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 长江江豚巡护员现状调查报告 张新桥 1 牛一彬 1 肖扬 1 魏英 2 1 世界自然基金会 ( WWF) , 2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 OPF) 摘要: 长江江豚 是 我国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类,是全球珍稀淡水鲸类物种之一 , 分 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洞庭两大通江湖泊中 。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 约 1012 头 , 种群数量 快速 下降的趋势 有所缓解 , 就地保护有希望, 但极度濒危的状况没 有改变 ,保护形势依然迫切 。 自 1992 年至今共建立有 10 个 长江 豚类 自然保护区 地 加强保护工作;同时, 在 4 个 长江江豚 社会公益保护 , 2 个中华鲟保护区和 4 个湿地保护区也有一定数量长江江豚分布 。巡护是保护区重要日常工 作内容 , 目 前长江江豚巡护发展经历了 SMART 数字化巡护、协助巡护和智慧化巡护 3 个阶 段。 2013 年之前的长江江豚巡护 工作 主要是以渔政和保护区人员为主,随着长 江江豚保护社会化推进,现有巡护员组成中包括了渔民和社会公益组织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 ( 1) 抽样的 9 个保护区 和 公益 保护地共有 82 名巡护员, 与 113 名 渔政和保护区巡护管理人员共同守护长江江豚约 610 头, 弥补 了 渔政执法 和保护区管理 人手不足 的 问题 , 是 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 ;( 2) 大 部分巡护员文化水平偏低 (中小学文化 73.9%) 、 工作年限不长 ( 3 年以内) , 巡 护 员技能 不足 ,巡护工作规范化 程度不高 ;( 3) 巡护设备和巡护装备专业化程度 和 普及率 不高 ,巡护技术数字化和 信息 化程度有限 ;( 4)巡护员 工作 资金主要是 社会组织和企业支持为主,巡护员 无长期合同 , 社保保障 有限 ,社会认知和支持 力度不够 ;( 5)无巡护员职业岗位体系 ,无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和差别化待遇 制度 ,激励机制 不健全 。 ( 6) 即使 工作环境不佳, 所有巡护员遭受 过 口头辱骂, 少数受到 肢体和器械攻击,但仍有 81%的 巡护员热爱巡护工作并对现状表示满意 。 为此, 我们 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推进长江江豚巡护专业化和主流化 发展。 特此建议: 进一步推动建立巡护管理标准 , 进一步推进长江江豚巡护 装备 与设备 专业化发展 和巡护 技术 开发 , 进一步 完善 长江江豚巡护员社会保障 制度 , 进一步 发展与 完善长江江豚巡护员职业体系 , 进一步推动长江江豚巡护 从保护区 到社区到社会的 主流化发展 。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巡护 社会化参与 专业化 主流化 3 调查 背景 长江江豚, 俗名 “ 江猪 ” , 我国长江中特有 的 淡水鲸类,全球珍稀 鲸类 物种 之一 ,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洞庭两大通江湖泊中 。 2017 长江江豚生 态科学考察报告 显示 :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 约 1012 头 , 种群数量 快速 下降的趋 势 有所缓解 , 就地保护有希望, 但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 ,保护形势依然迫切 。 为了加强长江豚类(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 自 1992 年至今 共 建立 有 10 个 长江 豚类 自然保护区 ;同时,在 4 个社会公益保护地 (湖口、 九江 廉溪、康 山、扬州) , 2 个中华鲟保护区 ( 湖北宜昌 、 上海长江口 ) 和 4 个湿地保护区( 东 洞庭湖、南洞庭湖、横岭湖、鄱阳湖, 其中 东洞庭湖 湿地保护区 与岳阳市长江江 豚保护区重叠)也有 一定数量 长江江豚分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 “ 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导则 “规范化管 理 -资源管护 ” 提出“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 目前长江江豚巡护经历了 3 个 阶段 : ( 1) 2013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 ( WWF) 与湖北长江新螺白鱀豚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联合启动 SMART 数字化巡护项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白 鱀豚保护基金会 参与支持 , 6 名渔民加入 巡护行列。 ( 2) 2017 年, 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国水生野生 动物保护分会组织协调下, WWF、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 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中心等作为技术支持 机构 ,支持阿拉善 SEE 基金会、湖北 省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各省 市县渔政等主管部门和保护区启动“协助巡护”项目,近 100 渔民 和社会组织人 员 加入长江 江豚巡护行列。 ( 3) 2019 年, 在湖北省林业局支持下, WWF、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联合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智慧巡护项目,打造无人机巡 护、水面船只巡护和陆地摩托车巡护组成 的 “ 水陆空 ” 巡护体系, 海康威视、 中 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等作 为技术支持机构, 社会各界参与 共同 推进保护区向 智慧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8 名渔民 加入该项目体系 。 4 2013 年之前的长江江豚巡护 管理 工作主要是以渔政和保护区工作人员为主, 随着长江江豚保护社会化的推进,现有巡护员组成中还包括了转产转业的渔民和 社会公益组织成员。 调查方法 2018 年 8-9 月, WWF 和 OPF 项目执行团队联合设计了首套长江江豚巡护 员现状调查问卷。 2018 年 10 月,调查问卷面向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保护 区 、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湖北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 自然保护区 、 岳阳市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 、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 鄱阳湖湖口 保护地、鄱阳湖 九江濂溪保护地 、 安庆市江豚自然保 护区 、 扬州 保护地 &镇江 长江豚类省级自然 保护 区 的长江江豚 巡护员发放。 问卷调查 截止前 ,鄱阳湖保护区、铜陵保护区和南京保护区 内 没有 收到 巡 护员 反馈信息 。 5 调查 结果 截至 2018 年 10 月底, 共计 收回 88 份有效问卷 , 88 位 被调查 人 员 中 包含 巡 护员 82 人 (专业渔民 81 人, 社会组织 人 员 1 人 ), 保护 区或渔政 人员 6 人 。 1. 巡护员的重要性 目前, 9 个保护区 &保护地共有 82 名巡护员, 113 名渔政和保护区巡护管 理 人员, 比例接近 0.726:1, 他们共同守护的长江江豚数量约为 610 头, 巡护员已 成为长江江豚保护 力量 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 2.基本 信息 性别组成 、年龄和家庭情况 男性 巡护员 占绝大 比例 , 为 93.2%, 女性巡护员比例只有 6.8%; 巡护员年 龄集中于 41-60 岁之间 ,占比为 81.9%, 工作年限在该年龄段间的分布较为均 衡 , 无论是男女巡护员, 95.5%已婚 , 其中 81.6%生育有 2 个以上小孩, 所以, 巡护 员 需要考虑家庭生存发展和孩子教育等家庭问题。 6 文化水平 大部分巡护员是初中毕业( 45.5%),其次是小学( 28.4%) ,本科及以上仅 占 3.4%, 整体来看, 巡护员文化水平不高 。 巡护经验 所有巡护员从事巡护工作年限均在 3 年以内,其中 55.7%的巡护员工作时间 1 年, 44.3%的巡护员工作年限在 1-3 年间 ; 由于 长江江豚巡护工作起步较 晚,巡护员 工作年限有限,导致实际巡护 经验有限,需要加强培训、交流和学 习,规范巡护管理 。 7 3.工作环境 与意愿 威胁 在巡护过程中,所有的巡护员均遭受过口头辱骂 , 遭受过 肢 体攻击和器械 攻击 比例 均 各 占 9.1%; 威胁 来源最常见的 是 非法 捕鱼者 ( 76.6%)和非法采砂 者 ( 51.9%) ,需要加强此类人类活动管控,并加大处罚力度。 意愿与意识 81%的巡护员表示热爱 巡护 工作并对 现状 感到满意 ; 收入偏低 是 巡护员 不满 8 意 巡护员 工作的 主要原因 ; 65.5%的巡护员 不确定 该项 工作 的 前景 和 职业 稳 定 性 。 4.专业化程度 巡护员 在 正式 投入野外 巡护 工作 前, 巡护员 会 与 参与保护区提供的培训 , 并与 保护区 /巡护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并了解工作任务和目标 。 巡护能力建设 保护区或保护地会组织巡护员开展 巡护数据采集、紧急呼救和救援、开 船、巡护工作指导、驾驶巡护车等方面的技能 培训。 9 基本 巡护设备 巡护船、 巡护车、 割网工具、 望远镜、 对讲机、巡护记录仪、 GPS、照相 机等巡护基本需求的 专业化设备 尚不能完全覆盖 。另外,除 个 别保护区 /保护地 外,都配有 靴子、手套和防晒帽 用品 。 整体来看,专业化设备与配备还不完 善,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10 巡护 安 全设备 所有保护区 /保护地 在巡护时均会提供救生衣和救生圈 ,配备急救药物的保 护区 /保护地占比为 66.7%。 