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深度报告-好太太-603848.SH-首次覆盖_智能家居领军企业_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_33页_3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able_RightTitle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Table_Title 智能家居领军企业,全屋智能场景构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Table_StockRank 买入(首次) Table_StockName 好太太(603848)首次覆盖 Table_ReportDate 2022年07月08日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公司当前发展情况几何? 公司深耕智能家居二十余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家居企业,产品包括智能晾衣机、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电热毛巾架等,覆盖全屋织物智能护理、智能看护、智能健康生活、智能光感领域。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实控人夫妇持股约83%,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均已在业内从事多年经营活动,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稳健,在渠道调整后实现亮眼业绩增速。2021 年,公司营收为 14.25 亿元,同比+22.88%,归母净利润为3.00亿元,同比+12.97%。 所处行业空间多大? 智能家居行业: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对美好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叠加智能物联时代下政策的支持,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将进入爆发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5-2021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CAGR高达40.27%,但放眼世界,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仅为4.9%,远低于美国(32.0%)、挪威(31.6%)、丹麦(22.5%)、瑞典(22.3%)等国家,未来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8187亿元,对应2022年 2380 亿元仍有 2.4 倍的成长空间,细分智能晾衣机/智能门锁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162/549亿元。 公司未来成长点哪些? 拓品类:从智能家居单品到多品,再到构筑全屋智能场景。(1)智能晾衣机:公司深耕晾衣架领域二十余年,积累了优良的口碑。智能晾衣机作为公司核心单品,保障公司业绩稳健成长。(2)智能门锁及其他智能产品:随后公司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从单品向多品延伸,拓展智能门锁、电热毛巾架、智能窗帘等多个智能家居单品,目前已覆盖全屋织物智能护理、智能看护、智能光感、智能健康生活领域。(3)全屋智能:公司目前已形成互联互通的家居产品矩阵,以“自建智控物联平台+与智能Table_ForecastSample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425.45 1614.83 1875.85 2187.22 增长比率(%) 23 13 16 17 净利润(百万元) 300.22 353.80 426.40 511.37 增长比率(%) 13 18 21 20 每股收益(元) 0.75 0.88 1.06 1.28 市盈率(倍) 23.11 19.61 16.27 13.57 市净率(倍) 3.69 3.27 2.87 2.49 数据来源:携宁科技云估值,万联证券研究所 Table_BaseData 基础数据 总股本(百万股) 401.00 流通A股(百万股) 401.00 收盘价(元) 15.76 总市值(亿元) 63.20 流通A股市值(亿元) 63.20 Table_Chart 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聚源,万联证券研究所 Table_ReportList 相关研究 Table_Authors 分析师: 陈雯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19060001 电话: 18665372087 邮箱: 分析师: 李滢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22030002 电话: 15521202580 邮箱: -40%-30%-20%-10%0%10%20%30%40%50%60%好太太 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公司研究 Table_Pagehead2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2 页 共 33 页 家居强生态方合作”的方式逐步打造家庭场景深度融合的全屋智能场景,未来随着全屋智能渗透率的提升,华为、阿里等强生态方发展空间可期,而公司开发的能接入强生态方的智能产品将有望乘发展东风赢得更多销量,打开第二成长空间。 扩渠道:立足线下渠道,积极拓展电商和工程渠道。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深耕细作,以经销商渠道和电商渠道为主、直营渠道为辅,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的销售网络。(1)线下零售渠道:公司在2019年起开始做新零售转型,主要是帮扶经销商去转型升级,2020 年启动省级运营平台缩短管理半径,在经历了2019-2020年线下渠道调整后,目前线下渠道正逐步恢复稳健发展。(2)电商渠道: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电商渠道,采取全网多渠道铺开策略,布局京东自营、天猫家装渠道、京东 FCS 渠道、小米商城、苏宁 POP,拼多多旗舰店、有赞商城、抖音快手店等,并通过多种新兴营销方式拓展年轻客户,促进品牌年轻化发展。