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版)-41页_1018k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 2020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2021年 12月 序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价值已经受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重视。 2019 年 10 月 24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为我国推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各方的努力下,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着力推进“两个强国”建设,加快推动以区块链为代 表的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想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下大功夫。从目前的情况看,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是人才培养最大的痛点;二是随着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区块链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研究、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专业机构,肩负着“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 人才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构建 区块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体系和开放生态系统 ,中心联合行业龙头企业, 以做大做强区块链产业为目标, 加快推进区块链 产业人才研究、标准制定、人才评价、产教融合等工作。此次,由中心牵头编写的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 2020 年版) 从人才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梳理了区块链产业人力资源发展情况,提出相关区块链产业人才工作建议。由于时间仓促,报告中存在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目 录 报告相关说明 . V 核心观点 . VI 第一章 区块链产业发展综述 . 1 1.1 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概述 . 1 1.2 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 2 1.3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2 1.4 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 4 1.5 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 6 第二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需情况 . 9 2.1 区块链产业人才画像 . 9 2.1.1 男女比例相差较大 . 9 2.1.2 整体年龄比较年轻 . 9 2.1.3 工作经验相对成熟 . 10 2.1.4 学历水平普遍较高 . 11 2.1.5 技术专业背景为主 . 11 2.2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分析 . 12 2.2.1 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 12 2.2.2 不同行业供需差异较大 . 12 2.2.3 核心研发人才供给不足 . 13 2.2.4 中西部城市人才缺口大 . 15 第三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薪酬分析 . 16 3.1 行业整体年薪逐年上涨 . 16 3.2 横向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 16 3.3 核心研发岗位薪酬最高 . 17 3.4 薪酬年龄分布呈纺锤状 . 18 3.5 重点城市薪酬远超均值 . 18 第四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情况 . 20 4.1 国家层面加强监管规范,肃清行业环境 . 20 4.2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力求筑巢引凤 . 21 4.3 各大高校竞相开设课程,加强人才培养 . 24 4.4 社会机构积极开展培训,助力人才供给 . 25 第五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7 5.1 存在的问题 . 27 5.1.1 区块链产业人才整体供需矛盾突出 . 27 5.1.2 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熟 . 27 5.2 建立区块链产业人才治理体系 . 28 5.2.1 开展区块链人才研究 . 28 5.2.2 加强区块链人才培养 . 29 5.2.3 健全区块链人才评价机制 . 29 5.2.4 打造精准就业的区块链人才服务体系 . 29 5.3 加强政策支持,构建区块链人才发展生态 . 30 III 图目录 图 1 2018-2023 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 1 图 2 区块链产业格局 . 2 图 3 2020-2024 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 3 图 4 2018-2023 年中国区块链支出规模及增长情况预测 . 3 图 5 2015-2019 年中国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 . 4 图 6 2019 年中国区块链各领域占比 . 4 图 7 全球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 . 5 图 8 区块链技术专利来源国家 /地区分布 . 5 图 9 区块链技术专利应用国家 /地区分布 . 6 图 10 2019 年主要国家区块链科研论文发表量 . 6 图 11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区块链 ”的省市自治区 . 7 图 12 国内区块链与具体行业的结合政策 . 7 图 13 我国区块链政策地域分布 . 8 图 14 区块链产业人才性别分布 . 9 图 15 区块链产业人才年龄段分布 . 10 图 16 区块链产业人才工作年限分布 . 