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软件定义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入口之争 亿欧智库 Copyright reserved to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January 2021 亿欧智库 2020年度分析师发布会 2020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Annual Analyst Conference 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增长下,软件定义汽车发展元年开启 随着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飞速发展,汽车从单一的地面移动工具迅速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 ,正在由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子 信息高科技产品”。全球联网汽车数量从 2018年开始,将连续 4年增速超过 40% ,在 2022年销量将超过 7000万台 。 数据显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 50%以上的价值将源于软件。 今年作为 软件定义汽车的元年 ,众多车企纷纷建立软件团队并加大投入,无数 家科技公司纷纷涌入汽车行业,将智能汽车作为其技术落地的关键赛道。 2 1,430 2,003 2,894 4,300 5,700 7,220 14.77% 23.29% 32.05% 40.95% 51.82% 62.78%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亿欧 智库 : 2017-2022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增长及预测 销量(万辆) 渗透率 来源:专家访谈,亿欧汽车 车载 OS成竞争入口,目前仍围绕信息娱乐展开的探索 作为智能汽车核心软件技术,如环境感知、行驶策略、车辆控制逻辑、驾驶辅助等都需运行在汽车 OS上 。所以, 车载 OS作为智能汽 车入口,实现了快速发展。 操作系统则可分为娱乐车机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娱乐车机系统集成了各类娱乐影音、地图导航及基于场景化服务的 APP和小程 序等;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则直接向执行机构发送指令以控制车辆关键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电池等协同工作。 3 非驾驶相关类 驾驶相关类 车载娱乐 车载互联信息 传感探测器类(自身探测、信息交互) 决策预警类 驾驶辅助( DA);横向或纵向控制 部分自动驾驶( PA);横向或纵向控制 辅助控制类 人类监控驾驶环境 自动控制类 系统监控驾驶环境 有条件自动驾驶( CA);特定条件、部分任务 高度自动驾驶( HA);特定条件、部分任务 完全自动驾驶( FA);全部条件、全部任务 信 息 感 知 决 策 控 制 亿欧智库:车载 OS技术逻辑结构 液晶 仪表 智能 网联 车载 娱乐 高精 导航 自动 驾驶 动力 系统 车身 控制 环境 感知 燃料 供给 底盘 控制 汽车 OS 智能汽车体验 “ 兵家必争之地 ” 引整车厂、新造车势力、科技巨头、互联网公司加码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不断深入,车载 OS功能成为消费者能够最直观感受汽车智能化功能的入口,这使得各大主机厂商开始逐 渐关注这一市场。新造车势力也带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科技巨头及从事车联网领域的公司也涌入了这一赛道。 在目前阵营中, 车企主要增强对整车控制器( VCU)、电池管理系统( BMS)、电机控制模块( MCU)等关键软件的自主研发能力, 逐步提升对国外供应商的替代能力;车载空间的娱乐和联网需求为互联网等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以生态为轴延伸至车联网产业链条, 强化车载环境下各种应用服务能力的供给。 4 高实时性 高可靠性 信息安全 高性能计算 功能安全 新造车势力 车联网公司整车厂 科技巨头 宝马 iDRIVE 奔驰 MB.OS 吉利 GKUI 长安 In-Call 百度 小度车载 OS 阿里 AliOS 腾讯车联 TAI 华为鸿蒙系统 博泰擎 OS 中科创达 亿咖通 特斯拉 Version 蔚来 NIO OS 小鹏汽车 XmartOS 梧桐车联 蘑菇车联 四维智联 奇瑞 Cloudrive 比亚迪 DiLink 车载 OS之争尚处于发展早期,“后起之秀”正加速上车 从底层架构来看, QNX、 Linux是车载 OS的鼻祖,谷歌的 Android是基于 Linux内核开发,属于底层架构系统之上进行深度定制化。整 体而言, QNX、 Linux、 Android占据车载 OS大半江山。进入 2020年,车载 OS竞争急剧升温。 国内企业正在通过自研形式建立竞争壁垒。但目前, AliOS、小度 OS推广进程缓慢,华为鸿蒙 OS成为国产自主希望,其他自研 OS多基 于这几大系统开发。 