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0331-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_9页_475k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1 页 研究创造价值 研究所 国都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main 晨会报告 table_reportdate 晨会报告 2022 年 3 月 31 日 晨会报告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 20220331 table_news 【财经新闻】 证券时报头版:完善市场机制,吸引机构长期资金入市 经济日报头版:把服务业纾困政策落到实处 经参头版评论:综合施策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 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导体零部件,万业企业参股公司获增资 用煤“压力山大” 多家水泥企业 2021 年增收不增利 【国都策略视点】 策略观点 :逆周期政策与稳增长举措有望加码出台 ta le_res a h 研究员: 王双 电 话 : 010- 84183312 Email: 执 业 证书编号: S0940510120012 联 人: 苏国印 电 话: 010- 84183274 Email: 独立性申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 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2 页 研究创造价值 table_content 【 财经新闻 】 证券时报头版:完善市场机制,吸引机构长期资金入市 证券时报头版刊文指出,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近期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回应市场热点问题,提出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上述会议释放的信号引发市场关注。证券时 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均表示,相关会议回应了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维护金融稳定。 多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长期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经过此前两个多月估值压力的释放,目前市场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 稳增长仍是关键因素 快速增长的保险资金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截至 2022 年 2 月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 23.4 万亿元。 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常会及金融委会议清晰传递出资本市场的政策底信号,将促使市场定价重回基本面。会议明确提出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这有利于提振 市场信心。 “随着会议所提出的在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和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落地执行,我们预计经济基本面将见底企稳,市场定价将重回基本面。”该负责人表示。 该人士同时表示,长期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尽管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说是内部经济和政策环境。 此前国常会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办好自己的事”,这既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也是维持资本市场稳定的根本。两次会议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中国资 本市场发展前景值得长期看好。 人保资产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田刚表示:“我们认为当前位置 A 股机会远大于风险,即使市场走势短期有反复,也不会改变年内走高及中长期向上的态势。” 平安资管相关人士表示,尽管近期俄乌地缘冲突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外部环境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但从当前中国所处的增长和政策周期看,国内经济稳增长仍然是决定 A 股市场方向的更关键因素。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及时向市场传递出正面信号,稳定了市场预期,有助于股票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目前 A 股机会大于风险 平安资管相关人士认为,展望 A 股市场未来趋势,经 过此前两个多月估值压力的释放,目前市场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以沪深 300 为例,其估值已回到过去十年的均值。跨资产比较来看,股票相比于债券等资产的性价比已较为明显。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和较强的制造业实力,在各方面展现出充足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中央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和对资本市场的呵护,是我们长期看好 A 股市场发展前景的有力支撑。在市场剧烈波动的当下,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对未来整体投资的前景充满信心。”上述人士说。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3 页 研究创造价值 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的“万亿资管俱乐部 ”成员,太平资产将继续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规模优势,坚持以基本面深度研究为基础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持续挖掘推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投资价值等方面更好地彰显保险资管机构的担当和作为。 谈及人保资产在权益市场的配置策略,田刚表示,人保资产肩负着人保集团投资主力军的使命,权益市场配置策略方面,体现在以长期视野分析判断市场、行业和个股,坚决服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积极挖掘新发展格局中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投资机会。 “因此,在 A 股市场情绪过度悲观、已经不能反映基本 面积极变化的情况下,人保资产会在市场下跌中持续增配权益资产,把握市场超跌带来的难得的投资机会,主动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2015 年、 2018 年,人保资产在市场极度悲观的关键时点,都坚决地增持了 A 股,这次也不会例外。” 他进一步表示,在行业配置上,人保资产高度重视对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自 2020 年以来逐步确定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健康养老四大战略赛道,重点投资四大赛道的优秀企业,这一核心策略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不会动摇。去年底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中央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正适 当靠前发力。人保资产在投资策略上也有呼应,加大了在稳增长相关板块的配置比重。 建议完善吸引资金流入机制 长期资金的入市,将会给市场带来较好的稳定效应。一个机制完善且充满活力的市场,有利于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入市。 