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机械行业2022年中投资策略_抓住科技发展脉络_布局机器人_新能源设备_127页_7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01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机械行业 2022年中投资策略2022年 7月 5日抓住科技发展脉络,布局机器人、新能源设备【民生机械团队】李哲 /罗松 /翁嘉敏 /赵璐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目录1目录C O N T E N T S光伏 设备机器人精选个股核心观点风电 设备锂电 设备氢能 设备储能 设备1234567风险提示8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核心观点2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上半年机械板块经过较大震荡, 14月煤机、油服等上游设备表现突出, 56月光伏、锂电设备及通用自动化设备反弹亮眼。 紧抓技术升级主线 :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 光伏、锂电行业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集聚,技术迭代频、设备更新快,蕴含较多投资机遇。 人形机器人 虽然处于萌芽期,但长期成长趋势确定,有望引领自动化行业全面升级。 稳增长条线望加速: 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随着疫情等外部扰动因素消除,基建、地产项目有望陆续恢复,带动 工程机械 等相关设备需求。 关注短期业绩兑现: 疫情影响对企业 2、 3季度业绩构成压力。随着定期报告期临近,市场对业绩关注度有所上升。关注疫情受损较轻,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优质公司。 精选成熟赛道龙头: 疫情等外部环境扰动虽然影响公司当期表现,但有利于长期竞争格局改善。建议关注自身竞争优势稳固,后续经营表现逐季改善的成熟赛道龙头。 风险提示 :宏观周期性波动风险,新能源车的销量不及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相关公司标的业绩不及预期-核心观点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年初以来,机械板块出现较大回调,最大回调幅度达到 36.1%; 从 4月底以来,机械板块反弹优于大盘, 5月以来涨幅 24.1%,位列 30个行业第 3位。机械板块超跌反弹,涨幅位列各行业第 3名4图 表 : 沪深 300和中信机械板块股价走势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数据截至 6月 28日)图 表 : 中信各行业 5月以来涨幅 (单位: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数据截至 6月 28日)4,7735,2735,7736,2736,7737,2737,773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机械 (中信 ) 沪深 300(可比 )(10)01020304050汽车 机械有色金属消费者服务计算机通信 煤炭食品饮料家电非银行金融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商贸零售银行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月以来,以光伏、锂电设备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及通用自动化反弹较多 。新能源设备领衔反弹5图 表 : 2022年以来机械行业各板块涨跌幅 (单位: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图 表 : 2022年 5月以来机械行业各板块涨跌幅( 单位: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15.3) (14.2)(14.0)(11.4)(9.9)(8.4)(20)(15)(10)(5)0运输设备 仪器仪表 工程机械 通用设备 专用机械 金属制品38.7 34.6 34.3 16.3 15.8 15.0 01020304050金属制品 通用设备 专用机械 仪器仪表 运输设备 工程机械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022Q仅专用设备板块营收增速环比改善6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 CS机械板块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 %)图表: CS机械板块单季度 营收情况 (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0501001502000500100015002000 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通用设备 工程机械仪器仪表(右轴) 金属制品(右轴)-50%0%50%100% 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 仪器仪表通用设备 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 2022Q1 CS机械二级子板块中,仅专用设备出现 2022Q1增速环比改善的趋势,其他二级板块均呈现恶化迹象 ,其中工程机械板块 2021Q32022Q1单季度营收负增长扩大,运输设备板块营收增速也于 2022Q1转负,一方面反映宏观经济的增长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去年高基数的压力。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受原材料、海运费价格影响,各板块毛利率仍徘徊7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 CS机械板块单季度 毛利率 ( %)图表: CS机械板块单季度 归母净利润 (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50050100150200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 仪器仪表通用设备 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0%10%20%30%40%50%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仪器仪表 通用设备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10%0%10%20%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仪器仪表 通用设备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图表: CS机械板块单 季度净利率 (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从毛利率角度看, 2022Q1 CS机械二级子板块中,仅通用设备毛利率、工程机械略有回升,其他板块毛利率仍然略有下降,主要系下游需求减弱及原材料价格、海运费价格影响。