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度中国团餐百强经营 状况 及 2021团餐 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 一、 2020年度中国团餐百强经营状况 二、 2021团餐发展趋势分析 目 录 2020年度中国团餐百强经营 状况分析 01 (一)研究 背景 根据 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 2020年度全国团餐企业经营现状调研情况 , 今年报名参与的企业 热情 、 积极性和经营业绩都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势头 , 为了进一步挖掘创新潜力 , 鼓舞行业发展士 气 , 经中国烹饪协会研究决定 , 本次百强调研采纳 200家团餐企业作为样本进行 分析 。 25 137 18 11 7 1 1 1亿以内 1-5亿 5-10亿 10-20亿 20-50亿 50-100亿 100亿以上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 2019年营业收入 1174亿元 , 2020年营业收入 1242亿元 , 同比增长 5.8%。 其中 , 2020年团体膳 食收入 1026亿元 , 较 2019年增长 10.4%。 市场份额占比为 6.7%, 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 企业 规模方面 , 1亿元以下企业 25家占比 12.5%; 1 5亿元的中小规模企业 137家 , 占比近 70%; 5 10亿元企业 18 家 , 占比 9%; 10 20亿元的企业 11家 , 占比 5.5%;规模 20亿元以上企业共 9家 , 占比 4.5%, 分别是 20 50亿元公司 7 家 , 50 100亿元及 100亿元以上公司各 1家 。 图 1.中国百强团餐企业 收入 分布 (二)收入规模 如 图 2所示 , 截止 2020年 ,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中 成立 10年以上的占其全部 68%, 成立 5-10年的企业占 25%, 成立不 足 5年的占比 7%。 这表明 , 规模以上的企业普遍深耕团餐行业多年 。 如 图 3所示 , 业务开展范围方面 , 全国性 、 跨区域 , 以及省内经营的团餐公司分别占三分之一左右 。 图 2.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成立 时长 图 3.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服务 范围 (三) 成立时长和服务 范围 从 地域分布看 , 当前中国百强团餐企业的 总部分布于 25个省 ( 市 ) 。 其中 , 安徽 、 广东 、 江苏等省的规模以上团餐 企业超过 20家 , 北京 、 上海 、 河南 、 山西等省 ( 市 ) 超过 10家 。 以上省份劳动力供给充足 、 资本活跃度大 , 校园 、 大型 企事业单位资源丰富 , 经济相对发达 , 拥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 (四) 总部区域 分布 截至 2020年底 , 团餐 市场百强企业 经营的门店共计 23000家 , 店均年收入 450万元 。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 团餐公司 经营网店数与其营业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且团餐公司营收的 94%由开店数量决定 。 随着网点数量的上升 , 团餐企业的 收入呈上升趋势 。 目前 , 在团 餐百强 企业中 , 门店数量不足 20家的占 13%;在 20 50家的占比 32%; 50 100家的占比 26%;门店超过 100家的团 餐百强企业 占比 29%。 图 5.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网点 数量比例 (五) 网点 数量 从 单店经营规模来看 , 门店平均收入为 355万元;跨区域公司的门店数量高于省内公司 , 同时其门店平均收入比省内 公司高 22.5%, 为 435万元;对于全国性公司而言 , 它们拥有更多的网点数量 , 以及最高的店均收入 543万元 。 图 6.网点数量与团体膳食收入 (六) 单店经营 规模 截止 2020年底 , 团 餐百强企业 合计用工 81万人 , 店均用工 35人 , 人均劳效 12.6万元 /年 。 4% 15% 19% 19% 15% 8% 7% 3% 11% 0-5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 比例 不同劳效范围(万元) 图 7.网点数量与团体膳食收入 (七) 人员 劳效 517 537 97 114 315 375 2019 2020 校园业务 机关单位 企事业单位 团体 膳食单位主要服务于校园 、 机关 、 企事业单位等 大型团体 , 近些年 , 随着团餐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 医院 、 民航 、 铁路 、 大型活动等细分领域 的 团餐市场潜力也得到深入挖掘 。 2019年 , 中国百强团餐企业团体 膳食收 入 929亿元 , 其中校园 、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别为 517亿元 、 97亿元和 315亿元 , 分别占其总收入的 55.7%、 10.4%和 33.9%。 2020年 , 中国百强 团餐企业主 营业务收入 1026亿元 , 较上年增长 10.4%。 