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2年春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21年及2022年以来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指出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上新台阶,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以来,中国外贸总体开局平稳,实现持续增长。报告分析了中国外贸发展环境。指出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地缘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中国外贸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稳外贸政策合力加快形成。报告还包括三个附件,分别就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中国服务贸易进行了回顾和分析。3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二、202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三、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专栏专栏一RCEP生效实施,红利持续释放专栏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专栏三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专栏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4表1 2012-2022年1-4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 2012-2022年1-4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 2012-2022年1-4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 2012-2022年1-4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 2012-2022年1-4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 2012-2022年1-4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 2012-2022年1-4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 2014-2022年1-4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 2014-2022年1-4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联 系 方 式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商 务 部 国 际 贸 易 经 济 合 作 研 究 院地 址 : 北 京 安 定 门 外 东 后 巷 28 号 ( 100710)电 话 : 刘 老 师 ( 010) 64404339 白 老 师 ( 010) 64515049传 真 : ( 010) 642121755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1年,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稳外贸压力增加。面对复杂局面,随着稳外贸政策不断出台和实施,对外贸易总体开局平稳,进出口持续增长。一、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一)对外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上新台阶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4万亿元,增长21.5%;贸易顺差4.4万亿元,扩大20.2%。分季度看,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分别为8.5万亿元、9.6万亿元、10.2万亿元和10.8万亿元。以美元计,全年进出口规模达到6.1万亿美元,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年内接连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其中,出口3.4万亿美元,增长29.9%;进口2.7万亿美元,增长30.1%;贸易顺差6764.3亿美元,扩大29.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2021年中国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15.1%和11.9%,均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6图1 2021年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与增速数 据 来 源 : 中 国 海 关 统 计 , 下 同 。(二)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多元,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2021年,对前五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5.7万亿、5.4万亿、4.9万亿、2.4万亿和2.3万亿,合计占进出口总额的52.8%,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29.7%,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9.7%、19.1%、20.2%、9.4%和18.4%。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较快,对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40.9%、27%、33.9%和26.6%。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8.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6%。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全年开行71.5万列、发送146万标准箱,分别增长22%和29%。图2 202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及占比金 额 单 位 : 亿 元中西部地区贸易潜力持续释放。2021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6.9万亿元,增长23.1%,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1.7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7%,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万亿元,增长24.8%,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9.6%,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进口2.7万亿元,增长20.6%,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4%。(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对外贸带动作用突出2021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6.7万家,较上年增加3.6万家。民营企业外贸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出口19.1万亿元,增长26.7%,高于总体增速5.3个百分点,拉动进出口增长12.5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1.9个百分点至48.9%,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其8中,出口12.5万亿元,增长25.0%,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57.7%,民营企业连续第7年成为外贸最大出口主体;进口6.6万亿元,增长30.0%,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37.