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稳增长促估值提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行业深度 2021 年 09 月 01 日 建筑装饰 看好低估值建筑蓝筹,新业务 +稳增长促估值提升 建筑央企 /国企 新能源、新材料、矿业、双碳等新业务重估潜力大 。 建筑央 企 /国企 凭借自身产业链 优势 地位,资金、客户、品牌实力,向产业链上下 游延伸潜力大, 新能源、新材料、矿业、双碳等新业务快速发展,贡献明显 提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价值有望重估。具体来看, 化工新材料 :中国化学 己二腈、硅基气凝胶等项目预计明年投产,“技术 +实业”第二成长曲线加 速重估。 新能源 :中国电建受益新能源工程及抽水蓄能快速发展,在手 16GW 电力运营资产 ( 80%清洁能源) 重估潜力大。 隧道股份披露旗下 上海能建集 团 参与设计施工 加氢站项目已超 46 座 ,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矿业 :中国中 冶海外镍钴等资源丰富,上半年资源板块利润达 11 亿元,大幅扭亏;中国 中 铁 铜钴矿产能国内领先,上半年资源业务利润达 15亿元,大幅增长 110%。 “ 双碳 ” : 中国中冶 、中钢国际为 冶金 工程龙头,中国化学为 化学工程龙头, 中材国际为水泥工程龙头,均 受益 “碳中和”背景下 各自 行业绿色 、 智能化 升级趋势。此外在基建 REITs、 BIPV、分拆上市等方面, 部分 央企也在积极 探索 ,并取得进展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预期 明显 提升。 7 月投资、消费、生产等主要经 济数据不达预期, 8 月 非制造业 PMI47.5%(前值 53.3%),大幅回落,均 显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合 7 月底中央经济 工作 会议内容, 下半年基 建 稳增长 重要性加强,基建稳增长 预期 明显 提升,政策边际宽松可期。 据统 计, 今年已累计发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 1.84 万亿,还有 1.81 万亿额度尚 未使用,我们预计 后续 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有望明显加快 ( 8 月发行近 5000 亿), 促下半年基建行业整体景气度环比上半年有所改善 ,预计全年基建投 资将实现温和增长。 新业务 +稳增长,低估值建筑蓝筹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当前建筑蓝筹估值处 在历史最低区间,以建筑央企龙头为例,当前 8 大建筑央企板块整体估值 PE( ttm) 5.54 倍, 仅 较最低点高出 15%。 2021H1 央企合计新签订单同比 增长 23.4%,增速续创新高 ;其中多数企业上半年 业绩 较 19 年同期复合增 速在 10%以上,整体基本面保持稳健。在新业务加速发展,稳增长预期提 升推动下,低估值建筑蓝筹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 重点 推荐 和关注 :1)优质资产待重估的专业工程央企 中国化学、 中国电建、中国中冶、 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中国能源建设 ,以及低估值基 建央企 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2)地方基建龙头 四川 路桥、山东路桥、上海建工、隧道股份 等 。 3)优质基建设计龙头 苏交科 与 华设集团 。 风险提示 : 稳增长 政策力度低于预期,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冲击,疫情反复 风险,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何亚轩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30004 邮箱: 分析师 程龙戈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10003 邮箱: 分析师 廖文强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70003 邮箱: 分析师 夏天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10001 邮箱: 相关研究 1、建筑装饰:持续推荐低估值央企、电力工程与运维 板块 2021-08-29 2、建筑装饰:建筑变革寻机:土拍“竞品质”开启地 产链新时代 2021-08-23 3、建筑装饰:继续推荐电力投资运维、央企转型发展 投资机会 2021-08-15 重点标的 股票 股票 投资 EPS (元) P E 代码 名称 评级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601117.SH 中国化学 买入 0.74 0.97 1.40 1.68 18.2 13.9 9.7 8.0 601669.SH 中国电建 - 0.52 0.57 0.65 0.76 11.9 10.8 9.5 8.1 601618.SH 中国中冶 - 0.38 0.44 0.51 0.59 13.2 11.3 9.8 8.5 601668.SH 中国建筑 买入 1.07 1.18 1.30 1.41 4.5 4.1 3.7 3.4 601800.SH 中国交建 - 1.00 1.20 1.33 1.46 7.3 6.1 5.5 5.0 601390.SH 中国中铁 买入 1.03 1.16 1.27 1.38 5.5 4.9 4.4 4.1 601186.SH 中国铁建 买入 1.65 1.88 2.10 2.29 4.6 4.1 3.6 3.3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交建 EPS 数据取自 Wind 一致预期 -32% -16% 0% 16% 32% 2020-09 2020-12 2021-04 2021-08 建筑装饰 沪深 300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建筑央企新业务价值待重估 . 