其中 , 校园 、 机关 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别为 537亿元 、 114亿元和 375亿元 , 较上年增加 3.7%、 17.7%和 19.0%( 图 8) 。 从 团体膳食收入结构看 , 团餐企业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的增长较 2019年分别增加 17.7%和 19%, 而在校园业务上的增长仅 3.7%, 这主要在 于为确保有效疫情防控 , 学校多为分批错峰开学 , 校园业务较其他业务恢复 较慢 。 图 8.2019、 2020年中国百强团餐企业 团体膳食收入及结构变化 19.0% 17.7% 3.7% (八) 团体 膳食单位收入结构 虽然中国百强团餐企业经营 状况受 “ 新冠疫情 ” 影响整体小 , 恢复能力较强 , 但对于不同规模团餐企业 , 2020年主 营业务收入较 2019年增幅情况不一 。 图 9显示 , 规模在 50亿以内企业 , 2020年团体膳食收入较 2019年均有增加 , 但随着 规模增大 , 增长率逐渐下降 。 规模 1亿以内小型团餐企业的团体膳食收入增长率达 50%, 而 20 50亿规模企业增长率仅 为 7.8%。 规模超过 50亿的团餐企业 2020年团体膳食收入较 2019年反而下降 , 规模 50 100亿和 100亿以上团餐企业较 2019年团体膳食收入下降 14.4%和 3.9%。 图 9.2019、 2020年不同 规模百强团 餐企业团体膳食收入(亿元) (九) 不同规模企业收入 变化 2021团餐发展 趋势分析 02 (一)消费升级推动团餐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0年以前 , 团餐行业处于粗放发展的初级阶段 , 以各团餐企业创新转型 、 艰难度过疫情 寒冬为标志 , 从 2021年开始 , 团餐企业比拼的将是菜品的品质 、 菜品的价格 、 服务的内容 、 服 务的效率 、 供应链的管理 、 信息化的水平 , 以上几个方面将决定团餐企业能否生产出满足顾客需 求或引领顾客需求的质优价廉的菜品 。 中国团餐业真正进入了一个以质取胜的全新发展阶段 , 要 想在未来竞争中取胜 , 必须练好基本功 , 把顾客服务好 ! (二)信息化重塑传统团餐产业 现代信息化技术以数据库为基础 , 通过现代网络通信使信息资源共享 、 人的智能和社会资源 潜力充分发挥 , 更好促进个人行为与组织决策在合理化前提下趋于理想状态 。 当前 , 我国团餐产 业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 , 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加速团餐行业迭代升级 。 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化传递 不仅促使整个食材配送体系高效搭建运行 , 还有效连接了上游农业种植到下游最终消费者需求 , 使得整个团餐产业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不断向标准化 、 数字化 、 集约化 、 绿色化发展 。 (三)营养健康同食品安全一样愈加受到专注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和农业战略转型新时期 , 消费者已由吃得饱 、 吃得好 转向吃得营养 、 吃得健康 。 合理膳食搭配和健康饮食是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 。 团餐企业在学生餐 饮方面除了考虑食品安全 、 品质口味的同时 , 在膳食搭配上也更加重视食物多样 、 营养均衡 、 糖 油盐适当等;此外 , 大部分团餐企业会通过定期调换菜谱 、 张贴宣传海报 、 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 和采用信息化传播手段来践行和普及科学膳食知识 。 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社会 , 对于不同年龄 段和不同身体状态的老年人 , 在养老餐科学营养配餐及标准化上要加大研发力度 , 以满足人民对 幸福生活的需求 。 (四)市场日渐成熟推动团餐品牌化发展 我国团餐企业具有小而散的特点 , 整体行业集中度差 。 目前 , 团餐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校 园 、 科技园 、 工厂 、 企业 、 医院 、 政府机关等 。 截止 2020年 , 全国 规模百强团 餐企业中 , 已孵 化小吃和饮品品牌的企业超过 80%。 今后 , 随着我国餐饮业不同业态间良性竞争 , 日渐成熟的市 场会进一步促使团餐企业向品牌化发展 。 (五)拥抱资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 , 团餐前 20强中已有 6-8家引入资本 , 未来 5年团餐及供应链企业上市的公司 不会少于 6-8家 。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驶入快车道 , 国内外投资机构对餐饮食品产业将持续看好 。 这也是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新时代后 , 给餐饮和食品企业带来的红利 。 总之,后疫情时代,中国团餐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只有夯实 基础 、 练 好 内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