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市场策略研究 2021 年 12 月 30 日 投资策略 2021 年 A 股 年终大盘点 前言: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但疫情制约犹存,大宗涨价推升通胀,流动性预期反复调整,不确定性交织之下,我们共同走过 2021。那么回首过往,今年 A 股有何看点?又刷新了哪些记录?本篇将系统回顾今年 A 股的演进,盘点 2021 必知的七大看点。 2021 年 A 股必需知道的七件事 : 1) 沪指首现三连阳,估值收缩,业绩主导 。 估值持续收缩 ,业绩 增长主导 ,沪指 首次 实现 三连阳 ,全 A 也二次经历三连阳 。 2) “碳中和”是贯穿全年的主线,结构性通胀演绎到极致 。 PPI-CPI 剪刀差创历史新高,碳中和成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线。 3) 大盘波动创历史新低,主线轮动加快 。 沪指振幅创历史新低, 全 A 振幅创历史次低, 碳中和主线之外,多轮独立主线也轮番演绎。 4) 从“躺赢”到“内卷”,市值风格明显下沉 。 从“增量入市”到“存量博弈”,小票挖掘驱动市值风格下沉,中证 1000 显著跑赢沪深 300。 5) 机构化主导继续“内迁”,私募贡献创历史新高 。 A 股机构化主导历经“外资 -公募 -私募”的转型,私募 增量贡献重要增量资金 。 6) 全 A 成交创新高,万亿成交渐成“新常态” 。 全 A 成交额与万亿成交天数双双突破 15 年峰值 ,万亿成交在 21 年成为“新常态”。 7) 行业监管收紧,政策调控加码,实体经济经历一轮“去杠杆” 。 互联网反垄断 、教育 “双减”、地产 监管 、 “ 双碳 ” 调控 持续加码,互联网、教育、地产与 高耗能 产业普遍经历“去杠杆” ,实体经济与金融杠杆率双双下行。 2021 年 A 股四阶段演进 复盘 : 阶段一:“躺赢”尾声的躁动,“抱团”格局的切换( 1 月 -2 月) 。 大盘与风格 同步 反转,核心资产“抱团”结束,防御性、低估值板块反转收涨。 阶段二:“双碳”主线渐明,“宁茅分化”凸显( 3 月 -6 月) ; 两会 定 调 “碳中和” ,上游资源与新能源行情启动 ,核心资产内部也 呈现 “宁茅分化”。 阶段三:“双碳”政策加码,宏观分歧加大,成交持续放量( 7 月 -9 月) 。 “能耗双控”进一步强化涨价逻辑 ,海外流动性、国内经济韧性均存在诸多分歧,存量资金调仓叠加量化交易增多, A 股成交明显放量。 阶段四:下行压力凸显,稳增长渐成主线( 10 月至今) 。 经济数据与政策定调持续验证下行压力,稳增长预期加速强化, 年末行情 徐徐展开 。 风险提示 : 1、疫情发展失控; 2、经济大幅衰退; 3、政策超预期变化 。 作者 分析师 张峻晓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110001 邮箱: 研究助理 王程锦 邮箱: 相关研究 1、投资策略:上行动能趋弱,绿电交投升温 交易情绪跟踪第 126 期 2021-12-29 2、投资策略:北上小幅外流,新能源逆势增配 外资周报第 108 期 2021-12-28 3、投资策略:新老核心资产再平衡 策略周报( 20211226) 2021-12-26 4、投资策略:市场回顾( 12 月 4 周) 稳增长方向逆势上涨 2021-12-25 5、投资策略:市场情绪高位趋弱 交易情绪跟踪第 125 期 2021-12-22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 2021 年 A 股必需知道的七件事 . 4 二、 2021 年 A 股四阶段演进复盘 . 7 2.1 阶段一: “躺赢 ”尾声的躁动, “抱团 ”格局的切换( 1 月 -2 月) . 7 2.2 阶段二: “双碳 ”主线渐明, “宁茅分化 ”凸显( 3 月 -6 月) . 9 2.3 阶段三: “双碳 ”政策加码,宏观分歧加大,成交持续放量( 7 月 -9 月) . 12 2.4 阶段四:下行压力凸显,稳增长渐成主线( 10 月至今) . 15 风险提示: . 18 图表目录 图表 1:上证指数首次三连阳,万得全 A 也二度三连阳 . 4 图表 2:估值承压之下,业绩增长第三次主导大盘收涨 . 4 图表 3: PPI 快速拉升, PPI-CPI 剪刀差创历史新高 . 4 图表 4:极致分化之下,剔除上游资源及中游制造,则可视为熊市 . 4 图表 5: 万得全 A 与上证指数波动逐步收敛,上证指数振幅创历史新低 . 5 图表 6:机构化步伐稍缓,从 “增量入市躺赢 ”转向 “存量博弈内卷 ”. 5 图表 7: 2 月中旬开始,市值风格明显下沉,小盘风格明显占优 . 5 图表 8:近年来, A 股机构化主导经历 “外资 -公募 -私募 ”的变迁 . 6 图表 9:近两年私募基金扩容明显提速,贡献重要增量资金 . 6 图表 10: 21 年成交额与万亿天数双双超越 15 年 . 6 图表 11: A 股高成交由 “快牛 ”模式向 “慢牛 ”转型 . 