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行业动态报告 Table_IndustryName 银行业 Table_ReportDate 2022年6月30日 社融信贷超预期,高管增持稳定银行股价 银行业 核心观点: 推荐 (维持评级) 5 月经济数据边际改善 1-5 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3%,低于前4月增速,但5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转负为正;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保持稳健;5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收窄;5月出口同比增长16.9%,反弹幅度较大;PMI录得49.6%,较上月有所回升。 新增社融超预期,中长期贷款有修复空间 5月单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元,同比多增 8399 亿元,信贷投放回暖和政府债发行加速是社融超预期主因。5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结构上看,短贷与票据冲量的特征依旧明显,但中长期贷款有改善空间。5月单月,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320亿元和5591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4356亿元,降幅收窄。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依旧偏弱,但均有边际改善。5月单月新增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新增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 5551亿元,同比少增 977亿元。两项指标降幅均较上月大幅收窄,面临改善空间,主要的驱动因素预计来自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和疫情消退下的融资需求修复。 多家银行6月高管增持稳定股价,看好银行未来前景 2022年以来银行板块股指出现较大波动,多家银行发布稳定股价措施,由股东、董事、监事以及总行分行负责人增持,对银行估值改善修复起到较好支撑,同时部分增持为主动买入,彰显对自家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截至目前,有 12 家银行实施了稳定股价措施或主动增持买入,6月新增数量偏多,叠加疫情边际改善、政策成效释放以及市场回暖下的代销业务逐步反弹影响,银行板块估值提升空间仍存。 投资建议 基于当前阶段稳增长政策导向不变、力度加码,叠加疫情拐点显现,利好信贷需求修复和不良风险化解,银行经营环境改善,利好估值提升。银行板块当前PB为0.6X,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防御与反弹攻守兼备,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投资机会:(1)关注疫情改善逻辑,看好江浙地区优质中小行扩表机遇,推荐宁波银行(002142)和常熟银行(601128)。(2)继续跟踪市场行情和代销业务数据变化,寻求估值性价比高、受益财富管理中期赛道的股份行配置机会:平安银行(000001)、招商银行(600036)和兴业银行(601166)。 需要关注的重点公司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EPS(元) PE(X) 2021A 2022E 2023E 2021A 2022E 2023E 002142.SZ 宁波银行 3.13 2.96 3.57 11.44 12.10 10.04 601128.SH 常熟银行 0.80 0.95 1.14 9.57 8.02 6.72 601166.SH 兴业银行 3.98 4.57 5.23 5.00 4.35 3.81 000001.SZ 平安银行 1.87 2.26 2.71 8.01 6.63 5.53 600036.SH 招商银行 4.61 5.28 6.23 9.15 7.99 6.77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分析师 张一纬 : 010-80927617 : zhangyiwei_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9010001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 目 录 一、银行业定位: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具有信用创造职能 . 2 (一)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职能在于资源配置,有效满足社会再生产中的投融资需求 . 2 1.金融系统通过资金融通将资源配置到优质企业和部门,支撑经济稳健高质量增长 . 2 2.金融机构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业态,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2 (二)当前社会融资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仍起主导作用 . 2 1.实体经济80%以上资金依旧来自间接融资,银行是企业融资的核心渠道. 2 2.金融体系基础制度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 3 二、银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发展情况 . 3 (一)上市家数42家,流通市值占比回升 . 3 (二)年初至今板块表现强于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 4 三、经济改善、社融再超预期,高管增持稳定银行股价 . 5 (一)经济数据边际改善,高管增持稳定银行股价 . 5 1.5月经济数据呈现边际改善 . 5 2.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规定征求意见,国有行和大型股份行具备优势 . 6 3.高管增持稳定股价,彰显信心 . 7 (二)新增社融超预期,中长期贷款需求仍有改善空间 . 8 1.新增社融超预期,信贷投放回暖、政府债发行加速 . 8 2.短贷和票据冲量延续,中长期贷款仍有改善空间 . 9 (三)MLF和LPR利率均保持不变. 10 (四)银行业绩增速收窄,江浙成渝中小上市银行表现突出 . 11 1.2022Q1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收窄,息差下行 . 11 2.城商行资产质量层面压力有所上升,银行资本充足率多有下降 . 11 3.上市银行2022Q1业绩分化,江浙成渝地区中小银行领跑 . 12 四、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财富管理转型重塑竞争格局 . 13 (一)传统业务利润空间收窄,业务转型加速 . 13 (二)中间业务重要性提升,财富管理转型成为共识 . 14 (三)金融科技应用程度加深,加速渠道、经营和风控变革 . 16 五、投资建议及股票池 . 17 六、风险提示 . 18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2 一、银行业定位: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具有信用创造职能 (一)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职能在于资源配置,有效满足社会再生产中的投融资需求 1.金融系统通过资金融通将资源配置到优质企业和部门,支撑经济稳健高质量增长 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为实体经济主体再生产提供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金融系统通过将闲散的可投资资金整合,引导其有序地流向实体产业,满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金融系统为企业提供融通资本、投资渠道、金融信息、风险管理等工具,满足企业的融资和再生产需求。高效的金融体系能够通过风险信息的反馈,降低投资者交易和监督成本,引导资源由低效率组织机构向优质组织机构转移,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 2.金融机构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业态,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金融体系积极适应实体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变革并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服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体系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业态,提升资源配置质效,引导资金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兴行业和资金匮乏的民营、小微企业转移。 (二)当前社会融资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仍起主导作用 1.实体经济80%以上资金依旧来自间接融资,银行是企业融资的核心渠道 相较国际市场,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严重失衡,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从社融结构上看,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截至2022年5月,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占社融比重9.51%,股票融资占比3.01%,直接融资占比合计12.52%。证监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国际比较专题研究中整理的来自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2年间,G20成员国平均直接融资比重从 55%上升至 66.9%,美国直接融资占比维持在 80%以上。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合计不足15%,远落后于美国。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3 图 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结构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备注:2022年截止到最新月份 2.金融体系基础制度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 直接融资对资本市场体系有更高的要求,基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市场化程度和法律体系均需完善,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后续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深化有望延续。债权融资对企业信用要求更高,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没有背书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直接融资,企业主体不得不转向间接融资来解决自身融资问题。展望未来,我国金融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未有根本性变化环境下,间接融资仍将是我国的核心融资渠道。 二、银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发展情况 (一)上市家数42家,流通市值占比回升 截至2022年6月24日,上市银行数量为42家,上市银行总市值8.98万亿元,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10.42%;上市银行流通A股市值6.37万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9.15%,占比较年初有所回升。 0%20%40%60%80%1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人民币贷款 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 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 政府债券 其他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4 图 2:我国上市银行流通市值及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3:我国上市银行家数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二)年初至今板块表现强于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截至2022年6月24日,银行指数与年初相比下跌3.26%,跑赢沪深300指数7.79个百分点,表现强于市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PB仅为0.6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0%2%4%6%8%10%12%14%16%18%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2016-12-30 2017-12-29 2018-12-28 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06-24WIND银行流通A股市值(亿元) 全部A股流通市值(亿元) 占比0510152025303540452016-12-30 2017-12-29 2018-12-28 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06-24我国上市银行家数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5 图 4:年初至今银行板块累计涨幅与沪深300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年初至今涨幅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期计算 图 5:银行(中信)板块历年来PB水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三、经济改善、社融再超预期,高管增持稳定银行股价 (一)经济数据边际改善,高管增持稳定银行股价 1.5月经济数据呈现边际改善 相比于 4 月,5 月部分经济数据实现边际改善。1-5 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低于前4月增速,但5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转负为正;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6.2%,保持稳健;5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6.7%,降幅收窄;5月出口同比增长16.9%,反弹幅度较大;PMI录得49.6%,较上月有所回升。 -30%-25%-20%-15%-10%-5%0%5%10%15%2021/12/31 2022/1/31 2022/2/28 2022/3/31 2022/4/30 2022/5/31沪深300 银行(中信)0.00.20.40.60.81.01.21.4 银行(中信)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6 2.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规定征求意见,国有行和大型股份行具备优势 6月24日,证监会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暂行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标准要求,并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职责做出规定;三是明确基金销售机构的展业条件要求,并对基金销售机构信息提示、账户服务、宣传推介、适当性管理、投资者教育等职责做出规定。 图 6: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要点 资料来源:证监会,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对于银行而言,影响主要集中在销售机构准入层面,国有行和股份行优势明显。