4 1.1.化工新材料:中国化学 “技术 +实业 ”第二曲线加速重估 . 4 1.2.新能源:电建、能建电力运营潜力大,关注隧道股份加氢站业务 . 7 1.3.矿产资源:中国中冶镍钴矿丰富,中国中铁铜钴矿领先 . 8 1.3.1.中国中冶:镍钴矿储量丰富,上半年资源业务利润 11 亿元 . 8 1.3.2.中国中铁:铜钴资源丰富,上半年资源业务利润约 15 亿 . 9 1.4.“双碳 ”:中冶、中化分别为钢铁、化工行业碳减排龙头 . 10 1.5.其他:基建 REITs、分拆上市等 . 11 2.基建稳增长预期提升, 基建景气度有望边际改善 . 12 2.1.前期基建投资为何低于预期? . 12 2.2.基建稳增长预期明显提升 . 13 2.2.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政策预期提升 . 13 2.2.2.专项债加快发行有望对基建形成支撑 . 15 2.2.3.下半年基 建投资景气度有望边际改善 . 16 3.建筑蓝筹估值处于低位,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 17 4.投资建议:新业务 +稳增长,推荐低估值优质建筑蓝筹 . 20 5.风险提示 . 22 图表目录 图表 1:中国化学近年来研发投入及占收入比例 . 4 图表 2:中国化学掌握的部分核心技术领域情况 . 5 图表 3:中国化学目前在建化工新材料项目情况 . 5 图表 4:中国化学三个在建项目一期投产后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 6 图表 5:中国化学实业项目收入预测(亿元) . 6 图表 6:中国化学实业项目归母利润预测(亿元) . 6 图表 7:中国化学在手储备项目情况 . 7 图表 8:中国电建与三峡能源装机及收入对比(装机单位万千瓦,收入与利润单位亿元) . 7 图表 9:中国电建电力运营收入及增速 . 8 图表 10:中国能源建设控股新能源发电相关指标 . 8 图表 11:中国中冶矿产资源情况 . 9 图表 12:中国中冶资源板块经营情况 . 9 图表 13:中国中铁矿产资源储量及产量 . 10 图表 14:我国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 10 图表 15:中国中冶冶金订单及增速 . 11 图表 16:基建投资 (扣电热燃水口 径 )增速 . 12 图表 17:基建投资 (全口径 )增速 . 12 图表 18: 2019-2021 年专项债逐月累计发行进度 . 13 图表 19: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及单月增速 . 14 图表 20:房地产销售金额累计增速与单月增速 . 14 图表 21:制造业投资累计 增速及单月增速 . 14 图表 22: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与单月增速 . 14 图表 23:主要 PMI 走势 . 15 图表 2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情况 . 15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5: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情况统计 . 16 图表 26:基建投资增速预测 . 17 图表 27:建筑央企 2020 年收入与毛利润结构 . 17 图表 28: 8 大建筑央企 PE 估值 . 18 图表 29: 8 大建筑央企 PB 估值 . 18 图表 30: 8 大建筑央企 PE 与沪深 300PE 比值 . 18 图表 31: 8 大建筑央企 PB 与沪深 300PB 比值 . 18 图表 32:建筑央企 PB 估值情况 . 18 图表 33: 8 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年度值及同比增速 . 19 图表 34:央企新签订 单及增速 . 19 图表 35:央企 2021 年中报情况 . 20 图表 36: 8 大央企营收 /建筑业总产值 . 20 图表 37:重点公司估值表 . 21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建筑央企新业务价值待重估 1.1.化工新材料:中国化学“技术 +实业”第二曲线加速重估 研发实力强大,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中国化学 前身为国家重工业部(化工部) 1953 年成立的重工业设计院和建设公司,继承了原国家化工研究的最核心力量,研发底 蕴深厚。