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电子 证券 研究报告 2021 年 10 月 11 日 投资 评级 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 (维持 评级 )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潘暕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70005 张健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8010002 骆奕扬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50001 俞文静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70003 程如莹 联系人 资料 来源: 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电子 -行业深度研究 :卫星互联网应 用元年:天地万物互联时代到来 2021-09-05 2 电子 -行业深度研究 :车载网络变革, 高速连接器迎来春天 2021-09-01 3 电子 -行业投资策略 :行业首席联盟 培训 2021-07-24 行业走势图 天风问答系列:电子行业 九 问 九 答 我们总结了半导体、面板、消费电子、 PCB 和 LED 等各子行业 九 个问题对 此进行分析: ( 1) 大陆半导体资本开支周期到什么位置了? ( 2) 半导体未来三大需求市场是什么? ( 3) 半导体 涨价的持续性? ( 4)面板的价格情况和 Q4 持续盈利性如何? ( 5)苹果新品产销量情况如何,消费电子现在的估值在什么历史水位? ( 6)即将在北交所上市的电子公司有哪些?有哪些相关机会 ? ( 7) PCB 通讯需求是不是真的恢复了?持续还是反弹? ( 8) Led 行业涨价和景气度的原因和持续性,未来怎么看? ( 9) 汽车连接器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风险 提示 : 半导体景气度不及预期、面板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景气度不 及预期 -11% -7% -3% 1% 5% 9% 13% 17% 2020-10 2021-02 2021-06 电子 沪深 300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内容目录 1. 电子行业九问九答 . 4 图表目录 图 1:全球晶圆代工资本开支及收入(十亿美元) . 4 图 2: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及产能( kwpm)利用率( %) . 4 图 3:全球半导体 制造设备订单金额统计(十亿美元) . 5 图 4:汽车电子及半导体成本分布( %) . 5 图 5: 部分代工厂晶圆单价走势 . 6 图 6: 台积电毛利率情况 . 6 图 7: 海外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交货周期(单位:周) . 7 图 8: 海外公司信号链 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 7 图 9: 海外公司汽车模拟和电源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 7 图 10: 海外公司 MCU 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 7 图 11: 模拟 IC 以 TI 的 TPS51200DRCR 为例,渠道价格逐步回稳但仍高于过去价格水平 8 图 12: MCU 以 ST 的 STM32F103C8T6 为例,渠道价格逐步回稳但仍高于过去价格水平 . 8 图 13: 32 寸面板价格(美元) . 8 图 14:面板厂产能利用率 . 8 图 15: iPhone 交货时间预计 . 11 图 16: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估值: PE( TTM) . 11 图 17:国内新增 5G 基站数量(万个) . 17 图 18: LED 驱动 IC 公司收入情况(亿元) . 18 图 19: LED 驱动毛利率情况 . 18 图 20: 2020 年 LED 显示屏驱动 IC 厂商营收排名 . 18 图 21: LED 芯片公司收入 . 19 图 22: LED 芯片公司利润情况 . 19 图 23: LED 器件在汽车应用 . 21 图 24: 2021 年各类植物生长灯市场占比 . 21 图 25:园艺照明市场应用 . 21 图 26:全球 UV LED 市场规模预测 . 22 图 27: 2018 年 UV LED 下游应用分类占比 . 22 图 28: UV-C 杀菌消毒部分应用产品 . 22 图 29:各传输速率对应连接器 . 23 图 30:高速连接器应用 . 24 图 31:高压连接器在汽车应用 . 24 图 32: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 . 25 表 1:部分本土半导体制造企业近期动态 . 4 表 2:海外厂商货期(单位:周)、货期走势、价格走势(更新日期: 2021 年 9 月 24 日)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 7 表 3:面板敏感性分析( 32/43/55 寸,单位:美元) . 