5 优点 缺点 主要合作车企 QNX Linux Andriod Automotive AliOS 小度 OS 华为鸿蒙 OS 稳定性、安全性较高 内核紧凑高效,可定制 开源、灵活、可移植性强 稳定 AI能力强 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平 台,低时延高安全 开发较难、生态薄弱 应用生态不完善 安全性、稳定性较差、 系统存在漏洞 不直接驱动关键部件 汽车底层控制薄弱 不详 戴姆勒、宝马、奥迪、通用等 福特、本田、马自达、日产等 沃尔沃、吉利、比亚迪、长安汽车等 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上汽集团等 北京现代、奇瑞、戴姆勒 -奔驰等 奇瑞 系统基础 Unix Unix Linux内核 Linux内核 / Linux内核 操作系统 互联网企业将服务重点放在应用服务能力提升,生态圈尚未建立 在国内市场,我国互联网企业针对车载 OS展开了积极布局,其将重点放在应用服务能力,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生态圈未能有效建立。 以 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作为车载操作系统开发的领军企业,正在依托软件开发优势,着力打造操作系统。其主要依托用户与数据 生态正接入车联网生态布局,但目前仍以车载空间的娱乐和联网需求为主,对于操作系统底层核心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6 百度在 2015年推出了百度 CarLife, 随 后又推出 DureOS, 将其描述为具有语 音识别功能的人工智能平台 。 小度 OS AliOS 腾讯车联 阿里与上汽合资的斑马公司已经率先开 发出 AliOS, 能够与车控总线实现交互 , 并结合场景开发应用 , 实现智能驾驶舱 、 语音交互 、 车辆远程控制 、 车辆状态查 询等服务 。 2018年 , 腾讯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 Alin Car升级为腾讯车联 TAI汽车智能系 统 。 TAI系统拥有多模人机交互 、 场景化 地图 。 车载小程序 、 安全语音首发微信 等功能 。 网络设备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将芯片作为切入点;车联网企业围绕“专”布局 7 其中,华为发挥网络设备优势从 V2X向两端延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布 局体系。 在系统建设方面,其 三大鸿蒙 OS分别是: 车联网相关企业主要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V2X领域进行了 布局,其在系统方面的建设能力主要聚焦相关定制化内容布局 梧桐车联开发的 OpenOS智能网联车载操作系统,将操作技术底座的部 分模块面向全行业开源,可帮助 B端客户更灵活快速打造车机娱乐系统。 自 2009年,博泰车联网投入近百名工程师持续开发 OS,打造出了擎 OS, 其是基于 Android深度定制的车载操作系统,其可以通过 OTA进行升级。 同时,其支撑 QNX与 Linux操作系统接口,并在 OS升级、应用升级、 HMI升级、 BUS升级、地图升级、引擎升级、云端升级等。 亿咖通科技研发出了 GKUI智能车载系统,其可以向 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提 供优秀的平台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桌面系统、 ID账户、智能语音助 手、多媒体接入等。汽车域控制器新支点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仪表盘新支点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FOTA网关新支点操作系统 鸿蒙座舱操作系统 HOS 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AOS 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VOS 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基础软件之操作系统的研发以及 CPI宽带 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 网络设备企业以及信息技术供给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未智能网 联汽车服务提供技术输出 智能 车载领域 SPC企业竞争力分析( 2020Q4) 8 洞察一: 核心区企业较少,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巨头领 先作用不明显 洞察二: 产品并未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企业竞争壁垒尚未建 立,创业公司有望破局 洞察三: 巨头企业应该加速建立生态,跟随者需要结合自身 业务进行拓展 入选企业: 阿里巴巴 百度 腾讯车联 华为 博泰车联网 亿咖通 梧桐车联 蘑菇车联 仙豆智能 四维智联 中科创达 中国市场未来可期,到 2030年 汽车广义操作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 1610亿美元 根据测算,预计 2030年与汽车软件和电子架构相关领域,全球销售额将达到 4690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容量为 1610 亿美元,占比达 到 34%,为全球最大。 