从归母净利润、净利率角度看,专用设备、工程机械、通用设备均有所回升,或与四季度费用较多有关。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各板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明显下滑8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 CS机械板块单季度 存货周转率(次)0246 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 仪器仪表通用设备 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12345 专用设备 运输设备 仪器仪表通用设备 金属制品 工程机械图表: CS机械板块单 季度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角度看, 2022Q1 CS机械二级子板块均成明显下降趋势,刨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外,2022Q1下降幅度几乎与 2020Q相当,因此,与下游需求下滑也有很大关系。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重点标的 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9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 预测,股价时间为 2022年 6月 28日;细分板块 代码 重点公司 EPS PE21A 22E 23E 21A 22E 23E光伏设备 300316.SZ 晶盛机电 1.33 1.98 2.48 52 35 28光伏设备 300751.SZ 迈为股份 3.72 4.95 7.94 135 101 63光伏设备 688033.SH 天宜上佳 0.39 0.69 1.23 54 30 17光伏设备 688516.SH 奥特维 3.76 5.79 7.94 68 44 32光伏设备 300776.SZ 帝尔激光 2.24 2.99 3.72 74 55 45风电设备 300850.SZ 新强联 1.56 2.27 2.73 58 40 33锂电设备 688518.SH 联赢激光 0.31 1.09 1.72 117 33 21锂电设备 300450.SZ 先导智能 1.01 1.72 2.46 67 39 28储能设备 002960.SZ 青鸟消防 1.08 1.45 1.95 25 18 14储能设备 300990.SZ 同飞股份 1.28 1.94 2.87 48 32 22机器人 688017.SH 绿的谐波 1.57 2.32 3.39 110 74 51机器人 688320.SH 禾川科技 0.73 1.11 1.61 73 48 33机器人 002747.SZ 埃斯顿 0.14 0.26 0.38 180 96 66核电设备 688290.SH 景业智能 0.93 1.45 1.94 54 35 26其他 603279.SH 景津装备 1.12 1.50 1.82 27 20 17其他 603915.SH 国茂股份 0.70 0.81 1.08 33 28 21其他 603855.SH 华荣股份 1.13 1.23 1.78 22 20 14其他 688789.SH 宏华数科 2.98 4.12 6.04 58 42 28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1机器人:特斯拉 bot再掀机器人热潮10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特斯拉 bot预计 9月 30日推出,机器人热潮再起1.1 在 2021年的 Tesla AI Day 上,马斯克公布 Tesla Bot( Optimus)。近期,马斯克将原计划 8月 19日举办的特斯拉 AI日,改为 9月 30日举办,因为届时将发布 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据称,该款人形机器人结合了特斯拉的 AI技术,即基于视觉神经网络神经系统预测能力的自动驾驶技术,具有极强算力的 DOJO D1超级计算机芯片, Dojo 架构拥有一个大规模计算平面,极高宽带和低延迟。资料来源:快科技, Techweb,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 Optimus三位渲染图产品名称: OPTIMUS身高: 1.72米体重: 56kg携带能力 : 45磅( 20kg)举重能力: 150磅( 68kg)运动速度: 8km/h核心设备: FSD计算机和自动驾驶摄像头产品用途: 替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无聊和一些危险的工作产品造价: 预计 20万元左右上市日期: 预计 9月 30日特斯拉 AI Day原型机亮相量产日期: 预计 2023年主要硬件 : 屏幕(获取有用信息);轻质材料;人级别手; 2个轴脚(保持平衡)、力反馈传感器; 40个驱动器马达:手臂( 12个)、脖子( 2个)、躯干( 2个)、手( 12个)、腿( 12个)11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特斯拉 bot的到来,意味着什么?1.1 为什么要做人形机器人 ? 常见的轮式机器人非常限制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定要在一个非常平的地面上来使用,没有任何的越障能力,这种理想的工作环境其实是非常少的。如果要想满足它丰富功能的话,还是要做成一个有自主越障能力,所以人形是一个好的选择。资料来源:第一动力网,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特斯拉 如何理解人形机器人? 月日的机器人未必会达到很高的预期,由于智能化水平、通信、执行,传感这几个方向需要达到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最终的人形机器人一定是多次迭代的产品,经过不断打磨的。 