(3)工程渠道:公司自2018年底组建工程中心,作为重要补充渠道,目前工程渠道正处于发展阶段,公司已与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重研发:公司注重研发,产学研一体化助力引领行业新趋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技术层面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内核的提升,公司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逐年提升,产品也取得多项技术的创新突破。公司在自主研发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外部技术力量和知名设计团队广泛合作,并深化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关系,就智能晾衣机、智能锁等项目的前沿技术展开合作开发。 扩产能: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基地有望下半年投产,产能扩张供应无忧。随着智能家居单品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公司对智能家居产品结构的升级,公司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不断提升,2019-2021年,产量从 76.84万套/年提升至 104.83 万套/年,销量从69.77 万套/年提升至95.85万套/年,产销率均超过90%。公司IPO募投项目智能家居生产基地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未来预计将新增智能晾衣机产能160万套/年、智能家居电器产能140万套/年等,产能扩张保障智能家居产品供给无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智能家居二十余载,目前正朝全屋织物智能护理、智能看护、智能健康生活、智能光感四大业务版块稳步推进,形成互联互通的家居产品矩阵,逐步打造家庭场景深度融合的全屋智能场景。随着未来中国全屋智能渗透率的提升,公司开发的智能家居产品将赢得更多销量,打开第二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EPS分别为0.88/1.06/1.28元/股。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成长性,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18-20倍PE,对应目标价为19.08-21.2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品牌品类拓展不达预期风险、渠道拓展不达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3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start$ 正文目录 1 公司当前发展情况几何? . 6 1.1 概况:智能晾晒龙头企业,深耕智能家居二十余载 . 6 1.2 股权结构:股权稳定且高度集中,实控人夫妇持股83% . 6 1.3 财务概览:业务发展稳健,渠道调整后业绩增速亮眼 . 7 2 所处行业空间有多大? . 9 2.1 智能家居:智能物联时代下,行业未来发展有超过2倍空间 . 9 2.1.1 行业即将进入爆发期,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众多 . 9 2.1.2 规模及未来空间测算 :2030 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规模将超 8000 亿 . 10 2.2 细分:智能晾衣机行业小而美,头部品牌受消费者青睐 . 13 2.2.1 智能晾衣机是晾衣架智能化、升级化后的产物 . 13 2.2.2 规模及未来空间测算:2030 年中国智能晾衣机行业规模将达 162 亿 . 13 2.3 细分:智能门锁国内渗透率飞速提升,玩家已形成三大阵营 . 16 2.3.1 智能门锁行业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阔 . 16 2.3.2 规模及未来空间测算:2030年中国智能门锁行业规模将超500亿 . 16 3 公司未来成长点有哪些? . 18 3.1 拓品类:从智能单品到多品,构建全屋智能场景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18 3.1.1 智能晾晒产品(智能晾衣机等):公司核心单品,保障稳健成长 . 19 3.1.2 智能门锁及其他产品:从单品到多品布局 . 21 3.1.3 全屋智能:“自建+合作”方式构建全屋智能场景,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 23 3.2 扩渠道:立足线下渠道,积极发展线上和工程渠道 . 24 3.2.1 线下零售渠道:立足线下,基本盘稳固 . 24 3.2.2 电商渠道:积极发展电商业务,塑造品牌年轻形象 . 25 3.2.3 工程渠道:重要补充渠道,处于开拓阶段 . 26 3.3 重研发:公司注重研发,产学研一体化助力引领行业新趋势 . 27 3.4 扩产能: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基地有望下半年投产,产能扩张供应无忧 . 29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30 4.1 盈利预测 . 30 4.2 投资建议 . 31 5 风险因素 . 31 图表1: 公司品牌矩阵 . 6 图表2: 公司历史沿革 . 6 图表3: 公司股权架构 . 7 图表4: 公司营收及同比增速 . 7 图表5: 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 7 图表6: 公司近年来毛利率&净利率 . 8 图表7: 公司近年来费用率情况 . 8 图表8: 主营业务营收分产品占比 . 8 图表9: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产品情况 . 8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4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图表10: 主营业务营收分地区占比 . 8 图表11: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地区情况 . 8 图表12: 国内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 9 图表13: 智能家居产业链 . 9 图表14: 智能家居行业相关政策 . 