针对汽车软件, 2030年全球市场为 8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9%。 9 920 1,290 1,560 300 440 630 200 500 810 200 370 500 250 340 630 760 850 0 2,500 4,000 500 3,500 3,000 2,000 1,000 4,500 1,500 2030 130 2025 3,610 2020 4,690 2,380 集成 /验证服务 功率电子器件 传感器 软件 其他零件 控制器 亿欧智库: 2020-2025全球汽车广义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150 320 43080 140 180 40 60 90 50 50 60 30 50 80800 400 600 100 500 0 200 300 700 620 2025 840 2030 350 2020 整车能量管理 娱乐 /互联 /安全 动力总成和底盘 操作系统 /中间软件 自动驾驶 亿欧智库: 2020-2025全球汽车软件市场市场规模预测 注:图中单位均为亿美元 来源:麦肯锡,亿欧智库 从智能语音系统到生态建设,正在成为企业布局基本路径 在车载领域智能化的浪潮下,语音技术与车联网的结合迎来了发展契机。目前,各大主机厂将语音交互看作重要一环。它作为智能座 舱里的重要功能,能提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体验、驾驶的安全性与乐趣性,让用户享受到便捷、快速的服务内容。 在这场团战背后,围绕语音系统的生态建设正不断加快。亿欧智库预测,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竞争将在生态体系层面展开 。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基于操作系统可以构建起宏大的生态体系,而操作系统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其支撑的生态体系是否被商业市场所 接受。所以,在未来竞争中,与其说用户选择的是操作系统,不如说用户选择的是操作系统背后的生态体系。 10 语音唤起 免唤起 导航 固定地点、兴趣点、途径点 音频 音乐、广播、有声读物 通信 电话、短信 车辆信息查询 胎压、油耗 生活信息查询 天气、酒店、新闻 聊天互动 笑话、成语接龙 车辆基本控制 空调、天窗、雨刮 触控 用户 车载 OS 发布指令 系统响应 硬件集成 车联网 服务 系统平台 汽车制造 汽车经销商 导航地图 内容 /服务 金融保险 出行服务 维修保养 呼叫服务 公共服务 车载操作系统将朝层次化、模块化、平台化发展 未来,随着需求增加,车载操作系统业务功能将愈加丰富,其软件结构也将随之变得更加复杂。而为了适应不同应用功能,未来车载 操作系统软件结构将向 层次化、模块化和平台化 方向发展。 顶层面向车况、车内外环境等数据衍生发展云平台,并与触摸、手势、语音和视觉等人 机交互技术相结合,创新服务体验。目前,针 对业务差异需求,操作系统中出现了面向各种应用的功能模块,例如 QNX 分别推出了针对仪表盘、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车载影音系统的 软件模块。 11 应用 1 硬件 操作系统 1 应用 2 硬件 操作系统 2 车内通讯总线 汽车操作系统传统架构 应用 1 应用模块 /平台 1 中间件 内核操作 系统 硬件 应用 2 应用模块 /平台 2 中间件 内核操作 系统 硬件 车内通讯总线 未来汽车操作系统电子架构 仪表盘 辅助驾驶系统 车载影音系统 内 核 操 作 系 统 1.适应不同功能需求,可 扩展新应用; 2.避免重复开发,减少代 码数量,使得操作系统安 全高效 车载 OS与路端融合也将成为企业加速布局趋势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不断深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IVI) 逐步向智能座舱系统演变,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将逐渐向自动驾驶系 统演变,分别产生了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两大雏形: 自动驾驶 OS和智能座舱 OS。 其中自动驾驶 OS对安全性、实时性、稳定性要求极 高,而智能座舱 OS更加重视开放性和兼容性。 在车路协同背景下,产业发展对车载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同时兼容多芯片组、多车型、多传感器。车路协同对海量数据 的处理延时有着一定要求 多设备之间一秒钟需要至少交互 10次,相当于 100毫秒以内需要完成整个通信采集、传输、处理、响应 的全过程。对企业而言,车载 OS不仅要加强与车端的融合,还要加强与路端的融合,这也将成为新的考验,帮助企业形成竞争壁垒。 