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清科研究中心-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_97页_4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科转云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简称“科转云”)是一个汇聚高校成果、金融资本、企业需求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平台。由 星河资本、 前海母基金、东方富海、基石资本、同创伟业、清科集团 、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发起成立,深耕中国高校与创投机构、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通过运营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组织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组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举办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大赛等,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事业贡献力量。 科转云旗下产品品牌包括:科转云网站( )、成果头条 APP、趣科技直播微信小程序、国高创投及多支基金。 科转云平台汇集了全国高校最全科技成果资源,已沉淀来自全国头部高校的千名专家、万条最新科技成果数据,向市场 呈现多领域、多维度、高质量的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动态市场库。通过科转云,可随时随地接收最新成果资讯,快捷查询高校科技成果数据、高校创业企业信息、企业需求、资本动向等,旨在帮助高校专家进入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关于清科 创业 清科创业业务始于 2000 年,于 2020 年登陆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 1945.HK)。清科创业一直致力于为行业提供领先的创业与投资综合服务,以专业推动股权投资行业发展,专注服务创投每一程。 旗下业务包括清科研究中心、清科传媒、清科沙丘投研院、清科创新中心、清科创业中心、清科国际、清科资 本七大业务体系。并涵盖投资界、 PEDATA MAX、项目工场、沙丘学堂和清科证券五大互联网产品,为创业与投资行业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数据统计、信息资讯、在线学习和投融资对接服务。清科创业二十年构建的线上线下矩阵式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中国创业与投资市场的“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 20 年里,清科发布的投资机构排名与报告已成为中国投资行业的业绩晴雨表与国内 VC/PE 机构募资、投资的权威参考。中国创业与投资专业门户投资界深度报道投资行业动态,每年举办多场论坛峰会,构建起强大的创业与投资关系网络。清科旗下高端投资培训品牌清科沙丘投研院等一系列的全面服务。 专家顾问团队 孙东升 深圳市私募基金商会会长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理事长 陈 玮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 维 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扬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思军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 高德友 四川大学科研院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副部长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院长 罗林波 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I 前 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 相关 部委和地方层面发布 、 修订多项法规和政策文件 ,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经费支持、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地方出台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等多个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的重要策源地,高校也不断从加强自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体系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持续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高校创业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财政资助和社会资本是当前高校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18673.8 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超 3/4;政府属科研院所经费支出 3408.8 亿元;高等学校经费支出 1882.5 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仅为7.7%。我国正处在从模式创新转型为科技创新的历史性拐点,科技自立自强对高质量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愈加明确。硬科技投资理念方兴未艾,股权投资市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2021 年甚至出现了一波 VC 排队“抢”教授的浪潮,体现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创业企业发展的强大活力与生机。 基于此,清科研究中心联合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云平台(简称“科转云”),共同研究、发布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期从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分析、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概况、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融资市场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投资重点行业及代表性企业等方面,整体梳理、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创业企业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诉求等,进而从政府、高校、企业、机构等各个关联方的角度,从政策完善、平台建设、金融创新支持、校地校企合作、专业机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机 构投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信息渠道,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研究支持。 由于高校及其关联企业数量众多,且类型繁杂,多数为小微企业,发展程度不一,加上公开可查信息较为有限,因此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代表意义。为保障数据统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以及报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本研究将聚焦全国重点高校的关联企业,并以其中有过公开 股权 融资记录的高校创业企业 1为研究样本。一方面,这类高校关联企业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背景或目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校办企业,且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活跃的硬科技相关 行业领域;另一方面,这类高校创业企业获得过早期 1 本报告所指“高校创业企业”重点关注两类:一是高校关联企业,包括高校或其关联单位控股、参股、设立、孵化的企业等;二是高校人员关联企业,包括高校院士、教授、研究人员等兼职或离岗创业、作价入股、团队集体创业的企业。 