6 图表 12:高耗能产能扩张受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现已全部低于制造业 . 7 图表 13:今年以来,居民杠杆趋稳,金融与实体携手去杠杆 . 7 图表 14: “茅指数 ”相对大盘获得超额收益 . 7 图表 15: 2021 年初个股交易集中度中枢持续上行 . 7 图表 16:春节后 10 年期美债利率大幅上升至 1.5%以上 . 8 图表 17: 2021 初,中美 PPI 同比先后开启加速上行 . 8 图表 18:近 6 成茅指数成分股估值达到 95%历史分位之上 (2017 年以来 ) . 8 图表 19: 2021 年初,个股成交集中度快速拉升,创 15 年以来新高 . 8 图表 20: 2 月 18 日前后,各行业走向普遍经历反转,高估值板块集体回调,而防御低估值集体修复 . 9 图表 21:今年以来,碳中和相关会议文件批量出台 . 9 图表 22: 2 月下旬开始,碳中和指数超额收益触底反弹并快速拉升 . 10 图表 23:碳中和相关的林业、环保、电力等细分方向明显领涨 . 10 图表 24: 3 月以来,贵州茅台与宁德时代开始 “分道扬镳 ” . 10 图表 25: 4 月以来, “宁茅分化 ”扩展为茅指数与宁组合的分化 . 10 图表 26:销售放量叠加 “缺芯 ”涨价,半导体逻辑更加顺畅 . 11 图表 27: 3 月开始,半导体带领电子行业明显上行 . 11 图表 28:印度德尔塔病毒肆虐,国内局部疫情反复 . 11 图表 29:医药板块从疫苗 (生物制品 )领涨到 CXO(医疗服务 )领涨 . 11 图表 30:啤酒等非白酒细分方向成为食品饮料行情的明显推动 . 12 图表 31:白酒内部景气度向二、三线扩散 . 12 图表 32: 3 月中旬至 6 月底,电力设备、美容护理涨幅居前,农林牧渔与地产跌幅居多 . 12 图表 33:在线教育、互联网及中概股普遍快速回调 . 13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34:大宗商品持续涨价 . 13 图表 35:成本端压力叠加 “拉闸限电 ”,工业生产受到一定制约 . 13 图表 36:伴随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不确定性快速抬升 . 14 图表 37: PMI 趋势下行,但出口维持韧性 . 14 图表 38: A 股成交持续放量,但指数并未明显上行 . 14 图表 39: 7 月 -9 月,私募管理规模与新发节奏明显加快 . 15 图表 40: 7 月 -9 月,主动偏股基金净值与重仓股指数相关性明显减弱 . 15 图表 41:三季度市场极致分化,上游资 源 +新能源领涨,而消费板块集体回落 . 15 图表 42: PMI 跌落枯荣线,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 16 图表 43:全 A 成交缩量,基金发行明显放缓 . 16 图表 44:地产拿地意愿回暖,重回历史中枢附近 . 16 图表 45:地产政策纠 偏,地产开发商迎来估值修复 (11 月 5 日为基点 ) . 16 图表 46:汽车 “缺芯 ”问题改善,汽车板块产销扩容 . 17 图表 47:高增速预期的科技 +制造赛道集体上扬 . 17 图表 48:四季度以来,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逐步加快 . 17 图表 49:外资大幅流入,交投情绪持续改善 . 17 图表 50:结合四季度行业表现看,上游资源普遍表现弱势,科技制造板块涨幅居前 . 18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前言 :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但 疫情制约 犹存, 大宗涨价 推升通胀,流动性预期反复调整,不确定性交织之下,我们共同走过 2021。 那么 回首过往 ,今年 A 股 有何看点 ?又刷新了哪些记录?本篇将系统回顾今年 A股的演进,盘点 2021必知的七大看点。 一、 2021 年 A 股 必需 知道 的七 件事 ( 一 ) 沪指首 现 三连阳 ,估值收缩 , 业绩主导 。 回顾 A 股历史,业绩增长驱动的牛市并不罕见,但估值 收缩且 业绩 独立主导 的牛市并不多,除今年外,仅 在 03 年和 17 年 出现过。此外,全 A 视角下,今年是 A 股历史上第二次实现三连阳(上一轮 12-15 年),而结合上证指数看,则打破了“牛不过三年”的传统印象,首创三连阳。 图表 1: 上证指数首次三连阳,万得全 A 也二度三连阳 图表 2: 估值承压之下,业绩 增长 第 三 次主导大盘收涨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二)“ 碳中和 ” 是 贯穿全年 的主线 ,结构性通胀演绎到极致 。 今年以来,尽管疫情、Taper 等外部因素扰动不断,但 PPI 的快速拉升 成为最大的确定性,年内 PPI-CPI 剪刀差也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性通胀演绎到极致。