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固定收益专题 新股破发 : 原因 、影响 及 对策 固收 +专题 报告 Table_Summary 主要观点 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 2022年以来 A股市场出现多支 新股破发 的情况, 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 截至 4月 22日,今年 A股市场共有106支股票发行 , 33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 31%。其中,科创板有 39支股票发行, 21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 破发率 约 54%。 他山之石: 港股、美股上市首日均存在一定水平破发,港股破发率明显高于美股。 自 2008年以来,每年港股破发率在 22%33%之间波动,破发水平较高。自 1997年以来,美股破发率略有上涨,破发率曲线平缓,近年来每年破发率在 20%上下波动。自 1990年以来,除两次破发潮外, A股破发率均维持在 5%以下。自 2022年年初以来, A股、港股、美股破发率均明显上升,其中港股破发率上涨幅度最大,站上69%高位。 此轮新股出现 破发潮 为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 :首先,俄乌战争和疫情反复等因素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市场情绪回落 , A股出现一定幅度调整;其次,市场估值整体受到挤压,“询价新规”以来,新股定价估值不降反升,部分个股远高于行业平均市场率,导致破发风险增加;再次,自科创板注册制第一批上市以来, A股市场新股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需求层面压力增加;最后,随着破发增多,新股首日通过融券卖空强度增大,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新股破发压力。 较多 新股破发的影响 :一是 破发导致部分散户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 2016 年以来,弃购金额达到 5000万元以上新股共有 23只,均为 2019 年后发行新股。由于 2022 年以来 的 破发浪潮,打新出现明显降温, 在 23 只出现弃购新股中, 2022 年发行新股就多达 15 只。 二是券商 跟投亏损叠加包销弃购股份, 业绩承压;三是 伴随新股 破发潮 ,新股 发行 定价有待优化 。 新股申购参与者如何博弈? 固收 +打新收益策略开始出现盈亏平衡。以2 亿规模为例, 2022年 1-4 月份 A、 B、 C 三类投资者打新收益分别为0.54%、 0.41%、 0.19%,相对于过去三年处于 较低收益水平 。分板块来看,科创板打新收益最低甚至出现亏损,如 3 月份 C 类投资者亏损约 1.2 万元, 4 月三类投资者均出现亏损。对于 C 类投资者而言,若采用底仓对冲方式参与打新,打新收益可能很难覆盖对冲成本。 投资建议 关注被“错杀”基本面优良的次新股投资机会 。 从港股和美股成熟市场来看,新股破发事实上已为“常态”。随着注册制改革下打新红利逐渐释放,后续“询价新规”规范下, A 股市场新股定价日趋市场化。当前阶段,不管 A 股还是港股和美股,新股破发率都处于比较高状态,破发潮可能和市场调整有关。固收 +投资策略上,建议参与新股打新的固收 +投资者多关注创业板和主板打新机会,中长期观察市场拐点信号,若市场转向趋势确立,则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参与科创板打新。对于 长线投资者,可以关注被“错杀”基本面优良的次新股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下行风险;新股持续破发风险;操作风险;其他风险 Table_Industry 日期 : 2022 年 05 月 13 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 : 郑嘉伟 Tel: E-mail: SAC 编号 : S0870521110001 分析师 : 廖旦 Tel: E-mail: SAC 编号 : S0870521110003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能源行业率先转型升级的革新者 2022 年 04 月 24 日 全球能源格局有望重塑,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2022 年 04 月 08 日 华夏中国交建 REIT 投资价值分析 2022 年 04 月 07 日 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2 目 录 1 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 4 1.1 新股破发率超过 30% . 4 1.2 A 股历次 IPO 破发潮梳理 . 4 1.3 他山之石:港股和美股 IPO破发梳理 . 6 2 此轮新股破发潮原因分析 . 6 2.1 A 股市场低迷,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 7 2.2 “询价新规 ”下新股定价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市场率 , 导致破发风险 增加 . 