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 电池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5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动力电池 Q2 盈利拐点,动力 +储能双驱动,成长空间大 2022 年 05 月 15 日 证券分析师 曾朵红 执业证书: S0600516080001 021-60199793 证券分析师 阮巧燕 执业证书: S0600517120002 021-60199793 研究助理 岳斯瑶 执业证书: S0600120100021 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 增持 ( 首次 )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原材料价格明显松动,金属价格联动顺利涨价,动力电池 Q2 盈利拐点明确,未来 盈利修复 弹性大。 成本端, 高点 基本已过 , 碳酸锂价格回落至 45 万 元 /吨,钴、镍小幅回落,六氟及电解液价格由高点回落超 30%( 20 万元 +) ,对应电池成本 较高点 下降 0.03-0.05 元 /wh, 后续随着中游材料产能释放,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价格端,龙头 厂商 涨价陆续落地,Q2 开始与金属价格联动 定价 ,涨幅 可达 15-30%,二线电池厂 Q1 已调价10-20%, Q2 预计将继续调涨 10-30%, 可覆盖 绝大部分年初以来 成本上涨。 因此,我们认为 Q1 为电池盈利低点, Q2 盈利将明显修复 , 由于涨价执行滞后性,预计 Q3 均价进一步提升, 叠加规模效应, 2H22-2023 年盈利水平将逐季恢复。 5 月 产销逐步恢复 , 全年仍为电动化大年 ,叠加储能爆发 ,电池需求旺盛 。 4 月 受疫情影响,电动车 产销 触底, 5 月 车企 已明显复工复产,且需求 开始修复, 我们预计 6-7 月 行业将 恢复至正常水平 。 Q2 销量虽受影响,但下半年新车型密集上市增长提速, 且车价上涨幅度基本可控,预计需求端依然较强劲, 全年 国内销量 小幅下修 后 仍可达 580-600 万辆,同增 65%, 全球销 量可达 950-1000 万辆, 实现 50%+高增长 ,对应电池需求 700GWh+(动力 +储能),同比增 60%+。 电池排产方面,龙头 4 月受主流车企停产影响,排产下滑,但 5 月中旬已恢复满产,环比提升 20%,2H 加速, 全年预计产销仍可翻番以上增长 。 二线 电池 Q2 未受疫情 ,排产逐月提升, 且前期定点车型放量,叠加储能市场拓展, 21Q4 至今规模迅速扩张, 2022 年出货量预计 1-2 倍增长。 国内电池企业全球份额崛起 ,龙一 海外份额进一步提升 ,二线电池 开始放量 弹性大 。 宁德时代海外份额进一步提升, 22Q1 全球市占率提升 2pct至 35%,其中海外市场市占率提升至 10%+。宁德相 较海外电池厂成本及供应链优势明显,且铁锂 /高镍、 CTP 等技术遥遥领先,未来 有望突破美国市场, 海外市占率 将 进一步提升,看 25 年全球预计仍能维持 35%市占率 。 国内 优质 二线电池厂 厚积薄发 ,随着 在国内主流 车企 、海外车企的供应链突破, 22 年进入订单收获期,亿纬、欣旺达、 中航、蜂巢 等二线电池厂经过几年的积淀,出货量成倍快速增长,且随着规模效应摊薄成本,盈利弹性明显 。 此外派能 、鹏辉 (海外家储需求爆发) , 蔚蓝锂芯(电动工具国产替代) 下游需求旺盛,且 价格传导顺利,盈利 水平较好 。 投资建议: 全面看多电动车板块,估值低位、预期低位,而基本面非常强劲, 全面看好电池、中游材料和上游资源,特别提示电池盈利拐点和未来量利双升的趋势,前期因为 Q1 利润低于预期调整幅度大,高位下跌 40-60%,而 Q2 盈利拐点明确, 后续盈利将持续恢复, 首推 龙头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 ,同时关注欣旺达、派能科技、蔚蓝锂芯、鹏辉能源、珠海冠宇、国轩高科等 。 风险提示: 原材料 涨价超 预期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7%-16%-5%6%17%28%39%50%61%72%83%2021/5/17 2021/9/14 2022/1/12 2022/5/12电池 沪深 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2 / 52 内容目录 1. 电池成本压力高点已过, Q2 价格顺利传导,盈利拐点将至 . 5 1.1. 成本端: 22Q1-Q2 为高点,原材料降价 +供应链管控,成本压力边际改善 . 5 1.2. 价格端: Q2 开始施行金属联动定价,预计整体涨幅 10-30% . 