9 表 4:面板价格敏感性分析 . 9 表 5:大陆地区苹果供应链厂商对于限电限产对于产能影响回应 . 10 表 6:北交所即将上市电子公司汇总( 2021 年) . 12 表 7: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节奏 . 17 表 8:全球 LED 封装应用产值预估(百 万美元) . 19 表 9: 2019-2022 年 Mini LED 芯片需求测算 . 20 表 10: 2025 年中国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预测 . 24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1. 电子行业 九 问 九 答 1、 问:中国 大陆半导体资本开支周期到什么位置了? 答: 我们判断大陆半导体扩产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资本开支周期行之未半,见龙在田。 根据 Omdia 的数据,全球晶圆代工资本开支在 2021 年资本开支有望达到 354.8 亿美元, 而收入预计为 667.4 亿美元,资本开支占收入比重达到 53%, 该比例 连续三年提高。 2021 年二季度半导体行业产能持续紧缺,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自主化需求,大陆多处工厂 在执行扩产计划,进而带动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营收端实现高增长,设备板块二季度营收 增长 52%,材料板块营收增长 61%。我们认为大陆已经进入战略扩产期,未来 5 年持续扩 产,国产设备材料将持续受益。 从供需格局的角度,考虑到晶圆代工产能扩建周期多为 6 个月以上 (老厂添置瓶颈设备需至少 6 个月,新厂建设到投产约 2 年左右,参考华虹无锡 和中芯京城),去年底新添置的瓶颈设备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下半年又遇传统旺季, 以当前的能见度, 预计国产半导体资本开支周期将持续上行 。 扩产周期向上,持续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的机会。 半导体扩产周期 正伴随资本开支周 期 上行 , 半导体产能有望持续向大陆转移, 2020-2030 大陆半导体资本开支复合增速有望 高于全球。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率未来有望持续提高。综合 制造板块的加速扩张,叠加国产化率提高,我们判断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有预期上修空间, 持续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的机会。 图 1: 全球晶圆代工资本开支及收入(十亿美元) 图 2: 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及产能( kwpm)利用率( %) 资料来源: Omdia,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Omdia,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1: 部分本土半导体制造企业近期动态 公司 近期 动态 晶合集成 公司于 2021 年 5 月 11 日递交招股书,拟融资 120 亿用于 12 寸晶圆制造厂建设,总投资额预计 165 亿元。 合肥长鑫 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完成 156 亿融资,投资方包括“大基金”二期、安徽国资、兆易创新、小米长江等, 根据科创板日报 2021 年 3 月 1 日报道,公司拟启动新一轮百亿级融资,规模或超前期。 长江存储 日经新闻 2021 年 5 月 5 日报道,长江存储计划在今年下半让内存产量增长两倍至每月 10 万片。若以芯片 片数计算,全球 NAND flash 市场占有率将增至 7%。 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位于上海临港的 12 寸晶圆厂已于 2021 年 1 月破土动工, 预计 将于 2022 年 8 月投产, 产能预计将达到每年 40 万片。 华虹半导体 华虹无锡 12 寸厂产能迅速扩大, 4 月超 4 万片 /月,预计 2021 年年底达到 6.5 万片 /月, 2022 年年中达到 8 万片 /月,公司计划向银团借款 8 亿美金用于扩产 中芯国际 公司计划建设中芯京城,总投资约为 497 亿元人民币,将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 2024 年完工,建 成后将达成每月约 10 万片 12 英寸晶圆产能。 2021 年 3 月 17 日公告计划投资 23.5 亿美元与深圳重投集 团等合资建设月产能为 4 万片 /月的 12 寸晶圆厂,预估 2022 年开始生产。 