12 自动驾驶系统 黑盒子数据 故障代码 倒车 /油门踏板 状态及位置 轮胎转速 其他黑盒数据 权限 设置 车载系统 车灯状态 门窗状态 剩余油量 车速 /转向 其他显示数据 语音交互 生活圈信息 驾驶行为 个人账户 其他用户数据 车辆交互数据 用户数据 车辆信息 行人信息 智能信号牌信息 交通信息 路侧数据 读 写+ 可反向控制车辆 13 人 车 路 云 城 影音娱乐 导航服务 社交服务 驾乘体验 多场景服务 平台 以人为核心的需求输出 车辆显示 系统 以车为载体 的智能化平台 车辆运行 系统 智能车载底层架构 智能网联车载终端 数据生产 平台 智能驾驶 系统 智能车载 系统智能座舱 智能路侧系统 智能路侧 基站 交通提示 系统 通信检测 系统 交通检测 系统 本地计算 系统 交通信号 系统 智能路端运行平台 以路为辅助的交互平台 交通管控平台 以云为基础的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 数据存储平台 交通实时监控 与优化平台 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 城市智能监控综合应用平台 城市规划 安全监督 交通运输 管理 环境保护 管理 公共安全 监测 公共交通 运营 智慧交通管理平台 以城为终端的运行平台 亿欧 智库 : 智慧交通的产业链全景图 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愈加明显,加速构建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生产制造 产业服务 技术研发 亿欧智库:汽车产业新型的全价值产业生态 分工合作 利益共享 互融共生 构建跨界融 合的智能汽 车产业生态 发展体系 汽 车 全 价 值 产 业 链 车载高精度传感器 车规级芯片 智能操作系统 车载智能终端 智能计算平台 汽 车 新 型 供 应 商 重构 智赢 车企数字化升级现状及趋势研究 亿欧智库 Copyright reserved to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January 2021 亿欧智库 2020年度分析师发布会 2020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Annual Analyst Conference 车企重塑“生产、产品、营销、组织人才” 数字化体系 15 车企 数字化 升级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车联网 云计算 云平台 5G 生产数字化 产品数字化 营销数字化 组织 /人才数字化 设计 研发 生产 供应链 销售 服务 设计 研发 4S店 供应商服务 生产 用户 汽车生产关键工序数字化 , 生产 过程智能优化控制 、 供应链优化 从工厂自动化到数字化升级 在 车联网 、 AI、 大数据 等技术 融合下 , 汽车产品智能升级; 汽车智能网联化是车企的重要战 略以及新车型的标配 通过数字化手段 , 车企连接用 户 、 经销商 、 产品 , 构建数字 化体验平台; 数字技术将车企与用户之间关 系联系得更加紧密 传统车企面临 “ 新四化 ” 人才稀 缺的困境; 车市变革 , 以及疫情冲击下 , 车 企人才管理转型迫在眉睫 车企数字化方式 内部孵化,组织重组、成立子公司 16 2018年 , 上汽集团成立人工智能实验 室; 2019年 , 成立云计算中心 2020年 , 上汽集团成立零 束软件分公司 2020年 , 北汽集团提出数字化转型工作 要围绕 “ 一个中心 +三大方向 +五种能力 ” 开展建设 2020 年 , 北 汽 集 团 成 立 了 “ 头脑型总部 2.0” 建设及数 字化转型领导小组 2020年 , 吉利发布 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 架构 , 通过六大领域的科技创新 , 致力于为 用户创造高定制 、 可成长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0年,吉利汽车成立广域 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 , 长城汽车设立一级 部门 “ 数字化中心 ” 2020年 7月 , 长城汽车发布 “ 柠檬 ” 、 “ 坦克 ” 、 “ 咖啡智能 ” 三大技术品牌 , 涵盖汽车研发 、 设计 、 生产以及汽车生活 的全产业链价值创新技术体系 2018年 , 中国一汽设立集团公司信息化数 字化办公室 , 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战略转型 , 明确信息化数字化工作 2020年 , 中国一汽成立一汽 (南京 )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 4月 , 广汽集团启动了 “ 广汽数字 化加速器 GDA项目 ” , 明确集团数字化三 年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 2019年 , 广汽集团设立数据信 息本部负责推进数字化业务 车企数字化方式 外部联盟,成立联合技术中心 17 东风 &博泰车联网 广汽 &中科创达 一汽 &博泰车联网 北汽新能源 &西门子 中国一汽 &东风 &长安汽车 一汽 &博泰车联网 长安汽车 &华为 优化布局,打造“多点开花” 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18 共建价值链数据生态,构建网络安全云 车端一体化平台,在车联网方面开展全 面深度合作 数字化转型咨询 、 生态云 、 供应链管理及 OTD、 产品质量管理 、 数据资产管理 、 项目 群管理 PMO及开发中心敏捷化 、 多云管理平 台和服务 、 应用和数据的云迁移等方面进行 深度合作 数字化环境下的车载安全及信息安全、基于智能网 联汽车的数字化出行及各类车联网服务展开全面深 