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0万亿元,增长12.8%,占比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至35.9%。国有企业进出口5.9万亿元,增长28.7%,占比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至15.2%。(四)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从出口结构看,2021年机电产品出口12.8万亿元,增长20.4%,占出口总额的59.0%,其中笔记本电脑、手机、家用电器、汽车分别增长14.4%、9.3%、14.1%和104.6%。纺织品、服装、鞋类、箱包、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9万亿元,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18.1%。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增长101.2%。图3 2021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金额及占比金 额 单 位 : 亿 元9从进口结构看,2021年机电产品进口7.4万亿元,增长12.2%,占进口总额的42.4%,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15.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5.4万亿元,增长14.7%。消费品进口增长9.9%,其中化妆品、医药品进口分别增长15.2%和11.8%。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拉动,部分商品进口额大幅增长,煤、原油、天然气、铁矿砂、铜矿砂进口额分别增长64.1%、34.4%、56.3%、39.6%和45.5%。(五)贸易方式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24.1万亿元,增长24.7%,占进出口总额的61.6%,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4.4%,占出口总额的60.9%,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进口10.8万亿元,增长25.0%,占进口总额的62.4%,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8.5万亿元,增长11.2%,占进出口总额的21.7%,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9万亿元,增长18.6%,其中出口1.4万亿元,增长28.3%。市场采购贸易出口9303.9亿元,增长32.1%,占出口总额的4.3%,拉动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建成约130个。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10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24.3%、26.4%和57.7%。(六)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逆差大幅收窄202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2982.7亿元,增长16.1%。其中,出口25435亿元,增长31.4%;进口27547.7亿元,增长4.8%。出口增幅高于进口26.6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9.5%至2112.7亿元,同比减少4816.6亿元,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剔除旅行服务,202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7.2%,其中,出口增长35.6%,进口增长18.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3258.9亿元,增长14.4%。其中,出口12623.9亿元,增长18%;进口10635亿元,增长10.4%。运输服务在服务贸易十二个领域中增长最快,进出口16821.5亿元,大幅增长61.2%。其中,出口8205.5亿元,增长110.2%;进口8616亿元,增长31.9%。以美元计,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达8212.5亿美元,增长24.1%。其中,出口3942.5亿美元,增长40.5%;进口4270亿美元,增长12%;贸易逆差327.5亿美元,下降67.4%。202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占世界比重达7.1%,创历年新高,服务贸易规模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2。二、202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一)货物进出口平稳增长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2.6万亿元,增长7.9%。其中,出口7.0万亿元,增长10.3%;进口5.6万亿元,11增长5.0%;贸易顺差1.4万亿元,扩大39.2%。以美元计,进出口总额2.0万亿美元,增长10.1%。其中,出口1.1万亿美元,增长12.5%;进口8814.3亿美元,增长7.1%;贸易顺差2129.3亿美元,扩大42.3%。图4 2022年以来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与增速(二)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前4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8.0万亿元,增长11.2%,占进出口总额的63.6%,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万亿元,增长15%,占出口总额的63.3%,较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进口3.6万亿元,增长6.8%,占进口总额的64.1%,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2.6万亿元,增长2.6%,占进出口总额的21.0%。其中,出口1.6万亿元,增长2.0%,占出口总额的23.6%;进口9918.1亿元,增长3.7%,占进口总额的17.7%。以保税物12流方式进出口1.5万亿元,增长7.6%。其中,出口5589亿元,增长13.5%;进口9528.3亿元,增长4.3%。表1 2022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项 目 出 口 进 口金 额(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 占 比( %) 金 额(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 占 比( %)总 值 69673.7 10.3 100.0 56125.4 5.0 100.0贸 易方 式 一 般 贸 易 44085.4 15.0 63.3 35975.5 6.8 64.1加 工 贸 易 16471.3 2.0 23.6 9918.1 3.7 17.7其 他 贸 易 9117.0 4.4 13.1 10231.8 0.6 18.2(三)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较快增长前4个月,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8万亿元,增长7.2%,占进出口总额的14.6%。其中,出口1.0万亿元,增长8.7%;进口8089.9亿元,增长5.3%;贸易顺差2234.1亿元,扩大20.4%。对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出口分别为1.7万亿元、1.6万亿元和7649.2亿元,分别增长6.8%、8.7%和8.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0万亿元,增长15.4%。其中,出口2.2万亿元,增长12.9%;进口1.8万亿元,增长18.6%。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3.8万亿元,增长4.2%。其中,出口1.9万亿元,增长8.6%;进口2.0万亿元,增长0.4%。