特别是公司旗下核心 子公司含天辰、东华、赛鼎、华陆、五环、成达、桂林七 大化工设计院,资质、设计水平、科技研发及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公司积极推进企业创 新平台建设,根据年报及官网披露,截至 2020 年 12 月,已拥有 1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 1 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 4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7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7 家所属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注重科技研 发投入, 2016-2020 年 5 年累计投入研发 129 亿元,近三年投入合计约 97 亿元。研发 投入占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020 年研究开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达 到近 3.5%。 图表 1: 中国化学 近年来研发投入及占收入比例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在传统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转型化工新材料具备潜力 。 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多年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努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领域,氮肥、磷肥、钾肥、 新型复合肥、甲醇、电石、氯碱、 PVC 及纯碱等基础化工领域,己内酰胺、己二腈、 TDI、 己二酸、多晶硅、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领域都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 中国化学 掌握的部分核心技术领域情况 行业大类 细分技术及领域 技术评价等 基础化工 氮肥、磷肥 掌握世界先进技术 基础化工 纯碱、氯碱 盐化工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基础化工 硝酸、硝铵 国内领先水平 石油化工 炼油、聚合物、芳烃 国内先进水平 精细化工 氟化物、甲烷氯化物、 钛白粉 国内先进水平 新型煤化工 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 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 承建了国内绝大多数新型煤化工项 目,掌握多项国际最先进的煤化工 技术 新型化工材料 己内酰胺、己二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多晶硅、有机硅、苯酚丙 酮、聚碳酸酯、熔盐储热等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橡胶工程及装备 橡胶挤出专用设备 国内唯一能提供四复合、五复合挤出机组研发制造企业 环保技术 电厂尾气脱硫脱硝、化工石化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废气处理、危废无害化处理 掌握领先关键技术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目前除“己二腈”外,多个新材料项目在投资建设,据公告子公司华陆公司拟投资 40 亿元在重庆建设一期年产 5 万吨的硅基气凝胶项目,子公司东华科技拟在新疆投资建设 10 万吨 /年 PBAT 项目。这三个项目目前预计在 2021 年底 -2022 年投产,有望在明年开 始贡献利润,加快公司成长。 图表 3: 中国化学 目前在建化工新材料项目情况 投资子公司 项目 投资金额 一期内容 天辰公司 100 万吨尼龙 66 新 材料 (己二腈) 104 亿元 一期计划建设 20万吨 /年己 二腈、 20 万吨尼龙 66 切片、 30 万吨丙烯腈联产氢氰酸 等装臵 华陆公司 硅基气凝胶项目 总投资 40 亿元 一期 5 万吨 /年硅基气凝胶 东华科技 PBAT 项目 一期投资 6.5 亿元 一期 10 万吨 PBAT 项目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目前在建三个化工实业项目盈利预测(仅考虑一期盈利情况): 1) 己二腈项目: 根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项目一期将于 2021 年年底投产。 我们假设一期 20 万吨己二腈项目对外销售产品全部为己二胺(暂不考虑其他产 品销售),对外销售均价为 35000 元 /吨,根据我们前文计算,满产情况下可以实 现净利润 24.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假设 2022 年因为产能爬坡,实现 满产利润的 70%,即 12.9 亿元, 2023 年实现满产利润 18.4 亿元。我们暂未考 虑二期投产的盈利情况。 2) 硅基气凝胶项目: 根据该项目的环评报告, 5 万方硅基气凝胶投产并顺利达产 后,可实现收入 16 亿元,利润 1.05 亿元。根据公司官网及官方公众号披露,项 目已于 2020 年开建,项目建设周期 18 个月,预计于 2022 年投产。假设 2022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年实现达产利润的 70%,即 0.74 亿元,公司持股 51%,归母净利润为 0.38 亿 元。假设 2023 年达产,实现归母净利润 为 0.54 亿元。 3) PBAT 项目: 根据东华科技公告,项目建设期为 1 年,按此推算预计 2022 年投 产。