8 2.3 IPO融资供应处于高位,需求层面压力增加 . 11 3 新股破发潮的影响 . 12 3.1 弃购现象频发 . 12 3.2 跟投亏损叠加包销弃购股份,券商投行业绩承压 . 13 3.3 伴随新股破发潮,新股发行定价有待优化 . 14 4 新股申购参与者如何博弈? . 15 4.1 打新收益下滑 . 15 4.2 参与网下询价机构数量减少 . 16 4.3 创业板和科创板打新走势分化 . 17 5 投资建议 . 18 6 风险提示 . 19 图 图 1 2022 年 1 月 1 日 2022 年 4 月 22 日各板块股票 IPO 破发情况 . 4 图 2 1990 年 2022 年 A 股新股破发情况 . 5 图 3 2011 年 2013 年各板块新股破发情况 . 6 图 4 A股、港股、美股破发情况( %) . 6 图 5 2022 年来 A股处于下行通道 . 7 图 6 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信心指数处于低位 . 8 图 7 历史行情和新股破发情况 . 8 图 8 科创板打新赚钱效应大幅减弱 . 10 图 9 破发行业主要 集中在生物医药和芯片制造( 2021.10-2022.4) . 10 图 10 注册制后新股发行数量增加(单位:只) . 11 图 11 2000 年后发行数量与破发数变化 . 11 图 12 2016 年以来弃购金额达到 5000 万元以上的个股(万元) . 13 图 13 2019 年以来各月包销金额总量(截至 2022 年 4 月 22日,万元) . 14 图 14 2016 年以来各月 IPO 数量(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 . 15 图 15 创业板机构询价数量变化(单位:询价机构个数) . 17 图 16 科创板机构询价数量变化(单位:询价机构个数) . 17 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3 图 17 报价集中度趋势 . 18 图 18 发行偏离度指标情况 . 18 表 表 1 1991 年 1995 年 A 股新股破发情况 . 5 表 2 2011 年 2013 年 A 股股票发行情况 . 5 表 3 询价新规 . 9 表 4 科创板业绩亏损标的 . 9 表 5 发行首日相对估值水平提升 . 10 表 6 新股上市后面临日益增强的做空压力 . 12 表 7 2022 年以来券商跟投盈亏情况(截至 2022 年 4 月 22日) . 14 表 8 年初以来不同规模下的打新收益测算 (单位:元) . 15 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4 1 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1.1 新股破发 率超过 30% 2022 年以来, A 股市场出现多支 新股破发 的情况, 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 截至 4月 22日,今年 A 股市场共有 106 支股票发行 , 33 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 破发率 约 31%。其中,科创板有39 支股票发行, 21 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 破发率 约 54%。事实上,自 2022 年年初开始, A 股上市 新股 破发率 总体呈较快上 升 趋势 ,其中, 科创板 新股破发率 快速 升高,成为带动 A 股破发率上升的主要力量。继 3 月份科创板 新股破发 率冲上 62%高位,科创板 4月份 新股破发率 再创新高,达到 75%。相比之下,创业板 新股破发率 涨幅较温和, 4 月份创业板 破发率 触及 30%附近,低于整个 A股市场 新股破发 水平。主板股票发行市场表现非常稳健。除年初出现零星 新股破发 情况外,各月均保持股票上市首日零破发。 图 1 2022 年 1 月 1 日 2022 年 4 月 22 日各板块股票 IPO 破发情况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1.2 A 股历次 IPO 破发潮梳理 A 股历史上出现过两次破发潮,但是前两次 破发率 均低于 此次 破发水平。 第一次破发潮出现在 1991 年至 1995 年, A 股 新股破发率 加权平均值约为 14%( 1991 年 50%, 1992 年 6%, 1993年 25%, 1994 年 2%, 1995 年 19%)。 1991 年 破发率 高达 50%,是因为当年仅发行 4 支股票, 2 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第二次破发潮出现在 2011 年至 2013 年, A 股 新股破发率 加权平均值约为27%( 2011 年 27%, 2012 年 27%, 2013年 50%)。 2013年 破发0%10%20%30%40%50%60%70%80%Jan-22 Feb-22 Mar-22 Apr-22主板破发比率 科创板破发比率 科创板破发比率 A股破发比率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5 率 达到 50%,是因为当年仅发行 2 支股票, 1 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今年破发潮期间 A 股 破发率 平均值约 31%。总体而言,今年A 股 新股 破发率均比前两次破发潮高。 第一次破发潮推动力量是主板股票大量破发,第二次 新股破发 潮是由于主板、创业板股票 大量 破发共同推动 ,本次 新股破发潮是由科创板股票大量破发带动的。 