依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代销数据,2021Q2-2022Q1,股票+混合保有规模维持200亿元以上的银行有18家,多数为国有行和股份行以及少量的城商行如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 表 1:近四个季度TOP100代销机构中银行股票+混合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35 7307 7910 679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471 5207 5356 458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113 3948 4055 343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34 3270 3366 2802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435 2651 2823 240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467 2162 2183 1907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738 1690 1722 1427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630 1648 1658 1434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96 1407 1417 1285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等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应当坚持投资人利益优先原则,落实资产安全性、投资稳健性、运作长期性、服务便利性等基本要求;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产品业绩、人员绩效的考核周期不得短于5年。基金评价机构应当坚持长期评价原则,业绩评价期限不得短于5年,不得使用单一指标进行排名或评价,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以下简称个人养老金基金)应当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征,并符合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包括: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基金。可投资基金产品标准开展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基金销售机构件: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指标稳健,具备较强的公募基金销售能力;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基金销售机构展业条件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195 1210 1252 1088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100 1176 1197 1068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53 998 991 78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85 912 879 818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02 599 616 470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49 518 455 421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79 326 352 360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26 298 319 281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18 240 305 259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81 224 272 259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3 145 161 131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2 88 107 98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9 76 101 118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9 63 76 93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65 65 64 65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7 36 46 36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 42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 32 33 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1 30 30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9 28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5 27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31 25 27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36 资料来源:Wind,基金业协会,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3.高管增持稳定股价,彰显信心 2022 年以来银行板块股指出现较大波动,多家银行发布稳定股价措施,由股东、董事、监事以及总行分行负责人增持,对银行估值改善修复起到较好支撑,同时部分增持为主动买入,彰显对自家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截至目前,有12家银行实施了稳定股价措施或主动增持买入,6月新增数量偏多,叠加疫情边际改善、政策成效释放以及市场回暖下的代销业务逐步反弹影响,银行板块估值提升空间仍存。 表 2:2022年以来银行增持 日期 公司 措施 金额 参与人员 1月5日 浙商银行 主动增持 100万 行长 2月8日 渝农商行 稳定股价 现任董事、高管 2月15日 重庆银行 稳定股价 2662.24万 现任董事、高管、第一大股东 2月22日 浙商银行 稳定股价 534.28万 现任董事、高管 2月22日 兴业银行 主动增持 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 3月30日 厦门银行 稳定股价 3685.74万 5%以上股东,现任董事、监事、高管 5月7日 上海银行 主动增持 高管 6月3日 瑞丰银行 稳定股价 102.98万 现任董事、高管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8 6月10日 齐鲁银行 稳定股价 5420.65万 5%以上股东,现任董事、监事长、高管 6月15日 苏州银行 稳定股价 205.91万 现任董事、高管 6月18日 北京银行 主动增持 部分董事、监事、高管 6月28日 邮储银行 稳定股价 5000万 控股股东 资料来源:Wind,基金业协会,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二)新增社融超预期,中长期贷款需求仍有改善空间 1.新增社融超预期,信贷投放回暖、政府债发行加速 截至2022年5月末,社融规模存量32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增速较上月回升。5月单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信贷投放回暖和政府债发行加速是社融超预期主因。具体来看,2022年5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企业债融资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969亿元;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2亿元,同比少增425亿元;表外融资减少1819亿元,同比少减810亿元。 图 7:月度社会融资数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8:单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分项规模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40%-20%0%20%40%60%05010015020025030035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值社融存量同比 社融累计同比万亿元01234567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万亿元-0.50.00.51.01.52.0 2021-05 2022-05万亿元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9 备注:表外融资包含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2.