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Title EV 观察系列 115 4 月 国内 新能源汽车 遭遇寒冬, 5 月有望回暖 2022 年 05 月 16 日 Table_Summary 4 月 新能源汽车市场 遭遇寒冬 , 5 月 环比有望回暖 。 4 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 31.2 万辆与 29.9 万辆,同比上升 43.9%和 44.6%,环比下降 33.0%和 38.3%,整体产销呈 下 降趋势 ,主要 原因为 疫情阴霾笼罩产业链,供应短缺与车厂生产停摆影响 。从品牌和车型上看, 比亚迪王朝 再铸辉煌实现连冠 ,五菱宏光 MINI 稳 据销量榜首。造车新势力 方面, 第二梯队零跑、哪吒 表现抢眼 ,向新势力一线阵营发起冲锋 。 2022 年 优质车型持续投放,新能源市场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 预计 2025 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 980 万辆,四年 CAGR 达 30%,新能源车渗透率将有望超 39%。 动力电池装车量 萎缩明显 ,磷酸铁锂装车量 占比持续提升 。 4 月 动力电池 产量 与装机量分别为 29.0GWh 与 13.3GWh,同比上升 124.1%和 58.1%, 环比下跌 26.1%和 38.0%,环比 由增转减, 同比 持续 增长。 整体上看, 宁德时代 装机量环比腰斩,比亚迪 逆境坚挺 ,行业集中度 小幅波动 。 从技术路线上看, 4 月单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量 8.9GWh,同比增长 177.2%,环比 下跌 32.6%,市场份额达 66.98%, 环比 提升 5.43 个百分点。全球优质供给持续扩张,未来总产能规划创新高。下游新能源车销量后劲十足,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高增。 新产能系疫情影响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各环节排产有望 回暖 , 电池产业链景气 度预计重启 。 充电基础设施持续配套,换电布局加速动力电池市场衍变。 从充电基础设施层面, 4 月 份全国公共充电桩 保有量达 133.2 万台 , 较今年 3 月增加 10 万台 ,1-4 月 桩车增量比为 1: 2.2。从充电量层面, 4 月 全国充电总电量约为 14.2 亿KWh,较 3 月 增加 3.4 亿 KWh,同比 增长 69.2%,环比 增长 31.3%。 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充电桩建设区域 与 充电电量集中度较高 , 政策暖风频吹附之充电需求扩增,带动换电设施快速推进。 全国 TOP10 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高达 72.1%, TOP10 地区总充电量高达 10.54 亿 KWh,合计占比高达 74.2%,在TOP10 地区中,广东省位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以及充电电量的榜首 , 北京市位居换电站总量排行的榜首 。 主要换电运营商换电站数量仍在持续提升 ,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各厂商积极布局充换电服务,宁德时代积极推进换电重卡应用 , 蔚来持续布局换电领域 , 推动电动车产业衍变 , 加快产业电动化进程 。 投资建议: 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a、电池: 宁德时代 ; b、隔膜: 恩捷股份 ; c、热管理: 三花智控 ; d、高压直流:宏发股份 ; e、薄膜电容: 法拉电子 , 建议关注 中熔电气 等。 2) 4680 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 4680 目前可以做到 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 91系和 硅碳 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 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 重点关注: a、大圆柱外壳: 科达利、斯莱克 ; b、高镍正极: 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 ; c、布局 LIFSI: 天赐材料、新宙邦 。 3)看 2-3 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 a、 隔膜 : 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 ;b、铜箔: 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 ; c、负极: 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 等。 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超预期上涨。若上游碳酸锂、氢氧化锂、镍钴锰金属等涨价超预期,存在可能影响下游需求。 2)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补贴退坡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变动等可能会影响终端需求。