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证券研究报告 作者: 行业评级: 上次评级: 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汽车 强于大市 强于大市 维持 2021年 10月 18日 ( 评级) 分析师 于特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50003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 剑指 500万辆 行业专题研究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总体情况:受缺芯影响相对较小,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1年 1-8月的环比月复合增速达 8.95%。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持续突破屡创新高,表现亮眼未来可期。 9月份, 蔚来和小鹏月交付量双双突破 1万台。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双轮驱动,为传统车企加 速实现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公司:巨头纷纷入场,瞄准智能电动赛道,通过与传统主机厂合作、 创立新汽车品牌等方式入局。纯电动汽车:微型和中大型车热销,缺失 10-20万价位市场。混合动力汽车:技 术升级迭代,新一代混动架构获市场认可。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 总体情况:新车型众多且各具特色,支撑高速增长趋势。纯电动汽车:高 端市场竞争白热化,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将迎来正面对决; 10-20万元区间市场潜力大,亟待热销车型; 10万以下微 型车辆量大利薄,谋求价格上探。混合动力汽车:新架构车型陆续上市,渗透率将迎来快速提升。政策情况: 补贴继续退坡,退坡金额预计约占车价的 1%5%;双积分总体预计有所改善,部分传统车企依旧承压。产品情况: 呈定制化、精准化趋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本情况: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或可抵消电池价格上涨的影响。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2022年新能源新车型众多,具有竞争力的新一代混动车型也将陆续上市,我们 预计 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提升至 23%。 2022年伴随着缺芯问题的缓解,因缺芯而积压的需求将得到 释放,乘用车的总体销量也会有所增长,据此我们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 500万台。 摘要 投资建议: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整车股将展现销量与盈利弹性,零部件公司受需求拉动也 将受益,建议关注: ( 1)整车板块建议关注因智能电动浪潮而收益的相关标的: 发力智能电动,同时在混合动力赛道有优势,具有中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先民营自主品牌: 【 长城汽车 ( A+H)、吉利汽车( H) 】 ; 做全栈研发,加速布局智能电动的新势力: 【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 】 ; 机制体制改革,拆分智能电动板块单独运营的国有自主车企: 【 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 ; ( 2)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且估值合理,伴随电动智能浪潮,有望戴维斯双击的各赛道龙头: 新能源产业链: 【 万里扬、双环传动、富临精工、银轮股份 】 ; 电机电控领域: 【 英搏尔、精进电动、欣锐科技、汇川技术(电新组覆盖) 】 ; 智能座舱领域: 【 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 】 ; 智能驾驶领域: 【 伯特利、联创电子(电子组覆盖)、经纬恒润(科创板待上市) 】 ; 汽车电子领域: 【 星宇股份、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润工业、科博达、宁波高发 】 ; 汽车轻量化: 【 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爱科迪、金固股份 】 ; 汽车内外饰: 【 福耀玻璃、常熟汽饰、华域汽车、新泉股份、岱美股份 】 。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涨价超出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测算有一定主观性存在偏差风险 摘要 目录 1、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2、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 4 4、投资建议 3、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5、风险提示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1 1.1 总体情况:受缺芯影响相对较小,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汽车缺芯问题自从 2020年开始显现,一直持续至今。