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3 月 31 日 公司研究 公司2022Q1 业绩超预期,三大业务全面提速 华工科技(000988.SZ)系列跟踪报告之二 买入(维持) 当前价:21.04 元 作者 分析师:刘凯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 021-52523849 分析师:石崎良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70005 021-52523856 联系人:杨德珩 市场数据 总股本(亿股) 10.06 总市值(亿元): 211.56 一年最低/最高(元): 19.57/32.29 近3 月换手率: 69.48% 股价相对走势 收益表现 % 1M 3M 1Y 相对 -7.15 -10.59 16.98 绝对 -14.30 -24.48 1.51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联接世界,感知未来华工科技(000988.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1-10-21) 事件: 2022 年 3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2 Q1 业绩预告和 2021 年年度报告: 公司预计 2022 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2-2.3 亿元,同比增长 75.88%-102.27%,扣非净利润为 1.82-2.12 亿元,同比增长 83.95%-114.27%,基本每股收益为0.2-0.23 元。 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为 101.67 亿元,同比增长 65.65%;实现归母净利润 7.61 亿元,同比增长 38.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44 亿元,同比增长 53.12%;毛利率为 17.04%,同比减少 6.73pcts;净利率为 7.36%,同比减少 1.45pcts。 公司2021Q4营业收入为27.98亿元,单季环比增长2.53%,单季同比增长71.98%;实现归母净利润-0.41 亿元,单季同比由盈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3 亿元,单季同比由盈转亏;毛利率为 14.79%,单季环比减少 2.44pcts,单季同比减少7.22pcts,净利率为-1.72%。 点评: 公司2021 Q1 业绩超预期,所聚焦赛道的市场主体业务大幅增长。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所聚焦赛道的市场主体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其中,联接业务, 5G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客户对光模块、数字小站的需求增长较快。感知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厂家对公司 PTC 加热组件、传感器的需求快速增长。智能制造业务,受益于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的快速扩容、智能制造迎来加速发展期,公司的激光装备、智能产线订单增长较快。 2021 年公司营收破百亿,三大业务全面提速。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和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以及激光防伪包装业务三大业务格局。公司 2021 年完成校企改制后,将核心业务锚定新基建、新能源、工业数智化等发展赛道,正式迈入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的新阶段,2021 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100 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智能制造业务: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制造领域提供广泛而全面的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和智慧工厂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激光装备制造商之一,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 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重点围绕“切、焊、洗”三大业务,聚焦高端市场、优质客户,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建设单机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的产品体系,开发“专精特新”高毛利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激光精密系统事业群在夯实巩固泛电子行业的基础上,紧抓日用消费品和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期,倍增投入,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态势。在半导体、PCB、量测等领域工艺制程深入研究,打造、优化半导体切割装备、PCB 打孔、miniLED、3D视觉分拣等应用领域行业领先、专精特新的产品,向核心制程高端装备迈进,构建事业群“纳米级高端智能装备”为核心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2021 年公司激光加工及系列成套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26.07 亿元,同比增长38.03%,其中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8%,精密系统事业群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30%。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华工科技(000988.SZ) 联接业务:公司拥有业界先进的端到端产品线和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光电企业,服务全球顶级通信设备和数据应用商,智能终端业务立争打造个人、家庭、网络智能融合通信终端的世界级企业。 面向无线网、传输网、接入网和数据中心,加快高端产品研发进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400G、800G 产品系列,1.6T 光模块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持续推进硅光芯片的流片验证,硅光模块进入小批量阶段。网络终端业务紧抓 5G室内覆盖的建设增长需求,基于 5G 无线小站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丰富产品系列。拓展“智能汽车”领域,开发激光大灯光电转换模组、AR-HUD 等新产品,为未来可持续增长夯实基础。 2021 年公司光电器件系列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53.80 亿元,同比增长103.38%,其中智能终端业务方面,成功开拓网络终端新领域,Joinsite 系列无线小站产品大批量发货,收入规模同比增长 670%,光学业务依托“棱镜+码盘”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 50%。 