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2022年 7月 2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6月 PMI回升至扩张区间,关注 自动化和工程机械投资机会分析师:邹润芳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521040001分析 师 : 卢正羽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521060001研究助理:唐保威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121040023 重点推荐 : 双良节能、高测股份、宇晶股份、科威尔、杭可科技 核心个股组合: 协鑫能科、双良节能、西子洁能、联赢激光、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宇晶股份 、百 利科技、至纯科技、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星云股份、天宜上佳、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航锦科技、禾望电气、华自科技、科威尔 、三一 重 工、绿的谐波、埃斯顿 本周专题研究: 6 月官方制造业 PMI 为 50.2%, 较上月 提升 0.6pcts, 重 回扩张区间 。 6 月疫情 逐渐好转 , 全国 范围内复工复产快速推进 , 企业经营状况较 5月改善明显 。 随着稳 增长政策 的持续发力 , 预期经济将重回正常运行轨道 , 制造业恢复也将加快 。 近日马斯克再度重申将在 9月底推出人形 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代表 人类对机器人制造技术和应用的终局幻想 , 机器代人是未来大趋势 。 在各式机器人中 , 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工业机器人较早得到大规模 应用 。 近期二级市场 相关个股近期涨幅较大 , 更深层次的逻辑 是疫情影响逐渐趋弱 , 目前下游制造业整体复苏 , 旺盛的需求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 增长 。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通过 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 3000亿元 , 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 资本金 。 CME预估 2022年 6月 挖掘机同比 下降 22%左右 , 降幅环比上月略有改善 。 稳增长预期下预计全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高位 , 将带动工程机械设备投资需求 , 预计 Q3在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减弱背景下 , 工程机械行业 有望下半年 迎来边际 好转 。 建议关注自动化和工程机械 的 投资机会 。 重点 跟踪行业: 锂电设备 ,全球产能周期共振 ,预计 21-25年年均需求超千亿,国内 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 光伏设备 ,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 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换电 , 2025 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 1357.55 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储能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半导体设备 ,预计 2030年行业需求达 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自动化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 400亿左右,预计 2026年达 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中航先进制造 投资观点资料来源 : wind, 中航证券研究所本周专题: 6月 PMI回升至荣枯线之上,制造业景气度回升3 6月 PMI回升至荣枯线之上 ,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6月以来疫情逐渐消退 , 6月 28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 第九版 ) , 次日 , 工信部发布通知 , 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 “ 星号 ” 标记 , 防控政策微调以充分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 6月 官方制造业PMI 为 50.2%, 较上月提升 0.6 pcts, 与二月份的数据持平 , 重回扩张区间 。 6 月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 , 全国范围内复工复产快速 推进 , 企业经营状况较 5月改善明显 。 6月 PMI生产指数为 50.4%, 较上月提升 2.2pcts, 新 订单 指数 52.8%, 较 上月提升 3.1pcts, 均实现了今年 3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 。 6月建筑业 PMI为 56.6%, 仍处扩张区间 。 在靠前发力的政策支撑下 , 基建的快速推进对建筑业景气度提供有力支撑 。 6 月供应商配送时间 指数较 5 月上升 7.2 pcts至 51.3%, 建筑业原料运输不畅得到缓解 。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 , 预期经济将重回正常运行轨道 , 制造业恢复也将加快 。