10 图表15: 2015-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 11 图表16: 2018年智能家居渗透率前五国家及中国 . 11 图表17: 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单 . 11 图表18: 2020Q3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份额(按出货量) . 11 图表19: 智能家居行业空间测算 . 12 图表20: 晾衣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 13 图表21: 智能晾衣架市场总额和增长率 . 13 图表22: 2019-2024年智能晾衣架销量和增长率 . 14 图表23: 2019-2024年智能晾衣架线上与线下价格趋势 . 14 图表24: 不同规模出货量的智能晾衣架企业数量 . 14 图表25: 2021年智能晾衣架的品牌认知率排名 . 14 图表26: 2021年智能晾衣架的品牌购买率排名 . 14 图表27: 智能晾衣机行业空间测算 . 15 图表28: 中国智能门锁行业发展历程 . 16 图表29: 2015-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供给需求状况 . 16 图表30: 2016-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渗透率 . 16 图表31: 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销售渠道结构 . 17 图表32: 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线上市场TOP10品牌市场占有率 . 17 图表33: 智能门锁行业空间测算 . 18 图表34: 公司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 18 图表35: 公司晾晒产品 . 19 图表36: 公司晾晒产品相关销售指标 . 19 图表37: 刘涛代言公司产品智能晾衣机 . 20 图表38: 邓超代言公司产品智能门锁 . 20 图表39: 同行公司智能晾晒产品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 20 图表40: 部分公司智能晾晒产品毛利情况 . 20 图表41: 公司智能门锁在售产品情况 . 21 图表42: 公司主要荣誉 . 22 图表43: 同行公司智能门锁产品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 22 图表44: 同行公司智能门锁产品毛利情况 . 22 图表45: 公司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在售情况 . 23 图表46: 同行公司智能产品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 23 图表47: 同行公司智能产品毛利情况 . 23 图表48: 华为全屋智能2.0 . 24 图表49: 国内主要智能家居平台 . 24 图表50: 公司经销渠道相关指标 . 25 图表51: 公司各销售渠道相关指标 . 25 图表52: 公司电商渠道相关指标 . 26 图表53: 线上分平台收入占比情况 . 26 图表54: 线上分平台客单价情况(元) . 26 图表55: 京东、天猫淘宝平台电商销售额情况(万元) . 26 图表56: 2022年天猫“618”家居百货排行榜 . 26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5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图表57: 公司的核芯技术 . 27 图表58: 公司研发费用及同比增速 . 27 图表59: 行业研发费用率比较 . 27 图表60: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 . 28 图表61: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 28 图表62: 湖南工业大学“好太太”创新设计实验室授牌仪式 . 28 图表63: 智能家居和晾衣架产品的产销情况 . 29 图表64: 募集资金投入情况 . 29 图表65: 智能家居生产基地项目达成后新增产能分布 . 29 图表66: 收入、毛利率拆分及预测 . 30 图表67: 可比公司估值表 . 31 图表68: 公司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 31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6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1 公司当前发展情况几何? 1.1 概况:智能晾晒龙头企业,深耕智能家居二十余载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家居企业,旗下品牌包括好太太、晒客、科徕尼。公司产品与服务涵盖智能晾晒、智能安防、智能清洁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以智能晾衣机与智能锁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控制系统及各系列晾晒产品等。近年来,公司依托核心产品智能晾衣机与智能锁,围绕智能家居领域展开布局,产品逐步延伸至智能窗帘、电热毛巾架、智能面板、开关、等智能家居产品。公司发展至今,从品牌初创开创晾晒新品类(1999-2005年)、到高速发展扩大品牌认知(2005-2009年)、持续领航建立品牌领导力(2009-2016年)、再到如今加速扩张(2016-至今),已经形成从单品到多品、从单一赛道到多赛道的智能家居布局。 图表1:公司品牌矩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公司历史沿革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万联证券研究所 1.2 股权结构:股权稳定且高度集中,实控人夫妇持股83% 股权高度集中,实控人夫妇拥有83.18%股权。公司董事长沈汉标持股约54.21%,沈汉标之妻王妙玉持股约28.97%,夫妻二人为公司实控人。另外,王妙玉表兄侯鹏德持股约5.61%。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且架构稳定。 