根据 BCG预估,芯片短缺将导致今年的全球汽车产量减少 700万 -900万辆。但从月销量的情况来看,缺芯整体上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影响相对较小,其原因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车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则是在双积分压力等因素影响下,整车厂会优先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排产。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整体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1年 1-9月的环比月复合增速达 8.95%;同比 2020年,每个单月的销量增长则均超 160%。 资料来源: wind、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和同比增速(单位:辆) 1.2 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持续突破,表现亮眼未来可期 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持续突破,屡创新高。 9月份,蔚来和小鹏双双取得标志 性成绩,即月交付量突破 1万台。 月度交付量破万辆,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具备冲击年销 10万辆目标的可能;而年销 10万辆目标的达成通常被认为 经营步入正轨的标志, 也意味着智能电动车的拐点即将来临。特斯拉在用 5年时间达成年销 10万辆的目标后,次 年的交付量便超过 20万辆,并在当年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资料来源:蔚来汽车官网、理想汽车官网、小鹏汽车官网、汽车之家、上海证券报、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造车新势力 2021年月度交付量(单位:辆) 1.3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纯电 +混动双轮驱动 在纯电动方面,主流的传统车企大多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子品牌,并布局高端智能电动;在混合动力方面,主流 的传统车企多数布局了新一代的混合动力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产品。 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双轮驱动,为传统车企加速实现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爱卡汽车、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情况 车企 纯电动布局 主要车型 混动布局 主要车型 吉利 几何 -平价品牌极氪 -高端智能电动品牌 几何 A、几何 C极氪 001 GHS2.0-双电机混动架构 长城 欧拉 -平价品牌沙龙 -氢电双能豪华品牌 黑猫、好猫 柠檬 DHT-双电机混动架构 哈弗神兽、哈弗 H6S 比亚迪 比亚迪 汉 EV、海豚 DMi-双电机混动架构DMp-双擎四驱混动架构 宋 Plus DMi、唐 DMi、 秦 Plus DMi 汉 DM、唐 DM 上汽 R-平价品牌 智己 -高端电动品牌,上汽、 阿里、张江集团合资 ER6、 ES33 L7、 LS7 EDU Gen2-单电机混动架构 ei6 Plus、 RX5 ePlus 广汽 Aion Aion S、 Aion Y 钜浪动力 -广汽发动机 +丰田 THS混动变速箱 GS8 长安 长安 阿维塔 -高端电动品牌,长安、 宁德时代、华为合作 C375 E11 蓝鲸 iDD UNI-K PHEV 北汽新能源 BEIJINGArcfox EU7、 EX5S、 T - - 东风 岚图 FREE纯电版 岚图 -增程式方案 FREE增程版 1.4 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巨头入场,瞄准智能电动赛道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华为官方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华为发布的 HI五大新品 2021年,华为、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巨头纷纷瞄准智能电动汽车赛道,通过与传统主机厂合作、创立新汽车 品牌等方式入局。 华为: 2021年 4月,华为,举办了 HI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等五个新一代智能化 部件和解决方案,华为依托其高端技术与车企深入合作,定位“增量”部件供应商,致力于帮助企业造好车。 百度: 2021年 1月,百度与吉利控股宣布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 3月 2日,集度汽车正式成立,百度持股 55%。 