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品牌中药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_33页_3mb (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33 中药 2021 年 12 月 22日 投资评级: 看好 ( 首次 ) 行业走势图 数据 来源: 聚源 品牌中药 OTC:看好政策支持、业绩确定、估值性 价比高的稳健赛道投资机会 行业深度报告 蔡明子(分析师) 古意涵(联系人) 证书编号: S0790520070001 证书编号: S0790121020007 中药行业具备确定业绩 增长 以及估值性价比 ,首次覆盖,给予“看好”评级 政策方面 ,中药作为我国特色药品种类,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从已落地的中 成药带量采购来看,集采价格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保证 中药企业 有 一定 的 利润空间,且品牌中药 OTC 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 医疗机构,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基本面方面 , 大部分品牌中药 OTC 企业 在 过去几年保持收入 10%-20%稳定增长 ,并且通过品类 扩张、 营销渠道改革等 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 业绩方面 , 2021年较多品牌中药 OTC 企业制定股权激 励计划,对核心员工激励充分,业绩增长确定性大。 估值方面 ,根据万得 一致预 期 ,截至 2021 年 12 月 22 日,中药板块 2022E PE 为 33.7 倍,低于医药生物整 体行业的 34.3倍,具备估值性价比。 整体来看,中药行业 受政策支持,具备确定 业绩增长以及估值性价比 ,首次覆盖,给予“看好”评级。 中成药行业经历前期快速增长后调整优化 ,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 中成药行业在经历前期快速增长后目前进入了调整优化期,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 加大、行业政策 及标准不断完善 、 2019 年后新产品获批加速 ,具备更高临床价 值、更强安全性的中成药将淘汰行业中的不合格品类,优化行业 产品 结构,同时 增强市场接受度和使用意愿,助推中成药行业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管理层积极进取、产品推陈出新、营销提质增效下,较多公司迎来快速发展 纵观大部分品牌中药 OTC 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 6 个因素为促进品牌中药 OTC 发展的重要动力: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力、产能、渠道 。 管理层为品 牌中药 OTC 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近年来,云南白药混改成效显著,片仔癀 推 行“一核两翼”战略取得重大成效,同仁堂启动营销改革打造“ 4+2”经营模式, 东阿阿胶快速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 寿仙谷推广片剂走向全国市场, 济川药业合 作天镜生物强化儿科优势领域,羚锐制药、建民集团、福瑞股份、华润三九则在 2021 年皆开展了股权激励,设置了 积极 的考核目标,体现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 心。 品类是决定中药 OTC 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较多公司通过升级 内生产品、开拓外延产品实现内生外延持续增长,取得明显成效。此外, 较多公 司 经过前期快速发展后关注营销效率, 整合渠道 , 实现提质增效,且大力拓展 OTC 端提升政策 免疫能力 、盈利能力。 推荐及受益标的 综合考虑政策免疫性、估值性价比、业绩确定性,推荐标的:羚锐制药 、天士力 ; 受益标的: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健民集团、寿仙谷、华润三 九、福瑞制药、济川药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 风险提示: 政策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 -9% 0% 9% 17% 26% 34% 2020-12 2021-04 2021-08 2021-12 中药 沪深 300 相关研究报告 开 源 证 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告 行 业 研 究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33 目 录 1、 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品牌中药 OTC 受益消费升级、政策支持成长空间大 . 4 1.1、 中成药占据中药行业主导地位,目前进入行业优化调整期,长期看有望获得高质量发展 . 4 1.2、 中药行业一直受国家支持,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有望加速渡过调整优化期 . 5 1.3、 品牌中药 OTC 由于政策免疫性较强,在消费升级下增长空间大 . 7 1.4、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提升市场对其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的认知 . 11 2、 品牌中药 OTC: 积极关注基本面改善的相关企业 . 11 2.1、 品牌中药 OTC 发展重要因素: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产能、渠道 . 11 2.2、 积极进取的管理层:品牌 OTC 最核心的发展因素 . 13 2.3、 品牌 OTC 皆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 . 16 2.4、 原料供应:核心 产品最重要发展因素,稀缺性促成量价齐升 . 17 2.5、 内生产品升级,外延产品开拓:未来企业发展新动力 . 20 2.6、 营销渠道:多渠道布局助力终端上量,营销改革下实现提质增效 . 29 3、 推荐及受益标的 . 31 4、 风险提示 . 31 图表目录 图 1: 2010 年至今全国单月中成药产量(万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8 年开始回落 . 4 图 2: 公立医疗机构中成药销售额增速放缓(亿元) . 4 图 3: 实体药店中成药销售额增速放缓(亿元) . 