13图5 2022年前4个月中国与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及占比金 额 单 位 : 亿 元专栏一RCEP生效实施,红利持续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到全球总量的1/3,涵盖关税减免、贸易便利化、服务投资开放、商务人员往来、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广泛领域。RCEP生效实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新的重大进展,将有力拉动地区贸易投资增长,对促进地区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在关税优惠方面,RCEP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中日之间首次建立自贸协定关系,将为本地区带来新的贸易增量。在原产地规则方面,RCEP成员国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员国原产材料,均可视为本地的原产材料,从而可以累积增加原产价值成分比例,使成员国间出口产品更容易达到享受关税14优惠的门槛。2022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利用RCEP享惠进口67亿元,享惠出口371亿元,出口企业申领的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达到10.9万份。在电子商务规则方面,RCEP是亚太区域内达成的范围全面、成员最多的多边电子商务规则,也是目前中国参与水平最高的电子商务协定。各方承诺促进无纸化贸易、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为网络交易的开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有利于中国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目前,已有进出口贸易公司计划依托RCEP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其在区域内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加快海外仓升级建设,搭建一体化海外仓服务平台,提升跨境电商服务效率及业务量。(四)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前4个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增长4.7%。民营企业进出口6.1万亿元,增长10.5%,占进出口总额的48.6%,较上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万亿元,增长14.6%,占出口总额的58.5%;进口2.0万亿元,增长3.0%,占进口总额的36.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4万亿元,增长2.3%,占进出口总额的35.1%。其中,出口2.4万亿元,增长4.6%;进口2.1万亿元,下降0.3%。国有企业进出口2.0万亿元,增长15.8%,占进出口总额的16.3%。其中,出口5321.3亿元,增长3.6%;进口1.5万亿元,增长20.8%。(五)中西部地区外贸保持增长前4个月,中西部地区进出口2.2万亿元,增长7.9%,1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6%。其中,出口1.4万亿元,增长10.5%,高于整体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9.6%,较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进口8549.1亿元,增长4.0%,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2%。(六)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4个月,出口机电产品4.0万亿元,增长6.7%,占出口总额的57.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5088.8亿元,增长3.9%;集成电路出口3216.6亿元,增长15.1%。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2万亿元,增长9.0%,占出口总额的17.3%。其中,塑料制品、箱包、服装、玩具出口分别增长12.6%、25.3%、4.0%和16.6%。图6 2022年前4个月中国主要出口商品金额及占比金 额 单 位 : 亿 元16表2 2022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商 品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同 比 增 长( %) 金 额(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自 动 数 据 处 理 设 备 及 其零 部 件 - - - 5088.8 3.9集 成 电 路 亿 个 925.7 -8.0 3216.6 15.1纺 织 纱 线 、 织 物 及 其 制 品 - - - 3108.8 8.9服 装 及 衣 着 附 件 - - - 2993.9 4.0手 机 万 台 26719.7 -14.2 2924.8 0.1塑 料 制 品 - - - 2101.9 12.6家 用 电 器 万 台 112267.0 -6.8 1870.8 -7.2钢 材 万 吨 1815.6 -29.2 1638.4 11.9汽 车 零 配 件 - - - 1580.0 2.3家 具 及 其 零 件 - - - 1453.6 -0.1通 用 机 械 设 备 - - - 1147.3 11.5鞋 靴 万 双 286682.5 6.6 1027.9 21.6汽 车 ( 包 括 底 盘 ) 万 辆 84.7 44.8 928.6 60.9灯 具 、 照 明 装 置 及 其 零 件 - - - 875.8 -1.3玩 具 - - - 798.8 16.6成 品 油 万 吨 1518.0 -38.3 757.5 1.0音 视 频 设 备 及 其 零 件 - - - 730.0 -9.3液 晶 平 板 显 示 模 组 万 个 53264.9 - 627.4 -箱 包 及 类 似 容 器 万 吨 84.2 27.1 599.2 25.3未 锻 轧 铝 及 铝 材 吨 2225200.9 29.2 572.7 65.3陶 瓷 产 品 万 吨 504.9 -8.3 562.1 4.8水 产 品 万 吨 112.5 -0.3 449.2 11.9医 疗 仪 器 及 器 械 - - - 380.1 -0.7船 舶 艘 1261.0 -15.9 371.2 -12.1肥 料 万 吨 589.7 -35.8 163.1 -0.6粮 食 万 吨 91.6 -12.9 34.5 -10.1中 药 材 及 中 式 成 药 吨 44817.3 1.5 29.1 13.6稀 土 吨 17107.2 9.4 22.5 80.9农 产 品 * - - - 1907.4 18.7机 电 产 品 * - - - 40358.9 6.7高 新 技 术 产 品 * - - - 19857.3 6.1注 : 农 产 品 *、 机 电 产 品 *、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包 括 本 表 中 已 列 名 的 有 关 商 品 。(七)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增长17前4个月,进口机电产品2.3万亿元,占进口总额的40.3%。其中,集成电路进口9037.6亿元,增长10%;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1304.5亿元,增长6.5%;汽车进口1279.9亿元,增长9.4%。农产品进口4574.6亿元,增长3.3%。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明显,带动进口额大幅增长。煤炭进口价格上涨110.3%,进口额增长75.2%。天然气进口价格上涨72.4%,进口额增长56.8%。原油进口价格上涨57.4%,进口额增长46.9%。成品油进口价格上涨36.2%,进口额增长35.2%。钢材进口价格上涨26.2%,进口额增长7.6%。大豆进口价格上涨23.0%,进口额增长21.7%。