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o.C2018009 2018-09-26 再谈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冲击? 基于全国固定观察点调查的证据 The Influence of Ageing Workforce on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Grain 杨进13 ,刘 静怡1 ,吴比2 ,张晓波3 ,钟甫宁4 Yang Jin, Liu Jingyi, Wu Bi, Zhang Xiaobo, Zhong Funing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 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北京100810 ; 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1 ; 4.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 摘要:随着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的粮食种植是否会受到冲击?对一个人口 众多的国家而言,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迫切。以往的研究只局限于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 种植结构变化背后的内在机制,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比较欠缺。本文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 大样本农户数据,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视角去解释粮食种植结构的变 迁,并比较不同家庭类型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 种植播种面积造成了显著负向冲击,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会促进农户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 积。但是,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并没有对粮食作物面积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结构性占比 产生冲击,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同时对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造成了显著负向影 响。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主粮作物中,劳动力老龄化对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较大的水 稻和玉米的负向影响要大于劳动力投入较小的小麦。另外,对劳动力外出打工占比较多的 农户家庭而言,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播种面积造成的负向影响更大;对土地规模较大的农 户而言,劳动老龄化对粮食播种面积造成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劳 动力老龄化;粮食种植结构;外出打工;土地规模再谈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冲击? 基 于 全国固 定 观察 点 调查 的 证据 The Influence of Ageing Workforce on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Grain 杨进 13 , 刘静 怡 1 , 吴比 2 , 张晓 波 3 , 钟甫 宁 4 Yang Jin, Liu Jingyi, Wu Bi, Zhang Xiaobo, Zhong Funing 1.华中 科技 大学 ,经 济学 院,湖 北, 武 汉 430074 ; 2.