特斯拉的到来,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很多科技企业都会向人形机器人的方向努力,争夺赛道,产业趋势可能会加速来到我们面前 。12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新动力1.2 中国电子工业学会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 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此前受到疫情影响,工业机器人市场自 2019-2020年出现负增长。相比之下,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因疫情催化“非接触”使用场景增加,增速较为稳定 。 全球市场: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 , 2021年工业机器人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占比 43%,服务机器人占比 37%,特种机器人占比 20%。 2021年,预计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 335.8亿美元(约合 2247亿元人民币), 5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11.5%。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144.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 125.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约为 65.7亿美元。预计到 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477亿美元。 中国市场: 据 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 预计 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839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球比重 37.3%, 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8.3%。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 445.7、 302.6、 90.7亿元人民币,占比分别为 53%、 36%、 11%。资料来源: IFR,中国电子学会,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变化(亿元)资料来源: IFR,中国电子学会,民生证券研究院注:使用 2022年 6月 27日汇率, 1美元 =6.69元人民币图表: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变化(亿元)876 1,030 1,036 940 923 969 1,060 1,178 288 370 455 516 633 838 1,070 1,350 194 217 245 270 303 350 412 662 0%5%10%15%20%25%30%04008001200160020002400280032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2022E2023E全球工业机器人 全球服务机器人全球特种机器人 全球机器人增长率-10%-5%0%5%10%15%20%25%30%35%0500100015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我国工业机器人 我国服务机器人我国特种机器人 我国机器人增长率1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新一代 AI技术兴起,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涌现,催生机器替人需求1.2资料来源: IFR,中国电子学会,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全球服务类机器人下游占比 服务机器人:新一代 AI兴起,需求潜力巨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当前,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新一代 AI技术已经逐渐在基建、商业、民生、社会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医疗、教育、公共服务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 2021年在需求波动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速略有放缓,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疫情催生“无接触”应用场景增加,以及医疗、公共服务的持续旺盛,服务机器人依然存在较大市场潜力。 特种机器人: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涌现,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随着全球区域局势复杂,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特种机器人在军事应用、治安维护、抢险救灾、水下勘探、高空作业等高位场景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特种机器人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人工作业,在安全性、时效性、保质性等方面有效满足需求。此外,近年来激光传感器、低速无人驾驶、卫星遥感、 5G等技术快速发展合应用,也显著提升了特种机器人的性能。资料来源: IFR,中国电子学会,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全球机器人占比构成0%20%40%60%8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工业机器人占比 服务机器人占比特种机器人占比家用65%医疗10%公共服务25%14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上游盈利能力最强,是国产替代关键环节1.3 机器人产业链的 上游为关键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包括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 中游为机器人本体生产商 ,主要负责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即机座和执行机构的生产,包括手臂、腕部等等,部分机器人还包括行走机构。 