此外,放眼 全年维度,“类通胀 +碳中和”就是贯穿全年的主线,上游资源 +新能源显著领涨,其中煤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和钢铁的累计涨幅均突破 30%,而金融地产与消费板块则集体收跌,剔除上游资源和中游制造后则已落入“熊市”,极致分化注定是 2021 年市场风格最深的印记。 图表 3: PPI 快速拉升, PPI-CPI 剪刀差创历史新高 图表 4: 极致分化之下,剔除上游资源及中游制造,则可视为熊市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70-203080130180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年涨跌幅 :万得全 A( %) 年涨跌幅 :上证指数( %)-70-50-30-101030507090110130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估值变动 (%) 业绩变动 (%) 涨跌幅 (%)-10-5051015PPI-CPI剪刀差 (%,右轴 )CPI:当月同比 (%,左轴 )PPI:全部工业品 :当月同比 (%,左轴 )-10010203040506070802020-12-31 2021-03-31 2021-06-30 2021-09-30平均涨跌幅:上游资源 (%)平均涨跌幅:中游制造( %)平均涨跌幅:其他( %)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 三 ) 大盘波动创历史新低,主线 轮动加快 。 19 年以来, A 股整体波动逐步收敛, 21年万得全 A 年度振幅落至 17.7%,仅 略高 于 17 年的 17.3%,上证指数振幅则进一步下行至 12.1%,刷新历史新低。此外, 碳中和 的 全 年 主线 外 ,诸多独立主线也轮番演绎,从年初的核心资产,到二季度的 CXO、半导体、军工,再到三季度的基建、地产回暖,四季度 又经历元 宇宙的火热以及 TMT 板块的再度躁动。 图表 5: 万得全 A 与上证指数波动逐步收敛, 上证指数振幅 创历史新低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 四 ) 从 “躺赢” 到“内卷”, 市值 风格 明显 下沉 。 2017 年以来,外资、险资与公募三大类机构资金主导 A 股机构化进程,合计持股占比从 16 年底的 10.1%一路增至 2020年底的 17.5%。机构增量入市叠加大盘价值风格偏好,以茅台为代表“核心资产”经历价值重估,坚守“核心资产”的“躺赢”式投资 获得追捧。但是今年以来, 一方面,业绩增速高点过后,流动性环境也难以支持大盘估值继续上扬;另 一方面, 险资与外资持股比例 开始 回落,机构资金主导边际 放缓,资金博弈格局由“躺赢”转向“内卷” , 小票挖掘诉求明显增强,这也直接驱动今年以来的市值风格下沉。 2 月大跌过后,中证 1000开始明显跑赢沪深 300,小盘风格的超额收益持续拓展。 图表 6: 机构化步伐稍缓,从“增量入市躺赢” 转 向“存量博弈内卷” 图表 7: 2 月中旬开始, 市值风格 明显 下沉,小盘风格 明显占优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 五 ) 机构化主导继续“内迁”,私募贡献 创历史新高 。 近年来, A 股机构化的主导力量,先后经历“由外向内”、“由公向私”的边际切换。 其一,互联互通开放以来,国际指数扩容驱动外资加速入场,成为 17-19 年 A 股重要增量资金 ,外资持股占比增加 2.70%;其二,公募基金在 19-20 年扩容提速,成功从外资手中“抢回”机构化主导权 ,公募持股占比增加 3.42%; 其三,近两年证券私募迅速扩容,量化私募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 2020 年和 2021 年(截止 11 月底)证券私募分别环比扩容 1.32 万亿和 2.34 万亿,百亿私募也由去年的 62 家增至 104 家,其中量化私募已在 2020 年底达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 年振幅 :万得全 A( %) 年振幅:上证指数( %)024681012141618公募持股占比 (%) 险资持股占比 (%)外资持股占比( %) 持股占比合计 (%)0.8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2021-01-04 2021-04-04 2021-07-04 2021-10-04小盘风格 /大盘风格 中证 1000/沪深 300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到 7000 亿,今年已突破万亿,百亿量化私募也增至 27 家,私募持股占比预计在近两年增加 3.06%,正在成为 A 股机构化的重要增量资金。 