0% 1 0 % 2 0 % 3 0 % 4 0 % 5 0 % 6 0 % 7 0 % 8 0 % -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资本开支 晶圆代工营收 资本开支 / 晶圆代工营收(右轴)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 0 0 1 0 5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全球 8 寸产能 全球 12 寸产能 8 寸 U T R (右轴) 12 寸 U T R (右轴)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华润微 华润微电子将在重庆西永微电园投资约 100 亿元建设 12 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 MOSFET、 IGBT、电源管理芯片等功率半导体产品,公司 12 寸产线 2021 年属于建设期,预计在 2022 年可以实现产 能贡献 士兰微 2021 年 5 月 11 日,公司公告参股公司士兰集科于近日启动了第一条 12 英寸芯片生产线“新增年产 24 万 片 12 英寸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及扩产项目”, 该项目于 5 月 11 日取得了厦门市企业 投资项目备案证明,总投资 20 亿元,实施周期 2 年。 资料来源: 华润微公司公告、士兰微公司公告、中芯国际公司公告、闻泰科技公司官网、日经、华虹半导体 1Q21 业绩会、 IT 之家、科创板日报、晶合集成招股说 明书、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3: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订单金额统计(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 SEMI, 天风证券研究所 2、 问: 半导体未来三大需求市场是什么? 答: 数据中心,汽车电子, VRAR。 新产品、新应用带来的需求增长是半导体板块成长属 性的核心驱动因子,我们判断数据中心、汽车电子、 VRAR 正处于国产 快速增长 前夜,市 场需求旺盛,替代率较低,有望给相关标的提供穿越周期的 力量 。 5G 提高了数据存储和处 理的需求,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需求给相关芯片带来强劲成长动能;汽车电子化对半 导体的使用才刚开始,且该趋势在中国更加明显,受益领域主要集中在传感器、控制、处 理器等方面 ,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愿景,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 500 万辆,保 有量将在 2000 万辆。预计 2030 年,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会从 2000 年的 18%增 加到 45%,为涉足汽车领域的电子及半导体企业提供了莫大的机遇 ;此外,随着 VRAR 技 术逐渐成熟,人类与电子设备交互方式有望发生变化,以眼镜为首的 IoT 设备渗透率 预计 持续提高,相关上游芯片的机会也将逐渐体现。 图 4: 汽车电子及半导体成本分布 ( %) 中国大陆 韩国 中国台湾 日本 北美 其他 欧洲 2Q 21 8.22 6.62 5.04 1.77 1.68 0.84 0.71 1Q 21 5.96 7.31 5.71 1.66 1.34 1.02 0.58 2Q 20 4.59 4.48 3.51 1.72 1.64 0.37 0.46 Q o Q 38% -9% -12% 7% 25% -18% 22% Y o Y 79% 48% 44% 2% 2% 129% 54% 38% - 9% - 12% 7% 25% - 18% 22% 79% 48% 44% 2% 2% 129% 54%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 1 . 0 0 2 . 0 0 3 . 0 0 4 . 0 0 5 . 00 6 . 0 0 7 . 0 0 8 . 0 0 9 . 0 0 2 Q 2 1 1 Q 2 1 2 Q 2 0 Q o Q Yo Y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6 资料来源: 博世, IHS,德勤 , 电子工程专辑, 天风证券研究所 3、 问:涨价的持续性? 答: 以台积电为首的晶圆厂持续调涨报价, 涨价 意味着产能将延续紧缺态势 。 2021 年以来各大晶圆代工厂不断调涨报价,联电、力积电等代工厂已先后调涨报价,且价 格呈现逐季调涨趋势。 在其它晶圆厂纷纷采取涨价措施的情况下,台积电选择以取消优惠 政策的方式来减少成本压力。 但是周期 全球材料供应依旧紧张,导致台积电 1H21 上半年 毛利率持续下滑 ,最终 决定涨价, 因此 涨价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涨价除了 意味着产能将 延续紧缺态势,市场旺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外,能够厘清真实需求,有利产业链朝向健康 发展。 图 5: 部分代工厂晶圆单价走势 图 6: 台积电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 IC Insights,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截至 2021 年 9 月 24 日海外厂商交货周期仍维持在高位,价格走势向上且部份产品仍紧 缺。 