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深度报告-东北证券-医药生物_2022ASCO大会复盘-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未来潜力_54页_6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Info1 医药生物 Table_Date 发布时间: 2022-07-07 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 : 优于大势 Table_PicQuote 历史收益率曲线 Table_Trend 涨跌幅( %) 1M 3M 12M 绝对收益 12% -1% -20% 相对收益 5% -5% -7% Table_Market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 478 总市值(亿) 38759 流通市值(亿) 30586 市盈率(倍) 65.22 市净率(倍) 3.03 成分股总营收(亿) 2918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 468 成分股资产负债率( %) 263.36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东北医药行业周报:神经专科增长迅速,关注民营连锁发展前景 -20220704 东北医药行业周报:南方流感门诊占比持续激增,关注流感板块投资机会 -20220628 东北医药周报 :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关注中药配方颗粒投资机会 -20220601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刘宇腾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21080003 010-63210890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 深度报告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看中国创新药 未来潜力 - 2022ASCO大会 复盘 Table_Summary 报告亮点: 本报告从 5大癌种 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以及肺癌角度出发,以此次 ASCO大会重磅报告为起点,重点分析了此次大会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大 突破,并结合最新版本 CSCO 诊疗指南,围绕临床价值为导向原则,横向介绍了 5 大癌种现阶段创新药产品主要竞争格局,并对有望冲出重围的新兴靶点进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摘要: 十项重磅数据亮相口头报告,国产创新药实力不容小觑。 今年 6月 3日至 6月 7 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行,本次 ASCO共有 43 家中国企业参与汇报展示,中国企业共递交 120篇报告,其中 10 篇用于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报告被 ASCO 选中,以口头汇报环节展示,整体报告包含 PD-1、 Claudin18.2、 CDK4/6、 CTLA-4、 KRAS G12C 等多个难开发、难成药靶点, 在肿瘤领域实现的重点、难点突破 尽显国际影响力。 国产细胞疗法亮相海外,转向实体瘤“战场”,多维度创新获国际认可。TCR-T 新兴细胞疗法管线研发进度相对领先,竞争优势明显,有望实现全球首创; 国产 PD-1单抗剑指膀胱癌、肺癌、黑色素癌领域,持续发力填补更多临床患者需求。 另外,全球首创 FR /TRPV6双特异性偶联药物 bi-XDC 首次证实实体瘤临床疗效优异,积极拓展 XDC 应用边界。多款国产 III期在研产品临床数据结果积极,“创新 +疗效”双轮推进中国创新药在国际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 抗体偶联药物 ADC 发展势头强劲, 亟待 打败传统治疗方案实现线数前移,近五年肿瘤临床价值有望逐步提升。 近年来 ADC 药物一度成为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此次大会第一三共及阿斯利康共同开发的 DS8201 展示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临床结果改写乳腺癌 HER2 分子诊断格局, 看好未来五年 ADC 发展势头 。目前 多家 中国药企 在积极 布局ADC 管线 ,其中荣 昌生物、恒瑞医药、新码生物、东耀药业 等公司在研靶向 HER2 产品均已进入临床 III 期冲刺阶段 。 国内部分研发企业开始逐步探索创新靶点,该类靶点赛道尚未形成明显竞争格局,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关注管线领头羊企业。 风险提示: 相关政策变动,临床管线开发风险等 -40%-30%-20%-10%0%10%2021/7 2021/10 2022/1 2022/4医药生物 沪深 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2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目 录 1. 2022 ASCO会议 口头报告篇 . 5 1.1. 十项重磅数据亮相口头报告环节,国产创新药实力不容小觑 . 5 1.2. 国产细胞疗法亮相海外,多维度创新获国际认可 . 5 1.2.1. 香雪制药:超前抢跑 TCR-T 细胞疗法赛道, I期整体数据良好 . 6 1.2.2. 