下游为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 ,生产出的机器人,只有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投入到下游的汽车、电子、金属加工等产业,为终端客户所用。因此,系统集成商的作用就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资料来源: Ofweek机器人网,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机器人产业链构成15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3资料来源: Ofweek机器人网,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水平对比 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总成本 6成以上: 上游零部件在总成本中占比也最高。根据 OFweek机器人网数据, 上游三大主要零部件 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占到总成本的 60%以上,其中减速器占 31%、伺服系统占比 20%、控制器约占 10%。 相比之下中游本体、下游系统集成在总成本中占比分别为24%、 14%。从盈利水平上看,供应商的盈利能力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强的。根据 OFweek机器人网数据,上游三大主要零部件中,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毛利率分别为 40%、 25%、 35%。相比之下,中游本体毛利率仅为 15%,下游集成商毛利率为 35%。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最强,纵向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市场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中游本体供应商议价能力较低,此外,本体市场相对于下游集成市场成长空间更为狭窄,因此盈利水平也更加有限;目前市场推广主要依赖下游集成商,但其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竞争激烈,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与上游相比议价能力依然较弱。目前,纵向一体化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厂商均在积极布局。资料来源: Ofweek机器人网,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工业机器人平均生产成本构成减速器 , 31%控制器 , 10%伺服系统 , 20%本体 , 24%系统集成 , 14%其他 , 1%40%25%35%15%35%0%10%20%30%40%50%减速器 控制器 伺服系统 本体 系统集成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上游盈利能力最强,是国产替代关键环节16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3资料来源:苏州君熠精密传动,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行星齿轮减速机、 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示意图 减速机的原理: 把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输入轴上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以此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因为绝大多数工作件负载大、转速低,不适宜用原动机直接驱动,需通过减速机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常见的机器人用减速机,主要有行星减速机、 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等。 1)行星减速机, 驱动源以直接或连接方式启动太阳齿轮,太阳齿轮将组合于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带动运转。 2) RV减速机, 适用于重载机器人,一般用于重载机器人的腿部、腰部、肘部等三个关节。 3)谐波减速机 ,主要使用于小型机器人或大型机器人末端的几个轴,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运动精度高、单级传动也比较大。目前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布局较为深入的公司主要是 绿的谐波 。 在人形的要求上,谐波减速器基本上可以满足负载要求,无论是腰还是腰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都有可实现的可能性。此外,在一些刚性、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也可以使用行星齿轮减速器替代,但相当于减配,在使用效果降低的情况下实现降本。减速机:谐波减速机适用于机器人末端轴处17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3资料来源: KOLLMORGEN,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伺服驱动器三环路实现控制的原理 伺服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对试验装置的机械运动按预定要求进行自动控制的操作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组成。 