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立项政策背景及实施的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省财政厅会同省级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的通知(鲁财工201712号)、关于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工作(鲁财工20181号)、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2017-2019)(鲁中小企局字20185号)等文件,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瞪羚企业培育工作的发展。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瞪羚企业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振兴实体经济、培植积聚财源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8年度预算拨付资金总额14550万元,主要用于四个项目。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如下。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 金额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预算支出1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重点用于双创空间载体拓展、服务能力提升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80002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我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33003瞪羚企业培育推进瞪羚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培育政策环境24504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800总计14550(三)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总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的四个项目绩效总目标略有不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总目标是以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试点为突破口,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项目的总目标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陶瓷建材等优势产业,重点支持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引导带动作用大、管理规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瞪羚企业培育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认定和培育瞪羚企业,引导企业追求内涵式发展,推进瞪羚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项目总体目标是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项目2018年度绩效目标本次评价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关于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的通知(鲁财工201712号)、关于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工作(鲁财工20181号)、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2017-2019)(鲁中小企局字20185号)等专项立项文件中提到的目标和指标为依据,梳理形成四个项目的不同绩效目标。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年度目标是培育认定40-50家山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培育4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项目年度目标是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品牌和联盟标准的推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链补链强链技术改造、提升协同配套能力、规划编制、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瞪羚企业培育项目的年度目标是认定100家瞪羚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项目的年度目标是为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交流、高层次人才培训、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全方面服务。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本次评价对象是2018年省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550万元的使用绩效。评价范围包括2018年预算资金拨付的10家小微创业创新基地、7个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49家瞪羚企业奖励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预算资金。评价基准日为2018年12月31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衡量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通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省级预算支出项目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形成评价结论,发现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出具独立评价报告。(二)评价依据1.关于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的通知(鲁财工201712号)2.关于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工作的通知(鲁财工20181号)3.山东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6-2020)(鲁中小企字局201648号)4.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鲁发201721号)5.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6.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9号)7.关于印发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鲁中小企局字20185号)8.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鲁财购201511号)9.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353号)10.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预201167号)11.其他文件与资料(三)评价指标体系项目一级、二级指标及权重依据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鲁财绩20187号)等文件设置。根据山东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的通知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2017-2019)等文件规定,对项目总目标进行了梳理,结合项目特点和评价重点对项目的三级、四级指标及权重进行了设置。本次评价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特色产业集群、瞪羚企业培育项目、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预算资金四个项目分别设置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和指标定义详见附件1。(四)评价方法本次绩效评价属于事中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采用集中评议和独立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在进行绩效评价时,根据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特性,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文本资料审核,采用比较法、访谈法和公众评判法等方法获取数据并进行评价。三、评价结论情况(一)综合评价结论在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瞪羚企业培育项目、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预算资金四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每个项目资金所占权重不同,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行最终评价打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专项资金金额8000万元,项目得分85.13分;特色产业集群专项资金金额3300万元,项目得分77.36分;瞪羚企业培育项目专项资金金额2450万元,项目得分89.21分;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预算资金800万元,项目得分79.36分。