农业 部农 村经 济研 究中 心,固 定观 察点 办公 室, 北京 100810 ; 3.北京 大学 ,国 家发 展研 究院, 北京 100871 ; 4.南京 农业 大学 ,经 济管 理学院 ,江 苏, 南京 210095 ; 摘要: 随 着农 村劳 动力 老 龄化的 不断 加剧 , 中 国的 粮食种 植是 否会 受到 冲击 ?对一 个人 口众 多的国 家而 言 , 其研 究的 重要性 日益 迫切 。 以 往的 研究只 局限 于粮 食种 植结 构变化 , 对种 植 结构变 化背 后的 内在 机制 , 学术 界目 前的 研究 比较 欠缺。 本文 基于 农业 部固 定观察 点大 样本 农户数 据, 从粮 食作 物和 经济作 物的 种植 面积 变化 视角去 解释 粮食 种植 结构 的变迁 , 并 比较 不同家 庭类 型的 异质 性效 应。 研 究结 论表 明: 农 户家 庭的劳 动力 老龄 化对 粮食 种植 播 种面 积 造成了 显著 负向 冲击 , 劳 动力老 龄化 加剧 会促 进农 户减少 粮食 作物 的种 植面积 。 但是 , 劳 动 力老龄 化现 象并 没有 对粮 食作物 面积 在农 作 物 总播 种面积 中的 结构 性占 比 产 生冲击 , 这主 要 是因为 劳动 力老 龄化 趋势 同时对 经济 作物 种植 面积 也造成 了显 著负 向影 响。 在水稻 、 小 麦和 玉米 三 种主 粮作 物中 , 劳动 力老龄 化对 生产 过程 中劳 动投入 较大 的水 稻和 玉米 的负向 影响 要 大于劳 动力 投入 较小 的小麦 。 另外 , 对 劳动 力外 出 打工占 比较 多的 农户 家庭 而言 , 劳 动力 老 龄化对 粮食 播种 面积 造成 的负向 影响 更大 ; 对 土地 规模较 大的 农户 而言 , 劳 动老龄 化对 粮食 播种面 积造 成的 负向 影响 相对较 小。 关键词: 劳 动力 老龄 化; 粮食种 植结 构; 外出 打工 ;土地 规模 ; 中图分类号:F301, F304 作者信息 : 杨进 ,华 中科 技大学 经济学 院 和 北京大 学国家 发展研 究院 ,电 话 18271410909 , 邮箱 ; 致谢: 国家 自科 基金 青年 项目: 农业 供应 链金 融实 证研究 :机 理、 影响 与政 策选择 (项 目编号:71603141) 。文责自负。 再 谈 劳动 力 老龄 化 对粮 食 种植 面 积的 冲 击? 基 于 全国固 定 观察 点 调查 的 证据 The Influence of Ageing Workforce on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Grain 摘要: 随 着农 村劳 动力 老 龄化的 不断 加剧 , 中 国的 粮食种 植是 否会 受到 冲击 ?对一 个人 口众 多的国 家而 言 , 其研 究的 重要性 日益 迫切 。 以 往的 研究只 局限 于粮 食种 植结 构的变 化 , 对 隐 藏在种 植结 构变 化背 后的 内在机 制, 学术 界目 前的 研究还 比较 欠缺 。 本 文基 于农业 部固 定观 察点大 样本 农户 数据 , 从粮 食作物 和经 济作 物的 种植 面积变 化视 角去 解释 粮食 种植结 构的 变 迁, 并比 较了 不同家 庭类 型的异 质性 效应 。 研 究结 论表明 : 农户 家庭的 劳动 力老龄 化对 粮 食 种植在 农作 物播 种面 积的 结构性 占比 没有 显著 影响 , 这主要 是因 为劳 动力 老龄 化趋势 同时 对 粮食作 物种 植面 积和 经济 作物种 植面 积都 造 成 了显 著负向 影响 。 在 水稻、 小麦 和玉米 三种 主 粮作物 中 , 劳 动力 老龄 化对 生产过 程中 劳动 投入 较大 的水稻 和玉 米的 负向 影响 要大于 劳动 力 投入较 小的 小麦 。 另 外 , 对劳动 力外 出打 工占 比较 多的农 户家 庭而 言, 劳动 力老龄 化对 粮食 播种面 积造 成的 负向 影响 更大; 对土 地规 模较 大的 农户而 言, 劳动 老龄 化对 粮食播 种面 积造 成的负 向影 响相 对较 小。 关键词: 劳 动力 老龄 化; 粮食种 植结 构; 外出 打工 ;土地 规模 ; 中图分类号:F301, F304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explain the impact of labor aging on the changes of grain plant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ges in planting area of grain crops and cash crops, and compares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family types. Our result show that: the ageing workforc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al proportion of grain in the area of crops.