亘喜生物:双靶点提高治疗响应率, FasTCAR-T 平台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 7 1.2.3. 原启生物:新兴靶点有望弥补 BCMA CAR-T 治疗后复发空白 . 8 1.3. 国产 PD-1 单抗持续发力,剑指膀胱癌、肺癌、黑色素癌领域 . 9 1.3.1. 百济神州:提高高危尿路上皮性膀胱癌( NMIBC)临床安全性,联合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膀胱癌 9 1.3.2. 复宏汉霖: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 ES-SCLC PD-1 单抗 . 10 1.3.3. 恒瑞医药 : “双艾 ”组合联合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 . 10 1.4. 偶联药物初步探索实体瘤疗效,国产创新重磅产品 III期数据积极 . 11 1.4.1. 同宜医药 : 全球首创 FR/TRPV6 双特异性偶联药物 bi-XDC . 11 1.4.2. 恒瑞医药:前列腺癌创新药 SHR3680(瑞维鲁胺) III期研究 . 12 1.4.3. 百泰生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晚期鼻咽癌实现长期获益 . 13 2. 2022 ASCO会议 乳腺癌领域最新进展 . 13 2.1. HER2 ADC 发展势头强劲,有望打败传统治疗方案实现线数前移 . 13 2.1.1. 科伦博泰: ORR 超过 70%, HER2 ADC新成员未来可期 . 14 2.1.2. 乐普生物:治疗 HER2 低表达乳腺癌效果积极,安全性可控 . 15 2.1.3. HER2 ADC:追赶国际研发脚步,国产进入密集收获期 . 16 2.2. 乳腺癌 CDK4/6 抑制剂发展前沿及机遇挑战 . 19 2.2.1. 恒瑞医药:达尔西利高速领跑中国原研 CDK4/6 抑制剂 . 20 2.2.2. CDK4/6 抑制剂:乳腺癌领域下一条黄金赛道 . 21 2.3. 高危脑转移性乳腺癌细分领域进展优异,市场广阔 . 22 2.3.1. 迪哲医药:完全血脑屏障穿透性,有望成为脑转移治疗新选 . 22 3. 2022 ASCO会议 胃癌领域最新进展 . 23 3.1. Claudin18.2:有望成为继 HER2 后第二个明星靶点 . 23 3.1.1. 创胜集团: TST001 多领域布局,探究联合疗法临床有效性 . 24 3.1.2. 科济药业:荣登 Nature Medicine, CAR-T 细胞治疗实体瘤 . 25 3.2. LAG-3:免疫治疗前沿,持续深耕布局胃食管癌领域 . 27 3.2.1. 信达生物: LAG-3 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胃癌安全有效 . 28 3.3. 中国胃癌市场竞争格局浅析 . 30 4. 2022 ASCO会议 肝癌领域最新进展 . 34 4.1. 双 “康 ”双抗 : 靶点 CTLA-4 提高安全性 、 联用 PDX 拓宽适应症 . 34 4.1.1. 康宁杰瑞:全球首创 PD-1/CTLA-4 双抗产品管线尽显多元化 . 34 4.2. TIGIT 靶点:愈挫愈勇, PD-1 之后又一兵家必争之地 . 36 4.2.1. 百济神州:多领域布局探索 PD-1+TIGIT 联合疗法 . 36 4.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蓬勃发展,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案得以改善 . 37 5. 2022 ASCO会议 结直肠癌领域最新进展 . 39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3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5.1. 国产 PD-1 单抗适应症拓展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 39 5.1.1. 信迪利单抗: MSS型 mCRC 患者免疫治疗新希望 . 40 5.1.2. 替雷利珠单抗: MSI-H/dMMR 晚期实体瘤迎来首个 PD-1 单抗,探索 CRC 免疫后线治疗 . 41 5.1.3.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法米替尼抗肿瘤活性表现优异,直肠癌患者病情缓解显著 . 42 5.2. CoupledCAR 领先疗法,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显示出临床疗效 . 42 5.3.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免疫治疗有待突破 . 43 6. 2022 ASCO会议 肺癌领域最新进展 . 47 6.1. 信达生物: LAG-3 靶点抗体疗法 I期结果积极,正在积极推进 . 49 6.2. 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一线治疗 NSCLC,结果显著 . 50 6.3. 康方生物: PD-1/VEGF 双抗 AK112 积极推进,双靶点协同效应提升治疗空间 . 51 6.4.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适应症布局广泛,新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 51 图表目录 图 1: TCR-T细胞疗法和 CAR-T细胞疗法对比 . 6 图 2: FasTCAR与传统 CAR-T对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8 图 3: GPRC5D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 . 