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 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 Current Status of and Collabor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ESCO Industry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as Examples 安能翼科(北京)能源咨询发展中心 ( CCEEE) 2021.03 China Council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Economy (CCEEE) March, 2021 关于 作者 (机构) 安能翼科(北京)能源咨询发展中心( CCEEE)是植根于中国的 一 家专注于 能效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非营利机构。 CCEEE 以“推 动能效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增长”为宗旨,着力整合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资 源,促进政策、管理、技术、投融资和 最佳 实践等方面的多维度交流及深度协同 合作,助力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实现 2060 碳中和目标。 CCEEE 坚 持放眼全球,服务中国,以“独立研究评估,企业支持服务,能力培育建设,国 际交流合作”为业务核心。 致谢 本 研究 由 安能翼科(北京)能源咨询发展中心( CCEEE) 统筹撰写 , 由 能源基金 会(美国)北京办事处提供资金支持 。 本研究 是能源基金会 工业 项目 /工作组下的课题。 研究团队感 谢 以下专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赵明 亚太节能服务产业联盟 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 -报告正文 - 免责声明 -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机构 意见,不代表能源基金会的观 点。 能源基金会不保证本报告中 信息及 数据 的准确性 ,不对任何人 使用本报告 引起的 后果承担责任。 - 凡提及某些公司、产品及服务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能源基金会所认可或推荐,或 优于未提及的其他类似公司、产品及服务 。 能源基金会(中国)捐赠项目 项目编号: G-2007-31949 “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南亚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 合作发展建议:以典型国家为例 安能翼科(北京)能源咨询发展中心 2021 年 3 月 i 摘 要 2013 年,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 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 合作架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目前已有 138 个国家和 30 个国 际组织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2020 年 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气候 雄心峰会上提出 2060 碳中和目标,预示着未来一个时期, 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 的各项中国行动也要在绿色、可持续、节能、低碳的原则下开展。 东南亚国家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存在能耗总量 大、增长快,能源效率低,化石能源依存度高等问题,某些国家还存在能源供需矛盾。 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电力、水泥、钢铁等能源 密集程度高的基础产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 节能和能效提升成为了 “一带一路”框 架下, 摆在 东南亚 国家面前一个非常严峻且迫切的问题 ; 而 扶持当地节能服务产业发 展、向节能服务公司 ( ESCO) 寻求专业的能效提升服务、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行节 能减排措施,成为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东南亚 地区现阶段能源使用和 能效事业(节能服务市场) 总体 呈现以下特点: 能源需求仍将长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能效提升潜力巨大; 节能服务市场 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 ESCO 产业起源于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的“中国节能促进 项目”,完整走过了示范、推广、发展的各个阶段,逐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 ESCO 产业 和市场,积累了 丰富的发展经验 。 在发展过程中, 中国 ESCO 产业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与众多 多边和双边机构 合作 开展了政策研究、市场推广、能力建设、 投融资分析、技术 /平台整合 等 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有条件、 也非常 愿意为 东南亚 国家 ESCO 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发展 。 立足全球背景、各国合作需求,以及中国在 ESCO 产业所拥有的经验基础, 本报告 ii 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国 -东南亚国家 ESCO 产业合作发展提出如下 建议: 搭建专业平台,推动区域合作 ; 梳理政策框架,提出政策建议 ; 建立信息平台,传播经验技术 ; 尝试示范项目,拉动直接投资。 