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李艾洁动脉橙/数字资讯部 全球内窥镜价值趋势报告2021主要观点 全球内窥镜领域投融资规模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没有大幅度变化,直到2020年进入融资爆发期,融资事件数和总额大幅度攀升,2021年全球有32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8.69亿美元,同比上升46%,创新型内窥镜融资火热,出现频率高且金额偏大; 2021年一次性内窥镜领域产生7起融资事件,吸引腾讯投资、礼来亚洲基金、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局;元禾原点、礼来亚洲基金、同创伟业等机构早已布局,并且多次加注同一家公司,陪伴项目长期成长; 国内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招投标以进口为主,国内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国产替代率逐年上升; 内窥镜耗材化趋势明显,一次性内窥镜更利于有利于内镜手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国内诞生的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一次性内窥镜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误诊率,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目前国内有20家企业旗下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获批并逐渐商业化,备受行业青睐。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2015-2021年全球&中国内窥镜领域融资概况 全球内窥镜领域产业图谱 2015-2021年全球&中国内窥镜领域融资趋势 全球内窥镜领域投融资细分赛道交易轮次和数量统计 2021年全球内窥镜领域资本趋势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 内窥镜是临床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医务人员可使用内窥镜器械在直视下或辅助设备支持下,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 根据Evaluate MedTech和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2017年全球内窥镜市场销售规模为206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内窥镜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美元,2017至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9%,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复合增速。 本报告着重关注内窥镜的新兴产品,围绕一次性内窥镜、复合内窥镜、内镜介入手术机器人、内窥镜AI辅助诊断系统、3D内窥镜以及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展开分析。内窥镜-产业概述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 从全球来看,内窥镜领域投融资在2015年至2019年间没有大幅度变化,直到2020年进入融资爆发期,融资事件数和金额大幅度攀升,总额同比上升539%,平均融资额从2019年的663万美元上涨到2020年的2700万美元;2021年全球有32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8.69亿美元,同比上升46%。 2021年全球范围内平均每起事件的融资金额为2715万美元,具体来看,主要是内镜介入手术机器人企业单笔融资额偏高。例如: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的精锋医疗、完成9500万美元基石投资轮的微创机器人等。内镜介入手术机器人企业市场潜力大、涉及产品技术壁垒高,一直以来颇得资本青睐,带动了整个内窥镜领域融资水平。 国内同样呈上升趋势,2021年内窥镜领域共产生2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为7.79亿美元,融资额同比上涨37%。2015-2021年全球内窥镜企业融资趋势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 据动脉橙产业智库数据,2021年,一次性内窥镜领域共迎来了7起融资事件,新光维医疗、瑞派医疗这类初创企业在完成多次融资的同时,还吸引了礼来亚洲基金、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局。 从轮次来看,大部分获得融资的初创企业当前都处于A轮,从2021年开始才有新光维医疗、瑞派医疗和阿酷育这3家企业逐渐走向B轮,说明国内一次性内窥镜领域在2021年正式拉开帷幕。 从投资机构来看,腾讯投资在2021年初次入场,帮助瑞派医疗完成战略融资;但元禾原点、礼来亚洲基金、同创伟业等机构早已入局,并且多次加注同一家公司,陪伴项目长期成长。一次性内窥镜领域未来的爆火程度可见一斑。2021年内窥镜领域资本趋势:头部机构纷纷入场,一次性内窥镜融资火热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 2015-2021年国内内窥镜领域热门赛道 2021年全球内窥镜领域大事件盘点 全球内窥镜领域价值企业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2015-2021年内窥镜热门赛道&大事件 一直以来,国内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主要由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富士等由外资厂商垄断;因此国产替代是内窥镜行业主逻辑,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内窥镜的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23.7%下降至2018年的20.6%。 国内内窥镜领域的招投标以进口为主,但国产品牌的市场也在快速扩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30年国产品牌的渗透率将达到27.7%。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内窥镜领域热门话题(1):招投标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率逐年上升 内窥镜极易引发交叉感染事件,同时又有购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周转频率低、维修成本高等问题,由此更为经济的一次性内窥镜应运而生。 一次性内窥镜无需维修、清洗、消毒等费用,极大地减轻了医院负担,据蛋壳研究院报告梳理,传统内窥镜至少配备2条软镜及一台主机,总进院价约200万元,而一次性内窥镜配备数条一次性内窥镜及一台主机,总价仅约10万元,因此一次性内窥镜更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内窥镜业务。加上政策鼓励,一次性内窥镜进入下沉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30年全球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将达到94亿美元。 在这种行情下国内诞生了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一次性内窥镜企业,例如成立于2015年的瑞派医疗,不仅完成5起融资,吸引了红杉、腾讯、元禾原点等明星机构,同时已累计申请各类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打破了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一次性内窥镜的弯道超车。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内窥镜领域热门话题(2):耗材化趋势明显,一次性内窥镜实现弯道超车 4K医用内窥镜通常用于精细的手术,因为其具有较宽的色域和出色的色彩再现,可以真实再现内窥镜系统捕获的图像,同时4K医用内窥镜还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更清晰的视野及更准确的位置感知,并使细微的病变更容易被发现,从而防止误诊,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提高手术效率,减轻医生疲劳。 4K医用内窥镜属于大势所趋,医用内窥镜装置的研究进展曾提到,高保真率和提升成像效果是未来医用内窥镜的两个发展方向,因此这个赛道也备受行业青睐,国内有20家医疗器械公司的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获药监局批准并逐步实现商业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30年全球4K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增加至94亿美元,占203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总规模的23.8%。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内窥镜领域热门话题(3):国内20家企业旗下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获批2021年全球内窥镜领域大事件盘点注: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全球内窥镜领域价值企业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