8 图 4: 双 “艾 ”治疗受试者肿瘤缓解情况 . 11 图 5: 双 “艾 ”治疗受试者泳道图 . 11 图 6: CBP-1008结构 . 12 图 7: XDC定义 . 12 图 8: XDC: “万物皆可偶联 ” . 12 图 9: 2022版 CSCO 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指南 . 14 图 10: HER2表达被重新定义 . 15 图 11: MRG002在具有骨转移的患者群中均具有初步抗肿瘤疗效 . 16 图 12: ADC药物结构 . 17 图 13: ADC药物作用机制 . 17 图 14: 2022年 CSCO HR 阳性乳腺癌诊疗指南 . 20 图 15:乳腺癌全球在研药物靶点分布(截止 2022.05) . 23 图 16: Claudin18.2靶点在研药品类型分布 . 24 图 17: Claudin18.2靶向在研进展情况 . 24 图 18: TST001( Claudin18.2单抗)作用机制 . 25 图 19: TST001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最佳总体缓解率 . 25 图 20: mPFS和 mOS分别为 5.6个月和 10.8个月 . 26 图 21:免疫检测点: PD-1、 CTLA-4、 LAG-3 . 27 图 22:联合治疗胃癌 Ib期研究的初步结果 . 28 图 23: LAG-3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行使抗肿瘤作用 . 28 图 24: Relatlimab 联合 nivolumab 的双靶点作用机理 . 29 图 25: 2021年 CSCO胃癌诊疗指南(含 2022年更新部分) . 32 图 26: KNO46双抗作用机制 . 35 图 27: CTLA4+PD-1双抗结构 . 35 图 28:评估 KN046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 III期临床: ENREACH-PDAC-01研究设计 . 35 图 29: 2022年 CSCO肝癌诊疗指南 . 38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4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图 30: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患者瀑布图 . 41 图 31: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患者生存泳道图 . 41 图 32: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结直肠癌 CSCO诊疗指南 . 43 图 33: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 CSCO诊疗指南 . 44 图 34: 2022年 CSCO肺癌诊疗指南 . 48 图 35:双抗 AK112结构示意图 . 51 表 1: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 细胞疗法 . 6 表 2: TCR-T疗法全球 II期在研产品 . 7 表 3: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梳理 PD-1单抗 . 9 表 4: PD-1单抗布局小细胞肺癌( SCLC)临床进度 . 10 表 5: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 . 11 表 6:科伦博泰 A166 I期实验结果 . 15 表 7:靶向 HER2 ADC 国内在研情况 . 17 表 8: HER2阳性乳腺癌获批上市药物 . 19 表 9:中国乳腺 癌已上市药品核心临床数据梳理 . 19 表 10:达尔西利安全性可控 . 21 表 11:中国乳腺癌 CDK4/6 药品核心临床数据梳理 . 21 表 12:中国已上市乳腺癌 CDK4/6抑制剂药品适应症梳理 . 22 表 13:乳腺癌 CDK4/6抑制剂在研情况 . 22 表 14: Claudin18.2靶点在研管线 . 27 表 15: LAG3在研管线数据整理(国内) . 29 表 16: LAG3靶点在研管线数据整理(全球) . 30 表 17: CSCO胃癌指南推荐药品适应症梳理(含未上市) . 31 表 18:全球胃癌已上市药品核心临床数据梳理 . 33 表 19:胃癌全球在研管线靶点分布(截止 2022.05) . 34 表 20: CTLA4+PD-1/PD-L1在研管线数据整理 . 36 表 21: TIGIT在研管线数据整理 . 37 表 22:中国肝癌领域已上市药物 . 38 表 23: ASCO 2022肝癌领域重磅报告 . 39 表 24:肝癌全球在研药物靶点分布(截止 2022.05) . 39 表 25:国产 PD-1单抗适应症分布情况 . 40 表 26: BBCAPX研究临床结果 . 41 表 27:卡瑞利珠单 抗更新 mCRC 在研临床结果 . 42 表 28:中国已上市结直肠癌药品适应症梳理 . 45 表 29:中国结直肠癌已上市药品核心临床数据梳理 . 45 表 30:全球结直肠癌已上市药品基本情况 . 46 表 31: ASCO 2022结直肠癌领域重磅报告 . 46 表 32:结直肠癌全球在研药物靶点分布(截止 2022.05) . 47 表 33:已上市用于治疗肺癌的 PD-1/PD-L1 抗体药物 . 47 表 34: 2022年 ASCO 国内药企研发药物治疗肺癌相关报告结果 . 49 表 35: LAG3抗体治疗肺癌研发进度 . 5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5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1. 2022 ASCO会议 口头报告篇 1.1. 