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医药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Rank 评级: 看好 Table_Authors 李志新 首席分析师 SAC 执证编号: S0110520090001 电话: 86-10-56511807 周贤珮 分析师 SAC 执证编号: S0110521050004 电话: 86-10-5651 1821 Table_Chart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 1 年) 资料来源: 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Table_OtherReport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 CDE 发布抗肿瘤 新药研发新政,中长期利好创新产业 链健康发展 中报期临近,关注业绩预增个股 药械集采常态化,聚焦创新破局政策 影响 核心观点 Table_Summary 关注政策指挥棒,医药高内需依赖与“超级买方”身份显现 。 国内医药 行业是一个受政策高扰动的行业,尤其是医药工业高内需依赖,市场长 期囿于国内市场,国际化能力不足,限制了医药工业企业政策腾挪空间; 医保基金“超级买方”身份的显现,话语权的提升,持续加大医保控费 力度 。 国采常态化,省际联采广泛化是未来医药最强政策主基调 。 截止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五轮全国范围医保带量采购,约有 218 个品种纳入 国采 ;另外 已经有 17 个省际采购联盟 ,基本省省都有联盟 。我们建议 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和部分医疗器械赛道。 政策免疫品种:血液制品、疫苗与自主消费 。 规避政策源波动,寻找政 策免疫品种是平抑不确定性 风险的上上之选,政策免疫产品优先推荐血 制、疫苗细分行业,行业共同特点是进入门槛极高,玩家较少,竞争环 境友好,血制品行业血浆原料资源属性明显, 产品 供不应求;疫苗今年 是业绩大年, 新冠疫苗贡献可观利润, 大品种大时代,强者恒强;自主 消费看好生长激素健高赛道和品牌中药 。 创新产业链: CXO 与创新药的最好时代 。 我国 先后发布鼓励药械创新 的一系列政策,在创新药审批、临床试验、生产和后续上市等生命周期 全过程给予政策支持,叠加我国正式加入 ICH,统一国内外临床试验标 准,我国医药企业利用疾病谱、成本、产业链等本土优势,在资本和人 才的人和下,医药创新产业链进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时代 。国内 传统 药企和新兴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同台共舞 , 关注创新药团队与管线,平衡 风险与收益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 CXO 正处于全行业性高景气发展阶 段,建议弱化估值因素,战略性长期配置 CXO 行业。 细分器械:关注传统 IVD 和康复器械 。 化学发光 头部公司去年 新增装 机量超预期增长 ,奠定今年业绩高增长基础; 未来国产传统 IVD 行业 发展空间在 细分疾病领域 国产替代和填补空白 市场, 重点推荐安图生 物、新产业和九强生物。康复器械 是 冉冉升起的朝阳行业 ,未来 综合医 院康复科新设推动,康复器具潜在市场规模 600-1200 亿元 ,优先看好 具备康复科 /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翔宇医疗、普门科技。 半年回顾:分化加剧,结构性机会不乏 。 截止 6 月 30 日,医药生物上 涨 6.48%,跑赢沪深 300 指数约 9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十二位。 细分行业分化加剧, 医疗服务和中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 上涨 27.23%和 17.97%;医药商业和化学制剂是医药行业唯二下跌的子 行业,下跌幅度均在 16%以上。 行业 整体估值 处于十年波动区间中位数 附近 , 估值并未明显高估,但医疗服务等 部分细分行业估值略高 。 风险提示 。 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0.2 0 0.2 0.4 15 -Jul 25 -Sep 6- De c 16 -Feb 29 -Apr 10 -Jul 医药生物 沪深 300 Table_Title 【首创医药 2021 年 中期 投资策略】 关注政策指挥棒, 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 细分 器械 Table_ReportDate 医药生物 | 行业深度报告 | 2021.07.15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目录 1 关注政策指挥棒,医药高内需依赖与 “超级买方 ”身份显现 . 