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尾页 重要 声明 Table_IndustryData Table_QuotePic 近 6 个月 行业指数 与沪深 300 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 : 袁威津 Tel: 021-53686157 E-mail: SAC 证书编号: S0870520020001 研究助理 : 席 钎 耀 Tel: 021-53686153 E-mail: SAC 证书编号: S0870520020001 Table_Summary 主要观点 经济定位双循环 消费终端迎来全球布局机遇 十四五规划 将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首次录入纲要 。 从 “一带一路 ”战略、 签署 RCEP 协议来看,中国多边合作的政策指引均为国内企业加快欧洲、东南亚、 非洲等地区市场开拓营造良好多边合作环境。 受益于疫情管控与有效 复工复产,中国智能终端 品牌海外市占率 稳步 提升。同时,房地产与 出口向好带来家电产 业景气提升,结合家居智能化升级趋势,关 注家 电企业迎来新周期。 汽车电动化带动全球功率半导体成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 2018 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 363 亿美金, 2022年有望达到 426亿美金。如果按照单车价值量 5000计, 未来汽车产业带来功率半导体产业增长空间显著。台湾功率半导体上 市企业月度营收显示今年 1月营收同比增长 63%。碳化硅基功率半导 体相较于硅基功率器件提升能效与耐热性、并更易实现器件小型化, 在追求极致能效的领域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 硅基 功率器件渗透率有望在成本获得有效管控之 后迎来产业爆发奇 点。 汽车智能化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方向 汽车实现智能驾驶需要传感器、计算单元和执行单元,其中计算 单元和传感器成为显著硬件增量。车载计算单元来看,特斯拉智能驾 驶平台 HW3.0 主要包含两颗特斯拉自研主芯片(包括 NPU、 GPU 和 CPU)、 8 片 LPDDR4 内存颗粒、以及两颗 Flash Memory,单车价值 量有望达到 8500元。以 2025年中国出货 300万套智能驾驶平台计算, 国内市场空间将大于 255亿元。 智能驾驶水平升级提升车载传感器需求量。智能驾驶传感器包括 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 ,是汽车识别周围环境必不可 少的硬件配置。根据英飞凌披露数据, L2向 L3、 L4/5提升的过程中, 单车传感器价值量有望从 560美金提升至 970美金。 汽车产业链具备 较高资质壁垒与渠道壁垒,汽车零配件进入供应链需要较长的认证周 期 。 政策推进汽车智能化趋势下, 智能硬件 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市场的 脉冲增长。 稀土磁材迎来产业新周期 稀土下游应用主要包括磁材、催化剂、冶金、抛光、玻璃等领域, 其中磁材应用占比最高。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需求带动磁材 和稀土新周 期。 传统汽车中,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EPS)、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电子驻车制 动系统( EPB)等部件的微特电机是钕铁硼磁材的主要应 用场景。新能源汽车将传统 的内燃机更换为钕铁硼永磁电机,成为了 磁材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力。 根据包头稀交所的交易数据,氧化镨钕价 格指数自 2020年起逐步走高。由于下游需求增长,金属钕价格从 2020 增持 维持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季度策略 日期: 2021 年 03 月 24 日 共襄品牌崛起机遇 布局交通智能网联 2021 年 电子 行业 春季投资 策略 行业: 电子行业 季度策略 请务 必阅读尾页 重要声明 年年初约 36.7 万元 /吨逐步提升至 81.5 万元 /吨,涨幅达到 122%。稀 土涨价有望带动下游磁材产品逐步提价。 空天一体化趋势值得关注 2月 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其中对 2035年发展目标以及推进智慧交通进行阐述。文件对推进智慧 交通提及“ 推 动 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 工智能等行业应用 ”、“ 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 进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智能化通用航空 器应用 ”。我们认为, 通讯卫星、遥感卫星技术将带来交通与物流行业 新模式和新业态,产业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消费终端 品牌崛起 以及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 带来持续投资看 点,相关公司包括传音控股、 兴森科技 ; 商用车智能化赛道关注鸿泉 物联 、锐明技术 。 风险提示: ( 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半导体上游供应紧张 ;( 2)商用车智能驾 驶落地弱于预期 。 Table_ForcastEval 数据预测与估值: 重点关注股票业绩预测和市盈率 公司 名称 股票代码 股价 EPS PE PBR 投资评级 19A 20E 21E 19A 20E 21E 传音控股 688036.SH 145.57 2.24 3.30 4.65 80.30 54.58 38.73 6.18 增持 兴森科技 002436.SZ 8.74 0.20 0.36 0.30 43.7 24.27 29.13 5.19 增持 锐 明 技术 002970.SZ 57.98 1.13 1.36 2.04 45.34 37.69 25.09 6.18 增持 鸿泉物联 688288.SH 40.08 0.70 0.89 1.29 48.79 38.10 26.36 4.74 增持 资料来源: 上海证券研究所 ;股价数据为 2021年 3月 15日收盘价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3 一 . 