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Author 分析师: 邓永康 执业证号: S0100521100006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研究助理: 李京波 执业证号: S0100121020004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研究助理: 郭彦辰 执业证号: S0100121110013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研究助理: 叶天琳 执业证号: S0100121120027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研究助理: 王一如 执业证号: S0100121110008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研究助理: 李佳 执业证号: S0100121110050 电话: 021-60876734 邮箱: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 20220306:待得春风又一顾 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 20220228:储能赛道迎机遇,大基地二期超预期 3.EV 观察系列 1 月新能源车销量 :1 月新能源车产销表现稳定,奠定全年新基调 4.储能深度 1:全球分区域市场空间、经济性及商业模式探讨 5.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 20220220:基本面稳健,静待春风起 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 录 1 4 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寒冬, 5 月环比有望增长 . 3 2 动力电池装车量萎缩明显,环比下跌 38.0%, LFP 占比 67.0% . 9 3 充电基础设施持续配套,换电布局加速动力电池市场衍变 . 15 4 投资建议 . 19 5 风险提示 . 20 插图目录 . 21 表格目录 . 21 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1 4 月 新能源汽车市场 遭遇寒冬 , 5 月 环比有望增长 4 月 传统汽车市场 进入淡季 。 根据中汽协数据, 4 月 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月生产量为 120.5 万辆,同比 下跌 46.1%,环比 下降 46.2%;汽车销售量为 118.1 万辆,同比 下降 47.6%,环比 下降 47.1%,产销均为近十年以来同期月度新低 。整体上,汽车行业 整体 规律为季节性前高后低,叠加 4 月 受疫情影响供需两端 严重承压,产销量同比 环比 下降,但 疫情高点已过, 随着 4 月中下旬 工信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应急协调机制,设立重点保障企业的“白名单” , 优先保障“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物流运输和配套企业协同复产 , 供应链困境正在消退, 5 月 产销量 有望回 暖 。 短期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 产销 环比受挫,但 总体 延续增长势头,同比持续增长 。根据 中汽协数据, 4 月 新能源车 产销分别 完成 为 31.2 万辆与 29.9 万辆 ,环比 下降33.0%和 38.3%,同比上升 43.9%和 44.6%; 1-4 月 累计产销量分别为 160.5 万辆和 155.6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分别为 113.7%和 112.2%。 4 月 新能源汽车 整体表现乏力 ,主要系疫情阴霾笼罩产业链,供应短缺与车厂生产停摆影响 , 但 表现优于行业整体 , 5 月全国供应链恢复后有望重启高景气态势 。 图 1: 20-22 年 4 月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单位:辆) 图 2: 20-22 年 4 月 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单位: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中汽协 ,民生证券研究院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高位攀升 ,新能源化转型 进程提速 。 根据乘联会数据可知,批发层面, 2022 年 4 月 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 29.6%,较 2021 年 4月 11.2%的渗透率提升了 18 个百分点,较今年 3 月 25.1%渗透率上升了 4.5 个百分点,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 28.0 万辆 , 同比增长 50.1%,环比下降 38.5%。零售层面, 4 月 新能源车厂商零售渗透率达 27.1%, 较 2021 年 4 月 9.8%的渗透率提升 17.3 个百分点 ,较今年 3 月 28.2%渗透率 下跌 了 1.1 个百分点。 整体上-50%50%150%250%350%450%550%650%75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0年 2021年 2022年2021年同比 2021年环比 2022年同比2022年环比-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0年 2021年 2022年2021年同比 2022年同比 2021年环比2022年环比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看,批发渗透率较 3 月 显著 提升 , 受疫情短期扰动 零售渗透率略有回落 。 