10 图 17 区块链产业人才学历分布 . 11 图 18 区块链专业人才背景分布 TOP15 . 11 图 19 近三年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变化趋势 . 12 图 20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行业分布 . 13 图 21 区块链产业人才需求行业分布 . 13 图 22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岗位分布情况 . 14 图 23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城市分 布 . 15 图 24 区块链领域近三年产业人才平均年薪 . 16 图 25 全国区块链产业人才与其他行业人才平均年薪情况 . 17 图 26 区块链产业人才各岗位平均年薪 前 15 排名 . 17 图 27 区块链产业人才各年龄段平均年薪分布 . 18 图 28 北上广深杭区块链产业人才与其整体平均年薪对比 . 19 图 29 2016-2019 年与区块链 产业人才相关的国家政策 . 20 图 30 我国开设区块链课程和专业的高校 . 24 图 31 区块链 产业人才 岗位图谱 . 29 IV 表目录 表 1 全国区块链产业基金概况 . 8 表 2 各地区区块链产业人才相关政策 . 21 表 3 国内大学区块链相关课程研究 览 . 24 V 报告相关说明 一、区块链企业样本说明 本报告界定的区块链产业的研究范围指的是提供区块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品和服务的各类企业,研究中涉及到的对象类型包括以下两种:一是 专注于区块链领域,提供区块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品和服务的区块链企业,岗位样本包含该类型企业内部所有岗位 ;二是 利用区块链 技 术改造或重塑自身产品或业务的企业,包含实体经济企业、公共事业以及其他产业企业等,岗位样本包含该类型企业内部涉及到区块链的岗位。 二、区块链产业人才定义 本报告涉及的区块链产业人才指的是推动区块链底层相关技术开发,平台建构及相关技术研究、保障区块链技术服务落地应用的各类岗位人才,具体涵盖技术开发研究、产品设计、产品开发、 产品运营、行业分析、金融服务、市场营销等各类型岗位人才。 三、研究 方法说明 本报告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定性研究:共面向区块链 领域企业专家开展深度访谈,并对 区块链 产业政策、企业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行动、产业专家的观点见解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效梳理,形成本次研究的观点支撑体系。 2.定量研究:对区块链企业的岗位人才 需求情况、与岗位对应的人才供应情况进行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形成本次研究的数据支撑基础。 3.数据来源:报告中有关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和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VI 核心观点 在国内,区块链发展紧跟世界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经历了区块链 1.0 到区块链 2.0,当前处于区块链 3.0 的阶段,当前区块链技术正努力落地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金融服务等领域。目前, 国内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超过 10 万家 ,但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起步晚等特点。 我国区块链产业人才画像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 从 区块链产业人才年龄段分布 来看,35 岁以下的人才占比为 74.26%,说明区块链产业人才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 2、 从 区块链产业人才的工作年限分布 来看,工作 5 年以上的人才占整个行业的 68.06%,说明该产业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具备行业知识、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基数,他们将是推动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稳定力量 ; 3、 从 区块链产业人才专业分布 来看,最多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 10.47%, 软件工程排名第二,占 4.3%, 工程管理排名第三,占 3.43%, 这反应了区块链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即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逐渐与多行业融合的格局 ; 4、从 区块链产业人才的学历分布 来看,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 89.85%。其中,本科占比为 67.69%,硕士占比为 21.38%,博士为 0.78%, 这表明大部分区块链产业人才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当前具备区块链技术前沿研究能力的人才数量较少。 我国区块链产业人才供需情况主要有以下结论: 1、 整体供需方面 ,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同比增长 持续增加,愿意进入区块链行业的人才增多 , 随着国家对区块链领域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人才需求回归理性; 2、 行业供需方面 ,互联网 行业是区块链人才供给排名第一的行业领域, 占比为 74.02%, 其次是金融,占比为 10.26%, 制药医疗 、互联网行业是区块链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两个行业; 3、 城市供需方面 ,人才供给与需求前 15 的城市多分布在东部地带,中西 部以武汉、重庆、成都、长沙、西安为代表,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位居前五。 我国区块链产业人才平均年薪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从整体薪酬水平来看 ,区块链平均年薪明显高出各大行业,比领先的金融行业高出 3.27 万元,比互联网高出 4.26 万元 ,这说明区块链从业人员的薪酬是具备竞争力的; 从岗位薪酬分布来看 , 架构师平均年薪最高,为 49.04 万元 , 其次是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均年薪为 42.64 万元 ,排名第三的是 后端开发 ,平均年薪为 30.81 万元,其他岗位人才的平均年薪均在 30 万以下 ; 从城市薪酬分布来看 ,深圳平均年薪最高,为 32.63 万元;北京位居第二,为 31.68 万元;杭州紧随北京之后,以31.41 万元的年薪位居第三。