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炭行业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给收缩促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 煤炭行业 2021年半年度策略报告 2021.6 目录 创造财富 / 担当责任 一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迎高质量发展契机 三 炼焦煤 :供需格局持续向好,景气度较优 五 投资建议: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山西焦煤等 二 动力煤:供给收缩 促 龙头煤企经营壁垒提升 四 焦炭 :供给宽松预期有限,价格高位有支撑 一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迎高质量发展契机 (一)碳中和背景:中国碳 排放居世界之首,人均碳排放呈上升趋势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98.26亿吨,大约等于美国的 2倍、欧盟 的 3倍,居于世界 首位 人均方面, 2019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6倍,虽然距美国、欧盟、日本 等发达经济体仍存在差距,但呈现不断上升 趋势, 改善能源结构迫在眉睫 中国 29% 美国 15% 欧盟 10% 印度 7% 俄罗斯 4% 日本 3% 其他 32% 中国 美国 欧盟 印度 俄罗斯 日本 其他 图:中国 的碳排放在全球的占比居首位( 2019年) 图 :世界及主要国家人均碳排放量(吨 /人) 0 5 10 15 20 25 1 9 9 2 1 9 9 3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世界 中国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印度 (二)固定资产投资位于低位,新批复产能逐年衰减 固定资产投资位于低位,产量难以大规模释放 : 2013年后连续 5年负增长,当前投资额绝对值仍远 低于 2012年,投资成本也逐年升高,煤企新建产能意愿不高 新批复煤矿个数及产能逐年衰减 : 2016年供给侧改革开始后,新批复产能逐年衰减。 2019年因为政 策重心转向结构性优产能,该年份新批复产能较多。 2020年之后,新批复产能继续显著下滑。 图: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同比 增速 图 : 2016年至今能源局历年新批复煤矿产能情况(万吨 ) - 3 0 - 2 0 - 1 0 0 10 20 30 40 0 1 0 0 0 2 0 0 0 3 0 0 0 4 0 0 0 5 0 0 0 6 0 0 0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煤炭 ( 亿元) yoy( 右轴, %) 0 5 0 0 0 1 0 0 0 0 1 5 0 0 0 2 0 0 0 0 2 5 0 0 0 3 0 0 0 0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2 0 2 1 前 5 月 新批复煤矿产能(万吨) (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根据 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 41亿吨左右,煤 炭消费量控制在 42亿吨左右,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预计煤炭资源禀赋较优异的 14个基地预计产量将达到 39.6亿吨左右,占目标产量比例为 96.6%。 预计晋陕蒙新等煤炭主产区新增优质产能将继续释放,南方部分省份如湖南、江西、重庆等落后煤炭产能还 将进一步退出,未来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集中 。 