第一次破发潮发生时, A 股市场还未划分板块, 因此可以说 IPO 破发均发生在主板;第二次破发潮发生时, A 股市场主要可分为主板和创业板。主板破发率( 30%)略高于创业板破发率( 24%),但均处较高水平,两个板块的 新股破发 导致 一度暂停 IPO 发行 。本次 新股 破发 的主要板块为 科创板, 相反,主板起到了稳定 IPO发行市场的作用。 图 2 1990 年 2022 年 A 股 新股破发 情况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表 1 1991 年 1995 年 A股 新股破发 情况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A 股发行股数 4 35 102 99 21 A 股破发股数 2 2 26 2 4 破发率 50% 6% 25% 2% 19%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表 2 2011 年 2013 年 A股 股票发行情况 年份 2011 2012 2013 板块 主板 创业板 A 股 主板 创业板 A 股 主板 创业板 A 股 发行股数 152 125 277 80 74 154 2 0 2 破发股数 46 30 76 24 17 41 1 0 1 破发率 30% 24% 27% 30% 23% 27% 50% 0% 50%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0100200300400500600A股发行股数 A股破发股数 A股破发率(右)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6 图 3 2011 年 2013 年各板块 新股破发 情况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1.3 他山之石: 港股和美股 IPO 破发梳理 港股、美股上市首日均 存在 一定水平 破发 ,港股破发率明显高于美股。 自 2008 年以来,每年港股 破发率 在 22%33%之间波动,破发水平较高,也可能与统计年份较少有关。自 1997 年以来,美股的破发率略有上涨,破发率曲线平缓,近年来每年 破发率 在20%上下波动。自 1990 年以来,除两次破发潮外, A 股的破发率均维持在 5%以下。自 2022 年年初以来, A 股、港股、美股 破发率 均明显上升,其中港股 破发率 上涨幅度最大,站上 69%高位。 图 4 A股、港股、美股破发情况 ( %)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 此轮新股 破发潮 原因 分析 0%10%20%30%40%50%60%2011 2012 2013主板 创业板 A股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4/22A股破发率 港股破发率 美股破发率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7 此轮新股 出现 破发潮 为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的 : 首先, 俄乌战争和疫情 反复 等因素使得 经济 下行压力 增加 ,市场情绪 回 落, A股出现 一定幅度 调整;其次,市场估值整体受到 挤压 ,“询价 新规 ”以来,新股 定价估值不降反升,部分个股远高于行业平均市场率,导致破发风险增加 ;再次,自科创板注册制第一批上市以来, A 股市场新股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需求层面 压力增加 ;最后,随着破发增多,新股首日通过融券卖空 强度增大,无形中 进一步 增加了新股破发压力。 2.1 A 股市场低迷 , 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A 股 市场低迷,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是此轮新股破发 的导火索 。受疫情扰动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 A 股 各 主要 指数 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创业板指、科创 50、上证指数分别跌破 2200、 900、3000 点关口,年内跌幅达 33.26%、 35.22%、 19.38%。同主板相比,科创板与创业板跌幅 较大 ,给新股 融资 带来较大压力。 图 5 2022 年来 A股处于下行通道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投资者信心指数 处于低位,市场情绪低迷 是催化剂 。 2021 年11 月至 2022 年 2 月,投资者信心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 3 月稍有回升至 52.2,但仍处于历史低位,低于历史 69.18%分位数。从子指数来看,大盘乐观指数在 50%中值附近波动,投资者买入指数年内持续下行位于 50%中值下方。 3 月买入指数统计显示,选择维持资金量不变的投资者占比 50.5%,较上月上升 0.6%,投资者持观望 态度比例增加 。