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ONGONE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table_subject 2021 年 7 月 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 table_date 分析日期 2021 年 7 月 1日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李沛 执业证书编号: S0630520070001 电话: 021-20333403 邮箱: table_product table_main 东海策略研究类模板 投资要点: “双碳目标” 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战略。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 记首次提出“双碳目标”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 。 2019 年,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 98 亿吨,占全球总量的 29%,位居全球第一。从碳排放占比 看,电力供热行业、建筑建材行业及制造业、交运行业与其它行业为我国二氧 化碳排放量主要行业, 2018 年占比分别为 57%、 31%、 9%和 3%。从能源结 构上看,中国 能源结构仍 以化石能源为主。据国家统计局, 2019 年,中国煤 炭消费占比 57.5%。总体 看, “ 双 碳 ” 战略利于 低碳 产业 的长远发展 。 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利好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 根据中国能源与电 力发展展望报告,在深度减排情景下,我国将把燃煤发电装机容量比例从 2035 年降低到 26,到 2060 年降低到 8,煤电在发电量中的比重大幅降 低。同时,光伏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以及对发电需求已大 幅 增加。为实现碳 中和,我国至 2060 年预计需要 86 亿千瓦光伏资源量 。 总体 看,碳达峰、碳 中和 战略有利于对传统能源形成长期替代,有利于光伏、风电等低碳能源行业 的加速发展。 利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 在我国的总碳排放量中,汽车排放量约 占 7.5。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道路运输部门已成为关键环 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2021 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企销量不断超预期, 1 月和 2 月的同比增幅分别为 286%和 749%,虽存在基数效应,且 3-5 月增 速环比有所回落,但同比增速仍居高位,销量整体呈现强劲态势。 2021 年 6 月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斯特兰价 由 2020年三季度的 3.2 万元 /吨大幅涨超 50%; 钴价和镍价 也自 2019 年 来一直位居高位。 在双碳 背景下,新能源汽车 以及 相 关上游产业链贵金属行业也有望迎长期利好。 钢铁行业减排压力较大 ,钢价有望得到支撑 。 钢铁行业在我国工业中, 碳排放量占比在 18%-20%附近,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 工信部多次提出 要压降粗钢产量,钢铁要地河北省唐山市今年以来也发布了一系列 钢铁限产政 策,已基本进入常态化。当前 看,钢铁产量限制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而 需求端粗钢需求的旺盛一定程度上会对钢价形成支撑 ,成本压力较大的钢铁企 业或逐步出清, 规模效应 使 行业集中度 有望提升,马太效应 有望进一步显现 。 我 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迎 发展机遇。 2021 年 2 月 1 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 )正式落地。 我国 试点近 10 年的碳排 放权交易,将迎来全国集中统一交易时代。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运营 已经进入倒计时 ,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预计规模超千亿。 Wind 碳中和指数成分及表现。 截至 2021 年 6 月 28 日, Wind 碳中和 指数成分股共计 90 只。市值居首的成分个股为宁德时代,对应市值为 11,502.97 亿元,也是当前唯一市值超万亿元 成分股。市值超千亿的成分个股 共 18 只 。 从行业分布市值占比看,电气设备与公用事业公司市值占比位居前 两位,分别为 54%与 20%,合计占比近 74%。五一假期以来,受多重利好提 振, Wind 碳中和指数较较低点反弹近 14%。总体来看,我们将长期看好碳中 相关研究报告 LONGONE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和板块的配置价值,可逢低关注。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面超预期收紧 ; 低碳能源 推广不及预期; 钢铁限产 力度不及预期 ;碳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不及预期 。 LONGONE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正文目录 1.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长期战略目标 . 5 1.1. “双碳”目标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方向 . 5 1.2. 参考发达国家碳中和进程,我国降低碳排放压力较大 . 6 1.3. 碳排放的行业结构 . 8 2. 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 . 9 2.1. 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利好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 . 9 2.2. 利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 . 12 2.3. 钢铁供给端面临减产压力,钢价有所支撑 . 13 3. 中国碳交易市场 建设稳步推进 . 15 4. Wind 碳中和指数主要成分及近期表现 . 16 图表目录 图 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百万吨 ) . 7 图 2 (欧盟碳权价格持续上涨,欧元 /吨,吨 ). 7 图 3 (主要经济体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占比 ) . 8 图 4 (中国 2018 年燃料燃烧碳排放量主要行业占比, %) . 8 图 5 (2017 年中国主要能源碳排放量,千吨二氧化碳 ) . 9 图 6 (2016 年主要碳排放国每美元 GDP 碳排放量,千克 ) . 9 图 7 (中国对石化燃料的总体对外依存度, %). 9 图 8 (全球 CO2 总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1 公吨 =1000KG) . 9 图 9 (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占世界总量超三成,百万瓦特 ) . 10 图 10 (焦煤期货收盘价,元 /吨 ) . 