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页 / 共5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分析师:周建华 登记编码:S0730518120001 021-50586758 研究助理:钮若洋 021-50586356 经济复苏动能延续扩张 2021年12月PMI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1日 相关报告 宏观点评:COP26各缔约方达成共识,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取得新进展 2021-11-23 宏观点评:2021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资本市场稳步增长,助力经济高质量转型 2021-11-15 宏观点评:经济放缓压力进一步增大 2021-08-31 联系人: 朱宇澍 电话: 021-50586973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88号16楼 邮编: 200122 点评要点: 12月制造业PMI录得50.3%,较上月小幅上扬0.2%,仍然在扩张区间之内,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且制造业复苏动能小幅扩张。结构上来看,本次PMI上行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扩张速度小幅回落,但仍在下半年高位。生产指数为51.4%,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扩张区间当中,且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从库存周期来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2%,较前值上升1.5%,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5%,较前值上升0.6%。2021年10月以来原材料库存指数与产成品库存指数并行上升,反映了企业主动补库意愿的回升,生产经营利润预期转好。 (2)内需延续改善,外需小幅下行。新订单指数为49.7%,较前值上行0.3%,连续两个月上行,也是2021年8月以来的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48.1%,较前值下行0.4%,外贸动能小幅回落。 (3)保供稳价效力显现,价格指数延续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1%和45.5%,低于上月4.8和3.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均降至2020年5月份以来最低点。 (4)企业间景气度分化有所加大。大、中型企业PMI均为51.3%,分别高于上月1.1和0.1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PMI为46.5%,较前值显著回落2%,且景气水平为2021年来最低点,表明中小企业市场依然存在堵点,企业经营仍相对困难。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为52.0,较前值上升0.9个百分点,改善较为显著;而建筑业PMI为56.3%,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反映建筑业生产扩张有所放缓。 整体上12月PMI读数略超预期(50.1%),反应出我国经济复苏动能增强,结构上产需两侧均有改善。预计2022年一季度起,伴随稳增长政策加码,经济复苏起色将会更加明朗。 风险提示:Omicron病毒的经济影响仍存不确定性 1599第2页 / 共5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内容目录 1. 12月PMI数据点评 . 3 2. 风险提示 . 4 图表目录 图1:我国制造业PMI走势 . 3 图2:我国制造业PMI生产端表现 . 3 图3:我国制造业PMI需求端表现 . 4 图4:我国制造业PMI价格指数走势 . 4 图5:2021年12月我国制造业PMI各分项变动情况 . 4 图6:我国不同规模企业制造业PMI走势 . 4 图7:我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走势 . 4 第3页 / 共5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1. 12月PMI数据点评 12月制造业PMI录得50.3%,较上月小幅上扬0.2%,仍然在扩张区间之内,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且制造业复苏动能小幅扩张。结构上来看,本次PMI上行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扩张速度小幅回落,但仍在下半年高位。生产指数为51.4%,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扩张区间当中,且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从库存周期来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2%,较前值上升1.5%,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5%,较前值上升0.6%。2021年10月以来原材料库存指数与产成品库存指数并行上升,反映了企业主动补库意愿的回升,生产经营利润预期转好。 (2)内需延续改善,外需小幅下行。新订单指数为 49.7%,较前值上行 0.3%,连续两个月上行,也是2021年8月以来的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48.1%,较前值下行0.4%,外贸动能小幅回落。 (3)保供稳价效力显现,价格指数延续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1%和45.5%,低于上月4.8和3.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均降至2020年5月份以来最低点。 (4)企业间景气度分化有所加大。大、中型企业 PMI 均为 51.3%,分别高于上月 1.1 和0.1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PMI为46.5%,较前值显著回落2%,且景气水平为2021年来最低点,表明中小企业市场依然存在堵点,企业经营仍相对困难。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为52.0,较前值上升0.9个百分点,改善较为显著;而建筑业PMI为56.3%,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反映建筑业生产扩张有所放缓。 整体上12月PMI读数略超预期(50.1%),反应出我国经济复苏动能增强,结构上产需两侧均有改善。预计2022年一季度起,伴随稳增长政策加码,经济复苏起色将会更加明朗。 图1:我国制造业PMI走势 图2:我国制造业PMI生产端表现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474849505152532018-122019-042019-082019-122020-042020-082020-122021-042021-082021-12(%) 制造业PMI44464850525456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 制造业PMI分项PMI:生产 PMI:产成品库存 PMI:原材料库存第4页 / 共5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图3:我国制造业PMI需求端表现 图4:我国制造业PMI价格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图5:2021年12月我国制造业PMI各分项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图6:我国不同规模企业制造业PMI走势 图7:我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资料来源:Wind,中原证券 2. 风险提示 Omicron病毒的经济影响仍存不确定性。 455055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 制造业PMI分项PMI:新出口订单 PMI:新订单 PMI:在手订单45505560657075 (%) 制造业PMI分项PMI:出厂价格 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PMI:采购量-6-4-20245505560PMIPMI:生产PMI:产成品库存PMI:原材料库存PMI:采购量PMI:进口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PMI:出厂价格PMI:新订单PMI:新出口订单PMI:在手订单PMI:从业人员PMI:供货商配送时间生产与库存 需求 逆指标2021-122021-11变动(右)(%)454749515355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不同规模企业制造业PMIPMI:大型企业 PMI:中型企业 PMI:小型企业(%)545658606264424446485052545658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服务业 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非制造业PMI:建筑业第5页 / 共5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并仅向本公司客户发布,本公司不会因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推测、预测、评估、建议均为报告发布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波动,过往的业绩表现也不应当作为未来证券或投资标的表现的依据和担保。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本报告所含观点和建议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以及特殊需求,任何时候不应视为对特定投资者关于特定证券或投资标的的推荐。 本报告具有专业性,仅供专业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参考。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报告作为资讯类服务属于低风险(R1)等级,普通投资者应在投资顾问指导下谨慎使用。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本报告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刊载、转发,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刊载、转发责任。获得本公司书面授权的刊载、转发、引用,须在本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报告出处、发布人、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 若本公司客户(以下简称“该客户”)向第三方发送本报告,则由该客户独自为其发送行为负责,提醒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各种服务。本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意见或者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潜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或者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