与好莱客合作设立子公司竞拍地块发展“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公司旗下有广东好太太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其中,2021年10月,公司与好莱客(同一个董事长)基于各自资源及产业优势,共同设立广东好好置业投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7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资有限公司(好好置业),并通过好好置业在广州市各重点商务区内物色合适地块适时开发、建设和营运一个“创新发展中心”项目,以满足公司及好莱客未来办公、产业研发、销售、电子商务、智能展厅等场。2022年5月,好好置业以12.95亿元竞拍得到广州市天河区金融城东区6745平方米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图表3:公司股权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万联证券研究所 1.3 财务概览:业务发展稳健,渠道调整后业绩增速亮眼 过去业务发展稳健,渠道调整后业绩增速亮眼。公司过去几年业务发展稳健,2013-2018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的CAGR分别为20.85%/25.35%,此后2019-2020年由于线下渠道调整以及大环境变化原因导致收入利润有所下滑,而后2021年由于经济环境好转叠加渠道调整后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促进销售,公司业绩增速亮眼,实现营收14.25亿元,同比+22.88%,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12.97%。 图表4:公司营收及同比增速 图表5: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毛利率和净利率稳中有升,电商占比扩大导致销售费用率提升。利润率方面,公司近年来盈利水平持续提升,2013-2021年,毛利率从33.11%提升至45.09%,净利率从16.57%提升至21.15%,主要得益于品牌力的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及高毛利的电商业务占比提升。费用率方面,2013-2019年,由于销售人员成本上涨、电商业务占比扩大导致电商平台佣金以及推广费上升,使得销售费用率快速从6.92%提升至16.94%。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费用率近三年来有所下降,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2021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26%/4.59%/3.41%。 -10%10%30%50%051015营收(亿元) 同比增速(右轴)-10%0%10%20%30%40%0.01.02.03.04.0归母净利润(亿元) 同比增速(右轴)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8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图表6:公司近年来毛利率&净利率 图表7:公司近年来费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分产品:智能家居产品占比稳步扩大,毛利率最高。公司产品类别包括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晾衣机、智能门锁等)、晾衣架产品(手摇晾衣架、落地晾衣架和外飘晾衣架)和其他产品(铝梯、衣架套装、晒架、毛巾架等)。近年来,公司主营产品从传统晾晒产品向智能晾晒产品持续升级,智能家居产品占比从2017年的47.32%一路提升至2021年的75.90%。而智能家居产品的毛利率在近三年也维持在46%-51%,在各大品类中最高,其次为晾衣架产品,毛利率为42%-49%。 图表8:主营业务营收分产品占比 图表9:主营业务毛利率分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分地区:积极拓宽电商渠道,华东地区为优势区域。公司积极发展电商业务, 2013-2021年电商收入CAGR高达66.14%,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电商渠道收入6.78亿元,占比达47.53%,毛利率为47.73%,高于线下渠道。线下方面,华东为优势区域,2018年收入占比达34.17%,其次为华中/华北/西北,收入占比分别为11.77%/9.74%/6.92%。 图表10:主营业务营收分地区占比 图表11: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地区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注:2019年及以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划分为电商、南区、北区 0%20%40%60%毛利率 净利率-10%0%10%20%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47.32% 58.29% 60.83% 60.68% 75.90%49.81% 39.68%37.00% 35.22%21.80%2.87% 2.03% 2.16% 2.64% 1.80%0%20%40%60%80%100%智能家居产品 晾衣架产品 其他0%20%40%60%智能家居产品 晾衣架产品 其他2.31% 4.96% 7.42% 12.03%16.91%21.53%30.89%42.05%47.53%35.76%35.64%36.84%35.04%33.61%34.17%11.60%12.20%11.89%12.19%12.81%11.77%16.45%15.02%15.07%13.02%11.16% 9.74%9.41% 9.26%8.07% 8.21% 7.50% 6.92%38.72%34.50%31.85%30.39%22.00%20.12%0%50%100%电商 华东 华中 华北 西北华南 西南 东北 南区 北区30%40%50%60%电商 华东 华中 华北 西北华南 西南 东北 南区 北区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9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2 所处行业空间有多大? 2.1 智能家居:智能物联时代下,行业未来发展有超过2倍空间 2.1.1 行业即将进入爆发期,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众多 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目标或者一个系统,单品可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音箱、智能窗帘、智能晾衣架等,系统则是以住宅为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由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的一个家居生态圈。