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创业板指 上证指数 科创 50(右)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8 图 6 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信心指数处于低位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历史上看, 2010-2012 年度破发潮处于经济下行和市场情绪走弱时期。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12 月 -2011 年9 月、 2011 年 11 月 -2012 年 9 月三个阶段的新股破发数目分别为25、 70、 47 支,同期万得全 A 跌幅分别为 13.32%、 15.54%、9.44%。 图 7 历史行情和新股破发情况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2 “询价新规”下 新股定价 大幅 高于行业平均市场率,导致破发风险增加 询价新规 后 新股定价 远 高于行业平均市 盈 率 , 破发风险增加 。2021 年 9 月 18 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出台询价新规,将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不低于 10%”调整为“不超过 3%”,扩大了有效报价区间,打击了机构抱团压低报价现象。询价新规出台后,新股01020304050607080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投资者信心指数 :总指数 投资者信心指数 :买入 (BII)投资者信心指数 :大盘乐观 (LCOI)051015202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新股破发数(右 ,只) Wind全 A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9 估值随之抬升,发行市净率、发行市盈率都有所上涨。“询价新规”发行后至 2021 年底,发行市净率平均为 3.09,首发市盈率(摊薄)为 43.35,行业平均市盈率估值为 76.77,发行市盈率相对行业市盈率溢价 79.7%。 2022 年内,发行市净率平均为 3.27,首发市盈率(摊薄)为 41.27,行业平均市盈率估值为 81.86%,发行市盈率相对行业市盈率溢价为 103.84%。不管是相对水平还是绝对水平,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股发行估值 均 有所提升。 表 3 询价新规 时间 发行市净率 首发时所属行业市盈率 单位 倍 首发市盈率 (摊薄 ) 相对行业估值折价率 询价新规出台至 2021年底 3.27 41.27 81.86 -103.84% 2022 年 3.09 43.35 76.77 -79.70%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个股 基本面 因素与破发 呈现正 相关 。 业绩亏损的 9只新股中 8支首日即破发,平均跌幅达到 26.5%,占总破发新股比例近 25%。其中 翱捷科技 -U 与 首药控股 -U 更是上市后几个交易日内持续下跌。 表 4 科创板业绩亏损标的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上市日期 首日涨跌幅( %) 净利润(万元) 扣非净利润(万元) 688220.SH 翱捷科技 -U 2022/1/14 -33.75 -69,484.84 -64,392.93 688207.SH 格灵深瞳 -U 2022/3/17 -5.14 -6,871.30 -6,510.88 688302.SH 海创药业 -U 2022/4/12 -29.87 -30,617.99 -34,588.30 688062.SH 迈威生物 -U 2022/1/18 -29.60 -70,101.80 -69,963.31 688337.SH 普源精电 -U 2022/4/8 -34.66 -389.77 -2,198.60 688197.SH 首药控股 -U 2022/3/23 -19.52 -14,624.22 -16,396.07 688072.SH 拓荆科技 -U 2022/4/20 28.41 6,493.21 -7,965.18 688153.SH 唯捷创芯 -U 2022/4/12 -36.04 -6,841.64 1,468.84 688176.SH 亚虹医药 -U 2022/1/7 -23.41 -25,899.96 -12,507.48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科创板新股赚钱效应减弱 , 打新 资金趋于谨慎。 2022 年内科创板上市的新股有 12 只个股上市十个交易日后下跌,迈威科技 -U、翱捷科技 -U、思林杰跌幅甚至在 30%左右。从上市后十日平均涨跌幅来看, 2019-2021 年科创板新股十日平均涨幅分为 126.35%、159.87%、 172.96%, 2022 年年内仅为 1.21%, 新股短期上涨动力明显下降。 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0 图 8 科创板 打新 赚钱效应大幅减弱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破发行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4 月,医药、电子、机械行业分别有 13、 11、 8 只新股破发; 2022 年以来,有 11 只医药股上市,其中 6 只破发,占比超过半数。 