感知业务:公司致力于为家电、汽车、OA、医疗、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提供温度、湿度、光、空气等多维感知和控制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的发展,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传感器业务重点攻克电控等核心关键技术,面向智慧电网、智能家电等战略市场优化;激光全息防伪业务进一步加快 IMR 技术及产品工艺的学习和吸收,力争性能媲美国际水平,并创新光学纹理与印刷相结合的新效果、新产品实现行业领先,对标国际一流,预研显示面板 IMR 技术、INS 产品及工艺、TOM 产品及工艺。 2021 年公司敏感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15 亿元,同比增长 41.8%,激光全息防伪系列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89 亿元,同比增长 14.17%,其中新能源汽车 PTC 加热器销售增幅达到 176%,汽车温度传感器销售同比增幅超过47%,压力传感器完成全自动芯体及组装净化车间建设,研发及制造水平达到全球领先。 校企分离改革完成,超额业绩奖励激发管理层活力。2021 年公司完成校企分离改革,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恒基金,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截至 2022 年 3 月国恒基金持股比例为 19%。2020 年 11 月,公司董事长马新强以及其他 39 名公司管理团队成员、核心骨干员工共同出资设立有限合伙润君达,并对国恒基金出资 1.5 亿元。根据国恒基金 2021 年 5 月 12日的合伙协议补充协议各方同意,以公司2020 年度经审计的经营性净利润为基数(若低于 4.5 亿元,则以 4.5 亿元为基数),2021 年至 2023 年,若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实现年化 15%复合增长率,即 2023 年经营性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长 52.09%,且每年较上年目标值增长率不低于 5%,则润君达将以原值从武汉市国资委控制下的国投创新、旅游体育集团、碧水集团、地铁集团受让共 9.8 亿元基金份额。公司 2020 年经审计的的经营性净利润低于 4.5 亿元,因此当 21-23年公司的经营性净利润分别至少达到 4.73/4.96/6.84 亿元时,即可兑现该受让协议。校企分离改革后,公司的核心骨干参与到员工持股平台,并增加相应的业绩激励,将在公司成立 20 年后重新激发新的活力。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华工科技(000988.SZ)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在公司治理层面,控制权变更将带来积极变化,同时超额业绩奖励有望充分激发管理层活力;在业务层面,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汽车 PTC 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及 5G 深度覆盖带动小基站业务成长潜力。考虑到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022-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3(下调 16.82%)、14.28(下调 12.71%)亿元,预计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18.8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TC 拓展不及预期,光模块市场竞争加剧,5G建设需求周期波动。 图表 1: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6,138 10,167 13,577 17,810 23,167 营业收入增长率 12.40% 65.65% 33.54% 31.18% 30.07% 净利润(百万元) 550 761 1,063 1,428 1,887 净利润增长率 9.49% 38.24% 39.71% 34.33% 32.13% EPS(元) 0.55 0.76 1.06 1.42 1.88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8.29% 10.30% 12.70% 14.75% 16.53% P/E 38 28 20 15 11 P/B 3.2 2.9 2.5 2.2 1.9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时间为 2022-03-3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华工科技(000988.SZ) 1. 公司部分季度财务指标 图表 2:华工科技近两年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及成本情况 图表 3:华工科技近两年单季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华工科技近两年合同负债情况 图表 5:华工科技近两年存货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表 6:华工科技近两年存货周转率情况 图表 7:华工科技近两年应付账款周转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华工科技(000988.SZ)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利润表(百万元)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 6,138 10,167 13,577 17,810 23,167 营业成本 4,679 8,435 11,094 14,568 18,894 折旧和摊销 175 209 234 244 256 税金及附加 30 45 54 71 93 销售费用 457 526 611 712 811 管理费用 270 421 543 623 811 研发费用 331 407 543 712 926 财务费用 -38 -59 46 25 9 投资收益 212 332 230 200 100 营业利润 631 822 1,159 1,561 2,065 利润总额 632 825 1,159 1,561 2,065 所得税 92 77 104 140 186 净利润 540 748 1,055 1,420 1,879 少数股东损益 -10 -13 -8 -8 -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550 761 1,063 1,428 1,887 EPS(元) 0.55 0.76 1.06 1.42 1.8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经营活动现金流 375 86 1,079 1,912 2,211 净利润 550 761 1,063 1,428 1,887 折旧摊销 175 209 234 244 256 净营运资金增加 -136 940 794 510 997 其他 -215 -1,824 -1,011 -270 -929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 -15 -1,053 88 -10 -110 净资本支出 -235 -347 -151 -210 -210 长期投资变化 496 567 0 0 0 其他资产变化 -277 -1,272 239 200 100 融资活动现金流 184 1,029 -676 -99 -112 股本变化 0 0 0 0 0 债务净变化 242 932 -584 0 0 无息负债变化 783 1,138 