根据项目资金所占权重不同,项目最终得分计算如下:8000/1455085.133300/1455077.362450/1455089.21800/1455079.36=83.74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最终项目得分为83.74分,综合绩效级别为“良”。(二)绩效分析本次评价依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所有项目相关资料,以经过审核的基础数据表和相关支撑性证明材料为依据,结合现场评价结果以及各种公开数据的汇总、分析,对项目进行评价。1.投入情况分析投入指标从项目立项和资金落实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投入指标满分20分,四个项目平均得分18.35分,得分率91.75%。该指标扣分点主要在资金落实方面,个别地区存在资金到位滞后情况。2.过程管理分析过程指标从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指标满分30分,四个项目平均得分22.28分,得分率74.27%。该指标扣分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承担项目的企业规模小,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质量的可控性略差;二是由于有些地区专项资金拨付滞后,项目支出与预算执行进度不相符。3.产出情况分析产出目标主要从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完成及时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产出指标满分20分,四个项目平均得分16.77分,得分率为83.85%。对照各申报单位的绩效申报表所列2018年度绩效目标任务,对各项目申报单位2018年度的目标任务进行核查,发现大部分申报单位未能全部完成绩效目标表中所列目标值。由于本次绩效评价属于事中评价,项目实施期三年,2018年属于项目实施的第一个年度,资金投入带来的产出可能尚未完全显现。4.效果实现分析效果指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评分(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购买支出800万预算资金,因为主要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因而不考虑经济效益)。效果指标满分30分,四个项目平均得分25.36分,得分率为84.53%。四个项目虽然略有不同,但普遍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三)取得的成效1.发挥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带动了各市县区的财政资金投入和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向有助于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性投资方向,有助于促进产融合作模式的成熟性发展以及传统经营模式向新型商业模式的逐渐演化。2.明确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政策性规定以及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为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发展方向和行动的切入点,有助于促进小微创业创新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内相关配套体系的纵深发展,同时也为瞪羚企业的培育指引了发展方向。3.引领了特色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必须通过微观企业才能落地实处。各产业集群均依据省级政策的指导性要求,将资金投向于智能化生产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电商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方面。专项资金投放的政策性规定和各地产业集群的合规合法性操作,为微观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了道路,树立了示范,提供了抓手。4.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财政专项资金对基础公共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一方面改善了创新创业基础公共设施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多种公共服务,提升了综合管理服务水平。5.促进了瞪羚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对瞪羚企业的认定激发了中小企业以创新为引领的积极性,发挥了项目原定的“引导激发中小企业以创新为引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同时,“瞪羚”企业这一荣誉称号引发了连锁声誉效应,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在培育过程中,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配套政策落地,瞪羚企业的外部营商环境有明显改善。四、存在的问题1.申报立项规范性、精准资金投向尚需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规范性方面,省级专项资金的申报立项都较为规范。但是,专项资金在集群内部项目承担企业之间如何分配有待进一步规范;精准资金投向方面,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更重视“瞪羚”企业称号带来的软实力的增长,而非50万元的奖励资金。为了更好地培育瞪羚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不应该投向单个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瞪羚企业的共同需求。2.对项目过程的监控尚需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专项资金下达企业之后,部分企业专项资金使用不及时,专项资金的结余比例超过20%,预算执行进度慢,降低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质量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市县对项目的实施缺乏中期质量监控。管控缺失导致企业拿到资金后不能及时、有效地使用资金,专项资金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3.解决企业共性需求的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人才、技术、资金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需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由于产业集群、小微双创基地属于松散型组织,企业间关联度弱,缺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统一联盟标准的制定;人才和资金的短缺方面,虽然各地普遍通过对外贸易交流、高层次人才培训、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试图解决企业面临的人才、资金短缺问题,但收效甚微。基地、产业集群在区域品牌发展规划、信誉检测、营销平台打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五、意见建议1.实施项目立项分类管理,提升专项资金扶持的精准性建议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类型的专项资金。对于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应该侧重于支持其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联盟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家级研发平台的搭建;对于初创阶段融资艰难的科创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科研课题方式进行资助;对于处于成长期、融资相对容易的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奖励金的方式,对企业取得的关键技术进行奖补;对于瞪羚企业,更应该关注其共性需求,凝聚资金打造瞪羚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将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为瞪羚企业在科技研发、管理咨询、信用评级以及企业家培训、投融资等各个环节予以精准定位服务。2.加强项目的过程控制,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建议强化项目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全过程监控,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检查与监督的专项制度,及时跟踪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项目管控制度,加强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通过跟踪检查及时掌握项目执行进度和实施质量,确保实现预期绩效目标。3.聚焦企业共性需求,推动区域品牌的建设支持建立健全区域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区域品牌管理机构,由区域品牌管理机构确定区域品牌准入和退出机制、确定集群内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和统一的联盟标准,从而避免集群内的恶性竞争。同时由区域品牌管理机构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探索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营销平台,最终将集群打造成行业自主管理、资源共享和自律规范的区域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