图表 : PMI及其分项( %)010203040506070802019-01 2019-032019-05 2019-07 2019-09 2019-11 2020-01 2020-03 2020-05 2020-07 2020-09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PMI:新订单 PMI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PMI:生产非制造业 PMI:建筑业 非制造业 PMI:建筑业 :业务活动预期图表: PMI:供货商配送时间( %)01020304050602019-01 2019-03 2019-05 2019-07 2019-09 2019-11 2020-01 2020-03 2020-05 2020-07 2020-09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PMI:供货商配送时间资料来源 :华尔街见闻、 wind, 中航证券研究所本周专题:特斯拉 或于年内发布人形机器人,打开机器人智能时代4 特斯拉或于年内发布人形机器人,打开机器人智能时代。 去年马斯克在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将于 2022年发布特斯拉机器人的原型 产品,近日马 斯克再度重申将在 9月底推出人形 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身高大约为 1.73米,重 57公斤, 负载 20kg(手臂附加 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 8公里 /小时。马 斯克表示,若未来两年内“擎天柱”能够量产,在规模效应下,其成本比汽车还要低,售价或许为 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6.74万元)。马斯克 表示特斯拉 今年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的推出或打开机器人智能应用新时代。据国家统计局,今年 1-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66091套,同比下降 9.4%。 二级市场相关个股近期涨幅较大,除上述消息面上的催化外,更深层次的逻辑是疫情影响逐渐趋弱,目前 下游制造业整体复苏 ,旺盛 的需求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增长 。-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产量 :工业机器人 :当月值(台) 同比增速图表 : 工业机器人产量及其同比图表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本周专题:人形 机器人代表人类对机器人制造技术和应用的终局幻想 ,机器 代 人是未来大趋势5 人形机器人代表人类对机器人制造技术 和应用的终局幻想 ,或加速机器代人趋势。 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起步于 1960 年代后期 ,不少公司和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上展开了积极探索。 Atlas、 Asimo、 Pepper、 Sophia等知名 人形 机器人并 未实现商业化量产及应用 ,其中本田 已在几年前停止 Asimo开发 、软银公司的 Pepper已于去年 停产。人形 机器人需要融合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材料学等等,目前很多技术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离商业化尚有不小的 距离。未来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人工躯体仿真,具有躯干、头部、两条手臂、两条腿,外形上仿人,甚至可能仅对身体的一部分建模;外观与人相似,拥有与人相似的功能,如双足直立行走 ;不仅外观像人,拥有与人相似的功能,还能像人一样思考,获得更多的感知与决策认知能力 。 人形机器人代表 人类对机器人制造技术和应用的终局 幻想,机器代人是未来大趋势。 在各式机器人中,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工业机器人较早得到大规模应用,是实现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基础设备 。资料来源 : 智能机器人发展简史 , 中航证券研究所图表 : 人形 机器人发展简史本周专题: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 60%,汇川技术、绿的谐波在细分领域 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6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上游 是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 控制器。 本体 ( 中游 ) 环节主要负责工业机器人的支柱、手臂、底座等部件与速机等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的功能最强大,用量也最多(根据埃夫特招股说明书,多关节型机器人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均占 66%左右)。系统集成 ( 下游 ) 环节,主要负责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也即,在各类工业机器人 ( 本体 ) 上安置不同的执行机构,实现不同的应用功能。 三 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 60%,汇川技术、绿的谐波在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控制器 、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是生产工业机器人 的关键 零部件,其中减速机开发难度 最高 。就 毛利率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毛利率也更高,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减速器的毛利率也最高,达 40%,其次是伺服系统( 35%)和控制器( 25%) 。 ( 1)精密减速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年日本 机器人减速器企业占据了全球 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仅纳博特斯克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全球 60%的 市场份额。国内谐波 减速器已实现技术突破,可实现进口 替代。