 45 50 55 60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G D P :最终消费占比 G D P : 现价 : 第二产业占比%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5139 亿元 , 对应 增加值 约 980 亿元 。 目前全国疫情持续发酵,长途交通管控可能 持续 收紧, 远距 旅游可能 大幅下滑 。预计 2021 年春节期间旅游收入下降 65%, 其中远距离 旅游占比 50%, 对应 增加值损失 约 300 亿元。 由此看,在 中性情形下, 上述两类远距 离 消费行业 增加值 损失约为 850 亿元, 2019 年 全年 GDP 约为 98.6 万亿元, 单月 8.2 万亿 左右 , 对应 远距消费可能拖累 当 月 GDP 约 1 个百分点 (假设损失都在 2 月发生) 。 综上所述, 消费端 可能拖累当月 GDP 合计 4.3 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 近距离 约 3.3 个百 分点,远距离 约 1 个百分点。 生产端: 基于 工作日角度 和春节期间发电耗煤的历史经验 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工业生产逆势上行 。 工业增加值增速从 5 月的 5.3%升至 6、 7 月的 10.8%、 8.8%,升幅明显高于全国 ,主因 疫情期间 的 二级响应并不 限制 工业生产。 从逻辑上看 , “就地过年”意味着春节前后离岗返岗的时间成本将大大降低, 实际工作日 可能较往年显著增加, 对工业生产整体应偏利好 : 1) 增加实际 工作日。 2021 年春节假期安排为 2 月 11 日至 17 日放假调休, 去除 2 月 7 日(星期日)、 2 月 20 日(星期六)上班 ,共减少 2 月工作日 5 天 。 当前 我国出口 形势好, 外贸订单多, 叠加各公司增加春节加班补贴,可能有更多人选择 在春节期 间 加班, 有助于消化订单, 推动工业生产和 经济增长。 2) 减少返岗隔离 影响 。 春节期间各地可能继续出现散发式 疫情, 就地过节可避免 外来 人员 节后返岗 隔离 的风险 , 有利于企业尽快复工, 减轻对 生产 的影响 。 3) 员工 春节 加班 的 意愿 提升幅度 可能 有限 。 受春节因素影响,工业生产的恢复程度 与 员工和企业加班 /提前复工的意愿有关 , 难以准确测算。但 考虑到 仅有部分员工 选择 就地过年、 其中也仅有部分会 选择春节加班, 工业生产 的提升幅度可能有限。 从 发电耗煤的 视角可以 更 直观理解春节假期的影响 : 图表 13: 五大发电企业日均耗煤 相对水平 : 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偏利好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17-2019 年,日均耗煤在春节期间将会下降 20%-30%,在正月十五之后基本就 恢复正常; 2020 年疫情冲击下,最大跌幅接近 50%,且在春节后 2 个月左右才恢复正常; 2021 年在就地过节政策引导下,预计发电耗煤跌幅将减小,且恢复正常时间更快。 40 50 60 70 80 90 1 0 0 1 1 0 1 2 0 1 3 0 1 4 0 - 3 2 - 2 6 - 2 0 - 1 4 -8 -2 4 10 16 22 28 34 40 46 52 58 64 70 76 82 88 94 2 0 2 0 2017 - 2019 年平均 % 春节 2021 ?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从工作日角度 简单 测算, 就地过年可能提升 当月 工业生产 10%左右。 从发电耗煤的角度 看, 春节前 10 天左右发电耗煤就开始下滑,而直至春节后 15 天左右(过完元宵节) 恢 复正常 , 期间有 25 天左右的工业生产会受到 影响, 假设 完整 损失的 生产 时间 约为其一 半 12 天左右。 而今年在 就地 过年的号召下,假设 有 50%的员工选择就地过年, 其中 50% 选择春节加班, 则 可增加 生产时间 3 天左右 , 将较正常水平增加生产 10%左右。 考虑近 年来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比 38%左右,二产对 当月 GDP 拉动 3.8 个点左右。 应注意的是,上述测算中, 加班意愿 /公司春节开工意愿的比例是 中性 假设 值 ,与 实际真 实比例 ( 可能只有事后才能明确 ) 必然存在差距 ,因此 测算所得 工业生产的提升幅度 也 仅供参考 。 综合看 , 对消费的拖累大于对生产的拉动,总 影响偏负面 综上所述, 生产端 对 当月 GDP 拉动 3.8 个 百分 点左右, 消费端可能拖累当月 GDP 合计 4.3 个百分点左右 , 简单来说,“就地过年”对经济总影响可能偏负面。对应看,年底年 初市场普遍预期 2021 年一季度 GDP 增速为 18%-20%,“就地过年”冲击下,最后实际 增速有可能更接近市场预期的下限( 18%-19%)。 需说明的是, 本文分析 只是情景模拟和基准测算,疫情进展和各地管控力度将极大地影 响 实际结果。 风险提示 1、 疫情超预期演化: 如 新冠病毒发生变异、疫苗效果不及预期、 国内疫情二次 暴 发 等 , 可能 使得防疫措施进一步收紧, 拖累消费 。 2、 政策超预期变化: 本轮 疫情 发展前景尚不明朗,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化,对生产、消费 构成影响 。 3、 测算假设误差 较大 : 本文的测算过程中假设较多,最终测算结果误差可能较大。 2021 年 01 月 24 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 的客户使 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 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 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 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 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 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 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 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 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 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 或修改。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 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 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 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 A 股市 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 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 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 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5%之间 减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5%以上 行业评级 增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10%之 间 减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国盛证券研究所 北京 上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26 号楼 3 层 邮编: 100032 传真: 010-57671718 邮箱: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号保利 One56 1 号楼 10 层 邮编: 200120 电话: 021-38934111 邮箱: 南昌 深圳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 1115 号北京银行大厦 邮编: 330038 传真: 0791-86281485 邮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100 号鼎和大厦 24 楼 邮编: 518033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