图 : 2016年至 2020年行业集中度 不断提升 图:煤炭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个煤炭基地产量的规划及占比 27.5% 31.1% 32.2% 33.3% 34.0% 40.2% 44.3% 45.3% 46.0% 48.0% 20% 25% 30% 35% 40% 45% 5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C R 5 C R 1 0 0% 5% 1 0 % 1 5 % 2 0 % 2 5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晋北、晋 中、晋东 神东 陕北、黄陇 内蒙古 新疆 云贵 两淮 鲁西 河南 宁东 冀中 十四五预计产量(亿吨 / 年) 占目标总产量比例 ( 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煤炭迎高质量发展契机 碳 达峰之前,煤炭行业在能源领域仍具有明显优势。 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取代煤炭成为基础能源 , 煤炭 资源利用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具有经济、可靠、稳定的优点,新能源短期内无法解决相关 问题,也为煤炭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从电力装机结构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装机和实现并网的过 程需要煤电作为调峰电源,短期内煤炭基础地位变化有限,煤炭发展的优势依然存在。从碳达峰 目标上看,到 2030年碳达峰之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 25%,煤电下降量有限 并且仍旧将是主要的电力供应者 。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在于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多元化转型。 碳达峰前的准备期,也就是 2021-2030年,煤炭与煤电定位仍是基础能源,甚至 2050年前,煤炭仍为重要能源。 2030-2050 年,新能源与煤炭处于竞争合作关系,煤炭配合新能源发展,煤电让路新能源发电。 2050年之前, 还有 30年时间,煤炭领域有可能取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促进煤炭利用的转型发展,碳移除与碳 交易的发展也有可能为煤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煤炭行业未来仍有时间推进相关创新技术的发展 与碳汇的应用,来赢取更大可能的煤炭行业转型机会。 创造财富 / 担当责任 二 动力煤 :供给 收缩 促 龙头 煤企经营壁垒提升 (一)需求端:即将进入“迎峰度夏”动力煤消费旺季 月度高频数据显示,火电发电量维持高增速, 2021前 4个月火电累计发电增速 18.9%,与 2019年 相比,两年平均复合增速也位于 6.5%的高速水平。 动力煤下游行业产品主要包括火电、粗钢、水泥等。 2020年 5月以来,火电、粗钢、水泥的产量 累计同比增速均不断提升,当前都位于历史较高水平,支撑动力煤消费处于高位。 图:火电及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速月度高频数据 % 图:动力煤下游主要行业产量增速( %) ( 1 5 . 0 0 ) ( 1 0 . 0 0 ) ( 5 . 0 0 ) 0 . 0 0 5 . 0 0 1 0 . 0 0 1 5 . 0 0 2 0 . 0 0 2 5 . 0 0 2 0 1 9 - 0 2 2 0 1 9 - 0 3 2 0 1 9 - 0 4 2 0 1 9 - 0 5 2 0 1 9 - 0 6 2 0 1 9 - 0 7 2 0 1 9 - 0 8 2 0 1 9 - 0 9 2 0 1 9 - 1 0 2 0 1 9 - 1 1 2 0 1 9 - 1 2 2 0 2 0 - 0 1 2 0 2 0 - 0 2 2 0 2 0 - 0 3 2 0 2 0 - 0 4 2 0 2 0 - 0 5 2 0 2 0 - 0 6 2 0 2 0 - 0 7 2 0 2 0 - 0 8 2 0 2 0 - 0 9 2 0 2 0 - 1 0 2 0 2 0 - 1 1 2 0 2 0 - 1 2 2 0 2 1 - 0 1 2 0 2 1 - 0 2 2 0 2 1 - 0 3 2 0 2 1 - 0 4 火电 - 发电量累计同比 % 水电 - 发电量累计同比 % ( 4 0 . 0 0 ) ( 3 0 . 0 0 ) ( 2 0 . 0 0 ) ( 1 0 . 