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概览标签 :白细胞减少症、骨髓抑制、肿瘤治疗、毒副作用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报告作者:袁峥琳2021/012021年中国升白制剂行业概览2021 Market Research China Leucocyte-Stimulat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2021 市場調査 China China Leucocyte-Stimulat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2021 LeadLeo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B2B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已形成集行业研究、政企咨询、产业规划、会展会议行业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行业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整、最省时的行业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帮助用户实现知识共建,产权共享 公司致力于以优质商业资源共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热点问题,基于丰富案例和海量数据,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300+ 50万+行业专家库1万+注册机构用户公司目标客户群体覆盖率高,PE/VC、投行覆盖率达80%资深分析师和研究员2,500+细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25万+数据元素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提供行业分析师外派驻场服务,平台数据库、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白皮书等服务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四大核心服务:2021 LeadLeo 报告阅读渠道头豹科技创新网 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头豹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上方二维码阅读研报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详情请咨询添加右侧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微信,邀您进入行研报告分享交流微信群2021 LeadLeo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如化疗、放疗。“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放疗、化疗毒副作用,临床检验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症。骨髓抑制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分为04度,3度及4度被视作重度骨髓抑制。升白制剂是针对该适应症、用于提升体内白细胞数的药物,按照成分分为生物制剂、化学制剂、中药制剂。重度骨髓抑制必须使用起效最快的生物制剂(即G-CSF,也称“升白针”),但其有骨痛等副作用且价格高昂;轻度骨髓抑制阶段无需过快升高白细胞数量,故常用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其用药历史已逾30年。 生物制剂G-CSF临床应用时间最短,自出现后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长效针剂取代短效针剂的进程仍在继续该赛道的中药制剂与化学制剂临床历史较久,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国内尚无生物制剂,而主流的化学制剂利可君片于1982年就已上市,当时治疗骨髓抑制主要依靠中药及化学制剂,死亡率较高;自1993年进口短效针剂首次引入国内,短效G-CSF针剂率先实现国产替代进入平缓期;2012年国内出现第一款长效G-CSF针剂石药集团的“津优力”,但受限于价格、市场教育因素,直至2016年仍处于市场铺垫、预热期;2017年开始,得益于齐鲁制药、恒瑞集团推出的长效G-CSF针剂且其医保谈判进程,长效G-CSF针剂进入快速放量期,销售额超短效针剂。目前升白制剂市场85%被生物制剂占据,未来将稳定扩容。 在预防及轻度骨髓抑制治疗阶段,治疗型升白中药突出重围生物制剂G-CSF的作用原理是催熟、透支白细胞,只可作为升高癌症患者体内白细胞的暂时性手段,且存在副作用“骨痛”等,除非骨髓功能严重抑制到了3度骨髓抑制的程度,否则不建议使用。升白化学制剂单独使用时疗效没有显著优势。升白中药分为辅助型和治疗型,前者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客观疗效难以被市场认可,后者较为创新,轻度病症期及预防期单独使用时,症状缓解更高效,且可量化评估疗效,故其于仅3年开始销售且销量一路走高。 升白生物制剂细分赛道新入竞争众多,技术迭代驱动行业扩容三个细分赛道中,生物制剂赛道新入竞争者最多,目前已经上市的长效化G-CSF均应用“PEG”修饰手段来实现,同质化严重,但目前已有众多在研企业运用其他长效手段来实现G-CSF的升级,或者研发非G-CSF类药物,技术迭代有望驱动行业增长。概览摘要2021 LeadLeo 名词解释 - 07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 定义及应用场景 - 08 分类与对比 - 09 生物制剂 - 10 化学制剂 - 11 中药制剂 - 12 发展历程 - 13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 14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产业链 升白生物制剂产业链 - 15 升白化学制剂产业链 - 16 升白中药制剂产业链 - 17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竞争格局 - 18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癌症患者需求催热行业发展 19 技术迭代成为行业内驱力 20目录2021 LeadLeo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发展趋势 - 长效生物制剂持续扩张 - 22 