十项重磅数据亮相口头报告环节,国 产创新药实力不容小觑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成立于 1964年,是世界领先的专为癌症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生和肿瘤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组织。 2022年6 月 3 日至 6 月 7 日, ASCO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行年会,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介绍癌症治疗的最新研究。本届大会共有超过 200 场会议,自世界各地的 4 万多名肿瘤学专业人士参加,超过 1万篇前沿研究来诠释本届大会主题: 通过创新推进公允的肿瘤护理。 本次 ASCO 共有 43 家中国企业参与汇报展示,包括 26 家上市公司。 26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艾力斯、奥赛康、百济神州、创胜集团、复宏汉霖、复星医药、亘喜生物、豪森药业、和记黄埔、恒瑞医药、加科思、康宁杰瑞、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科济药业、乐普生物、李氏大药厂、诺诚健华、荣昌生物、石药集团、先声药业、香雪制药、信达生物、亚盛医药、药明巨诺、正大天晴。 中国企业共递交了 120 篇报告,其中 10 篇用于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报告已被 ASCO 选中,以口头汇报环节展示; 12 篇以壁报讨论环节进行汇报; 102篇以壁报环节进行披露; 2 篇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报告已被 ASCO 选中,于临床科学研讨会环节进行汇报。报告临床分期 I期 29篇、 I/II期 9 篇、 II期 50篇、 III期 10篇、未明确临床阶段 28篇。 中国企业提交的报告中共披露 72 种受试药物,其中包括小分子药物 34种、单抗 /单抗混合物 22 种、双抗 /双功能融合蛋白 7种、 ADC/Bi-XDC 3种、 CAR-T/TCR-T 疗法 6 种;共覆盖 43个不同靶点,包含 PD-1、 PD-L1、 EGFR、 Claudin18.2、 VEGF、VEGFR、 CD19、 CDK4/6、 CTLA-4、 KRAS G12C 等。 1.2. 国产细胞疗法亮相海外,多维度创新获 国际认可 近年来,细胞免疫疗法的发展呈井喷态势, CAR-T、 TCR-T、 TILs、 NK等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取得巨大突破后 , 开始转向实体瘤 “战场 ”。 此次大会 , 香雪制药 、 亘喜生物以及原启生物 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启 创新细胞疗法,其在实体瘤、血液瘤中的研究进展被选中在口头报告环节展示,尽显国际影响力。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6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表 1: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 细胞疗法 药企 香雪制药 亘喜生物 原启生物 药品名 TAEST16001 GC012F OriCAR-017 实验人群 HLA-A*02:01 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 复发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MM)患者 复发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MM)患者 实验分期 I 期 I 期 I 期 作用机制 TCR-T 细胞疗法 快速 CAR-T 细胞疗法 CAR-T 细胞疗法 靶点 NY-ESO-1 BCMA/CD19 双靶向 GPRC5D ORR 41.70% 100% 其他 PR:41.7%;SD:41.7%;PD:16.7% DL1 100%; DL 2-80%; DL 3-93.8% / MRD 阴性率 : 100% CR/sCR 率 : 60% 数据来源: 2022 年 ASCO, 东北证券 1.2.1. 香雪制药:超前抢跑 TCR-T 细胞疗法赛道, I期整体数据良好 新型细胞疗法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总缓解率达到 41.7% 。 NY-ESO-1 是一种 肿瘤抗原,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表达。 TAEST16001是中国首款获得 IND 批件 的 TCR-T 产品 ,主要 用于治疗组织基因型为 HLA-A*02:01,肿瘤抗原 NY-ESO-1 表达为阳性的软组织肉瘤等实体瘤。 此次会议 首次公布 了香雪制药 TCR-T 产品 TAEST16001 的 I期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TAEST16001 细胞耐受性良好 ,肿瘤客观缓解率 (ORR)达到 41.7%,初始缓解中位时间 1.9 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14.1 个 月,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数据 可支撑 TAEST16001 细胞疗法 在晚期软组织肉瘤中继续开展研究。 图 1: TCR-T细胞疗法和 CAR-T细胞疗法对比 数据来源: 吉利德官网, 东北证券 TCR-T 细胞治疗靶点范围更广,在实体瘤治疗领域潜力值得期待。 