根据绿的谐波招股说明书, 绿的 谐波生产的谐波减速器 2018年全球市占率为 6.16%,占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使用市场的 62.55%。随着公司年产50 万台精密谐波减速器项目逐步达产,看好公司市占率的 提升。 RV 减速器由于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等性能问题,仍然依赖进口 。 ( 2) 伺服电机: 我国 伺服电机发展起步较晚,市场份额仍被外资占据半壁江山,但国产替代率逐年走高。 2021年国产品牌汇川技术首次占比排名第一,通用伺服系统中国市场份额达到 16.3%。 ( 3) 控制器: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工业机器人 控制器国产率不足 20%,外资厂商中日 厂商发那科占国内市场份额 18%。7资料来源 :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 、亿欧智库, 中 航证券研究所28%12% 30%20%10%60%本体 其他 上游:减速器 上游:伺服系统 上游:控制器40%35%25%15%0%5%10%15%20%25%30%35%40%45%减速器 伺服系统 控制器 本体制造图表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图表 :工业机器人成本占比图表 :工业机器人各部分毛利率本周专题: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 60%,汇川技术、绿的谐波在细分领域 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本周专题:中下游环节: 国产品牌以埃斯 顿为 代表的企业已具备一定技术实力8资料来源 : MIR、 IFR、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 航证券研究所 中游环节,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市场被外资品牌占主要 份额 。 FANUC、 ABB、安川、爱普生和 KUKA合计占比约五成,国产品牌以埃斯顿、众为兴、新松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具备一定技术 实力。在自动化浪潮下,市场需求与可落地的场景的快速涌现 ,将助 推国产工业机器厂商发展 。根据IFR, 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445.7亿元,预计到 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逼近 500亿元。 下游环节,目前众多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 。 虽然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负增长。因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政府相关引导政策的发布, 2021年开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市场逐渐 回暖。预计 2022年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 1957.04亿元 。15%11%9%9%7%5%3%3%38%发那科 ABB 安川电机 库卡 爱普生 雅马哈 埃斯顿 那智 其他图表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01002003004005006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亿元)图表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本周专题 : 关注 高毛利的上游及全产业链模式的厂商9 关注高毛利的上游及全产业链模式的厂商 。 据 wind数据统计, 今年 4、 5月份受疫情影响,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产量分别下滑 8.4%、 13.7%。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制造业恢复加快 ,工业机器人 行业有望重回快速发展,业绩或迎来改善。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毛利率更高,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减速器的毛利率最高,建议关注已在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取得突破的绿的谐波和在伺服领域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汇川技术。此外,我们预测未来全产业链企业和本体 +集成厂商将会获得优势竞争地位,占用上下游资金能力较强,在产业链中有较强话语权,建议关注埃斯顿。资料来源 : Ofweek、格隆汇、 自动化关键设备之工业机器人 , 中 航证券研究所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 公司优势ABB( 瑞士) 控制系统,电力产品,电力系统,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以及过程控制和过程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运动控制和自动化的整合。运动控制是 ABB 的核心技术FANUC( 日本) 工业自动化、机床、机器人 全球第一数控系统生厂商,产品精度非常高KUKA( 德国) 系统集成 +本体、焊接设备、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物流自动化全球唯一可以提供汽车生产全部四大工艺(冲压、白车身、涂装、总装)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安川电机(日本) 伺服 +运动控制器、电力电机设备、运动控制、伺服电机、机器人本体除去减速器外购,其他诸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机械设计都是自己完成图表 :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主要业务布局和优势本周专题:国 常会部署 :筹资 3000亿 元补充 重大项目 资本金,关注稳增长背景下的工程机械设备投资机会10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航证券研究所 国常会部署:筹资 3000亿元补充重大项目 资本金 。 