4 图 4: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呈现下降的趋势,但 2020 年有所回升 . 6 图 5: 中成药主要以内服、注射为主(单位:亿元) . 7 图 6: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 图 7: 全国 22 个省市多次使用古代经典名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 . 11 图 8: 品牌 OTC 发展的核心因素: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产能、渠道 . 12 图 9: 云南白药逐渐引入新华都、江苏鱼跃民营企业,民营控股占比提升 . 13 图 10: 片仔癀管理层采用 “一核两翼 ”战略,迎来全新发展 . 14 图 11: 同仁堂于 2020 年上半年营销改革,打造 “4+2”经营模式 . 15 图 12: 东阿阿胶快速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 . 15 图 13: 品牌 OTC 企业预收账款(百万元)呈现上升趋势 . 17 图 14: 品牌 OTC 对产品终端提价能力更强 . 17 图 15: 麝香价格基本呈现逐步提升趋势(万元 /kg) . 18 图 16: 片仔癀出厂价、零售价、出口价皆持续提升 . 18 图 17: 东阿阿胶阿胶片出厂价持续提升 . 19 图 18: 片仔癀系列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 19 图 19: 片仔癀建立养殖麝香的质量标准 . 20 图 20: 东阿阿胶在 4 个毛驴养殖基地进行养殖户培训 . 20 图 21: 云南白药通过 3 种方式逐步拓展业务 . 21 图 22: 化妆子公司收入快速增长 . 22 图 23: 上海家化合作公司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 22 图 24: 东阿阿胶阿胶系列产品针对不同市场逐渐开发新产品 . 23 图 25: 壮骨麝香止痛膏进行精品替代提升单价 . 24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3 / 33 图 26: 2020 年壮骨麝香止痛膏销量约 7 亿贴 . 24 图 27: 龙牡壮骨颗粒销售量自 2020 年实现快速增长(单位:万袋) . 24 图 28: 龙牡壮骨颗粒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快速增长 . 24 图 29: 第三代灵芝孢子粉经过去壁处理溶于水沉淀少,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升 . 28 图 30: 品牌中药 OTC 企业通过多渠道助力终端上量 . 30 表 1: 中药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 5 表 2: 主要品牌 OTC 企业皆上榜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19 版) . 8 表 3: 中成药带量采购在省市级逐步展开 . 9 表 4: 大多数纳入带量采购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排名前列 . 9 表 5: 品牌中药 OTC 主要销售渠道为零售药店 . 10 表 6: 近年云南白药员工激励举措落地较多 . 13 表 7: 羚锐制药、建民集团、福瑞股份在 2021 年皆开展了股权激励 . 16 表 8: 2019 胡润品牌榜 -医疗健康品牌中品牌中成药 OTC 排名前列 . 16 表 9: 国家林业局仅批准 16个品种可以使用天然麝香 . 17 表 10: 片仔癀持续推进新药研发及申报 . 21 表 11: 同仁堂通过持续研发进行品种扩张 . 23 表 12: 体外培育牛黄所产药品集中于 2020 年获批 . 25 表 13: 华润三九 CHC 业务板块持续升级产品、拓展品类 . 26 表 14: 福瑞股份接连推出国产化设备满足不同主体需求 . 27 表 15: 济川药业二线产品加大发力,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27 表 16: 2021 年天士力公告 5 个产品获批上市 . 28 表 17: 较多中药 OTC 开启营销改革,实现提质增效,销售费用率逐步下降 . 30 表 18: 推荐及受益标的 . 31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4 / 33 1、 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品牌中药 OTC 受益消费升级、政策 支持成长空间大 1.1、 中成药占据 中药行业主导地位,目前进入行业优化调整期,长期看 有望获得高质量发展 中药 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药品种类,主要用于预 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2017 年医药产业经 济运行分析 ,中药行业主要分为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 2大行业,其中,中成 药以 72.6%的收入占比、 82.2%的利润占比占据中药行业主导地位。 从产量来看, 2010-2017 年中成药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 2017 年达到最高 产量 383.61 万吨,在国家医改政策推行下, 2018 年 开始回落,目前仍保持较高水平。 从销售情况来 看,公立医疗机构与实体药店合计中成药销售额增速逐渐放缓,主要 由于中药注射剂销售额自 2017年起由于限定适应症、部分限基层医疗机构使用、被 重点监控等政策加速下降。结 合产销情况来看, 2014-2019年产销皆呈现逐年增速放 缓的趋势,且由于出现负增长,行业规模缩小。 我们认为,中成药行业在经历前期快 速增长后目前进入了调整优化期,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加大、行业政策及标准不断 完善,具备更高临床价值、更强安全性的中成药将淘汰行业中的不合格品类, 优化 行业结构,同时 增强市场接受度和使用 意愿,助推中成药行业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 图 1: 2010 年至今全国单月中成药产量(万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8 年开始回落 数据 来源: 国家统计局、 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 2: 公立医疗机构中成药销售额增速放缓(亿元) 图 3: 实体药店中成药销售额增速放缓(亿元) 数据 来源: 米内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 来源: 米内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 