集度汽车将基于吉利的浩瀚 SEA架构进行开发,开发的产品从电子电气架构到软件、硬件,全面具备 L4级别能力。 小米: 2021年 8月底,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小米计划 10年投资 100亿美元用于其智能电动 汽车,并计划于 2024年上半年推出首款车型,主打 10-30万元价格区间。 图:小米集团及雷军引领的顺为资本在智能汽车行业的布局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天风证券研究所 1.5 纯电动汽车:微型和中大型车热销,缺失 10-20万价位市场 自去年以来, EV车型月销量高速增长,但从结构上看,热销车型多为微型车和中型、中大型车。在紧凑型车及其 对应的 10-20万元价位区间里,目前还缺少热销车型。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1年 0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TOP10中的 7款纯电动车,仅有一款秦 PLUS EV为紧凑型,其 余均为微型车如宏光 MINI等,以及中型和中大型车,如 Model Y等。 对比传统燃油车,根据乘联会的数据,近一年来 A级的轿车和 SUV在对应车型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超过 45%和 55%, 由此可见在 10-20万元价位区间里,纯电动车型目前尚缺有竞争力的车型,市场潜力大,亟待热销车型。 资料来源:中汽协、汽车之家、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021年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TOP10 车型 销量 (辆) 类型 级别 价格(万元) 宏光 MINI 32847 EV 微型车 2.88-4.36 秦 PLUS DM-i 12574 PHEV/EREV 紧凑型车 10.58-14.58 Model Y 11576 EV 中型 SUV 29.184-38.79 理想 ONE 9433 PHEV/EREV 中大型 SUV 33.8 奔奔 EV 7358 EV 微型车 2.98-7.48 欧拉黑猫 7013 EV 微型车 6.98-8.48 秦 PLUS EV 6909 EV 紧凑型车 12.98-17.48 汉 EV 6451 EV 中大型车 20.98-27.95 宋 DM 6196 PHEV/EREV 紧凑型 SUV 14.68-19.98 小鹏 P7 6165 EV 中型车 21.99-40.99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近一年来 A级的轿车和 SUV在对应车型市场的占有率 1.6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升级迭代,新一代混动架构获市场认可 由于完全实现纯电动化周期较长,而政策法规对燃油车排放及能耗的多重限制日益严苛,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混动 车型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自搭载新一代混动系统 DM-i的系列车型交付之后, DM车型销量在厂商的新能源车 型中的销量占比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其他自主品牌也相继推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专用架构,包括吉利 GHS2.0、长城柠檬 DHT、上汽 EDU Gen2、长安蓝鲸 iDD等,技术先进,集成度高,性能佳、成本低,顺应发展趋势,具备竞争优势。从 2021年开 始,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资料来源:长城汽车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长城柠檬 DHT混合动力总成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DM车型及市场整体的 PHEV车型占比(销量单位:辆)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 市场展望 2 2.1 总体情况:新车型众多且各具特色,新势力下探 10-20万市场 2021H2及 2022年即将上市或开启交付的新能源车型众多,覆盖了从微型车到大型车等不同级别、轿车到 SUV等 不同类别,且产品各具特色,为 2022年保持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趋势起到了有力地支撑。 新势力在 2022年的新车型布局上主要呈两大趋势: 推陈出新,维持高端智能电动市场。蔚来的 ET7、理想的 X01、小鹏规划的中大型 SUV等车型,都是中大型的 轿车或 SUV,主打高端智能电动市场。 产品下沉,冲击 10-20万市场。 10-20万元价位区间,市场潜力大且缺乏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小鹏的 P5、零 跑的 C11等车型,都是冲击该价位市场的有竞争力的车型;此外,蔚来也宣布会通过建立子品牌进入该价位市场。