1 1.1 医药高内需依赖,国际化能力不足 . 1 1.2 医保基金作为 “超级买方 ”身份显现 . 2 1.3 国采常态化,省际联采广泛化是未来医药最强政策主基调 . 4 1.4 关注政策指挥棒,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细分器械 . 6 2 政策免疫品种:血液制品、疫苗与自主消费 . 6 2.1 血液制品:资源属 性强烈,供给受限无忧集采可能 . 7 2.1.1 供给受限主要因素是:血浆资源属性和进口限制 . 7 2.1.2 血制品行业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 7 2.1.3 无忧集采可能,重点关注采浆增量,兼顾产品线 . 8 2.2 疫苗:大 品种大时代,新冠疫苗贡献可观利润 . 11 2.2.1 我国疫苗行业进入大品种时代 . 11 2.2.2 多联、多价是疫苗发展大方向 . 12 2.2.3 新冠疫苗预计将贡献可观利润 . 12 2.3 自主消费:生长激素消费升级,品牌中药独家特征 . 14 2.3.1 生长激素健高渗透率极低,消费升级明显 . 14 2.3.2 品牌中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15 3 创新产业链: CXO 与创新药的最好时代 . 16 3.1 药械创新美好时代:天时地利人和 . 16 3.2 创新药企:创新产业链 “实践者 ” . 16 3.2.1 创新大时代:传统药企与新兴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同台共舞 . 16 3.2.2 我国创新药的突围之路:加速上市、适应症选择策略、医保渠道和融资红利 . 17 3.2.3 关注创新药团队与管线,平衡风险与收益 . 20 3.3 CXO( CRO/CDMO):创新产业链 “卖水人 ” . 20 3.3.1 CXO 行业正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 . 20 3.3.2 多重因素催化我国 CXO 高景气 . 21 3.3.3 建议弱化估值因素,战略性长期配置 CXO 行业 . 23 4 细分器械:关注传统 IVD 和康复器械 . 24 4.1 传统 IVD:重点关注化学发光 . 24 4.1.1 前端指标新增装机量带来超预期增长。 . 24 4.1.2 未来国产传统 IVD 行业发展空间在哪里?国产替代和填补空白 . 24 4.1.3 国产 IVD 头部公司估值已具有吸引力 . 24 4.2 康复器械:冉 冉升起的朝阳行业 . 25 4.2.1 政策鼓励康复产业发展拉动康复器械需求 . 25 4.2.2 我国康复需求潜在人群庞大,康复产业发展落后 . 26 4.2.3 康复辅助器具发展的两个推动因素 . 27 4.2.4 康复辅助器具 重点推荐公司:翔宇医疗和普门科技 . 28 5 半年回顾:分化加剧,结构性机会不乏 . 28 5.1 整体表现相对较强,细分行业分化加剧 . 28 5.2 估值:整体估值合理,部分细分行业估值略高 . 29 6 风险提示 . 30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插图目录 图 1 2017-2019 年我国医药工业营收、出口交货值及占比 . 1 图 2 2019 年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出口大类 . 2 图 3 2019 年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出口细分结构 . 2 图 4 2018-2020 年恒瑞医药营业总收入及海外营收占比 . 2 图 5 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结构演变 . 3 图 6 2019 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在卫生总费用和各级医疗机构收入中占 比 . 4 图 7 我国主流血制企业经营情况一览 . 8 图 8 2015-2019 年我国血制企业新批单采血浆站数量和新投产浆站横向比对 . 9 图 9 我国主要血制企业浆站数量及平均单位浆站采浆量横向比对 . 9 图 10 2014-2020 年我国主要疫苗企业营收一览 . 11 图 11 2014-2020 年我国主要疫苗企业净利润一览 . 11 图 12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表 . 12 图 13 我国 1-6 月各类新冠疫苗日均接种剂次 . 13 图 14 默沙东可瑞达 ( Keytrude, K 药) FDA 批准适应症时间简史 . 18 图 15 默沙东和 BMS PD-1 单抗药物逐季销售额走势 . 19 图 16 我国 CRO 行业市场规模及细分 . 21 图 17 我国 CDMO 行业市场规模及细分 . 21 图 18 2016-2019 年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及增速 . 22 图 19 我国及全球 CRO 服务渗透率 . 22 图 20 2016-2019 年国内主要 CXO 企业海外营收增速一览 . 