表3 2022年前4个月中国进口主要商品量值表商 品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同 比 增 长( %) 金 额(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集 成 电 路 亿 个 1860.8 -11.4 9037.6 10.0原 油 万 吨 17088.6 -4.8 7388.5 46.9铁 矿 砂 及 其 精 矿 万 吨 35438.0 -7.1 2664.9 -34.6粮 食 万 吨 5060.6 -0.3 1642.4 21.5天 然 气 万 吨 3586.6 -8.9 1378.0 56.8自 动 数 据 处 理 设 备 及 其零 部 件 - - - 1304.5 6.5铜 矿 砂 及 其 精 矿 万 吨 823.4 4.5 1302.8 8.6汽 车 (包 括 底 盘 ) 万 辆 31.7 -4.9 1279.9 9.4未 锻 轧 铜 及 铜 材 吨 1938649.1 0.9 1256.6 16.2初 级 形 状 的 塑 料 万 吨 1029.5 -15.1 1250.6 -3.8大 豆 万 吨 2836.0 -0.8 1128.6 21.7医 药 材 及 药 品 吨 80528.1 0.7 810.7 -10.9煤 及 褐 煤 万 吨 7540.6 -16.2 757.6 75.2汽 车 零 配 件 - - - 691.8 -19.5二 极 管 及 类 似 半 导 体 器件 亿 个 2267.9 0.3 603.8 1.7肉 类 ( 包 括 杂 碎 ) 万 吨 225.9 -36.3 559.0 -24.318商 品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同 比 增 长( %) 金 额(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美 容 化 妆 品 及 洗 护 用 品 吨 132662.8 -9.1 479.0 -7.1纸 浆 万 吨 999.9 -5.9 431.2 9.6钢 材 万 吨 417.4 -14.7 400.7 7.6成 品 油 万 吨 797.5 -0.8 398.9 35.2液 晶 平 板 显 示 模 组 万 个 52594.4 - 390.2 -干 鲜 瓜 果 及 坚 果 万 吨 281.9 12.9 358.5 3.5原 木 及 锯 材 万 立方 米 2220.5 -24.1 331.6 -6.0天 然 及 合 成 橡 胶 ( 包 括 胶乳 ) 万 吨 239.7 1.3 286.9 7.8医 疗 仪 器 及 器 械 - - - 286.0 -7.7纺 织 纱 线 、 织 物 及 其 制 品 - - - 276.9 -15.5机 床 台 32026.0 -6.4 160.0 -4.9食 用 植 物 油 万 吨 130.7 -65.6 125.6 -46.9空 载 重 量 超 过 2 吨 的 飞机 架 33.0 -43.1 121.0 -36.5肥 料 万 吨 329.5 -18.0 94.5 42.2稀 土 吨 42064.1 -5.9 30.1 3.3农 产 品 * - - - 4574.6 3.3机 电 产 品 * - - - 22612.9 -0.4高 新 技 术 产 品 * - - - 16320.5 0.6注 : 农 产 品 *、 机 电 产 品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包 括 本 表 中 已 列 名 的 有 关 商 品 。(八)服务贸易继续平稳增长前4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19074.9亿元,增长21.9%。其中,出口9332.6亿元,增长25.1%;进口9742.3亿元,增长19.1%。服务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6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3.1%至409.7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前4个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3%、10.4%和8%。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恢复,前4个月进出口增长9.5%。剔除旅行服务,前4个月服务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4.3%、26.6%和21.4%。19三、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冲突加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全球通胀高位运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外溢风险上升,中国外贸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稳外贸政策合力加快形成,外贸具备稳的基础和条件。(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遭遇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3.6%,较1月预测下调0.8个百分点。联合国5月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0.9个百分点至3.1%。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发布全球贸易年度预测报告,预计2022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增长3.0%,低于此前预测的4.7%。美国方面,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5%。IMF下调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0.3个百分点至3.7%。欧洲方面,一季度欧元区19国GDP环比微增0.3%,其中,德国微增0.2%,法国零增长,意大利下降0.2%,瑞典下降0.4%。IMF下调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1.1个百分点至2.8%。日本方面,日本央行将2022财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8%下调20至2.9%。IMF下调2022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0.9个百分点至2.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IMF下调202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1个百分点至3.8%,远低于疫情前十年5%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3至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计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全球通胀压力加剧。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3%,仍接近40年来高位。欧元区5月年通胀率达8.1%,再创历史新高。IMF预测,2022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为5.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为8.7%,分别较1月预测值提升1.8和2.8个百分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5月末CRB指数、标普高盛综合商品指数和道琼斯商品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35.9%、39.3%和28.5%,同比分别上涨53.9%、51.5%和36.7%。世界银行4月发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能源价格上涨50%,农业和金属价格上涨近20%。其中,布伦特原油均价预计达100美元/桶,为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欧洲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将创历史新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外溢风险上升。美联储5月4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0.75%至1%之间,创2000年以来单次加息最大幅度。同月,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央行将在2022年第三季度初结束购债,随后数周内决定加息。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125个基点至1%,为2009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经济体和巴西、马来西亚、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央行也纷纷宣布加息。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快,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波动明显加大。