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赋能期,即在5G+Alot赋能下,全面革新智能家居产品形态,设备企业全面支持多平台。未来在产品及产业链重塑下,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图表12:国内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万联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及相关服务商数量众多。智能家居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主要是元器件和底层技术提供商,如科大讯飞、三菱电机、高通等;中游企业包括家电、家用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设备、家用机器人等中间供应商,如海尔电器、海信视像、美的集团、TCL科技、汉王科技、小米科技等;下游对接B端房地产公司、家装公司、实体商店、软件应用商店等渠道服务商及C端用户。产业链涉及的相关服务由供应链服务平台、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代工工厂等相关服务商提供。 图表13:智能家居产业链 资料来源:iFind产业链中心、万联证券研究所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0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2.1.2 规模及未来空间测算 :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规模将超8000亿 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1)需求端: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升级,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智能化的家居产品逐渐走进大众家庭,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窗帘、智能晾衣架等,新晋智能家居品牌纷纷入局赛道,资本入局驱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扩大。 (2)政策支持:对于智能家居行业,国家亦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2012年,智能家居首次写进五年规划,提出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家居生活的智能化水平。2020年,新基建将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向传统产业渗透。2021年4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而后2021年12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提出助力智能家居发展。 图表14:智能家居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重点内容 2020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门 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首次提出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准确把握并适应了现阶段绿色、智能和在线消费的发展大趋势。 2020年4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新基建政策” 新基建将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向传统产业渗透,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对智能家居行业有深度渗透与结合应用。 2020年8月 住建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字自动化系统,提升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2020年8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在智能家居领域,规范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服务平台、智能软件等产品、服务和应用,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智能家居在家居照明、监控、娱乐、健康、安防等方面的用户体验。 2021年4月 住建部等 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年底,构建比较完备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新建全装修住宅和社区配套设施,全面具备通信连接能力,拥有必要的智能产品。 2021年12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培育 150 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万联证券研究所 (3)供给端:随着5G时代到来,“智能物联”是大势所趋,产业链上中下游涌现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包括各大芯片、设备、互联网巨头、传统家居家电等企业。其中,国内做智能家居平台的主要有华为、小米、海尔、美的、阿里等。2022年7月4日,华为发布全屋智能2.0解决方案,此次2.0发布带来了升级空间交互体验以及全新后装解决方案,未来基于鸿蒙系统有望形成相对统一的智能家居生态圈。