II 投资 /VC/PE 机构的投资,相当于已经过资本市场的筛选,在技术实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潜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代表性,因此是研究高校创业投资的典型样本。需要说明的是,受数据资料的可得性、研究可行性等 因素 影响,报告无法全面覆盖所有“高校创业企业”,在研究过程中难免有疏漏或不严谨之处,亦欢迎阅者对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白皮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 相关领域 多位专家 老师 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董红霞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 朱星华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调研员 王 文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 张 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于文龙 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公司总经理 顾海文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咨询顾问 张 维 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文正 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阎镜予 国高创投总经理 杨 博 清科创投投资总监 刘 顶 圣泉集团( SH605589)科技发展部总经理 凌 空 西安交通大学 CFD-NHT-EHT 研究小组成员、数峰科技执行董事 杨思源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学员、数峰科技 CEO&总经理 徐涵欧 朝上科技创始人兼 CEO 张俊良 推重比 引擎 总经理 黄清东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博士后、澄华生物创始人 胡文闯 华西医院特聘教授、万众一芯创始人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I 目 录 前 言 . I 核心内容摘要 . V 第一章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分析 . 1 1.1 国家及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 . 1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路径分析 . 3 1.3 高校研发投入与科技成 果转化情况 . 5 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问题 . 8 第二章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概况 . 12 2.1 高校创业企业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 . 12 2.1.1 企业关联类型 . 12 2.1.2 企业基本情况 . 13 2.1.3 行业分布情况 . 16 2.1.4 地域分布情况 . 18 2.2 高校创业企业关联重点高校情况 . 21 第三章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融资市场分析 . 27 3.1 高校创业企业整体投资分析 . 27 3.1.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规模分析 . 27 3.1.2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 行业分析 . 28 3.1.3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融资区间 . 29 3.1.4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 轮次分布 . 30 3.1.5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阶段分布 . 31 3.1.6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地域分析 . 32 3.2 高校创业企业融资难点、机构关注点及作用 . 34 3.3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的投资方分布情况 . 36 3.4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代表性投资机构 . 37 3.5 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重点基金情况 . 38 第四章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重点行业及代表性企业 . 42 4.1 高校创业企业的主要发展特征 . 42 4.2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代表性企业 . 43 4.3 人工智能行业典型企业 . 46 4.4 信息技术与服务行业典型企业 . 49 4.5 医疗健康行业典型企业 . 51 4.6 高端制造行业典型企业 . 54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II 4.7 半导体行业典型企业 . 56 第五章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及投资意见建议 . 58 5.1. 意见建议 . 58 5.1.1 优化孵化环境,制定操作指南,提供政策参考指引 . 58 5.1.2 创新联合体模式,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 . 58 5.1.3 完善高校风险防控机制,搭建全流程化管理体系 . 59 5.1.4 建设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提高成果转化质量效益 . 60 5.1.5 完善激励机制与职称考核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0 5.1.6 促进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升科研成果可转化性 . 61 5.1.7 创新金融支持,拓宽资金渠道,健全收益分配机制 . 61 5.2. 观点实录 . 63 附表 1 近年国家及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列表 . 75 附表 2 2019 年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 79 附表 3 2020 年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 80 附表 4 2020 年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 . 80 附表 5 2021 年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排名不分先后) . 82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III 图表目录 图表 1.2-1 高等院校不同转化方式合同数量情况(项) . 4 图表 1.2-2 高等院校不同转化方式的合同金额情况(亿元) . 5 图表 1.3-1 2020 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情况 . 5 图表 1.3-2 2020 年全国科技研发活动主体投入情况 . 6 图表 1.3-3 2018-2020 年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情况 . 6 图表 1.3-4 2019 年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 转化 科技成果 的 合同构成情况 . 7 图表 1.3-5 2016-2019 年高等院校受全国财政资助项目成果转化合同金额 及 合同项数情况 . 7 图表 1.3-6 2019 年高等院校受全国财政资助项目成果转化合同 金额 及 合同 项数 情况 . 7 图表 2.1.1-1 高校创业企业主要类型及重点关注企业 . 12 图表 2.1.1-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关联类型分布情况 (企业数量,家) . 13 图表 2.1.2-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成立时间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家) . 14 图表 2.1.2-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背景情况(按企业数量,家) . 15 图表 2.1.2-3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上市地点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家) . 