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aging trend of labor forc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nfluence on both the area of grain and the area of cash crops. And labor aging has more impact on rice and corn than wheat. In addition, if the household is mainly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 has more land, it will weak the negative affect of ageing workforce on the area of grain.Keywords :Ageing Workforce ;Grain Production Structure ;Out-migrant for work ;Land size 一、 引言 随着我 国农 业发 展取 得了 巨大成 就的 同时 , 供 需结 构性矛 盾也 逐渐 凸显 出来 。 近年 来我 国粮食 产量 持续 增长, 但 是粮食 自给 率却 是在 逐年 降低 ( 唐 华俊 ,2014 ; 姜 长云,2014 ; 毛 学峰等,2015) 。作 为人口 大国和粮 食生 产大国 ,尤 其是在全 球粮 价下跌 、粮 食生产成 本上 涨的背 景下 , 立足于 我国 国内生 产情 况 , 满足 人口 对粮食 的刚 性需 求、 保障 粮食安 全是 我 国 农业发 展的 重要 目标 。 习 近平总 书记 在十 九大 报告 中指出 , 三 农问 题是 关系 国际民 生的 根本 性问题 , 实 施乡 村振 兴战 略, 优 先发 展农 业农 村 是 我国由 农业 大国 转变 成为 农业强 国的 必然 要求 。2018 年底 召开 的中 央农村 工作 会议 和 2018 年 中央“ 一号 文件” 的发 布 , 全面贯 彻党 的 十九大 精神 , 着 重强 调了 新时代 实施 乡村 振兴 战略 的重大 意义 , 并 对新 形势 下我国 粮食 安全 战略进 一步 做出 了全 面部 署 。 在新 时代 全面振 兴乡 村 的背 景下 , 如何发 展粮 食生产 , 推动 粮 食生产 的供 给侧 结构 性改 革, 更 是实 现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的 重中 之重 。 近十年 来, 在计 划生 育政 策和城 市化 迅速 发展 的推 动下, 中国 人口 结构 发生 了巨大 的变 化, 按 照世 界卫 生组 织(WHO) 的划 分标 准衡 量, 中国 自 2000 年起 60 岁 及以 上人口 占总人 口的 比 例就 已达 到 10.93% , 到 2037 年我 国老 年人 口 将超 过 4 亿 , 中国 将逐 步 进入老 年性 社 会 (彭希哲 和胡湛,2011 ;胡鞍钢等 ,2012 ;刘华 ,2014; 郑伟等,2014 ; 胡翠和许召 元, 2014 ; 龚锋和 余锦亮 ,2015 ;汪伟 和艾春 荣,2015 ; 汪伟,2016 ) 。 在改 革开放 以来的四 十 年时间 里 , 中 国工业 化发 展迅速 , 而城 镇化的 发展 相对滞 后 , 在 最近二 十年 时间内 这种 情 况 稍有 改善 , 城 镇化明 显提 速,大量 农业 劳动力 转移 到城市寻 找非 农就业 工作 ( 蔡昉,2007 ; Cai et al ,2009 ;Zhang et all ,2011 ) ,尤 其是 青壮 年 农业劳 动力 的大 规模 转移 ,导致 目前 滞 留农村 从事 农业 生产 的主 要是年 龄较 大的 劳动 力 。 随着时 间的 推移 , 当 前劳 动力老 龄化 的 发 展 趋势 越来 越严 重 , 日益 成为学 术界 核心 关注 的研 究问题 (陈 锡文 等,2011 ; 胡雪枝 和钟 甫 宁,2012;Yang et al ,2013 ; 杨 进等 ,2016 ; 刘 景景 和孙赫 ,2017 ; 陆岐 楠等 ,2017 ; 王善 高和田 旭,2018 ) 。 