治疗型中药在病症轻度阶段将扩大应用 - 23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案例分析 - 企业概览 - 24 核心竞争力分析 - 25 方法论 - 26 法律声明 - 27目录2021 LeadLeo 名词解释(1/1) G-CSF: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由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调节造血的糖蛋白因子,对粒细胞前体细胞的活力、增殖、分化和嗜中性白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PEG-rhG-CS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剂型,是在rhG-CSF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共价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而形成的一种蛋白质。 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兴奋骨髓的造血功能、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成熟,临床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症。 OTC:Over The Counter(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的缩写,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分为甲类与乙类,甲类药品按照报销比例的100%报销;乙类是患者自付+报销,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等 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使用的药物。 癌症负担:主要是指新增病例数、死亡人数、被诊断患有癌症后5年的生存率。 辅助治疗药物:也称为附加治疗药物,其并不直接用于预防或对抗疾病,一般与其他药物联用来达到更优质的治疗效果。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医保乙类药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 长效化蛋白药物:长效化蛋白药物是指通过分子改造、化学修饰、固定化等手段对半衰期较短的重组蛋白药物进行创新性改造后得到的长效化药物,该药物因分子量增大、被引入化合物的稳定性较高等原因,在机体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2021 LeadLeo 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定义与应用场景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升白制剂是针对抗肿瘤化疗和放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即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症,CIN)、用于提升体内白细胞数的药物骨髓抑制的原因 化疗的基本原理是杀死体内增殖旺盛的细胞,包括增殖旺盛的癌细胞。而骨髓造血细胞的活跃度同样非常高,所以,化疗无法“甄别”,会一视同仁杀死这些活跃的细胞。这就导致了骨髓造血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有效造血,并且会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的表现 通常发生在化疗后一到三周,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其次是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的生存时间约为5-7天,因此血小板一般在化疗后3-4天开始下降。而红细胞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但骨髓抑制一般在2-4周逐渐恢复,因此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骨髓抑制的临床严重性 如果粒细胞持续低于0.5超过7天,感染的风险几乎是100%。临床上特别重视化疗期间白细胞降低的情况。当出现骨髓抑制需要用药升白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升白制剂。化疗后骨髓抑制(CIN)的分度(单位:109/L)01234血红蛋白 110 109-95 94-80 79-65 65白细胞 4.0 3.9-3.0 2.9-2.0 1.9-1.0 1.0粒细胞 2.0 1.9-1.5 1.4-1.0 0.9-0.5 0.5血小板 100 99-75 74-50 49-25 25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一般规律骨髓抑制癌症治疗最常见毒副作用2021 LeadLeo 分类 代表药物 代表性企业 临床应用特点 原理 起效速度 副作用经济负担生物制剂集落刺激因子G-CSF短效厦门特宝等二十余家 用于大量强化治疗,除非骨髓功能严重抑制到了3度骨髓抑制的程度,否则不建议使用 只是作为升高癌症患者体内白细胞的暂时性手段,并不能帮助患者恢复骨髓造血系统 不可以与化疗同时进行,必须在化疗结束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使用 是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作用于粒系祖细胞,可促进其向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长效外资:安进内资:恒瑞医药,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中药制剂治疗型 升白口服液梦阳药业 既可以作为防和辅助用药,也用于治疗1度2度骨髓抑制,可用量化指标评估疗效 可以与化疗同时进行 通过刺激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大量 G-CSF 和GM-CSF而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改善 骨髓造血功能辅助型芪胶升白胶囊、艾愈胶囊、地榆升白片贵州益佰、成都地奥 起效慢,生物利用度低 侧重康复辅助治疗,可有可无,没有治疗作用 补血、益气、保护肝肾为主化学制剂利可君片(利血生)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仅在轻度骨髓抑制(2度之前)有效性高,对发生重度骨髓抑制(3度和4度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有效率低 可以与化疗同时进行 疗程长 为半胱氨酸的衍生物,具有促进骨髓内粒细胞生长和成熟的作用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分类与对比升白制剂按照成分性质可分为生物制剂、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其中生物制剂是治疗重度骨髓抑制的必备药物,后两者常用于预防、轻度病症用药2021 LeadLeo 机制图示 启动G-CSF受体的二聚化,刺激骨髓中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 提前透支白细胞,打升白针只能治标而不治本最主要的副作用骨头痛主要表现为整个脊柱,特别是腰骶部胀痛,有时是搏动性的抽痛,这种感觉就像骨头里面有锥子在钻一样,连直起腰都很困难。