经济定位双循环 消费终端迎来全球布局机遇 1.1手机 产销持续回暖 5G手机占比提升 根据 IDC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在 2020 年三季度和四季度 出货量分别为 3.54亿部和 3.86亿部,同 比增长分 别为 -1.3%和 4.6%。 中国智能手机 2020年 11月 -2021年 1月产量分别为 2771万部、 2522 万部、 3957万部,同比增长分别为 -17%、 -13%和 94%。 图 1 全球当季手机 销量与同比 图 2 中国智能手机当月 出货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 IDC,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国工信部 ,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结构性看, 5G手机占比持续提升。 IDC全球智能手机跟踪 报告 显示 , 中 国 5G 手机全球占比将达到 50%以上。根据中国工 信部披露数据,我国 5G手机 出货量在 2020年 11月 -2021年 1月分 别为 1.44亿部、 1.63亿部和 0.27亿部,同比依旧保持强劲增长。 图 3 全球 5G手机 出货量占比预测 图 4 中国 5G手机销量 (万部) 数据来源: IDC中国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 工信部 ,上海证券研究所 1.2 中国品牌迎新机遇 关注出口带来新成长 中国手机品牌海外市占率在 2020 年 呈现稳健 上升的 趋 势 。在 全球疫情防控背景 下,中国 产业供应链 受益于国内疫情有效管控 得 到 有效复工复产,产能快速恢复加快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展望未 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从组装代工向自主品牌逐步升级, 拥有智 能终端产品品牌的企业将持续获得海外市场开拓 带来的 成长空间 。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4 图 5 中国手机品牌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 IDC,上海证券研究所 政策层面同样为智能终端产品出海提供良好的海外市场商务 环境。十四五规划要点中,除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 构、提升创新能力等传统目标外 , “加 快构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首次录入纲要,政策突出出 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地位。从 “一带一路 ”战略、 RCEP 协议的签 署来看,中国多边合作的政策指引均为国内企业加快欧洲、东南亚、 非洲等地区市场开拓营造良好多边 合作环境。 图 6 “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打开出口大门 图 7 RCEP签署加快海外市场开拓 数据来源: 政府官网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时事快讯 ,上海证券研究所 汇率 是影响 出口的 重要因素之一。复盘中国出 口与汇率关系, 2015-2017 年,人民币汇率的被动贬值推升中国出口金额。拜登就 认 美国总统后,美国再度强化同盟关系、巩固美元地位、提升美债 利率中枢等趋势再次带来人民币汇率被动走弱的预期。 图 8 汇率影响中国出口 图 9 宏观经济将影响美国通胀指数国债 走势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5 从海外市场来看,非洲通讯时代升级带来智能手机市场稳定成 长。 根据传 音控股 招股书披露,非洲功 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大 于 50%, 单机价格在 70-80元的区间。随着非洲地区人均 GDP的增长和需求 侧不断升级,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值得期待。 图 10 非洲手机出货量情况 图 11 非洲手机价格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 传音控股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传音控股 ,上海证券研究所 1.3智能家居 将迎智能化升级 中国家具产业景气度与房地产、出口息息相关。通过对格力、 美的、海尔等企业的业绩复盘, 2010 年 与 2017 年产业景气的快速 提升 主要因素分别为房地产 与出口。 图 12 中国家电企业产值与房地产、出口紧密相关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020年 10月至 12月商 品房 销售面 积分别为 13.33亿、 15.08亿和 17.61亿平,同比增长分别为 0.03%、 1.30%和 2.64%。商品房销售数据回暖带动家电需求回暖。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6 图 13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与同比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 所 随着 人工智能 产业的发展, 智能家居 市场需求逐渐提升。 根据 三方产业数据,扫地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从 2020年 39亿美金提升 至 2025年 75亿美金。 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住建部的数据 , 中国扫 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从 2015年的 20.6亿元增长至 2019年的 84亿元, 预计 2020年将达到 86.2亿元, 2024年将达到 231.4亿元。 图 14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空间稳定增长 图 15 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上海 证券研 究所 数据来源: 国 家 统计局, 上海证券研究所 智能家居产品正逐渐向更高级家用服务型机器人升级。 3 月 2 日,腾讯发布多模态四足机器人 MAX。虽然机器人具体功能定位 仍未清晰,但面向家用的多功能服务型机器人趋势或已显现,建议 关注 机器人 整机、 伺服电 机、新型复合材料等方向投资机会。 