交期是指芯片从下单到交付之间的时间段,由于芯片生产的产能(供给)在短时间内不会 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交期延长表示供给满足不了订单,价格走势向上。根据 Future electronics 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9 月 24 的统计,海外公司交货周期仍保持在高位,价格 走势仍显示上涨,芯片供应的趋势尚未出现缓解。此外我们看到部份渠道价格开始回稳, 但渠道价格通常相对原厂价格波动较大,我们认为渠道价格回稳属于正常现象,从原厂数 据来看仍处于紧缺的态势;因此缺芯的情况逐步缓解,但仍处于 供不 应求的情况。 18% 27% 40% 45% 150 300 475 6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2000 2010 2020 2030 汽车电子成本占比( %) 每辆汽车的半导体价格(美元) 53.45% 54% 52.38% 50.03% 0% 10% 20% 30% 40% 50% 60% 3Q20 4Q20 1Q21 2Q21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7 图 7: 海外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交货周期(单位:周) 图 8: 海外公司信号链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资料来源: Future electronics,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Future electronics,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9: 海外公司 汽车模拟和电源 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图 10: 海外公司 MCU 产品交货周期(单位:周) 资料来源: Future electronics,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Future electronics,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 海外厂商货期(单位:周)、货期走势、价格走势( 更新日期: 2021 年 9 月 24 日 ) 模拟 IC 厂商 产品 货期 货期走势 价格走势 Diodes Incorporated 多元模拟 /电源 14-35 延长 上涨 ON Semiconductor 多元模拟 /电源 14-35 延长 上涨 信号链 35-42 延长 上涨 STMicroelectronics 多元模拟 /电源 12-24 延长 上涨 信号链 35-43 延长 上涨 Renesas 信号链 40-50 延长 上涨 MCU 厂商 产品 货期 货期走势 价格走势 Microchip 8 位 MCU 30-55 延长 上涨 32 位 MCU 40-55 延长 上涨 NXP 8 位 MCU 39-52 延长 上涨 32 位 MCU 39-52 延长 上涨 汽车 紧缺 延长 上涨 STMicroelectronics 8 位 MCU 紧缺 延长 上涨 32 位 MCU 紧缺 持平 上涨 汽车 紧缺 延长 上涨 Renesas 8 位 MCU 35-40 延长 上涨 0 5 10 15 20 25 30 2021 Q1 2021 Q2 2021 Q3 Diodes Incorporated ON Semiconductor STMicroelectronics 0 10 20 30 40 50 2021 Q1 2021 Q2 2021 Q3 Microchip ON Semiconductor Renesas STMicroelectronics 0 10 20 30 40 50 60 2021 Q1 2021 Q2 2021 Q3 Infineon NXP STMicroelectronics 20 25 30 35 40 45 50 2021 Q2 2021 Q3 Cypress Microchip NXP Renesas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8 32 位 MCU 35-40 延长 持平 汽车 30 延长 持平 资料来源: Future electronics,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11: 模拟 IC 以 TI 的 TPS51200DRCR 为例,渠道价格逐步回稳但 仍高于过去价格水平 图 12: MCU 以 ST 的 STM32F103C8T6 为例,渠道价格逐步回 稳但仍高于过去价格水平 资料来源: 正能量电子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正能量电子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4、 问:怎么看未来 TV LCD 价格趋势和盈利水平? 答: 20 年以后 TV LCD 行业全球产能集中度显著提升,中长期供需更加健康有序,短期价 格自 21 年 7 月以来加速下跌,受海运出口和库存等影响,下跌速度超预期,我们判断行 业价格正在加速见底, 21Q4 会出现行业整体调整稼动率的现象, TV LCD 价格将会在 Q4 企稳见底。