随着新能源汽车 普及率加速 ,加之 生产资料购车拉动传统车换购需求较强 , 刚需释放, 新能源 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 将 维持高位的基础上 持续 攀升 , 新能源汽车 重塑汽车行业格局步伐加快 。 图 3: 2022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渗透率( %) 图 4: 2022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零售渗透率( %)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4 月 份 插电混动 占比 回升 ,整体销量结构保持稳定。 根据中汽协数据可知 , 纯电动车方面, 4 月 份单月销量为 23.1 万辆,同比增长 35.09%,环比 下降 41.52%。插电混动车方面, 4 月 份 销量为 6.8 万辆,同比上升 94.14%,环比 下降 22.61%。从销量结构上看,纯电动与插电 式 混动的销量占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插电 式混动占比 再次 上 调 至 20%以上 。 4 月 份 纯电动车月销量占比 回落 至 77.26%,较今年 3 月份 显著下跌 了 4.35Pcts; 4 月 份插电式混动车月销量占比 回 升 至 22.75%,较今年 3 月份 上调 了 4.59Pcts, 整体上看销量 明显下滑 ,销量 结构保持稳定 ,纯电动车仍是新能源车销售主力 , 插电式混动 存在 上升的趋势 , 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部分厂商对“插电混动式油车潜客转型第一步”的市场预判 。 0%5%10%15%20%25%30%35%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0%5%10%15%20%25%3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图 5: 22 年 4 月 纯电动与插电混动销量情况(单位:辆) 图 6: 21 年 -22 年 4 月 纯电动与插电混动销量占比 ( %) 资料来源: 中汽协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中汽协 ,民生证券研究院 新能源车结构化明显, A00 级、 B 级车型销量继续领跑 。 据乘联会 公开 数据整理可知, 2022 年 4 月 纯电动车批发单月销量达 21.4 万辆,同比增长 39.9%,环比 下降 42.32%;插电混动批发销量达 6.6 万辆,同比增长 96.8%,环比下降21.43%。从细分车型上看, A00 级批发销量 7.8 万辆,环比 下降 34%,占纯电动的 37%份额 ,较今年 3 月市场份额提升 5 个 百分点 ; A0 级批发销量 5.5 万辆,环比 下降 20%, 占纯电动的 20%份额; A 级电动车 批发销量 5.8 万辆 ,环比 下降29.21%, 占纯电动份额 27%; B 级电动车达 3.0 万辆,环比 下降 34%,占纯电动份额 14%,较今年 3 月市场份额降低 16 个 百分点 。 整体上, 4 月 份 电动车 A00车型环比 降幅大于 A 车型降幅 , 其余 车型从小到大 降幅 逐步 提升 。 A00 级继续领跑 , B 级电动车销量损失较大, 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 。 图 7: 2022 年 4 月 新能源纯电动车各级别销量占比( %) 图 8: 19-22 年新能源纯电车各级别累计销量占比( %)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1年纯电 2021年插电混动2022年纯电 2022年插电2022年纯电同比 2022年插电混动同比0%20%40%60%80%100%0%20%40%60%80%1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2022年纯电动车月销量占比 2022年插电混动月销量占比2021年纯电动车月销量占比 2021年插电混动月销量占比37%20%27%14%2%A00A0ABC0%20%40%60%AOO AO A B C2019 2020 2021 2022年 1-4月累计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比亚迪 实现月销“十 一 连冠” , 市场多元化发力, 二线 新势力 表现 抢眼 。 4 月比亚迪汽车旗下多款热门车型,如比亚迪秦、比亚迪汉、比亚迪 海豚、比亚迪宋、比亚迪唐 稳居 车型 销量榜单的前 TOP5。 纯电动与插电混动 双驱动夯实领先地位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 一骑绝尘 高达 10.48 万辆, 销量 维持稳定增长, 同比大涨 313.60%,环比 增长 1.49%。 其中, DM 车型 4 月 销量为 4.8 万辆,环比 下降 5.13%; EV 车型 4 月 销量为 5.7 万辆,环比 提升 6.97%, 稳居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榜首,市场占比 37.1%,较 2 月市场份额 提升了 13.9 个百分点 。 在新能源车厂商销量排行榜中,前 TOP5 销量 均过 1 万,累计占比 较 3 月上升 3.5Pcts 占61.2%, 其中以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 ,市场多元发力 。 造车新势力层面,以代表车企 埃安、 小鹏、理想、蔚来、哪吒 、 零跑 以及极氪 为例, 4 月仅埃安交付量超过一万辆,为 10.2 万辆, 位居新势力销量首位 ,同比增长 54.3%,环比下降 49.74%; 零跑 表现最为突出, 一跃升至前端 位居新势力第二 , 4 月 交付量为 0.91 万辆,同比增长 228.1%,环比 下降 9.66%;小鹏仍表现强势,实现 销量为 0.90 万辆,同比增长 74.9%,环比 下降 41.6%,位于 TOP3。 