关注 稳增长背景下的工程机械设备投资机会 : 6月 1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出具体部署 , 提出 “ 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 要调增政策性银行 8000亿元信贷额度 , 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 。 日前 召开的国务院 常务会议 决定 , 运用政策性 、 开发性金融工具 , 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 3000亿元 , 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 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 50%, 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 搭桥 。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 副所长 颜色表示 , 政策性 、 开发性金融工具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 3000亿元 , 是为发放 8000亿元基建贷款筹措资金 。 CME预估 2022年 6月挖掘机 ( 含出口 ) 销量 18000台左右 , 同比下降 22%左右 , 降幅环比上月略有 改善 。 稳增长预期下预计全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高位 , 将带动工程机械设备投资需求 , 预计 Q3在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减弱背景下 , 工程 机械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边际好转 , 建议 关注 行业领先公司:三一 重工 、 恒立 液压等 。图表 :挖掘机单月销量及其同比图表 : 挖掘机累计销量及其同比-100%-50%0%50%100%150%200%25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2021-092022-01挖掘机:累计销量(台) 同比增速-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挖掘机:单月销量(台) 同比增速5月光伏新增装机量超预期,终端高景气有望持续带动上游需求及产能投资11资料来源:能源局, CPIA,中航证券研究所 1-5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 23.71GW, 同比增长 139.25%: 根据国家能源局 , 我国今年前 5个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 23.71GW, 同比增长 139.25%;5月份单月光伏新增装机 6.83GW, 同比增长 141.34%,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光伏终端新增装机量保持高景气有望持续带动上游需求及产能投资 。 终端高景气有望持续带动上游需求及产能投资: 光伏高景气度持续利好全产业链 , 近期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方向: 1) 大尺寸硅片供不应求 , 我们测算 22年大尺寸硅片产能缺口约 40GW, 推荐 双良节能 ; 2) 大尺寸产能紧俏导致许多拉晶产能来不及配备切片产能 , 转而选择和有切片能力的代工厂家合作 , 当这一阶段拉晶 +切片代工的表现优于拉晶切片一体厂商时 , 代工模式有可能成为市场未来的主流选择 , 推荐 高测股份 、 宇晶股份 ; N型电池产业化元年到来 , 异质结 、 TOPCon等高效电池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 建议关注 迈为股份 、 捷佳伟创 、 金辰股份 。图表: 2022-2026年市场对大尺寸硅片需求或将快速增长图表:国内 2020-2022各月份累计装机量( GW)0102030405060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0 2021 202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182需求( GW) 210需求( GW) 166及以下需求( GW)异质结 、 TOPCon电池项目密集落地,把握高效电池产能扩张带给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12资料来源:光伏前沿,全球光伏, EnergyTrend,各公司公告,中航证券研究所 N型电池产业化元年到来 , 异质结 、 TOPCon等高效电池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根据集邦咨询 , 截至上年末 , 全球 TOPCon电池在建及待建产能约87GW、 HJT在建及待建产能约 142GW。 今年 TOPCon规划产能近 65GW, 出货量有望达到 1015GW;而异质结年底产能也将突破 10GW。 近期异质结 、 TOPCon电池项目密集落地 , N型电池产业化元年已然到来 。 超高效电池渗透率提高 , 电池设备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根据 CPIA, 2021年 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91%, 异质结 、 TOPCon合计占比不足 3%,而到 2025年 , 以异质结和 TOPCon为代表的超高效电池技术占比合计将接近 40%, 到 2030年有望超过 75%。 我们测算 2022-2025年全球电池设备市场合计约 1500亿元 , 其中 topcon占比 23%、 异质结占比 28%。图表:近期异质结、 TOPCon电池项目密集落地时间 公司 事件 内容2022/4/30 华晟新能源 二期首批异质结 210电池片顺利出片 华晟二期 2GW高效微晶异质结项目首批 210电池片顺利出片,最高转化效率达 24.68%,标志着华晟全面迈入大尺寸高效电池片和组件的量产时代。2022/5/10 东方日升 210薄片异质结电池量产首片下线 东方日升金坛工厂异质结中试线,历时三个月完成原产线升级与新设备安装,整体年产能约五百兆瓦。 5月 10日东方日升 210薄片异质结电池量产首片下线,金坛基地(二期)项目启动。