短贷和票据冲量延续,中长期贷款仍有改善空间 截至2022年5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同比少增8246亿元,短贷和票据冲量特征依旧明显,中长期贷款增长面临改善空间。5 月单月新增短期贷款 4482 亿元,同比多增 3320 亿元;新增票据融资 7129亿元,同比多增5591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6598亿元,同比少增4356亿元。居民部门新增贷款边际改善,短贷增速转正,中长期贷款同比降幅收窄,整体表现依旧较弱。5月单月新增居民部门贷款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1840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企业融资需求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降幅收窄。5月单月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43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2642亿元,同比多增3286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5551亿元,同比少增977亿元,较上月降幅大幅收敛。在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以及疫情影响消退、融资需求复苏的驱动下,预计居民和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均有改善空间。 图 9:金融机构贷款数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0:金融机构贷款数据-按部门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0.02.04.06.08.010.012.014.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亿元 %-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新增人民币贷款 短期贷款 票据融资 中长期贷款2021-05 2022-04 2022-05亿元-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居民户:贷款 居民户:短期贷款 居民户:中长期贷款2021-05 2022-04 2022-05亿元-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21-05 2022-04 2022-05亿元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0 (三)MLF和LPR利率均保持不变 2022年6月,1年期MLF利率为2.85%,较上月持平。截至2022年6月20日,1年期LPR报3.70%,较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报4.45%,均较上月持平。 图 11: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2.62.72.82.93.03.13.23.33.42016-03-152016-05-152016-07-152016-09-152016-11-152017-01-152017-03-152017-05-152017-07-152017-09-152017-11-152018-01-152018-03-152018-05-152018-07-152018-09-152018-11-152019-01-152019-03-152019-05-152019-07-152019-09-152019-11-152020-01-152020-03-152020-05-152020-07-152020-09-152020-11-152021-01-152021-03-152021-05-152021-07-152021-09-152021-11-152022-01-152022-03-152022-05-15Wind 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年%3.53.73.94.14.34.54.74.95.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1 (四)银行业绩增速收窄,江浙成渝中小上市银行表现突出 1.2022Q1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收窄,息差下行 银行利润延续高增,国有行与股份行领跑,城商行改善幅度大。2022Q1,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6594.53亿元,同比增长7.35%,增速较2021年有所回落,预计受到疫情反复、信用波动和贷款利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8.75%、10.24%和 8.69%;城商行净利润同比下降 4.03%。与此同时,受到降准降息影响,银行净息差有所下行。2022Q1,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环比下降11BP。 图 13:商业银行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4:商业银行净息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2.城商行资产质量层面压力有所上升,银行资本充足率多有下降 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均有改善,城商行资产质量层面压力有所增加。截至2022年3月末,商业银行不良率 1.69%,环比下降 0.04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35%、1.35%、1.96%和3.37%,环比分别变化-0.03、-0.02、0.05和-0.26个百-15-10-505101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商业银行:净利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 %亿元-20-1001020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农村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商业银行:净息差%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2 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 200.7%,环比上升 3.8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245.11%、210.17%、182.49%和 133.74%,环比分别变化 5.89、3.86、-6.22和4.27个百分点。 图 15:商业银行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除国有行外,各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3月末,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02%、12.25%和10.7%,环比分别下降0.11、0.11和0.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34%、13.59%、12.82%和12.33%,环比分别变化0.05、-0.23、-0.25和-0.23个百分点。 图 16: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3.上市银行2022Q1业绩分化,江浙成渝地区中小银行领跑 2022Q1,42 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65%,低于 2021 年012345不良贷款比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农村商业银行%1001502002503002014-032014-08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2021-092022-02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股份制商业银行%910111213141516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01112131415161718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资本充足率: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农村商业银行%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3 7.93%的增速;归母净利润5625.43亿元,同比增长8.62%,增速较2021年有所收窄但相较于2020年疫情期间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单个银行来看,一季报业绩延续2021年报显示的分化格局。