蔚来、理想则受供应链短缺影响较大,销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 相较于3 月 , 部分高端 造车 新势力 销量受挫 ,第二梯队 零跑、 哪吒 表现亮眼 , 向 一线 势力阵营 发起冲锋 。 图 9: 2022 年 4 月 新能车厂商销量排行(单位:辆) 图 10: 22 年 4 月 新能造车新势力销量走势 (单位:辆)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分车型来看, 比亚迪王朝 再铸辉煌 ,五菱宏光 MINI 稳居 销量榜首。 根据乘联会数据, 新能源轿车方面, 宏光 MINI 4 月 强势夺冠 ,单月销量高达 2.49 万辆,同比 下降 6.3%; TOP5 中比亚迪占据 3 席 ,其中,比亚迪秦 热销 ,月销量 直逼宏光 MINI 达 2.35 万辆,同比 大涨 268.9%,比亚迪汉 稳定发力 ,销量 为 1.34 万辆,同比增长 64%,比亚迪海豚反超特斯拉 Model3 位列第四,销量为 1.20 万辆 。 新能源 SUV 方面, 比亚迪宋重回榜首 , 达 2.51 万辆,同比 大涨 782.7%; TOP5 中比亚迪占据 3 席, 比亚迪 唐、比亚迪元 PLUS 分居 第二 、第三 , 比亚迪唐 单月销0%5%10%15%20%25%30%35%4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 吉利汽车 广汽埃安 长安汽车 零跑汽车 小鹏汽车 哪吒汽车 一汽大众 蔚来汽车 理想汽车 东风风神 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销量 占比-80%-40%0%40%80%120%160%200%2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埃安 零跑 小鹏 哪吒 蔚来 理想 极氪4月交付量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量达 1.01 万辆,同比大增 570.2%; 比亚迪元 PLUS 销量达 1.01 万辆; 埃安 Aion Y 和哪吒 V 跻身前 TOP5, 4 月 单月销量 分别为 0.62 万辆 和 0.57 万辆 , 同比增长208.0%和 48.0%。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 3 月新能源轿车和 SUV 销量排行情况而言, 受上海超级工厂停工影响, 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双双跌出 4 月 销量排行榜 前 TOP15,特斯拉中国销量环比大跌 97.6%。 图 11: 22 年 4 月 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单位:辆) 图 12: 22 年 4 月 新能源 SUV 销量排行榜(单位:辆)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乘联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优质车型持续投放,新能源市场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1 年以来,有超 40款涵盖 SUV、轿车和微型车类别的车型陆续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市,随着优质供给的持续增加,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产品驱动将提速。 2022 年 ,中国市场 各 车企 将 持续 推出 各式 优质车型,造车新势力表现优异。随着新能源市场车企的多元化发力, 优质供给 随之 持续增加,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驱动。 表 1: 2022 年上市新能源车 汇总 自主传统车企 合资 &国际品牌 造车新势力 阿维塔 11 中大型 SUV 丰田 bZ4X 紧凑型纯电动 SUV 小鹏 G9 中大型 SUV 岚图梦想家 增程式 MPV 本田 e:NS1/e:NP1 紧凑型纯电动 SUV 蔚来 ET5 中型轿车 智己 L7 中大型纯电动轿车 日产 Ariya 紧凑型纯电动 SUV 理想 X01 大型 SUV 芭蕾猫 紧凑型纯电动轿车 广汽三菱阿图柯 紧凑型纯电动 SUV 哪吒 S 紧凑型增程 /纯电轿车 闪电猫 紧凑型纯电动轿车 凯迪拉克 LYRIQ 中型纯电动 SUV 高合 HiPhi Z 中大型纯电动轿车 摩卡 PHEV 中型插电混 SUV 宝马 i4 中型纯电动轿车 问界 M5 中型增程式轿车 宋 MAX DM-i 紧凑型插电混 MPV 奥迪 E6L 中大型纯电动轿车 威马 M7 中型纯电动轿车 海豹 中型纯电动轿车 smart 精灵 #1 小型纯电动 SUV 零跑 C01 中型纯电动轿车 驱逐舰 05 紧凑型插电混轿车 奔驰 EQE 中大型纯电动轿车 资料来源: 汽车之家 ,民生证券研究院 2025 年 国内 电动车销量或达 980 万辆,四年 CAGR 达 30%。 从中长期来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宏光MINI比亚迪秦 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豚零跑T03QQ冰淇淋 奔奔EV奇瑞eQ风神E70埃安(Aion S)小鹏P7小鹏P5思皓E10X帝豪EV几何A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比亚迪宋 比亚迪唐比亚迪元PLUS埃安Aion Y哪吒V比亚迪元 理想ONE问界M5哪吒UID.4 CROZZ埃安Aion V易捷特EX1极氪001零跑C11蔚来ES6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8 看,一方面, 2021-2022 年双积分趋严,补贴延期将有利于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发展;而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国已进入产品驱动的黄金时代,随着不同级别,不同价位面向不同细分人群的新能源车选择多样化,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我们预计 2025 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 980 万辆,四年 CAGR 达 30%,新能源车渗透率将有望超 36%。 