随着后续出口和库存因素好转,在供需健康、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 LCD TV 行业将体现出超额利润和盈利中枢提升的状态。 图 13: 32 寸面板价格(美元) 资料来源: Witsview 网站, 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14: 面板厂产能利用率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9 资料来源: Omdia、 天风证券研究所 9 月底 55/43/32 吋价格分别为 185/101/56 美金,我们对 Q4 TV LCD 行业 ASP 做敏感性测 试(只考虑 32/43/55 吋),假设 ASP 季度环比跌价幅度为 10%、 15%、 20%三种情形, 表 3: 面板敏感性分析( 32/43/55 寸,单位:美元) Q4 ASP 跌价假设 21M9 价格 情景 1-跌 10% 情景 2-跌 15% 情景 3-跌 20% 55 寸 185 167 157 148 43 寸 101 91 86 81 32 寸 56 50 48 45 资料来源: Witsview 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我们参考大尺寸比例较高的彩虹和华星的历史季度净利率和行业 ASP 的关系,不考虑短期 成本端的波动,不考虑设备折旧退出对净利率的影响,我们测算三种情景假设下 TV LCD 行业的平均净利率分别为 16%、 12%、 7%,高于历史上行业底部的盈利水平。 表 4: 面板价格敏感性分析 21Q4 TV LCD(仅考虑 32/43/55 吋)单季度业绩敏感性测试 Q4 跌价情景 情景 1-跌 10% 情景 2-跌 15% 情景 3-跌 20% 净利率估算 16% 12% 7% 资料来源: Witsview 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5、 问: 苹果新品产销量情况如何,消费电子现在的估值在什么历史水位? iPhone 产量: 零部件短缺和国内限电限产是否会影响 iPhone 产量? 答: 新机备货量力度加大: 预计 21 年 iPhone13 首批订单将达到 9000 万,高于去年同期 iPhone12 的 8000 万。 短期产量受越南疫情停工导致零部件短缺影响 , 10 月中旬有望缓解 : 苹果将传感器位移 式光学图像防抖功能由 iPhone 12 系列的 Pro Max 机型拓展至 iPhone 13 全系列机型。 摄 像头模组 组装产能大部分集中在越南,受越南疫情停工影响( 越南胡志明市的夏普工厂因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0 新冠防疫需求被政府勒令关闭至 9 月 15 日 )摄像头模组供应短缺,影响 iPhone 13 产能。 受益于 越南疫情 缓解 + LG 韩国工厂承接 Sharp 部分订单,摄像头模组供应短缺有望于 10 月中旬得到缓解。 目前国内能耗双控 +限电限产对苹果供应链影响较为有限 。 根据第一财经网 , 苹果除了最 大的供应商富士康位于河南之外,其他供应商分布在江苏昆山、浙江嘉善以及广东东莞等 地区。 江苏和广东为限电的重点地区, 但整体而言 产能受影响程度较低 : 1) 苹果为重要客户,产能能够得到优先保证; 2) 根据我们判断, 苹果供应链厂商多为当地重点企业,受限电政策影响相对较小; 3) 多省调高电价上浮限制,有望通过电价调整缓解当前火电供需矛盾,也意味着行政性 的拉闸限电 Q4 出现可能性不大,相关供应链厂商可以通过错峰生产 +产能调配等措施 保证产量。 展望 Q4,我们认为得益于苹果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越南疫情逐渐缓解,苹果产量有望 恢复至传统旺季水平,但仍需警惕冬季海外疫情可能反复 +国内限电限产 (冬季用煤高峰 期 )+上下游其他零部件供给短缺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及其对 iPhone 新机产量造成的不 利影响。 表 5: 大陆地区苹果供应链厂商对于限电限产对于产能影响回应 产品种类 公司名称 限电限产对于产能影响回应 OLED 屏幕 京东方 A 公司目前没有收到限电通知,全国 16 条产线均在正常运营。 SiP 封装 环旭电子 9 月 29 号公司回应称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昆山工厂,昆山工厂将按照政府相关要求安排国 庆放假。 电池 德赛电池 9 月 30 号公司回应称目前公司的产品交付没有受到限电措施影响。 玻璃 蓝思科技 10 月 8 号泰州园区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开展,产能、订单充足,没有出现限电限产情况。 结构件 科森科技 关于限电,由于公司拥有多个工厂,不同工厂间有部分通用的产能,订单交付也有轻重缓 急,因此,公司可以通过消化库存、内部资源整合、与客户协商新的交期以及国庆期间调 班等方式,对冲限电影响,目前限电总体对公司影响不大。 结构件 长盈精密 生产基地在东莞和昆山。东莞基地主要生产消费电子结构件,因为属于当地比较大的企业, 没有要求我们按照通行政策限电,只是通知可能会临时停电,不过目前还未停。昆山基地 主要生产消费电子连接器,产能较小,因为当地的限电政策,产能有所下降,同时因为产 品需要和上下游公司组装出品,因此从产业链上受到一些影响。 