图表 8: 近年来, A 股机构化 主导经历“外资 -公募 -私募”的变迁 图表 9:近两年私募基金扩容明显提速,贡献重要增量资金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 六 ) 全 A 成交创新高 , 万亿成交 渐 成“新常态” 。 今年下半年 , A 股成交中枢趋势上移, 7月下旬至 9月中旬连续 49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日度成交更是一度突破 1.7 万亿。全年视角下,截止 12 月 29 日收盘,日成交破万亿的交易日数已增至 135 天,突破 15年峰值 114 天,而且全 A 的年 成交额已达 255.10 万亿, 同样 突破了此前 15 年 的历史峰值 253.30 万亿 。总体看,今年的高成交一方面源于量化规模的明显抬升,另一方面也源于机构调仓的集中影响,未来较高的成交中枢或将成 为 A 股的“新常态”。 图表 10: 21 年成交额 与 万亿天数 双双 超越 15 年 图表 11: A 股高成交由“快牛”模式向“慢牛”转型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 七 ) 行业监管收紧,政策调控 加码,实体经济 经历 一轮 “去杠杆” 。 今年以来, 多行业监管收紧 , 互联网、教育、地产普遍经历“去杠杆 ” , 互联网反垄断 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教育“双减” 直击教培机构, 地产长效调控 也在年内持续收紧,地产信贷陆续暴露风险。同时, 双碳 调控的加码也 对产业革命形成了巨大推力, 高耗能产业普遍经历“去杠杆” ,一方面能源领域的“新老交替”,另一方面也是高能耗产业的控产与转型 , 石化、钢铁、铜、铝等冶炼加工业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产能”,主要高耗能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陆续跌破制造业整体水平 。 此外,结合宏观杠杆率走势看,居民杠杆率走平,金融与实体经济杠杆率则明显趋势下行 , 相较海外的持续“加杠杆”,国内今年实则充分开展了 逆向调控 ,逆势淘汰高碳产能,为后续的经济绿色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未来,碳中和仍是全球大势,但 推进节奏将更加合理、更加平 稳 ,绿电渗透率提升的长期逻辑不会改变,但也为传统火电的产能压降与高耗能产业的 转型升级预留了更多时间和可能。 -0.500.000.501.001.502.002.503.00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09外资持股占比变动( %) 公募持股占比变动 (%)私募持股占比变动 (%)0.01.02.03.04.05.06.07.08.00.01.02.03.04.05.06.07.0证券私募管理规模(万亿元,左轴)证券私募备案产品数目(万只,右轴)03060901201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0-12-31 2006-12-31 2012-12-31 2018-12-31全 A成交额合计(万亿,左轴)成交破万亿天数(日 ,右轴)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全 A成交额(万亿,左轴)万得全 A(右轴)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2: 高耗能 产能 扩张受限,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现已全部低于制造业 图表 13: 今年以来,居民杠杆趋稳,金融与实体携手去杠杆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二、 2021 年 A 股四阶段演进 复盘 2.1 阶段一:“躺赢”尾声的 躁动 ,“抱团”格局的切换( 1 月 -2 月) “ 核心资产 ”共识持续深化,“春季躁动” 助力茅指数快速拉升 。 2017 年以来,伴随外资 入场提速,以“茅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逐步显现超额优势, 19-20 年伴随公募基金的崛起,各类“茅”更陆续成为各路资金追捧的主线,除 20 年初在疫情冲击下经历短暂回撤外,茅指数超额收益持续扩张,这种长期占优的行情也导致“核心资产”共识在2021 年初继续深化。与此同时 ,宏微观流动性稳步向好,一方面, 2020 年底国内信用“暴雷” 后, 宏观 资金面超预期宽松 ;另一方面, 公募与外资 再迎“开门红”, 1 月基金新发 超 3000 亿,北上单月流入也近 400 亿,资金面情绪持续高位。