学术界关于 劳动力老龄化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 在对生产要素投入 的影响( 秦 立建等,2011) 、 农业产 出 的影响( 李旻 和赵连阁 ,2009) 、土地 利用效率 的影 响( 杨俊等 , 2011 ; 林 本喜 和邓 衡山 , 2012 ) 、 以及 农业 生产 行为 决策 之间 的关 系( 钟 甫宁 和胡 雪梅 , 2008 ; 李澜和 李阳 ,2009 ; 胡雪 枝 和钟 甫宁 ,2012) 等 内容 。 其 中, 关于 劳动 力老 龄化对 粮食 种植 结构 的 冲击 , 主 要有 三篇 文献进 行了 研究 : 杨 进等 (2016 ) 研 究发 现劳 动力 老龄化 对粮 食作物结构性占比不产 生显 著影 响; 刘 景景 和孙 赫 (2017 ) 认 为 劳 动力 老龄 化 对 粮食 作 物 种 植 面 积 暂时 没有 表现 出负 效应 ; 王 善高 和 田 旭 (2018 ) 研究 表明 农村 劳动 力老 龄化 对粮食 作物 种 植比例 存在 负向 影响 。 这 三个研究 之 所以 没有 取得 一致的 结论 , 主 要在 于研 究方法 和数 据的 差异, 且都 只关 注了 粮食 作物结 构性 占比 , 并 没有 从粮食 作物 种植 面积 本身 来解释 粮食 作物 结构性 占比 的内 在作 用机 制, 这反映 了 目前 学界 关于 劳动力 老龄 化对 于粮 食种 植的影 响研 究 还较为 薄弱 。 基于此 , 作者 在比 较以 往研 究的 基础 上, 进一 步运 用更严 谨的 实证 方 法和 大样 本农户 数据 , 综 合比 较粮 食作物 种植 面积 和结 构性 占比变 化, 梳理 出粮 食作 物 种植 结构 的 内 在 作用 机制 , 并 比较 不同 家庭类 型的 异质 性效 应 , 系统地 来分 析研 究 这 个问 题。 本文拟 利用 农业 部农 村固 定观察 点 2010 2014 年的 大样本 农户 微观 数据 进行 实证分 析 , 该数据 库调 查系 统由 中央 政策研 究室 和农 业部 共同 领导 , 于 1984 年 经中 共中 央书记 处批 准 设立,1986 年正式 建立 并 运行至今 ,主 要通过 观察 点建立专 业的 调查小 组, 对农村社 会经 济进行 长期的 连续调 查, 从而对 农村微 观经济 主体 进行统 计分析 ,掌握 农村 建设的 新动态。 目前有 调查 农户 23000 户 ,调查 村 360 个行 政村 , 样本分 布在 全国 除港 澳台 外的 31 个省 (区、 市) 。数 据量 大而全 ,能够 充分地 支撑本 文的 实证研 究,更 能体现 出本 文研究 结论的 普遍性 。 其 次, 鉴于 粮食 属于一 个大 范畴 , 本 文以 水稻、 小麦 和玉 米三 种主 要粮食 作物 的播 种面积 之和 以及 三者 面积 之和占 农作 物总 播种 面积 的比例 来衡 量粮 食种 植结 构 性占 比 , 以 此 来探究 农村 劳动 力老 龄化 对粮食 种植 结构 的影 响。 本文结 构安 排如 下: 第一 部分为 引言 ; 第二部 分 文 献综述 ; 第三 部分 劳 动力 老龄化 和 粮 食种植 发展 的现 状描 述 ; 第 四部分 构建 劳动 力老 龄化 对粮食 种植 结构 影响 的分 析框架 和理 论 假说 ; 第五 部分 劳动 力老 龄化对 粮食 种植 结构 的实 证分析 ; 第 六部分 不 同家 庭类型 的异 质性 效应讨论 ; 第七 部分 是结 论。 二、 文献 综述 劳动力 老龄 化对 农业 生产 产生影 响主 要体 现在 两个 方面 : 其 一是 农业 劳动 力老 龄化会 导 致劳动 力的 劳动 供给 下降 , 降 低人 力资 本。 农业 生 产活动 对体 力的 消耗 较 大 , 尤 其是 粮食 生 产是劳 动强 度较 大的 大田 作物 , 在 耕田 、 播 种和 收 割等环 节都 需要 大量 的劳 动投入 , 而老 年 劳动力 体力 状况 较差 , 劳 动力的 质量 降低 会导 致农 业有效 劳动 投入 不足 。 随 着劳动 者年 龄的 增加, 其学 习能 力逐 步下 降, 思 维模 式僵 化, 创新 能力不 足, 不利 于先 进作 业方式 和农 业生 产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进而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 李旻 和赵连 阁 ,2009 ; 李澜 和 李阳 ,2009 ; 郭熙 保等 ,2013; 陈锡 文等 ,2011) 。 其 二是农 业劳 动 力老龄 化会 影响 农业 劳动 力的分 配。 