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网上车市、凤凰网、网新社、牛车网、网易汽车、易车、爱普搜汽车、新车评、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021H2及 2022年造车新势力即将上市或开启交付的新能源车型 厂商 品牌 车型 类别 特色 价位 续航 预计 上市 /交付时间 蔚来 蔚来 ET7 EV 中大型轿车,蔚来首款搭载 NAD自动驾驶车型 44.8-52.6万 1000km 2022 规划两款新车 EV 基于 NT2.0平台 2022 小鹏 小鹏 P5 EV 紧凑型百变舒适智能家轿 15.79-22.39万 460-600km 2021 EV 中大型 SUV 2022 理想 理想 X01 EREV 全尺寸豪华 SUV,标配 L4自动驾驶硬件 2022 合众 哪吒 哪吒 S EV/EREV 中型电动轿跑,部分场景下实现 L4级智能驾驶 800km 2022H2 零跑 零跑 C11 EV 中型 SUV,越级满配 15.98-19.98万 510-610km 2021H2 2.2 总体情况:新车型众多且各具特色,传统车企全面布局转型 传统车企在 2022年的新车型布局上主要呈两大趋势: 追求品牌向上,布局高端智能电动。长城沙龙、吉利极氪、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等传统车企的高端智能电 动车型纷纷在 2021年下半年到 2022年开启上市和交付,与蔚来、小鹏、理想目前的主要产品形成正面竞争; 立足传统车企优势,纯电 +混动双轮驱动。长城、长安、吉利等均有新一代 PHEV车型陆续上市。 表: 2021H2及 2022年传统车企即将上市或开启交付的新能源车型 厂商 品牌 车型 类别 特色 价位 续航 预计 上市 /交付时间 长城 欧拉 朋克猫 /芭蕾猫 EV 紧凑型车,复古造型设计 约 13万 400-500km 2022H1 樱桃猫 EV 紧凑型 SUV,全球首款搭载无钴电池 约 15万 600km 2021H2 闪电猫 EV 轿跑运动风格,零百加速 3s 20万以内 2022Q2 沙龙 EV/FCEV 7座大型 SUV 30万以上 700km 2022 哈弗 神兽 PHEV 中型 SUV,造型风格前卫 80-140km 即将推出 WEY 玛奇朵 PHEV 紧凑型 SUV,新一代智能混动 SUV 110km 2021Q4拿铁 PHEV 紧凑型 SUV 85km 2021H2 吉利 极氪 极氪 001 EV 豪华猎装轿跑 28.1-36万 712km 2021Q3规划两款新车 EV 定位高端,规划有一款 MPV车型 2022 几何 EV A00级 SUV 2022 领克 领克 09 PHEV 豪华智能旗舰 SUV 32-37.5万 80km 2022Q1 比亚迪 比亚迪 海豚 EV 小型轿车,海洋美学首款车型 9.38-12.18万 301-405km 2021 海鸥 EV 小型轿车,灵动自由 低于海豚 2022Q2 海狮 EV 中型 SUV,宽敞舒适 2022Q3 海豹 EV 中型轿车,犀利运动 2022Q1 汉 DMi PHEV 中大型轿车 18-22万 2022Q1 宋 Max DMi PHEV 10万级省油大空间 MPV 51-105km 2021H2 宋 Pro DMi PHEV 入门级 SUV 低于宋 Plus DMi 51-110km 2021H2 F5 DMi PHEV 紧凑型轿车,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 即将推出 上汽 智己 L7 EV 豪华智能轿车,用户数据权益计划 40.88万 708km 2022H1R ES33 EV 中大型纯电 SUV, Liminar激光雷达全球首发 2022H2 长安 阿维塔 E11 EV 高端智能电动中型 SUV, CHN平台首款车型 2021H2 长安 C385 EV 紧凑型跨界轿车 10-20万 2021H2 E0 EV 新汽车项目,与用户和生态伙伴共创 暂无消息 UNI-K PHEV 中型 SUV,造型风格前卫 130km 即将上市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网上车市、凤凰网、网新社、牛车网、网易汽车、易车、爱普搜汽车、新车评、天风证券研究所 高端智能电动热销车型频出,竞争激烈 10-20万元市场潜力大,亟待放量 微型车量大利薄,谋求价格上探 2.3 纯电动汽车:高端市场竞争白热化, 10-20万区间亟待放量 伴随着纯电动新车型的不断丰富: 2021年热销车型频出的高端智能电动市场,在 2022年的竞争越发激烈,且 随着传统车企的高端智能电动产品陆续上市,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将迎来正面对决; 10-20万元区间市场潜力大, 亟待热销车型; 10万以下微型车辆量大利薄,或在 2022年通过差异化新产品谋求价格上探。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2022年纯电动车型市场情况分析 2.4 混合动力汽车:新架构车型陆续上市,渗透率将迎来快速提升 各自主品牌已经相继推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专用架构,技术先进,集成度高,性能佳且成本低。而基于 新一代混动系统架构的车型,预计也将于 2021-2022年陆续上市。 超高性价比的混合动力汽车,能够以更好的综合性能和相当的综合成本,达到接近“油电同价”的效果,与传统 燃油车展开直接竞争,最终实现升级替代;长续驶里程的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具备便捷补能以及无里程焦虑的优 势,可以作为纯电动车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判断 2022年混合动力汽车的渗透率将迎来快速提升。