图 16 腾讯首发自研机器狗 MAX 图 17 家用服务型机器人趋势已现 数据来源: 百度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百度 ,上海证券研究所 1.4产业链相关公司梳理 产 业 链相关公司见表 1。 表 1 产业相关公司一览 企业 关注理由 传音控股 非洲手机市场龙头,并持续开拓新兴市场;产品线不断增加,成长天花板持续提升。 美的集团 家电市场景 气;关注 子公司库卡业务发展进展。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7 二 .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持续推升半导体 产业景气 2.1半导体产业 年初数据体现高景气 根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月份北美半导 体设备销售额 30.40 亿美金,同比增长 29.9%。 半导 体设 备 需 求的 提升体现产业资本开 支增长。我们统计 6家台 湾 IC设计企业营收, 1月营收累计额同比增长 61%。 图 18 北美 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及同比 图 19 台湾 IC 设计 核心 企业月度累计营收(亿新台币) 及同比(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台湾晶圆制造和 IC封测的月度营收增速来看, 1月营收累计 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20.2%和 20.3%。根据设备、设计、制造、封 测几个环节的产 业数据 来看都 显示半导体产业有望 迎来产业大年 。 图 20 台湾 IC 制造核心企业月度累计营收(亿新 台币)及同比( %) 图 21台湾 IC封测核心企业月度累计营收(亿新台币) 及 同比(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2汽车 电动化 带动全球功率半导体成长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 2021年 1月与 2月,纯电动乘用车、 纯电动商用车、插电混动乘用车与插电混动商用车销量当月合计量 分别为 17.91万 辆 与 10.9万辆,同比增 长分别达到 288%和 745%。 核心电动车企比亚迪 、小鹏、蔚来、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和理想 1月累计 销量同比增长达到 114%。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8 图 22 新能源汽车销量 (辆) 图 23 中国新 新能源核心车企累计销量与同比 数据来源: 中汽协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乘联会 ,上海证券研究所 汽车电动化需引入更多车载功率半导体器件。根据英飞凌披露 的数据,电动化将带来单车 5000元以上价值量提升。 图 24汽车电动化带来功率器件增量 图 25 新能源车载功率半导体价值量增长迅猛 数据来源: 英飞凌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英飞凌 ,上海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商产业 研究院数据, 2018 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 363亿美金, 2022年有望达到 426亿美金。如果按照单车价值量 5000 计,未来汽车产业带来功率半导体产业增长空间显著。台湾功率半 导体上市企业月度营收显示今年 1月营收同比增长 63%。 图 26 全球 功率半导体市场规 模 (亿美金) 图 27 台湾功率器件 上市企业单月营收增速亮眼 数据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碳化硅基功率半导体相 较于硅基功率器件提升 能效与耐热性、 并更易实现器件小型化,在追求极致能效的领域具有极高应用价 值。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基功率器件渗透率有望在成本获得 有效管控之后迎来产业爆发奇点。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9 图 28碳化硅 基功率器件能效高、体积小 图 29 碳化硅基功率半导体降低系统成本 数据来源: 克里科技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克里科技 ,上海证券研究所 根据 Omdia 预测, 2019 年全球氮化镓与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 空间有望达到 50亿美金以 上。 图 30 GaN和 SiC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Omdia,上海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相关企业见表 2。 表 2 产业相关公司一览 产业链环节 企业 关注理由 制造 /IDM 中 芯 国际 大陆晶圆制造龙头 华润微 功率半导体制造核心企业 三安光电 化合物半导体制造核心企业 士兰微 功率器件制造核心企业 闻泰科技 关注安世半导体业务成长 封装测试 斯达半导 IGBT国产化核心企业 长电科技 全球 封测 行业 材料 赛微电子 氮化镓材料国产化核心企业 克里科技 全球碳化硅材料龙头 设备 中微公司 刻蚀设备国产化核心企业 北方华创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核心企业 张江高科 参股上微电子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3汽 车 智能化 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核 心方向 智能驾驶分为 L1-L5五个层级,目前正处在 L2向 L3过渡的阶 段。根据百度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披露,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 规模在 2025年有望达到 399.4亿元。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0 图 31智能驾驶等级 图 32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十亿元) 数据来源: 百度招股书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百度招股书 ,上海证券研究所 汽车实现智能驾驶需要传感器、计算单元和 执行单元。