10 图 11 (水电新增发电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 11 图 12 (新增发电总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11 图 13 (风电新增发电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 11 图 14 (火电发电新增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 11 图 15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呈现强劲态势,辆, %). 12 图 16 (正极材料价格变化图,万元 /吨 ) . 13 图 17 (负极材料价格 变化图,万元 /吨 ) . 13 图 18 (钴价平均价,万元 /吨 ) . 13 图 19 (镍价平均价,万元 /吨 ) . 13 图 20 (螺纹钢期货收盘价,元 /吨 ) . 14 图 21 (热轧卷板期货收盘价,元 /吨 ) . 14 图 22 (粗钢当月产量及当月同比,万吨, %) . 14 图 23 (钢材当月产量及当月同比,万吨, %) . 14 图 24 (北上广深四地碳排放权成交均价,元 /吨 ) . 15 图 25 (欧洲碳指数成交量及成交价,欧元 /吨,吨 ) . 16 图 26 (欧盟和韩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百万吨二氧化碳 ). 16 图 27 (Wind 碳中和指数成分股所属行业市值占比,截至 2021 年 6 月 28 日 ) . 17 图 28 (Wind 碳中和成分公司行业分布,个,截至 2021 年 6 月 28 日 ) . 17 LONGONE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图 29 (Wind 碳中和指数走势,点 ) . 18 图 30 (Wind 碳中 和指数成分市值千亿以上标的,亿元 ) . 18 表 1 主要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进度 . 7 表 2 Wind 碳中和指数成分股概况(截至 2021 年 6 月 28 日,市值排序) . 18 LONGONE 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1.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长期战略目标 1.1.“双碳”目标 成 为我国长期战略方向 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 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 2021年 2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 体系的指 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2021 年 3 月 5 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 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 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分别降低 13.5%、 18%。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70%。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 案。扩大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 减排支持工具 ,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1 年 4 月 15 至 16 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 翰 克里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发表声明 如下: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 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 候变化领域的 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走向未来,中美 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 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 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 1.5之内。 2021 年 4 月 21 日,央行、发改委、证监会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21 年 版),实现三大重点突破。一是绿色项目界定标准更加科学准确。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 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并采纳国际通行的“无重大损害”原则,使减碳约 束更加严格。二是债券发行管理模式更加优 化。首次统一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 目的界定标准,有效降低绿色债券发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提升绿色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 三是为我国绿色债券发展提供稳定框架和灵活空间。 2021年 4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习近平 指出,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 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中国已决定接受 基加利修正案,加 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2021年 4 月 22 日,国家能源局印发 2021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 2021 年煤 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 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 2000 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 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2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 装机力争达到 11 亿千瓦左右。根据统计局, 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6.8%, 比上年下降 0.9%。那么根据意见, 2021 年目标将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再下降至少 0.8 个百分点。指导意见利于合理有序减碳排放,稳妥推进十四五风电光伏装机增长。 LONGONE 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2021年 5 月 25 日, 人民 银行 杭州中心支行联合 浙江银保 监局 、省 发展改革委 、省生 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 10 个方面 25 项举措。