根据项目环评报告及当前 PBAT 价格计算,假设 PBAT 价格为 2.3 万元 /吨, 则一期 10 万吨满产后实现收入 23 亿元,实现利润 3.5 亿元。假设 2022 年实现 达产利润 70%,即 2.45 亿元。由于公司持有东华科技 58%,东华科技持有该项 目 51%的股权,综合计算公司持有该项目权益约 30%,公司预计分享归母净利 润 0.74 亿元。假设 2023 年满产,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 图表 4: 中国化学 三个在建项目一期投产后盈利情况 (单位:亿元) 项目 预计满产收入 满产利润 权益比例 归母净利润 己二腈 70 24.5 75% 18.4 硅基气凝胶 16 1.05 51% 0.54 PBAT 23 3.5 30% 1.0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项目环评报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 年实业收入有望达到 121/155 亿元,归母利润有望 达到 17/23 亿元, “技术 +实业”第二曲线加速重估。 除上述三个在建新材料项目外, 综合考虑公司已经投产的己内酰胺项目,我们预计公司 2021 年 -2023 年,化工实业项目 可实现收入 46/121/15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8/16.8/22.8 亿元。预计随着公司在 建新材料项目投产,如果经营顺利,公司化工实业利润将在 2022 年迎来大幅增长,实 现质的突破,推动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开启“技术 +实业”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将从原 先工程驱动,逐步转变为工程 +实业双轮驱动的模式,整体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图表 5: 中国化学 实业项目收入预测(亿元) 项目名称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己二腈 0 0 49 70 硅基气凝胶 0 0 11 16 PBAT 0 0 15 23 己内酰胺 30 46 46 46 合计 30 46 121 155 增速 53% 163% 28%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6: 中国化学 实业项目归母利润预测(亿元) 项目名称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己二腈 0 0 12.9 18.4 硅基气凝胶 0 0 0.38 0.54 PBAT 0 0 0.74 1.05 己内酰胺 0.24 2.8 2.8 2.8 合计 0.24 2.8 16.82 22.79 增速 1067% 501% 3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多个新材料项目建设 /储备,“技术 +实业”持续推进潜力大。 公司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领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域研发投入大,技术储备丰厚,技术向实业转化潜力巨大。除了已经投产的己内酰胺, 正在建设的己二腈、硅基气凝胶、 PBAT 项目外,还有众多技术储备进行小试 /中试,据 年报公告 POE、尼龙 12、炭黑循环利用、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小试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城 市垃圾气化、 PBS 关键单体丁二酸、固废高温气化、 MCH 储氢运氢等中试项目稳步推进, 预计待技术成熟可择机进行产业化。这些项目正式投产后有望给公司带来较好回报,推 动公司加速向化工新材料实业转型。 图表 7: 中国化学 在手储备项目情况 项目进度 具体项目 /技术 投资在建 己二腈、硅基气凝胶、 PBAT 中试 城市垃圾气化、 PBS 关键单体丁二酸、固废高温气化、 MCH 储氢运氢 小试 POE、尼龙 12、炭黑循环利用、环保催化剂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1.2.新能源: 电建、能建电力运营潜力大,关注隧道股份加氢站业务 电力工程企业对于电力项目建设各环节都比较熟悉,资源整合能力强,并且央企国企资 金实力雄厚,凭借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除了获取新能源电力 工程订单外,未来切入新能源电力投资运营市场潜力较大。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两家电 力建设的龙头企业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两企业已经投资运营了规模较大的清洁能源电力 项目 ,这部资产的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中国电建: 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与工程承包及勘测设计业务紧密相 连,是公司产业链的延伸。截至 2020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1,613.85 万千瓦, 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 129.16 万千瓦,同比增长 7.77%;风电装机 528.34 万千瓦, 同比增长 6.12%;水电装机 640.36 万千瓦,同比增长 9.19%;火电装机 316 万千瓦, 同比持平。