不同 于青 壮年 劳动力 , 老 年劳 动力 拥有 较少的 非农 务工机会且劳动报酬低 ( 林本喜和邓衡山 ,2012 ; 周来 友等 ,2015) , 从事农业生产 活 动 的 机 会 成本较 低 , 所 以老 年劳 动 力倾向 于投 入时 间和 精力 在农业 生产( 李琴 和宋 月萍 ,2009)。 具体 而言, 学术 界 关 于劳 动力 老龄化 对农 业生 产的 影响 研究主 要体 现在 三个 维度 , 分别 是农 业 生 产要素 投入、 农业产 出、 农业生产 行为 决策, 关于 粮食作 物种植 行为的 研究 目前 比 较薄弱 。 在 农业 生产 要素 投入 方面 , 部分 学者 研究 发现 老龄 化农户 受自 身体 能限 制, 会倾向 土地 撂荒, 减少 对粮 食生 产的 劳动力 投入 、 自 用工 资金 投入和 土地 投入 , 降 低土 地使用 率, 导致 农业劳 动 和 土地 投入 不足 , 从而对 农业 产出 产生 负面 影响 ( 李旻 和赵 连阁, 2010 ; 秦立 建等 , 2011 ; 林本喜和 邓衡山,2012 ;何小 勤,2013)。 另 外一部分学 者 认为随着 农 业劳动力老 龄 化 的加 剧,农 户基于 理性 的考虑 ,会加大 农业 机械 的投入 使用, 增加 农 业机 械化外包 服务, 减少体 力支 出, 提高 耕地 利用效 率 ( 杨俊 等,2011 ;Yang et al. ,2013 ; 周 来 友等,2015 ; 彭 代彦和 文乐 ,2016 ; 陆岐 楠等 2017 ;Zhang et al. ,2017 ) 。 在 农业 产出 方面 , 陈锡 文 等(2011) 和周 宏等 (2014 ) 的 研究 发现 农业 劳动 力老 龄化会 导 致农业 劳动 力投 入不 足 , 从而对 农业 产出 造成 负面 影响。 但是 老年 劳动 力年 龄增长 带来 的经 验积累 一定 程度 上可 以抵 消劳动 力老 龄化 体能 下降 的负面 影响 , 不会 使水 稻生 产力出 现明 显 下降, 也就 是说 老龄 化未 必会给 粮食 产出 造成 直接 的负面 影响 (钱 文荣 和郑 黎义,2010;胡 雪枝和 钟甫 宁,2012)。 在 农业 生产 行为 决策 方面 , 已有的 文献 主要 从种 植决 策和农 业技 术选 择来 分析 劳动力 老 龄化 在 农业 生产 经营 的决 策过程 发挥 的作用 。 胡雪 枝和钟 甫宁 (2012 ) 的 研 究侧重 农业 的生 产决 策 , 发 现老 年农 户粮 食作物 种植 的比 重并 没有 比年轻 农户 低, 二者 的主 要要素 投入 水平 以及粮 食作 物单 产也 基本 一致。Ji et al. (2017 ) 研究 了人口 老龄 化对 农业 的影 响, 部 分取 决 于农业 机械 服务 的的 可获 得性, 以及 地理 环境 的差 异。 张 瑞娟 (2017 ) 研 究了 农村人 口老 龄 化对土 地流转 的影响 ,结 果表明 不同年 龄段的 老龄 化问题 会对农 户土地 流转 产生不 同影响。 对于农 业技 术选 择的 研究 , 在全国 整体 农业 技术 变迁 以增加 机械 化程 度 的 方式 来节约 劳动 的 趋势下 ( 蔡 昉,2007 ; 肖 卫和 肖 琳子 ,2013 ; 郑 旭 媛和徐 志刚 ,2016) , 通 过 测算 农业 全要 素生产 率 ( 赵芝 俊和 袁开 智 ,2009 ; 匡远 凤,2012) , 运用 随机 前沿 模型 分析 农业劳 动力 老 龄化 某 种具 体农 作物 的 生 产技术 效率 的影 响( 郭 晓鸣 和左喆 瑜, 2015) , 探 讨劳 动力老 龄化 带 来劳动 力供 给不 足的 背景 下农户 将会 选择 何种 农业 技术。 关于劳 动力 老龄 化对 粮食 种植结 构的 研究 , 杨 进等 (2016 ) 采用 2004 年至 2008 年 农业 部固定 观察 农户 调查 数据 , 研究 农村 劳动 力转 移对 中国粮 食种 植结 构影 响 的 同时,也 研 究了 劳动力 老龄 化对 粮食 作物 结构性 占比 的影响 , 他 们的 实证检 验结 果表 明并 没有 出现显 著的 正向或者负向效应 。 王善 高和 田旭 (2018 ) 采用 2010 年农 业部 固定 观察 点的 微观 农 户 数 据 , 实证检 验了 劳动 力老 龄化 对粮食 种植 面积 占比 的影 响, 无 论是 平原 地区 还是 山区, 农业 劳动 力平均 年龄 对粮 食作 物占 比 都产 生了 负面 影响 , 但是 将农户 样本 按照 年龄 划分 成不同 的虚 拟 变量组 后 , 老年 户 在 平 原地 区 呈 现 出 正面 影 响 , 而在 山 区 呈 现 出负 面 影 响 。 刘 景 景 和 孙赫 (2017 ) 基 于全 国农 村固 定观察 点的 农户 数据 , 通 过对三 大主 要粮 食品 种 播 种面积 的比 较分 析发现 劳动 力 老 龄化 对粮 食种植 面积 没有 表现 出负 效应 。 