iii 目 录 一、“带路”框架下东南亚国家的 ESCO 发展需求 . 1 二、典型国家的 ESCO 市场 . 5 (一)新加坡 .5 (二)印度尼西亚 . 12 (三)泰国 . 18 (四)越南 . 24 (五)其他东南亚国家 . 28 (六)印度 . 34 三、 “一带一路 ”下的合作机遇 . 41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41 (二)区域合作目 的明确,需求显现 . 42 (三)中国 ESCO 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积累了丰富经验 . 44 四、结论及区域合作建议 . 47 参考资料 . 51 附录 . 55 附录 1 东南亚典型国家和印度能源特点 . 55 附录 2 ESCO 市场及合作需 求调查问卷(针对东南亚国家和印度) . 56 附录 3 亚太 ESCO 产业联盟( APEIA)平台搭建相关资料 . 58 1 一、“带路”框架下东南亚国家的 ESCO 发展需求 2013 年,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 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 合作架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目前已有 138 个国家和 30 个国 际组织与中国签订了 “一带一路” 合作协议。 从倡议发起开始直到 2018 年,中国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期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的直接投资额约为 900 亿 美元 。 绿色“一带一路”抓住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关切焦点,是“一带一路”倡议的 重要延伸 。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年 12月的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 2060碳中和目标, 更加预示着未来一个时期,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各项中国行动也要在绿色、可 持续、节能、低碳的原则下开展。 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能源 清洁利用、新能源 和 可再生能源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内容纳入“一带一路”合作, 使“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不仅为世界搭建了互利 共赢的发展新平台,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东南亚国家 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 年,中国与东盟( ASEAN) 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为 5879 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外贸总额的 12.7%,接近中美和中 欧贸易额,并且仍在以高于中美和中欧贸易的速度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 境外投资 重点正逐步向东南亚转移 2005 年至 2013 年,东南亚占中国境外投资的 29%,但在 2014 年 至 2018 年期间 这一比重增加到了 50%。 无论从贸易往来还是投资力度来看,东 南亚地区都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高度重视的合作伙伴。此外 , 东南亚 各国地处 中国周边,拥有与中国相似的文化 观念 , 为中国 -东南亚合作创造了天然的有利条件。 2 东南亚国家社会和经济尚处于快速发展中, 能源消费仍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国际 能源署( IEA)相关研究指出 , 2000-2018 年,东南亚地区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增长了近 85%, 年均增速 3.4%,而同期全球平均增速仅为 2.0%;这一方面如实反映了过去近二十 年东南亚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地区存在 能效水平低的问题。 2018 年 东南亚地区能耗 总量约为 7 亿吨标油( toe) , 占全球 5%; 到 2040 年 ,该地区能耗总量 预计 还 将 增长 60%(图 1) , 占 全球同期增量 的 12%,且年均增速 为全球第二, 仅次于印 度 。 来源: IEA, 2019. 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同时 , 该地区 对 化石能源 的 依赖 程度 高。 2000-2018 年期间,东南亚化石能源需求 总 量翻了一番, 目前占该地区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 3/4; 其中煤炭比重增长最快,由 2000 年不到 10%增长为 2018 年的 20%(图 2)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存在诸多弊端, 如能源的进口依存度高从而威胁能源安全、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致使空气中颗 煤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水电 其他可再生能源 固态生物质传统利用 图 1 IEA“既定政策情景”(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下东南亚地区一次能源需求预测 3 粒物浓度升高进而影响 空气质量和 大众健康等 。 来源: 同上。 东南亚地区能耗约 70%来自工业领域和商业建筑领域 2005-2017 年,这两个部 门的能耗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4%和 4.8%,高于该地区能耗总体增速,因此这两个部门 的节能潜力也相对较大。