TCR-T 疗法 与CAR-T疗法 不同, 相比于与癌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结合抗体片段的 CAR-T疗法, TCR-T 识别抗原依赖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呈递,这使得 其 可靶向的抗原范围更广,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7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不局限在表面抗原(占所有抗原的 7%10%)。同时, TCR-T能更好地浸润实体瘤,对抗原的敏感度极高 。这些特点都赋予了 TCR-T 在实体瘤方面更大的优势 , 使治疗个体化,并为患者提供更大的缓解希望。 不同于相对领先的 CAR-T 疗法,目前全球仅有 91 项 TCR-T 细胞疗法在研管线,最快的进展为临床 II 期 ,国内仅香雪制药一款 II 期在研产品 。 全球在研的 TCR-T项目中, 70%以上适应症为实体瘤,主要包括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多发性骨髓瘤、软组织肉瘤、头颈癌、黑色素瘤、脂肪肉瘤和宫颈癌等。靶点来看,靶向 NY-ESO-1 的项目数量位居前列。 在 此 背景下,国内 TCR-T 疗法的研发转化紧跟全球水平, 部分 领先产品进展可与国际比肩。 表 2: TCR-T疗法全球 II期在研产品 TCR-T 细胞疗法 药品名称 研发机构 靶点 TAEST16001 香雪制药 NY-ESO-1 NY-ESO-1 TCR Gilead Sciences NY-ESO-1 乐基仑赛 GSK NY-ESO-1 YT-E001 华夏英泰 EBV HPV-16 E7 TCR Gilead Sciences HPV E7 afamitresgene autoleucel Adaptimmune Therapeutics MAGEA4 ADP-A2M4CD8 Adaptimmune Therapeutics MAGEA4,CD8 数据来源: 医药魔方, 东北证券 1.2.2. 亘喜生物:双靶点提高治疗响应率, FasTCAR-T 平台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此次 亘喜生物在 ASCO 大会上公布了 CD19/BCMA 双靶点 FasTCAR-T GC012F 治疗复发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 MM)的首次人体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经过对 28例患者 进行 疗效评估,中位随访时间为 6.3个月; 不同剂量水平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DL1: 100%( 2/2), DL2: 80%( 8/10)以及 DL3: 93.8%( 15/16)。在所有可进行微小残留病灶( MRD)疗效评估的患者中, 100%( 27/27)的患者达到了 MRD 阴性。 目前,该研究仍在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以评估缓解深度。 GC012F是目前全球首款针对 r/r MM适应症开展临床研究的双靶点 CAR-T疗法,目前 美国 FDA 已授予 GC012F 孤儿药资格认定 。该产品 通过同时靶向 CD19 和BCMA 靶点, 显著提高 多发性骨髓瘤 (MM)和 B 细胞霍奇金淋巴瘤 (B-NHL)患者 治疗响应率、并有望降低复发率。 同时,通过公司的 FasTCAR 平台 ,能够 大幅提高制备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有望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 降低晚期患者的 治疗风险 。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8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图 2: FasTCAR与传统 CAR-T对比 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数据来源: 亘喜生物官网, 东北证券 1.2.3. 原启生物:新兴靶点有望弥补 BCMA CAR-T 治疗后复发空白 OriCAR-017 是一款自体 GPRC5D 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由原启生物研发,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r/r MM)。 GPRC5D 作为一种 7次跨膜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几乎不在正常组织上表达 , 因此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靶点。 目前全球范围仅有 8 项靶向 GPRC5D 在研产品, OriCAR-017 靶点布局相对前瞻 。 图 3: GPRC5D 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 数据来源: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东北证券 此次大会报告的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 I 期临床试验,旨在探讨 OriCAR-017 在r/r MM 患者中的安全性、给药剂量、 PK/PD 和有效性。该实验入组患者均患三线以上多发性骨髓瘤, GPRC5D 表达大于等于 20%,且允许之前 BCMA靶向 CAR-T 细胞治疗和后续桥接治疗。临床结果显示,不同组别患者在 3个剂量组均观察到反应。