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和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联合资信工商一部(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不佳,但好于预期。得益于我 国早期及时严格的防疫工作,我国外贸行业先抑后扬、超预期增长;出口韧性突出,但中国的出口依然是以基础制造产品为主,结构失衡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大宗商品方面,年初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但随着新冠疫苗取得重大突破,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从各方面拉动各行业复苏,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不佳,疫情使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先后经历了断裂和重组,绝大多数经济体贸易需求大幅萎缩,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等问题,中小外贸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但得益于早期及时且严格的防疫工作,中国率先开启经济复苏,重振国际贸易,整体进出口贸易恢复超过预期。根据海关总署 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646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出口25906.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创造了中国出口规模的新高;进口20556.1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贸易顺差5350.34亿美元,同比增加27.06%。从国别看,2020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均增长。图1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金额同比变化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从贸易产品结构看,2020年,在对外贸易产品构成中,工业制品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全年工业制品出口规模达24751.46亿美元,同比增长4.6%。工业制品的出口份额越来越大,但中国的出 口依然是以基础制造产品为主,结构失衡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大宗商品方面,2020年一季度,国内需求占比较大且供应主要依赖海外的原油等品类,需求端受疫情冲击显著,价格大幅下行。2020年二三季度,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依旧打压原油需求复苏,在原油市场总体供需平衡背景下,油价窄幅震荡。2020年四季度,新冠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大选落地,同时受OPEC产油国推迟实施增产计划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原油价格呈上涨走势。图2近年来原油价格波动情况(单位:美元/桶) 资料来源:Wind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初国内消费出现断崖式下跌,钢材价格也受到较大的冲击。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从各个方面拉动各行业复苏,叠加信用宽松,制造业在政策的带动下整体表现强势,黑色金属价格(如螺纹钢)全年波动上涨。疫情期间,受各行业停工的影响,钢材库存持续积累,并创出新高。但是随着政策利好的落地,以及下游基建的发力,房地产行业赶工期,库存持续消化。农产品方面,2020年一季度国内发生新冠疫情,由于物流受阻,养殖行业饲料断供,豆粕价格飞涨。二季度以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需求持续恢复,同时中国不断履行第一阶段中美协议 中关于农产品采购的约定,大豆价格从底部缓缓回升。图3近年来螺纹钢和豆粕期货价格波动情况(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Wind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展望2021年,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持续推进,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得以抑制,预计全球经济整体回暖、外需逐步恢复,我国外贸行业有望延续增长。未来,中国外贸将呈现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日益优化、贸易主体日益灵活的特点。全球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强的拉动效应。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广泛使用,在病毒不出现特殊变异的情况下,疫情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会随之加快。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1月26日发布的最新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 增长5.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3%,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3%。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这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强的拉动效应,也为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向好增长态势奠定基础。稳外贸政策将持续发力。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20年,从中央到地方聚力“六稳”“六保”,实施了一系列稳外贸“组合拳”,包括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新贸易业态发展和打造开放“新高地”等,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缓解了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这些政策措施有望在2021年得以延续。 新型贸易业态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刺激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解决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退货难问题、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导致的物流延迟影响、助力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此外,中国还创新开展了B2B跨境电商的出口试点,并配套便利通关措施;拓展、畅通了跨境电商的物流通道,临时开通多个进出境口岸。上述措施的实施助力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业态实现了飞速发展。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之一。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业态已 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并将在2021年乃至未来的中国外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系列新贸易投资协定将给中国外贸增添强劲动力。2020年9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农产品、酒类、茶叶和食品等多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保护清单。该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相关产品对欧盟出口,扩大中欧贸易规模。2020年年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落下帷幕,这两大协定的尘埃落定给2021年的中国外贸注入了强心剂。RCEP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涵盖全球约30%的人口、30%的经济总量和30%的对外贸易规模,发展潜力巨大。2021年1月26日,中国和新西兰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的议定书(以下简称升级议定书)。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将促进中新双方进一步深 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增进两国企业利益,促进双边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回顾及展望2020年零售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的主要集中在实体零售企业,网上零售虽同时存在较大下降幅度,但增速始终维持正增长。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消费渠道向线上转移,电商渗透率逐步提升。实体零售企业中,百货企业受疫情冲击明显,百货、购物中心、奥莱业态在疫情期间客流骤减,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受到居家隔离、餐饮停业、农贸关停等多种因素驱动,超市企业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控费以及议价能力,承担起居民的基础物资供应并取得了稳 健的业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2566亿元,下降4.1%。其中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降至低点。疫情缓和后,社会消费稳步复苏,二季度以来零售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在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由负转正。至年底,零售行业整体继续恢复但略低于预期。图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首当其冲的是实体零售企业,网上零售虽也受到冲击,但增速始终维持正增长。受到居家隔离、餐饮停业、农贸市场关停等多种因素驱动,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控费以及议价能力,承担起居民的基础物资供应并取得了稳健的业绩。2020年前三季度,超市龙头企业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26.70亿元和2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6%和36.05%。家家悦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37.63亿元和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7%和8.60%。 百货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百货、购物中心、奥莱业态在疫情期间客流骤减,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百货龙头企业王府井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6.32亿元和1.8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0.97%和78.00%。百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9.38亿元和5.3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5.21%和40.82%。据国家统计局,分渠道来看,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为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6%、5.8%和16.2%。疫情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口径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得益于国内高效的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初以来,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影响逐渐消退,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线上消费热情依然高涨。 图5近年来线上商品渗透率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整理展望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居民消费习惯开始向线上转移。疫情得到控制后,线下继续回暖但略低于预期,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缓和,整体社会消费和零售企业经营均已在稳步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实体零售企业加速数字化建设和全渠道营销升级,实体零售企业到家服务、直播卖货、小程序交易等渗透率明显提升,会员体系运营也更加完善。新冠肺炎疫情是短期事件,尽管未来部分消费者可能仍会重返线下,但次疫情培养了部分用户线上消费的习惯,线上渗透率相较疫情前水平将有显著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