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燃油车型和混动车型的终端价差比较(单位:万元) 品 牌 混动 系统 燃油车型 燃油 车高 配指 导价 购置 税 燃油 车型 终端 价 混动车型 混动 车型 终端 价 价差 荣 威 EDU Gen2 RX5 Plus 13.98 1.24 15.22 RX5 ePlus 15.58 0.36 RX5 Max 16.98 1.50 18.48 RX5 eMax 19.58 1.10 i6 Max 12.58 1.11 13.69 ei6 Max 13.68 -0.01 吉 利 ePro 星越 17.78 1.57 19.35 星越 ePro 15.58 -3.77 嘉际 13.98 1.24 15.22 嘉际 ePro 13.98 -1.24 博越 Pro 14.68 1.30 15.98 博越 ePro 14.98 -1.00 缤越 11.98 1.06 13.04 缤越 ePro 10.58 -2.46 比 亚 迪 DM-i 唐 16.58 1.47 18.05 唐 DM-i 18.98 0.93 宋 Plus 14.38 1.27 15.65 宋 Plus DM-i 14.68 -0.97 秦 Pro 9.98 0.88 10.86 秦 Plus DM-i 10.58 -0.28 图:新能源汽车综合续驶里程对比(单位: km)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2.5 政策情况:补贴继续退坡,退坡金额预计约占车价的 1%5% 根据 2020年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相关政策, 2022年补贴标准原则上会在 2021年的基础上退坡 30%。同等条件下,纯电里程在 300-400km的 EV退坡后补贴额将减少 3900元,纯电里程在 400km以上的 EV退坡 后补贴额将减少 5400元,符合条件的 PHEV退坡后补贴额将减少约 2000元。 纯电里程在 300-400km的 EV按照平均售价 815万元计算,则补贴退坡金额约占车价的 2.5%5%;纯电里程在 400km以上的 EV按照平均售价 1030万元计算,则补贴退坡金额约占车价的 2%5%; PHEV按照平均售价 1030 万元,则补贴退坡金额约占车价的 1%2%。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单位:万元) 车辆类型 纯电动续驶里程 R(工况法、公里 ) 纯电动乘用 车 年份 300R 400 R400 R50 ( NEDC工况) /R43 ( WLTC工 况) 2020 1.62 2.25 / 2021 1.3 1.8 / 2022E 0.91 1.26 / 插电式混合 动力乘用车 (含增程式) 2020 / 0.85 2021 / 0.68 2022E / 0.48 1. 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金额 =Min里程补贴标准,车辆带电量 400元 电池系 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 车辆能耗调整系数。 2. 对于非私人购买或用于营运的新能源乘用车,按照相应补贴金额的 0.7 倍给予 补贴。 3. 补贴前售价应在 30万元以下(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企业官方指导价等为参 考依据, “ 换电模式 ” 除外)。 车价 (万元) EV PHEV 300 R30 无补贴 无补贴 表:补贴退坡金额占车价的比例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2.6 政策情况:双积分总体预计有所改善,部分传统车企依旧承压 由于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预计将高于 2020年,因此我们认为双积分的整体情况会有所改善,总体上双积 分压力有所减小。 2020年双积分负分较多的合资品牌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以及自主品牌如吉利、长安,根据中汽协 2021年 1-8 月的产量数据,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虽然有所提升,但仍低于整体水平。 此外,根据工信部相关政策, 20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需要达到 14%,进一步提高了要求。因此我们预测这些 传统车企明年的双积分依旧承压, 2022年依然有较强的电动化转型的动力。 表:部分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型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主机厂 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26550 25507 38180 30516 2020年乘用车总产量 1316244 1024489 2077916 1495669 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 2.49% 1.84% 2.04% 2020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6% 2021年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 38080 53269 31931 24858 2021年 1-8月乘用车总产量 811545 786388 1117561 730304 2021年 1-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4.69% 6.77% 2.86% 3.40% 2021年 