清洁能源占比达到 80.42%。截至 2020 年底,公司累计投运和在建装机容量 达 2,008.85 万千瓦。 公司 2020 年实现电力运营收入 189 亿元,同比增长 11%,占总收 入的比例为 4.69%;毛利率达到 47.85%,占毛利润总额的 15.8%。 中国电建清洁能源运营电力装机行业领先 ,电力运营资产有望重估 。 近期上市三峡能源 是 新能源 发电 龙头 ,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控股风电装机 690 万千瓦,光伏装机 477 万 千瓦,水电装机 23 万千瓦,合计 1190 万千瓦,小于中国电建 1298 万千瓦的清洁能源 装机规模。 2020 年,三峡能源实现净利润 39 亿元,目前市值 1571 亿元, Wind 一致预 测 21年 PE为 31.5倍。中国电建电力运营净利润约为 24亿元,目前总市值仅 950亿元。 图表 8: 中国电建与三峡能源装机及收入对比 (装机单位万千瓦,收入与利润单位亿元) 公司 风电 装机 光伏 装机 水电 装机 清洁能源 合计装机 电力收入 净利润 中国电建 528 129 640 1297.9 189 24 三峡能源 690 477 23 1189.8 113 39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三峡能源数据截止至 2020 年 9 月底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9: 中国电建电力运营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中国能建: 公司下属清洁能源业务包括清洁高效的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等电源的投 资和运营, 2020 年清洁能源运营收入实现 14.57 亿元,同比增长 3.7%。控股装机容量 2866 兆瓦,同比大幅增长 87%。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战略白皮书,公司计划在十四五 期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提升清洁能源运营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 图表 10: 中国能源建设控股新能源发电相关指标 新能源发电指标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控股装机(兆瓦) 1420 1533 2866 在建装机(兆瓦) 2400 2687 2034 年发电量(亿千瓦时) 38.23 39.16 45.13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隧道股份: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具备较多经验。跟据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披露,公 司 旗下上海能建集团是国内较早涉足加氢站建设项目的企业,目前加氢站项目已超 46 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要求,开展相关业务。 1.3.矿产资源:中国中冶 镍钴矿丰富,中国中铁铜钴矿领先 1.3.1.中国中冶:镍钴矿储量丰富,上半年资源业务利润 11 亿元 中国中冶镍钴矿资源储量领先 。 公司从事的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钴、铜、锌、 铅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 。 根据半年报披露, 目前旗下主要矿产资 源有: 1)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 , 是全球现有已投产红土镍矿中达产率和运营水 平最高的矿山 , 该项目估算保有资源量 1.56亿吨,镍平均品位 0.85%、钴平均品位 0.09%, 折合镍金属量 132 万吨、钴金属量 14 万吨,基本可满足该项目平稳运行 40 年所需、产 能翻番运行 20 年所需。 2) 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 , 该项目估算保有锌金属量 87 万 吨、铅金属资源量 39 万吨,锌平均品位 7.84%、铅平均品位 3.55%,基本可满足该项 目平稳运行近 20 年。 3)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 , 该项目东矿体估算保有资源量 3.58 亿吨,铜平均品位 0.36%,折合铜金属量 129 万吨;保有储量 8,324 万吨,铜平均品位 0.375%,折合铜金属量 31 万吨,按储量计算,可基本满足该项目平稳运行 20 年所需。 4)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 , 该项目资源量 6.62 亿吨,铜金属量达 1,108 万吨,铜平均 品位为 1.67%,属于世界级特大型铜矿床 , 未来将努力争取国家的 政策支持,积极推动 项目进展。 