新股定价相对行业估值过高导致了破发行业集中 度高 ,以中信三级行业集成电路为例, 2022 年度上市新股平均首日市销率与行业平均市销率差值达到 5.31,远高于 2021 年度和 2020年度 -8.4、 -1.36 的同期值。 图 9 破发行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芯片制造( 2021.10-2022.4)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表 5 发行首日相对估值水平提升 年度 上市首日市销率 行业平均市销率 差值 2020 7.62 8.98 (1.36) 2021 2.68 11.08 (8.40) 2022 13.43 8.12 5.31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9 2020 2021 2022上涨个数 下跌个数 平均涨跌幅(右)02468101214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1 2.3 IPO 融资 供应处于高位,需求层面压力增加 新股供应量增加与破发密切相关。 注册制改革后,新股发行改为市场化,新股稀缺性降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格差异缩小,加大了破发 概率 。从 2009 年创业板成立至 2020 年 6 月 12日注册制落地创业板,共有 806 只新股在创业板上市,而注册制改革后至 2022 年 4 月 26 日,创业板就有 334 只新股上市,新股供应量大幅增加。 图 10 注册制后新股发行数量增加 (单位:只)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历史破发潮同样支持新股 供给强 与 需求弱,更容易破发的逻辑 。 2010-2012 三年的新股发行数目分别为 342、 277 和 154支,相较 10 年前大幅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其中 25、 46、 71 支新股破发。 图 11 2000 年后发行数量与破发数变化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市场 融券 做空机制增强新股 破发风险 。 从首日融券情况来看,2022 年共有 58 只新股发行首日遭遇融券交易,其中破发个数达051015202530创业板发行数量创业板实施注册制01020304050607080050100150200250300350主板发行数量 创业板发行数量科创板发行数量 破发数量(右轴)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2 到 27 只,占比接近一半。其中 C 嘉戎 、安达智能、仁度生物上市首日融券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分别达到 2.9%、 2.27%、 2.69%。 表 6 新股上市后面临日益增强的做空压力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上市日期 上市首日涨跌幅 ( %) 上市首日融券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688325.SH N 赛微 2022/4/22 -26.06 0.78% 301148.SZ C 嘉戎 2022/4/21 -9.09 2.90% 301150.SZ C 中一 2022/4/21 -24.62 0.66% 688279.SH 峰岹科技 2022/4/20 -19.27 0.73% 688209.SH 英集芯 2022/4/19 -9.70 0.51% 688326.SH 经纬恒润 -W 2022/4/19 -17.35 0.92% 688125.SH 安达智能 2022/4/15 -23.25 2.27% 301109.SZ 军信股份 2022/4/13 -10.17 0.73% 688153.SH 唯捷创芯 -U 2022/4/12 -36.04 0.27% 688302.SH 海创药业 -U 2022/4/12 -29.87 0.78% 301151.SZ 冠龙节能 2022/4/11 -8.14 0.00% 688337.SH 普源精电 -U 2022/4/8 -34.66 1.44% 688048.SH 长光华芯 2022/4/1 -1.49 0.64% 688331.SH 荣昌生物 2022/3/31 -14.92 0.40% 688193.SH 仁度生物 2022/3/30 -10.86 2.69% 301216.SZ 万凯新材 2022/3/29 -10.85 1.14% 301102.SZ 兆讯传媒 2022/3/28 -14.67 0.81% 301237.SZ 和顺科技 2022/3/23 -5.63 0.00% 688197.SH 首药控股 -U 2022/3/23 -19.52 0.86% 688150.SH 莱特光电 2022/3/18 -13.83 0.36% 688282.SH 理工导航 2022/3/18 -15.04 1.13% 688207.SH 格灵深瞳 -U 2022/3/17 -5.14 0.72% 301236.SZ 软通动力 2022/3/15 -16.85 0.80% 688175.SH 高凌信息 2022/3/15 -10.99 0.95% 688115.SH 思林杰 2022/3/14 -23.67 0.52% 301200.SZ 大族数控 2022/2/28 -13.58 0.00% 688270.SH 臻镭科技 2022/1/27 -9.18 0.73% 001289.SZ 龙源电力 2022/1/24 -22.87 0.00% 688062.SH 迈威生物 -U 2022/1/18 -29.60 1.02% 688220.SH 翱捷科技 -U 2022/1/14 -33.75 0.23% 300834.SZ 星辉环材 2022/1/13 -9.12 0.00% 301196.SZ 唯科科技 2022/1/11 -6.07 0.00% 688176.SH 亚虹医药 -U 2022/1/7 -23.41 0.38%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 新股 破发潮 的 影响 3.1 弃购现象频发 破发导致部分散户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 “年内最贵新股”纳芯微遭遇历史罕见弃购。 