图 13: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情况 图 14: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情况 资料来源: 中汽协,工信部 ,民生证券研究院 预测 资料来源: 中汽协,工信部 ,民生证券研究院 预测 -10%40%90%140%19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0%10%20%30%4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中国新能车渗透率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9 2 动力电池 装车量 萎缩明显 , 环比下跌 38.0%, LFP占比 67.0% 市场 面临短期降温 ,动力电池装车量 明显下滑 。 动力 电池产量层面, 2022 年4 月 我国动力电池产量 显著下跌 ,共计 29.0GWh,同比 增长 124.1%,环比 下跌26.1%。其中,三元电池产量为 10.3GWh,占总产量 39.7%, 与 今年 3 月占比 持平 ,同比增长 53.5%,环比 下降 33.9%;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 18.6GWh,占总产量 64.3%,较今年 3 月 60.19%占比 显著上调 4.11Pcts, 同比上升 200.7%,环比下降 21.0%。动力电池装车量层面, 2022 年 4 月 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3.3GWh,同比 上升 58.1%,环比 下降 38.0%,同比持续增长 。 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量 4.4GWh,同比 下降 15.6%, 环比 下降 46.9%;磷酸铁锂装车量达 8.9GWh,同比增长 207.5%,环比 下降 32.6%。相较于今年 3 月, 4 月 中国动力电池单月装车量 受疫情影响剧跌 , 但最差时点已过, 市场 景气度 回温可期 。 图 15: 21-22 年 4 月 动力电池产量情况(单位: MWh) 图 16: 21-22年 4月 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单位: MWh) 资料来源: 真锂 研究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真锂 研究 ,民生证券研究院 宁德时代 装机量环比腰斩 , 比亚迪 步步紧逼 。 根据真锂研究数据, 2022 年 4月 份 TOP10 企业装车量合计为 12.74GWh,累计市场占比总额高达 96.01%,较今年 3 月市场份额 95.45%,集中度水平 进一步加剧 。其中, 宁德时代单月装机量仅为 5.08GWh,环比降幅高达 53.01%, 占比 由 3 月份的 50.49%回落至 38.28%,但仍 霸据榜首;比亚迪 成为最大赢家, 在各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多为环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比亚迪 4 月 装机量达 4.27GWh, 环比增长 3.64%, 市场占比为32.18%,较今年 3 月份额 显著提升 12.94Pcts; TOP3 中创新航 4 月 份单月装车量为 0.9GWh, 环比下降 51.09%, 市场占比达 6.79%,较 3 月占比 降低了 1.79Pcts。前 TOP3 累计市场占比共计 77.3%, 较 3 月份的 78.31%略微向下波动, 其他二线厂商动力电池装车量 正在加速蓄势, 与 Top3 差异 有所缩小 , 但宁德时代、比亚-5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2年 2021年 2021年环比2022年环比 2021年同比 2022年同比-5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2年 2021年 2021年环比2022年环比 2021年同比 2022年同比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0 迪等 头部企业 领先地位 稳固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明显。 图 17: 动力电池 2022 年 4 月 份装车量 TOP10 榜单 图 18: 动力电池 2022 年 4 月 装车量 TOP15 份额对比 资料来源: CABIA,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CABIA,民生证券研究院 电池基本技术路线确定 , 磷酸铁锂 装机量 份额 进一步提升 。 2014-2018 年,由于政策方面的因素三元材料占比由 30.3%上升至 49.3%,逐步成为国内市场占比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自 2020 年三月开始,由于补贴政策退坡与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市场重燃对 LFP 的兴趣, LFP 的乘用车装车量逐步爬升, 2021 年 7 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市场份额首破 50%, 12 月市场份额达 51.64%。 