15 图表 2.1.3-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所属行业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家) . 17 图表 2.1.3-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 -信息技术与服务企业分类(企业数量,家) . 17 图表 2.1.3-3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 -医疗健康企业分类(企业数量,家) . 18 图表 2.1.4-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所在地域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家) . 18 图表 2.1.4-2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地域分布图(高校数量,家) . 19 图表 2.1.4-3 2021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域分布 . 20 图表 2.2-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重点关联高校情况 . 21 图表 3.1.1-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规模情况(投资案例数,起) . 27 图表 3.1.1-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规模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28 图表 3.1.2-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投资案例数,起) . 29 图表 3.1.2-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29 图表 3.1.3-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累计融资金额区间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家) . 30 图表 3.1.4-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轮次分布情况(投资案例数,起) . 30 图表 3.1.4-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轮次分布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31 图表 3.1.5-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阶段分布情况(投资案例数,起) . 31 图表 3.1.5-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阶段分布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32 图表 3.1.6-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地域分布情况(投资案例数,起) . 33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IV 图表 3.1.6-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地域分布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33 图表 3.3-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类型分布情况(机构数量,家) . 36 图表 3.3-2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类型分布情况(投资金额,亿元) . 36 图表 3.4-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代表性投资机构 . 37 图表 3.5-1 2021 年度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拟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名单 . 39 图表 4.2-1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资代表性标的企业(不包含上市企业) . 43 图表 4.3-1 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列表 . 46 图表 4.4-1 信息技术与服务行业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列表 . 49 图表 4.5-1 医疗健康行业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列表 . 51 图表 4.6-1 高端制造行业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列表 . 54 图表 4.7-1 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列表 . 56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V 核心内容摘要 白皮书 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近年获得 VC/PE 机构 支持的 近 500 家 高校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综合数理分析、案头研究和 市场观点 调查 分析 , 主要 形成了以下 五 个模块 的研究内容 。 第一大研究模块,总体概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高校研发经费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问题等;第二、三、四研究模块,围绕近年获得 VC/PE 机构支持的近 500 家高校创业企业,从企业基本情况、市场投融资情况、投资方情况、重点行业及典型企业等方面,分析、总结高校创业企业的总体发展及投融资情况;第五大研究模块,综合前述宏观研究及样本企业分析,从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平台建设、金融创新支持、校地校企合作、专业机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创业企业投融资的意见 建议,并附录入本领域从业者站在自身角度看待高校创业的相应观点,以期 增进 互相了解,推动创业进程。 模块一 :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 情况 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 科技部、教育部等 9 部门于 2020 年 5 月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 路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输出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的 主要 路径 :一是通过转让、许可、作价投资 三 种技术转让方式 ,“转让”是 其中的 主要方式 ;二是通过签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方式 , 这类方式的 合同数量、合同金额 均 远高于 技术转让 ,是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实际中 更为广泛的路径 。 高校 研发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2020 年接近 2.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 根据初步测算结果, 2021年我国 R&D 经费投入达 278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增速比上年加快 4.0 个百分点,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 。 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 ,2020 年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 全社会 研发经费的比例超过 3/4。 