2022 年 4 月 17 日晚间,纳芯微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发行股数为 2526.6 万股,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3 338.15 万股,弃购金额 7.78 亿元 , 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规模比例的 13.38%, 占本次网上发行总数 872.35 万股的 38.76%。近四成网上中签散户选择了弃购,弃购比例创下了注册制改革以来新高,弃购金额创下 A 股史上最高,引发市场关注。 无独有偶, 4 月18 日, A 股今年以来最大 IPO 中国海油也遭遇了网上网下同时弃购,弃购金额约达到 2.43 亿元,一举成为 2016 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 A 股史上弃购规模第七新股。 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Wind 数据显示,包括中国海油在内, 2016 年以 来,弃购金额达到5000 万元以上新股共有 23 只,均为 2019 年后发行的新股。 由于打新出现明显降温,在 23 只出现弃购新股中, 2022 年发行新股就多达 15 只。 图 12 2016 年以来 弃购金额达到 5000 万元以上的个股 (万元) 注: 红色为 2022 年发行的个股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2 跟投亏损叠加包销弃购股份, 券商投行业绩 承压 科创板跟投制度导致券商承担破发损失。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参与跟投主体为发行人的保荐机构或其母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 2%-5%的股票,具体比例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 。 截至 4 月 22日,今年 A 股新上市股票 114 只,跌破发行价个股为 62 只,破发率达 54.39%。 其中,科创板 新股破发 30 只, 仅有 9 只科创板股票实现上涨 ,这使得券商 跟投 浮亏 大幅增加 。 其中,海通证券保荐并跟投 9 只新股中有 6 只破发 ,包括两只 破发幅度最大科创板新股翱捷科技和迈威生物 ,导致海通证券跟投业务浮亏 1.86 亿元;而华泰联合保荐并跟投三只新股全部破发,给其造成 0.429 亿 元浮亏。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纳芯微中国移动 邮储银行经纬恒润-W禾迈股份C中一中国海油百济神州-U翱捷科技-U峰岹科技 赛微微电拓荆科技-U腾远钴业 中国电信唯捷创芯-U浙商银行 京沪高铁 三元生物普源精电-U华秦科技 三峡能源 盛美上海 东微半导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4 表 7 2022 年以来券商跟投盈亏情况(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 保荐机构 跟投盈亏 (元 ) 跟投股票数量 破发股票数量 方正证券 -9264303 1 1 光大证券 14947365.6 1 0 国泰君安 -87779036.2 5 4 海通证券 -185939123.6 9 6 华泰联合 -42919416.48 3 3 民生证券 -46621712 3 3 申万宏源 -20620512 1 1 长城证券 -17717231.41 1 1 招商证券 24919564.38 1 0 中金公司 -69217455 6 5 中信建投 215321320 4 2 中信证券 -97566679.5 6 6 合计 -322457219.3 32 41 资料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弃购股份包销进一步加重承销商压力。 纳芯微本次发行 中,网下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股份全部由 其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即光大证券 包销 。 包销股份的数量为 338.15 万股 ,包销金额为7.78 亿元 ,包销股份数量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本次发行总数量的比例为 14.83%,包销股份数量占本次发行总规模的比例为 13.38%。 包销金额加上光大证券子公司 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1.16 亿元战略配售,共计支出 8.94 亿元。