居住建筑主要使用电力和传统固态生物质能 74%的家庭烹 饪用能来自传统生物质能,从建筑现代化和能效提升上来讲,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东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大,能效水平低,化石能源依赖度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该地区能源价格尤其是化石能源价格低造成的。 东南亚国家对化石能源消费进行补贴, 出发点是让更多的(贫困) 消费者 能够用上能源, 但却造成该区域化石能源价格低于国 际市场价格, 人们无法在正确的价格信号影响下作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决策。而 每年政府用于补贴化石燃料的开支也相当惊人: 2018 年,东南亚各国政府用于补贴化 石能源消费的开支共计 350 亿美元,占该地区当年 GDP 总量的 0.5%。在国际社会的敦 促下,同时也考虑到自身的财政负担,东南亚各国正在考虑逐步撤出化石能源补贴 ,并 设定了 2025 年能源强度下降 30%的节能目标 ,计划通过技术研发、市场培育、标准制 订 等综合手段推动该地区节能和能效提升 。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存在能耗总量大、增长快,能源效率低,化石能源依存度高等问 题,某些国家还存在能源供需矛盾。 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沿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其他可再生 能源 固态生物质 传统利用 图 2 东南亚一次能源需求中,各能源品种消费总量(左)和比重(右)变化( 2000-2018) 4 线国家发展电力、水泥、钢铁等能源密集程度高的基础产业。 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节 能和能效提升成为了摆在这些国家面前一个非常严峻且迫切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合 作中,谨慎地寻求“发展”和“可持续”之间的平衡、推进绿色“一带一路”,显得至 关重要,而东南亚地区在增加能耗、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必须将能效作为重要的考量因 素。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扶持当地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向节能服务公 司寻求专业的能效 提升服务、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行节能减排措施,成为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 这些国家的电力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部门,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也非常适于开展 工业或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改造项目。 面对东南亚国家存在的对节能服务( ESCO)产业的需求,以及特点各异的能效市场, 本报告 主要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的方法,配合电话或邮件访谈的形式, 从东南亚地 区典型国家的能源特点、能效水平以及 节能服务( ESCO) 产业现状出发, 探索中国 -东 南亚地区 ESCO 产业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会。 接下来 三 章将对各国本土节能服务产业现状及障碍进行 总结梳理 , 分析各国 ESCO 产业的发展和 国际合作需求, 并基于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为各国提出支持产业发 展 与对外合作 的建议。 5 二、 典型国家 的 ESCO 市场 (一) 新加坡 1. 能源特点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 63 个小岛组成。该国政治稳定、经 济繁荣,投资环境对本土和海外投资都很友好,拥有东盟最高的贸易和投资水平。截至 2018 年 6 月,新加坡总人口 563.87 万,年增长率 0.6%。 2018 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 ( GDP) 3642 亿美元,人均 GDP 为 64582 美元。 新加坡 2018 年终端能耗总量为 1993.1 万 toe, 2000-2018 年终端能耗年均增速 5.0%(图 3)。 来源: IEA, 2020. World Energy Balances 2020.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countries/singapore. 图 3 2000-2018年新加坡终端能耗(千 toe)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终端能耗 (千 toe ) 6 能效水平方面,以单位能耗的 GDP 产出衡量, 2014 年能效水平为 16.7 美元 /千克 标油( USD/kgoe),较 2000 年整体提高近 90%,但 2000-2014 年期间能效水平有所波动, 其中 2014 年较 2013 年能效水平下降 0.6%(图 4)。 来源: Top10 China, n.d. ASEAN Energy Report.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Information Center (IEEIC), ieeic.info/?page_id=12388. 新加坡电力结构以天然气为主。 2018 年新加坡总装机容量为 13649 兆瓦( MW) ,发 电总量为 52.9 太瓦时( TWh) ,其中天然气占比高达 95.4%,煤炭和石油共占 1.8%,太 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能源占 2.8%(图 5)。由于新加坡在化石能源上的自然资源匮乏, 其可再生能源投资比例要高于其他东盟成员国。 