2022Q1,15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江阴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5%;杭州银行、张家港行、沪农商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5%。整体来看,江浙成渝地区中小银行业绩增速更为领先 图 17:上市银行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18:单个银行营收与净利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四、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财富管理转型重塑竞争格局 (一)传统业务利润空间收窄,业务转型加速 0%2%4%6%8%10%12%14%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20/12/31 2021/12/31 2022/3/31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营收增速 净利增速亿元-25%-20%-15%-10%-5%0%5%10%15%20%25%江阴银行 常熟银行 厦门银行 成都银行 宁波银行 长沙银行 江苏银行 邮储银行 沪农商行 交通银行 郑州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信银行 上海银行 北京银行 华夏银行 浦发银行 兰州银行 青农商行 民生银行营收增速-30%-20%-10%0%10%20%30%40%杭州银行 沪农商行 平安银行 常熟银行 南京银行 苏农银行 江阴银行 齐鲁银行 邮储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 渝农商行 紫金银行 中国银行 北京银行 工商银行 华夏银行 郑州银行 光大银行 重庆银行 西安银行净利增速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4 受经济增速和信贷投放减弱、金融机构让利实体以及资本监管强化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盈利空间收窄,资本压力上升,过去以规模驱动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2022 年以来,累计新增信贷投放偏弱、月度波动较大。2022年1-5月,累计新增贷款10.52万亿元,同比下降0.97%,尽管有所修复,但整体增速低于近年来同期水平;Wind数据测算2022Q1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03%,较2021年下降7BP。 图 19:新增信贷情况及上市银行净息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 20: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与存款定价改革的影响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二)中间业务重要性提升,财富管理转型成为共识 相比于表内存贷款业务,以财富管理和投行为代表的中金业务具备资本消耗少、周期性弱、市场空间广阔且利润率相对较高等优点,成为银行布局的重点方向。目前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处于较低水平,但多家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加速,部分银行已经凭借该项业务为零售金融带来了较高的利润率水平。2022Q1,42家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6.97%,较2021-10-50510152025303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值同比亿元 %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019/12/312020/12/312021/12/312022/3/31净息差0246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企业贷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票据融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个人住房贷款%0.01.02.03.04.05.0国有行-pre 国有行-post其他行-pre 其他行-post基准利率%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5 年已有所提升。部分中收贡献度靠前的上市银行均对财富管理领域重点布局,转型成效显著,收入、增速均实现领跑,显著增厚零售业务利润率水平。 图 21: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及排名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表 3:部分上市银行的财富管理布局 财富管理相关布局 建设银行 加快建设大财富体系,助力集团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更上新台阶 工商银行 加快集团内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业务链条整合与重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选择及专业的投顾服务,打造有竞争力、可持续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招商银行 大财富管理循环价值链 青岛银行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服务理念,持续丰富投资工具,全方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财富管理需求。 宁波银行 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个人资产配置和客户综合服务为核心,推动财富管理业务新体系全面运转实施,通过持续探索获客模式,强化专业经营理念,推动展业模式升级,致力打造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财富管理品牌。 交通银行 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等四大业务特色 中信银行 聚焦财富管理业务,全面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的客户关系,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 平安银行 全方位推进私行财富业务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智能、国际领先的私人银行” 光大银行 实现财富管理特色新跨越,加强渠道经营、客户经营、产品营销和过程管理,做强企业客户财富融汇组织能力,做优零售客户财富保值增值能力,推进财富管理3.0建设 兴业银行 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金色名片;财富银行: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根本出发点,朝着全市场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打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生态圈 浦发银行 致力于成为业内“最智能的财富管理银行”,围绕“智能洞察、智能投研、智能规划、智能交互、智能风控”5大核心领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20/12/31 2021/12/31 2022/3/31中间业务收入 中收贡献度亿元-5%0%5%10%15%20%25%30%35%-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 中信银行 杭州银行 工商银行 南京银行 青岛银行 民生银行 上海银行 华夏银行 江苏银行 浙商银行 青农商行 郑州银行 兰州银行 渝农商行 长沙银行 江阴银行 张家港行 常熟银行2022Q1中间业务收入 2022Q1中收占比亿元 行业动态报告/银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16 域引领业务升级,构建集需求洞察、投研规划、交互陪伴于一体的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