引发并发症 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炎:患者会出现高热和皮疹症状 脾脏破裂:多发生在潜在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和实体肿瘤患者引发“第二癌症”风险因为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接受药物的剂量非常大,如果没有控制好,会刺激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不正常增殖,诱发第二癌症的风险是很高的。定义 机制 分类 结构特点 使用特点 价格由骨髓基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合成,是控制骨髓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造血细胞因子。也称升白针,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加快产生白细胞,让未成熟的白细胞提前成熟短效型G-CSF是由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其氨基端为甲硫氨酸(Filgrastim),在人体的半衰期为3.5小时。 化疗后24-48小时后使用。 作用时间短,需要天天注射,每2-3天抽血复查白细胞,如果还低就继续打针,直到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副作用较为严重70-200元,一般注射5针以上,总体价格比长效G-CSF便宜长效型G-CSF即PEG-rhG-CSF在 Filgrastim 的蛋白分子的N-端进行了聚乙二醇化修饰,变成缓释的药物,半衰期增加到1580 小时。 化疗结束后48小时内用 仅注射一次,作用时间可持续2周,不用频繁的抽血化验血常规 副作用仍然存在,较短效型有所改善。一个化疗周期3000-4000元不良反应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生物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最常用、国内外临床指南首推的的升白药,分为短效和长效,起效快但经济负担大,且约10%30%的患者会发生轻度至中度骨痛2021 LeadLeo 常见药品 成分 药理 临床有效性 不良反应利可君片 为半胱氨酸衍生物有增强骨髓造血系统的功能,促使白细胞增生的作用口服吸收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小檗胺片是从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刺激髓细胞增殖作用,能提高造血干细胞集落因子(G-CSF)的含量,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粒粗细胞的增殖,并向粒系细胞分化 为天然提取物,不良反应小、长期毒性低 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昏、无力、便秘、口干并伴有阵发性腹痛、腹胀等症状,但继续服药均能耐受鲨肝醇片从鲨鱼鱼肝油中分离取得,动物黄骨髓中也有存在,为动物体内固有物质,在骨髓造血组织中含量较多有促进白细胞增生及抗放射线的作用治疗剂量偶见口干、肠鸣亢进,剂量过大可引起腹泻维生素B4又称腺嘌呤,为核酸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DNA 和 RNA 的合成刺激骨髓白细胞增生 单独使用时无明显不良反应碳酸锂 / 有刺激粒细胞系统造血作用碳酸锂由于会造成血锂浓度变化,而目前缺乏锂浓度检测措施,临床上的使用因此受到限制。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化学制剂升白化学制剂价格与不良反应率远低于生物制剂,适合长期服用,利可君片是该领域代表药物,市场份额超80% 口服西药中有效率较高 有效率达到60%-70%有效性高于鲨肝醇约15% 单用鲨肝醇的升白作用缓慢,有效率为55%,需联用其他传统药物, 46周为一疗程; 与维生素B4、利可君或地榆升白片等联合应用效果更好。作为升白治疗的辅助药物,维生素B4与碳酸锂可与其他升白药物同时服用,例如常与地榆升白片联用。2021 LeadLeo 分类 组方/药物主要成份 临床验证充分性 起效速度 生物利用度 路径、指南、共识推荐 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辅助型地榆升白片地榆 仅有少数病例孤证被胃酸降解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无芪胶升白胶囊大枣、阿胶、血人参、淫羊藿、苦参、黄芪、当归不详被胃酸降解2019版中医血液病学、血液疾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与路径解读、2012版肺癌中医治疗临床路径芪胶升白胶囊防治肺癌、乳腺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两虚证)临床研究;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两虚证)临床研究养正合剂 红参 仅有少数病例孤证无无治疗型 生白口服液(合剂)淫羊藿、补骨脂、附子(制)、枸杞子、黄芪、鸡血藤、茜草、当归、 芦根、麦冬、甘草1886例(II期临床第一阶段258例,第二阶段1628例)2019版中医血液病学、血液疾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与路径解读、2018版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肿瘤疾病分册、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血液病分册、2014年版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13年版肿瘤姑息治疗专家共识生白口服液预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 