12 1.3. 盈利端: Q1 为电池盈利低点, Q2 起价格、成本拐点明确,毛利率将有明显恢复 . 14 2. 基本面拐点明确,全年电动车 +储能需求旺盛,国内厂商弹性大 . 18 2.1. 销量、排产拐点明确,全年看电动化进程加速,叠加储能需求爆发,预计锂电池需求700-800GWh,同增 60%+ . 18 2.2. 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长期成长性确定 . 23 2.3. 二线厂商:前期客户积累开始放量, 21Q4 规模上台阶, 22 年规模效应充分显现 . 29 2.3.1. 比亚迪:刀片电池优势显著, 22 年开启外供贡献增量 . 29 2.3.2. 亿纬锂能: Q2 调价顺利盈利逐渐修复,预计未来两年出货连续翻番增长 . 31 2.3.3. 中创新航:快速扩张的二线龙头,国内市占率稳居前三 . 34 2.3.4. 欣旺达:车企入股助力动力电池高增,盈利拐点已现 . 37 2.3.5. 国轩高科:碳酸锂产能陆续落地,助力公司盈利修复 . 40 2.3.6. 派能科技:户用储能市场需求火爆,龙头迎来快速增长 . 43 2.3.7. 鹏辉能源:海外家储贡献新增量 ,电池涨价顺利盈利拐点已现 . 44 2.3.8. 蔚蓝锂芯:电动工具国产替代加速,电池涨价传导顺利 . 47 3. 投资建议 . 51 4. 风险提示 . 5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3 / 52 图表目录 图 1: 分季度资源价格均价(万元 /吨) . 5 图 2: 碳 酸锂涨价对成本影响(元 /wh) . 5 图 3: 金属镍涨价对成本影响(元 /wh) . 6 图 4: 金属钴涨价对成本影响(元 /wh) . 6 图 5: 六氟及电解液价格对成本影响(元 /wh) . 6 图 6: 原材料价格走势(万元 /吨) . 7 图 7: 近期国内碳酸锂新增产能(万吨) . 7 图 8: 磷酸铁价格(元 /吨) . 8 图 9: 铁锂正极价格(万元 /吨) . 8 图 10: 铜箔加工 费开始下行 . 8 图 11: 六氟价格进入下行周期 . 8 图 12: 锂电中游环节盈利趋势 . 9 图 13: 六氟季度产能释放节奏(吨) . 9 图 14: 分季度磷酸铁锂产能预测(万吨) . 9 图 15: 动力电池电芯成本趋势测算(按市场价测算) . 10 图 16: 主流电池公司 2022 年碳酸锂权益产能测算 . 11 图 17: 主流电池公司上游产能布局 . 11 图 18: 主流电池公司中游合资产能布局 . 12 图 19: 各电池厂商涨价策略 . 13 图 20: 金属联动方式下电芯涨幅幅度测算(元 /wh,不含税) . 13 图 21: 主流电池厂盈利拆分 . 14 图 22: 宁德时代与海外上市电池企业营业利润率对比 . 14 图 23: 宁德时代盈利能力测算 . 15 图 24: 主流电池厂盈利拆分 . 16 图 25: 宁德时代与国内上市电池企业毛利率对比 . 16 图 26: 电芯成本上涨测算 . 17 图 27: 国内销量 4 月触底(万辆) . 18 图 28: 国内 销量分月度测算(万辆) . 18 图 29: 车企涨价对电芯成本上涨的覆盖程度(电芯:元 /wh;单车成本:元) . 19 图 30: 全球锂电池需求测算 . 19 图 31: 我们对全球储能需求测算 . 20 图 32: 2020-2022Q1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格局 . 21 图 33: 2020-2022Q1 国内市场装机格局( GWh, %) . 21 图 34: 国内前五电池企业装机占比(分三元、铁锂电池) . 22 图 35: 国内厂商出货弹性大,二线电池厂快速增长( GWh) . 23 图 36: 2022 年 Q1 全球装机量前十企业及占比( GWh) . 23 图 37: 全球主流电池厂装机量 (GWh, SNE 口径 ) . 24 图 38: 宁德时代分区域市占率情况 . 24 图 39: 国内 4 月动力电池装机市占率 . 25 图 40: 宁德时代 2021 年装机口径客户结构( GWh) . 25 图 41: 宁德时代分季度出货预期 . 26 图 42: 宁德时代 22 年分客户拆分 . 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4 / 52 图 43: 我们对全球主流厂商产量( GWh)测算 . 27 图 44: 宁德时代电池分季度盈利能力测算 . 28 图 45: 宁德时代锂资源布局 . 29 图 46: 比亚迪刀片电 池结构 . 29 图 47: 比亚迪 2021 年国内装机客户分布 . 30 图 48: 比亚迪 2022Q1 国内装机客户分布 . 30 图 49: 比亚迪电池产能规划 . 31 图 50: 公司出货预期拆分( GWh) . 31 图 51: 公司产能规划情况( GWh) . 32 图 52: 公司分季度出货预期拆分( GWh) . 