车载计 算平台目前主流产品 包括特 斯拉 HW3.0、英伟达 DRIVE AGX Orin、 Mobileye 的 EPM59、华为 MDC610 等产品。 以目前已经量产的特 斯拉智能驾驶平台 HW3.0为例,产品芯片主要包含 两颗 特斯拉自研 主芯片(包括 NPU、 GPU和 CPU) 、 8片 LPDDR4内存颗粒、以及 两颗 Flash Memory。 图 33智能驾驶芯片厂商陆续推出硬件产品 图 34 特斯拉智能驾驶平台硬件一览 数据来源: 地平线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第一 电动 , 上 海证券研究所 如 果 按照车载智能驾驶芯片单 车价值量 8500 元计算, 2025 年 中国出货 300万套计算,国内市场空间将大于 255亿元,市场空间 有望超过目前行业预测值。 图 35车载智能驾驶芯片 成本分拆 图 36 中国 AI芯片市场规模 (亿元) 数据来源: 百度招股书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百度招股书 ,上海证券研究所 智能驾驶水平升级提升车载传感器需求量。 智能驾驶传感器包 括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 等,是 汽车识 别周围环境必 不可少的硬 件配置。 根据英飞凌披露数 据, L2 向 L3、 L4/5 提升的 过程中,单车传感器价值量有望从 560美金提升至 970美金。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1 图 37单车 智能驾驶 传感器需求 逐步增加 图 38 L4/L5单车传感器价值量有望达到 970美金 数据来源: 英飞凌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英飞凌 ,上海证券研究所 在乘用车不断提升智能驾驶等级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认为商用 车智能化趋势值得关注。商用车由于运行路径相对 固定, 有望成 为 智能驾驶有限落地的应 用场景。 商用车主要指轿车 和 9座以下的用 于乘坐的汽车,包括货车、市政专用车、军用车、工程车辆等。商 用车在行驶和运营过程中,智能化升级将显著提升行驶安全和管理 效率。目前在商用车中实现的智能化升级功能包括盲区监测、驾 驶 监控、车道偏离预警、碰撞预警、紧急制动辅助等功能。 图 39 部分商用车车型示例 图 40 商用车智能驾驶应用案例 数据来源:百度图片,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鸿泉物联,上 海证券 研究所 商用车智能化架构同 样包含感知、决策、 控制等 ,对应 车载的 智能硬件增量包括行驶记录仪、车载摄像头、 T-BOX等。 图 41 商用车智能化架构一览 图 42 商用车智能化硬件现状与未来趋势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清智科技,锐明技术,上海证券研究所 商用车市场主要面向地方政府、工程项目方等,考虑到成本因 素,目前商用车智能化动力主要以政策推动为主,商用车智能化水 平弱于乘用车。但从近期的 政策情 况来看 ,商用车智能化趋势明确 。 2020年 11 月,交通 部下发道路运输条例(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2 其中提及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以及总质量 12000 千克以上的载货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 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和智 能视频监控装置,并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 台。前款规定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其车辆与驾驶人员实施动态 监控 ”; 2020年 11 月,中国智能网 联汽车产业联盟发布智能网联 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其中提及 “2025年,货运车 L3进入市场; 2030 年,货运车城市道路 L4 商业化应用; 2035年, L5 开始应用 ”。 货 运车 拥有相 对固定和简单的行车 轨迹,未来有望成为 智能驾驶首先 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 表 3车联网产业政策一览 政策 发布时间 部门 政策内容 交通强国建设纲 要 2019.9 中共中央、国务 院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智能汽车创新发 展战略 2020.2 发改委等 11 部门 到 2025 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 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 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 设取得 积极进 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 LTE-V2X 等)实 现 区 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 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 ,高精度时空 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征求国家车联网 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指南(智能交通相 关)意见 2020.7 交通运输部 加快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 系建设。 打赢蓝天保卫战 三年行动计划 2018.6 国务院 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 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交通强国建设纲 要 2019.9 国务院 推动大数据 、互联网、 人工智能、区块 链、超级计算机 等新技术 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切实提高交通安 全水平;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促进 公路货运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 车辆 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和清洁化。 