指导意见提出,力争 2021 年全省绿色贷款新 增 4000 亿元以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 50%以上; 2021 年至 2025 年,全省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每年提升 1 个百分点, 2025 年绿色债 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 2020 年翻两番。 2021年 5 月 27 日,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精神和 中央政治局 会议、全国 巡视工作会议精神等,听取推进道路货运行业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关于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 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会议提到,要落实引领产业优化升级要求。坚 持创新驱动发展,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继续优化运输结构。 2021 年 6 月 3 日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指 出,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 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 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意见提出了 14 条工作和保障措施。工作措施共 10 条,包括科 学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规 范开展绿化设计施工、科学推进重点区域植被恢复、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节俭务 实推进城乡绿化、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创新开展监测评价。保障 措施共 4 条,包括 完善政策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组织领导。 2021 年 6 月 9 日 , 国家开发银行透露,为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 略目标,“十四五”期间 国开行 将设立总规模为 5000 亿元(等值人民币,含外汇)的能源 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 2021 年安排发放 1000 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1年 6 月 19 日,据国家发改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 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 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高层论坛在京召开。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正在制定碳达 峰碳中和“ 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2021年 7 月 1 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 2021)将实施,前者将绿色债券纳入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评价体系,后者对国内绿色项 目标准进行了统 一。 1.2.参考发达国家碳中和进程 , 我国降低碳排放压力较大 目前,各国对于碳中和的目标与路径设定主要是根据巴黎协定框架来进行的,巴 黎协定提议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 2并努力控制 1.5以下的目标。以欧盟委员会公布的 欧洲气候法草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温室气体净排放量 到 2050年降为零。并描绘 2030至 2050年间欧盟温室气体减排轨迹以评估碳中和的进展。 此外,欧盟欧洲绿色新政中还提出,为实现碳中和 2030 年实现减排 50%至 55%的目 标,欧盟每年需投入 2600 亿欧元,在 2018年 GDP 中占比为 1.6%左右。 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分别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0 世纪 70 年代末、 2007 年与 2013 年实现碳达峰,且前三者目前的碳排放量均较峰值有明显下降。目前来看,我国人均 碳排放与其他各国相比,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尚处于碳达峰目标的不同阶段。例如我国 LONGONE 7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与印度均处于人均碳排放的上升阶段。从绝对水平上看,我国目前人均碳排放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与欧盟接近,但不到美国的一半。而与土耳其、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主要新兴经济 体相比,我国人均碳排放绝对值略低于俄罗斯,但高于墨西哥和土耳其。而日本已经处于 碳达峰的 阶段,欧盟和美国则早已经实现碳达峰,目前处于人均碳排放下降阶段。 相较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中国所宣布的碳中和实现时点晚 10 年,但欧美发达国家从 碳排放达峰到承诺的碳中和之间,所用时间比中国长(多在 40-60 年之间),中国从碳达 峰到碳中和之间只有三十年的时间,因此任务会更加紧迫,也会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经 济增速仍将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尚未达峰 。 表 1 主要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进度 国家 碳达峰时间 承诺实现碳中和时间 目前情况 英国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050 相对于峰值水平下降约 40% 德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2050 相对于峰值水平下降约 35% 美国 2007 年 2045-2050 相对于峰值水平下降约 20% 日本 2013 年 2050 未来趋势仍待观察 韩国 - 2050 尚未达到峰值 中国 2030 之前(预计) 2060 尚未达到峰值 资料来源: IEA,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规模自 21 世纪初以来明显抬升,且增速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并于 2005年超过美国碳排放规模。 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98亿吨,占全球总量的 29%, 位居全球第一。但历史累计碳排放量来看,美国仍位居第一位。相比欧美达到碳中和 60 年左右的过渡期,我国仅有 30 年, 2030-2060年间我国年减排率需达 10%左右 。 