0% 5% 1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成药 中成药 yoy 0% 5% 10% 15% 0 500 1000 1500 2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成药 中成药 yoy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5 / 33 1.2、 中药行业一直受国家支持,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有望加速渡过调整 优化期 中药作为我国特色药品种类,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2015 年接连发布了针对 中药材、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首个 5 年国家级规划,提出至 2020 年基本完善 中药材资 源保护与监测体系 , 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的整体规划; 2016 年由国务院发 布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5-2020 年) ,提出到 2020年,人人基本享有中医 药服务; 2019 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提出至 2022 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 表 1: 中药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发布 时间 发布部门 文件 要点 2015.4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等 11 个部门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 划( 2015-2020 年) 首次由 11 部委联合为中药材专门制定 5 年国家级规划,力争到 2020 年, 中 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 ,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 药材生产稳步发展 2015.5 国务院办公厅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 规划 2015-2020 年) 第一个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国家级规划,力争到 2020 年 ,基本建立中医药健 康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推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康 复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中医药健康服 务相关支撑产业、中医药服务贸易 2016.2 国务院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 年) 到 2020 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 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 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 2030 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16.12 第十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 药法 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 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 改革 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 ,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 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6.12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 中医药“一带一路” 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到 2020 年, 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 新格局基本形成,国内政策支 撑体系和国际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以周 边国家和重点国家为基础,与沿线国 家合作建设 30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 20 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 100 种 中药产品,建设 50 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2017.12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 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的指导意见 深化 中医医疗与互联网融合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互联网服务、推动中医药健 康养老信息化、发掘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资源、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 交流、规范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 2018.5 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 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 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 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 告 内容依次涉及经典名方目录、简化审批的条件、申请人资质、物质基准的申 报与发布、经典名方制剂的注册程序及管理要求、各相关方责任等,科学规 范中药分类管理和经典明方的研发注册申请路线, 加大对传统中药经典的传 承支持力度 2019.10 国务院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 创新发展的意见 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到 2022 年, 基本实 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 3 年左右时 间,筛选 50 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 100 项适宜技术、 100 个疗效独特的中 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到 2022 年形成并推广 50 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 方案。