上海排名第四,为 28.86 万元;广州为 25.91 万元,位居第五。 在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方面 ,以高校专业培养为主,民间教育机构充实专业技能知识为辅,现正在形成多层次、各有侧重的高校、职业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格局。各地政府也相应与高校、企业携手合作,协调区块链人才供需两端,形成研究到应用、培养到就业的闭环,加速“产学研”有效运作。 VII 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人才供给相对滞后,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行业人才存量转型难以快速响应产业需求;二是区块链产业人才区域不平衡。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人才储备与梯队建设都较为完备,但是在中西部城市城市,人才存量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三是区块链产业人才质量难以匹配产业发展需求。区块链产业正处在不断更迭的发展时代,产业内知识更迭速度极快,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程度高,现有高校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体系,企业与社会机构培养力量不足。 在人才政策方面,建议当前区块链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普及区块链知识为基础,以培养 区块链产业亟需的行业应用人才为核心,持续推动构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承担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等多个参与主体的优势资源,从岗位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助力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1 第一章 区块链产业发展综述 1.1 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概述 当前,各国政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对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本身大多是支持和鼓励态度,对虚拟货币、稳定币及相关应用的监管态度则愈加趋严。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 2019-2020 年,全球 有 24 个国家发布了专门针对区块链产业发展及行业监管方面的专项政策或法律法规。欧盟、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等国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制定了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巴西、俄罗斯、韩国、阿联酋等国重点探索数字货币及金融监管。 截至目前 ,各国 政府部门发起或参与的区块链实验项 目数量超 235项,主要涉及金融、公共服务、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公共投票、土地认证 /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其中,中国、美国、荷兰、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政府部门参与项目数量较多,在探索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方面表现更加积极主动。各国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创新研究, 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英国申请区块链专利数量靠前 ,其中, 身份授权、信息安全、数据服务、支付等方向申请专利数量较多。 随着各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与区块链技术受认可度的提升,全球区块链市场支出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根据 IDC 发 布的全球区块链支出指南 2020 , 2020 年全球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将达到 42.8 亿美元,全球 五年复合年增长率 为 57.1%, 亚太地区为55.3%,到 2023 年,全球支出将达到 144 亿美元;分行业支出来看,金融行业在区块链解决方案上的投入是最大的,但制造业和资源行业在 2018-23 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将最快,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0.5;具体的应用方场景向则集中在跨境支付和清结算、贸易融资、交易后结 算和监管合规等方面。 数据来源: IDC 图 1 2018-2023 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0%10%20%30%40%50%60%70%80%9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规模 增长率 2 1.2 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中本聪在 2008 年发表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学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经过十余年 的发展, 区块链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含底层技术、平台服务、产业应用和周边服务四大板块的产业格局。 底层技术 是区块链产业生态发展的基石,为区块链上层应用的研发和运作提供重要支持。硬件基础设施是区块链运行的必要载体,包括矿机、服务器、密码机和密钥存储设备,主要企业有嘉楠耕智、比特大陆等。区块链技术组件包括 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存储、智能合约 , 该 领域主要由 百度、蚂蚁链、腾讯、京东等科技巨头和趣链、纸贵 等区块链初创企业 为代表 。 平台服务 是上层应用的重要支撑。