图 12.参与问卷调查巡护员 的安全保障设备配备情况 。 水性安全 技能 水性好且能帮助 其他 落水者 的巡护员 仅占 69.3%, 其他的 需要加强该项技 能, 降低 水面工作风险。 11 5.社会 生存 保障 除扬州 的 6 名巡护员无合同外,其他 巡护员 均为期限合同 , 巡护员 工作 缺 乏足够的 法律 约束和 保障。 巡护员 月薪 分为 2000-3000 元 以及 3000 元 以上两个水平 , 基本上 与当地 县 市 居民平均工资水平相当 。 福利状况方面,人身意外 上海 保险的覆盖率达 93.8%,其次 会有 基于个人 工 作 表现的报酬或奖金 、带薪病假和基于团队表现的报酬或奖金等福利保障也有 一定覆盖比率 。 12 13 建议 巡护员是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 巡护员 主要组成的渔民 从捕 鱼人转变成护 豚 人 、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探索, 弥补 了 渔政执法 和保护区管 理 人手不足 的 问题 , 也是 长江江豚保护社会化持续推进的表现 。 基于上述信息, 我们对于如何完善 巡护员 制度和体系 , 提出以下建议: ( 1) 进一步 加强 长江江豚 巡护员能力建设, 推动建立巡护管理标准 大部分巡护员文化水平偏低 、 工作年限不长 ,应定期 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和交 流、学习活动,包括 法律法规、游泳技能 、野外巡护业务技能、管理规范 技能 、 自身 安全 防范意识和自救技能、 户外急救知识与技能 等方面。 目的是 提升巡护管 理能力,推进巡护工作规范化发展,完善巡护管理办法,建立和推广巡护管理标 准 ,包括选拔与工作流程、权利与义务、行为规范、激励机制等 方面 。 ( 2)进一步推进长江江豚巡护专业化发展 由于长江江豚巡护水面作业的特殊性 和潜在危险性 , 需要配备专业化的巡 护设备 , 巡护装备 , 野外生存、安全救生和劳保用品 。巡护设备 应 包括 巡护 船、 巡护车、 无人机、水下声学监控设备、 望远镜、割网收缴工具、对讲机、 巡护记录仪、 GPS、照相 摄影设备 等巡护基本设备 ;巡护会在一年四季、不分 昼夜开展,同时考虑到各种天气等原因, 巡护装备 专业化是顺利、安全工作的 重要保障, 包括户外防风、防雨、御寒、速干性能的衣裤、帽子、靴子 、手套 等 也应该根据 各巡护员具体 条件 予以 考虑; 为了工作安全, 野外生存、安全救 生和劳保用品 方面 , 需要考虑配备 救生衣 、 救生圈 、 急救药物 等 物件 。 同时, 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支持巡护技术和方法开发, 提升 巡护工作的数字化、信息 化和智慧化水平。 ( 3)进一步巩固 和完善 长江江豚巡护员社会保障 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是育有子女的中年男性,身负 孩子教育和家庭 生存、 发展等 养家糊口的重担, 少数 巡护员 还 没有正式合同,其余大部分巡护员也只有 期限合同,长期 稳定 工作 缺乏 保障; 大多数巡护员年龄偏大,除 有 人身意外伤害 保险 外,没有社保, 缺乏足够社会 福利 保障,影响了巡护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工 作发展前景的信心。建议完善巡护员的社保制度,提升巡护员工作积极性。 ( 4)进一步 发展和 完善长江江豚巡护员职业体系 14 巡护是长江江豚保护日常工作的重要 形式 ,巡护员的工作内容不可能是千篇 一律,那么就决定了巡护员应该根据具体职责、岗位和工种进行区分,如巡护船 长、巡护司机、 常规 巡 护 员、巡护宣传员、无人机巡护飞手、巡护救护员、巡护 报告总结员等 , 以 促进该职业 方向 专业化发展 ;同时, 巡护员的 工作年限和经验 不同, 作用与 贡献不同, 巡护员职业技能 等级 鉴定制度 和差别化待遇制度 也应该 随之建立 。 发展 和完善 巡护职业体系,有助于 调动巡护员积极性和 精细化管理 。 ( 5) 进一步推动长江江豚巡护主流化发展 加大巡护工作宣传力度 和社会参与引导工作 , 一方面可以 减少危害长江江豚 及其生存环境 的事件 发生 ,也 可以 引导 社会各界 对 该项事业 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推动长江江豚巡护工作良性发展 ,让长江江豚巡护工作成为从保护区到社区到全 社会的主流化工作。 15 致谢 感谢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保护区 、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 湖北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 岳阳市 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 、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鄱阳湖湖口 保护地、鄱阳湖 九江濂溪保护地 、 安庆市 长江 江豚自然保 护区 、 扬州 长江江豚 保护地 的巡护员 协助执行此次问卷调查。 最后,我们向奋战在各保护区和保护地一线的长江江豚巡护员们 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全社会共同努力,留住江豚的微笑, 还江豚一个家,守护我们共同的长江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