23 图 21 2018 年我国康复器械与康复服务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 27 图 22 2010-2019 年康复医院万元以上康复设备配置情况 . 28 图 23 SW 一级行业指数今年以来市场表现( 2021.01.1-2021.06.30) . 29 图 24 今年以来医药二级子行业涨跌幅 . 29 图 25 SW 医药生物指数十年长周期 PE( TTM)波动区间 . 30 表格目录 表 1 我国历次药品国家带量采购情况一览 . 4 表 2 我国省际联盟联采情况一览 . 5 表 3 主要血制企业拥有血制品批文一览 . 10 表 4 近年来我国上市和在研重磅疫苗产品一览(不完全统计) . 11 表 5 我国批准上市 /EUA 授权新冠疫苗品种一览 . 13 表 6 片仔癀国内外历次提价幅度 . 15 表 7 2016-2018 年我国医药企业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登记量排名 . 17 表 8 2011-2021 年我国支持和鼓励康复产业发展政策文件 . 25 表 9 我国各类康复需求人群规模估算 . 26 表 10 综合医院新设康复科配置康复器具市场规模 . 27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1 关注政策指挥棒,医药 高 内需依赖与“超级买方”身份显现 国内医药行业是一个受政策高扰动的行业,尤其是医药工业高内需依赖,市场长期 囿于国内市场,国际化能力不足,限制了医药工业企业政策腾挪空间;医保基金“超级 买方”身份的显现,话语权的提升, 持续加大医保控费力度。 1.1 医药高 内需依赖,国际化能力不足 除部分原料药、中低端医疗器械耗材和 CXO 外包服务以外,我国医药行业整体仍 然高依赖医药内需,国际化不足。产业宏观端主要体现在医药出口货值占比较小,内需 贡献超 90%营收,且制剂成药类出口占比较小;企业微观端体现在核心医药企业来自国 际营收占比偏小。 产业宏观端 医药产品 整体出口货值占比较 小 , 代表医药研发生产水平的 制剂成药类 出口细分品类排名靠后 。 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数据显示 , 2019 年, 我国 医药工 业的营业收入为 2.61 万亿,同比上升 8%; 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为 2117 亿元,同比上 升 7%; 医药产品出口交货值仅占整体营收比例 8.1%左右, 内需贡献医药制造业超 90% 以上总营收 。 图 1 2017-2019 年我国医药工业营收 、 出口交货值 及占比 资料来源: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 首创证券 备注: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不同来源营收和出口货值数据存在差异。 从 出口 产品 大类 来看, 2019 年,西药类产品出口占比 55.68%;医疗器械类出口占 比 38.88%,中药类出口占比 5.44%,西药、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分别为 11.5%和 21.5%,中药类出口增速微增 2.8%。 从出口产品细分来看,原料药、诊 断与治疗设备、保健康复与 一次性 耗材等医药产品出口货值排名靠前, 分别占比 45.6%、 16.9%、 9.1%和 7.4%, CR4 占比达 79%, 制剂成药类产品出口占比较小 ,化学制剂占比 5.6%,中成药占比仅 0.4%。 总体上,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仍以原料药(化学原料药、植物提取物等)和中低端 医械(诊断与治疗器械、一次性耗材、敷料等)为主, 代表医药工业研发生产水平的成 药 制剂类 (化学制剂、中成药) 和高端医械较少 。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图 2 2019 年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出口大类 图 3 2019 年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出口细分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首创证 券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首创证 券 企业微观 端 核心医药 工业 企业来自国际营收占比偏小 ,国际化能力不足 。以 我国 医 药工业龙头恒瑞医药 ( 600276.SH) 为例, 2020 年营业总收入 277.4 亿元,其中来自中 国大陆营收 268.6 亿元,国外及其他地区营收仅有 8.8 亿元,占比不足 5%。 中国生物制 药、瀚森制药等其他国内制剂巨头同样主要营收来自国内。 国际医药巨头 经过长期发展, 研发、生长布局 及产品销售大多横跨欧、美及全球其他主要医药市场,市场多元化 ,国 际化程度较高 。 