而光大证券纳芯微保荐承销费 2.03 亿元,也就是说,纳芯微上市如果破发幅度达 22.7%,那么光大证券此次保荐业务将没有收益。 中国海油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银证券包销, 包销股份的数量为 2248 万股,包销金额为 2.43 亿 元 。从承销商包销金额总量上来看, 2022年以后发行新股使得承销商需承担包销金额大幅增长, 2022 年以来(截至 4 月 22 日), 券商合计余额包销的金额达到了 42.74 亿元,相比 2021年 1-4 月增长了接近 24倍。 图 13 2019 年以来各月包销金额总量(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 ,万元 )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3 伴随新股 破发潮 , 新股 发行 定价有待优化 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5 伴随新股 破发潮 , 新股定价有待优化 。 今年 1-4 月仅有 114只新股上市,相比 2021 年 1-4 月减少了 51 只。板块来看, 2022年各个板块 IPO 数量均比 2021 年 1-4 月有所减少,其中创业板从55 只降至 50 只,科创板从 53 只降至 39 只,主板则从 47 只减少至 17 只 ,新股发行呈现放缓趋势 , 新股 发行 定价有待优化 。 图 14 2016 年以来各月 IPO 数量(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 资料 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4 新股申购参与者如何博弈? 4.1 打新收益下滑 固收 +打新收益 策略 开始出现盈亏平衡。以 2 亿规模为例,2022 年 1-4 月份 A、 B、 C 三类投资者打新收益分别为 0.54%、0.41%、 0.19%,相对于过去三年处于 较低收益水平 。分板块来看,科创板打新收益最低,甚至出现亏损,如 3 月份 C 类投资者亏损约 1.2 万元, 4 月三类投资者均同时出现亏损。对于 C 类投资者而言,若采用底仓对冲方式参与打新,打新收益可能很难覆盖对冲成本。 表 8 年初以来不同规模下的打新收益测算 (单位:元) 2 亿 月份 创业板 科创板 主板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1 338467.21 318275.31 222828.57 65529.08 60309.72 43817.63 29729.65 12944.65 4709.20 433725.94 391529.68 271355.40 2 45418.40 38257.33 27969.45 28522.31 24851.64 13896.63 23634.63 10502.90 5453.47 97575.35 73611.88 47319.55 3 451661.09 346814.97 188586.72 20703.83 37964.17 -11730.00 17063.37 8992.25 5892.48 489428.29 393771.40 182749.20 4 148261.59 87348.02 38504.79 -274847.06 -246561.15 -177450.49 179407.78 112193.77 16574.59 52822.31 -47019.35 -122371.11 总计 983808.30 790695.63 477889.52 -160091.84 -123435.61 -131466.23 249835.43 144633.57 32629.74 1073551.89 811893.60 379053.03 1 0.17% 0.16% 0.11% 0.03% 0.03% 0.02% 0.01% 0.01% 0.00% 0.22% 0.20% 0.14% 2 0.02% 0.02%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0% 0.05% 0.04% 0.02% 3 0.23% 0.17% 0.09% 0.01% 0.02% -0.01% 0.01% 0.00% 0.00% 0.24% 0.20% 0.09% 4 0.07% 0.04% 0.02% -0.14% -0.12% -0.09% 0.09% 0.06% 0.01% 0.03% -0.02% -0.06% 总计 0.49% 0.40% 0.24% -0.08% -0.06% -0.07% 0.12% 0.07% 0.02% 0.54% 0.41% 0.19% 010203040506070809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固定收益专题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6 3 亿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A 类收益 B 类收益 C 类收益 1 455163.40 426104.32 309812.09 72923.84 65059.58 56100.19 29729.65 12944.65 4709.20 557816.88 504108.56 370621.49 2 48240.59 42505.88 33381.07 35673.07 33706.14 17934.21 23634.63 10502.90 5453.47 10754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