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三种,联盟链是国内区块链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级区块链应用提供基本框架。区块链即服务( BaaS)以云作为基 础资源,配合区块链网络 的创建、管理、运行、维护组件,对应用提供快捷部署和可视化管理平台,已成为区块链技术企业最重要的服务形式之一。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等各大云厂商均已推出自有 BaaS 服务 和 区块链浏览器、密钥托管、数字身份、信息安全等 配套服务 。 产业应用 主要根据各行业实际场景,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行业应用,实现行业内业务协同模式革新。目前,国内企业重点聚焦于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政务民生相关应用,正在从数字金融逐步向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 、 政务、民生、工业 管理等领域拓展。 周边服务 包含行业研究、投融资、行业标准制定、系统测评认证 、数字化转型咨询等。为行业提供智力 和 资金 等支持,为区块链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 2 区块链产业格局 1.3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区块链依靠其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共识机制、 3 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点,拓展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在多行业、多区域快速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区块链产业规模也随之持续快速扩充。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预测,到 2022 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达到 139.6 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 IDC 发布的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最新报告显示,到 2024 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超过 20 亿美元。 数据来源: IDC 图 3 2020-2024 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区块链支出 规模 将 以强劲的速度增长 。据 IDC 预测, 2023 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 20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 中国区块链总支出在 2018-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为 65.7%。一方面是因为区块链纳入国家战略和新基建的范畴后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及金融服务的脆弱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该问题。 数据来源: IDC 图 4 2018-2023 年中国区块链支出规模及增长情况预测 中国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2015 年,全国区块链企业 仅 2156 家 。 2016 年,工信部 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展白皮书,国务院发布 的 “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 中 将区块链技术列为需超前布局的战略性沿 ,此后区块链企业大量增加 。 2019 年,中国区块链 注册 企业总量为 36224 家。 05001000150020002500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1.60 2.93 5.70 10.80 14.21 20.00 83%95%89%32%41%0%20%40%60%80%100%0510152025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规模 增速 4 数据来源:天眼查 图 5 2015-2019 年中国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 在区块链应用方面,金融服务仍占主导地位,在互联网、溯源、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截至 2020 年 11 月全国已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中,金融(含供应链金融)领域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占比高达 36%;其次为溯源,占比 10%。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区块链白皮书( 2020) 图 6 2019 年中国区块链各领域占比 1.4 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伴随全球各国底层框架的数量增加、资金和人力投入的增长、核心技术的不断攻关,区块链专利的数量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从年度申请数量上看,截至 2020 年 6 月 15 日,从 2015 年开始,区块链技术逐渐成熟,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等方向出现,以太坊、超级账本等区块链技术开始应用在金融、贸易、物联网等领域,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自 2017 年以来,各国区块链商业项目爆发出现,区块链技术在不同行业广泛2156 37278305242793622472.9%122.8%192.3%49.2%0.0%50.0%100.0%150.0%200.0%2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数量 增速金融 25%供应链金融11%互联网 9%溯源 10%供应链 &物流6%数字资产 5%政务及公共服务 知识产权 6%法律 4%企业信息化 4%医疗健康 3%物联网 2%其他 9% 5 展开应用探索,全球区块链专利在 2018 年飞速产出;进入 2019 年,专利申请达到峰值3819 项,增加速度有所放缓。 数据来源:王靖娴, 闫亚飞 , 何枭 .区块链技术专利及其布局分析 图 7 全球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 从国别分布来看,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已是遥遥领先。