他们 的研 究 结 论并 未取得 一致 , 主 要问题 存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第一, 他们 三者 的研 究 都 仅仅分 析了 农户 粮食 种植 的结构 性占 比 变化, 并没 有对 粮食 种植 面积这 个维 度进 行探 究, 没有解 释粮 食种 植面积 的 波动如 何影 响了 粮食作 物 结 构性 占比 变化 的 内在 作用 机制 ; 第 二, 王善高 和田 旭 (2018 ) 采 用了 农 业部 农村 固定观 察点 一年 的数 据, 缺乏对 时间 维度 的控 制, 无法消 除时 间变 化趋 势带 来的潜 在 内 生影 响 效应 。 另 外, 该研究 没有 控制 农户 个体 固定 效应 , 也没 有控 制村 固定 效应 , 这样 就 遗 漏了 大量农 户家 庭层 面 和 村级 层面 的 内生 影响 因素 , 可能 导致 实证 结果 不稳 健 ; 第三 , 刘 景景 和 孙赫 (2017 ) 的 研究 只 进 行了统 计性 的描 述 , 缺少 对其他 影响 因素 控制 后的 实证检 验, 研究 结论 只 体现 了相 关性 关系 。 综上所 述, 目前 学界 关于 劳动力 老龄 化对 粮食 种植 结构的 影响 研究 还比 较欠缺 , 研 究结 论也尚 未达成 一致, 存在 较大的 研究拓 展 空间 :1 ) 研究粮 食 种植 结构性 变化 ,不仅 仅只关 注粮食 种植 面积 占比 , 还 要 详细 研究 粮食 种植 面积 的 波动 , 以 反映 其 结 构性 占比变动 的 内在 逻辑 , 从而弄 清楚 背 后的 内在作用 机制 ;2) 更需要 从多维 度去 探 讨劳动 力老 龄化对 粮食种 植结构 的异 质性 影响 , 因 为当前 农村 的农 户家 庭已 经呈现 出多 元化 的发 展趋 势, 比 如有 的家 庭主要 以外 出打 工为 主, 有的家 庭依 然以 种植 农业 为主 ; 另 外, 不同 的土 地 规模也 会体 现差 异化的 规模 效应 , 所 以需 要综合 研究 这些 方面 。 三 、劳 动力老 龄化 和粮食 种植 发展的 现状 近十年 来我 国老 龄化 进程 尤其迅 速, 在人 口年 龄结 构方面 ,2005 年我国 老年 人口占比 仅为 7.7%,到 2015 年已 增加 至 10.8%(如 表 1 所 示) 。 如果 按照 世界 卫生 组 织的标 准, 一 个国家 或者 地 区 60 岁以 上 老年人 口占 人口 总数 比例 超过 10% , 或者 65 岁 以上 老年人 口比 例超 过 7% 时 ,即 该国 家或 地区步 入“ 老龄 化社 会” , 这意味 着中 国已 经步 入了 老龄化 社 会 。在 劳动 力年 龄结 构方 面 ,我国 劳 动力 平均 年龄 从 2000 年的 37.39 岁上 升 至 2016 年的 44.51 岁, 也进 一步 凸显 了 老龄化 的发 展趋 势 , 这将 日益成 为中 国经 济社 会发 展的核 心问 题 。 表 1 我国 人口 和劳 动力 老龄化 变动 趋势年份 老 年人口 比例(% ) 平 均年龄 (岁) 2000 6.96 37.39 2005 7.70 39.38 2010 8.90 41.91 2011 9.10 42.34 2012 9.40 42.76 2013 9.70 43.20 2014 10.10 43.63 2015 10.47 44.07 2016 10.80 44.51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表 2 反映了 19902016 年 我国农 业劳 动力 年龄 分布 情况, 将年 满 16 周 岁主 要 从事农 业 的劳动 力列 为农 业劳 动力 ,则农 业劳 动力 年龄 层次 分成以 下 6 个部 分:1624 岁、2534 岁、3544 岁、4554 岁、5564 岁和 65 岁 以上 。 近二十 年来 ,我 国 45 岁 及 以上农 业劳 动力所 占比 例平 均每 年增 加 1.2 个百 分点 ,呈 现上 升趋势 ;其 中 65 岁 及以 上 的人口 所占 比 例从 1990 年的 2.4% 提高 到 2016 年的 12.02% ,增 加近 10 个 百分 点。 由此 可 见,我 国农 业 劳动力 现已 表现 出显 著的 老龄化 现象 ,且 农业 劳动 力 老龄 化趋 势 也 在进 一步 加剧。 