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 业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事 件 点 评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正宏观研究 “十四五”机器人 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驱动行业向中高端 升级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崔国涛 执业证书编号: S1380513070003 联系电话: 010-88300848 邮箱: Table_PicQuote 近一年机器人指数 与 沪深 300 指数 相对涨跌幅 数据 来源: Wind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Date 2021 年 12 月 30 日 Table_Summary 正文摘要 : 12月 28日 , 工信部等十五部门 联合 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 发展规划 (下 称 “规划 ” ) ,旨在加快 推动我国机器人 产业 高质量发展。 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 发展, 连续多年为全球最 大 的市场。 机器人研发 、制造 、 应用 是衡量 一个 国家 科技 创新及 高端 装备 制造业 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新一轮科技 革命 和 产业 变革 加速演进, 机器人是新兴 技术的重要载体 及 现代 产业 的关键装备, 对产业数字化发展 、智能化升级 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世界 主要国家 均 将 其作为 抢占 科技 产业竞争 的焦点,在 此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出台了 一系列 扶持政策 驱动 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机器人 产业 营业 收入突破 1000亿元 , 工业 机器人产量 达21.2万 台 (套 ) ,制造业 机器人密度 上升 至 246台 /万人 , 接近 全球平均126台 /万人的 2倍。根据 IFR统计 , 我国自 2013年开始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20年安装量达到 16.84万台,全球占比同比上升6.26个百分点至 43.9%,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推动 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规划 明确 2025、 2035年 发展目标 。在 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核心 零部件 自主化率 相对 较低、高端 产品供给不足仍 是 机器人 行业发展 的两大 核心掣肘 , 整体盈利 能力 有待提升。 此次规划 指出提高产业 创新能力、 夯实产业发展 基础、 增加高端 产品供给 、 拓展应用深度 广 度 及 优化 产业组织结构 五项主要 任务, 通过 核心技术 攻关 、 关键基础 提升、 创新 产品发展、 “机器人 +”应用 等行动 ,力图有效 解决当前行业发展 普遍存在 的痛点 , 推动机器人产业 结构 升级。 规划明确 了 2025、 2035年 发展目标, 到 2025年我国 成为 全球机器人 技术 创新策源地 、 高端 制造 聚集地 和 集成 应用 新高地 ,一批机器人核心 技术 和 高端产品 取得 突破, 关键零部件 性能 和 可靠性 达到 国际同类 产品 水平 ,制造业 机器人密度 实现 翻番;到 2035年我国 机器人 产业 综合实力 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 在多维度 保障 措施共同 推动 下,我国 机器人产业 向中高端 升级 的进程有望加速。 多重因素 共同驱动, 我国 机器人 市场 空间较大。 当前 大宗商品价格仍 处于 相对高位,中下游企业仍 普遍 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 , 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的 状态,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基础 或 尚未稳固 , 在此背景下机器人板块短期 盈利能力仍然 面临 一定的压力。 从中长期 来看 我国 机器人 市场空间较大 , 主要 基于以下 几方面原因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 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机器人价格呈现下降,机器替换人工的经济性已经显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未来凭借技术 创新能力能够在 景气度 较高的 细分 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以及 在 关键核心零部件 领域 不断取得 突破的企业 成长 潜力 较 大 , 建议关注 埃斯顿、 绿的谐波、 双环传动。 风险 提示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内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国内外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全球疫情超预期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15%-10%-5%0%5%10%15%20%25%30%35%Dec-20 Feb-21 Apr-21 Jun-21 Aug-21 Oct-21 Dec-21机器人指数 沪深 300 机器人行业 点评 行业事件 点评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2of4 事件 : 12月 28日 , 工信部 等 十五 部门 联合 印发 “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 发展规划(下 称 “ 规划 ” ) ,旨在加快 推动我国机器人 产业 高质量发展。 点评 : 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 发展 , 连续多年为全球最 大 的市场 。 机器人 研发 、 制造 、 应用是衡量 一个 国家 科技 创新及 高端 装备 制造业 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 产业 变革 加速演进, 机器人是新兴 技术的重要载体 及 现代 产业 的关键装备, 对产业数字化发展 、智能化升级 有较强 的引领作用, 世界 主要国家 均 将 其 作为 抢占 科技产业竞争 的 焦点 , 在 此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出台了 一系列 扶持政策 驱动 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 2020年我国机器人 产业 营业 收入突破 1000亿元 , 工业 机器人产量 达 21.2万 台 (套 ) , 制造业 机器人密度 上升 至 246台 /万人 , 接近 全球平均 126台 /万人的 2倍 。 根据 IFR统计 , 我国 自 2013年开始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20年安装量 达到 16.84万台,全球占比同比上升 6.26个百分点至 43.9%, 均 创历史最高水平。 