根据区块链技术专利来源国家 /地区分布,排名前三位的为中国、美国和韩国。中国以 56.47%的份额排名第一,其次为美国22.98%,韩国以 9.05%的份额占据世界第三位。专利申请量前三的国家专利申请总量约占全部专利的 88.5%。 数据来源:王靖娴, 闫亚飞 , 何枭 .区块链技术专利及其布局分析 图 8 区块链技术专利来源国家 /地区分布 根据区块链专利应用市场国家 /地区分布,中国和美国位列前两位,占比分别为 45.98%和 18.53;另外,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 PCT)途径布局专利的比例为12.39%。 5 1 3 8 12 14 913759953693 381917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8 2009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中国 56.47%美国 22.98%韩国 9.0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3.23%英国 1.95%其他 6.32% 6 数据来源:王靖娴, 闫亚飞 , 何枭 .区块链技术专利及其布局分析 图 9 区块链技术专利应用国家 /地区分布 科研方面,全球区块链学术研究日趋活跃,核心热点逐渐凸显。中国信通院 2020 年区块链白皮书数据显示 ,截至 2020 年 10 月 ,全球区块链相关学术论文发表量 已经超过5500 篇, 其中,中国区块链论文总体发文量、高水平论文数和国际合作论文数等均在全球排名第一,说明我国区块链科研发展速度较快 。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图 10 2019 年主要国家区块链科研论文发表量 1.5 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 首次 将区块链技术首次列入国家级信息化规划内容。 2018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的 2018 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中国 45.98%美国 18.5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2.39%韩国 7.34%欧洲专利局 3.97%其他 11.79%11891089345 308 285261 245 225 219178 165 150 140 136 130 10986 86 82 79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中国美国英国印度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瑞士新加坡荷兰奥地利中国台湾希腊挪威 7 化工作要点 提出将推进组建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委员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工作。 2019 年 10 月 24 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2020 年 4 月,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将区块 链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在中央层面的战略部署指引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分地域来看,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在内的 21 个 省市自治区在 202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 到了区块链。 数据来源:金链盟 图 11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区块链”的省市自治区 10 余个部委连续颁发 多则促进区块链与各领域结合的政策信息。截至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国家邮政总局、工信部、教育部 等多部委已相继发文,要求在多个应用领域结合区块链技术,涵盖供应链金融、邮政业、物流、教育、 司法存证、食品安全、交通、农业、制造业、城市管理、跨境金融等 10 多个行业 领域,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数据来源:金链盟 图 12 国内区块链与具体行业的结合政策 全国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或规划,明确了具体的落地应用领域和 8 行动指南。 2020 年,我国国家部委、各省政府及省会城市发布与区块链技术有 关的政策、法规、方案文件共 217 份 。政策内容多是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主要集中在金融、政务、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知识产权、智慧农业等领域。北京市、河北省、江苏、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等省市先后发布了针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设定各地区块链产业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当地产业生态合理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图 13 我国区块链政策地域分布 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河南省、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苏州市、南京市、长沙市等内 8 个省(市)政府根据自身条件 牵头设立 区块链产业基金 ,鼓励探索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示范。 表 1 全国区块链产业基金概况 基金名称 基金规模 设立时间 苏州相城区区块链专项引导基金 10 亿 2020.07 上海杨浦区区块链产业基金 50 亿 2018.12 河南省信息产业发展基金 100 亿 2018.10 南京公链共同体创新投资基金 100 亿 2018.07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块链产业基金 30 亿 2018.06 北京区块链生态投资基金 10 亿 2018.05 杭州雄岸全球区块链创新基金 100 亿 2018.04 深圳区块链创投基金 5 亿 2018.04 05101520253035404550国家各部委北京重庆江西福建贵州上海广西山东浙江湖北江苏云南湖南海南天津宁夏河北四川内蒙古山西吉林广东黑龙江陕西青海河南新疆辽宁安徽 9 第二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需情况 2.1 区块链产业人才画像 2.1.1 男女比例相差较大 从性别来看,区块链产业人才中男性远高于女性。