2022 年 4月 动力电池装车量层面, 4 月 单月三元电池装车 4.4GWh,市场 份额 为 32.88%,同比 下降 15.6%,环比 下降 46.9%; 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量 8.9GWh,同比增长 177.2%,环比 下降 32.6%,市场份额达 66.98%, 即将突破 70%, 较今年 3月 占比 61.55%进一步提升了 5.43 个百分点 。 2022 年 1-4 月 ,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 25.7GWh,占比 39.8%,同比累计增长 35.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38.7GWh,占比 60.0%,同比累计 大涨 207.5%,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张 ,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 补贴政策的退坡 、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以及磷酸铁锂技术工艺的提升改进促使其对畅销车型的导入。三元与磷酸铁锂对应不同下游场景,两种技术路线并存格局基本确定,磷酸铁锂 大幅度 领跑三元 。 0%20%40%60%0123456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 亿纬锂能 孚能科技 瑞浦能源多氟多装机量 (GWh) 占比38.28%32.18%6.79%5.31%3.81%2.70%2.15%1.95%1.76%1.08%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瑞浦能源多氟多鹏辉能源LG新能源捷威动力力神三星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1 图 19: 21-22 年 4 月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 MWh) 图 20: 21-22 年 4 月 磷酸铁锂和三元装车量( MWh) 资料来源: EVCIPA,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EVCIPA,民生证券研究院 目前,三元和磷酸铁锂是市场 两大主流 正极材料。 三元正极材料对应的锂电池在同等条件下具有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强的特点;而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的特点,两者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其中,三元材料又可以分为 NCM(镍钴锰)和 NCA(镍钴铝)两种。 表 2: 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类别 磷酸铁锂 三元锂 钴酸锂 锰酸锂 比容量( mAh/g) 130-140 150-220 140-150 100-120 循环性能(次) 4000-6000 2000-3000 500-2000 600-1000 安全性 好 较好 较差 较好 优点 1.安全性高 2.循环寿命长 3.成本低 1.能量密度好 2.倍率性能好 1.技术 成熟 2.生产工艺 简单 3.电池能量密度高 1.资源 丰富 2.成本低 3.无污染 缺点 1.能量密度低 2.低温性能差 1.安全性低 2.循环寿命短 3.成本高 1.安全性低 2.成本高 3.对环境有污染 1.电池能量密度低 2.储能性能较差 3.高温性能较差 应用领域 适用于新能源车纯电动客车和储能 适用于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各类 3C 数码产品 3C 数码产品(中小型号电芯) 低端 3C 数码产品、混合动力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等 资料来源: GGII,民生证券研究院 不同正极材料对应不同车型和产品。 未来两种路线长期共存,高镍和铁锂两种趋势已确立。此前,在特斯拉电池日上,特斯拉宣布准备针对不同的车型和产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材料。磷酸铁锂将在未来被广泛用于 Model 3 和储能领域;同时,镍锰二元正极材料将用于少部分储能和其他长续航乘用车型;高镍将被用于皮卡和卡车;目前 Model 3 和 Model Y 皆已推出磷酸铁锂版本;与此同时,大众在2021 年 8 月中国汽车论坛上,明确未来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梅赛德斯 -奔驰则0%20%40%60%8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1年磷酸铁锂 2021年三元2022年磷酸铁锂 2022年三元2021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 2022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0%20%40%60%8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1年磷酸铁锂 2021年三元2022年磷酸铁锂 2022年三元2021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 2022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2 在 2021 年 10 月的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中低续航版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想法。