宽松的流动性叠加“核心资产”共识,茅指数也成为“春季躁动”的重要发力点,年初至 2 月中旬,再度快速拉升,累计上行 16.5%,超额收益再度扩展超 10%。 图表 14: “ 茅指数 ”相对大盘获得 超额收益 图表 15: 2021 年初个股交易集中度中枢持续上行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15%5%25%45%65%85%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 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3540455055606570758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杠杆率:实体经济部门 (%,左轴 )杠杆率 :金融部门 (%,右轴 )杠杆率:居民部门 (%,右轴 )-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茅指数超额收益 (右轴 )累计涨跌幅 :茅指数 (左轴 )累计涨跌幅 :万得全 A(左轴 )-800-600-400-2000200400600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亿元,左轴)北上资金净流入(亿元,右轴)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 月美债快速 拉升,流动性收紧预期成为压垮核心资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 2 月以来,伴随美债 利率的 快速拉升,流动性收紧预期快速发酵;与此同时,中美最新 PPI 数据均大幅抬升, 潜在的 通胀 担忧也 映入眼帘, 流动性收紧的逻辑似乎也更加顺畅, “春季躁动”明显遇冷 。 2 月 中旬,美债上行步伐明显加快,先后突破 1.2%、 1.3%两重关口,流动性收紧预期也彻底压垮了持续拔估值的 A 股“开门红”。以 2 月 18 日为“分水岭”,大盘集体回撤,前期领跑的茅指数也再度领跌,核心资产遭遇年初“狂欢”后的“滑铁卢”。 图表 16: 春节后 10 年期 美 债利率大幅上升至 1.5%以上 图表 17: 2021 初 ,中美 PPI 同比先后开启加速上行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事后看,潜在的估值“泡沫”与交易层面的非理性“抱团” 是“茅”风险 爆发 的根源 。一方面,年初财报空窗期的上涨均源于“拔估值”,而 2 月中旬的核心资产估值已普遍逼近历史峰值, 截止 2 月 18 日,约 6 成茅 指数成分股估值已达到 17 年以来的 95%分位线上,其中招商银行、万华化学和汇川技术更是创下了 17 年以来的新高,核心资产已显现 “泡沫 化” ;另一方面,从交易结构看,个股成交集中度自去年年底就开始持续拉升,2 月中旬更是一度达到 近 10 年新高,核心资产共识已经导致了 明显 的非理性“抱团”。 图表 18: 近 6 成茅指数成分股估值达到 95%历史分位之上 (2017 年以来 ) 图表 19: 2021 年初,个股成交集中度快速拉升,创 15 年以来新高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总结来看, 核心资产的“反转”无疑 是 2021 年初 最大的印象点 之一 ,一则是坚守核心资产的“躺赢”策略面临着颠覆,二则是 交易层面的“抱团”也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整体来看, 2 月 18 就是年初大盘与风格反转的“分水岭”, 领涨 行业反转,建筑、地产、公用事业、环保等防御性 、 低估值板块则反转收涨,而成功 突破风险期, 持续收涨的仅有钢铁行业。 0.60.81.01.21.41.61.82020-09 2021-02 2021-07 2021-12美债收益率 :10年( %)美债收益率 :10年( %)-4-2024681012142019-01 2019-07 2020-01 2020-07 2021-01 2021-07中国 :PPI:全部工业品 :当月同比( %)美国 :PPI:最终需求 :同比 :季调(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9596979899100招商银行 万华化学 汇川技术 隆基股份 东方雨虹 贵州茅台五粮液爱尔眼科片仔癀泸州老窖 通策医疗 海尔智家 亿纬锂能 迈瑞医疗 美的集团 药明康德 宁德时代 海康威视 晨光文具 伊利股份历史分位数 :2017年以来 (左轴 ) PE_TTM:2021.02.18(右轴 )0%10%20%30%40%50%60%70%2010-01-08 2013-01-08 2016-01-08 2019-01-08Top1%个股成交占比 Top5%个股成交占比Top10%个股成交占比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0: 2 月 18 日前后,各行业走向普遍经历反转 ,高估值板块集体回调,而防御低估值集体修复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2.2 阶段二:“双碳”主线渐明,“宁茅分化”凸显( 3 月 -6 月) “两会”定调“双碳”,市场情绪底部再迎修复 ,碳中和主线逐渐明朗 。 