结构件 领益智造 目前该政策对公司的影响可控,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的 方式,合理安排全国各地产能,并及时调整排班方案,力保连续稳定生产。同时,全集团 积极配合政府政策方向,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优化非生产用电。公司将持续并及时关 注国家政策动向和市场状况。 光学 水晶光电 9 月 29 号公司回应称目前暂未收到限电通知,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中。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 政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iPhone 13 销量: 上市后销售火爆 +苹果销售定价策略 +安卓高端机发力不足推动 iPhone 13 销售预期明显好于 iPhone 12,预计 21 年全年 iPhone 销量达 2.3 亿部: 1) 预订量 +高端机型占比提升 : 从上市后表现来看, iPhone 13 机型的全球预订量比去年 的 iPhone 12 机型高出 20% 以上 ; 根据 techstory 数据, 45-50% 的订单流向了 iPhone 13 系列的 Pro 版本,这比去年 iPhone 12 Pro 和 Pro Max 版本的 35-40% 订单大幅增加。 2) 交货周期 拉长 : iPhone 13 的平均全球交货时间为 21 天, 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为 36 天, iPhone 13 mini 为 16 天。只有 iPhone 13 mini 在上市的第二周 和第三周之间的交货时间适中。 交货周期拉长虽一定程度上受供给紧张影响,但也足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1 以体现 iPhone13 系列 销售火爆; 3) 苹果 iPhone 13 销售定价策略刺激购机需求: iPhone 13 系列销售策略超市场预期, 最低阶存储容量由 64G 升级到 128G,定价一致,加量不加价策略有望刺激购机需求 ; 4) 安卓厂商高端机发力不足,苹果在高端机份额不断提升: 自 2020 年第 4 季度以来, iPhone 制造商占据了 400 美元已上价位智能手机市场的 50% 以上。 2021 年第 2 季度,高端手机的销量同比增长 46%,苹果占据了总销量的 57%,较去年同期提升 9pct。 图 15: iPhone 交货时间预计 资料来源: tomsguide、天风证券研究所 消费电子板块的估值在什么历史水位? 下半年为传统旺季消费电子供应链厂商业绩确定性高叠加即将进入估值切换时点,消费电 子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期。 7 月受苹果新机备货力度增加 +下半年进入消费电子传统旺季 影响下,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水平拉升, 8 月份估值有所回落 。 9 月越南疫情影响 +苹果 零部件短缺 +9 月份下旬限电限产 +半导体产能紧张等因素影响下,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 回落,当前估值整体处于低位。 展望 Q4,苹果今年提前备货 +备货力度加大,苹果供应链厂商 Q3 业绩有望环比改善,看 好苹果产业链 Q3 业绩释放带动的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水平提升。结合 iPhone 13 产销情 况, 后续销量确定性高,海外疫情 +限电 +零部件短缺等因素作用下供应链风险仍存,预计 Q4 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水平波动性加剧。 图 16: 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估值: PE( TTM) 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消费电子龙头选取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东山精密、领益智造 ) 6、 问:即将在北交所上市的电子公司有哪些?有哪些相关机会 ? 答 : 北交所电子相关企业数量为 12 家 。具体分为三代类: 1)材料类 5 家、 2)设备类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 16 -10 -10 20 16 -12 -02 20 17 -02 -03 20 17 -03 -30 20 17 -05 -31 20 17 -07 -25 20 17 -09 -18 20 17 -11 -17 20 18 -01 -12 20 18 -03 -15 20 18 -05 -15 20 18 -07 -10 20 18 -09 -03 20 18 -11 -05 20 18 -12 -28 20 19 -03 -04 20 19 -04 -29 20 19 -06 -27 20 19 -08 -21 20 19 -10 -23 20 19 -12 -17 20 20 -02 -19 20 20 -04 -15 20 20 -06 -12 20 20 -08 -10 20 20 -10 -12 20 20 -12 -04 20 21 -01 -29 20 21 -04 -01 20 21 -06 -01 20 21 -07 -27 20 21 -09 -22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2 家、 3)电子元器件类 2 家。 