32 图 53: 公司盈利情况拆分(百万元) . 33 图 54: 公司上游一体化布局情况 . 34 图 55: 中创新航各项业务收入成本拆分 . 35 图 56: 中创新航 2021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及占比 . 35 图 57: 中创新航 2021 年国内装机客户分布 . 36 图 58: 中创新航 2022Q1 国内装机客户分布 . 36 图 59: 中创新航产能规划( GWh) . 37 图 60: 2020 年以来获得的车企定点项目 . 37 图 61: 2021 年欣旺达动力电池国内装机结构 . 38 图 62: 2022 年 Q1 欣旺达动力电池国内装机结构 . 38 图 63: 欣旺达动力电池产能( GWh) . 39 图 64: 欣旺达动力电池分季度盈利拆分 . 40 图 65: 2021 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机主要客户分布 . 40 图 66: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能( GWh) . 41 图 67: 2022 年 Q1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机主要客户分布(车辆总数:辆;电量: KWh) . 42 图 68: 国轩高科 电池分季度盈利拆分(百万元) . 43 图 69: 公司出货预期( MWh) . 43 图 70: 公司盈利情况拆分(百万元) . 44 图 71: 鹏辉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 45 图 72: 2021 年鹏辉能源动力电池主要装机客户 . 45 图 73: 2022Q1 鹏辉能源动力电池主要配套车型 . 45 图 74: 主要配套车型月度销量(辆) . 45 图 75: 鹏辉能源储能锂离子电池下游客户 . 46 图 76: 储能业务 2022 年收入结构预测 . 46 图 77: 鹏辉能源产能规划测算( GWh) . 47 图 78: 鹏辉能源业绩拆分 . 47 图 79: 蔚蓝锂芯产品应用领域 . 48 图 80: 电动工具锂电池厂商客户对比 . 48 图 81: 蔚蓝锂芯百得、博世订单情况 . 49 图 82: 蔚蓝锂芯产能规划(亿支 /年) . 4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5 / 52 1. 电池 成本压力高点已过, Q2 价格 顺利传导 ,盈利拐点将至 1.1. 成本端: 22Q1-Q2 为高点 , 原材料降价 +供应链管控, 成本压力边际 改善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带动电池成本上涨 0.2-0.4 元 /wh, Q1-Q2 达到高点 。 21Q1以来,中游材料由于供给紧,价格相继调整;上游资源 碳酸锂、镍、钴等价格自 21Q4以来暴涨,碳酸锂由 10 万 元 /吨 以内涨至高点 50 万 元 /吨,钴由 30 万 元 /吨 左右涨至 55万 元 /吨,镍、六氟等价格均快速上涨,按照单 wh 碳酸锂用量测算,铁锂用量 550 吨/GWh,三元 523 用量 710 吨 /GWh,三元 811 用量 600 吨 /GWh(能量密度提升,正极用量减少),锂从 10 万 元 /吨 涨至 50 万 元 /吨 对应电芯成本上涨 0.2-0.3/wh;镍价 12 万元 /吨 上涨至 20 万 元 /吨 ,对应 811 三元电池成本上涨 0.05 元 /wh, 523 成本上涨 0.04元 /wh 左右;钴价从 21 年 30 万 元 /吨 上涨至 55 万 元 /吨 ,对应 811 三元电池成本上涨0.02 分 /wh, 523 成本上涨 0.05 元 /wh。 考虑电池原材料价格传导滞后 1-2 月, 22Q2 电池成本达到高点,我们测算铁锂成本 0.8 元 /wh,较 低点 上涨 0.2 元 +/wh;三元 523pack成本 1.1 元 /wh,较 低点 上涨 0.4 元 /wh。 图 1: 分季度资源价格均价 (万元 /吨)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2: 碳酸锂涨价对成本影响( 元 /wh) 注: 其余电池材料价格不变:钴 30 万 元 /吨 ,镍 12 万 元 /吨 ;考虑不同电芯良品率差异 。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6 / 52 图 3: 金属镍涨价对成本影响( 元 /wh) 注: 其余电池材料价格不变:钴 55 万 元 /吨 ,锂 50 万 元 /吨 ;考虑不同电芯良品率差异 。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4: 金属钴涨价对成本影响( 元 /wh) 注: 锂 50 万 元 /吨 ,镍 15 万 元 /吨 的价格假设下 。