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 年度报告对全国 1378 家高等院校的调研数据, 2016-2019 年高等院校 受 全国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均有所增长, 其中相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属高等院校,中央所属高等院校受全国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合同项数的增长更为显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主要 存在 问题 :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衔接和落实;二是 科研评价 机制 不利于原创性成果的产业化,现有成果与企业技术承接能力脱节 ;三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VI 是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较 为 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五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体系亟待完善, 有待进一步 加大引导 各方 资本关注。 模块二:中国高校 创业企业发展 概况 关联企业类型 :结合清科 研究中心 PEDATA MAX 数据 以及企业公开信息, 白皮书聚焦全国重点高校关联的有过 公开 股权 融资记录 的 479 家高校创业企业,主要 包括 两 大类:一是高校关联企业,包括高校或其关联单位控股、参股、设立 或 孵化的企业等 , 一般 以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设立背景或目的 ;二是高校人员关联企业,包括高校院士、教授、研究人员等兼职或离岗创业、作价入股、团队集体创业的 硬科技领域相关 企业。 其中, 第二类 企业近年受资本市场关注度较高,也是白皮书所述高校创业企业的主要类型。 这类企业中, 高校人员 往往在 企业担任高管(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 技术 顾问等)的占比超过 60%,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人员较高的创业活跃度和管理经营参与度 。 企业基本情况 : 1) 从企业成立时间看 , 2000-2001 年、 2005-2006 年、 2009-2010 年、2014-2015 年是高校创业企业成立相对密集的年份,整体趋势与宏观经济周期、国家发展规划 、 产业政策 、股权投资市场 等的阶段性特征较为吻合。 2) 从企业背景看, 479 家样本企业中,仅有约 10%的企业具有国有背景,主要是高校与其他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企业等共同设立 /创办 的 企业, 且 多为参股形式 。 其中, 非国有背景的企业占比约 90%,这也在 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创业企业已经脱离“校办企业”的属性,更多是基于科研项目产业化、高校人员及团队创业、资本市场投资孵化等 的需求 催生, 自身 发展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有所提高 。 3) 从企业上市情况看, 479 家样本企业中,已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约为 18.4%,且多为新三板挂牌企业。 随着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反弹式”增长,募投再次进入“万亿”时代,先进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等科技创新领域成为热门产业,越来越多资本开始关注科研人员创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创业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创业与投资热潮,前期获得融资的企业 IPO 数 量也将有一定增长 。 行业分布情况 :整体来看,高校创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半导体等科技属性较强、市场投融资较为活跃的领域,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特征、市场热点的引导和支持方向高度吻合。根据清科研究中心 PEDATA MAX 数据 ,2021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 热度明显回升,投资案例数及投资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热度 较高的前四大行业分别为 IT、生物技术 /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互联网,合计占到 2021 年 全行业总投资案例数的 70%左右 。 此外 , 汽车、清洁技术和半导体行业投资有所升温。 地域分布情况 : 整体来看,高校创业企业的分布与高等院校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此外,高校创业企业数量及其获投情况,也与各省市创新创业活力、股权投资热度等有较大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VII 关联。 从样本企业看,北京市高校创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比 29.4%,其次是广东省,企业数量占比约 13.8%, 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地 企业 也相对较多。从股权投资市场地域分布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 PEDATA MAX 数据, 2021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域分布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地 合计投资案例数占比过半,江苏、 浙江、湖北等地区的股权投资增长较为迅速 。 重点关联高校 :从样本企业的关联高校情况看,企业数量较多的代表性高校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整体来看,高校创业企业发展与高校传统优势学科分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实际操作指引,高校所在省市的重点产业基础及规划、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股权投资活跃度等,均具有密切关联。 模块三:中国高校创业企业 投融资市场分析 整体投资分析 :根据 清科研究中心 PEDATA MAX 数据 , 479 家样本高校创业企业共披露投资事件 1216 起,其中 954 起事件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超过 1300 亿元,单起平均投资金额接近 1.4 亿元。整体来看,高校创业企业披露的投资事件数和投资金额在早期处于较低水平, 2010 年起有明显提升, 2015 年至今 明显增长 。从投资行业看,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三大行业的投资活跃度较高,扩张期 、成熟期 企业获投高, 多数企业累计融资金额在千 万元 级,但也不乏细分赛道的明星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工业机器人 等领域) , 已 累计 获得数十亿元的大额融资 。 高校创业企业融资难点 : 目前 , 高校创业企业融资存在 三 大 方面 问题:一是 高校校友基金会规模 相对 较小,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有限,专注于或者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投资策略之一的早期、 VC、 PE 机构较少,对高校项目的投资、孵化尚未形成成熟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 致使该类 企业融资困难 ; 二 是多数基金存续期和投资策略与高校项目产业化的长周期特点不匹配 ;三是部分已经获投的高校创业企业,存在融资金额和估值与企业团队、业务发展阶段不适配的问题,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后续融资 。 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方分析 :根据 清科研究中心 PEDATA MAX 数据 ,参与样本高校创业企业投资的公开机构共有 1251 家,以 PE和 VC 为主,机构数量占比分别为 34.5%和 28.9%;基金、证券、资管等其他投资机构占比 18.7%;此外,还有部分战略投资者、早期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等。综合对高校创业企业的关注度、投资案例数、投资金额、标的企业发展及后续融资情况,综合筛选出在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早期、 VC、 PE 等投资机构40 家。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基金设立和投资活跃度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自 2015 年成立以来累计下设创投子基金近 40 只,子基金规模累计近 700 亿,基金放大倍数超过 4 倍。此外,广东、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的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较为活跃。 