1)材料类企业数量为 5 家,包括吉林碳谷、通易航天、方大 股份、同享科技、翰博高新; 2)设备类企业数量为 5 家,包括创远仪器、同惠电子、常 辅股份、微创光电、 同辉信息 ; 3)电子元器件企业数量为 2 家,包括富士达、智新电子。 我们看好汽车智能化发展 +车载网络变革 +数据传输需求快速增长催化带动的连接器市场。 建议关注: 富士达(射频连接器)和智新电子(连接器) 我们看好核心设备 +优异特性新材料持续 受 益 “ 双碳 ” 政 策 &扩产 &国产化需求崭露头角 。 建议关注:吉林碳谷(碳纤维)、通易航天(碳纤维增强材料)、方大股份 (胶粘材料)、 同享科技(光伏焊带) 、 翰博高新(背光显示模组 )、 创远仪器(射频通信测试仪器) 、 同 惠电子 ( 测试测量设备 )、 常辅股份(核电阀门电控) 、微创光电(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及设 备)、 同辉信息(液晶显示器) 表 6: 北交所即将上市电子公司汇总 (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 )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总市值 (百万元 ) PE(TTM)(倍 ) 挂牌日 自挂牌日至 今区间涨跌 幅 (%) 分类 公司主营业务 836077.NQ 吉林碳谷 13,271.20 64.04 2021/8/31 118.06 材料 碳纤维 835640.NQ 富士达 4,580.56 48.3 2020/7/27 203.99 电子元 器件 射频连 接器 833994.NQ 翰博高新 4,192.30 27.78 2020/7/27 52.36 材料 背光显示模组 831961.NQ 创远仪器 2,813.83 57.76 2020/7/27 49.69 设备 射频通 信测试 仪器 839167.NQ 同享科技 2,293.70 36.18 2020/7/27 153.32 材料 光伏焊 带 837212.NQ 智新电子 1,714.58 32.15 2021/6/8 125.38 电子元 器件 连接器 833509.NQ 同惠电子 1,651.46 39.81 2021/1/11 154.33 设备 测试测量设备 430198.NQ 微创光电 1,263.60 29.59 2020/7/27 14.03 设备 安防视 频监控 系统及 设备 871642.NQ 通易航天 1,227.01 33.03 2021/8/16 32.14 材料 碳纤维 增强材 料 838163.NQ 方大股份 1,091.16 27.8 2020/7/27 19.48 材料 胶粘材 料 430090.NQ 同辉信息 923.07 32.46 2021/8/9 102.01 设备 液晶显 示器 871396.NQ 常辅股份 755.28 22.1 2020/11/18 84.71 设备 核电阀门电控 资料来源: 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相关公司: 1.富士达:航天互连产品配套主力供应商,多领域开拓未来可期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3 专注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领域, 2021 年 H1 扣非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151.23%。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 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导、参与制定十一项 IEC 国际标准,是我国射频连接器行 业拥有 IEC 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公司作为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产品广泛应用 于通信及防务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华为、 RFS 等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厂商以及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央企集团下属企业 或科研院所等。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领域 , 5G 普及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 发展带来利好 。 