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5: 六氟及电解液 价格 对成本影响( 元 /wh) 注:钴 55 万元 /吨,锂 45 万元 /吨,镍 20 万元 /吨的价格假设下,此外电解液价格按成本加成法测算,假设溶剂、添加剂价格不变。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7 / 52 上游金属价格明显松动, 电池 原材料价格高点已过。 碳酸锂供给刚性,全年有效供给预计 17-20 万吨,对应 300GWh 左右电池供应增量,全年供需紧平衡, 2022 年 Q1由于国内盐湖减产、海外矿石海运延期,以及国内正极厂、电池厂备货需求,导致碳酸锂价格上涨超预期,价格突破 50 万元 /吨, 3 月起国内盐湖产能陆续恢复,锂云母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叠加中游备货需求减弱,碳酸锂价格明显松动,目前回落至 45 万元 /吨,我们 预计 2H22 随需求恢复,反弹幅度可控, 全年看在 40-50 万 元 /吨 区间内震荡 , 2H23有望开始逐步回落至合理水平 。 金属镍 3 月起价格大幅上涨至 21 万 /吨 +,近期略有回落,我们预计随着年中印尼镍冶炼产能大规模释放,镍价 后续 有望 逐步回落至 15-16 万/吨。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上游金属材料价格高点已过,电池盈利压力减弱。 图 6: 原材料价格走势 (万元 /吨)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7: 近期国内碳酸锂新增产能 (万吨)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电解液价格率先回落, 部分中游材料相继进入 下行周期, 电池成本压力进一步减弱。六氟此前受益于供需格局反转, 行业供不应求 六氟价格一路上行至 50 万元 /吨以上, 带动电解液价格上涨至 12 万元 /吨以上, 22 年天赐、多氟多等新增产能规划庞大,分季度来看, Q1 天赐 1 万吨、多氟多 1.5 万吨新增产能爬坡,六氟供需结构反转, 3 月起六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8 / 52 进入下行周期,目前报价 35 万元 /吨以内,高点回调 30%+,我们预计六氟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同时, 此前铁锂正极、铜箔等均因为行业供不应求,加工费在 2021 年上调,其中铜箔 22Q2起 需求偏弱,加工费下调 5%左右, 对应电池成本下行 0.01元 /wh 左右 ;磷酸铁锂定价为磷酸铁及碳酸锂成本加成模式,其中磷酸铁随着新增产能释放,以及上游原材料 磷酸一铵价格下行,叠加 2H22 及 23 年供需格局扭转 , 铁锂 正极 加工费承压,未来价格预计回归至正常水平 。 隔膜、负极石墨化 供给紧缺, 预计 2022 年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 结构件 目前处于铝价上行周期中,且格局稳定,预计价格可维持, 导电剂环节与 nmp 价格联动,加工费维持稳定,未来 nmp 价格下行仍有一定成本下降空间。 图 8: 磷酸铁价格 (元 /吨) 图 9: 铁锂正极价格 (万元 /吨)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10: 铜箔 加工费 开始下行 图 11: 六氟价格进入下行周期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05101520253035404520/01 20/05 20/09 21/01 21/05 21/09 22/01 22/05磷酸铁锂磷酸铁锂010203040506021/01 21/05 21/09 22/01 22/058um加工费(元 /kg) 6um加工费(元 /kg)8um加工费: 36.5元 /kg,近 7天 -2.7%,近30天 -5.2%6um加工费: 46.5元 /kg,近 7天 -2.1%,近30天 -4.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9 / 52 图 12: 锂电中游环节盈利 趋势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13: 六氟季度产能释放节奏 (吨)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14: 分季度磷酸铁锂产能预测 (万吨)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0 / 52 原材料价格下行,电池成本压力 已开始 边际改善 , 2H22 将持续缓解 。 