857 1,667 2,074 净现金流 540 60 490 1,803 1,989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总资产 11,076 13,884 15,131 18,102 21,899 货币资金 3,239 3,320 3,811 5,614 7,603 交易性金融资产 88 123 111 111 111 应收账款 2,147 3,009 3,394 3,918 4,633 应收票据 306 194 272 356 463 其他应收款(合计) 66 85 136 178 232 存货 1,692 2,046 2,346 2,814 3,674 其他流动资产 441 417 421 425 430 流动资产合计 8,468 9,972 11,306 14,311 18,154 其他权益工具 18 20 20 20 20 长期股权投资 496 567 568 568 568 固定资产 1,497 1,653 1,550 1,456 1,365 在建工程 49 46 124 183 227 无形资产 291 264 272 273 273 商誉 0 0 0 0 0 其他非流动资产 63 1,117 1,120 1,120 1,120 非流动资产合计 2,608 3,912 3,825 3,791 3,745 总负债 4,386 6,455 6,728 8,394 10,469 短期借款 781 571 0 0 0 应付账款 1,336 1,868 2,219 2,914 3,779 应付票据 1,285 1,238 1,331 1,748 2,267 预收账款 0 0 0 0 0 其他流动负债 75 347 552 806 1,127 流动负债合计 4,044 4,939 5,180 6,805 8,825 长期借款 152 1,281 1,281 1,281 1,281 应付债券 0 0 0 0 0 其他非流动负债 177 217 252 294 347 非流动负债合计 342 1,516 1,547 1,590 1,643 股东权益 6,690 7,429 8,403 9,707 11,430 股本 1,006 1,006 1,006 1,006 1,006 公积金 2,755 2,806 2,913 3,055 3,166 未分配利润 2,865 3,565 4,442 5,611 7,231 归属母公司权益 6,638 7,389 8,372 9,684 11,414 少数股东权益 52 40 32 24 16 主要指标 盈利能力(%)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毛利率 23.8% 17.0% 18.3% 18.2% 18.4% EBITDA 率 11.5% 7.1% 8.6% 9.2% 9.7% EBIT 率 8.5% 4.9% 6.8% 7.8% 8.6% 税前净利润率 10.3% 8.1% 8.5% 8.8% 8.9% 归母净利润率 9.0% 7.5% 7.8% 8.0% 8.1% ROA 4.9% 5.4% 7.0% 7.8% 8.6% ROE(摊薄) 8.3% 10.3% 12.7% 14.7% 16.5% 经营性 ROIC 9.2% 6.5% 11.1% 15.8% 20.2% 偿债能力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资产负债率 40% 46% 44% 46% 48% 流动比率 2.09 2.02 2.18 2.10 2.06 速动比率 1.68 1.60 1.73 1.69 1.64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 7.11 3.96 6.54 7.56 8.91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 11.35 7.17 11.47 13.79 16.75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 费用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销售费用率 7.45% 5.17% 4.50% 4.00% 3.50% 管理费用率 4.40% 4.14% 4.00% 3.50% 3.50% 财务费用率 -0.63% -0.58% 0.34% 0.14% 0.04% 研发费用率 5.39% 4.00% 4.00% 4.00% 4.00% 所得税率 15% 9% 9% 9% 9% 每股指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每股红利 0.06 0.08 0.12 0.16 0.21 每股经营现金流 0.37 0.09 1.07 1.90 2.20 每股净资产 6.60 7.35 8.33 9.63 11.35 每股销售收入 6.10 10.11 13.50 17.71 23.04 估值指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PE 38 28 20 15 11 PB 3.2 2.9 2.5 2.2 1.9 EV/EBITDA 28.3 30.2 17.9 12.2 8.5 股息率 0.3% 0.4% 0.5% 0.7% 1.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评级 说明 行 业 及 公 司 评 级 买入 未来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 15%以上 增持 未来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 5%至15%; 中性 未来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 未来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 5%至15%; 卖出 未来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 15%以上; 无评级 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基准指数说明: A 股主板基准为沪深 300指数;中小盘基准为中小板指;创业板基准为创业板指;新三板基准为新三板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 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 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创建于 1996 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属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信赖依据。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分发,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本报告的版权仅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进行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光大证券研究所 上海 北京 深圳 静安区南京西路 1266 号 恒隆广场 1 期办公楼 48 层 西城区武定侯街 2 号 泰康国际大厦 7 层 福田区深南大道 6011 号 NEO 绿景纪元大厦 A 座 17 楼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机构 香港 英国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香港铜锣湾希慎道 33 号利园一期 28 楼 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 64 Cannon Street,London,United Kingdom EC4N 6A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