68 77 97 144 170 189 0% 10% 20% 30% 40% 50% 6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电力运营收入 (亿元) 增速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1: 中国中冶 矿产资源情况 项目 简介 2020 年产量 巴布亚新几内 亚瑞木镍钴矿 估算保有资源量 1.56 亿吨,镍平均品位 0.85%、钴平均品位 0.09%,折合镍 金属量 132 万吨、钴金属量 14 万吨 镍 3.3 万吨,钴 2915 吨 巴基斯坦山达 克铜金矿 东矿体估算保有资源量 3.58 亿吨,铜平均品位 0.36%,折合铜金属量 129 万 吨;保有储量 8,324 万吨,铜平均品位 0.375%,折合铜金属量 31 万吨 粗铜 1.3 万吨 阿富汗艾娜克 铜矿 该项目资源量 6.62 亿吨,铜金属量达 1,108 万吨,铜平均品位为 1.67%,属于 世界级特大型铜矿床 暂未开采 巴基斯坦杜达 铅锌矿 估算保有锌金属量 87 万吨、铅金属资源量 39 万吨,锌平均品位 7.84%、铅平 均品位 3.55% 锌 精 矿 含 锌 35054 吨、铅精 矿含铅 7094 吨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1 年上半年, 包括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处于历史高 位 。公司矿产资源板块的 产量、销量、营收和利润等重点经营指标同比显著增长,瑞木 镍钴矿、杜达铅锌矿和山达克铜矿 3个在产矿山项目 2021年上半年合计利润人民币 10.9 亿元,较 2020 年上半年的合计亏损 0.1 亿元扭亏增盈 11 亿元,较 2020 全年增长约 1.5 倍 。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镍三元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扩大释放,预计镍价将继 续高位运行 ,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 图表 12: 中国中冶资源板块经营情况 单位 (亿元)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收入 42.64 30.15 37.89 56.65 52.80 51.80 43.84 净利润 -13.15 -31.15 -9.15 2.17 2.52 2.20 3.47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1.3.2.中国中铁 :铜钴资源丰富,上半年资源业务利润约 15 亿 公司 铜、钴、钼 保有量国内领先。 公司矿产资源业务以矿山实体经营开发为主,目前在 境内外全资、控股或参股投资建成 5 座现代化矿山,分别为黑龙江鹿鸣钼矿,刚果(金) 绿纱铜钴矿、 MKM 铜钴矿、华刚 SICOMINE 铜钴矿以及蒙古乌兰铅锌矿。生产和销售的 主要矿产品包括铜、钴、钼 、铅、锌等品种的精矿、阴极铜和氢氧化钴。 前述矿山保有 资源 /储量主要包括铜约 844 万吨、钴约 64 万吨、钼约 66 万吨,其中,铜、钴、钼保 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020 年 公司资源板块实现 铜金属产量 21.18 万吨,同比增加 5.35%;钴金属产量 2567 吨,较 去年基本持平;钼金属产量 7963 吨,同比减少 48.72%;铅金属产量 1.43 万吨,同比 减少 16.31%;锌金属产量 2.14 万吨,同比增加 31.47%;银金属产量 43.32 吨,同比 增加 0.07%。 根据公告,上半年 公司资源板块部分主要金属产量为:铜金属 11 万吨,同比减少 2.13%; 钴金属 1400 吨,同比增长 5.67%;钼金属 7796 吨,同比增长 99.88%等。由于大 宗价格上涨,上半年中铁资源实现净利润 14.7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10%。如果按照 中铁资源上半年盈利情况估算, 2021 年全年公司资源板块净利润有望达到约 30 亿元, 同比增长 32%,贡献利润占比将超 10%。当前可比公司紫金矿业 21年一致预期对应 PE21 倍,如按此估值,公司资源板块市值可达 630 亿元,占当前总市值的 46%。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3: 中国中铁矿产资源储量及产量 金属种类 储量(万吨) 产量 铜 844 21.18 万吨 钴 64 2567 吨 钼 66 7963 吨 铅 1.43 万吨 锌 2.14 万吨 银 43.32 吨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1.4.“双碳”: 中冶、中化分别为钢铁、化工行业碳减排龙头 碳中和”目标下 制造业节能减排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钢铁和化工行业属于高排放行业 。 根据 十三五 主要部门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建议核算数据显示,以部 门划分, 2015 年工业部门直接排放二氧化碳 37 亿吨,占全国总排放的 40%,工业部门 碳排放占比巨大。在碳中和发展目标下,预计未来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冶金与化工 等传统制造业碳减排要求将持续收紧、能效要求不断提升,相关节能减排、提标改造、 智能升级等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图表 14: 我国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资料来源: 十三五 主要部门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建议 , CEADs,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中国中冶全国冶金工程市占率 90%,技术领先,是钢铁 行业碳减排龙头。 