入合作 与阿里云共建中国一汽公有云平台 、 深化 高效透明的工作机制 , 联合创新汽车营销 新零售模式; 共创业务数字化领先实践,进行车联网服 务生态孵化,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育工作 合作共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平台,基于华为 5G 工业互联网在车联网进行联合应用创新 在数据生态方面 、 模型应用共建 、 数 据产品及模式创新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管理 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出行场景 智慧出行场景解决方案咨询,研究报告 国际车企 自我革命,逐步释放数字化升级价值 19 宝马开始进行战略调整 , 启动 Number ONE战略为其长期发展制 定路线图 启动面向未来的新战略 Number ONENEXT, 确定了盈利能力 、 品 牌和设计 、 产品 、 技术 、 客户体验 & 服务以及数字化六个关键领域 在中国成立了领悦数字信息公司 , 领 悦的目标是打通用户线上线下的数字 化体验 宝马发布 “ 以客户为中心 ” 、 “ 用数 据赋能 ” 和 “ 打造适应数字化进程的 组织 ” 的数字化战略;同时 , 宝马成 立 “ 数字化汽车 ” 部门 大众启动 “ TOGETHER Strategy 2025” 战略 , 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 可持续出行服务供应商 大众升级集团战略 , 提出 TOGETHER 2025+战略 , 提出新的愿景 “ 为后代塑 造未来出行 ” 2019年 2月 , 大众汽车品牌管理委员会 创建 “ 数字汽车和服务 ” 部门; 6月 , 大 众组建 “ Car.Software” 部门 , 为集团 各部门开发车载操作系统 “ vw.os” 和大 众汽车云 大众集团公布新五年规划, 计划在数字化 方面的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 270亿欧元 2011-2016年 , 丰田经历了 3轮组织结 构调整 丰田成立丰田互联汽车公司 , 开发移 动服务平台 ( MSPF) 丰田宣布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 公司 , 同时推出 e-Palette概念车 , 并与 亚马逊 、 滴滴 、 马自达 、 必胜客和 Uber 组成 e-Palette 联盟 丰田研究院高级研发公司成立 Woven Planet Holdings , 进 行 管 理 Woven Core和 Woven Alpha, 前者将专注于 自动驾驶 , 后者将在互联 、 车载软件和 高清地图等领域开展新业务 2007 2016 2019 2020 “以用户为中心”数字升级 出行服务供应商 移动出行公司 2016 2019 2019 2020 2011- 2016 2016 2018 2020 以“用户为核心”,定义豪华汽车新体验 20 2014 20182016 2019 2020 2007 年 , 宝 马 开 始 进 行 战 略 调 整 , 启动 Number ONE战略为其长期发展制定路线图: 增长 、 塑造未来 、 盈利能力 、 接近技术与客户 2016年 , 宝马启动面向未来的新战略 Number ONE NEXT, 确定了盈利能力 、 品牌和设计 、 产 品 、 技术 、 客户体验 &服务以及数字化六个关键领 域;专注于 D + ACES 领域:设计 、 自动驾驶 、 智能互联 、 电动汽车 、 共享出行服务 宝马推出的新 BMW7系可提供 联网服务 , 使宝马成为第一家 提供汽车创新数字服务的汽车 制造商 , 客 户 可 从 ConnectedDrive商店直接预订 和支付服务 , 如实时交通信息 和在线娱乐产品 宝马推出 BMW Connected 应 用 程 序 , 为客户提供行程管理和远 程车辆控制等数字服务 宝马推出全新车载信息娱 乐系统 BMW iDrive 7.0, 新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更 迎合驾驶员的个性化需求 , 提供语音 、 触屏和手势控 制等人机交互体验 宝马在中国成立了领悦数 字信息公司 , 上线了客户 数据平台 ( CDP) , 实现 宝马 在数据层面上的 “ 人 车合一 ” 宝马 My BMW App正式 在 中 国 市 场 上 线 ; 上 线 “ SPARK” 全新经销商运 营平台 , 启动经销商端的 落地试点 车企数字化升级 SPC企业竞争力分析 21 21 入选企业: 14家 国际品牌: 宝马、大众、丰田、通用、本田、福特、戴姆勒 自主品牌: 上汽集团、北汽集团、中国一汽、长安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 车、吉利汽车 自主品牌数字化升级水平普遍低于国际品牌 , 是数字化升级的 挑战者和跟随者 在 SPC模型中 , 传统车企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 , 更加偏向 “ S 向 ” 即战略与价值观 , 这也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 步骤 “C 向 ” 即顾客与经营能力的车企偏少,由此可以看出,车企 数字化升级是由内向外裂变,质变产生量变的过程 内:生产、组织人才 外:产品、营销 数字工厂将客户引入汽车生产制造端 汽车制造数字化升级 , 是在传统的设备自动化基础之上 , 引入数字化技术 , 打造生产信息透明化和数字化体系 , 进一步 实现 智能化生产 , 从 “ 制造 ” 升级为 “ 智造 ” 。 