5G 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发展,全球各国均将 5G 作为数字经济战略优先发展的领域,普及 5G 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随着 5G 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渗透 不断加强,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不断发展融合,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会推动通信以 及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叠加需求提升。 2.智新电子:聚焦连接器线缆组件,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驱动增长 深耕连接器线缆组件领域,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电子类业务及汽车电子类业务 ,深度绑定全 球 优质客户 。消费电子类业务聚焦于娱乐设备、现代办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方向, 产品应用于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产品中;汽车电子类业 务聚焦于高速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汽车安全、汽车导航系统、音箱系统等方向,产品 应用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新能源三电系统、汽车安全驾驶系统、车载娱乐设备等产品。 公司主要客户有歌尔股份、下田工业、索尼、村田、星电、奥托立夫、德纳电机、福士、 吉利汽车等。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驾驶等相关业务, 2021 年 H1 业绩逆势上 扬 。公司在发展 现有项目的前提下,将进一步开 拓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终端、汽车安全系 统、娱乐互动、高清显示等相关业务,并根据市场环境及公司发展情况,积极储备资金, 为后续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1 年 H1,在行业波动、疫情来袭、芯片不足及原 材料供应紧张等不利影响下,公司营业收入 225,955,249.50 元,同比上涨 61.73%;净利 润为 32,380,504.99 元,同比上涨 73.21%。 核心设备 +新材料公司: 1.吉林碳谷:知名大丝束碳纤维原丝供应商,聚焦原丝领域开拓民用市场 吉林碳谷主要从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 际知名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及相关产品的供应商 。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三元水相悬浮 聚合两步法生产碳纤维聚合物,创造性地发明了 DMAC 为溶剂的湿法两步法原丝生产技 术与工艺,打破了国际碳纤维巨头在该原丝生产技术上的垄断情况。公司碳纤维原丝整体 规模、研制、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在国内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产品品质优良且稳定性强。 公司产品经过下游加工,已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高 端装备、汽车、新能源、体育 休闲用品及建筑材料等领域。 以打破“国际技术垄断”、“降低产业链成本”,推进碳纤维的“国产替代”、“扩大应用领 域”为己任,并适度向下游延伸 。公司计划在 大丝束领域 继续布局, 不断丰富大丝束系列 产品,有效降低碳纤维产业链成本 ;持续技术投入实现全产品碳化后突破 T700,部分产 品突破 T1000 技术指标;充分利用公司对碳纤维原丝的理解和优势,在部分高尖端碳纤 维领域有所突破。 集中力量发展主营业务, 开拓民用市场带动业绩高增长 。 2021 年 H1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 44,578.07 万元,同 比增长 108.91%。随着民用产品市场迅速开拓,应用领域横向和纵 向都得到拓宽,碳纤维原丝产品销售快速放大,公司实现原丝销量 13,629.84 吨,其中大 丝束产品销量占比 83.70%。公司实现净利润 10,991.75 万元,同比增长 193.68%。随着大 丝束碳纤维原丝系列产品完成定型, 产品品质不断优化, 一级品率、满筒率稳步提升, 产品获得市场所认可,产销两旺,平均销售价格得到提升,产品毛利率随之提升,提升了 公司业绩。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4 2.通易航天:科技创新型军工制造企业,服务于国家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民用消费升级 易通 航天主营业务为军用特种航空制品以及聚氨酯、碳纤维等新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 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为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