2 月大跌过后,一方面低估值防御获得阶段性估值修复,另一方面“碳中和” 明显 升温,随后“两会”又明确要求“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进一步定调“双碳”的长期战略地位,为跌落谷底的市场情绪指明了新方向。大盘调整的同时,“双碳”主线也浮出水面,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受益于碳中和概念的林业、环保、电力等细分方向明显领涨,碳中和指数累计涨幅达 26.2%,相对全 A 的超额收益达 36.9%。 尽管 碳中和行情在 4 月 和 9月先后经历阶段性的估值调整,但拉长时间看,碳中和依旧是贯穿全年的重要主线。 图表 21: 今年以来,碳中和相关会议文件批量出台 发布方 日期 会议 /政策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3 月 5 日 李克强总理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 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 中央财经委员会 3 月 16 日 习近平 主席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 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科技部 3 月 23 日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中国能源局 3 月 30 日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 3 月 30 日 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的通知 央行 4 月 21 日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21 年版) 领导人气候峰会 4 月 22 日 习近平 主席强调, 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发改委 5 月 18 日 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 , 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 1+N政策体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 5 月 21 日 习近平 主席 指出 , 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同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发挥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导向作用 发改委 5 月 25 日 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央 5 月 27 日 韩正主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 发改委 6 月 9 日 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 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领域重点工作 资料来源: 公开信息整理, 国盛证券研究所 -25-20-15-10-5051015202530石油石化 社会服务 美容护理 基础化工 有色金属银行电力设备 食品饮料 农林牧渔 轻工制造 建筑材料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汽车 钢铁 电子交通运输 家用电器传媒 煤炭 综合建筑装饰房地产 计算机公用事业环保非银金融 商贸零售 纺织服饰通信国防军工区间涨跌幅 :2021.01.01-2021.02-18(%) 区间涨跌幅 :2021.02.19-2021.03-09(%)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2: 2 月下旬开始,碳中和指数超额收益触底反弹并快速拉升 图表 23:碳中和相关的林业、环保、电力等细分方向明显领涨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大跌过后 , 核心资产内部也走向分化, 从 “宁茅分化” 到“宁茅组合分化” 。 