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9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其中在既往接受过 BCMA CAR-T 细胞治疗的 5 例患者中, 2例获得 sCR, 2例获得VGPR, 1例获得 PR。总体安全性良好。 这是国内首次公布针对 GPRC5D 靶点的 CAR-T疗法的 临床数据。 目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靶向 BCMA 的免疫疗法入局者众多,但对于 BCMA 阴性或BCMA 低表达的 MM 病患,以及 BCMA 靶向治疗后因靶细胞抗原免疫逃逸而出现的 BCMA 阴性复发,目前尚无明确治疗方案, GPRC5D 靶点有望为此提供新的诊疗可能性。 1.3. 国产 PD-1 单抗持续发力,剑指膀胱癌、肺癌、黑色素癌领域 表 3: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梳理 PD-1单抗 药企 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复宏汉霖 恒瑞医药 药品名 替雷利珠单抗 信迪利单抗 斯鲁利单抗 卡瑞利珠单抗 商品名 百泽安 达伯舒 汉斯状 艾瑞卡 瘤种 尿路上皮性膀胱癌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黑色素瘤 药物类型 单抗 单抗 单抗 单抗 靶点 PD-1 PD-1 PD-1 PD-1 实验分期 II II III II ORR 60.0% 三次: 55.2%;两次: 50% 80.2% vs 70.4% 64.6% PFS 5.8 个月 vs 4.3 个月 6 个月 :81.7%; 12 个月 :62.9% OS 15.4 个月 vs 10.9 个月 12 个月 :82.3% 其他指标 CR: 56% MPR 率:三次: 41.4%;两次: 26.9% DOR: 5.6 vs 3.2 个月 DCR: 95.8% 数据来源: 2022 年 ASCO, 东北证券 1.3.1. 百济神州:提高高危尿路上皮性膀胱癌( NMIBC)临床安全性,联合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膀胱癌 膀胱内多发或侵袭面积较大的 NMIBC 很难经过 TURBT 完全进行切除,并且 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生育功能和肠道功能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TRUCE-02研究方案旨在为患者保留住膀胱,并期望降低治疗副作用 。此次口头报告 TRUCE-02研究报道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 用于高危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 NMIBC)的 II 期临床实验结果。 最新进展显示: 该研究共纳入 54例患者, 23 例患者达到 CR( 56%); ORR 为( 60%);33 例( 78.6%)患者仍未接受膀胱根治术; 3/4级 AE事件发生率 2%, 数据表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对于高危 NMIBC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降低高危患者的治疗副作用风险。 同时,在海报环节, 替雷利珠单抗 首次报道了 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期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 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显示 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患者 pCR率高且耐受良好。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0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1.3.2. 复宏汉霖: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 ES-SCLC PD-1 单抗 斯鲁利单抗为复宏汉霖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型 PD-1 单抗 。 2022 年 3 月斯鲁利单抗正式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MSI-H)实体瘤。 此次会议重点更新了 斯鲁利单抗针对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S-SCLC)的国际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 。 研究结果显示, 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 OS分别为 15.4个月和 10.9 个月,风险比 HR 为 0.63( p0.001)。两组的 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 43.1%和 7.9%。斯鲁利单抗组及安慰剂组 ORR( 80.2%vs.70.4%)及 DOR(中位 DOR, 5.6vs.3.2 个月),中位 PFS 分别为 5.7和 4.3个月,能够观察到疗效具有明显提升。 