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研究机构 报告主编 赵金龙 执笔团队 茅云影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从挂号网到冲刺上市,微医的成长与突围 2021 添加小壹微信,加入行业群 每日获取更多深度报告 0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0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l 从挂号网到乌镇互联网医院,再到数字健康共同体,微医见证了中国“互联网 + 医疗”的三次迭代。截至 2020 年底,微医注册医生数超 27 万名,连接国内超 7800 家医院,其中包括 95%以上的三甲医院;注册用户约 2.22 亿,平均月付 费用户约 2540 万。 l 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从医药电商起家不同,微医从医疗服务 和健康维护领域突围,并选择医保作为切入口,以拓展支付方式赋能主营业务。 2020 年,微医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板块同比增幅分别高达 280%和 252%。 l 微医在慢病管理服务上重点布局多年,其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累计超过 14.5 万名, 2020 年会员带来的平均收入约 3600 元 /人。微医旗下 27 家互联网医院中 有 17 家支持医保结算,其“互联网 +医保 +医疗 +医药”模式正在山东、天津等 地推行,降本提质成效显著。 l 微 医在品牌认知度、用户基础、财务技术背景等方面 略逊于国内其他头部互联 网医疗企业。若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微医还需要在多元化增值业务开发、慢病 管理试点模式推广等方面继续强化。 1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目录 一、见证 “ 互联网 +医疗 ” 三次迭代,打造数字健康共同体 . 2 二、差异化突围,打通医保赋能主营业务 . 3 三、深耕慢病管理市场,打造完整闭环生态 . 5 四、后疫情时代,利好政策之下风险犹存 . 7 2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作为与人类生存质量最高度关联和最具创新想象力的新兴概念,数字健康这个超级赛道 一向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中商产业研究院和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498 亿元 增至 2018 年的 986 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5.57%,预计 2021 年市场规模将扩至 2831 亿 元。 作为国际知名数字健康独角兽之一,微医创建至今已逾十年,核心业务覆盖医疗、医药、 医检、健保等领域,致力于打造覆盖“互联网 +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数字健康平台。 一、 见证“互联网 +医疗”三次迭代,打造数字健康共同体 互联网医疗已经经 历了三次产业迭代,而微医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先行者,其十年发展 演变史亦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缩影。 最开始,互联网医疗被定义为给实体医院赋能,微医的挂号网正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挂号网从上海起步,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将此前较为稀缺的挂号资源直接传递至 PC 和手机上,帮助医院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015 年,随着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 微医的乌镇互联网医院诞生,互联网医疗正式 进入 2.0 时代。在线诊疗、处方流转、医保在线支付等新业态有效打破时间、空间上的 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让不平衡的医疗资源 获得再分配的机会。 现如今,中国互联网医疗正在向数字健康共同体( HMP, Health Maintenance Platform) 阶段迈进。在这一阶段,由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牵头的数字健康共同体,将形成“医、药、 保”的服务闭环,以用户健康为导向提供综合性的数字医疗服务。 2020 年初,微医与天 津市人民政府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 26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数字健康共同体省级示范区建设。 3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资料来源: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图 1: 微医主营业务与规模 十年内,微医在平台生态上不断积累规模,寻找突破口。 2021 年 4 月 1 日深夜,微医向 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文件。根据招股书,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微医注册医生数超 27 万名,连接国内超 7800 家医院,其中包括 95%以上的三甲医院。微医注册用户约 2.22 亿,平均月付费用户约 2540 万。 二、差异化突围,打通医保赋能主营业务 相比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有着阿里、京东和平安集团巨大资源的支持,微 医股权较为分散,股东结构中腾讯只持有近 9%的股份。微医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冲刺上 市,跻身互联网医疗四强。 4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资料来源 :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图 2: 微医股权架构 2020 年度,京东健康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 86.5%,而平安好医生健康商城收 入亦超过 50%。阿里健康 2021 上半年财报显示,医药自营业务和医药电商平台分别占 总收入的 84.28%和 12.92%。微医选择了一条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赛道,从医疗服务和健 康维护领域突围。 微医的医疗服务是指其“线上 +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医疗咨询和诊断服务,满足用户多 样化的医疗需求,包括线上预约、诊疗、咨询、医疗费用结算和配药;而健康维护指其 会员服务制度,微医通过提供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和一体 化健康管理服务,解决会员的长 期服务需求,以此改善用户健康状况。 微医招股书显示,其 2020 年医疗服务营收 7.07 亿,健康维护服务营收为 11.25 亿,分 别占总收入的 38.6%和 61.4%。目前这两部分业务都处于高速增长中, 2020 年分别同期 增长 280%和 252%。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为 31.1%,健康维护服务毛利率为 24.7%。 