2 月下旬普跌过后,核心资产走向分化,首先是贵州茅台与宁德时代股价走势逐步分化, 3 月中旬宁德时代 涨幅约 12%, 已 开始跑赢同期贵州茅台 7%;随后“宁茅”之间的分化也逐步扩散至宁组合与茅指数的组合分化, 4 月中旬开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组合开始显著跑赢茅指数,且这一特征延续至 7 月,宁组合相较茅指数的超额收益一度达到 57%。 “宁茅分化”的本质在于资金 的 博弈重心向高增速倾斜,且“宁茅”景气度明显分化 。一方面,伴随机构资金入场的边际放缓,资金格局从“增量入市”转向“存量博弈”,同时基数效应造就的经济高点也即将出现,业绩高增速成为资金后续博弈的重心;另一方面,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茅指数普遍将伴随经济增速的边际放缓而趋势转弱,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 宁组合 则 充分受益于碳中和催化,且自身景气度 也有望持续上行,“宁茅”景气度分化直接决定了存量资金博弈的主线 。 图表 24: 3 月以来,贵州茅台与宁德时代开始“分道扬镳” 图表 25: 4 月以来,“宁茅分化”扩展为茅指数与宁组合的分化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碳中和主线之外,多条独立主线也表现不俗: 其 一 ,“缺芯”概念持续演绎,半导体行情再获助推 。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需求率先修复之下,芯片供给明显不足。今年 2 月, 美国德克萨斯州出现罕见寒冷天气,造成了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公司在当地的晶圆厂部分减产或停产 ;另一侧 ,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发生 7.3 级地震,影响了信越化学、 SUMCO、瑞萨、铠侠、 Sony 等半导体材料及晶圆代工厂生产 ,东南亚疫情从 3 月开始再度反弹,芯片供给侧冲击再度加深,半导体行情再获助推 。 -30%-20%-10%0%10%20%30%-20%-10%0%10%20%30%40%50%60%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碳中和超额收益(右轴)累计涨跌幅 :万得全 A(左轴)累计涨跌幅 :碳中和指数(左轴)0510152025区间涨跌幅 :2021.02.22-2021.03.24(%)-20%0%20%40%60%80%100%120%140%-20%0%20%40%60%80%100%120%140%超额收益 :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 (右轴 )累计涨跌幅 :贵州茅台 (左轴 )累计涨跌幅 :宁德时代 (左轴 )-20%-10%0%10%20%30%40%50%60%累计涨跌幅 :茅指数 累计涨跌幅 :宁组合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6: 销售放量叠加“缺芯”涨价,半导体逻辑 更加 顺畅 图表 27: 3 月开始,半导体带领电子行业明显上行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其 二 , 德尔塔变异肆虐印度,疫苗 股与 CXO 带动医药修复上行 。 2 月调整过后,恰逢印度德尔塔变异毒株 爆发 ,单日新增病例快速攀升,同时欧洲疫情也再度反复, 5 月初 印度 单日新增 一度 突破 40 万例,全球单日新增 也 突破 85 万例 。新一轮疫情的快速蔓延引发市场担忧,疫苗股带动生物制品明显上行;与此同时, CXO 凭借赛道景气优势也震荡上扬,更是在全球疫情阶段性缓解后继续带领医药 板块 持续上行。 图表 28: 印度德尔塔病毒肆虐,国内局部疫情反复 图表 29: 医药板块从疫苗 (生物制品 )领涨到 CXO(医疗服务 )领涨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其 三 , 医美概念持续升温, 医美板块成功开辟新战场 。自去年爱美客上市后,医美概念持续升温, 3 月大幅回调后再度震荡上扬, 3 个月涨幅再度破百,相关化妆品医美板块也随之震荡上扬,整体表现居前。 其 四 ,食品饮料内部显著分化,啤酒业绩预期明显升温, 白酒 行情向次高端 扩散 。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跌落神坛”后,食品饮料行情显著分化,一方面白酒之外的啤酒业绩改善预期明显升温,非白酒板块持续领涨;另一方面,白酒板块内部逐步下沉,向次高端扩散, 3 月中旬过后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表现相对占优,其他二、三线白酒平均涨幅则更为持久。