表 4: PD-1单抗布局小细胞肺癌( SCLC)临床进度 适应症 药品名称 研发企业 国内研发阶段 小细胞肺癌 斯鲁利单抗 复宏汉霖 申请上市 帕博利珠单抗 Merck & Co. III 期临床 替雷利珠单抗 百济神州 III 期临床 特瑞普利单抗 君实生物 III 期临床 纳武利尤单抗 BMS III 期临床 卡瑞利珠单抗 恒瑞医药 II 期临床 信迪利单抗 信达生物 II 期临床 派安普利单抗 正大天晴 II 期临床 数据来源: 医药魔方, 东北证券 小细胞肺癌( SCLC)侵略性较强,容易发生转移,长期的化疗疗法带来的中位 OS通常不超过一年。 此次 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 方案 中位OS 增加至 15.4 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获得显著改善, 有望实现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的跨越。 目前此款药物正在 全球同步开展 针对 肺癌、食管癌、头颈鳞癌和胃癌等多项 适应症 的 肿瘤免疫联合疗法临床试验。 1.3.3. 恒瑞医药:“双艾”组合联合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 肢端黑色素瘤在亚洲属于一种较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占比达到 50%以上。目前晚期没有标准治疗方法,抗 PD-1单药治疗方案在亚洲肢端型患者中疗效不尽如人意,客观缓解率仅为 14.0%-15.8%。 前期探索 的 抗 PD-1 单抗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的组合疗法,客观缓解率 也只 能提高至 22.2%, 肢端黑色素瘤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此次会议重点更新了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 (“双艾”组合) 和注射用替莫唑胺一线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的 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价该组合疗法在 晚期肢端黑色素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 本研究共纳入 50名受试者,其中 48名可评估疗效。确认 ORR 达到 64.6%。 中位随访时间为 14 个月, 6 个月 PFS 率为84.8%, 12个月 PFS 率为 62.9%,中位 PFS 为 18.4个月。 12个月 OS率 91.6%。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1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图 4: 双“艾”治疗受试 者肿瘤缓解情况 图 5: 双“艾”治疗 受试者泳道图 数据来源: 恒瑞医药 , 东北证券 数据来源: 恒瑞医药 , 东北证券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注射用替莫唑胺的三药联合方案在全球属于首创 ,64.6%的客观缓解率超过了既往文献报道,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提升,安全性可控。本研究的出色数据为肢端黑色素瘤一线治疗探索了新的可能,有望满足 患者市场 对于肢端黑色素瘤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 。 表 5: 2022年 ASCO口头报告 药企 同宜医药 恒瑞制药 百泰生物 药品名 CBP-1008 瑞维鲁胺( SHR3680) 尼妥珠单抗 癌种 晚期实体瘤 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 (mHSPC) 局部晚期鼻咽癌 (NPC) 实验分期 Ia/Ib 期 III 期 III 期 作用机制 小分子偶联药物 抑制剂 单抗 靶点 FR/TRPV6 AR EGFR 临床数据 PR: 33.3% 24 个月 OS 率 : 81.6% vs 70.3% mDFS:50.6 vs 42.6 months 数据来源: 2022 年 ASCO, 东北证券 1.4. 偶联药物初步探索实体瘤疗效,国产创新重磅产品 III期数据积极 1.4.1. 同宜医药:全球首创 FR /TRPV6双特异性偶联药物 bi-XDC CBP-1008 是以 FRa 和 TRPV6 为靶点, MMAE 为载药的 bi-XDC 双特异性 First-in-class 全球首创 ( FIC) 新药。 此次 ASCO 会议同宜医药以 TPS报告形式发布了 一项评估双配体偶联药物 CBP-1008 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开放标签、非随机、多中心 I期研究 。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2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图 6: CBP-1008结构 图 7: XDC定义 数据来源: 同宜医药官网, 东北证券 数据来源: 同宜医药官网, 东北证券 临床结果显示 CBP-1008具有初步抗肿瘤活性。 截至 ASCO 数据报告期, Ib 临床数据显示了 CBP-1008在接受过多线系统性治疗后进展的具有 FR和 /或 TRPV6受体表达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 ,接受 CBP-1008 治疗后靶病灶显著缩小,未观测到超出预期的不良事件,未发生 药物导致死亡的不良事件。 随着技术的进步,抗体偶联药物( ADC)和新一代偶联类药物 ( XDC) 为 FR和TRPV6 靶点的药物开发带来了新突破, 其中 针对 FR的 ADC药物 IMGN853近期已经向 FDA 提出上市申请。 