钴、镍等金属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碳酸锂价格回落至 45 万 元 /吨,钴、镍小幅回落,对应电池成本下降 0.03 元 /wh 左右,六氟及电解液价格由高点回落超 20 万 元 ,对应电池成本下降0.03-0.05 元 /wh,电池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如果按市场价计算,我们预计三元 523 Q2电芯成本 0.94 元 /wh,环比下滑 0.06 元 /wh,铁锂电芯成本 0.76 元 /wh,环比下滑 0.04元 /wh,电池厂成本压力边际明显改善。 图 15: 动力电池电芯成本趋势测算(按市场价测算) 数据来源: 百川, 东吴证券研究所 三元 单位用量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 单位用量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电芯原材料成本 (/g w h) (元/w h) 占比 (/g w h) (元/w h) 占比正极材料 1710 t 3 8 .9 0 .5 9 65% 1710 t 3 6 .1 0 .5 5 65%正极导电剂(AB ) 29 t 18 . 0 0. 00 1% 29 t 18 0. 00 1%正极黏贴剂(P V DF) 36 t 80 . 0 0. 03 3% 36 t 80 0. 03 3%分散剂(N M P ) 7 t 2. 0 0. 00 0% 7 t 2 0. 00 0%正极集体流(铝箔) 330 t 3. 0 0. 01 1% 330 t 3 0. 01 1%负极活性物质(石墨) 970 t 4 .5 0 .0 4 4% 970 t 4 .5 0 .0 4 5%负极粘结剂1( S B R ) 39 t 20 . 0 0. 01 1% 39 t 20 0. 01 1%负极粘结剂2(C M C ) 39 t 4. 9 0. 00 0% 39 t 4. 90 0. 00 0%负极集流体(铜箔) 700 t 10 . 5 0. 07 7% 700 t 10 . 5 0. 07 8%电解液 1010 t 9 .1 0 .0 8 9% 1010 t 7 .1 0 .0 6 8%隔膜(湿法涂覆) 1800 万m 2 2 0 .0 3 4% 1800 万m 2 2 0 .0 3 4%壳体& 辊压膜及其他 1 套 0. 1 0. 05 6% 1 套 0. 1 0. 05 6%电芯材料成本合计( 元/w h) 100% 100%折旧( 元/w h) 2% 2%电费、人工费等( 元/w h) 4% 4%合格率成本合计(w h/元,不含税)其中,钴锂成本占比钴(从金属含量口径) 212 t 55 0. 12 13% 212 t 55 0. 12 14%碳酸锂(正极+ 电解液含量) 710 t 50 0. 36 39% 710 t 45 0. 32 38%六氟磷酸铁锂 1 2 1 .2 t 35 0. 04 4% 1 2 1 .2 t 28 0. 03 4%镍 520 t 22 0. 11 13% 520 t 20 0. 10 12%1 .0 0 0 .9 49 7 .0 %9 7 .0 %0 .0 4 0 .0 40 .0 2 0 .0 20 .9 0 0 .8 5单位单位价格(万)单位单位价格(万)2 0 2 2 Q 2 :N C M 5 2 32 0 2 2 Q 1 :N C M 5 2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1 / 52 电池 企业 深化上游资源布局, 2H22 产能陆续投产, 可 降低成本 。 21 年起电池厂加大上游原材料布局,其中宁德、比亚迪、国轩、亿纬均以参股、合资等形式布局上游锂矿资源,下半年起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一体化布局初显成效,预计将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其中宁德江西锁定 414 矿, 预计 今年 2 万吨产能满产满销,参股天宜锂业,今年预计出货 4-5 万吨碳酸锂,参股志存锂业,全年预计出货 6 万吨,宁德时代今年权益产能预计达 3-4 万吨(包含 414 矿),占总需求的 15-20%,亿纬控股金海锂业预计年底形成1 万吨产能,参股兴华锂业今年出货预计达 3000 吨左 右,国轩布局宜春锂云母矿,国轩科丰今年出货预计达 8000 吨,今年年底形成 2 万吨产能,此外控股 宜丰 国轩规划 5万吨产能预计 23 年陆续落地。此外,电池与中游材料厂商成立合资公司也将陆续投产,例如亿纬与 德方 合资 10 万吨 铁锂正极 产能 5 月已投产,也将降低部分采购成本。 