2022/5/18 华晟新能源 新建 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 华晟新能源与大理州政府、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在大理投资建设 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2022/5/18 华晟新能源 拟建宣城 4.8GW双面微晶异质结项目 随着二期 2GW高效微晶异质结项目首批电池片和组件的顺利出片,华晟将进一步加快扩产脚步,拟在宣城开展建设三期 4.8GW双面微晶异质结智能工厂项目。2022/5/18 昱辉光能 2GW TOPCon电池落户盐城 昱辉 5GW组件、 2GW TOPCon电池和光伏材料制造基地项目将落子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规模约 30亿元。2022/5/24 华润电力 12GW异质结启动 华润电力发布其 1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配套标准厂房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预估投资额约 8.2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北蝉乡马峙村2022/5/24 国晟能源 加速推进 5GW异质结电池项目 项目总投资 50亿元,年度投资 12亿元,建设年产 5GW异质结光伏电池和 5GW大尺寸光伏组件生产线,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一期建设 1GW异质结光伏电池和 1GW光伏组件生产2022/5/26 宝馨科技 新建 2GW异质结电池 公司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政府就打造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签署投资合同,项目投资总额约 16.8亿元,建设内容为 2GW光伏电池及 2GW光伏组件。2022/5/28 爱康科技 6GW高效电池项目开工 爱康 6GW高效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赣州爱康光电项目施工现场隆重举行,项目拟购置异质结电池设备,生产 210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在 24.5以上,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 70亿元2022/6/2 海源复材 新建 600MWHJT异质结电池项目 公司以全资孙公司赛维能源为投资主体,在江西省新余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600MWHJT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计划建设投资 3.548亿元,项目周期为 18个月。2022/6/2 爱康科技 超薄可弯曲 HJT电池片中试 实现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 24.5%以上,提前完成既定的硅片薄片化目标,完成了 90m厚度 HJT电池的中试,且转换效率提高了 0.1-0.2%。2022/6/4 沐邦高科 新建 8GW TOPCon电池项目 公司与安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 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安排项目用地约300亩,建设 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2022/6/7 晶科能源 再签 TOPCon超级大单 作为国家电投采购招标的重要一部分,高效双面双玻组件 N型 Tiger Neo斩获 550MW集采。图表: 2016-2030年各种电池技术市场占比变化趋势异质结 、 TOPCon电池项目密集落地,把握高效电池产能扩张带给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13资料来源: CPIA,中航证券研究所测算图表: 2022-2025年电池设备市场空间测算年份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全球电池片需求量 (GW) 224 292 352 379 457 yoy 37.0% 30.5% 20.5% 7.7% 20.6%产能利用率 66.0% 67.0% 68.0% 69.0% 70.0%全球电池片产能 (GW) 339 436 518 550 653电池片净增产能( GW) 90 97 82 32 104存量更替产能( GW) 50 68 87 104 110产能需求合计( GW) 140 165 169 135 213PERC占比 91.2% 83.3% 73.2% 66.0% 60.8%PERC存量产能( GW) 309 363 379 363 397 PERC净增产能( GW) 94 54 16 0 34 更替比率 20.0% 20.0% 20.0% 20.0% 20.0%存量更替产能( GW) 43 62 73 76 73 产能需求合计( GW) 137 116 89 76 107 PERC单 GW投资额(亿元) 1.9 1.9 1.8 1.8 1.7 PERC电池设备市场需求(亿元) 266 219 163 136 186TOPCon占比 1.9% 9.2% 15.4% 17.0% 20.0%TOPCon存量产能( GW) 6 40 80 93 130 TOPCon净增产能( GW) 1 34 40 14 37 更替比率 8.0% 12.0% 15.0% 20.0% 20.0%存量更替产能( GW) 0 1 6 16 19 产能需求合计( GW) 2 34 46 30 56 TOPCon单 GW投资额(亿元) 2.2 2.1 2.1 2.0 2.0 TOPCon电池设备市场需求(亿元) 3 74 95 61 111异质结占比 1.0% 4.1% 7.7% 10.0% 15.2%异质结存量产能( GW) 4 18 40 55 100 异质结净增产能( GW) 0 15 22 15 45 更替比率 5.0% 7.0% 10.0% 15.0% 20.0%存量更替产能( GW) 0 0 2 6 11 产能需求合计( GW) 0 15 24 21 56 异质结单 GW投资额(亿元) 4.0 3.8 3.7 3.6 3.5 异质结电池设备市场需求(亿元) 2 56 87 76 194全球电池片设备市场空间(亿元) 271 348 346 272 491 新阶段需要新逻辑: 锂电设备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转变,行业需求二阶导向下背景下,需要重视: 1) 未来扩产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 2)利润端弹性和远期成长空间理应更受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短、中、长期景气共振的方向把握锂电设备下一阶段的投资思路。 