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2018年)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中药制剂中药升白制剂分为辅助型和治疗型,辅助型产品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产品众多且同质化严重,价格低起效慢,治疗型产品近3年才上市,与前者相比疗效更加明确2021 LeadLeo 时间 公司 上市产品1993年日本协和麒麟 短效G-CSF(惠尔血)1998-2013年北京双鹭药业、长春高新杭州九源、厦门特宝、齐鲁制药等二十余家短效G-CSF(立生素、吉粒芬、特尔津、瑞白等)2012年 石药集团 长效G-CSF(津优力)2015年 齐鲁制药 长效G-CSF(新瑞白)2018年 恒瑞 长效G-CSF(硫培非格司亭)国内升白针上市历程 短效产品竞争激烈并实现国产垄断,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 短效产品市场份额远超长效,2014年我国长效G-CSF制剂应用比例仅约为1%,尽管长效针剂津优力、新瑞白已经上市,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 化学制剂与中药制剂在升白药市场的占比均下降2017我国长效G-CSF制剂应用比例已逾50%2018 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国内尚无升白针,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主要依靠化学制剂例如如鲨肝醇、利血生等与辅助型口服中药(复方皂矾丸、生白宝合剂),但均只对2度以下骨髓抑制有效,死亡率高达60% 中药的市场占比约65%-70%。 首个短效G-CSF进口产品进入国内,当时缺少对新药的专利保护机制,rhG-CSF 系列产品陆续被国内共30多家制药企业仿制1993G-CSF空白期化学制剂与中药制剂主导 医保目录调整,长效G-CSF(津优力、新瑞白) 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2019恒瑞的硫培非格司亭谈判降价进入医保长效G-CSF进入医保,快速放量,逐渐超越短效G-CSF短效G-CSF主导时期 治疗3度及以上的骨髓抑制要求极快速起效,必须采取升白生物制剂 升白赛道的生物制剂单价高于中药制剂、化学制剂几十甚至上百倍所以,自生物制剂(G-SCF)出现在升白制剂赛道后,虽然化学、中药升白制剂作为轻度骨髓抑制的治疗用药与重度骨髓抑制的辅助用药,它们的销量并未大幅度被影响,但升白制剂赛道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以销售额计算)还是被生物制剂占据,升白制剂行业的总规模变化也由生物制剂主导 治疗3度及以上的骨髓抑制要求极快速起效,必须采取升白生物制剂 升白赛道的生物制剂单价高于中药制剂、化学制剂几十甚至上百倍所以,自生物制剂(G-SCF)出现在升白制剂赛道后,虽然化学、中药升白制剂作为轻度骨髓抑制的治疗用药与重度骨髓抑制的辅助用药,它们的销量并未大幅度被影响,但升白制剂赛道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以销售额计算)还是被生物制剂占据,升白制剂行业的总规模变化也由生物制剂主导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发展历程自1993年进口短效针剂首次引入国内,短效针剂率先实现国产替代进入平缓期,长效针剂起步晚,近3年快速放量超短效针剂2021 LeadLeo 分别有两款长效G-CSF产品在2012年与2015年上市,但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且由于价格高昂且不进医保,并没有形成规模化销售,未带动升白制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分别有两款长效G-CSF产品在2012年与2015年上市,但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且由于价格高昂且不进医保,并没有形成规模化销售,未带动升白制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7年,长效G-CSF正式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市场教育已有成效,药物可及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保证 2018年,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新第二代长效G-CSF“艾多”获批上市。经医保谈判后,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17-2020年,长效G-CSF销售放量,带动升白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57% 2017年,长效G-CSF正式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市场教育已有成效,药物可及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保证 2018年,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新第二代长效G-CSF“艾多”获批上市。经医保谈判后,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17-2020年,长效G-CSF销售放量,带动升白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57% 由于长效G-CSF自2017年进入医保目录而放量的红利已大部分被释放,2021-2022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连大幅连续放缓,接下来的规模增速将在较小区间内浮动。 未来10-20年,肿瘤新发病例将趋于平稳,作为肿瘤化疗治疗毒副作用的必需品,医患强烈及迫切的刚性需求使得升白制剂行业仍有发展空间。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将有超15个长效化蛋白药物上市,国内长效化蛋白市场将稳定扩张。 90%的新入竞争者将主攻生物制剂的长效G-CSF赛道,但大多是对第一代、第二代长效G-CFS产品的改良,并且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例如该赛道研发较为火热的细分领域为长效G-CSF药物,但90%都是利用最常用的长效化手段即PEG化技术来实现。虽然长效升白生物药目前处于技术迭代状态,但不能保证技术上有突破性革新,其疗效和安全性是否有跨越式的提升,需要临床研究结果来支持。