0 0 )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3 0 . 0 0 4 0 . 0 0 5 0 . 0 0 6 0 . 0 0 7 0 . 0 0 产量 : 火电 : 累计同比 产量 : 粗钢 : 累计同比 产量 : 水泥 : 累计同比 (一) 需求端:五年内动力煤仍稳健增长,远期消费量将 下降 考虑到新能源发电仍具有不稳定特性,中期 5-10年的维度考虑,火电仍是全社会电力供应的“压舱石”。在 2060年火电将全部被 清洁能源取代的较乐观估计假设下,我们对未来碳中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动力煤需求分行业进行了 预测 : 预计 2025年电力 /冶金 /化工 /建材 /供热 /其他耗煤较 2020年变动 7.7%/-5.9%/5%/40.6%/-10.3%/0, 2025年预计动力煤耗煤总量 37亿 吨,较 2020年增长 7.6% 预计 2030年电力 /冶金 /化工 /建材 /供热 /其他耗煤较 2020年变动 -5.3%/-23.5%/-10%/-21.9%/-31%/-24.3%, 2030年动力煤耗煤总量 30.2亿吨,较 2020年下降 15%。 预计 2060年动力煤合计消费量 8亿吨左右,较 2020年下降 77%。 表:动力煤需求分行业预测表(单位:亿吨) (二) 供给端 : 1、产地供应持续偏紧,进口煤吸引力降低 产地: 2020年底,随着保供增产政策的推进,主产地产量增速迅速恢复, 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前 2月增速达 25%; 2021年前四个月,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增速回落至 11%, 3、 4月单月增速均为负( -0.2%/-1.8%) ,主产地产量增速 均不同程度下滑,内蒙 3、 4月单月增速甚至下降至 -5.8%/-7.6%,显示供给又再度偏紧,保供效果不显著。 进口: 2021年 1-4月,中国进口煤炭 9012万吨,同比下降 28%;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疫情缓解,煤炭消费复苏, 海外煤价也大幅上涨,澳洲、欧洲、南非港口煤价同比翻番,进口煤价格优势大幅收窄。 图:全国及煤炭主产省份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增速( %) 图:国际煤价走势(美元 /吨 ) - 2 0 - 1 0 0 10 20 30 40 2 0 1 6 - 0 3 2 0 1 6 - 0 5 2 0 1 6 - 0 7 2 0 1 6 - 0 9 2 0 1 6 - 1 1 2 0 1 7 - 0 1 2 0 1 7 - 0 3 2 0 1 7 - 0 5 2 0 1 7 - 0 7 2 0 1 7 - 0 9 2 0 1 7 - 1 1 2 0 1 8 - 0 1 2 0 1 8 - 0 3 2 0 1 8 - 0 5 2 0 1 8 - 0 7 2 0 1 8 - 0 9 2 0 1 8 - 1 1 2 0 1 9 - 0 1 2 0 1 9 - 0 3 2 0 1 9 - 0 5 2 0 1 9 - 0 7 2 0 1 9 - 0 9 2 0 1 9 - 1 1 2 0 2 0 - 0 1 2 0 2 0 - 0 3 2 0 2 0 - 0 5 2 0 2 0 - 0 7 2 0 2 0 - 0 9 2 0 2 0 - 1 1 2 0 2 1 - 0 1 2 0 2 1 - 0 3 全国原煤:累计同比 山西原煤产量:累计同比 陕西原煤产量:累计同比 内蒙古原煤产量:累计同比 30 40 50 60 70 80 90 1 0 0 1 1 0 1 2 0 1 3 0 2 0 1 6 - 0 5 - 3 1 2 0 1 7 - 0 5 - 3 1 2 0 1 8 - 0 5 - 3 1 2 0 1 9 - 0 5 - 3 1 2 0 2 0 - 0 5 - 3 1 2 0 2 1 - 0 5 - 3 1 欧洲 ARA 港动力煤现货价 理查德 RB 动力煤现货价 纽卡斯尔 N E W C 动力煤现货价 (二) 供给端 : 2、安监压力加大,且龙头煤企产 能加速收缩 矿难频发,煤企安监压力加大。 2021年初至今,煤矿开工率维持高位,开采强度提升,在此背景下,安全事 故发生概率也在增加, 6月 4、 5日相继发生两起煤与瓦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引发安全部门高度重视。 