图 4 2018-2020 年恒瑞医药营业总收入及海外营收占比 资料来源: Wind、恒瑞医药历年年报、 首创证券 1.2 医保基金作为 “超级买方” 身份 显现 我国已经建成 覆盖全球最多人群的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制 度 。 我国自 90 年代末先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 年)、新农合( 2002 年) 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07 年)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16 年整合城镇居民医 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2019 年末, 各项 基本医保参 保人数 总和 13.5 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 95%以上 (全国最新人口总数 14.11 亿) ;另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3 外还有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制度, 防止因病致贫, 将贫困人口尽可能“一个 不落”纳入制度保障 , 基本 实现“全民医保”。 基本医保基金成为 我国 卫生费用 “超级买方” 。随着三重医保制度的建成,我国医 保基金筹资规模不断 扩大 ,在我国卫生费用 支付占比中也不断增大, 基本医保基金成为 我国卫生费用“超级买方” 。 近年来,我国医疗 卫生 支出结构中,个人支付比例持续下降,广义政府医疗支出占 比不断提升 ,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 年 我国卫生总费用达 6.5 万亿元,其中政府支出占比 26.7%,社会筹资支出 44.9%,个人 支出 28.4%。广义政府支出(包含狭义政府支出和社会筹资支出)从 2009 年 59.6%提升 到 2019 年的 71.6%,个人支出比例同比 2009 年下降 达 12 个百分点( 2009 年为 40.4%)。 图 5 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结构演变 资料来源: 历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统计公报、 首创证券 其中,基本 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 成为 我国卫生费用最大支付方, 2019 年 支付总 额 2.1 万亿元左右(含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生育保险), 基本 医保基金支付占全国 卫生总费用 32%左右。 如果从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来 看,医保基金占比更大 。据 中 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0 , 2019 年 各类医疗机构(各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收入 4.29 万亿,医保支付占比 48.6%。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4 图 6 2019 年 我国基本医保基金在卫生总费用和各级医疗机构收入中占比 资料来源: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0 、 首创证券 1.3 国采常态化,省际联采广泛化是 未来医药最强 政策 主 基调 我国新医改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医保控费 首要就是降药价,为理顺医疗机构价格体 系“腾笼换鸟” , 从药企、流通和医疗机构终端全方位降药价 , 控费降价是伴随医药行 业未来较长时间的政策主基调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流通渠道 和公立医院终端降药价政策落实 。流通渠道 两 票制 在全国全面落地执行 , 从流通层面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取消此前多级代理商 层层 药 价加码的不合理费用 ; 终端医院 药品零加成也从局部试点向公立医院 全面 推行, 2016 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 200 个, 2017 年出台 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 全部取消 公立医院 药品加成, 这意味着 在公立医院运行 50 多年 的药品加成政策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破除 “ 以药养医 ” 机制,让医院真正回归医疗本 质。 