投资机构关注点及 发挥 作用: 投资机构较为 关注 高校创业企业是否具有核心创始人,高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VIII 校专家教授能否全职创业,创始团队凝聚力是否足够强、是否能合理分工合作、是否有明确的赏罚制度 等 ; 高校创业企业的技术壁垒能否转化成市场壁垒、品牌优势以及渠道壁垒;企业初始股权架构是否合理,高校能否对孵化企业持续赋能,高校与企业的知识产权划分问题和风险, IPO 退出时可能涉及的国有资产处置问题等。 国家及 相关 部门 引导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资机构在早期项目投资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在 高校项目挖掘、教授 /科学家投资、高校创业企业规范治理 、各类 资源协调 和 投后赋能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模块四: 中国高校创业 投资 重点行业及代表性企业 高校创业企业发展特征 : 一是 高校创业企业在较为前沿、尚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上具有深厚积累和先发优势 ;二是科研人员参股并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形成科研工作与成果转化收益间的良性循环;三是团队配置上,高校创业企业除高校教授、技术研发团队外,还需配置产品、市场、资本等方面的 专业人才;四是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高校教授商业化思维,快速迭代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五是通过与其他创始人碰撞学习,促进团队全面成长。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代表性标的企业 : 综合高校创业企业所属行业、主营业务及产品、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联度、融资次数、累积融资金额、主要投资方等方面的情况,综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标的企业 80 家,覆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半导体等重点行业 ,以及化工 &新材、节能环保、能源矿产等行业企业 ,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基本情况、核心业务 /产品 、最新融资情况等进行简介。 高校创业 投资 重点行业 代表性企业简称 人工智能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小马智行、第四范式、思谋科技、希迪智驾、踏歌 智行、飞步科技、杉数科技、慧安金科等 信息技术与服务 趣链科技、国科量子、 国星宇航、 百分点、数之联、慧联无限、博创联动等 医疗健康 威斯克生物、海和生物、百奥赛图、森亿智能、博奥晶典、柏惠维康、宜 明细胞、图湃影像等 高端制造 大疆创新、上海拓璞、飞旋科技、清航装备、李群自动化、梦之墨、博清 科技等 半导体 纳晶科技、力通通信、沐创集成电路、微纳核芯、苏州国芯 、华海清科 等 模块五: 中国 高校 创业企业发展及投资意见建议 优化孵化环境,制定操作指南,提供政策参考指引 ; 创新联合体模式,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 ; 完善高校风险防控机制,搭建全流程化管理体系 ; 建设专业技术转移机构,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IX 提高成果转化质量效益 ; 完善激励机制与职称考核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促进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升科研成果可转化性 ; 创新金融支持,拓宽资金渠道,健全收益分配机制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1 第一章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分析 随着相关政策法规落实 、 财政和社会资本支持力度加大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益活跃 。 其中 , 技术转让 、 许可 、 作价投资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等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高校 及 其单位创设和参股新公司,高校院士、教授、副教授等兼职 或 离岗创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因此,本章 重点 从政策法规、 不同转化方式合同数量及金额、 高等院校研发经费投入 、 财政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主要存在问题等方面,综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发展 情况 。 1.1 国家及地方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 近年来 , 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布和修订 了 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经费支持、 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 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出台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 等 多 个 方面, 不断丰富和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 近年国家 及地方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政策列表,详见附表 1) 。 (一) 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高校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 2020 年 3 月, 国务院 发布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提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和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个方面的措施。 2020 年 10 月,“十四五”规划提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对未来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 年 11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指出“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在此后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2021 年 9 月, 国务院印发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2021-2035 年), 为我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明确“ 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 ”等 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和措施。 2021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从 7 大方面提出 25 条举措,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 (二)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工作,激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内生动力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2 新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在 第 6 条和第 15 条分别增加了 “ 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 ” 和 “ 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 ” 的规定, 充分 赋予高校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处置的自主权,促进专利的实施和运用。 