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与猎聘网数据,现有区块链产业人才中,男性占比约 65.64%,女性约 36.36%,男女比例约 2: 1。区块链是新兴高科技领域,涉及的学科以女生较少的理工科为主,所以当高校人才流入社会后,仍然是男性多于女性。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4 区块链产业人才性别分布 2.1.2 整体年龄比较年轻 从年龄段来看,区块链产业人才以 35 岁以下的年轻力量为主。 25-30 岁的人才占比最多,为 41.69%;其次是 30-35 岁的人,占比为 32.57%。一是区块链自 2008 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到目前仅发展了 12 年时间,其涉及的专业主要为通讯、编程、加密学等新兴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身体机能等要求较高,导致整个产业人才呈现年轻化态势;二是因为虽该产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革命性的技术与概念既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也获社会舆论、资本的追捧,该产业同时具有人才需求,所以年轻劳动力流入该行业也是市场配置的结果。 男 , 65.64%女 , 34.36% 10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5 区块链产业人才年龄段分布 2.1.3 工作经验相对成熟 从工作经验来看,区块链产业人才以工作 5 年以上的成熟人才为主。 拥有 5-8 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数量最多,占比为 26.75%;然后是 3-5 年和 10-15 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分别占比为 20.89%和 20.57%。工作 5 年以上的人才占整个行业的 68.06%,表明区块链产业人才总体虽然年轻,但行业知识较为富集,实践经验相对充足,他们将是推动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稳定力量。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占比为 27.93%,如果将 2008 年视为区块链技术聚力发展的元年,那么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也仅仅只有 12 年之久,说明超过五分之一的区块链产业人才是该行业的第一批从业人员,多是通过数字货币领域进入该行业。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6 区块链产业人才工作年限分布 6.55%41.69%32.57%14.86%3.26%0.75% 0.32%0%5%10%15%20%25%30%35%40%45%20至 25岁 25至 30岁 30至 35岁 35至 40岁 40至 45岁 45至 50岁 50岁以上0.84%10.21%20.89%26.75%13.39%20.57%7.36%0%5%10%15%20%25%30%1年以下 1至 3年 3至 5年 5至 8年 8至 10年 10至 15年 15年以上 11 2.1.4 学历水平普遍较高 从学历来看,近 9 成区块链产业人才为本科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但在区块链产业人才中,本科学历人才占比近 7 成,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不足三成,且博士占比低于 1%,说明当前区块链产业人才以实用技术开发和行业应用探索为主,具备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人才较少。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7 区块链产业人才学历分布 2.1.5 技术专业背景为主 从专业背景来看,区块链产业人才呈现以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类、商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分布状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占比 10.47%,排名首位,其次分别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这反应了我国当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逐渐与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同时,专业分布情况也说明了区块链产业需要的不仅是精通技术的专业人员,也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的专业背景,能对应用行业及场景有深入的认识。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8 区块链专业人才背景分布 TOP15 博士 , 0.78%硕士 , 21.38%本科 ,67.69%大专 ,10.01%1.01%1.01%1.13%1.24%1.33%1.38%1.38%1.50%1.93%2.25%2.31%2.51%3.43%4.30%10.4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2 2.2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分析 2.2.1 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从整体来看,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2017 至 2019 年,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同比增长呈现翻倍激增, 2017 年增长率为 24.78%, 2018 年上扬至 110.64%, 2019 年攀升到 301.77%。同一时期,区块链产业人才的需求同比增长先升后降。 2017 年人才需求增长率为 79.13%, 2018 年上升至 126.30%; 2019 年下降到 -32.07%。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19 近三年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变化趋势 2017 年区块链 大热,人才的供给具有滞后性,因而人才供给上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反映职场人看好该领域的机会。