当前医保 控费 降价 重心在药(械)企端, 通过国家 带量 采购 、 医保谈判、省际联采 等方式 从药械 端 降低 出厂 价格 。 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强化了“超级买方”的身份,国采频率从一年一次,到一年两 次,集采常态化。 国家 带量采购 主要针对临床用量排名靠前的仿制药品种,实行带量采 购,医保和医疗终端以量换价,保证采购量,药企端以价换量;医保谈判 主要针对近年 来新上市的创新药和独家品种(如独家中药、生物药品种),以市场 化价格 谈判方式 , 纳入医保目录, 开创了昂贵创新药通过 降价入医保的新途径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完成 五轮全国范围医保带量采购, 约有 218 个品种纳入国采,基本实现药品 TOP200 品种纳 入国采 目标,历次国采平均降价幅度均在 52%-56%间。 另外,还开展了两轮高值器械耗 材国家集采,分别对冠脉支架和骨关节等耗材产品。 表 1 我国历次药品国家带量采购情况一览 4+7 首批 4+7 扩围 药品第二批 药品第三批 药品第四批 药品第五批 时间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8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6月 品种数 25 25 32 55 45 个品种, 80 个 品规 58 个品种、 137 个 品规 区域 4+7 城市 联盟地区 ( 25个 全国 31 个省级 全国 31 个省级地 全国 31 个省级地 全国 31 个省级地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5 省级地区) 地区 区 区 区 中标规 则 价低者独家 中标 入围企业不超过 3 家 1-2家谈判、 2家 议价、 3-5家 n-1 入围, 6-7家 n-2 入围, 8家 n-3 入围, 9家及以 上保留 6 家 1家谈判、 2 家议 价、 3-5家 n-1入 围, 6-8家 n-2入 围, 9-10 家 n-3 入围, 11 家及以上 保留 8家 1家谈判、 2家议 价、 3-5家 n-1入 围, 6-11 家 n-2 入围, 12 家 n-3 入围, 13家及以上 保留 10家 1 家谈判、 2 家议 价、 3-5家 n-1 入 围, 6-11 家 n-2 入围, 12家 n-3 入围, 13家及以上 保留 10家 独享 4+7城市 市场 拟中选企业按申 报价格由低到高 依次交替确认供 应地区,直至 选 完。 价格调控 1.8倍 机制; 按中选顺 位依次选择 1个 地区 ,轮次直至 选完。 价格调控 1.8倍机 制; 按中选顺位依 次选择 1个地区 , 轮次直至选完。 价格调控 1.8倍机 制; 按中选顺位依 次选择 1 个地区 , 轮次直至选完。 价格调控 1.8倍机 制; 按中选顺位依 次选择 1个地区, 轮次直至选完。 独家中标, 60%量 1 家 50%, 2 家 60%, 3家 70%; 中标有效期 1-2 家 1 年 , 3 家为 2 年 1 家 50%, 2家 60%, 3家 70%, 4 家以上 80%;中 标有效期 1家 1 年, 2-3家为 2 年 ,4家以上 3年 1家 50%, 2家 60%, 3家 70%, 4家以上 80%;中标有效期 1-2 家 1年 , 3家 为 2年 ,4家以上 3 年 1家 50%, 2家 60%, 3家 70%, 4家以上 80%;中标有效期 1-2家 1年 , 3家 为 2年 ,4家以上 3 年 1家 50%, 2家 60%, 3 家 70%, 4家以上 80%;中 标有效期 1-2家 1年 , 3家 为 2年 ,4家以上 3 年 集采成 果 平均降幅 52%,最高降 幅 95% 平均降幅 59%, 比 4+7 价格再降 25% 平均降价幅度达 到 53%,最高降 幅达到 93% 55 个品种中标,平 均降幅 53%,最高 降幅 95% 118 家药企拟 中选 产品数 158 个,平 均降幅 52% 平均降价 56% 资料来源: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首创证券 从 2020 年以来,省际联盟集团采购广泛化发展 。 省级层面除了原有 以省为单位的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药械招投标平台 外 ,部分省市甚至组建联合采购体,实行跨区域联合 限价采购,扩大药械采购价格话语权 ,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 17 个省际采 购联盟。从 2016 年沪苏浙皖联盟开始, 2018 年陕西抗癌药 14 省联盟联采,到 2020 年, 各种省际联采数量 大幅增加;通常由医药大省牵头或 邻近 省市区域结成联盟集团联采, 如“三明联盟”、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体 、广东 16 省市联采等, 其中三明联盟成员 总数已经达到了 16 省,涉及 21 个地级市和 31 个县,涵盖全国首批 15 个医改示范城市 中的半壁江山。 除港澳台外,基本我国所有省市都参与各种联盟采购,参与联盟采购最 多的省为青海省,近年来共计参与 10 个省际联盟采购。 