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 系。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6 / 33 发布 时间 发布部门 文件 要点 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 合理确定付费标准 。 2021.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完善分级定价政策,重点 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 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 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 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资料来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政府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虽然政府持续支持中药行业,但 之前 并未建立起完善的中药行业发展环境,导 致近年来中药行业面临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 从中药行业 的 研发、生产、销售 环节 出发, 可以发现其循环的发展困境。 在 研发 端 ,对比中药和化学药,由于化学药拥有 一致性评价体系,在有效成分、作用机制、质量可控等方面较中药更明晰,中药长期 在用药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受到质疑,导致中药企业研发意愿降低, 中药新药 临床 试 验从 2011 年的 75 件降到了 2019 年的 17 件 , 同时,国家并未建立起健全的中药注 册、审批机制,导致研发出的中药新品较难通过审批,新药上市申请从 2011年的 34 件下降至 2019年的 3 件 。 在生产端 ,由于新药上市少,中药市场以长期销售的老药 为主,老药的生产企业较多,竞争激烈 ,便产生了生产商通过降低药品质量减少成 本,以此增加盈利的情况, 2017 年中成药在 7 类药品质量抽检中不合格药品为 917 批次,占比 22%。 在销售端 ,中药销售渠道较为缺乏,且由于中医医生远少于西医 医生, 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数比为 21.7%,西医 医生对中药不熟悉较少推荐中药治疗,导致中药销售规模扩大受阻。销售端的压力 进一步降低了中药企业的研发意愿,较小的销售规模难以改变市场对中药的固有印 象,由此,中药行业曾面临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 图 4: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呈现下降的趋势,但 2020 年有所回升 数据 来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 开源证券研究所 2021年 1月 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的通知 (下称“通知”) , 该通知 从评价体系、中药企业研发意愿、注册审批机制等 掣肘中药行业发展的各环节皆进行了完善及优化,建立了有利中药行业发展的友好 环境,中药行业有望加速渡过调整优化期 。 75 56 85 64 57 33 33 31 17 3734 31 32 38 20 0 1 8 3 8 0 20 40 60 80 1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新药临床试验 IND 新药上市申请 NDA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7 / 33 1.3、 品牌 中药 OTC 由于 政策免疫性较强 ,在 消费升级 下增长空间大 中 成药按照使用方法分为外用、内服、注射中成药,以内服、注射为主( 2018年 合计占比 95%),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额自 2017 年起由于限定适应症、部分限基层医 疗机构使用、被重点监控等政策,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从 2017年的 2.73% 扩大至 2019 年的 11.36%;内服中成药销售额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其 2013-2018 CAGR为 9%。 图 5: 中成药主要以内服、注射为主(单位:亿元) 数据 来源: 米内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在内服中成药中,大品种中成药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 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成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1近年来,国家 越来越重视中药大品种的科技引领作用,选择了疗效确切、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给予引导和重点支持。在重大新药创制、中药标准化、 “ 973”、“ 863”、“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传染疾病等专项中,均有中药大品种相关技 术提升、质量提高、临床评价等研究支持;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中也涉及到中药大品种研究。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19 版)(下称报告)基于模型,按照指标权 重因子确定算法规则并计算各个中成药品种的“科技因子”,较客观地反映出产品在 科技方面的综 合竞争力。