数据来源: Energy Market Authority (EMA) of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2019. Energy Consumption, Chapter 03. Energy Market Authority, ema.gov.sg/Singapore-Energy- Statistics-2019/Ch03/index3. 图 4 2000-2014年新加坡能效水平,以单位能耗产出 GDP衡量( USD/kgoe) 2.8% 95.4% 1.8% 其他:太阳能、生物 质 等 天然气 煤和石油 图 5 2018 年新加坡电力结构 7 2018 年终端用电总量为 50.4 TWh,其中建筑部门(居住建筑和商业及公共建筑)占 比 50%以上,各部门占比如图 6。 数据来源:同上。 新加坡旅游业及服务业发达,在各部门能耗结构上也有所体现 建筑能耗(商业 建筑和居住建筑)占全国用电总量的 50%以上,其次是工业能耗,二者共同占到全国用 电总量的 90%以上,交通部门用电占比 约 为 6%。 新加坡现行的总体能效目标为,到 2030 年将能源强度在 2005 年基础上降低 36%。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已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最低能效标准( MEPS)和能效标识、 建筑节能、节能服务产业等方面着手,通过各种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能效政策推进节能减 排工作。新加坡的节能工作和能效政策主要由能源市场管理局( EMA)和国家环境局( NEA) 主导制定和实施。 42.5% 36.8% 14.3% 5.8% 0.5% 工 业 商 业 及服 务业 建筑 居住建筑 交通 其他 图 6 2018年新加坡各部门用电量占比 8 2. ESCO 市场 新加坡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关注能效提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气候变化包括能 效改善,并制订了能效改善的国家规划,特别提到使用 ESCO 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鼓 励合同能源管理( EPC)商务模式。新加坡鼓励经过认证的 ESCO 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开 展能效提升业务,已经有几十家 ESCO 认证公司开展了针对工业、建筑和 民用的能效改 善项目。由于新加坡的电价完全市场化,充分反映了全部真实成本,因此节电、提升能 效业务颇受欢迎。 然而 ,该国 ESCO 产业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政府 前期 的大量投入而导致目前市场增 速放缓、面对富有潜力的工业领域缺少实用的技术能力、金融投资机构依然把能效投资 视为高风险, 节能服务 公司宁可选择按服务付费而不是采用分享型的商务模式。由于新 加坡政府节能减排的承诺,整体来看 ESCO 市场存在深挖潜力,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市场 有待进一步开发。 总体而言,新加坡目前的 ESCO 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机构健全 , 政策具体 , 投入到位 新加坡对能效提升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国家战略 , 主要包括: 2019 年开始对大型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征收碳税 ; 到 2030 年能源强度要在 2005 年的基础上降低 36%; 到 2030 年 80%的建筑要达到绿建的标准 ; 节能法案要求高耗能用户强制实施能源管理 。 在此基础上, 新加坡 还制订了具体的针对工业、建筑和民用的能效改善措施,包括 但不限于:通过帮助企业鉴识商业上可行的能源效率改善 措施 ,并使用共同资金协助企 业支付能效装置前期成本,以促进能效投资,如扩大节能技术辅助( GREET)计划,发 展并支持能效融资实验计划,制订节能能源法,提升大型能源用户能源效率 的 改进计划 等。 材料 1 新加坡工业、建筑能效改善措施 扩大节能技术辅助计划( GREET)( 2012): 9 效率设计方案( DEF)通过资助能源顾问公司高达 80%的成本,鼓励投资者设计能源 和资源效率提升的设施 ; 对于既有设施的能源效率改善援助计划( EASE),资助经认证的能源服务公司 (ESCO) 进行能源审计和提出能源效率改进措施的成本 ; 通过节能技术辅助( GREET)和投资津贴( IA)计划,对能源效率投资给与辅助和税 收优惠。 发展并支持能效融资实验计划( 2012): 以创新方法鼓励提高能源效率,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EPC),即由第三方承担能 效投资的前期成本,并与消费者分享预期的节能成果。 节约能源法,针对大型能源用户制订能源效率改善计划,并采取其他措施( 2013): 该法要求耗电超过 1500 万度的工业和运输部门用户,要任命一名能源管理师,监督 并报告其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提交能效改善计划给相关机构。 除了鼓励性政策框架外,新加坡政府还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支持能效和新能源发展。 早在 2007 年设立的 3.5 亿新元的清洁能源基金主要侧重在太阳能发展, 2011 年新增加 1.95 亿元新币研发基金和 3 亿新元创新基金以应对能源弹性挑战。 2016 年投入 190 亿 新 元作为未来 5 年的新能源和能效研发应用,该资金由新加坡总统和部长级委员会亲自 监督使用 ,也包括对能效提升的支持资金 。 新加坡 政府各相关部门也在各自主管领域积极推进能效提升,其中国家环保署从以 下三个方面入手开展能效提升: 能效提升支持计划 ; 中小企业能效基金 ; 高效设计计划 。 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主要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国家赠款支持。而能源市场当 局则负责能效投资赠款的具体招标工作,对企业提供能力建设赠款,并委托专业的第三 方机构 “ 可持续发展资本有限公司 ” ( SDCL) 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增速放缓 , 投资不足 , 工业待挖 10 新加坡的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市场主体由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协会负责,由于新加坡电 价市场化反映了能源的真实成本,所 以 能效服务和 ESCO 在新加坡很受欢迎。 