2021年进入稳定扩容期20172020年高速放量期市场预热期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综述市场规模2017年至2020年生物制剂放量带动升白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目前市场85%被生物制剂占据,未来将稳定扩容54.6 59.5 64.7 78.6 95.9 104.4 106.6 111.2 112.4 113.8 9.0% 8.8%21.4%22.0%8.8%2.2%4.3%1.1% 1.2%0.00%5.00%10.00%15.00%20.00%25.00%02040608010012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预测 2022预测 2023预测 2024预测 2025预测升白制剂市场规模 增长率 2016-2024中国升白制剂市场规模、年增长率预测单位:万元2021 LeadLeo 上游 中游 下游原材料生产 由于G-CSF适应症是癌症(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副作用重度骨髓抑制,临床市场依靠高度专注的学术化营销来布局,没有涉足零售端药房 生物药需要保持生物活性,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注射等操作 医疗机构往往不具备完善条件,所以销售终端以各级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为主 由于G-CSF适应症是癌症(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副作用重度骨髓抑制,临床市场依靠高度专注的学术化营销来布局,没有涉足零售端药房 生物药需要保持生物活性,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注射等操作 医疗机构往往不具备完善条件,所以销售终端以各级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为主细胞原料微生物原料动物原料医药企业和外包服务业药物筛选筛选药物申请临床批件推进临床试验生物技术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合同研发组织(CRO)合同生产组织(CMO)合同销售组织(CS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业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 目前,短效G-CSF的销售额不到30%(样本医院2020年数据) 剩余市场70%左右的市场由石药集团、恒瑞医药、齐鲁制药三家参与长效G-CSF市场的企业瓜分 参与长效G-CSF市场的企业覆盖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价值链,包括药物研发、生产、制剂加工、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 目前,短效G-CSF的销售额不到30%(样本医院2020年数据) 剩余市场70%左右的市场由石药集团、恒瑞医药、齐鲁制药三家参与长效G-CSF市场的企业瓜分 参与长效G-CSF市场的企业覆盖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价值链,包括药物研发、生产、制剂加工、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临床用药市场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各级公立医院零售端药房基层医疗机构消费者及患者医药流通 应用重组DNA技术,选用工程菌(例如DH5-PBV220-hGCSF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生产得到一种糖蛋白(甲硫氨酸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长效G-CSF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聚乙二醇化得到的 应用重组DNA技术,选用工程菌(例如DH5-PBV220-hGCSF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生产得到一种糖蛋白(甲硫氨酸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长效G-CSF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聚乙二醇化得到的短效产品生产企业短效产品生产企业长效产品生产企业长效产品生产企业纯化分离中国升白制剂行业产业链升白生物制剂产业链升白生物药上游涉及药物研发,中游为外包服务业,而参与长效G-CSF市场的企业覆盖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价值链2021 LeadLeo 从产业链价值来看,中游的化学制剂企业拥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加速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原料药产量缩减,药价格上升。中游的制剂生产企业为降低原料药外购成本,正逐渐通过收购或新建生产线的方式向上游原料药领域延伸。 目前“原料药+化学制剂”一体化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从产业链价值来看,中游的化学制剂企业拥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加速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原料药产量缩减,药价格上升。中游的制剂生产企业为降低原料药外购成本,正逐渐通过收购或新建生产线的方式向上游原料药领域延伸。 目前“原料药+化学制剂”一体化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主流。产业链上游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病人无法直接服用,其生产与基础化工更为相似,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与中游的制剂行业相比,技术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低。 