由于区块链的发展尚未成熟,国家近年不断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力度,因而企业对于区块链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发展有所收缩,更加谨慎。 2.2.2 不同行业供需差异较大 不同行业人才供需差异大,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互联网行业在人才供给方面占比超过七成,而在人才需求方面仅不到三成。制药医疗行业在人才供给方面占比仅为 0.09%,而人才需求占比达到了 47.09%。互联网、制药医疗行业中的区块链人才供需极为不匹配,同样这样的供需不匹配也体 现在其他行业,如金融、电子通信行业出现一定程度地人才供大于需求,消费品、服务外包出现一定程度地人才供不应求。数据中的其他行业虽然供需虽未完全匹配,但两端差异相对较小。 从人才供给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占比最大,超 7 成。 从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在各大行业的分布来看,互联网位居第一,占比为 74.02%;其次是金融,占比为 10.26%;电子通信以 7.13%的占比排名第三。其他行业的占比均小于 3%。 24.78%110.64%301.77%79.13%126.30%-32.07%-60%-10%40%90%140%190%240%290%340%2017年 2018年 2019年人才供给同比 人才需求同比 13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20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行业分布 从人才需求行业分布来看,制药医疗需求最旺盛,占比近 5 成。 在区块链领域中高端人才需求的行业分布方面,位居第一的是制药医疗,占比为 47.09%;互联网位居第二,占比为 29.11%。其他行业的人才需求占比均低于 4%。可见,制药医疗和互联网领域对区块链人才需求非常旺盛。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21 区块链产业人才需求行业分布 2.2.3 核心研发人才供给不足 行业应用类人才供需基本平衡,核心研发人才供不应求。 人才供给岗位占比中位居前0.29%0.09%0.35%0.58%0.70%0.93%1.57%1.86%2.23%7.13%10.26%74.02%其他制药医疗消费品交通贸易房地产服务外包机械制造文教传媒能源化工电子通信金融互联网0.92%1.08%1.50%1.78%2.49%2.52%3.04%3.31%3.31%3.86%29.11%47.09%其他交通贸易能源化工房地产机械制造文教传媒金融电子通信服务外包消费品互联网制药医疗 14 四是运营经理、产品经理、后端开发、 Java,占比分别为 6.05%、 5.95%、 4.84%、 2.66%。从该产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来看,位居前四的岗位仍是运营经理、产品经理、后端开发、Java,占比依次为 6.29%、 6.27%、 5.13%、 3.42%。由此可见,当前区块链产业对产品经理、运营经理此类行业运用岗位人才供应和需求都较大,且供需两端匹配,差异较小。而算法工程师、架构师、 C+、 Golang 此类核心研发岗位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有一定 差异,未完全匹配。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22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岗位分布情况 0.73%0.80%0.86%0.88%0.90%0.92%1.03%1.28%1.53%1.72%2.20%2.66%4.84%5.95%6.05%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前端开发工程师架构师风险管理 /控制运维工程师证券分析 /金融研究算法工程师移动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UI设计师Java后端开发产品经理 /主管运营经理 /主管供给分布 TOP150.65%0.69%0.73%0.74%0.93%1.11%1.34%1.39%1.46%1.54%2.68%3.42%5.13%6.27%6.29%移动前端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Golang风险管理 /控制C+运维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架构师测试工程师移动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Java后端开发产品经理 /主管运营经理 /主管需求分布 TOP15 15 2.2.4 中西部城市人才缺口大 东部城市供给相对充足,中西部城市人才缺口大。 在区块链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区块链人才供给较为充足。而对于区块链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西部城市,如武汉、重庆、成都、长沙、西安,则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区块链人才供给方面,北上深广杭五个城市的占比总和为 79.89%,其中北京以 45.85%的占比遥遥领先,其他城市的人才供给占比均小于 2%。在区块链人才需求方面,北上深广杭的占比总和为 34.43%,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 11.90%;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的占比为 8.71%、 6.10%、 4.39%、 3.34%,位居第二至第五。值 得注意的是,大连以 3.34%的占比与杭州并列第五,成都名列第七,占比为 3.16%,其他城市的人才需求占比均小于 3%。 数据来源:报告编写组调研数据库、猎聘 图 23 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城市分布 0.46%0.49%0.52%0.52%0.66%1.04%1.50%1.56%1.56%1.99%5.25%5.97%7.96%14.86%45.85%合肥西安厦门天津长沙重庆武汉淮南南京成都杭州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供给分布 TOP151.31%1.34%1.49%1.52%1.60%1.71%1.85%2.00%3.16%3.34%3.34%4.39%6.10%8.71%11.90%苏州郑州长沙重庆昆明西安南京武汉成都大连杭州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需求分布 TOP15 16 第三章 区块链产业人才薪酬分析 3.1 行业整体年薪逐年上涨 国内区块链产业人才平均年薪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2017 年国内区块链人才的平均年薪为 19.22 万元, 2018 年增长至 22.69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