图 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百万吨 ) 图 2 (欧盟碳权价格持续上涨,欧元 /吨,吨 ) 资料来源: BP,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欧洲气候交易所 , 东海证券研究所 0.27 0.27 0.28 0.28 0.28 0.28 0.28 0.29 0.29 0.29 8,600 8,800 9,000 9,200 9,400 9,600 9,800 10,000 2016 2017 2018 2019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 年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占全球比重 年 0 20,000,000 40,000,000 60,000,000 80,000,000 100,000,000 120,000,000 140,000,000 0 10 20 30 40 50 2018-01-02 2019-01-02 2020-01-02 2021-01-02 期货结算价 (连续 ):欧盟排放配额 (EUA) 日 欧元 /吨二氧化碳当量 期货成交量 (连续 ):欧盟排放配额 (EUA) 日 吨二氧化碳当量 LONGONE 8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图 3 (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占比 ) 资料来源: BP,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1.3.碳排放的行业结构 从碳排放占比看,电力供热行业、建筑建材行业及制造业、交运行业与其它行业为我 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行业分布, 2018 年占比分别为 57%、 31%、 9%和 3%。 图 4 (中国 2018 年燃料燃烧碳排放量主要行业占比, %) 资料来源: IEA,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从能源结构上看,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9 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 57.5%,石油消费占比 18.9%,天然气消费占比 8.1%,化石能源 消费总量占比接近 85%。煤炭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 74 亿吨,占化石能源碳排放 总量超过 75%,而石油、水泥和天然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近 15.5 亿吨、 8.5 亿吨和 6.0 亿吨,占比分别约为 15 %、 8%和 6%。 从部门结构上看,据冶金工业规划院,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每年碳排放总量约 18 亿吨, 在制造业碳排放量中占比约 18%。此外,水泥、石化、电解铝的排放量也较高 。 57% 3% 31% 9% 发电与供热用 百万吨二氧化碳 其他能源行业自用 百万吨二氧化碳 制造业与建筑业用 百万吨二氧化碳 交通运输道路用 百万吨二氧化碳 LONGONE 9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图 5 (2017 年中国主要能源碳排放量,千吨二氧化碳 ) 图 6 (2016年主要碳排放国每美元 GDP 碳排放量,千克 ) 资料来源: CEADs,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 , 东海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除煤炭外,中国化石燃料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2019 年,我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超 70%,成为全球第一大油气进口国。 据 2019 年 7 月 30 日第 68 版 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文版,可再生能源日趋成 熟,但发电燃料结构并没有明显优化,非化石燃料( 36%)和煤炭( 38%)在 2018 年的 占比和二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近年来电力需求的强势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 家的电力需求的增长使得该行业的脱碳显得十分困难 。 图 7 (中国对石化燃料的总体对外依存度, %) 图 8 (全球 CO2总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1公吨 =1000KG) 资料来源: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 , 东海证券研究所 2.碳中和前景下的投资机会 2.1.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利好光伏、风电 等清洁能源 根据中国能源与电力发展展望( 2020)报告,在深度减排情景下,我国将把燃煤 发电装机容量比例从 2035 年降低到 26,到 2060 年降低到 8,煤电在发电量中的比 重大幅降低。同时,光伏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以及对发电的需求已大大增加。其中, 2035 年和 206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占 29和 33,发电量比例分别为 13和 18。风 电装机容量分别提高到 19和 26,发电量比例提高到 17和 28。 2060 年碳中和目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4,500,000 5,000,000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30.00 20.00 70.00 20 00 -12 20 01 -12 20 02 -12 20 03 -12 20 04 -12 20 05 -12 20 06 -12 20 07 -12 20 08 -12 20 09 -12 20 10 -12 20 11 -12 20 12 -12 20 13 -12 20 14 -12 20 15 -12 20 16 -12 20 17 -12 20 18 -12 20 19 -12 20 20 -12 对外依存度 :原油 月 % 对外依存度 :天然气 月 % 对外依存度 :成品油 (汽煤柴合计 ) 月 % 对外依存度 :燃料油 月 %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19 60 19 64 19 68 19 72 19 76 19 80 19 84 19 88 19 92 19 96 20 00 20 04 20 08 20 12 20 16 全球 :二氧化碳排放量 年 千克 全球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年 公吨 LONGONE 10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标的实现对光伏需求巨大。为实现碳中和,我国至 2060年预计需要 86亿千瓦光伏资源量。 截至 2020 年 二季度,我国光伏装机量规模仅超两亿千瓦,未来增长空间为当前的 40 倍以 上。 总体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有利于对传统能源形成长期替代,有利于光伏、风 电等低碳能源行业的加速发展。 