中国中冶作 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 , 紧跟国内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和智能制造的步伐 , 稳占国内 90%、全球 60%的冶金市场 ,将在钢铁行业碳减排中发 挥重要作用。 在绿色化方面,公司中标全球首例氢能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 河钢氢能 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设计 ,显示技术实力。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测算,全行业超 低排放改造投资约需 2600 亿元 ,有望给公司带来绿色改造相关订单。据半年报披露, 公司 2021 年上半年 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 981.13 亿元,同比增长 57.68%,占新签工程 合同额的比例为 16.58%。 据半年报披露, 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 河钢宣钢氢能源 开发和利用工程总体设计项目,已于 2021 年上半年顺利开工建设,目前相关竖炉及加 热炉等核心设备图纸和土建已完成,预计项目将于 2022 年 5 月试车投产。 电力 38% 钢铁 19% “建筑物化” 17% 化工 11% 其他 15%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5: 中国中冶冶金订单及增速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中国化学:化 工行业 减排龙头,承建国内最大规模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 ,与宝丰能 源合作进行“碳中和”业务 。公司在国内化工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承建了国内 90% 以上大中型合成氨和尿素项目、磷酸和磷铵项目、纯碱项目 ,在技术和客户方面竞争优 势领先。根据公司年报披露, 未来化工行业将继续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实施 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有望给公司带来相关绿色改造订单。 公司在碳捕集方面也具备项目经验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 近日,由中国化学工程十四公 司承建的国内最大规模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 国华锦能 CCUS 项目一次通过 168 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是目前全球设计性能指标最优的 CO捕 集利用项目,是我国 燃煤电厂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引领项目。 与宝丰能源合作,曾承建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研究与示范项目。 宝丰能源公告拟认购公 司不超过 10 亿元定增, 与公司开展碳中和业务合作 。宝丰能源是我国煤基新材料龙头 企业,在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实力,中国化学是煤化工工程龙头, 相关技术储备丰富,两者过往合作良好。此次宝丰能源拟参与定增认购并公告双方在“碳 中和”领域展开合作,一方面彰显了产业资本对公司未来转型升级的信心,另一方面显 示了对于中国化学在化工“碳中和”领域实力的认可,双方合作已经取得优质成果。根 据国资委网站信息 ,中国化学承建的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经 顺利投产,该项目是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采用单台产能 1000 标方 /小时的国产先进高效碱性电解槽;预计年产氢气 1.6亿标方,副产氧气 0.8亿标方。 1.5.其他: 基建 REITs、分拆上市等 中国铁建分拆铁建重工上市,积极申报基建 REITs 项目。 6 月 22 日,中国铁建拆分旗 下先进装备制造子公司铁建重工于科创版成功上市, 募资总金额 42.4 亿元,最新市值为 293 亿元,占中国铁建市值为 31.2%。子公司拆分成功上市有利于央企旗下 资产的价值 重估,加快专业板块的发展,补充了权益资金,降低了母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实现多 重收益。此外,中国铁建还积极申报了基建 REITs 项目,据公司公告 国金铁建重庆渝遂 高速公路 REITs 项目已获证监会、交易所受理,成为建筑板块首单申报基建 REITs 项目。 中国中铁拟分拆下属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在科创版上市。 