图 16: 主流电池公司 2022 年碳酸锂权益产能测算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17: 主流电池公司上游产能布局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电池企业 资源 合作公司 合作形式 股权 产能 进展天宜锂业(天华超净) 合资 25% 氢氧化锂2万吨, 20 24 满产10 万吨P i l b a r a M i n e r a l s 合资 8. 24 % 碳酸锂4. 88 万吨/ 年江西志存锂业 合资 9% 碳酸锂2万吨/ 年四川能投 战略合作 - - 在建永兴材料 合资 70% 电池级碳酸锂5万吨,一期3 万吨 在建宜春时代 控股子公司 - 对应碳酸锂当量60 0万吨以上 取得宜春陶瓷土探矿权四川康德 合资 40% 选矿、矿物洗选加工等钴 洛阳钼业 战略合作 子公司参股25 % -持有含铜金属约62 8万吨的K is a n f u 铜钴矿,处于前期开发阶段,暂未投产蓝天金属(邦普时代控股) 控股子公司 75% 30 万镍铁合金 R K E F 火法工艺生产镍铁项目A N T A M 、IB I 合资 49 % / 51 % -斥资不超过59 .68 亿美元,包括镍矿开采和加工、E V 电池材料、E V 电池制造和电池回收。金昆仑锂业(金海锂业) 合资 80% 年产3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金海锂业,一期年产1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大华化工(兴华锂业) 合资 34 . 00 % 年产 1 万吨硼酸和 0. 5 万吨碳酸锂 大柴旦盐湖,建设周期自 20 22 年至 20 23 年蓝晓科技& 国能矿业 合资 - - 签订西藏结则茶卡盐湖万吨级氢氧化锂委托加工合同钴、镍 华友钴业 参股 参与定增盐湖比亚迪 合资 49% 3万吨碳酸锂 在建西藏矿业 参股 18 . 00 % 3万吨碳酸锂一期 1 万吨 L CE 已投产;二期 2万吨 L CE 预计 20 23 年 H 2投产盛新锂能 战略投资 - 6万吨锂盐 已发布定增预案,预计20 23 年投产四川路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新公司 30 . 00 % - 已成立,持股30 %欣旺达 锂 金恒旺锂业 合资 35% -与金圆中科、川恒股份组建合资公司浙江金恒旺锂业有限公司,在阿根廷整合、开发盐湖锂资源阿根廷J E M S E 合作谅解备忘录 - -提供约1. 7万公顷的潜在锂矿探矿及采矿权,从碳酸锂资源保障、电池制造产线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盐湖股份 战略合作 - -20 21 年末签署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携手发力新能源、锂电、镁锂材料等领域江特电机 战略合作 - 每月供应至少50 0吨电池级碳酸锂 拟在电池级碳酸锂等领域开展合作国轩科丰 子公司 51% 2. 5万吨碳酸锂 在建宜春矿业 合资 51 . 00 % -宜春矿业依法向合资公司注入矿产资源,合资公司取得的矿石资源应优先供应给国轩高科比亚迪 锂国轩高科 锂电池企业上游资源布局情况宁德时代锂镍亿纬锂能锂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2 / 52 图 18: 主流电池公司中游合资产能布局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1.2. 价格端: Q2 开始施行金属联动定价,预计整体涨幅 10-30% 宁德时代 Q1 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Q2 起定价大多施行与金属价格联动,二线电池厂 21Q4 已率先调价, 22Q2 预计逐步切换为金属联动方式。 宁德时代 Q1 电池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Q2 起对车企涨价陆续落地,且定价改为金属价格联动机制 。我们 预计 Q2三元电池价格涨幅 30-40%,铁锂涨幅 10-20%,考虑涨价实际执行的滞后性,我们预计Q2 宁德时代平均价格涨幅有望达到 20%左右。同时, Q3 涨价弹性将充分体现,预计H2 盈利将进一步改善。 二线电池厂 由于 盈利抗压能力较弱, 21Q2-Q4 盈利水平已经明显下滑, 21Q4-Q1 已陆续调价 10-20%左右 。