报告结果显示,在 2019 版中药大品种科技因子(全品类) 排名中,主要 OTC 品牌皆榜上有名,其中,片仔癀排名第 5,东阿阿胶的阿胶、复 方阿胶浆分别排名第 17、 22,云南白药排名第 25,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排名第 89。 此外,从各产品的治疗领域来看,品牌 OTC 产品科技竞争力在所属领域名列前茅, 例如,片仔癀为清热解毒类治疗领域的第 1 名,云南白药为骨骼肌肉系统治疗领域 的第 2名,阿胶、复方阿胶浆分别为补益类治疗领域的第 2、 3 名。 1 李耿,郭宇博,李文姗,李森,周瑞,王欢欢等 11 位作者,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 2019 版 ) 概要 ,中国现代中药 2020 年 1 月第 22 卷第 1 期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外用 内服 注射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8 / 33 表 2: 主要品牌 OTC 企业 皆上榜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19 版) 排名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 科技因子 5 片仔癀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2.82 17 阿胶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51.87 22 复方阿胶浆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47.35 25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91 89 安宫牛黄丸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 药厂 29.32 资料来源: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19 版) 、开源证券研究所 受益 消费升级 , 医疗保健需求较快增长,品牌 OTC 需求具备持续增长趋势。 随 着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实现消费升级,且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 健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 2020年疫情导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下降) ,表明人民 对医疗保健的消费需求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品牌 OTC 为药品中最具备消费属性的 品类,例如阿胶、片仔癀等除了药用外,常作为礼品被大众购买,在消费升级、医疗 保健需求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下,品牌 OTC 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图 6: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 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品牌 中药 OTC 拥有较高价格维护能力,已集采品种降价幅度较小 。 随着第 五 批 带量采购落地, 148家药企的 251 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56%, 最高降价 98.3%,对药品的价格产生较大冲击 。国家医保局于 2020年 11 月 在关于 落实中成药扶持政策的提案中表示将指导和推进地方针对中成药等药品开展药品 集采探索,预计未来中成药会逐渐被纳入带量采购。在中药集采范围方面,国家医保 局在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4126号建议的答复 中提到:中成药集中采购基本 遵循“ 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 坚 持质量优先,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 ”。 从目前已经落地的省市级中成药集采情况来看,大多数入围 /中标带量采购的品 种在公立医疗机构体系的销售额排名前列 。 2019 年公立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中成 药内服 TOP 20品牌中, 9个产品被纳入带量采购, 2020 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的 10 个 -10% -5% 0% 5% 10% 15% 2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千元 ) 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千元 ) 收入 YOY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YOY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9 / 33 心脑血管产品中(不考虑注射剂), 5个产品被纳入, 2020年妇科疾病销售额排名前 5 的产品中, 2 个被纳入 。 此外我们还发现,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主要考虑销售额, 对于 是否为独家产品并无较大区分。从降价幅度来看,中成药降价幅度相对化学药 明显减小 ,以 2020年 6 月浙江金华市的中成药集采 为例 ,药品平均降价幅度 为 23% 左右,明显小于基本超过 50%的化学药集采降价幅度。 