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推广应用财政 补贴政策的通知 2020.4 财政部 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 21-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 退坡 10%、 20%。 推动公共领域车 辆电动化行动计 划 2020.7 工信部 拟进一步推 进公交 、环 卫、邮政、出租等公共服务 领域的电动化。 关于 开展燃 料电 池汽车示范应用的 通知 2020.9 财政部、工业和 信息化部、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 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 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 2020.10 国务院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 25%左右,到 2035 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3 智能网联汽车技 术路线图 2.0 2020.11 中国 智能 网 联 汽 车产业联盟 2025年, 货运车 L3进 入市场; 2030 年,货运 车城市道路 L4 商 业化应用; 2035年, L5 开始应用。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上海证券研究所 商用车智能化产业助推政策梳理见表 4。 表 4商用车辅助驾驶升级政策一览 发布时间 政策 政策概要 2017.4 营运客车安 全技术条件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关于车长大于 9m的营运客车装备车道偏移预警系统( LDWS)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的碰撞预警功能的要求, 2018.4.1 实施;关于车长大于 9m的营运客车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 统( AEBS)的其他功能要求 , 2019.4.1 实施。 2018.2 营运货车安 全技术条件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总质量大于或等于 12吨且最高车速大于 90km/h的载货汽车应装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 辆前向碰撞预 警功能的要求, 2020.5.1实施;总质量大于或等于 12吨且最高车速大于 90km/h 的载货汽车应安装自动紧急刹车制动系统, 2021.5.1实施。 2018.2 机动车运行 安全 技术条件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纵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车长大于 11m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要求, 2021.1.1实施。 关于车长大于 11m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装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要求 , 2021.1.1实施。 2018.11 营运客运汽 车安全监控及 防护装置整治 专项行动方案 发布部门:交通 运输部 推动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 “两客一危 ”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实现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 为的自动识别、自动监控、实时报警。 2020.11 道路运输条 例(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 稿) 第一百二十三条指出: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以及总质 量 12000千克 以上的载货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 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 装置,并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 前款规定实施动态监控。 2020.10 汽车行驶记 录仪 新国标拟 10月发布,有望加入商用车车载监控要求。 数据来源: 政府官网 、上 海证券研究所 汽车产业链具备 较高资质壁垒与渠道壁垒,汽车零配件进入供 应链需要较长的认证周期,所以,政策推进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原 有的供应链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市场的脉冲增长。 2019 年的 ETC 政 策、 2020年的国六尾气排放政策带来的市场增量都为产业链企业 的 业绩增长提供动力。我们认为,重卡等商用车的智能化趋势下,产 业链企业业绩的爆 发值得期待。 表 5 车联网政策推升公司业绩与股价 相关政策 相关公司 业绩增速 当年股价 振 幅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 方案规定,到 2019年 12月底,全国 ETC用户数量突 破 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 ETC全覆盖, ETC车道成为 主要收费车道,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 快捷收费率达到 90%以 上,所有人工收费车道支持移动 支付等电子。 金溢科技 2019 年营收同比 373%;利润同比 3943%。 435% 博通集成 2019 年营收同比 115%;利润同比 104%。 452% 2020年 7月起,国六标准提升尾气排放要求,同时范围 龙蟠科技 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 399%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4 内车辆必须装有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远程 OBD), 监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远终端读取车辆 OBD 信息 。 