锂电设备千亿市场: 供给端的促进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转向内生驱动,预计 2025年全球渗透率 21%,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 1189GWh。中短期看,基于动力电池产能需求测算 2021-2025年锂电设备年均需求超千亿元。稳态下,我们测算仅产能折旧更新年需求也有望达千亿元。 扩产结构性加速度: 全球一二线电池厂均加速扩产,但是受到订单、产能、融资、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电池厂的扩产速度不同,未来部分厂商未来扩产有望加快,行业或出现结构性加速度。宁德 /亿纬锂能 /中航 /蜂巢 /孚能 /国轩 /LG新能源 /SKI/Northvolt等国内外电池厂扩产或将提速。 经营质量大幅改善: 2021Q3,先导、杭可、联赢单季度净利率环比提升 4.2pcts、 6.5pcts和 4.2pcts,表明行业盈利能力拐点或已出现。展望未来,部分公司经营质量有望大幅改善: 1) 设备投资额稳定; 2) 设备持续处于卖方市场; 3) 费用前置下规模效应有望体现; 4) 成本因素有望缓解。 新技术带来新需求: 我们认为,电池制造技术温和迭代属性较强,看好两个技术迭代受益路径:绑定头部客户享受预研红利 +微创新带来的增量需求。目前,两个方向较为明确: 1)若大圆柱电池渗透率提高,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显著受益; 2)PET铜箔普及推动镀铜设备需求爆发。 不止步于锂电设备: 受益行业发展红利后,有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1) 大行业孕育大公司,锂电设备是专用设备中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先导智能平台化布局逐步清晰; 2)机械加工、电力电子技术迁移性较强,关注相关公司在电化学储能和激光加工等领域增长的延续。 相关标的: 从扩产结构性加速度、经营质量大幅改善、新技术带来新需求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受益标的包括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联赢激光、华自科技、星云股份、东威科技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下游电池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电池新技术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锂电设备更新迭代不及预期。锂 电设备新阶段需要新逻辑 预计 2025年电动车电池冷却板拉动铝热传输材料需求约 26万吨。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板带来增量需求,基于以下假设测算: 1)假设 2025年中国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33%/21%。 2)假设铝热传输材料单车用量 22.5kg,其中电池冷却板 12.5kg,其他部分 10kg。 供给端看: 铝热传输符合材料主要供应商包括华峰铝业、银邦股份、格朗吉斯等。资料来源:中航证券研究所测算电动车 电池冷却板带来增量需求,铝热传输材料市场 2020-2025年 CAGR约 46%15图表:新能源汽车对应铝热传输材料需求测算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新能源汽车销量 (万辆 )全球 306 615 898 1184 1563 2054YoY 42% 101% 46% 32% 32% 31%中国 129 341 502 646 813 992YoY 7% 164% 47% 29% 26% 22%国内乘用车 117 323 482 625 791 969国内商用车 12 18 20 21 22 23国外 177 274 396 538 750 1062YoY 86% 55% 44% 36% 39% 42%渗透率全球 4.2% 7.7% 10.7% 13.4% 16.8% 21.2%中国 5.2% 13.1% 18.6% 23.1% 28.0% 33.1%欧洲 11.4% 15.5% 18.7% 23.2% 29.1% 37.8%美国 2.2% 4.1% 7.8% 10.5% 14.1% 19.8%铝热传输材料单车用量 (kg/辆 )电池水冷板 12.5 12.5 12.5 12.5 12.5 12.5其他部分 10 10 10 10 10 10铝热传输材料需求量 (万吨 )电池水冷板 3.8 7.7 11.2 14.8 19.5 25.7其他部分 3.1 6.2 9.0 11.8 15.6 20.5合计 6.9 13.8 20.2 26.6 35.2 46.2 受益需求爆发和液冷渗透率提升: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寿命和安全性对温度较为敏感 , 热管理系统是保证电池持续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 。 电池冷却技术按照冷却媒介的不同主要分为空气冷却 、 液体冷却和相变冷却三类 , 空气冷却结构简单 , 成本较低 , 但换热效率低 , 均温性差; 液体冷却比容大 、 换热系数高 , 是目前电动车最主流的冷却技术 , 同时在储能领域也加速渗透 。 冷却板是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 液冷系统零部件包括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电池阀、液冷板等;其中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在液流通道中循环流动传递走多余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功能,是液冷系统的关键部件。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液冷板可分为搅拌摩擦焊式、口琴管式、吹胀式和钎焊式等。