表 3: 中成药带量采购在省市级逐步展开 时间 地区 具体省市 入围 /中标品种数量 价格平均降幅 通用名 2020 年 6 月 浙江金华 浙江金华 39 23% 注射: 参麦、灯盏花素 非注射: 安神补脑液、保胎灵片、复方丹参片、复方海蛇胶囊、复 方鱼腥草合剂、寒喘祖帕颗粒、护肝片、精制狗皮膏、抗病毒口服 液、六味地黄丸 、强力枇杷露、清开灵颗粒(无糖型)、热淋清颗粒 (无糖型)、生脉饮党参方(低糖型)、舒筋活血胶囊、天一止咳糖 浆、通滞苏润江胶囊、胃复春片、小儿咳喘灵颗粒、鸦胆子油软胶 囊、银黄颗粒(无糖型)、银杏叶片、扎冲十三味丸(人工麝香)、康 复新液、珍黄胶囊人工牛黄、振源片、祖卡木颗粒 2020 年 6 月 青海省 青海省 9 注射: 痰热清、血栓通、血塞通、丹参多酚酸盐、肾康、喜炎平 非注射: 血塞通(颗粒 /胶囊 /软胶囊 /滴丸 /分散片)、生血宝颗粒(合 剂) 2020 年 7 月 辽宁省 辽宁省 7 非注射: 气血康口服液、云南白药痔疮膏、首荟通便胶囊、小儿柴 芩清解颗粒、关节镇痛巴布膏、消痔软膏、普罗雌烯乳膏 2020 年 8 月 河南省 河南省 4 注射: 天麻素、七叶皂苷钠、葛根素、川穹嗪 2021 年 9 月 广东省 广东、山西、河 南、海南、宁 夏、青海、新疆 58 注射: 清开灵、醒脑静、生脉、血塞通 /血栓通、舒血宁、鸦胆子 油、益母草、艾迪、参附、参芪扶正、热毒宁、肾康、疏血通、痰热 清、 喜炎平 非注射: 清开灵、金莲花、抗病毒、蓝芩、橘红痰咳、小儿咳、小 儿肺、生血宝、百令金水、生脉、裸花紫珠、复方丹参、脑心清、血 塞通 /血栓通、脉血康、银杏叶 /银杏酮酯、大活络、康复新、小金、 鸦胆子油、益母草、保妇康、复方血栓通、活血止痛、大株红景、灯 盏生脉、肺力咳、康莱特、连花清瘤、脑栓通、尿毒清、麝香保心、 肾康、疏风解毒、四磨汤、松龄血脉、苏黄止咳、胃苏、乌灵、仙灵 骨葆、小儿消积咳 2021 年 9 月 湖北省 湖北、河北、山 西 等 19 个省市 76 注射: 血塞通、血栓通、参麦、舒血宁 、灯盏花素、丹参、生脉 非注射: 百令、至灵、金水宝、血塞通、银杏叶、康复新、活血止 痛、小金、血府逐瘀、银杏酮酯、杏灵、益心舒、双黄连、肾衰宁 资料来源:各省市医保局、米内网、赛柏蓝微信公众号、开源证券研究所 表 4: 大多数纳入带量采购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排名前列 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内服 TOP20 品牌 产品名称 企业简称 2019 年销售额(亿元) 排名 是否独家 苏黄止咳胶囊 扬子江北京海燕药业 19.14 2 独家 肺力咳合剂 贵州建兴药业 14.63 3 独家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0 / 33 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内服 TOP20 品牌 产品名称 企业简称 2019 年销售额(亿元) 排名 是否独家 连花清瘟颗粒 北京以岭药业 7.38 4 独家 强力枇杷露 哈尔滨康隆药业 6.43 6 疏风解毒胶囊 安徽济人药业 4.02 8 独家 清开灵颗粒 哈尔滨一洲制药 3.69 10 祖卡木颗粒 新疆维吾尔药业 3.03 11 肺力咳胶囊 贵州建兴药业 2.09 14 独家 金莲花颗粒 承德天原药业 1.98 17 独家 2020 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的心脑血管疾病产品 市场份额 排名 是否独家 复方丹参滴丸 3.4% 3 独家 脑心通胶囊 3.2% 6 麝香保心丸 2.6% 10 银杏叶片 1.6% 18 血塞通软胶囊 1.4% 20 2020 年 妇科 疾病产品 TOP 2020 年市场份额 排名 是否独家 保妇康栓 3.88% 1 独家 滋肾育胎丸 2.64% 4 独家 数据来源:米内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注:以上数据皆为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 从销售渠道来看,品牌 中药 OTC 主要销售渠道为零售药店。 线下零售药店 (含 O2O 业态 )为 OTC 的主要销售渠道,金额占比 55%, 医疗渠道 (含医院和第三终端 )在 OTC 的销售渠道中占比 36%; 线上 B2C 占比达到 9%。 根据米内网数据,零售药店 主要中成药则以品牌 OTC 为主 。 由此我们认为,中成药集中采购首先在价格上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 于其成本,在保证中药企业一定利润空间下下降,其次就集采范围来看,品牌中药 OTC 由于较少品种进入医保目录、更具备消费属性,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 立医疗机构,预计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小。由此品牌中药 OTC 具备一定集采避险 属性,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表 5: 品牌 中药 OTC 主要销售渠道为零售药店 2019 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品牌 TOP10 排名 产品名称 企业简称 销售额(亿元) 1 阿胶 东阿阿胶 39.31 2 感冒灵颗粒 华润三九医药 22.05 3 阿胶 山东福牌阿胶 15.75 4 京都 念慈庵 蜜炼川贝枇杷膏 京都念慈总厂 15.32 5 健胃消食片 江中药业 13.73 6 舒筋健腰丸 白云山陈李济药厂 11.91 7 藿香正气口服液 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 11.23 8 复方阿胶浆 东阿阿胶 10.99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1 / 33 2019 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品牌 TOP10 9 安宫牛黄丸 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 10.28 10 急支糖浆 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 9.64 数据来源:米内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1.4、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提升市场对其用药有 效性、安全性的认知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 年 9月 8日, 在全国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颁发“人民 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整个中医药系统 73 名个人、 11 个集体受表彰 。截至 2020 年 3 月 23 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 COVID-19 确诊病例共 74187 例,占比 91.5%, 其中湖北省有 61449人使用中医药,占比 90.6%,中医药总有效率达 90%以上,云南 省中医药治疗率达 96.6%,总有效率达 98.2%。 2此外,中药治疗在方舱医院成为了 主力军,患者覆盖率达到 95%,经过中医药治疗的轻症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个转为重 症,重症患者在中医药的辅助治疗下解决了西医治疗下产生的血氧饱和度波动、人 机对抗、炎症反应加重的问题,且方舱医院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3。由此,中药治疗 在抗疫全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及 古代经典名方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被广泛认可 ,有助提升市场对其用药 有效性、安全性的认知。 