表 2 19902016 年农 业劳 动力年 龄分 布情 况(% ) 农 业劳动 力年龄 16-24 岁 25-34 岁 35-44 岁 45-54 岁 55-64 岁 65 岁及 以上 1990 年 30.40 25.60 21.30 12.60 7.70 2.40 2000 年 14.30 27.60 23.10 20.10 10.10 4.70 2010 年 11.70 15.90 25.30 22.60 18.10 6.40 2011 年 14.06 12.74 17.19 13.80 11.54 10.06 2012 年 14.08 12.65 16.58 14.20 11.90 10.37 2013 年 13.36 13.18 15.99 14.44 12.27 10.61 2014 年 12.60 13.34 14.98 15.18 12.65 11.16 2015 年 11.97 13.77 14.51 15.99 12.26 11.51 2016 年 10.94 13.77 13.69 16.75 12.36 12.02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图 2 反映了 19782016 年 我国粮 食作 物种 植面 积及 粮食作 物种 植面 积在 总农 作物种 植 面积中 的占比 变 化情 况。 粮食作 物种 植面 积 在 1978 年至 2003 年期 间, 出现 了 较大幅 度的 下降, 从 1978 年 120587 千公顷 下降 至 2003 年的 99410 千公 顷 。 然后 从 2004 年至 2016 年,开 始缓 慢上 升,从 2004 年 101606 千 公顷 上涨 至 2016 年 113034 千公 顷 。 粮食 种植 面 积 在整 个农 作物 种植 面积 中的占 比 在 2003 年 以前 呈 现下降 趋势 ,2003 年至 2006 年 开始 上 涨 ,其 后 从 2006 年 开始 缓 慢下降 ,但 是下 降幅 度不 大,占比 基 本维 持 68% 的 水平。图 1 19782016 年粮 食作 物种植 面积 及占 比 变 化情 况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 四、 理 论分析 框架 及研究 假说 假设农 户的 劳动 力数 量保 持不变 ,随着 农 业劳 动力 老龄化 趋势 的加 剧, 农户 的劳动 供 给将逐 渐减 少, 而且 受到 体能的 限制 ,对 于那 些农 业劳动 强度 较大 的工 种, 老龄化 较为 严 重的农 户将 受到 更大 的影 响。因 此, 农户 作为 理性 决策人 ,会 积极 调整 其 要 素投入 和种植 结构 , 以适 应老 龄化 不断 扩大的 劳动 供给 约束 。粮 食作物 属于 大宗 农田 作物 ,在 生 产过 程 中 ,尤 其是 农忙 时期 ,它 的 劳动 强度 较大 ,随着 劳 动力老 龄化 的加 剧, 当农 户 的劳 动供 给 无法满 足粮食 生产 过 程中 对 劳动 力 体 力的 需求 时, 农户会 逐渐 减少 劳动 强度 较大的 粮食 作 物种植 ,故 而提 出以 下假 说: 假说 1: 农户劳动力老龄 化的趋势,会给粮食 作物 的 种植带来负向冲击 。 考虑到 不同 粮食 作物 品种 生产过 程 对 劳动 投入 的需 求有所 差异 , 劳动 力 老 龄化 对不同 粮 食 作物 种植 面积 的影 响程 度也会 有所 差异 。表 3 反 映了 2009 年2016 年 我国 主要粮 食作 物 用工情 况 , 数 据显示 在小 麦、 水稻 和玉 米三种 主要 粮食作 物中 , 水稻和 玉米 的劳动 投入 要远 大于小麦 ,2009 年水 稻和 玉米的 劳动 用工 数量 分别 是 8.35 天 和 7.5 天, 而小 麦的劳 动用 工 数量只 有 5.82 天; 2016 年 水稻和 玉米 的劳 动用 工数 量分别 是 5.81 天和 5.57 天 , 而小 麦的 劳 动用工 数量 只有 4.54 天。 故而在 面对 劳动 力的 劳动 供给约 束 时 ,劳 动力 老龄 化对的 水稻 和 玉米的 负向 影响 程度 要大 于劳动 力投 入较 小的 小麦 。 表 3 主要 粮食 作物 用工 数量( 日)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55000 65000 75000 85000 95000 105000 115000 12500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千公顷)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年份 水稻 小麦 玉米 2009 8.35 5.82 7.50 2010 7.83 5.64 7.32 2011 7.61 5.58 7.18 2012 7.20 5.16 6.95 2013 6.87 5.04 6.60 2014 6.44 4.87 6.30 2015 6.23 4.65 5.95 2016 5.81 4.54 5.57 数据来源: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 假说 2: 相对于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少的小麦 作物而言,农户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 对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 投入 大的 玉米 和水稻种植 的负 向冲击要更大。 