1-8月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量 2.68pct 4.28pct 1.02pct 3.40pct 2021年 1-8月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13% 图: 2020年负积分 TOP10车企 资料来源:汽车头条、天风证券研究所 排名 企业名称 平均燃料消耗 量积分 新能源汽车负 积分 1 一汽大众 -1183342 -138832 2 上汽通用 -922402 -81174 3 浙江豪情 -710997 -37812 4 上汽大众 -689778 -92888 5 浙江吉利 -667589 -57303 6 重庆长安 -618177 30250 7 北京奔驰 -480801 -52794 8 一汽集团 -451640 -4123 9 奇瑞汽车 -417872 -19331 10 东风汽车 -386552 -83716 2.7 产品情况:呈定制化、精准化趋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智能电动时代消费者需求可以 分为: 1)驾驶辅助及出行服务需求; 2)整车数字化、在线化功能延展需求; 3) 日常社交类服务功能; 4)工作相关服务类功能。 汽车市场规模足够大,个性化需求及大量创新涌现,将使得整车企业通过推出定制化、精准化的产品,抓住细分 市场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拥有生存空间。在这个过程里,传统自主车企及造车新势力均有机会。 资料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智能座舱七大趋势 2.8 成本情况: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或可抵消电池价格上涨的影响 2021年 以来,由于下游景气供不应求,锂电池的各项材料价格普遍上涨。除了磷酸铁锂、三元、电解液等主材 以外,包括如 PVDF等辅材, 目前价格较年初上涨均已达到或超过一倍以上。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 GGII) 测算,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 30%。 根据我们的测算,虽然理论上电池成本上涨幅度超过 30%,电池企业实际增加的成本约为 20%-25%。而到 整车厂 端,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可能增加约 10%-20%,从而导致整车的物料成本将会上升 3.5%-7%。 但是,考虑到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考虑规模效应等因素,我们认为新能 源汽车的整车成本可能因此而有所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甚至抵消电池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资料来源: GGII、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电池原材料涨价对下游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 影响因素 实际采购价格要比市场 报价低 产品性能、良率、成组 率等因素提升 上游材料 电池企业 影响因素 长期合作、议价能力、 采购量、账期等因素 关键原材料的涨价价差 补偿协议 整车厂 电池理论成本增加 +30% 实际成本增加 +20%25% 采购价格增加 +10%20%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 销量预测 3 3.1 销量预测 -总体情况 2020年,伴随着 Mini EV等热销车型的出现,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通道,其中 9-12月的月销量 平均环比增量达到 3万台,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6%。 2021年,尽管面临着缺芯以及原材料涨价等问题,但是从 5-8月的销量环比增量来看依旧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 且以 DMi为代表的混合动力车型的月销量仍在持续爬坡。因此我们预计 2021年 9-12月月销量的环比增量也可达 3 万台,据此推算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320万台。考虑缺芯因素影响,预计 2021年全年乘用车总销量与 2020年相当约为 2000万台,据此推算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达 16%。 2022年, 即将上市或开启交付的新能源车型众多,尤其是各自主品牌具有竞争力的新一代混动车型将陆续上市, 为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趋势提供可靠的支撑,我们预计 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提升至 23%。此外, 2022年随着缺芯问题的缓解,因缺芯而积压的需求将得到释放,我们预计全年乘用车的总销量也会有所增长,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 500万台。