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1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多因素共同驱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飞速发展,但渗透率对比外国仍较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5-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403.4亿元增至3073.0亿元,CAGR高达40.27%,且预计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但放眼世界,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仅为4.9%,远低于美国(32.0%)、挪威(31.6%)、爱沙尼亚(26.8%)、丹麦(22.5%)、瑞典(22.3%)等国家,未来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还很大。 图表15:2015-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16:2018年智能家居渗透率前五国家及中国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好太太2021年年报、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万联证券研究所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激烈,智能家居设备商CR3约为37.4%。根据CNPP品牌数据研究对中国主要智能家居设备生产商的统计,从品牌知名度、员工数量、企业资产规模、经营情况等各项指标对比评选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前十大品牌,其中前五大品牌分别为米家、海尔智家、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Q3,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小米、美的、海尔,市占率分别16.3%/11.3%/9.8%,CR3约为37.4%。 图表17: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单 图表18:2020Q3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份额(按出货量)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前瞻产业研究院,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DC,前瞻产业研究院,万联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32.0% 31.6%26.8%22.5% 22.3%4.9%0%5%10%15%20%25%30%35%渗透率(%)024681012品牌指数16.30%11.30%9.80%62.70%小米 美的 海尔 其他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2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智能家居行业2030年空间测算: 我们从房屋装修需求的角度测算智能家居行业规模,预计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8187亿元,对应2022年2380亿元仍有2.4倍成长空间。核心假设如下: (1)有装修需求的房子可分为新房和存量房(成交的二手房、非交易用的旧房翻新); (2)新房销售量=商品房销售面积/每套面积,假设每套面积为100平方米; (3)随着地产政策的放松以及稳经济政策支持下,2023年及以后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市场有望回暖; (4)存量房数量=年末总人口数*城镇化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每套面积,假设每套面积为100平方米,存量房翻新周期为15年; (5)根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仅为4.9%,假设2025年渗透率达10%,2030年渗透率达15%; (6)参考华为前段时间公布的全屋智能价格,100平米的前装价格为99999元起,假设2022年智能家居单价为每套10万元(每套100平米),在2025年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单价回落。 (7)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装修需求的房子套数*智能家居渗透率*每套单价。 图表19: 智能家居行业空间测算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新房销售量(万套) 1478 1501 1549 1565 1409 1550 1627 1692 1743 1795 1849 1886 1924 YoY 2.1% 1.6% 3.2% 1.1% -10.0% 10.0% 5.0% 4.0% 3.0% 3.0% 3.0% 2.0% 2.0% 二手房成交量(万套) 430 426 432 393 360 389 404 416 425 433 442 446 451 YoY 0.0% -0.9% 1.4% -9.0% -8.4% 8.0% 4.0% 3.0% 2.0% 2.0% 2.0% 1.0% 1.0% 旧房翻新率 10% 10% 9% 8%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旧房翻新需求(万套) 1325 1433 1406 1329 1278 1528 2019 2328 2710 3057 3492 3956 4448 YoY 7.7% 8.1% -1.9% -5.5% -3.9% 19.6% 32.2% 15.3% 16.4% 12.8% 14.2% 13.3% 12.4% 合计装修需求(万套) 3233 3361 3387 3287 3046 3466 4051 4437 4878 5286 5783 6288 6822 YoY 4.0% 4.0% 0.8% -3.0% -7.3% 13.8% 16.9% 9.5% 9.9% 8.4% 9.4% 8.7% 8.5% 智能家居渗透率(%) 4.9% 5.6% 6.4% 7.1% 7.8% 8.5% 9.3%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每套智能家居价格(万元) 8.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9.6 9.2 8.8 8.4 8.0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亿元) 1267 1608 1938 2213 2380 2961 3756 4437 5151 5835 6616 7395 8187 YoY 30.3% 26.9% 20.5% 14.2% 7.6% 24.4% 26.8% 18.1% 16.1% 13.3% 13.4% 11.8% 10.