1)伺服电机( server motor) :是执行元件, 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2)伺服驱动器 (server drives): 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 ,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器,起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伺服驱动器主要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通过位置、速度、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 人形机器人可能倾向于使用直流的伺服电机,一种可能的方式是空心杯形电机,尺寸可以做的相对较小,细,短。另外,如果加入减速器,可以加入一个低转速比的减速器,做到电机和减速器非常集成化,相关公司可能受益。 目前,在伺服系统领域布局较深入的企业主要有 汇川技术、禾川科技 。 运动控制器 :对来自伺服回路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据此对电机进行换向。控制器是将特定命令应用于驱动器中位置、速度或电流环等元件,而驱动器负责根据控制器的命令向电机提供电压和电流。此外, 目前有驱控一体化趋势,伺服电机企业往往也会生产控制器 ,相关企业或受益。伺服系统 &运动控制器控制方式扭矩控制 仅需电流环就可以实现特定要求的扭矩,由于扭矩和电流成正比,扭矩可通 过向伺服驱动器提供电流反馈的传感器进行调节。速度控制 电流环、速度环都需要。速度环负责监控向伺服驱动器提供速度信息的传感器,并根据所得数据调节电流环,增加或减小扭矩。位置控制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都需要,首先位置环利用与电机连接的反馈传感器,将位置信息发送给伺服驱动器或运动控制器,后者再将信号发送至速度环,调节速度大小,然后再将信息传递给电流环,以调节扭矩。图表:伺服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示意图资料来源: KOLLMORGEN,民生证券研究院18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3资料来源: YOLE,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机器人需要多个传感器 散热: 人形机器人运算量非常大的,要面对大量信息,大量的动作,其实所有的元件都在发热,所以散热可能是整个人形机器人要解决的最重要几个问题之一。在设计机器人的时候,需要通过各种软件的模拟来实现,尽可能让它少发热,或者发热相对更集中、更易于散热,这就要用到一些工程软件。此外,还有空冷、液冷、制冷机制冷、吸热材料等方式。 带有制冷剂的系统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一种方案 。此外,有些机器人会通过表面散热,但考虑到预告中提到的皮肤可能是一种类人的或者轻型的皮肤,可能使用硅胶,因此其 皮肤有可能会采用拼接的方式,部分地方为了轻量化会使用金属,如铝,或者碳纤维 。 传感 :与人相同的是,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很多传感器,比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因此机器人的传感器很多,可能遍布多个关节部位,如摄像头的传感,需要激光、毫米波。散热 &传感图表: TEC制冷片为机器视觉系统提供快速散热方案资料来源:鑫澈电子,民生证券研究院19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0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包括 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 。公司的产品广泛用于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经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公司 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打破了国际品牌在国内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凭借多年来在精密传动领域的积累,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品牌知名度,成为国内领军企业之一。我国谐波减速器行业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成长迅速,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以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总体供给量存在较大缺口,随着行业内企业规模化生产的实现与下游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1.4 重点标的:绿的谐波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注:股价为 2022年 6月 28日收盘价)图表 : 绿的谐波 盈利预测与估值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79、4.09、 5.60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2.32、 3.39、 4.65元 /股,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泄密风险,核心技术人员不足或流失风险项目 /年度 2021A 2022E 2023E 2024E营业收入 ( 百万元 ) 443 680 994 1,373 增长率 ( %) 104.8 53.4 46.2 38.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百万元 ) 189 279 409 560 增长率 ( %) 130.6 47.4 46.5 37.0 每股收益 ( 元 ) 1.57 2.32 3.39 4.65 PE 110 74 51 37 PB 11.3 10.2 8.9 7.6 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1 工业控制自动化新星,深耕 OEM市场多年,多领域市占率领先 。公司多年来深耕 OEM市场,服务广大 OEM客户厂商,获得了极佳的产品方案性能 口碑,在光伏、 3C、锂电与机器人等行业具备极高的占有率,通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禾川科技已赫然进入国产自动化一线品牌方阵。 伺服系统头部企业,国产替代领导者。 伺服系统是当前禾川科技的核心产品, 2021年伺服系统营收共计 6.59亿元,占禾川科技主营业务 89.72%。 PLC产品 2021年营收 3996.2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 5.44%。