2021 年 10 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教育部、科技部等 联合 出台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制定指引 (试行) , 指导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在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与处置工作 , 鼓励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了“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能 ”等 5 方面重点任务, 进一步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等。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开展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 的建设工作,首批遴选了清华大学等 110 所试点示范高校,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 同时配合科技部等部门 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 。 2022 年 3 月,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 问答手册,将高校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 14 项改革政策细化为 32 条问题,针对基层难以接权、基层不敢接权、基层用不好权等问题进行权威解答;明确了主管部门在所属高校院所制定完善章程过程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面向高校院所开展绩效评价等内容。 ( 三 )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应用 2021 年 8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评价机制,作出明确工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与应用 。该意见提出十项具体工作措施,包括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 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 ; 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 ; 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 ; 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等。 ( 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持续打造高校成果转化转移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19 年 2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的通知,认定依托清华大学等 22 个中央所属高校基地、首都师范大学等 25 个地方高校基地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详见附表 2) 。 2020 年 9 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认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等 5 个地方和北京大学等 24 所高校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详见附表 3) 。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3 高校 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为 推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高质量建设和专业化发展 ,科技部、教育部于 2020 年 5 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1 年 1 月, 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启动的通知 , 确定了首批 20 个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 (详见附表 5) ,均由“双一流”高校进行建设 ,期限为 2 年。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各有 4 所高校入选,广东和四川各有 2 所 入选 ,湖北、陕西、山东、浙江各有 1 所入选。 根据要求,各试点高校要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为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支撑保障,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各环节相关管理办法,明确科研人员 及技术转移机构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全程介入科研团队研发活动,并为成果转化提供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 ( 五 )加强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 2021 年 3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科研人员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具体的操作办法。 2021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国家人才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行战略谋划。包括“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 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等。 ( 六 )各地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区域集聚优势 为 响应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上海、广东、北京、福建等地陆续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措施和行动方案,从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财政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鼓励,促进技术、资金、应用、市场等对接,培育科技成果转移示范机构和基地,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1.2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的 主要 路径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输出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 通过 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开展产学研合作 ,并通过 转让、许可、作价投资 2等 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20 年度报告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以下简称年度报 2 科技成果转让是指通过所有权转移等转让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许可是指以许可使用等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是指以技术折算一定价值对外投资的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以专利作价入股、以技术作价投资创设新公司、以技术作价投资参股公司等方式。 202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4 告)对 调研的 1378 家高等院校 3的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年度报告, 2019 年高等院校所签订的“四技” 4合同项数 199,744 项,较上年增长 11.2%。其中,高等院校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项数 188,338 项 , 较上年增长 9.7%,占“四技”合同总项数的比重为 94.3%;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所属高校签订的该类合同项数排名前 3 位。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