表 2 我国省际联盟联采情况一览 省际联 盟名称 广东 16省 联盟 2021 广东 10省 联盟 2021 京津 冀 “ 3+ N”联 盟 2020 京津 冀联 采 2020 三明 联盟 2020 四川 8 省 联盟 2020 中西 部五 省联 采 2020 新疆 “ 2+ N”联 盟 2021 新疆 “ 2+ 4”联 盟 2021 甘陕 联盟 2021 黑龙 江 8 省二 区联 盟 2021 重庆 5 省 市区 联盟 2020 重庆 8 省 联盟 2021 重庆 9 省 联盟 2021 陕西 11省 联盟 2020 年 陕西 抗癌 药 14 省联 盟 2018 沪苏 浙皖 联盟 2016 归总 北京市 2 河北省 3 天津市 2 辽宁省 3 黑龙江 省 4 吉林省 3 上海市 1 浙江省 2 福建省 3 山东省 0 湖北省 2 广东省 3 海南省 8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6 四川省 2 云南省 7 陕西省 6 青海省 10 新疆维 吾尔自 治区 9 山西省 7 内蒙古 自治区 4 江苏省 2 安徽省 1 江西省 2 河南省 4 湖南省 6 广西壮 族自治 区 8 重庆市 4 贵州省 8 西藏自 治区 2 甘肃省 7 宁夏回 族自治 区 8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首创证券 1.4 关注政策指挥棒, 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与 细分 器械 未来, 我们 仍需关注政策指挥棒。 我们认为:从整体来看,仿制药通常已经上市多 年(首仿除外),临床用药量比较稳定,集采更多是存量竞争,一方面是质量方面的优 胜劣汰(必须过评),存量优化,另外一方面是不同药企间通过集采市场再分配,存量 再分配。从前三轮集采来看,中标药品平均降价 54%,但集采采购量均超额或超预期完 成(首轮集采实际采购量是约定采购量的 2.4 倍;第二轮集采实施 7 个多月,采购进度 达约定采购量的 1.6 倍),企业端较好实现以价换量,而且节省了大量的销售费用。但 同时我们也指出,随着后续过评品种越来越多,集采品种竞争 越来越大,降价大趋势已 不可挡,如首批“ 4+7”城市试点集采品种平均降价 52%,第二轮集采相对“ 4+7”集采 基础上再降 25%。 未来集采常态化(有可能一年两次)和制度化,我们 建议 聚焦政策免疫、大创新和 部分医疗 器械赛道。 2 政策免疫品种: 血液制品、疫苗 与 自主消费 药械集采大趋势共识已成,未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将常态化、制度化。历次集采品 种 征集、投标和开标等环节都给医药行业带来不确定性波动,我们认为规避政策源波动, 寻找政策免疫品种是平抑不确定性风险的上上之选,政策免疫药械产品优先推荐血制、 疫苗细分行业,行业共同特点是进入门槛极高,玩家较少,竞争环境友好,血制品行业 血浆原料资源属性明显,受制采浆影响,行业难以快速增产放量,除人血白蛋白外,其 他血液制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疫苗 今年是业绩大年,大品种大时代,强者恒强;自主消 费看好生长激素健高赛道和品牌中药 。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7 2.1 血液制品 : 资源属性强烈,供给受限 无忧集采可能 2.1.1 供给受限主要因素是:血浆资源 属性和进口限制 血浆是血制品上游原料,血浆资源属性特点决定下游血制品产能无法短期迅速放量; 我国限制血浆和除白蛋白外的 血制品进口 ,国内血制品供应基本完全依赖国内企业 。 血浆 资源属性 强烈 ,原料端无法支撑血制品产能快速释放 : 血制企业 采浆 依赖浆 站设置和献浆员动员,血浆 资源属性 强烈 , 无法 短期快速放量 。 2019 年全国采浆量约为 9100 吨, 2011 年 -2019 年采浆量年复合增速( CAGR)约 13%, 随着可采浆地区逐渐被开 发,在现有采浆政策(如浆站设置、献浆员管理、采浆间隔、单次采浆量等 )不变的情 况下,我们预计未来全国总采浆量将保持年均 10%左右的增速增长 。 血浆和 血制品进口 限制 ,供应端只能依赖国内血制企业 :出于安全输血战略考虑, WHO 倡导 “ 血制品各国自给自足 ” 精神,我国从 1985 年就开始禁止进口血源人血制品 (白蛋白除外),同时 2016 年卫计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单采血浆站健康发展的意见也 明确规定:严禁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进口原料血浆。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血浆采浆量上升, 原料血浆和血制品进口政策不但不会放松,相反还会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如提高白蛋 白进口质量标准或者逐渐限制进口量)。 