图 9 (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占世界总量超三成,百万瓦特 ) 资料来源: BP,东海证券研究所 当前我国对煤炭能源仍有很强的依赖性,我国煤炭消耗行业主要为电力、钢铁、建材 和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耗过程中碳排放量较大,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十四五”末 期,根据规划,国内煤炭消耗量将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煤炭产能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释放优质产能。 2021 年 4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指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 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根据 2021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 2021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021 年煤炭 占能 源消费比重将下降到 56%以下。根据统计局, 2020 年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 总量为 56.8%, 比上年下降 0.9%。那么根据意见, 2021 年目标将在 2020 年的基础 上再下降至少 0.8 个百分点。在各项政策的作用下,预计 2025 年煤炭消费将达到 40 亿吨 左右的峰值后逐渐下降,而随着煤炭企业的转型以及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和脱碳的成熟, 至 2060 年碳中和的实现,煤炭的消费量预计将降低至 5 亿吨的水平。 图 10 (焦煤期货收盘价,元 /吨 ) 资料来源: 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海证券研究所 0.22 0.24 0.26 0.28 0.30 0.32 0.34 0.36 0.38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6 2017 2018 2019 装机容量 :太阳能光伏 :中国 年 装机容量 :太阳能光伏 :中国占全球比重 年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期货收盘价 (活跃合约 ):焦煤 日 元 /吨 LONGONE 1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据 Wind 数据, 2021 年 5 月,全国发电新增设备累计值为 3743 万千瓦,累计同比为 48.3%,且累计同比自 2019 年初以来稳步增长,目前虽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WoodMackenzie 预测 2019 至 2028 年间中国将累计新增并网 252.3GW,年平均增长 率 为 1.9%,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容量市场。 2021年 6 月 24 日,中国政府网公 开 发改委答网民关于 “建议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鼓励城乡居民多用清洁的电力资源 ”的留言 时, 在回复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试行较低的居 民用电价格,居民电价较大幅度低于供电成本,是因为工商用户承担了相应的交叉补贴。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按照进一步深化电价市场 化改革要求,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 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 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此外,发改委还提到,为鼓励城乡居民多用清洁的电力资源,少 用煤取暖,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明确,适宜 “煤改电 ”的地区,要通过 完 善销售侧峰谷分时价格制度,优化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政策,大力推进市场化交易机制等, 降低清洁供暖用电成本。 总体来看, 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上涨,工业用电价格不变,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偏正面; 如果提高居民用电价格来,降低工业用电价格,减少交叉补贴,可降低工业企业的用电成 本,对工业企业有利多影响,但我国用电占比仍然以工业用电为主,若降低工业用电,可 能会对电力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图 11 (水电新增发电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图 12 (新增发电总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资料来源: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海证券研究所 图 13 (风电新增发电 容量 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图 14 (火电发电新增容量累计值及同比,万千瓦, %) 资料来源: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海证券研究所 -100.00 0.00 100.00 200.00 300.0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 16 -05 20 16 -12 20 17 -07 20 18 -02 20 18 -09 20 19 -04 20 19 -11 20 20 -06 20 21 -01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水电 :累计值 月 万千瓦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水电 :累计同比 月 % -100.00 -50.00 0.00 50.00 100.00 150.00 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累计值 月 万千瓦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累计同比 月 % -100.00 0.00 100.00 200.00 300.00 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20 18 -05 20 18 -10 20 19 -03 20 19 -08 20 20 -01 20 20 -06 20 20 -11 20 21 -04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风电 :累计值 月 万千瓦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风电 :累计同比 月 % -100.00 -50.00 0.00 50.00 100.00 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20 16 -05 20 16 -12 20 17 -07 20 18 -02 20 18 -09 20 19 -04 20 19 -11 20 20 -06 20 21 -01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火电 :累计值 月 万千瓦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火电 :累计同比 月 % LONGONE 12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2.2.