12.63%;利润同比 52.10%。 鸿泉物联 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52.31%;利润同比 11.83%。 127% 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 相关规定,自 2020年 1月 1日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将开 始强制按照 TPMS(胎压监测系统) 保隆科技 2019年营收同比 44.09%;利润同比 11.24%。 122%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 公司官网、 上海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相关公司见表 6。 表 6 产 业链相关公司一览 序号 细分方向 个股 关注理由 人工智能芯片 算法芯片 百度 智能驾驶与人工智能产业龙头 地平线 智能驾驶芯片企业 虹软科技 安卓阵营图像识别算 法 核心企业 算力芯片 英伟达 算力芯片全球龙头 AMD 算力芯 片核心企业 景嘉微 潜在国产替代企业 存储 兆易创新 深度布局存储 芯片国产化 国科微 长江存储产业链企业 兴森科技 载板国产化核心标的 光学 韦尔股份 光学 CMOS芯片核心企业 智能化传感器 摄像头 舜宇光学 摄像头模组核心企业 行驶记录仪 锐明技术 商用车智能化硬件核心标的 鸿泉物联 商用车智能化硬件核心标的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2.4稀土磁材迎来产业新周期 稀土是元素周期 表中镧系元素镧 (La)、铈 (Ce)、镨 (Pr)、钕 (Nd)、 钷 (Pm)、 钐 (Sm)、铕 (Eu)、钆 (Gd)、铽 (Tb)、镝 (Dy)、钬 (Ho)、铒 (Er)、 铥 (Tm)、镱 (Yb)、镥 (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 (Sc)和钇 (Y),共 17种 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 元素,前 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 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新能源汽车 带动磁材需求的提升,其中核心稀土元素钕迎来市 场新周期。 表 7 各类稀土元素特 点及其应用 用途 元素 特点 运用领域 永磁材料 钕、钐、镨、 镝等 磁性 比普通永磁材料高 4-10 倍 永磁电动机、发电机、磁疗设备、磁悬 浮列车、军事工业等 催化剂 镧、钐、钕等 本身具有催化活性、还可以提高催化 剂的催化性能 石油裂化、汽车尾气净化、塑料稳定剂 、 高分子材料等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5 高温超导 钕、钇、铽等 转变温度过、载流能力强、抗磁场衰 竭能力强等 高温超导电缆、超导电机、超导变压器、 超导限流器等 激光材料 钕、钇、钬等 固体激光材料和无 机液体激光材料的 主要激活剂 激光测距、制导、雷达、精密定位、光 通讯等 精密陶瓷 钇 高导热、的膨胀系数、热稳定性能好、 先进的力学能力 汽车发动机、 机械结构部件、电光陶瓷、 导电陶瓷、磁性陶瓷灯 超磁致伸 缩材料 铽、镝 机械响应快、功率密度高、尺寸变化 大、具有传统超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 陶瓷几十倍的伸缩性能 声呐、燃料喷射、传感器、液体 阀门、 机翼调节器等 电热材料 镝 在高温下电阻变化小、有良好的抗腐 蚀性和化学稳定性 燃料电池、热敏电阻、高温导电图层、 光催化等 数据来源:北方稀土、上海证券研究所 稀土下游 应用主要包括磁材、催化剂、冶金、抛光、玻璃等领 域,其中磁材应用占比最高。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需求带动磁材和稀 土新周期。 传统汽车中,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EPS)、防抱死制动系 统( ABS)、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EPB)等部件的微特电机是钕铁硼 磁材的主要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将传统的内燃机更换为钕铁硼永 磁电机,成为了磁材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力。 图 43 稀土下游应用 图 44 新能源汽车电机成为高性能磁材市场增长主推力 数据来源: 美国 地质调查局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TDK、 百度图片 、 上海证券研究所 磁性材料可以分为钐钴永磁材料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烧结钕铁 硼因其优异的矫顽力、磁能积等磁材特性成 为目前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主 要组成包括钕元素( 29.0%-32.5%)、铁元素( 64.0-68.7%) 和非金 属元素硼 ( 1.1-1.2%) ,另外包含镝( 0.6-8.0%)等其他元素。磁材 需求的提升将直接影响稀土钕的需求。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6 图 45 烧结钕铁硼是目前最主流的 磁材 图 46钕铁硼永磁材料元素 占比一览 数据来源:大地熊招股书,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百度 百科,上海证券研究所 钕铁硼永磁材料下游应用包括汽车、工业控制、风电、消费电 子、变频空调等。根据 2018年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行业现状及其发 展趋势报道, 2018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 主 要集中在汽车领域, 其中传统汽车保持接近 40%,而新能源车占比接近 12%。高性能磁 材的其他消费领域包括风电、消费电子、变频空调、节能电器领域 等。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 车电机的磁材需求将 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图 47钕铁硼永磁材料 下游应用占比 图 48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测 数据来源:大地熊招股书,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罗兰贝格 ,上海证券研究所 根据包头稀交所 的交易数据,氧化镨钕价 格指数自 2020 年起 逐步走高 。