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2020-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单位:辆) 3.2 销量预测 -行业格局 根据 2021年 1-8月各主要厂商的销量及市占率的情况,综合考虑 2021下半年及 2022年新上市与新交付的车型, 以及 2022年双积分压力减小、补贴继续退坡、缺芯缓解导致传统燃油车产能恢复等因素,我们预测 2022年各主 要厂商的年销量和市占比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022年国内主要厂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及占比预测(销量单位:万辆) 主要厂商 2021年 1-8月新能源车市占率 2021年 1-8月主销车型 2022年预计新能源车销量 2022年预计新能源车市占率 2022年值得关注的车型 比亚迪 16.69% 秦 Plus DM-i、秦 Plus EV、汉 EV、宋Plus DMi 上汽通用五菱 16.38% 宏光 MINI 45 8.7% 宏光 MINI、 KiWi 特斯拉 10.23% Model Y、 Model 3 65 12.6% Model Y、 Model 3 上汽乘用车 5.03% 科莱威 CLEVER、荣威 Ei5、荣威eRX5 20 3.9% 科莱威 CLEVER、荣威 Ei5、荣威 eRX5、智己 L7、 R品牌 ES33 长城 4.83% 欧拉黑猫、欧拉好猫、欧拉白猫 40 7.7% 欧拉黑猫、欧拉芭蕾猫、欧拉樱桃猫、哈弗神兽、WEY玛奇朵、 WEY拿铁 广汽 4.62% Aion S、 Aion Y、 Aion V 18 3.5% Aion S、 Aion Y、 Aion V 蔚来 3.74% ES6、 EC6、 ES8 18 3.5% ES6、 EC6、 ET7、规划中的 NT2.0平台车型 理想 3.23% 理想 ONE 15 2.9% 理想 ONE、理想 X01 奇瑞 3.22% 奇瑞 eQ 8 1.5% 奇瑞 eQ 小鹏 3.19% 小鹏 P7、小鹏 G3 20 3.9% 小鹏 P7、小鹏 G3、小鹏 P5、规划中的中大型 SUV 长安 3.04% 奔奔 EV 14 2.7% 奔奔 EV、阿维塔 E11、长安 C385、 UNI-K PHEV 吉利 2.44% 帝豪 EV、几何 A、几何 C 28 5.4% 几何 A00 SUV、极氪 001、规划中的极氪车型、GHS2.0 PHEV系列车型 一汽大众 2.37% ID4、 ID6、探岳 GTE、迈腾 GTE 6 1.2% ID4、 ID6 上汽大众 1.93% ID4、 ID6、帕萨特 PHEV 8 1.5% ID4、 ID6、 ID3 华晨宝马 1.82% X3 BEV、 5系 PHEV 8 1.5% X3 BEV、 5系 PHEV 合众 1.82% 哪吒 V 10 1.9% 哪吒 V、哪吒 S 威马 1.61% 威马 EX5 6 1.2% 威马 EX5 零跑 1.59% 零跑 T03 8 1.5% 零跑 T03、零跑 C11 其他 12.22% - 30 5.8% - 投资建议 4 4 投资建议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整车股将展现销量与盈利弹性,零部件公司受需求拉动也将受益,建 议关注: ( 1)整车板块建议关注因智能电动浪潮而收益的相关标的: 发力智能电动,同时在混合动力赛道有优势,具有中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先民营自主品牌: 【 长城汽车 ( A+H)、吉利汽车( H) 】 ; 做全栈研发,加速布局智能电动的新势力: 【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 】 ; 机制体制改革,拆分智能电动板块单独运营的国有自主车企: 【 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 ; ( 2)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基本面扎实且估值合理,伴随电动智能浪潮,有望戴维斯双击的各赛道龙头: 新能源产业链: 【 万里扬、双环传动、富临精工、银轮股份 】 ; 电机电控领域: 【 英搏尔、精进电动、欣锐科技、汇川技术(电新组覆盖) 】 ; 智能座舱领域: 【 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 】 ; 智能驾驶领域: 【 伯特利、联创电子(电子组覆盖)、经纬恒润(科创板待上市) 】 ; 汽车电子领域: 【 星宇股份、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润工业、科博达、宁波高发 】 ; 汽车轻量化: 【 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爱科迪、金固股份 】 ; 汽车内外饰: 【 福耀玻璃、常熟汽饰、华域汽车、新泉股份、岱美股份 】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涨价持续超出预期:近期各项原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如果上游持续涨价, 可能会对下游整车行业造成进一步影响。 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因政策、消费者需求等变化,导致新能源能汽车渗透率提 升不及预期,从而影响到新能源汽车销量。 3、测算有一定主观性存在偏差风险: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和电池成本增加的相关测算有一定主观 性,可能存在偏差。 THANKS 2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