随着我 国农 村劳 动力 大规 模向非 农业 部门 转移 , 劳 动力 外 出务 工现象 越 来越 普遍 。 蔡昉 (2007 ) 研究 指出 我国 农 村劳动 力短 缺现 象已 经出 现, 中 国农 村 劳 动力 供给 无限的 时代 已经 结束 (Fan ,2009 ;Cai and Wang ,2009 ;Zhang et al. ,2011 ) 。 据国 家统 计局 数 据显示 , 截 止 到 2016 年 , 中 国农 民工 总 量 已经 达到 了 28171 万人 , 比 2016 年 增加 424 万人 , 增长 1.5% 。 其中, 外出 务工 农民 工 达 16821 万人 ,比 上年 增长 0.3% ,超 过农 村劳 动力 一半 以上 1 。 对于外 出打 工较 多的 农户 而言, 劳动 力老 龄化 对农 户 粮食 种植 产生 两个 层 面 的影响 : 一 方面基 于资 金约 束的 考虑 , 由于 家庭 成员 外出 打工 可以挣 更多 的现 金收 入, 抵消农 业收 入的 不足 , 缓 解农 户的资金 流 动性约 束 , 有 助于滞 留在 农村的 老年 劳动 力降 低农 业劳动 时间 ( 李 琴等,2009 ; 王跃梅 等,2013), 减轻 农户 家庭 对土 地的依赖 , 其 对粮食 种植 收入的重 视程 度 也会 有所 降低 , 所 以当 农户家 庭的 劳动 力老 龄化 严重时 , 外 出打 工较 大的 农户家 庭会 更多 的减少 粮食 作物 的种 植; 另一方 面基 于劳 动力 约束 的考虑 , 由于 大量劳 动力 外出打 工 , 家庭 可支配 农业 劳动 力供 给直 接减少 , 从 事农 业生 产活 动的劳 动力 配置 受到 制约 , 这类 家庭 从事 繁重粮 食生产 劳 动就 较为 吃力。 当这 类农 户家 庭的 劳动力 老龄 化严 重时 , 家 庭可支 配农 业劳 动供给 会进 一步 减少 ,因 此可以 提出 以下 假说 : 假说 3: 对劳动力外出打工 较多的农户家庭而言 , 劳 动力老龄化 对其粮食 作物 种植的负 面影响更大 。 我国农 业发 展土 地资 源有 限, 小 农经 济在 中国 历史 上 的存 在一 直都 具有 其 合 理性, 黄宗 智(2010) 、贺雪峰和 印子(2015) 在关于中国要素禀赋是否适合农业规模 化经营研究时指出 中 国现在和 未来 都应走 小规 模农业生 产路 线 。80 年代 后期,由 于家 庭联产 承包 责任制对 土地 1 根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整理。的细碎分割过分, 导致 农户 经营 规模 狭小 , 土 地生 产率 提高 受限 , 家庭 收入 水平 低 , 一 度 出 现收不 抵支 现象 , 不 少农 民 因此 放弃 从事 农业 活动 , 小 农经 营暴 露出其 局限 性。 十八 届三 中 全会明 确指 出 , 要发 展多 种形式 规模 经营 。 国 内学 者 也研 究发 现 , 规模 经营 对 农业 生产 行 为 决策会产生 多 方面的 深入 影响(刘 凤芹 ,2006 ;郭 庆海,2014 ; 姜松等 ,2016 ;仇焕 广等, 2017 ; 陈杰 和苏群 ,2017)。 相对于 拥有 较小 土地 规模 的农户 而言 , 拥有 较大 土地 规模的 农户 因为 具备 了土 地规模 效 应 : 一方 面 他 们的粮食 种植 收入 总额 更高 , 如 果大 面积的 减少 粮食 种植 , 其 家庭收 入将 大 幅 度 下降 ; 另一 方面他 们 使 用农业 机械 以替 代农 业劳 动力 更 具有 优势 , 由 于土 地规模 较大 , 将 更大程 度上 降低 每亩 的农 业机械 化成 本 。 所以 , 当 劳动力 老龄 化 出 现以 后 , 从经济 成本 核算 的角度 , 他们 更倾向 于用 农业机 械替 代劳 动力 , 而 不是大 规模 的减 少粮 食种 植, 否则 将大幅 度降低 农业 收入 。故而 可 以提出 以下 假说 : 假说 4: 相对于拥有较小 土地规模的农户而言 , 农 户劳动力老龄化的趋 势, 给拥有较大 土地规模的农户粮食 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