CBP-1008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对多个瘤种的抗肿瘤活性,有很好的临床治疗前景。 图 8: XDC:“万物皆可偶联” 数据来源: 药明生物官网, 东北证券 1.4.2. 恒瑞医药:前列腺癌创新药 SHR3680(瑞维鲁胺 ) III期研究 SHR3680(瑞维鲁胺)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新二代 AR 拮抗剂, 前期 I/II 期研究表明, SHR3680在 mCRPC 患者临床试验的所有剂量均具有抗肿瘤活性 。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 SHR3680 联合 雄激素剥夺疗法( ADT) 对比比卡鲁胺联合 ADT 在高瘤负荷 mHSP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3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临床数据结果显示,相较于比卡鲁胺组, SHR3680组患者发生影像学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 54%。总生存期( OS)方面, SHR3680 组与比卡鲁胺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 30.5和 27.5 个月, 24个月 OS率分别为 81.6%与 70.3%, SHR3680组患者的总生存期( OS)显著延长,死亡风险降低了 42%,且相比 较其他二代 AR 拮抗剂 具有更低 的 严重不良反应( AE)发生率 。 总体来说, SHR3680 联合 ADT 可显著延长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mHSPC)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 填补了中国自主研发二代 AR 抑制剂的空白 ,有 望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mHSP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1.4.3. 百泰生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晚期鼻咽癌实现长期获益 此次会议重点更新了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 晚期鼻咽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多中心 III 期注册临床研究。联合治疗方案 能够明显提高近期完全缓解率,显著延长 5 年生存率,验证了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以给局晚期鼻咽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实验结果显示,与单纯同步放化疗相比,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显著改善 5年总生存率,死亡风险降低了 36%(P=0.042),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与放化疗组对比,尼妥珠单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延长了 8 个月( 50.6 vs 42.6 个月 )。各亚组人群均显示死亡风险下降。总体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的安全性良好。 2. 2022 ASCO会议 乳腺癌领域最新进展 2.1. HER2 ADC 发展势头强劲, 有望 打败传统治疗方案实现线数前移 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大约有 20% 患者为 HER2阳性,该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 近年来,随着抗 HER2 靶点药物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吡咯替尼等)和 ADC 类药物( T-DM1、 DS-8201、维迪西妥单抗等)的出现,优化了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全程治疗,患者预后得以改善。除此之外, HER2低表达患者的治疗也有了很多新的选择。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4 / 54 Table_PageTop 医药生物 /行业深度 图 9: 2022版 CSCO 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指南 备注:标红为靶向 HER2 药物,箭头表示 HER2 ADC 相关使用推荐 数据来源: 医药魔方, CDE, 东北证券 随着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抗 HER2靶向药物正在进入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疗时代。 ADC 药物兼具小分子药物的毒性和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由抗体, linker(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三部分组成,依靠其靶向性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有望打败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