总体来看,内部分化与市值下沉成为此阶段食品饮料的重要特点,且板块整体仍表现不俗。 30.032.034.036.038.040.042.044.046.048.05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3个月平均 (十亿美元,右轴 )DXI指数(左轴)-10%0%10%20%30%40%50%60%70%80%2021-03-15 2021-06-15 2021-09-15 2021-12-15累计涨跌幅 :半导体 累计涨跌幅 :其他电子累计涨跌幅 :电子化学品 累计涨跌幅 :元件累计涨跌幅 :消费电子 累计涨跌幅 :光学光电子020406080100120051015202530354045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印度 :当日新增确诊 (例,左轴)全球 :当日新增确诊(例,右轴)-10%0%10%20%30%40%50%2021-03 2021-04 2021-05 2021-06医疗服务 中药 医疗器械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医药商业 2021 年 12 月 30 日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30: 啤酒等非白酒细分方向成为食品饮料行情的明显推动 图表 31: 白酒内部景气度向二、三线扩散 资料来源: 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总结而言 , 2 月大跌后的 A 股主线明显转向“碳中和”, 不仅受益的相关行业明显上行,而且核心资产内部也催生了显著的“宁茅分化” 。 整体来看, 一方面 受益于碳中和 的电力设备明显领涨,另一方面, 受益于自身逻辑 的美容护理 ( 医美 )、 电子 (半导体) 、医药 (疫苗、 CXO) 和食品饮料 (啤酒、 次高端 白酒) 也表现不俗,同时涨价逻辑推动的化工、有色、钢铁也持续收涨,金融地产则继续底部徘徊 。 图表 32: 3 月中旬至 6 月底,电力设备、美容护理涨幅居前,农林牧渔与地产跌幅居多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2.3 阶段三: “ 双碳 ” 政策加码,宏观分歧加大,成交持续放量( 7 月 -9 月) 自 7 月开始, 产业 政策调控 率先 加码,互联网反垄断、教育“双减”相继 落地 。 其一,互联网反垄断意志进一步强化 。 继 2 月国家发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后, 7 月 初再度 发布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互联网领域二十二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滴滴、阿里、腾讯、苏宁、美团 等 互联网大厂纷纷“中招” ,互联网反垄断范围明显拓展,港股互联网及中概股集体持续走弱 。 其二,人口 缩减压力加大 ,“三胎” 放开 后再推 教育“双减” 。 继 5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开放“三胎”政策后, 国家政策调控进一步向教育成本制约推进, 7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正式 提出 “ 1+N”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 , K12 教培 板块 集体受挫 ,教育板块三连阴 快速下跌 。 -25%-15%-5%5%15%25%35%45%55%2021-03 2021-04 2021-05 2021-06 2021-07 2021-08非白酒 白酒 休闲食品调味发酵品 饮料乳品 食品加工75%95%115%135%155%175%195%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古井贡酒其他白酒-10-50510152025303540电力设备 美容护理综合医药生物电子 汽车食品饮料 基础化工煤炭国防军工 纺织服饰计算机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 公用事业钢铁轻工制造 交通运输 社会服务通信石油石化 建筑材料 商贸零售环保建筑装饰银行 传媒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房地产农林牧渔区间涨跌幅 :2021.03.10-2021.06.30(%) 2021 年 12 月 30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