根据国家及 26个省市发布的关于 COVID-19 中医药诊疗方 案, 241 种中成药 被推荐,其中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颗粒、软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使用频次最高,分别达到 96 次、 50 次。国家级各省卫健委、 中医药管局也发布多个中医药防治方案,明确推荐多个古代经典名方用于新冠病毒 肺炎的治疗,截至 2020年 3月 15日,全国 22 个省市使用古代经典名方,其中使用 较多的城市分别为:贵州( 24 个)、内蒙古( 20 个)、黑龙江( 19 个)、四川( 18个)、 河北( 17个)、湖南( 17个)。 图 7: 全国 22 个省市多次使用古代经典名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 数据 来源: 米内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2、 品牌中药 OTC: 积极关注基本面改善的相关企业 2.1、 品牌中药 OTC 发展重要因素: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产能、 2 吴清华、邱雪、曾铁鑫、黄林芳、廖婉、裴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药资源的重点品种分析及合理配置,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第 26 卷第 19 期 3学习时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24 20 19 18 17 17 15 12 12 11 10 9 8 7 7 4 2 0 5 10 15 20 25 30 贵州 内蒙古 黑龙江 四川 湖南 河北 广东 上海 吉林 广西 湖北 陕西 天津 青海 江西 海南 浙江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2 / 33 渠道 纵观大部分品牌中药 OTC 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 6 个因素为促进品牌中 药 OTC 发展的重要动力: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力、产能、渠道。 其中,我们 认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为管理层,品牌中药 OTC 企业于发展初期大多为国企,在全 球医药行业需求升级、技术革新、新赛道不断涌现的现状下,品牌中药 OTC 企业不 仅需要拥有前瞻性的研 判和分析能力,还需要灵活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由此兼具以 上 2 方面能力的品牌中药 OTC 企业才能在时代长河中维持长远的发展,而兼备该 2 方面能力需要品牌中药 OTC 企业不断改革其体制机制,以顺应市场变化。作为企业 战略发展的制定者,管理层是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由此,积极进取的管理层把握了 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发展主旋律,影响品牌中药 OTC 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 个运作环节,是品牌中药 OTC 长远发展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供、产、销 3 大环节中,品牌、原料、产能、品类、渠道等 5 个因素从量、价 2 方面推动企业业绩提升。 品牌影响力 主 要影响价格,对上游体现在议价能力提升, 从而减少原材料成本,对下游体现在定价能力提升从而增加产品销售价格,由此提 升产品毛利率。 原料供应 决定其产量、销量以及未来的增长,对于具备原料稀缺性的 品牌中药 OTC,例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原料供应为决定其发展的核心因素。 产 能 影响的是企业短期内的销量,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产能不足可能导致短期增长 暂缓,但长期来看能够通过建设新厂房解决产能瓶颈,并不是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 核心因素。 品类、业务板块拓展 是品牌中药 OTC 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 求变化趋势为企业注入的新发展动力,具 备较大发展潜能的新业务可能成为未来企 业的重要支柱业务。 渠道布局 在目前 集采常态化的现状下重要性逐步凸显,公司应 根据其产品的特性合理布局临床端及零售端,权衡量价对业绩的贡献力度,以达到 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总的来看,管理层把握着品牌 中药 OTC 长远发展的命脉,是最重要的影响因 素 ; 原料供应决定了 原料稀缺性企业 核心产品的未来发展 空间; 品类、业务扩张是 品牌 中药 OTC 顺应时代获得新发展的核心因素,也体现着管理层的战略研判能力 ; 品牌影响力综合提升盈利能力 ; 产能影响短期业绩 ; 渠道布局重要性逐步凸显,合 理布局临床端及零售端 助力 经营效率和效益 的 最大化 。 图 8: 品牌 OTC 发展的核心因素:管理层、原料、品类、品牌、 产能、渠道 资料 来源: 各公司公告、 开源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 / 33 2.2、 积极进取的管理层:品牌 OTC 最核心的发展因素 案例一: 云南白药混改成效显著。 自 2016年底新华都以 254 亿元入股白药控股 后,公司开启改革,管理机制逐渐市场化,并在 2017 年 6 月引入江苏鱼跃作为白药 控股战投,彰显管理层改革决心。公司于 2017 年 11 月调整高管薪酬,建立管理层 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的长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于 2019 年 2月吸收合并白药控股,整 合优势资源、缩减管理层级、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了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 在员工激 励方面 ,公司 于 2019年 10 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于 2020 年 3 月继续回购股份用于 员工激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