我们测算, 派能单 wh 售价上涨 7-8%,欣旺达 Q1 动力价格也同步上调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3 / 52 图 19: 各电池厂商涨价策略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按照金属价格联动方式测算,预计整体电池涨幅 30%+,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考虑电池成本与镍、钴、锂金属价格做联动,并给予 0.4 元 /wh 左右的固定加工费(正极除金属成本外 0.03 元 /wh,负极成本 0.04 元 /wh,电解液成本 0.07 元 /wh,隔膜 0.01元 /wh,其他材料 0.15 元 /wh,加工费 0.1 元 /wh),且假设今年全年碳酸锂价格维持 45万 元 /吨 ,钴价维持 55 万 元 /吨 ,镍价逐步回落至 15 万 元 /吨 ,分别按照 m-1, m-2, m-3 的定价方式测算,对于一线电池厂商而言, 22Q1 价格基本维持不变,预计 Q2 金属联动下三元涨幅在 30-40%,铁锂涨幅在 20-30%,考虑一定的价格调涨落地时间,以及部分车企仍采取定价方式计价,我们预计涨价 20%左右, Q3 涨价弹性将充分体现,预计整体涨幅 30%+;对于二线电池厂而言, Q1 电池已调涨 5-10%, Q2 部分客户转换为金属联动方式计价,预计价 格仍能再调涨 10-20%,整体涨幅预计 0.2-0.3 元 /wh,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 图 20: 金属联动方式下电芯涨幅幅度测算( 元 /wh, 不含税)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4 / 52 1.3. 盈利端: Q1 为电池盈利低点, Q2 起价格、成本拐点明确,毛利率将有明显恢复 宁德时代: Q1 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而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Q1 盈利触底。宁德时代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在 Q1 充分体现,我们测算, 2022Q1 平均 Q1 电池成本0.72 元 /wh,环比增加 0.1 元 /wh。而 2022Q1 公司与车企处于谈价中,仅部分车企价格有所上涨,我们预计 Q1 电池均价涨幅 2-3%(不足 0.03 元 /wh),难以覆盖成本上涨,因此我们预计 Q1 宁德动力毛利率环比下滑 10pct 至近 12%,储能毛利率预计下滑 8pct至近 14%。 图 21: 主流电池厂盈利拆分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22: 宁德时代与海外上市电池企业营业利润率对比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拟合公式计算,预计成本上涨 10-15%, Q2 开始金属联动定价,价格预计上涨20-25%,盈利能力环比恢复。 根据 M-2 的原材料成本定价方式,由于金属价格 2022Q1大涨,更多影响 2022Q2 实际电池成本,我们测算 Q2 公司实际的碳酸锂、金属钴、金属镍单吨成本为 45.6/49.5/19.4 万元,环比上涨 20/8/5.5 万元,对应综合电池成本 0.83元 /wh,环比增加 0.12 元 /wh。公司已于 3 月底公司对车企提价,定价模式基本调整为与原材料联动方式,我们预计价格上涨幅度 30%-35%,考虑确认问题预计 Q2 均价上涨 20%-25%,价格平均上涨近 0.2 元 /wh,可覆盖年初绝大部分年初以来成本上涨,我们预计 Q2 公司毛利率有望恢复至 15%左右。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5 / 52 图 23: 宁德时代盈利能力测算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二线电池: 二线电池厂 2021Q4 盈利触底, 2022Q1 已逐步反应涨价结果 ,整体盈利水平好于预期 。 二线电池厂盈利抗压能力较弱, 2021Q4 毛利率已环比下滑 5-10pct,同比下滑10-15pct,触及盈亏平衡点,因此 2022 年 1 月起二线电池厂开始陆续调价,部分定价方式定为成本加成模式,涨价幅度 10-20%,并且 Q1 涨价已陆续落地。部分电池厂毛利率已体现, LGES 公告 2022Q1 扩大价格传导机制, 2022Q1 营业利润率达 6%,环比提升 4pct; 派能科技 2022Q1 单 wh 售价环比上涨,带动毛利率环比回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6 / 52 图 24: 主流电池厂盈利拆分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25: 宁德时代与国内上市电池企业毛利率对比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Q2 预计涨价弹性进一步体现,规模效应带动成本下降,盈利拐点明确。 