根据 Ofweek机器人网数据,禾川科技已经拥有员工 17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超过 400人, 其伺服电机产品市场占比位列第二 。同时,据 36氪,禾川科技的二期工厂正在扩建,预计今年可以实现伺服电机年产 150万台的产能。重点标的:禾川科技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注:股价为 2022年 6月 28日收盘价)图表 : 禾川科技 盈利预测与估值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67、2.43、 3.37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1.11、 1.61、 2.23元 /股,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些下滑风险,技术研发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1.4项目 /年度 2021A 2022E 2023E 2024E营业收入 ( 百万元 ) 751 1,070 1,427 1,995 增长率 ( %) 38.1 42.4 33.4 39.8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百万元 ) 110 167 243 337 增长率 ( %) 3.0 52.1 45.1 38.9 每股收益 ( 元 ) 0.73 1.11 1.61 2.23 PE 73 48 33 24 PB 12.7 10.0 7.7 5.8 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2 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双业务板块稳步增长。 公司主要致力于制造业门类下的仪器仪表制造业,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趋势,构建了从技术、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的全方位竞争优势。 2021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营收达 20.17亿元,同比增长 21.8%,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营收 9.88亿元,同比增长 17.7%。 “核心部件 +本体 +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采用系统级正向开发的产品开发模式,充分整合国际研发资源,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基础,率先实现了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设计的全方位布局,依托本体及关节模块化、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以及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充分发挥各个核心部件的性能,深度挖掘机器人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对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重点标的:埃斯顿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注:股价为 2022年 6月 28日收盘价)图表 :埃斯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29、3.33、 4.52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0.26、 0.38、 0.52元 /股,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 /年度 2021A 2022E 2023E 2024E营业收入 ( 百万元 ) 3,020 4,050 5,015 6,213 增长率 ( %) 20.3 34.1 23.8 23.9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百万元 ) 122 229 333 452 增长率 ( %) -4.8 87.3 45.8 35.7 每股收益 ( 元 ) 0.14 0.26 0.38 0.52 PE 180 96 66 49 PB 7.6 7.0 6.2 5.3 1.4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2. 光伏设备:密切跟踪产业链技术升级机遇2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1资料来源: CPIA,民生证券研究院 光伏降本趋势延续,平价时代已到来。光伏发电项目市场性、竞争性进一步增强我国各地区只有青海和海南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大于等于燃煤基准价,其余地区均小于,基本实现光伏平价。 中国国内新增装机情况: 国家能源局公布 2021年国内光伏装机情况,全年光伏新增装机约 53GW(同比增 10%),其中集中式 24.0GW,分布式 29.0GW,分布式占比 54.7%。从装机结构上看,受整县项目的推进影响,预计 22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图 表 : 全球 光伏新增装机量统计与预测(单位: GW)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下游需求韧性足050100150200250300350保守情况 乐观情况050100150保守情况 乐观情况资料来源: CPIA,民生证券研究院24图 表 : 国内 光伏新增装机量统计与预测(单位: GW)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硅料环节: 由于硅料价格周期性较强,降本空间不大。目前主要使用的技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棒状硅,通过掺杂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颗粒硅以期实现成本的降低 。 后续重点关注颗粒硅项目进展 。 硅片环节: 硅片价格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随着硅片大尺寸化 +薄片化的持续迭代, 衍生出大型多晶硅还原炉、单晶生长炉以及后道加工的金刚线切片设备 。 