有保险资管人士建议完善吸引资金流入的机制,包括加大政策层面支持,吸引保险、外资、银行理财等增量资金入市,进一步提高社保、保险、养老、银行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投资规模,例如鼓励保险资金提升持有 A 股的比重,并在交易、税收等方面对长期投资给予更多政策优惠。 对于长期负债资金来说,降低波动性对于获取 稳定收益有重要意义。 有保险资管人士建议建立促进平稳交易的体制机制,效仿海外成熟经验,在汇金、证金两家基础上,建立以买入并长期持有股票 ETF 为主的平准基金,以降低市场无序波动。同时,适当放开金融衍生品等产品创新,提供更多的股票对冲工具,改善市场长期单边特征。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受到保险资管人士关注,相关人士建议吸引优质的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鼓励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龙头登陆 A 股市场,让国内投资者充分享受中国企业成长发展的红利。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敦促落后的产业和企业及时退出。 ( 来源: Wind) 经济日报头版:把服务业纾困政策落到实处 经济日报头版发表评论文章称,近期,国内疫情再度反复,服务业受到波及,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对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纾困政策落实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现实难题。 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54.9%,比第二产业高 16.5 个百分点。同时,去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 1.1 万亿元,其中服务业企业享受超过 6100 亿元,占到减税降费总额的 一半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纾困政策有效减轻了服务业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4 页 研究创造价值 不过也要看到,服务业增长还低于疫情前水平,仍在恢复之中。今年前 2 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4.2%,比去年12 月加快 1.2 个百分点。今年 2 月份,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出台了 43 项具体政策为服务业纾困。这些政策的着力点,就是要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保持服务业运行稳定,从而更好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新变 化,必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把各项纾困政策落到实处,让政策措施在保持接续性的同时发挥更大作用,让市场主体感受到真正的实惠,度过暂时困难,保有发展信心。 把服务业纾困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在精准。不仅对服务业的帮扶措施要精准,各地疫情防控也要提升精准度,“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错误倾向都要坚决防止和避免。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为服务业恢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精准落实纾困政策,要区分情况,分类施策。对聚集性、接触性行业,要出台政策帮企业渡过难关“活下 去”;对货运服务、物流服务、产业链服务等受疫情影响小一点的行业,要让他们“活得好”,不仅能让企业保持正常运转,还要促进企业效益增长。 把服务业纾困政策落到实处,要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出台纾困政策的目的,就是针对服务业面临的特殊困难,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的呼吁和关切,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因此,政策出台后,各地就要尽快制定发布操作文件和配套办法,让政策能第一时间落地,为企业纾困送上“及时雨”。 确保政策见效,还要加强监测,科学调度。要及时了解掌握服务业运行总体形势,强化对 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预研预判。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要各地区各部门精准发力,直击服务业痛点堵点难点,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相关企业就能够走出困境,实现更大发展。 (来源: Wind) 经参头版评论:综合施策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加上俄乌冲突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笔者认为,为缓解这一压力,各方需综合施策,积极有效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需要对全球通胀形势保持观察和充分重视。 从全球范围看,部分主要经济体都在经历物价水平大幅上涨的困扰。数据显示, 2021 年,全球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 5 年新高。 2022 年以来,全球通胀水平继续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由于供应链问题, 2022 年全球通胀将上升1.5 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这一轮全球通胀短期回落的难度较大。国际供应链冲击、航运 效率下降等因素仍在持续,地缘冲突进一步加剧欧美经济复苏和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的不确定性,打乱了美联储等主要央行通过加息控制通胀的节奏,经济金融制裁也将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胀,使全球通胀回落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要减缓输入性通胀压力,需要多方发力,多措并举。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5 页 研究创造价值 一是针对国际粮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趋涨的形势,着手增加产能,保证国内粮食和大宗商品等物资的充足供应。 粮食供应方面,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在大宗商品供应方面,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强化进出口调节,从供需两方面入手保 障供给。此外,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加快建立多元安全的粮食、能源、原材料等供应保障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战略资源储备,完善储备体系,为保证长期供应安全、价格稳定打好基础。 二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下游企业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环境。 进入 2022 年,虽然国内 CPI 和 PPI 剪刀差有所缩小,但 PPI 仍处于高位, CPI 则仍处于低位,剪刀差的存在挤压了不少企业尤其是中下游企业的利润。 针对这些问题,财政和货币政策都需要继续发力。财政政策方面,要落实好 2.5 万亿元退税减税,切实帮助企业保 持更多现金流,稳定就业,促进投资,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方面,继续发挥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使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数量、成本、覆盖范围得到保障,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减轻企业面临的需求不足、成本上涨等压力。 三是合理引导和稳定消费预期。全球高通胀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因此要审慎推出可能影响消费预期的政策,合理引导和稳定消费预期。