1)建筑节能为主: 新加坡旅游业及服务业发达,在各部门能耗结构上也有所体现 建筑能耗(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占全国用电总量的 50%以上 , 因此 ESCO 业务 也 主 要集中在建筑领域,根据建筑 楼宇 的实际能耗占比开展节能和设备更新换代业务 , 主要 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制冷: 60% 照明 : 15% 围护结构: 10% 电梯: 10% 其他: 5% 新加坡的 ESCO 产业规模不大,全国经过认证的 ESCO 公司大约有 22 家,其中不乏 著名跨国公司的身影,如西门子 、 霍尼韦尔 、 江森等,还有不少当地的能源服务公司, 主要是咨询公司、设计公司、服务公司、工程公司和技术公司等。 总体来看,新加坡 ESCO 规模偏小,经过认证的 22 家 ESCO 公司中除了西门子、霍 尼韦尔、江森三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外,本地公司中大部分以建筑节能为目标市场,只有 5 家公司服务于工业领域,以石油、石化、电厂为主,其余基本是围绕建筑节能包括制 冷、区域能源等开展相关服务。 材料 2 新加坡代表性 ESCO 简介 ACTOYS 过程管理咨询公司 成立于 2001 年,主要为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提供过程管理、生产维护、设备运营、改 善生产流程、提高能源效率服务。主要业务包括能源审计、电厂效率、设施优化、过程改造、 在线能源管理系统实施等 , 客户涵盖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 。 2019 年 10 月获得由能源局可持续发展部授予的面对发电厂、炼油厂和化工厂提供服务 的国家能源服务公司称号, 2019 年 2 月开始拥有国家环保局和新加坡工程师学会联合认证的 工业节能评估师 。 11 G-Energy 成立于 2005 年,是亚太地区知名的 ESCO 公司,业务包括能源审计 、 能源管理咨询 、 远 程管理 、 建筑楼宇控制和人员培训等相关服务 ; 以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主,目前已经实 施超过 1000 个 项目 。 BBP 建筑能效公司 致力于用创新技术方案和诱人投资方案帮助用户实现能效目标 , 专注于建筑用户,包括 HSBC, HP, 3M 等 。 LJ Energy Pte. Ltd. 被评为领军 ESCO 公司 , 专注建筑节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服务领域包括宾馆、医 院、商场、大学等 。 CBM 全方案服务公司 为用户提供快速、可靠、增值的创新和可持续系统解决方案服务 , 业务方位包括综合设 施服务、环境服务、工程服务、项目管理等 , 为 包括新加坡国防部在内 的多家机构 及 多个著 名建筑 提供节能服务 。 2)产业增速放缓: 虽然新加坡政府具有完善的政策 、 大量的投入,然而就像一 把 双 刃剑, 除了市场诱人和政策支持外,新加坡的 ESCO 产业面临增长的障碍, ESCO 市场投 资持续低迷。 从 2012 年开始,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支持能效提升,包括为公共设 施的前期固定资产更新换代买单等,导致目前 ESCO 的市场处于增速放缓的境地,因而 投资也处于低迷阶段,加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分享收益公开透明,客户包括节能服务 公司宁愿选择服务付费而不是使用分享型或者保证型商务模式 ,这样使得 ESCO 公司的 投资回报大大降低,从而也相对降低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吸引力 。 3)金融投资不 力 : 新加坡致力于打造全球洁净能源中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却 也 因此对 能效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特别是 金融机构由于缺少对能效项目的认识和了解, 一直把 ESCO 公司的项目投资视为高风险投资 ; 得不到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支持,更加使 12 得 ESCO 公司雪上加霜 : 一方面很难开发出高质量 高 收益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另一方 面项目的交易成本太高,新增项目越来越少。 4)工业有待 开发 : 新加坡的工业能耗占到 40%,是 除建筑节能领域外, 一个巨大 的 潜在 市场,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手段,特别一些简单的项目已经被业主自己完成,剩下的 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工艺流程等,大部分 ESCO 公司缺少过硬的技术能力,因为也 很难开发出理想的项目。 5)市场潜力 尚存 : 鉴于新加坡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制 定 了明确的减排目标 ,无论既 有建筑 还是 新建建筑 都 仍 有 巨大的能效提升潜力 ; 而尚未完全开发的工业领域更是一 块 值得深耕的沃土 根据国际经验显示,工业领域的节能潜力和节能投资巨大 。 因此新 加坡 ESCO 产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下文简称“印尼”)能效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高补贴导致能源价 格严重偏离实际成本,从而影响 ESCO 产业的发展。印尼相关政府部门有支持能效提升 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广泛的国际合作也大大促进印尼的能效市场和 ESCO 产业 发展 。政 府支持成立了全国性质的 ESCO 产业协会,负责全面落实开展各项工作。 印尼 目前已经 在工业、建筑领域实施了不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包括整体解决方案和单个技改方案都 有成功案例。