目前,在主流车企的引领下,不同正极材料对应不同车型的路线得到推崇,预计未来磷酸铁锂路线与高镍三元路线将长期共存。 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第二梯队尚不明朗。 动力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和壁垒高,主要体现在前期资金投入大(单 GWh 固定资产投入 2-3 亿元)、优质客户论证周期长(海外客户需要 2-3 年以上)、前期研发投入大、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迭代速度快。目前行业格局为寡头垄断,集 中度高。 全球范围来看, 宁德时代 仍 稳居装车量榜首,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崛起实现反超。2022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推动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电池装 机 量的 快 速提 升 。 2022 年 第一 季 度 全 球 动 力电 池 单月 装 机总 量 高达95.1GWh, 2022 年 3 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 41.4GWh, 同比 增长约 170%。前 TOP10 企业合计装机量高达 87.4GWh,市占率高达 91.9%。 较 2021 年全年情况相比,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格局已发生变化 ,日 韩厂商市场份额的下降与中国公司的进步形成鲜明对比 。 排名前 十 的企业中共有 6 家 中国 企业上榜, 增长势头迅猛, 合计市场占比为 55.7%, 同比增长 13.7Pcts,其余 3 家为韩国企业, 1 家为日本企业,韩系三强市场份额合计 26.3%,同比下滑 6.9Pcts,日本松下市场份额9.9%,同比大幅下滑 6.8Pcts。 反观中国企业 , 宁德时代 表现亮眼 霸据榜首 ,累计装机量 高达 33.3GWh, 份额达 35%;比亚迪连续两月稳居 TOP3,累计装机量10.5GWh,全球市场份额为 11.1%; 中创新航 反超三星 SDI 位列第六 。 图 21: 21 年 1-12 月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 图 22: 2022 年 Q1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 资料来源: SNE,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SNE,民生证券研究院 全球优质供给持续扩张,未来总产能规划创新高。 目前,宁德时代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 10 个 生产基地, 2021 年扩产项目累计投资金额高达 1240 亿元,包括福建宁德 171GWh、福建厦门 20GWh、江苏溧阳 75GWh、青海西宁 6GWh、四川宜宾 10GWh、广东肇庆 30GWh、江西宜春 50GWh、贵州贵安 60GWh、0%5%10%15%20%25%30%35%020406080100120宁德时代 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 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远景动力 蜂巢能源其他装机量( GWh) 市场份额( %)05101520253035400.05.010.015.020.025.030.035.0宁德时代 LG新能源 比亚迪松下 SK on中创新航 三星SDI国轩高科 蜂巢能源 亿纬锂能装机量( GWh) 全球市场份额( %)行业 定期 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3 德国图林根 14-100GWh 等项目,加上与车企合资产能,总规划产能将突破600GWh。 LG 新能源即将上市成为韩国最大规模的 IPO, 2025 年动力电池产能预计 430GWh。韩国 SKI 子公司 SK On 预计在中国市场投资 162 亿元建设首座独资电池工厂,预计 2023 年开始进入扩产高峰。亿纬锂能 2021 年 9 次加码扩产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加上惠州原有产能以及与 SKI 合资的 27GWh 三元软包产能,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总产能规划接近 300GWh。 表 3: 全球优质供给端持续扩张 ( GWh) 厂商 性质 2020 2021 2022E 2023E 已有规划产能 2021 年新增扩产规划 宁德时代 独资 100 160 230 300 756 2021 年扩产项目投资金额共计 1240 亿元,其中包含广东肇庆项目 120 亿元、四川宜宾制造基地五至六期项目 120 亿元、福建宁德生产线扩建项目 50 亿元、江苏溧阳生产线扩建项目 105 亿元、江西宜春制造基地项目 135 亿元、湖北宜昌产业园项目 320 亿元、贵州贵安制造基地项目 70 亿元、福建厦门生产基地项目 80 亿元、四川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 240 亿元。 合资 23 43 70 80 91 合计 123 203 300 380 847 LG新能源 独资 110 160 215 290 290 与通用合资建设电池厂,拟在印尼投资 98 亿建设综合性电池工厂。计划在马拉西亚建立合资工厂进行原材料的布局。 合资 26 51 7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