同时,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居民收入,加大对困难人群、农村县域消费者的定向支持力度,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来源: Wind) 【行业动态及公司要闻 】 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导体零部件,万业企业参股公司获增资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正在围绕半导体产业,一步一步扎牢产业基础。最新的动向是,大基金开始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3 月 30 日晚间,万业企业披露,大基金二期、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装备材料基金”)拟向公司参股子公司浙江镨芯分别增资 3.5 亿元、 0.4 亿元。这也是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导体零部件公司。本次增资后,公司仍为浙江镨芯第一大股东持股 29.63%,大基金二期持股 17.284%。 根据公告, 2020 年 12 月,万业企业联合境内外投资人以浙江镨芯和镨芯控股为持股主体收购 Compart Systems Pte. Ltd.(简称“ Compart 公司”) 100%股权,交易价格为 3.98 亿美元。浙江镨芯直接持有镨芯控股 73.11%股权,镨芯控股直接持有 Compart 公司 100%股权。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评估基准日, Compart 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为 27.86 亿元,各方确认浙江镨芯投前估值为 15.85 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 Compart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所需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 全球极少数可完成流量控制领域零组件精密加工全部环节的公司之一,产品主要包括气体输送零部件、组件、密封件、气棒总成、质量流量控制器( MFC)等,是集成电路行业中高端 MFC 组件的领先者,公司在中国深圳及马来西亚库林拥有两座工厂。凭借独特的密封件制造工艺和技术,公司多年来服务多家全球知名集成电路设备客户且供应关系稳定保持。 在收购 Compart 公司后,万业企业还抓住半导体设备高景气机遇,于去年 6 月签约海宁启动 Compart 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 30 亿元。目前, Compart 公司相关产品已打入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 供应链,营收持续增长。据悉,浙江镨芯 2021 年度营业收入约 9.2 亿元。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6 页 研究创造价值 增资浙江镨芯是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意味着其对半导体零部件环节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和重视,有助于打造更为完整的本土半导体产业生态圈。 目前,万业企业已在原有的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设备基础上叠加了刻蚀机、快速热处理 /褪火、薄膜沉积、单片清洗机、槽式清洗机、尾气处理、机械手臂等多款前道设备,形成“ 1+N”产品平台模式。 (来源: Wind) 用煤“压力山大” 多家水泥企业 2021 年增收不增利 虽然水泥价格相较于 2020 年有所上 涨,但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天瑞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山水水泥等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 截至 3 月 30 日,已有海螺水泥、祁连山等 16 家水泥企业发布了 2021 年年度报告。根据数据统计,在已经发布年度报告的水泥上市企业中, 10 家企业去年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7 家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上述企业均在年报中表示,煤炭价格上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业绩同比下滑。 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 2021 年水泥行业营业收入 10754 亿元,同比增长 7.3%,利润总额 1694 亿元, 同比下降 10%。相关人士认为,“ 2021 年,水泥行业效益总体水平同比虽有减弱,韧性犹在,行业利润依旧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进入 2022 年 3 月份,全国多地水泥价格上调。有分析人士认为, 2022 年,水泥依旧会面临高成本所带来的压力,但随着需求的缓慢回升以及高增速的基建与固定资产投资落地,行业盈利能力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需求波动 +成本上涨 7 家企业增收不增利 2021 年,水泥行业呈现市场需求波动、成本上涨的局面。从需求面来看,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等增速大幅趋降影响,水泥需求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根据国 家统计局统计, 2021 年全国水泥产量 23.63 亿吨,同比下降 1.2%。 从价格上看,去年下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供给不足,产量下滑,水泥成本大幅上涨,市场价格呈现出先抑后扬。 2021 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并于 2021 年 10 月中旬见顶回落。据数据, 2021 年,秦皇岛动力煤 Q5500 市场价均价为 1031元 /吨,较 2020 年均价 577 元 /吨上涨约 79%。京唐港主焦煤价格均价为 2515 元 /吨,较 2020 年均价 1496 元 /吨上涨约 68%。 虽然水泥价格相较于 2020 年有所上涨,但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天瑞水泥、海 螺水泥、天山股份、山水水泥等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根据数据统计,在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 10 家水泥企业中,天瑞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天山股份等 7 家企业均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中,天瑞水泥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天瑞水泥年报显示, 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7.17亿元,同比增加 4.5%;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盈利 12 亿元,同比减少 35.5%;毛利率由 2020 年的约 34.5%下降至 2021 年的约 25.4%。 水泥行业正迎来 高成本高价格时期 今年以来,随着 3 月份春季开工的启动 ,山西、陕西、河南、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及秦皇岛及相邻辽宁区域相继上调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7 页 研究创造价值 水泥价格。具体来看,山西晋城多家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 30 元 /吨;河南水泥价格从 3 月 7 日至 3 月 15 日累计通知上调 100元 /吨;富平水泥、声威建材、金隅冀东水泥等陕西水泥企业纷纷宣布自 3 月 28 日起,水泥价格上调 60 元 /吨。 陕西某水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上调水泥价格,主要还是由于原材料上涨,公司生产成本增加。” 某券商建材分析师告诉记者,水泥正迎来高成本高价格时期,政府主导的基建与地产政策力度如何是这一时期水泥行业景气度的关键 影响因素。 