吉贝尔的上游供应商集中度也较高,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年均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值为51%-55%产业链上游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病人无法直接服用,其生产与基础化工更为相似,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与中游的制剂行业相比,技术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低。 吉贝尔的上游供应商集中度也较高,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年均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值为51%-55% 吉贝尔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 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九州通医药 华润医药 华东医药 吉贝尔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 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九州通医药 华润医药 华东医药上游 中游 下游消费者及患者零售批发专科医院医疗服务综合医院医疗服务外包体检机构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医药电商药店医药流通中间体生产原料药包装药物研发 原料生产化学原料药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原料药供应化学药产、研、销机构原料药、辅料供应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专利原料药化学原料药辅料(淀粉、葡萄糖)化学药(利可君)化学药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与主导企业 主导产品与主导企业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产业链升白化学制剂产业链升白化学药80%的市场份额由吉贝尔药业的利可君片占据,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生产行业与中游化学制剂之间的边界逐渐被打破2021 LeadLeo 上游 中游 下游医药流通 中游较为分散,参与者众多,大企业与小作坊并存,产品同质化严重 中药产业链中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低,所以中药研发、加工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药材培育基地和中药材交易市场 中游较为分散,参与者众多,大企业与小作坊并存,产品同质化严重 中药产业链中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低,所以中药研发、加工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药材培育基地和中药材交易市场 下游的市场选择权较大,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以及较强的市场定价权 中医院是消费的主要市场,现阶段80%以上的销售仍然来自公立中医医疗机构 医药电商集中度逐步提升,作为中药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势态向好 下游的市场选择权较大,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以及较强的市场定价权 中医院是消费的主要市场,现阶段80%以上的销售仍然来自公立中医医疗机构 医药电商集中度逐步提升,作为中药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势态向好中医院连锁药店连锁超市诊所辅料消费者与患者知名企业举例知名企业举例 升白中药的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功效 原材料主要涉及地黄、淫羊藿、苦参、黄芪、当归等 市场参与者 个体药材养殖地 中药材培育基地 中药材交易市场 升白中药的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功效 原材料主要涉及地黄、淫羊藿、苦参、黄芪、当归等 市场参与者 个体药材养殖地 中药材培育基地 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保健食品中药材贸易中药材供应商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中药配方颗粒大宗药材名贵药材粗加工中药材专业市场仓储物流中药消费市场中药研发企业医药电商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产业链升白中药产业链升白中药产业链上游涉及地榆等药材供应商,中游涉及中药研发、加工、生产企业,下游包括医疗机构、商超等销售终端,中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2021 LeadLeo 类别市场竞争概况 价格 齐鲁制药一家独大,其短效针“瑞白”约占35-40%的市场份额 剩余的市场较分散且竞争激烈:北京双鹭药业、石药集团百克、北京四环生物制药、哈药集团生物工程等二十余家厂商争夺市场 目前新入竞争者少 根据2018 年瑞白的各省中标价,计算出其平均中标价约为75 元/支,每个化疗周期短效rhG-CSF 的使用费用大约为1050 元 三足鼎立,国产仅3种产品瓜分市场:齐鲁制药的“新瑞白”、石药集团的“津优力”、恒瑞医药的“艾多” 分别于2015年、2016年、2018年上市,前两者属于生物类似药,而恒瑞的“艾多”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分子,是生物创新药,疗效优于现有品种,且恒瑞的渠道开发、覆盖能力更强 齐鲁制药的“新瑞白” 于2017-2018年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此后被石药集团的“津优力”、恒瑞医药的“艾多”赶超 国内尚无进口长效产品上市,新入竞争者多,市场集中度是否会进一步集中并不确定 齐鲁制药的“新瑞白”最新中标价1705,每个化疗周期2针(总计3410元); 石药集团的“津优力”最新中标价1980元,每个化疗周期2针(总计3960元); 恒瑞医药的“艾多”最新中标价3080元,只 需 1 针 (总计3080元) 平均中标价为1758 元/支, 即每个化疗周期需要花费约3500 元生物制剂化学制剂 集中度高,国内主流的升白药口服化学制剂为吉贝尔的利可君片,1979年上市,在化学生白药市场份额80%以上,年销售额超5亿元 吉贝尔目前是国内外独家生产利可君原料药的企业,也是国内外唯一有能力生产、销售利可君片的生产企业中药 制剂 基本都进入医保乙类 多数辅助型产品价格低廉 治疗型产品(升白口服液)服用一个周期即14天,共计2800(医保可以报销80%) 市场价47.28 元/盒 ,结合乙类医保,每天的治疗成本仅3元 公司在该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1% 市场较为分散,新入竞争者少,销售额、市场份额总体变动幅度小 主要竞争者大多产品为辅助型用药,辅助型产品份额相对较高的为地奥天府药业的地榆升白片(年均4.36亿元),贵州汉方的芪胶升白胶囊(年均3.21亿元),陕西步长的益血生胶囊(年均1.52亿元) 治疗型产品仅有梦阳药业的生白口服液及生白合剂(2018年开始销售,2020年销售1亿元)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短效针长效针中国升白制剂行业竞争格局短效针剂一家独大,竞争激烈,长效针剂三足鼎立2021 LeadLeo 56.98%58.43% 58.09%61.34%63.65%67.27% 67.40% 68.14%73.51%76.62%79.95% 80.32%83.38%88.82%89.51%27.77% 27.64% 27.65%31.39% 32.04%34.23% 34.25% 34.40%36.66%39.81%41.24% 41.07%45.55%48.44%51.3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2000-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发病率(男性) 发病率(女性)32.236.741.1256.65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5 2016 2017 2018 2024E新发癌症病例数(万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量情况升白制剂缓解癌症治疗副作用的必需品 从癌症治疗的化疗方案角度来说,化疗药最先杀伤的是白细胞,最先表现的是白细胞下降,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极易发生感染,并且癌症病人一般情况往往差一些,感染一旦发生会迅速发展,甚至导致死亡。故临床癌症治疗对升白制剂的需求是刚性的。 居高不下且逐年升高癌症治疗病例数将成为升白药市场发展的催化剂中国癌症发病率全球第一,且呈上升态势 根据全球癌症负担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23.7和30.2 我国肿瘤发病率在人口老龄化、人口城市化、饮食习惯变化、环境污染四大因素的促进下得以实质性提升。在我国,每65个人当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癌症,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就有超过5人死于癌症. 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我国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以我国癌症男性发病的第1位、女性第3位的肺癌为例,2000-2014年肺癌男女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驱动因素分析癌症患者需求催热行业发展中国癌症患者数量每年新增429万人,化疗仍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抗化疗副作用的必需品,升白药的国内市场远未饱和2021 LeadLeo 对一些竞争格局相对较差的药品进行带量采购,将节约的医保费用腾换给纳入医保的创新药; 企业将在政策支持下的创新窗口期,快速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公司名称 药品长效化方式研发进展亿帆医药 贝格司亭FC融合蛋白美国lll期临床中美福源rHSA/GCSFHSA融合蛋白b期临床厦门特宝Y 型PEG-G-CSFY 型PEG化现已申报临床 III 期,预计 2021年获批双鹭药业PEG-rhG-CSFPEG(目前最常用且简单易行的修饰技术)即将报产格兰百克 IV期临床新时代 III 期临床天津派格 I期临床奥赛康 I期临床九源基因I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出组。 长效G-CSF赛道参与者增加 新型升白生物开辟新赛道 国家政策推进药物创新优先审评审批制度MAH制度试点医保谈判 没有生产许可的研发企业可委托给其他多个企业代产,使得该研发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稳定且体量大的收入 提高新药研发的积极性,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两年审评速度显著提高,以前年度累计积压待审业务量也得到缓解,2016年底待审业务量较2015年减少48.2%,创4年新低 上市时间成本显著降低,从而促进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自1991年以来,只有G-CSF被批准用于预防重度骨髓抑制。即使应用G-CSF,部分化疗方案中仍有80%以上患者会发生四级CIN,并且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最低点通常发生在第68天,严重感染、发热、菌血症和死亡等临床不良后果仍然时有发生。该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医学工作者尚未解决的难题。 普那布林,一种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激活剂,是一种非G-CSF类药物,通过逆转由化疗药物诱导的骨髓中嗜中性粒细胞的阻断形成,维持中性粒细胞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一个不同于G-CSF的作用机制来减少早期骨髓抑制的发生。 万春医药计划于2021第一季度在中国和美国同步提交普纳布林(Plinabulin)针对骨髓抑制即白细胞减少症(CIN)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上半年揭晓普纳布林的抗癌试验III期数据。万春医药有望推出30年来首个“突破性治疗品种”30年以来,G-CSF仍有临床问题亟待解决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中国升白制剂行业驱动因素分析技术迭代成为行业内驱力长效G-CSF赛道不断有新入竞争者,现有药物存在短板催生新型升白生物,医保谈判、MAH 制度加速药品创新2021 LeadLeo 长效化重组蛋白延长重组蛋白半衰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014年-2020年升白生物制剂中长效针剂与短效针剂销售额占比1%4%23%26%51%66%70%99%96%90%74%49%34%3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