数字工厂的建设 , 是传统提升汽车生产效率 、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服务增值 、 个性化定制协同生产以及供应链协作的 关键 。 22 总装涂装焊装冲压数 字 化 车 间 3D打印 纳米技术 /先进材料 工业机器人 无人驾驶运输装备 智能制造信息系统 云计算 /大数据云平台 生产数据 产品数据 营销数据 网络安全信息 信息物理系统( CPS) 数字指令 消 费 者 定 制 化 供 应 商 智 慧 物 流 用户直接产品需求 运输 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 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数据打通与直接应用 来源:亿欧智库 智能化是汽车电动化后最重要的“压轴戏” 软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共识 , 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业革命下半场的主旋律 。 车辆控制系统 、 车载终端等设备按照不同 的用途 , 对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传输 、 处理和执行 , 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或应用 。 智能汽车时代 , 软件 价值凸显 , 汽车电子与软件市场规模将呈现更快复合增速 (CAGR 7%), 其 软件与集成服务类业务的 CAGR分别为 9%、 10%。 23 63 76 85 20 50 81 30 44 63 92 129 156 13 25 34 20 37 50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组成 总计 软件(功能、 OS,中间件) 集成、验证和验证服务 ECUs/DCUs 传感器 动力电子设备(不包括电池) 其他电子部件(线束、控制装 置、开关、显示器) CAGR 2020-2030 +7% +9% +10% +5% +8% +15% +3% 亿欧智库:全球汽车软件与汽车电子 E/E市场规模预测 单位:十亿美元 车载信息类 高级辅助 驾驶 自动驾驶 协同控制类 娱乐 资讯 导航 诊断 大数据平台 操作系统 云计算平台 车类总线 通信 车类局域 通信 中短程通信 广域通信 车辆控制 系统 车载终端 交通设施 终端 外接终端 电气 /电磁环境 行为协调规则 功 能 安 全 信 息 安 全 功能 /应用 软件 /平台 网络 /传输 设备 /终端 基础 /通用 亿欧智库: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物理结构 数据来源:麦肯锡,亿欧智库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亿欧智库 传统汽车营销时代“一去不复返”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用户 、 经销商 、 产品 , 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 看车 、 购车 、 用车 的数字化营销体系 。 数据驱动业务:围绕 用户 、 生态和数据 三者的融合 , 构建数字营销体系 。 利用数字技术标准化的数据治理 , 实现业务数据 、 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 精准数字化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 24 车 企 线 上 线 下 线上数字展厅 数字营销内容 经销商 消费者 潜客 销售线索 /用户画像 数字营销平台 服务 销售 数 字 营 销 主 导 者 线下服务主导者 反馈研发、产品应用开发 汽车线下金融、维修等服务 客户流量管理 客户体验管理 客户价值管理 广告、资讯等线上触点数 据 数字展厅、智能展台、创 意互动 销售线索管理、用户体验、 用户画像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体系 大数据驱动 灵活的业态组织激活数字人才势能 数字化转型 , 人才先行 , 传统车企将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结构 , 增强数字化人才培育引进 。 “ 扁平化 、 去中心化 、 网络化 ” 的业态组织 , 才能激活车企个体价值 , 让决策效率与响应速度最优 , 最终达到和外部环境 变化的同步 。 25 数字战略管理 深度分析 产品研发 先进制造 数字化运营 数字营销 亿欧智库:车企数字人才类型 数字化 管理人才 数字化专业人才 数字化应用人才 01 建立车企数字化愿景 , 制定战略目标 , 把控全局和节奏 聚焦专业技能打造,搭建基础架构 数字化技能 +业务场景 , 提高企业业务效率和价值 26 ”车企进行数字化升级,引入数字技术是手段,重塑生态产业价值链是过程,建立车企与消费者之前的强联系、提升车企运营及管理效率是结果。 