7 月 6 日中国证监 -40% -20% 0% 20% 40% 60% 8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中国中冶冶金订单(亿元) 增速( %)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会同意高铁电气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高铁电气 收入主要来源于电气 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020 年实现收 入 13.55 亿元,实现净 利润 1.64 亿元,拟募集资金 7.8 亿元。 2.基建稳增长预期提升,基建景气度有望边际改善 2.1.前期基建投资为何低于预期? 7 月基建投资增长低于预期。 1-7 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口径 /全口径分别同比增长 4.6%/4.2%(较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 3.6%/5.4%),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1.8%/2.7%, 较 1-6 月两年复合增速分别放缓 0.6/0.8 个 pct。 7 月单月全口径基建投资下滑 10.1%, 明显低于预期,可能受到 7 月洪涝灾害以及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整体看,今年以来基 建投资两年复合增速始终较低( 3%左右), 7 月又出现明显降速,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图表 16:基建投资 (扣电热燃水口径 )增速 图表 17:基建投资 (全口径 )增速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基建投资上半年为何低于预期? 除 7 月天气与疫情影响外,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年初以 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增长 压力较小窗口期,政策更加侧重防风险、去杠杆等中长期目标, 基建发力必要性较低。在资金面的表现即是专项债管理更加规范,发行进度显著偏慢, 政策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严控,财政整体呈现后臵特征。 专项债管理收紧,发行进度滞后。 在经历前几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量后,今年国家 对地方政府债券的管理重点转向防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国家出 台了相关政策,如信息公开平台,强化绩效管理,使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穿透式监管等, 从而加强专项债的公开透明,防控债务风险,此外还对资金的投向、项目需要具备的条 件进行了要求。除了 监管强化外,专项债要求项目收益需要与债务匹配,地方政府此类 项目相对缺乏,发行积极性有所降低。各方面因素下,专项债券发行相比往年明显滞后。 今年 1-7 月专项债发行进度约 37%,明显慢于去年同期的 63%。 上半年政策保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监管态势。 今年以来,政策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 台债务监管较严,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 银保监会 近期 下发的 15 号文进一步明确的监管 2021 年 09 月 01 日 P.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要求,核心思想主要有:明确打消财政兜底幻觉,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 务,不得提供以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企业偿债资金来源的融资,对承担地方隐性债务 的客 户,不得新提供流动性贷款或流动资金贷款性质的融资,不得为其参与的专项债券 项目提供配套融资。近期政治局会议继续提到了“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 融风险处臵机制”,中央在隐性债务化解方面保持很强定力,限制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 务扩张,基建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受限,难以实现快速增长。 图表 18: 2019-2021 年专项债逐月累计发行进度 资料来源:财政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2.2.基建稳增长预期 明显 提升 2.2.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 政策预期提升 地产投资下行,消费恢复滞后,稳增长预期提升。 7 月除基建投资下滑幅度扩大外,地 产投资与销售、生产、消费、出口等数据也边际走弱,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地产方 面: 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较 2019 年同期平均增长 0.1%、 4.1%,均较 6 月继 续大幅回落。 1-7月地产投资较 2019年同期平均累计增速 8.0%,较 1-6月平均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