电池片环节: 多种技术路线百家争鸣, TOPCon或成为最具备经济性的技术路径,而 HJT或成为电池片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除 HJT技术外,其余工艺路径均具备一定延续性。 PERC新增用于激光掺杂的 SE激光掺杂设备、丝网印刷设备改进等;N-PERT、 TOPCon新增设备:硼扩散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环节的 LPCVD或 PECVD设备等; HJT:工艺路径简化,核心设备包括用于非晶硅膜沉积环节的 PECVD等设备、 TCO制备环节的 RPD或 PVD等。 组件环节: 高效组件技术继续为降本加码。 组件环节衍生出来的技术迭代主要包括多主栅、叠瓦、叠焊、半片( 1/3片或者更小)、高透 EVA等技术, 核心生产设备为串焊机 。2.2 四大环节技术均在快速变革,高科技设备起到关键作用25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关于大尺寸化 , 2011 -2018年 硅片尺寸一直保持 156mm及 156.75mm两种尺寸,为获得更高组件功率以降低单位成本, 2018年 以来硅片尺寸迭代速度加快,逐渐呈现大尺寸化特点。 2019年 8月 , 中环 率先推出 12寸 光伏硅片,面积相比 M2硅片提升 80.5%, 组件转换效率提升 5.68%达到 610W,非硅成本降低 19.4%。 2020年 5月 , 隆基 联合各硅片厂商推出 18X尺寸硅片,硅片尺寸向大尺寸化迈进。 关于薄片化, 根据中环股份的测算,硅片每减薄 10m,成本原材料对应 下降 2.5%。 目前 P/N型单晶硅片主流厚度分别为 170m以及160m, CPIA预计到 2025年 将分别 降低至 140m和 130m。此外,薄片化还为电池片以及组件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异质结电池的对称结构中,低温或无应力制程完全可以适应更薄的硅片却不影响其电池片转换效率。硅片环节:大尺寸 +薄片化大势所趋图表 : 不同尺寸硅片市占率(单位: %)资料来源 : CPIA,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太阳工匠光伏网, 民生证券研究院图 表 : 薄片化:未来硅片厚度发展趋势(单位: m)262.35070901101301501701902100%25%50%75%100%2021 2022E 2023E 2025E 2027E 2030E156.75mm 158.75mm 160-166mm 182mm 210mm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从存量市场看 ,龙头企业继续扩张硅片产能以巩固自身生产优势; 从新增市场看 ,新进入者以大硅片为切入点,期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我们 根据相关公司公告 扩产规划数据的不完全统计 , 预计 2022年新增硅片产能 约 284.7 GW,对应新增设备需求约 569.4亿元 ( 2亿元 /GW)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预测1) 22年预计新增设备需求 430亿元图表 : 光伏硅片产能规划及扩产情况( GW)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2年扩产计划隆基 7.5 15 28 42 75 105 123 18中环 5 12 25 33 55 85 165 80晶科 1 4 6 11.5 20 30 45 15晶澳 2 3 5 8 15 32 43.2 11.2上机 0 0 0 2 8 20 30 10通威 0 0 0 0 0 8 15 7京运通 0 0 0 3 7 30 42 12阿特斯 0 0 0 0 0 11.5 11.5 0环太(美科) 0 0 6 6 6 18 35 17双良节能 / / / / / 20 40 20和邦生物 / / / / / 10 10 0高景太阳能 / / / / / 15 50 35锦州阳光 / / / / / 3 5 2、安徽阜兴新能源 / / / / / / 20 20华耀光电 / / / / / 4 12 8宇泽半导体 / / / 2 3 3 8 5东方希望 / / / / / / 8 8保利协鑫 / / / 2 2 8.5 20 11.5其他 2 2 2 6 7 10 15 5单晶总产能(含隆基) 17.5 36 72 115.5 198 413 697.7 284.7单晶总产能(不含隆基) 10 21 44 73.5 123 308 574.7 266.7新增产能(含隆基) 10 18.5 36 43.5 82.5 215 284.7 /新增产能(不含隆基) / 11 23 29.5 49.5 185 266.7 /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新增产能(含隆基) 新增产能(不含隆基)YoY(含) YoY(不含)27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图表 : 光伏硅片产能规划及扩产情况( GW)2.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大尺寸硅片引领硅片环节替换需求 大尺寸引领硅片环节新需求,带动后续替换需求 。 从硅片新增市场看,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硅片行业新进入者,硅片扩产计划均主要集中在大硅片领域,因此将带动大型单晶生长炉设备采购需求。 以前文梳理的硅片产能扩张规划为基础,假设1) 2020年及以前扩产的均为小尺寸硅片、 2)2021年及未来扩张产能均为大尺寸(满足替换和光伏行业新增需求)。 截至 2021年底,落后硅片总产能仍剩余 198GW,占 2021年年底总产能约 48%;剔除隆基的硅片产能,落后硅片产能预计剩余 123GW,对应占比约 40%。图表 : 国内落后硅片产能的预测(单位: GW)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预测282.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3)热场设备 碳碳热场 大尺寸热场材料需求更严格 ,碳碳热场替代等静压石墨成为趋势。 大尺寸拉晶炉中,碳碳复材相比石墨不容易产生裂纹,产品安全性更高和寿命更长,可实现连续拉晶。同时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节省电能损耗。 新增需求:大尺寸硅片扩产潮仍在持续,一方面随扩产的拉晶炉尺寸提升,碳碳热场渗透率有望提升至接近 80%;另一方面,大尺寸大经路所需单炉碳碳热场质量快速提高,以当下主流扩产 36寸单晶炉为例,单炉所需整套热场重量约为 257.5kg,较 166硅片对应的 28寸单晶炉提升约 48%。有望大幅推动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