2021中国动力电池新机遇 亿欧智库 Copyright reserved to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January.2021 亿欧智库 2020年度分析师发布会 2020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Annual Analyst Conference 中国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动力电池市场 同比 双增长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13.34%; 从车型销量看, EV车型 A级及以下车型为主力, PHEV车型 B级车是主力。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相比 2019年,实现 同比增长 2%;但相比 2019年, 2020年单车平均电池容量大幅降低。 28 16.50 28.30 36.30 57.00 62.40 63.6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亿欧智库: 2015-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 GWh) 亿欧智库: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亿欧智库 81% 19% EV车型 PHEV车型 亿欧智库: 2020年 1-11月中国 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图示 26% 14% 36% 22% 1% A00级 A0级 A级 B级 C级 1% 36% 47% 16% A0级 A级 B级 C级 33.1 50.7 77.7 125.6 120.6 136.7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49.85 55.82 46.72 45.38 51.74 46.56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单车平均电池容量( KWh/辆) 亿欧智库: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电池容量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年,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市占 率为 50%,而排名 第十 孚能科技 市 占率仅为 1.3%,差距显著。 2017年至今,国内市场 CR5和 CR3份额持续提升,市场留给后面的企业的空间愈发狭窄,新增注册企业数目也在逐年走低。 29 亿欧智库: 2020年中国 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 亿欧智库: 2016-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新增注册数量情况 企业 电池装车量( GWh) 市场占比 宁德时代 31.79 50.0% 比亚迪 9.48 14.9% LG新能源 4.13 6.5% 中航锂电 3.55 5.6% 国轩高科 3.32 5.2% 松下 2.24 3.5% 亿纬锂能 1.18 1.9% 瑞浦能源 0.95 1.5% 力神电池 0.92 1.4% 孚能科技 0.85 1.3%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GGII、企查查、亿欧智库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亿欧智库 63 21 7 4 0 68.97% 49.37% 73.70% 81.56% 82.20% 56.70% 41.24% 66.60% 73.64% 71.40% 30% 50% 70% 9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动力电池新增注册数量(家) CR5 CR3 动力电池企业横向、纵向布局动作明显 纵向布局: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由最初的动力电池制造逐渐向产业上下游进行布局,保证供应链的同时,达到降本的目的。 横向布局: 在纵向的每一层中,企业先布局较为重要的一环,并逐渐横向延伸,形成对产业链每一环的全面覆盖。 30 纵向布局 横向布局 原料层 镍矿 钴矿 锂矿 铁矿 锰矿铝矿 磷矿 材料层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 产品层 新能源汽车电池 储能电池 电动船舶电池 两轮车电池 应用层 新能源汽车 发电端和用电端储能系统 电动船舶 电单车 亿欧智库: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产业生态 销售端深入绑定车企,拓宽市场,研发端形成对应体系,生产端产能过剩 31 合资建厂 生产端研发端 销售端 创新方向: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 材料创新 产品创新 生产工艺创新 创新 体系 创新方向:结构改善、性能优化、新方向探索 创新方向:提升生产效率、质量;降低生 产成本、适应新产品生产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国内企业仍在高速 扩张产能,而需求量增长滞后 22%左右 2018年产能利用率 (总产能约 260GWh) 270GWh 2020年国内规划 新增产能 约 60GWh 2020年动力电池市场 情况 科达利 宁德时代 