今年以来,各部委加大稳增长政策实施力度,围绕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400 亿元,高于过去两年分别为 6000 亿元、 6100 亿元的水平。同时,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65万亿元,与去年额度持平,主要用于项目后续融资、农村建设、城市更新等惠民工程。 相关行业研究员葛昕告诉记者:“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开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前两个月,专项债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占比近 64%,与去年全年相比提升约 10 个百分点。” 此外,今年 1 月至 2 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也由负转正,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2 月,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3.7%、 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 20.9%。 (来源: Wind) 【国都策略视点】 策略观点:逆周期政策与稳增长举措有望加码出台 1、外部地缘冲突、内部疫情加剧,短期工业、服务业双双承压放缓。受国内疫情多点面广频发、防控从严影响, 3 月中采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环比分别回落 0.7、 3.2 个百分点至 49.5%、 48.4%,分别为近 5、 7 个月内首次回落至荣枯分界线下方 。其中,非制造业 PMI 环比显著大于制造业回落幅度,反应当月疫情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制造生产业。 此外,对比 3 月多点面广的疫情暴发、 21 年 9-10 月地方能耗双控一刀切政策的当月 PMI 环比降幅 0.7、 0.4-0.5 个百分点,可见3 月国内疫情暴发与防控对制造业的影响明显加剧。 具体从 3 月制造业 PMI 分项指标环比变化来看,当月回落幅度较大的包括新订单( -1.9ppt)、新出口订单( -1.8 ppt)、采购量( -2.2ppt)、进口( -1.7ppt)、生产( -0.9ppt),同时购进价格大幅攀升 6.1ppt、产 成品库存回升 1.6ppt。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反应 3月内外需环比放缓,叠加大宗原材料成本上涨,使得企业原料采购与生产活动减缓,但同时库存被动回升,反应需求放缓产品销售遇阻。 2、综合判断, 3 月受国内疫情多点面广暴发、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多重压力,使得内外需求走软、国内工业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悉数放缓,同时盈利端承受上游原料成本上涨的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 3 月建筑业 PMI 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0.5 个百分点至 58.1%,为近七个月次高,反应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下的基建投资持续回暖。 3、逆周期政策与稳增 长举措有望加码出台。近日国常会、央行一季度例会均释放了加码稳定经济大盘的政策信号,分别释放稳增长政策早出快出、加快财政支出扩大有效投资,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将继续加快前置发行,用于扩大新老基建投资,同时再次降准释放中长线资金,促使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稳中有降,适时下调 MLF 政策利率、 LPR 贷款利率,以扩量降价双发力,提振企业、居民融资意愿与需求,驱动制造业投资、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企稳回暖。 4、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 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日国常会重点提出几点:一要咬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 二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是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去年提前下达的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8 页 研究创造价值 额度 5 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 9 月底前发行完毕;同时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及有一定收 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并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6、央行一季度例会指出,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资金总量方面,央行提出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资金价格方面,央行再次重申,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 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持续恶化、美联储政策超预期收紧、经济恢复动力显著减弱、海外市场大幅震荡等风险。 晨会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 9 页 研究创造价值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 国都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 特定 客户使用 , 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国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实地调研所取得的信息,国都证券研究所及其研究员不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 国都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所涉及的证券品种并进行交易,也有可能为这些公 司提供相关服务。本报告中所有观点与建议仅供参考, 根据本报告作出投资所导致的任何后果与公司及研究员无关,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本报告 版权归国都证券所有, 未经 国都 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 许可 , 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送、发布、复制 ,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 国都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国都证券投资评级 国都证券行业投资评级的类别、级别定义 类别 级别 定义 投资 评级 推荐 行业基本面 向好,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跑赢综合指数 中性 行业基本面稳定,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跟随综合指数 回避 行业基本面向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跑输综合指数 国都证券公司投资评级的类别、级别定义 类别 级别 定义 投资 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在 15%以上 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在 5-15%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变动幅度介于 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跌幅在 5%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