利好 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 从全球市场份额上来看,中国自 2015 年以来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 国,且份额逐年提高,从 2015 年的 5%大幅提升至目前的 5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数据, 2021 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企销量不断超预期, 1 月和 2 月的同比增幅分别为 286%和 749%,虽存在基数效应, 且 3-5 月增速环比有所回落,但同比增速仍居高位,销 量整体呈现强劲 态势。 在我国的总碳排放量中,汽车排放量约占 7.5。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碳排 放,道路运输部门已成为关键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提出, 到 2025 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 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 /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量占全部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到 2035 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 50,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的 95 以上。 汽车碳排放包括汽车工业领域生产阶段和道路运输领域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电动汽车 虽然在使用阶段属于零碳排放,但因为我国的电能大多来源于煤炭,所以从整个生命周期 角度来考察,还不属于零排放。未来预计随着新能源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新能车对补 贴依赖的逐步下降,我们认为,新能源车行业也逐步从补贴期进入 盈利期。在“碳中和” 发展战略带动下,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图 15 (中国新能源汽车 销量整体呈现强劲态势 ,辆, %) 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东海证券研究所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电池正负极材料如电解液、隔膜等所涉及的贵金属如 锂、钴 与 镍 价 也有望得到提振。据 Wind 数据 , 2021 年 6 月,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斯特兰价 格由 2020 年三季度的 3.2 万元 /吨大幅涨超 50%, 钴价和镍价也自 2019 年以来一直位居 高位。 在 “ 双碳 ” 大背景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燃油车的一定替代作用, 以及 全球需求的进一步回暖,新能源汽车 及 相关上游产业链贵金属 行业 也有望迎 来 长期利好。 -500.00 0.00 500.00 1,000.00 0.0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20 16 -05 20 16 -09 20 17 -01 20 17 -05 20 17 -09 20 18 -01 20 18 -05 20 18 -09 20 19 -01 20 19 -05 20 19 -09 20 20 -01 20 20 -05 20 20 -09 20 21 -01 20 21 -05 销量 :新能源汽车 :当月值 月 辆 销量 :新能源汽车 :当月值 :同比 月 % LONGONE 13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ble_page 专题报告 图 16 (正 极材料价格变化图 ,万元 /吨 ) 图 17 (负极材料价格变化图 ,万元 /吨 ) 资料来源: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海证券研究所 图 18 (钴价平均价 , 万元 /吨 ) 图 19 (镍价平均价,万元 /吨 ) 资料来源: Wind,东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海证券研究所 2.3.钢铁供给端面临减产压力 ,钢价有所支撑 钢铁行业减排压力较大。钢铁行业在我国工业中,碳排放量占比在 18%-20%附近, 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全球每年生产和使用的钢铁将近 50%产于中国内地,中国钢铁 行业碳排放量也约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的近 50%。 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去产能或成为发展的重点。 2020 年底工信部就提出 2021 年 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工信部此前也已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实现 钢材产量压降,这一轮供给的收缩对钢铁行业供需格局及钢价或影响深远。工信部原材料 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指出,新修订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即将于 6 月 1 日 起正式实施,利用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化解过剩产能、规范产能置换。 2021 年 1 月 19 日 , 河北省 唐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严管控措施的通知 , 各钢铁企业 120 吨及以下转炉日出钢炉数不高于 40 炉, 120 吨以上转炉日出钢炉数不高于 30 炉 ; 禁止高炉铁水铸铁。其中, 数家烧结机停产,独立 轧钢厂开始全面停产限产。 2021 年 2 月 7 日 ,河北省唐山市发布 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 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水泥企业 中, B 级企业限产 20%,以“环评批复产能、排污许可载明产能、前一年正常生 产实际产量”三者日均值的最小值为基准核算; C、 D 级企业停产 。 独立轧钢企业 中, 热 轧企业停产,冷轧企业停止公路运输。 0.00 5.00 10.00 15.00 价格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斯特兰 日 万元 /吨 0.00 2.00 4.00 6.00 8.00 价格 :负极材料 :高端天然石墨 日 万元 /吨 价格 :负极材料 :中端天然石墨 日 万元 /吨 价格 :负极材料 :低端天然石墨 日 万元 /吨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长江有色市场 :平均价 :钴 :1# 日 万元 /吨 0.00 5.00 10.00 15.00 20.00 长江有色市场 :平均价 :镍板 :1# 日 万元 /吨 长江有色市场 :平均价 :硫酸镍 日 万元 /吨 LONGONE 1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