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贝壳研究院,万联证券研究所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3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2.2 细分:智能晾衣机行业小而美,头部品牌受消费者青睐 2.2.1 智能晾衣机是晾衣架智能化、升级化后的产物 晾衣架产业链中的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间关联效应。晾衣架是以五金类材料为核心材料构建,有固定形状、可延展或可升降且操作便捷的晾衣设备。晾衣架行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最初的落地、外飘和手摇式晾衣架;由电力驱动的电动晾衣架;多功能的智能晾衣架。晾衣架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五金配件、铝型材和塑料制品等原材料行业;下游行业则通过各地经销商及其门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最终销售给以家庭为单位的终端消费者。 智能晾衣架是晾衣架的智能化、升级化产物。智能晾衣架是一种使用电作为驱动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家居产品,主要由电机驱动的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合金制造的机身系统等模块组成,根据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集成了包括照明、声控、远程控制、烘干、风干和消毒等功能。 图表20:晾衣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好太太招股书,万联证券研究所 2.2.2 规模及未来空间测算:2030年中国智能晾衣机行业规模将达162亿 受益于消费水平与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智能晾衣架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晾衣架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晾衣架行业规模的增长。根据CSHIA Research的数据,我国智能晾衣架市场总额、产品销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达150亿元(同比+21%),销量将达1037万套(同比+21%)。 2019-2021年客单价不断下降,预计2022-2024年客单价将回升,并且线上价格普遍低于线下价格。 图表21:智能晾衣架市场总额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CSHIA Research、万联证券研究所 79 80 87104 1251500%5%10%15%20%25%050100150200销售总额(亿元) 增长率(%)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4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图表22:2019-2024年智能晾衣架销量和增长率 图表23:2019-2024年智能晾衣架线上与线下价格趋势 资料来源:CSHIA Research,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SHIA Research,万联证券研究所 竞争格局:头部品牌与小品牌拉开差距,好太太认知率排名第一。我国智能晾衣架行业格局分散,规模以上年出货50万台的Top3品牌分别为好易点、好太太、米家。据2021年智能晾晒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智能晾衣架的品牌认知率表现为头部品牌优势相对突出,其余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品牌购买率表现为品牌间竞争格局分散,没有一个品牌市场占比超过50%。其中好太太的品牌认知率(72.8%)和购买率(38.5%)均排名第一。 图表24:不同规模出货量的智能晾衣架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CSHIA Research,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5:2021年智能晾衣架的品牌认知率排名 图表26:2021年智能晾衣架的品牌购买率排名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2021年智能晾晒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2021年智能晾晒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万联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02004006008001,0001,200销量(万套) 增长率(%)05001,0001,5002,000线下价格(元) 线上价格(元)6010 30102030405060700%20%40%60%80%品牌认知率(%)0%10%20%30%40%50%品牌购买率(%) 万联证券研究所 第 15 页 共 33 页 Table_Pagehead 证券研究报告|轻工制造 智能晾衣机行业2030年空间测算: 我们从房屋装修和旧房晾衣机更替需求的角度测算智能晾衣机行业规模,预计2030年,中国智能晾衣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对应2022年49亿元仍有2.3倍成长空间。核心假设如下: (1) 晾衣机需求可分为房子装修和晾衣机更替需求,其中,房子装修需求可分为新房和存量房(成交的二手房、非交易用的旧房翻新)的装修需求,另外非交易用的旧房还有晾衣机更替需求; (2)新房销售量=商品房销售面积/每套面积,假设每套面积为100平方米; (3)随着地产政策的放松以及稳经济政策支持下,2023年及以后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市场有望回暖; (4)存量房数量=年末总人口数*城镇化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每套面积,假设每套面积为100平方米,存量房翻新周期为15年,翻新率2018年为10%,之后2020-2023年受疫情影响削减,而后随着经济好转回升; (5)假设旧房的晾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