相较于医药电商成熟的商业模式,在线医疗服务的场景更为严肃,要想在医院和患者之 间打通桥梁,微医选择医保作为切入口,以拓展支付方式赋能主营业务。 公共医疗保险基金是中国医疗支出的最主要支付方式,覆盖了中国 95%以上的人口,占 2019 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的 31%以上。然而,医疗资源主要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医 保主要定点都在实体医院尤其是公立实体医院。 微医旗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正是医保开放的探索者之一,从开设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 定点,到患者身份验证、复诊确认,再到医保在线结算,几乎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流程 5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再造,构建起互联 网医院医保在线支付结算的完整闭环。微医摸索出的这一模式,也成 为了行业判定互联网医院真正打通医保在线支付的“黄金五步”。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图 3: 医保在线支付打通步骤 医保这一重要支付渠道的加持,极大地提升了平台的支付效率、增加了用户便利,并且 强化了用户认可并使用数字医疗服务的意愿。反过来,平台也能够帮助医保控费。 三、深耕慢病管理市场,打造完整闭环生态 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资料, 2019 年中国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 3 亿人,包括心脑血管 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2020 年慢病管理市场行业规模为 5.6 万亿, 预计 2030 年将提升至 14.9 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6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资料来源: Frost&Sullivan,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图 4: 2015- 2030年(预测)中国慢病市场规模(单位:十亿元) 慢病管理服务是微医重点布局多年的市场之一。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微医的数字 慢病管理服务会员累计超过 14.5 万名; 2020 年,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带来的年平均 收入约 3600 元 /人。 微医依托区域互联网医院在地市率先构 建起的医联体模式,通过不同机构间的数据互 通,为慢病患者提供涵盖线上线下首诊、线上签约建党、数字诊疗、在线医保结算、药 品配送、慢病全程管理服务等在内的标准化、智能化慢病管理服务,实现了“院内 +院 外”、“线上 +线下”的完整连续的管理服务。 7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资料来源: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图 5: 微医数字慢病管理技术平台业务流程图 该模式一大亮点在于,微医在多个试点区域打通了医保支付的结算环节,完成了全链条 的闭环。微医建立的 27 家互联网医院中,其中 17 家互联网医院能够支持医保结算。目 前,“互联网 +医保 +医疗 +医药”这种模式正在 山东、天津等地推行,降本提质成效显 著。以微医在山东泰安提供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为例, 2020 年单次处方金额较 2019 年 降低约 12.7%,同时亦减少了用于慢病的公共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 微医以慢病管理这个市场规模最大又最容易数字化的“高频”领域为切入口,依托区域 互联网医院构建起的医联体(包括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再通过紧密融合医保、商保等 支付手段,据此便可拥有低成本且可持续的大规模获客途径。 凭借完善的服务闭环与用户生态,微医不但能够获取高粘度会员用户,还沉淀了海量结 构化的健康数据,未来更有机会在常规诊疗服务的基 础上挖掘出多样化的潜在增值服 务,开拓高毛利商业模式,如个性化的日常健康保健消费或护理服务,更精准的定制化 医疗服务,以及各种商业健康险产品等。 四、后疫情时代,利好政策之下风险犹存 近几年,国家在推动医疗行业互联网化发展方面不断突进。 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医疗机构运用“互联网 +”优 化现有医疗服务,“做优存量”;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做大增量”。 8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信 部等更是连续重磅推出数条支持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特别是积极推动“互联网 +”医 保服务相关指导意见,让在线诊疗、电子处方流转、处方药品线上销售、医保支付报销 等重磅改革明确落地,相关部门逐步打通了互联网医疗的政策环节。 同时,疫情促使全国老百姓深度体验互联网医疗,微医互联网总医院为全国用户提供在 线咨询、心理救助、在线复诊、医保用药和防疫科普等服务。截至 2020 年 6 月中旬, 微医互联网平台累计访问量近 1.6 亿,免费咨询服务人次超 200 万。从熟悉 线上问诊方 式,到接受并认可了医疗服务互联网化的模式,加速完成了此前可能 10 年都难以实现 的用户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医疗服务的发展。 尽管形势整体利好,但随着“互联网 +”医疗行业的持续扩张,政府的监管也将日趋严 格。互联网医院依托实体医院存在,并将与实体医院共同划分医保总额,这或将给微医 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量带来一定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微医在线上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上占得先机,但随着各大线下 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微医的优势将大大削弱,需要开辟新的业务并改 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性以满足用户需求。微医布局的保险经纪、医药交易平台、医学教 育、视频技术等业务如何与医疗服务板块联动创收新盈利,依旧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 此外,正如微医招股书指出,目前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会员式的健康维护服务,如果“无 法继续保留或吸引更多会员及企业客户”,或无法将试点模式拓展至更多城市,微医的 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0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1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2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3 医疗科技企业案例报告 微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