推动 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规划 明确 2025、 2035年 发展目标 。 在 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核心 零部件 自主化率 相对 较低、高端 产品供给 不足 仍 是 机器人 行业发展 的 两大 核心掣肘 , 整体盈利 能力 有待提升。 此次规划 指出提高产业 创新能力 、夯实产业 发展 基础、 增加高端 产品 供给 、 拓展 应用深度 广 度 及 优化 产业组织结构 五项主要 任务 , 通过 核心技术 攻关 、 关键 基础 提升、 创新 产品发展、 “ 机器人 +” 应用 等行动 , 力图 有效 解决当前行业发展 普遍存在 的痛点 , 推动机器人产业 结构 升级。规划 明确 了 2025、 2035年 发展目标, 到 2025年我国 成为 全球 机器人 技术 创新策源地 、 高端 制造 聚集地 和 集成 应用 新高地 , 一批机器人核心 技术 和 高端产品 取得突破, 关键零部件 性能 和 可靠性 达到 国际同类 产品 水平 , 制造业 机器人密度 实现 翻番;到 2035年我国 机器人 产业 综合实力 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 在多维度 保障 措施共同 推动 下,我国 机器人产业 向中高端 升级 的进程有望加速。 多重因素 共同驱动 , 我国 机器人 市场 空间较大。 当前 大宗商品价格仍 处于 相对高位,中下游企业仍 普遍 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 , 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的 状态,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基础 或 尚未稳固 , 在此背景下机器人板块 短期 盈利能力仍然 面临 一定的压力。从中长期 来看 我国 机器人 市场空间 较大 , 主要 基于以下 几方面 原因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 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机器人价格呈现下降,机器替换人工的经济性已经显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未来凭借技术 创新能力能够在 景气度 较高的 细分 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以及 在 关键核心零部件 领域 不断取得 突破的企业 成长 潜力 较 大 , 建议 关注 埃斯顿、 绿的谐波 、 双环传动 。 行业事件 点评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3of4 表 1: 重点 公司 盈利 预测及估值情况 代码 公司名称 EPS( 元 /股 ) PE( 倍 ) 收盘价(元 /股 )( 12 月 30 日) 2021E 2022E 2023E 2021E 2022E 2023E 002747 埃斯顿 0.16 0.31 0.43 162.50 83.87 60.47 26.00 688017 绿的谐波 1.47 2.19 2.98 122.06 81.93 60.21 179.43 002472 双环传动 0.37 0.61 0.84 72.49 43.97 31.93 26.82 资料来源: Wind, 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注 : 埃斯顿 2021-2023 年 指标系 作者 预测值 , 其余系 Wind 一致 预期 风险 提示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内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国内外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全球疫情超预期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行业事件 点评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4of4 分析师简介承诺 崔国涛,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 曾就职于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2011 年至今于公司研究 与发展 部担任行业研究员,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 ,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公开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专业与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研究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承诺。 国开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 10%以上; 中性:相对沪深 300指数涨幅介于 -10% 10%之间; 弱于大市: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跌幅 10%以上。 短期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未来六个月内,相 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 20%以上; 推荐:未来六个月内, 相对沪深 300指数涨幅介于 10% 20%之间; 中性: 未来六个月内, 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介于 -10% 10%之间; 回避 : 未来六个月内, 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跌幅 10%以上。 长期股票投资评级 A: 未来三年内,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涨幅在 20%以上 ; B:未来三年内,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涨跌幅在 20%以内 ; C:未来三年内,相对于沪深 300指数跌幅在 20%以上。 免责声明 国开证券 股份有限 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 国开 证券 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均为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所涉及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文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 本公司及分析师均不会承担因使用报告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客户(投资者)必须自主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国开证券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国开证券研究 与发展 部 地址 :北京市阜成门外 大街 29号国家开发银行 8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