以动力煤龙头企业中国神华( 601088) 、中煤能源( 601898) 为例,两家企业近年来资本支出都开始接近或 者低于折旧摊销,资本开支的高点已过,趋势趋于稳定 ,企业 的经营策略逐渐趋于 保守。龙头 煤企当下的较 为保守的经营策略促使行业产能加速收缩。 图 : 中国神华历年资本开支和折旧摊销情况 图 :中煤能源历年 资本开支和折旧摊销情况 3.0 2.7 3.1 3.1 3.6 2.5 1.9 2.8 2.8 2.6 2.1 1.3 1.2 0.8 0.9 0.9 1.1 4 0 % 9 0 % 1 4 0 % 1 9 0 % 2 4 0 % 2 9 0 % 3 4 0 % 3 9 0 %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资本支出(亿元) 折旧与摊销(亿元) 资本支出 / 折旧与摊销(右轴) 2 . 8 3 . 0 3 . 9 2 . 6 2 . 9 4 . 8 6 . 6 5 . 3 3 . 8 1 . 7 1 . 4 1 . 3 1 . 3 1 . 1 1 . 0 4 0 % 1 4 0 % 2 4 0 % 3 4 0 % 4 4 0 % 5 4 0 % 6 4 0 % 7 4 0 % 0 5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资本支出(亿元) 折旧与摊销(亿元) 资本支出 / 折旧与摊销 (三)煤炭价格波动是影响行业估值波动的核心因素 复 盘指数及行业 PB,可以看出,煤炭板块的估值波动与煤价波动趋于一致。年初至今,煤炭价格受政策影响波动显著加剧。 年初 -1月中旬:冬季取暖旺季叠加国内煤炭供给结构性紧张,煤价创历史新高,突破 1000元 /吨 1月中旬 -5月:国常会部署能源增产保供,春节期间停工停产需求下滑,煤价快速下跌,后受需求超预期回升,煤价快速反弹 5月下旬至今:国常会聚焦大宗商品价格,市场情绪受打压,叠加期货市场价格暴跌,传导至现货,当前受供给紧张基本面影 响,价格略有反弹上行 图:过去 3年煤价指数与煤炭板块 PB综合走势图 图 : 2021年初至今动力煤价格走势(秦港山西产 5500大卡,元 /吨 ) 0 . 8 0 0 . 9 0 1 . 0 0 1 . 1 0 1 . 2 0 1 . 3 0 1 . 4 0 1 . 5 0 5 0 0 5 5 0 6 0 0 6 5 0 7 0 0 7 5 0 动力煤综合指数 : C C I 5 5 0 0 PB 5 0 0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1 , 0 0 0 1 , 1 0 0 1 2 - 3 1 0 1 - 0 7 0 1 - 1 4 0 1 - 2 1 0 1 - 2 8 0 2 - 0 4 0 2 - 1 1 0 2 - 1 8 0 2 - 2 5 0 3 - 0 4 0 3 - 1 1 0 3 - 1 8 0 3 - 2 5 0 4 - 0 1 0 4 - 0 8 0 4 - 1 5 0 4 - 2 2 0 4 - 2 9 0 5 - 0 6 0 5 - 1 3 0 5 - 2 0 0 5 - 2 7 0 6 - 0 3 0 6 - 1 0 秦港山西产 5 5 0 0 卡动力煤市场价 (四)下半年展望: 预计 供需仍维持紧平衡,旺季煤价有支撑 受 2021年上半年均价上涨影响,动力煤板块 Q1单季利润创历史新高。 下半年预判: 需求:电煤需求保持相对高位,电厂补库需求旺盛,下游钢铁、建材产量维持高位拉动煤炭需求增长,整体保持增长 供应:预计增产保供政策将陆续显效,但同时安监环保压力将制约煤炭产能释放,增长幅度有限 煤价:预计 6-7月份煤价仍将高位运行, 8月后逐步进入淡季,煤价有望季节性回落,但整体均价仍高于 2020年 图 : 2021Q1及 Q2动力煤 价同比环比均涨幅 较高 图:动力煤归母净利润同比 -单 季 5 6 2 5 2 0 5 7 5 6 5 0 7 3 8 8 5 0 - 2 0 % - 1 0 % 0% 1 0 % 2 0 % 3 0 % 4 0 % 5 0 % 6 0 % 7 0 %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2 0 2 0 Q 1 2 0 2 0 Q 2 2 0 2 0 Q 3 2 0 2 0 Q 4 2 0 2 1 Q 1 2 0 2 1 Q 2 秦港 5500 卡动力煤均价 ( 元 / 吨) 环比 同比 - 3 0 % - 2 0 % - 1 0 % 0% 1 0 % 2 0 % 3 0 % 4 0 % 5 0 % 6 0 % 1 8 Q 1 1 8 Q 2 1 8 Q 3 1 8 Q 4 1 9 Q 1 1 9 Q 2 1 9 Q 3 1 9 Q 4 2 0 Q 1 2 0 Q 2 2 0 Q 3 2 0 Q 4 2 1 Q 1 动力煤板块 - 归母净利润同比(单季) 创造财富 / 担当责任 三 炼焦煤:供需格局持续向好,景气度较优 (一)供给端:国内焦煤总体增产潜力小,政策决定供给弹性 炼焦煤 属于稀缺资源,尤其是我国低硫优质主焦煤资源 有限。 