由于下游需求增长,金属钕价格从 2020 年年初约 36.7 万元 /吨逐步提升至 81.5万元 /吨,涨幅达到 122%。稀土涨价有望带 动下游磁材产品逐步提价。 图 49 氧化镨钕价格指数走势 图 50 各类磁材价格走势 (元 /千克 ) 数据来源: 包头稀交所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7 钕铁硼磁材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存在规格差异,对应采用的磁材 分成普通钕铁硼以及高性能钕铁硼。根据科技 部发布的当前优先 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文件指出,内禀矫顽力与最大 磁能积之和大于 60 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我国重点鼓励发展 产品。产业内也习惯将达到相关性能指标的磁材统 称为高性能钕铁 硼。 根据大地熊招股书,全球钕铁硼毛胚 2018年产量是 18.5万吨, 按照 1:0.6的转化率大致测算, 2018年全球钕铁硼产量 11.1万吨 。 我们根据全球汽车、风电、变频空调、电梯、工业控制、消费电子 几个市场情况进行推测,预期全球高 性能钕铁硼需求量约 5.27 万 吨,占全球女铁硼需求量约 47.47%。 我们根据普通钕铁硼和高性能 钕铁硼的全球需求量对磁材用 钕需求量进行预测, 2020 年磁材领域所需钕需求量约 4.2 万吨, 2025年约 6.4万吨,相较于 2020年需求量提升 52.4%。 表 8 钕铁硼全球需求量测算 用途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普通钕铁硼(万 吨) 6.1 6.4 6.7 7.1 7.4 7.8 8.2 8.6 高性能钕铁硼(万吨) 5.0 5.3 6.1 7.0 7.7 8.6 9.6 10.8 钕铁硼 需求 量(万吨) 11.1 11.7 12.8 14.0 15.1 16.4 17.8 19.4 金属钕需求量(万吨) 3.7 3.9 4.2 4.6 5.0 5.4 5.9 6.4 金属钕需求 量同比( %) 5.3% 9.5% 9.7% 7.5% 8.6% 8.7% 9.0% 数据来源: 大地熊招股书, 上海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相关企业 见表 9。 表 9 产业相关个股一览 细分方向 个股 关注理由 稀土 北方稀土 全球轻稀土龙头 盛和资源 国内稀土核心企业,同时参股芒廷帕斯矿 磁材 正海磁材 成长受益于汽车磁材市场增长 横店东磁 成长受益于消费电子 /汽车行业磁材成长 大地熊 关注业绩弹性 金力永磁 关注新能源和汽车等领域业绩释放 数据来源 :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2.5空天一体化 趋势值得关注 2月 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 要,其中对 2035年发展目 标以及推进智慧交通进行阐述。文件对 推进智慧交通提及“ 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 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 ” 、 “ 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 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汽 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8 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 ”。我们认为, 通讯卫星、遥感卫星技术将 带来交通与物流行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产业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表 10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看点 内容要点 内容 简析 发展目标: 2035 年 实现 “全国 123出行交通圈” (都市区 1小时通勤、 城市群 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小时覆盖 )和“全球 123快货物流圈” (国内 1天送达、周边国家 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天送达 )。 未来的快货物物流圈 不仅面向国内 都市圈和城市群,更面向国际,对应 物 流形式存在创新与改革。 推进智慧 交通 : 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 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 ; 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汽车、自动 驾驶、车路协同 )、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 用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 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 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 市动态静态数 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政策 强调 需要 结合新一代通信技术 推进智慧交通。我们认为核心看点在 于通讯卫星、遥感卫星技术下加速发 展新型车联网和创新航空器产业,并 形成交通与物流行业新模 式和新业 态。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2020年,全球实施 1124次发射任务,追平 1991年以来发射次 数记录,连续三年发射次数过百。发射航天器共计 1277 个, 创历 史新高,总质量 548.85吨,为航天飞机退役以来最大值。在美国, 低轨 通信星座进入大规模常态化部署阶段 。 “星链”计划 2020年 全 年部署 833 颗卫星 ,“一网”项目发射 104 颗卫星,从试验探索逐 步向业务应用转化。 未来“空天一体化”趋势为车联网等新兴产业 提供诸多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