但是印尼 ESCO 发展仍存在很多障碍,主要 集中在 政策落实、意识提升、 投资加大和技术 进步 几个方面。 1. 能源特点 印度尼西亚 位于亚洲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 17508 个大小岛屿组成,面 积 190 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317 万平方公里 (不包括专属经济区 ),是世界上第 14 大 国家,海陆联合面积排名第 7;化石能源和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印尼是世界第四 人口大国, 2015 年人口总数 2.56 亿,其中近 60%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该岛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岛屿;贫困人口约占 10%。 2015 年印尼 GDP 约合 8617 亿美元,较上年增加 4.8%, 2010 年以来首次跌破 5%大 13 关。 2016 年 GDP 增速有所回升,为 5.0%, 2017 年 GDP 总量达 101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人均 GDP 约为 3877 美元。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 GDP 占比分别为 12.8%、 40.6%和 46.6%。 2018 年印尼能耗总量为 1.56 亿 toe, 2000-2018 年期间年均增速为 1.5%, 近来有 增长加快的趋势 (图 7)。 来源: IEA, 2020. World Energy Balances 2020.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 a/countries/indonesia. 能效水平方面,以单位能耗产出的 GDP 衡量, 2000-2014 年期间稳步提升, 2014 年 能效水平为 12.0 USD/kgoe,在 2000 年水平基础上提高了 90.5%(图 8)。 来源: Top10 China, n.d. ASEAN Energy Report.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Information Center (IEEIC), ieeic.info/?page_id=12388. 图 8 2000-2014年 印尼能效水平,以单位能耗产出 GDP衡量( USD/kgoe) 图 7 2000-2018年 印尼 终端 能耗(千 toe)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终端能耗 (千 toe ) 14 印尼 的 能源结构以石油和煤炭为主。 2018 年能源供应总量为 2.3 亿 toe,其中 70% 以上来自化石燃料,其次为生物燃料和垃圾发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图 9)。 数据来源: IEA, 2020. World Energy Balances 2020.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countries/indonesia. 2018 年终端用电量为 710.3 万 toe,建筑部门(包括商业、公共和居住建筑)占比 最高,为 60%以上,其次为工业部门,各部门具体用电量占比如图 10 所示。 数据来源:同上。 印尼电力需求年均增长 10%15%。即使首都雅加达偶尔也会因缺电实施轮流停电。 16.9% 23.9% 0.8% 33.5% 10.4% 14.5% 天然气 煤炭 水 电 石油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风电 等) 生物燃料和垃圾 发电 图 9 2018年印尼能源结构 36.6% 23.3% 39.2% 0.0% 1.0% 工 业 商 业 及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 交通 农 林 业 图 10 2018年印尼各部门用电量占比 15 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印尼政府启动新一期电力发展规划,计划在 2019 年 内建设 3500 万千瓦电站项目,并发展 4 万公里的电网。 印尼现行总体能效目标为, 2005-2025 年期间能源强度每年下降 1%,并将商业部门 和居住建筑的能耗总量降低 15%。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尼从能源管理师、重点用能单位 节能、最低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建筑节能以及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推 动节能和能效提升。由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 MEMR)及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总局( DGNREEC) 主 管节能和能效工作。 印尼能源资源丰富,本土能源成本低,在东盟成员国中具有潜在竞争优势。世界经 济论坛 2017-2018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137 个 国家和地区中,排第 36 位。世界银行 2018 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印尼在全球 190 个 经济体中,营商便利度排名第 72 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 基础设施发展指数 (2018)中显示,印度尼西亚连续两年排名榜首,其发展环境、发展 潜力和发展趋势指数均排名前列。这些都为海外投资进入印尼,推动节能和能效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 2. ESCO 市场 印度尼西亚 由于能源价格偏低,能源严重依赖国家补贴,导致能源效率低下 。 与此 同时, 印尼的能效市场 占整个东南亚能效投资市场的 57%, 存在巨大的挖掘 潜力。 印尼 能效投资的潜力分析显示约有 2.78 亿美元 /年 , 其中工业占 78%约 2.17 亿美元,建筑 占 22%约 6000 万美元 , 这些都是 ESCO 潜在的市场机会 , 主要分布在 以下 领域: 饮食烟草行业 交通设施和机械制造 化工塑料 纺织皮革鞋类制造 水泥 国际合作助力市场发展 16 印尼政府通过国际合作推进了不少能效提升项目,取得良好的收效。