自 2016年以来,炼焦原煤或者炼焦精煤的国内供给总体趋于平稳 以 2020年为例: 炼焦烟煤累计产量 12亿吨,同比增 2.3%,增速较 2019年下滑 4.4pct; 炼焦精煤累计产量 4.85亿吨,同比增 0.9%,增速较 2019年下滑 4.9pct。 焦煤矿的国有化程度高,发改委、地方政府对煤炭的控制力度更高,导致焦煤弹性 较大。 政策力度决定国内焦煤行业的供给弹性 ,在安监压力不断加大的前提下,未 来焦煤行业的供给也将呈现持续收缩的趋势,焦煤行业利润空间得以稳定温和扩张 (一)供给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端扰动较大 进口 数量下降:我国炼焦煤进口依存度 15%左右。 2020年 ,炼焦煤 进口数量为 7262万吨,同比下降 2.7%; 2021年 1-4月 炼焦煤进口量创近 五年 1-4月份新低。 进口结构受限: 澳洲和蒙古是我国炼焦煤进口的两大主要来源,合计占比 81%。 2020四季度以来,我国对澳煤进口实施 限制,蒙古煤受其国内疫情影响,通关效率降低,两者皆对炼焦煤进口产生较大 影响,且短期未看到明显改善 图: 2017年 -2021年各月份炼焦煤进口数量( 万吨 ) 图 :澳洲和蒙古是我国炼焦煤主要进口国 0% 1 0 % 2 0 % 3 0 % 4 0 % 5 0 % 6 0 %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3 5 0 0 4 0 0 0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澳炼焦煤进口量(万吨) 蒙炼焦煤进口量(万吨) 澳煤占比 蒙煤占比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2 0 2 1 (二)需求端 : 焦煤需求难以有效替代,供需格局向好推升价格 中期来看,焦炭焦煤在冶炼钢铁的流程中仍是刚需:焦炭作为冶金炼钢的还原剂,短期内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较难被 其他工艺大规模 取代。 随着 焦炭去产能暂时告一段落,新建焦炉陆续投产,预计 2021年焦炭产量呈现前低后高,焦煤需求也会逐步 增加。 新增 焦化产能设备多以大型焦炉为主,优质低硫焦煤需求大幅增加,会造成低硫主焦煤的结构性紧张 。 价格: 煤焦钢产业链的高景气度将动上游资源品价格不断提升,预计 2021年焦煤价格中枢将持续上移。 图:炼焦煤价格中枢逐年上移 图: Myspic综合钢价指数 2 0 0 7 0 0 1 , 2 0 0 1 , 7 0 0 2 , 2 0 0 2 , 7 0 0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 0 5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1 2 / 1 1 1 3 / 1 1 1 4 / 1 1 1 5 / 1 1 1 6 / 1 1 1 7 / 1 1 1 8 / 1 1 1 9 / 1 1 2 0 / 1 1 M y s p i c 综合钢价指数 四 焦炭:供给宽松预期有限,价格高位有支撑 ( 一 )焦炭需求仍具韧性,钢铁行业迎来 新的供给侧改革 从我国焦炭消费结构来看,钢铁 企业高炉用冶金焦用量占焦炭消费 总量 85%左右 , 钢铁 冶炼行业是除“生产 和供应的电力、蒸汽和热水”部门之外的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是未来“碳中和”降低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之一 若未来压降粗钢产量有具体政策严格实施, 2021年粗钢产量增速将大概率呈现不增或者下降趋势。