行业准入壁垒 高企 :从 2001 年开始,我国就不再批准新设血液制品企业;同时 2008 年卫生部颁布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注册的血液 制品 少于 6 个品种的,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少于 5 个品种的,不 予批准新设浆站, 2012 年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修订版)进一步收紧审批,在前述 满足品种数量的基础上,要求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类制品 三大类。仅从近年来凝血类批签发数据来判断,全行业不到十家血制品企业有相关产品 上市,绝大多数血制品企业由于政策限制失去新设浆站能力 。 2.1.2 血制品行业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从 2001 年开始,我国就不再批准新设血液制品企业;同时 2008 年卫生部颁布的单 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注册的血液制品少于 6个品种的, 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少于 5 个品种的,不予批准新设浆站, 2012 年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修订版)进一步收紧审批,在前述满足品种数量的基础上, 要求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类制品三大类。仅从近年来凝血 类批签发数据来判断,全行业不到十家血制品企业有相关产品上市,绝大多数血制品企 业由于政策限制失去新设浆站能力 。 我国血制品行 业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国内血制行业 已经形成以天坛生物、 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泰邦生物为主的寡头垄断格局,四大血制企业采浆量占全行业 达 52.4%。 大型血液制品企业由于浆站资源多,采浆量大,血浆利用率高,相对中小型血 液制品企业能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强者恒强。 行业形成 寡头垄断 格局 的两大推手 : 政策无形之手 , 并购有形之手 。 政策无形之手 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我国对血液制品行业强 监管, 政策不断推动行业 提高集中度 。 从 2001 年起不再新批血液制品企业,目前国内 存量血制品企业约 31 家, 但 正常经营血液制品企业仅 20 余家 。 另外 ,新批浆站政策方面, 2016 年 12 月 15 日 , 卫计委和 CFDA 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单采血浆站健康发展的意见 , 强调严格新增单采血 浆站设置审批 ,向研发能力强、 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液制品生 产企业倾斜 。 并购整合 促 行业 企业 存量优化 。头部企业并购重组活跃,上海莱士相继收购整合郑 州莱士、同路生物、浙江海康;天坛生物以成都蓉生为平台整合集团血制资产; 派林 生 物并购哈尔滨派斯菲科,连横新疆德源。血制企业间并购整合, 进一步优化存量血制企 业 ,血制企业 数量从 90 年代 70 多家企业下降到目前 20 余家(正常经营企业数)。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8 图 7 我国主流血制企业经营情况一览 资料来源: 各公司年报、 首创证券 备注: 2020 年疫情原因 , 采浆 为 非正常年份, 此处采用 2019 年数据 2.1.3 无忧 集采可能 ,重点关注采浆增量,兼顾产品线 我们认为血制品中长期均无集采之忧 : 一是血制品行业自身受制于血浆资源属性, 无法如同化学仿制药一样迅速产能放量;二是血制品行业已经形成多寡头竞争格局, CR4 企业采浆规模均在 1000-1800 吨间,任何一家都无法通过集采挤占他人市场;三是大多 数血制品供不应求,供应端企业无降价动力。 重点 关注 开拓 优质浆站资源 能力强和具有存量浆站挖潜空间的企业 。 原料血浆是血 制企业利润源泉 ,采浆增量前端指标是新设单采血浆站获批数量,精细化指标是单位浆 站年采浆量。 2015 年 国家重新开启新建血浆站的审批, 各血制品企业积极寻求新设浆站 , 河南 重开浆站新设予以华兰生物,云南首开先河批准上海血制新设两家浆站,国内新建浆站 和采浆 迎来高峰期 。 2015 年全国单采血浆站总量突破 200 个, 2016-2017 年, 全行业 年 新增浆站数量 22-23 个,年均增幅约 10%。 2018-2019 年,行业 新增浆站数量放缓 。近 五年( 2015-2019 年) ,天坛生物新获批浆站和新投产浆站(含分站)数量最多,分别为 18 家和 12 家, 仍有 6 家 新设 浆站待获得采浆许可证后正式投产采浆 ,华兰生物和上海 莱士新批和新投产采浆浆 站数量分别为 9 家和 7 家,天坛生物新浆站设置获取能力远超 行业其他血制企业。