其中由美国 国 际开发署( USAID) 出资 、 丹麦发展合作公司提供技术援助的“节能合作伙伴项目”, 从 2003-2013 年共计为 900 多家工业企业和建筑用户提供了免费的能源审计,并通过 此项目制定了能源经理和能源审计师的标准,以保证他们实施的能源审计达到基本的最 低要求 。 同时,标准和标识的推进也是促进能效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 : 印尼先后推出了 针对 冰箱 、 空调 、 电饭煲 、 电机等 电器设备的 能效标准和标识。 另外一个有影响力的能效国际合作项目是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合作的 优化能源管理体系项目 。项目 通过对重点行业主要是服装鞋帽、纺织、造纸、化工等几 个行业的能源管 理系统进行培训,优化,完善,共有 11 家公司接受了专家的技术援助, 其中 5 家企业成功获得能源管理体系( ISO 50001)认证证书。 政策缺失 vs. 协会 助推 ESCO 市场和产业 在印尼起步晚 、 障碍多 。 从政府层面看,主要有以下部门参与相关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 工业部 财政部 环境部 公共事业部 交通部 贸易部 资本市场监管局 中央银行 虽然各个政府部门都有涉足,但是都没有 出台 明确具体的扶持能效和 ESCO 产业的 政策措施 。 虽然几个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部分政府部门的节能意识,包括成立了 ESCO 行业协会,但是 印尼 依然未能有效促进全国能效的大力提升和改善。 17 印尼 ESCO 产业协会成立于 2011 年 4 月,目前有 4 家国有公司和 12 家私营企业会 员, 其中 在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备案的 ESCO 公司只有 3 家。 材料 3 印尼 ESCO 产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战略联盟开展各种活动, 对象包括 ESCO 公司 、 潜在客户 、 用 能单位 、 金融投资机构 、 能效设备制造商及相关机构 等; 帮助 ESCO 公司拓展融资 ; 帮助会员实施能效项目 ; 参与政府相关能效法规和法律框架 的 制订 等 。 ESCO 项目不多 , 投资不足 由于国家缺少针对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印尼能效事业发展缓慢, 能效投资不多 。 相关研究显示 , 印尼的 ESCO 公司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少量节能项目: 照明 变频改造 楼宇控制 电机系统节能 锅炉改造 蓄热 余热利用 即便如此,近年来印尼还是出现了一些亮眼的 ESCO 公司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 当地 ESCO 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材料 4 印尼 ESCO 行业突出公司及项目案例 印尼 SYNERGY 能效方案公司作为 当地 一家成功的 ESCO 公司,已经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实 施了 80 个节能项目,并在 2013 年荣获印尼能源部颁发的“最高效建筑奖 ” , 2014 年荣获东 盟 “ 最高效建筑奖”,为印尼 ESCO 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包括施耐德在内的国际公司也 积极参与了当地的节能事业。 18 值得关注的是真正的合同能源管理 机制 在一个 LED 路灯项目上取得成功。该项目投资大 约 200400 万美元,合同期 7 年,完全通过电费节约回收成本 。 此项目由 印尼 国有企业实施 、 受 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法规规范,否则私营企业很难通过电费账单完成此项目。 发展障碍众多 , 急需全面完善 本次问卷 调查 显示 , 印尼 ESCO 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障碍,包括意识淡漠 、 认证缺乏 、 法规不完善 、 市场需求不强烈等 。 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1) 意识: 由于能源价格低,补贴高,整个社会没有充分意识到能效投资的机遇和 潜力 。 2) 数据: 由于缺少相关数据,投资机构和 ESCO 公司无法找到合适的项目,因此 市场需求不明显,现有的项目也很难进行检测和认证 。 3) 融资: 能效项目不同于传统投资项目, 具有 项目小 、 风险高 、 周期长 的特点 , 而金融投资机构不了解能效项目,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 4) 政策: 能效项目 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无法找到支撑,因此很难获得各方支持, 市场也无法形成规模。不仅如此,印尼相关法律 还 规定国家税收不能用于私营企业,导 致 ESCO 公司完全不能 介入 政府节能改造项目,更加不可能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公 共机构提供能效服务。 印尼的 ESCO 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 目前 ESCO 公司数量不多,基本是中小企业, 而且大多开展的是能效技术服务和设备销售,很少 有 真正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尽管印 尼的能效提升潜力还有至少 20%30%的空间 ,但 政府政策扶持的缺失 、 融资困难 、 能力 不足 等障碍 都严重制约了印尼 ESCO 的发展。 (三) 泰国 泰国 能效市场优势明显,政府高度重视,协会积极推动,市场潜力初现, ESCO 市场 逐步完善;但能力不足,市场 不 规范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泰国 ESCO 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广泛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