市场或 担 心焦炭 需求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我们认为,压降粗钢产量有助于改善钢材行业供需格局,钢材利润有望增 厚,钢企对上游焦炭的价格接受程度也会随之提升,有助于焦企盈利维持在较好 水平 图:分部门碳排放量前 10的行业 图:我国焦炭消费结构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碳排放量(亿吨二氧化碳) 85% 7% 3% 2% 3% 钢铁 化工 机械 有色 其他 (二 )供给端 :新增产能投放因环保受限,供给宽松预期有限 2020年由于部分省份集中执行焦炭去产能,导致焦炭产能阶段性偏紧,但是我们预计这种供给紧张的格局不 会长期持续,焦化行业十四五规划对具体的产能控制目标和淘汰产能目标暂时并未 明确 下半年,部分置换产能将陆续投产带来新增产能,但是考虑到区域环保限产及碳中和的背景下,产能投放进 度会受到限制,对焦炭供给造成一定影响,供给宽松预期有限 图:焦炭产量及增速 图:焦炭行业供给端各环节库存走势(万吨) ( 1 0 ) ( 5 ) 0 5 10 15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4 0 0 0 0 5 0 0 0 0 6 0 0 0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焦炭产量(万吨) 同比 % (右轴)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1 7 - 0 4 1 7 - 1 0 1 8 - 0 4 1 8 - 1 0 1 9 - 0 4 1 9 - 1 0 2 0 - 0 4 2 0 - 1 0 2 1 - 0 4 国内样本钢厂( 110 家) 焦化企业 (100 家 ): 产能 2 00 万吨 港口总计 (三)价格:供给宽松有限,需求韧性较强,价格高位有支撑 供给端,受环保限产及碳中和影响,下半年虽进入新产能投放期,但预计宽松幅度有限; 需求 端,受经济复苏及持续向好推动,钢铁需求较强,粗钢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钢企库存位于低位,新基建中的特高 压,新能源车等也持续创造钢铁需求 价格: 2021一季度焦炭价格经历 V型反转,近期焦价持续反弹,供需格局超预期,双焦价差收窄,焦炭未来价格高位有支撑 图:生铁及粗钢产品产量累计增速( %) 图:焦煤、焦炭价格走势及双焦价差(元 /吨 ) - 1 0 -5 0 5 10 15 20 2 0 1 5 - 0 2 2 0 1 5 - 0 6 2 0 1 5 - 1 0 2 0 1 6 - 0 2 2 0 1 6 - 0 6 2 0 1 6 - 1 0 2 0 1 7 - 0 2 2 0 1 7 - 0 6 2 0 1 7 - 1 0 2 0 1 8 - 0 2 2 0 1 8 - 0 6 2 0 1 8 - 1 0 2 0 1 9 - 0 2 2 0 1 9 - 0 6 2 0 1 9 - 1 0 2 0 2 0 - 0 2 2 0 2 0 - 0 6 2 0 2 0 - 1 0 2 0 2 1 - 0 2 产量 : 生铁 : 累计同比 产量 : 粗钢 : 累计同比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0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3 5 0 0 价差(焦炭价 - 焦煤价) / 右轴 京唐港 : 库提价 ( 含税 ): 主焦煤 ( A 8 % , V 2 5 % , 0 . 9 % S , G 8 5 ) : 山西产 国内主要港口 : 平仓均价 : 一级冶金焦 ( 中国产 ) 五 投资 建议: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山西焦煤等 投资建议 :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山西焦煤 等 碳中和的提出推动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迎来高质量发展契机。动力煤龙头企业资本开支高点已过,经营战略 趋于保守,行业产能加速收缩牵引龙头煤企经营壁垒不断提升;进口煤因价格上涨较快吸引力降低;矿难频发导致安监压 力加大,整体供给紧张局面不变。季节性考虑,“迎峰度夏”动力煤消费旺季即将到来,支撑动力煤消费提升及煤价高位。 建议关注煤电一体化运营的龙头股 中国神华 以及成长性良好的 陕西煤业 。 受益于煤焦钢产业链高景气度,炼焦煤供需格局相对较优。焦煤总体增产潜力较小,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端扰动较 大,短期未见改善迹象,焦煤需求难以有效替代,格局向好推升价格中枢上移。建议关注国企改革预期强烈,成长性可期 的焦煤行业龙头公司 山西焦煤 。 表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表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