蜂巢能源 远景 AESC 孚能科技 微宏动力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集体出海,参与全球化竞争深度绑定车企,保证产品销量 车企入股 战略合作 车企 动力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多重因素未获认可,主因与动力电池相关 32 电池安全 续航里程 保值率 充电效率 /网络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亿欧智库) 66.3% 57.0% 56.6% 56.0% 52.4% 50.7% 41.6% 41.2% 41.1% 39.3% Model X Model S 奥迪 Q7混动 长安 CS15EV 宝马 X1混动 宝马 5系混动 比亚迪唐 DM 荣威 ei6 宝马 i3 比亚迪宋 DM 亿欧智库: 2019年主要新能源车型保值率(三年车龄)据不完全统计, 2020年中国共发生 27起电动车自燃事故 12 7 6 2 停放时自燃 行驶过程中自燃 充电时自燃 事故发生后自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亿欧智库) 标定续航 实际续航 冬天续航 100% 80%? 50%? 电动汽车实际续航涉及多 个因素,也是目前新能源 汽车被诟病的问题之一。 充电效率 VS加油效率 特斯拉 V3超充可以实 现充 15分钟跑 250Km 根据不同车型,加满 油时间不同,通常在 3 分钟左右。 充电网络 2020年初车桩比 3.4:1 规划车桩比 1:1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确立,企业整体注重产品和技术( 2020.Q4) 33 入选企业名单: 10家 宁德时代、比亚迪、 LG新能源、松下、亿纬锂能、孚能 科技、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力神、中航锂电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洞察: 洞察 1: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形成“一超多强”的 竞争格局; 洞察 2: 从企业在 SPC模型分布上来看,企业在发展过程 中更偏向于“ P向(产品与技术驱动)”,产品与技术发 展既是企业目前竞争的主要方向,也是赶超的手段; 洞察 3: 在“ S向(战略与价值观)”企业分布较少,国 内耕耘的动力电池企业在战略上明显偏弱。未来,领先企 业有望持续通过战略层面布局,构建壁垒。 头部企业将持续保持领先,落后企业反超可能性较低 根据亿欧智库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有望在 2025年突破 395GWh,结合 2018年的产能与 2020年规划产能的数据,即 使在未来几年没有产能扩张,产能利用率为 75%左右,依旧保持较低水准,产能过剩。 亿欧智库预测,由于产能过剩,动力电池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头部企业基于研发能力和生态布局,企业壁垒持续构建,落后企业赶超 机会越来越少(除非颠覆性产品出现,巨头出现研发方向判断失误)。 34 16.50 28.30 36.30 57.00 62.40 63.65 395.00 0 90 180 270 360 45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5E CAGR: 44.07% 亿欧智库: 2015-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装车量规模及预测规模( GWh) CAGR: 39.45% 数据来源: GGII( 2015-2019实际数据)、亿欧智库( 2020E、 2025E预测) 亿欧智库:未来行业走向 市场发展方向 企业发展方向 产能过剩 淘汰落后产能 马太效应加剧 研发、产能、生态优势凸显 头部企业优势持续巩固 中后部企业生存空间逼仄 产品比拼 深度绑定车企 全球化 生态布局 形成生态壁垒 当 下 节 点 汽车产业变革,动力电池产业链向产业网发展 产 业 链 产 业 网 矿产 电池材料 电池制造 汽车制造 汽车销售 亿欧智库:站在电池企业角度的产业网情况 产业网中各环节之间存在供应关系、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等多种关系,基于此形成企业 的商业生态, 建立企业的生态壁垒 35 电池 银行 矿产 电池 材料 电池 制造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桩 换电 站 用电 设施 储能 系统 发电 设施 电网 消费 金融 电单 车 出行 服务 上游 B 上游 A 用户 单车 电池 汽车产业变革,动力电池产业链向产业网发展(宁德时代企业战略研判) 36 电池回收回收电池梯次利用 企业 角色 战略 方向 产业 生态 图示 下游核心产业 电池生产和销售商 重视布局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 深耕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矿产 电池材料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电动单车 新能源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