按涨价前金属材料价格测算,我们预计三元电池涨价 0.3 元 /wh 左右,铁锂电池涨价 0.2 元 /wh 左右, Q2 电池价格与金属价格联动后,预计涨价幅度达 0.2-0.3 元 /wh,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且随着涨价效应进一步体现,与其他材料价格下跌,我们预计电池厂盈利逐季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7 / 52 回升,盈利拐点明确。此外二线电池厂商进入订单收获期,出货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明显,预计带动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图 26: 电芯成本上涨测算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测算 三元 单位用量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 单位用量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电芯原材料成本 (/g w h) (元/w h) 占比 (/g w h) (元/w h) 占比正极材料 1710 t 1 6 . 9 0 . 2 6 47% 1710 t 3 6 . 1 0 . 5 5 65%正极导电剂(AB ) 29 t 18 . 0 0. 00 1% 29 t 18 0. 00 1%正极黏贴剂(P V DF) 36 t 80 . 0 0. 03 5% 36 t 80 0. 03 3%分散剂(N M P ) 7 t 2. 0 0. 00 0% 7 t 2 0. 00 0%正极集体流(铝箔) 330 t 3. 0 0. 01 2% 330 t 3 0. 01 1%负极活性物质(石墨) 970 t 4 . 5 0 . 0 4 7% 970 t 4 . 5 0 . 0 4 5%负极粘结剂1( S B R ) 39 t 20 . 0 0. 01 1% 39 t 20 0. 01 1%负极粘结剂2(C M C ) 39 t 4. 9 0. 00 0% 39 t 4. 90 0. 00 0%负极集流体(铜箔) 700 t 10 . 5 0. 07 12% 700 t 10 . 5 0. 07 8%电解液 1010 t 6 . 0 0 . 0 5 10% 1010 t 7 . 1 0 . 0 6 8%隔膜(湿法涂覆) 1800 万m 2 2 0 . 0 3 6% 1800 万m 2 2 0 . 0 3 4%壳体& 辊压膜及其他 1 套 0. 1 0. 05 10% 1 套 0. 1 0. 05 6%电芯材料成本合计( 元/w h) 100% 100%折旧( 元/w h) 4% 2%电费、人工费等( 元/w h) 6% 4%合格率成本合计(w h/元,不含税)其中,钴锂成本占比钴(从金属含量口径) 212 t 35 0. 07 14% 212 t 55 0. 12 14%碳酸锂(正极+ 电解液含量) 710 t 10 0. 07 13% 710 t 45 0. 32 38%六氟磷酸铁锂 1 2 1 . 2 t 15 0. 02 3% 1 2 1 . 2 t 28 0. 03 4%镍 520 t 15 0. 08 14% 520 t 20 0. 10 12%0 . 9 40 . 6 39 7 . 0 %9 7 . 0 %0 . 0 4 0 . 0 40 . 0 2 0 . 0 20 . 5 4 0 . 8 5单位单位价格(万)单位单位价格(万)2 0 2 2 Q 2 :N C M 5 2 32 0 2 2 Q 1 :N C M 5 2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8 / 52 2. 基本面拐点明确,全年 电动车 +储能需求旺盛 ,国内厂商弹性大 2.1. 销量 、 排产拐点明确,全年看电动化进程加速,叠加储能需求爆发 ,预计锂电池需求 700-800GWh ,同增 60%+ 4 月销量低点已过, 5 月销量、排产均有望明显改善,基本面拐点明确。 4 月电动乘用车批发 28 万辆,同环比 +50%/-39%,受疫情影响低于市场预期,中汽协口径 4 月销量 29.9 万辆,同环比 45%/-38%,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预计 5 月逐步恢复至 36-40万辆, 6 月基本正常至 46-50 万辆, Q2 销量 115-120 万辆,随着新车型陆续上市,下半年为销售旺季,预计全年销量 580-600 万辆。 图 27: 国内销量 4 月触底(万辆) 数据来源: 中汽协,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