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9 图 8 2015-2019 年我国血制企业新批单采血浆站数量和新投产浆站横向比对 资料来源: 各公司年报、 首创证券 备注:新投产浆站以获得采浆许可证为准,派林生物不含派斯菲科浆站 2019 年, 血制品全行业单位运营浆站年均采浆量为 35 吨左右 。卫光生物单采血浆 站采浆能力最强,单位运营浆站年均采浆量 56.6 吨,公司旗下平果浆站年采浆量达百 吨以上,位全行业年采浆量前三;其次泰邦 生物单位运营浆站年均采浆 52 吨左右,华 兰生物约 40 吨,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单位运营浆站年均采浆量低于行业平 均。在增量新设浆站审批和选址困难的前提下, 存量浆站的采浆挖潜对企业采浆量提升 提供坚实基础。 图 9 我国主要血制企业浆站数量及平均单位浆站采浆量横向比对 资料来源: 各公司年报、 首创证券 备注:派林生物不含派斯菲科浆站 兼顾产品线广度,产品线宽度决定血制企业吨浆利润高低。 目前,国内 主流 血液 制品企业最多能生产 13 种产品,品种中缺乏高附加值的因子类产品 ;国际血制巨头生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0 产技术远超国内,能生产三大类共 26 个品种。国内血制行业头部公司天坛生物、上海 莱士、华兰生物和泰邦生物等拥有产品批文行业领先,且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因 子三大类产品,血浆利用率较高。 表 3 主要血制企业拥有血制品批文一览 血制大类 细分品种 天坛生物 上海莱士 华兰生物 泰邦生物 卫光生物 博雅生物 派林 生物 博晖创新 白蛋白类 人血白蛋白 优势品种 免疫球蛋 白类 静丙( pH4.0) 优势品种 冻干静丙 ( pH4.0) 人免疫球蛋 白 乙型肝炎人 免疫球蛋白 冻干静注乙 型肝炎人免 疫球蛋白 (pH4.0) 独家 破伤风人免 疫球蛋白 狂犬病人免 疫球蛋白 组织胺人免 疫球蛋白 凝血因子 类 人凝血因子 VIII 优势品种 人纤维蛋白 原 优势品种 人凝血酶原 复合物 优势品种 冻干人凝血 酶 人纤维蛋白 粘合剂 合计品种数量 12 种 12 种 11 种 9种 9种 8 种 7种 5种 资料来源: 各公司年报、 首创证券 备注:天坛生物受制产能和产品批文转移、再注册等因素,实际只有 5 种产品生产批签,派林生物不含派斯菲科浆站 。 产品批文数量与公司血制主营业务毛利率具有较高相关性, 产品线越丰富,从同一 份血浆 中 提取的血制品种类越多,均摊成本越低 ,因此,通常批文越多,毛利率越高。 国际血液制品巨头利润分布表明,人血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 VIII 一般构成血制企 业的基础利润,而凝血因子 IV、 XIII、蛋白 C 等高附加值产品为超额利润。 上海莱士、 华兰生物和泰邦 生物拥有批文产品和实际生产批签品类较为丰富,产品横跨三大类,血 制品整体毛利率维持在 65%左右;天坛生物拥有各类血制品批文 12 个,但批文集中在免 疫球蛋白类,因子类产品处于技改和再注册等阶段, 2019 年实际生产批签发仅 5 种(人 血白蛋白、静丙和三种特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乙肝人免疫 球蛋白),毛利率较低;卫光生物 2019 年获得 人纤维蛋白原药品 GMP 证书 ,因子类 产品较少。 我们优先推荐天坛生物和派林生物,基本逻辑在未来几年采浆弹性大 ,叠加产品 线补齐提升吨浆利润水平 。 天坛生物( 600161.SH),公司近 5 年新批浆站数量最多( 18 家),尚有 6 家浆站待 行业 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1 投产,在营浆站近年来内部积极挖潜,单位运营浆站年均采浆量持续提升。 派林生物( 000403.SZ):并购 哈尔滨派斯菲科 100%股权 , 2019 年度,派斯菲科采 浆量达 240 余吨 , 下属 共 10 个营业单采血浆站,分布于黑龙江、四川等省区 ,整合后, 派林生物将拥有 23 个浆站(双林 13 个 +派斯菲科 10 个),年采浆总量 640 吨左右(双 林 400 吨 +派斯菲科 240 吨),另外,与新疆德源签署协议调浆 180 吨 /年,年可供生产 用原料血浆在 800 吨左右,成为国内年采浆量领先血制企业之一。 2.2 疫苗:大品种大时代,新冠疫苗贡献可观利润 2.2.1 我国疫苗行业进入大品种时代 从 2017 年开始,我国主要疫苗企业经营大幅改善 。 2017 年前,我国疫苗行业缺乏 重磅单品,一类疫苗国家定点采购,中标价普遍较低,缺乏盈利能力,部分二类疫苗重 磅单品疫苗尚未获批上市,康泰生物 DTaP-Hib 四联疫苗 、智飞生物 AC-Hib 三联苗虽然 分别在 2013 年和 2014 年获批上市,但仍处于上市初市场培育期; 2016 年山东疫苗事件 重塑疫苗流通行业,疫苗行业迎来行业销售低点。国内主要疫苗企业如智飞生物、沃森 生物、康泰生物等营收规模均在 10 亿元以下,归母净利润在 2 亿元左右徘徊,盈利能 力不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