其中,吹胀式成本低、换热效果、生产效率高,钎焊式在结构、重量和散热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 铝热传输材料和冷却板弹性较大: 产业链上游为铝、铜等大宗商品,将相应金属加工成为铝热传输材料,并进一步根据客户需求加工成为冷却板。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板带来增量需求,预计 2025年全球电动车冷却板市场规模约 142亿元,对应电动车冷却板铝热传输材料需求约26万吨。 此外,储能液冷渗透率提升带来增量需求, GGII预测 2025年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量有望超过 50GWh,而截止 2020年底仅为 4.4GWh。 投资建议: 需求放量,液冷板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 液冷板具备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下游特定品类和型号有望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 相关标的:冷却板,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松芝股份、科创新源、飞荣达等;铝热传输材料,银邦股份、华峰铝业等。从产业链弹性角度看,推荐关注: 1) 铝热传输材料环节的银邦股份等 , 上游原材料同质化,下游冷却板行业格局尚未成型,新增产能相对受限,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 2) 主要从事冷却板生产的企业 , 如科创新源(瑞泰克)等,切入冷却板行业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弹性较大,同时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普及速度慢于预期,液冷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原材料和运费成本大幅波动。液冷 板是热管理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受益电车和储能需求爆发重点跟踪行业:光伏、储能、锂电17 光伏: 1) HJT多项目落地,光伏设备企业技术持续突破,需求与技术共振,推动光伏产业高景气增长。 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 。 2)光伏上游原材料价格或将企稳回落,有望刺激下游环节需求。 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 储能: 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 1)发电侧: 8月 10日, 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 出台,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超过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 15%的挂钩比例( 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 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被认定为调峰资源,为发电侧储能打开。 2)用户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 3到 4倍,进一步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 星云股份 是国内领先的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与锂电池、储能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广储充检一体化储能电站系列产品。 科创新源 通过液冷板切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赛道,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放量增长。 锂电设备: 1)国内外政策双击,锂电设备需求量进一步攀升。 8月 5日,美国拜登总统签署行政命令,设定了 2030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 50%的目标。叠加国内 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赛道高景气度进一步确认,大幅上调锂电设备预计需求量。终端需求旺盛,主流电池厂纷纷成功融资以及车厂定点订单,驱动电池厂扩产显著加速,宁德时代、三星 SDI、 SKI等国内外电池厂扩产取得较大进展,行业景气加速上行。 2) CATL再融资 582亿元,有利于其维持较高的资本开支强度,加速扩产规划的落地,拉动其核心设备供应商订单快速增长。同时, CATL快速扩产进一步拉动行业景气上行,进一步确立锂电设备卖方市场的形成。我们判断绑定头部电池厂,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的锂电设备龙头公司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1)规模优势,锂电设备龙头公司能够实现大批量、快速交付,以满足客户需求; 2)设备的客户粘性较强; 3)电池技术迭代,跟随客户进行产品升级。 建议关注: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联赢激光、海目星、利元亨、先惠技术、斯莱克等 。重点跟踪行业: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自动化、碳中和、氢能源18 工程机械: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龙头公司。 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 。 半导体设备: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未来十年翻倍增长,国产替代是一个长期、持续、必然的趋势: 1) 根据 AMAT业绩会议,预计 2030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即使按照目前 14%的资本密集度,设备需求将达到 1400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