IMF4月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与疫情前相比,新兴市场增长前景普遍弱于发达经济体,财政空间更加有限,部分国家公共债务水平处于历史高位,需警惕资本外流和债务风险。(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具备有利条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7%,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4%。尽管面临多重风险挑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IMF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4%。外贸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持续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达132个,基本覆盖全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建设总体成效明显,中部地区异军突起,西部和东北地区亮点纷呈。新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自2022年3月122日起正式实施,新增29项商品,总计涵盖1476项商品,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海外仓布局不断优化,数量超过2000个,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成为带动外贸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专栏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新的下行压力,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围绕保稳提质目标,多措并举稳定外贸,重点开展四个专项行动:一是做好稳外贸政策的落实和储备,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会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好稳外贸系列政策举措,指导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措施,特别是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保订单、稳预期、拓市场。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商务大数据监测预测预警平台,及时研判新形势,储备新政策。二是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升强度和韧性。持续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质量发展,支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培育新一批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持续推动国际物流、结算畅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三是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培育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发展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做好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工作,促进23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海外仓发展,建设完善海外仓网络,完善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地区),着力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落实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贸易发展。四是加快推进贸易市场多元化,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深耕美欧等传统市场,进一步拓展东盟等新兴市场,统筹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充分发挥已商建工作组的作用,精心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国际展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丝路电商”合作,支持指导外贸企业抢抓RCEP机遇,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稳外贸政策合力加快形成。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挖掘进出口潜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稳市场主体保订单等3方面15条举措。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发力、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促进了外贸平稳发展。在防风险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在降成本方面,推动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优化退税服务;在增活力方面,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指导企业用好RCEP红利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激发外贸发展内生动力。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24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推动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5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对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作出部署。专栏三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符合世贸规则的贸易促进手段,对稳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全力以赴稳定外贸,2月21日,商务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印发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要深化协作联动,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推动各项措施在本地区落地见效,为外贸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帮助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发展信心。一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扩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覆盖面,针对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投保成本,优化理赔追偿服务措施。二是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承保支持,强化产品模式创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三是加大产业链承25保规模,深化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国内贸易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四是继续加大短期险保单融资力度,通过“政府+银行+保险”、“再贷款+保单融资”等方式,精准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保单增信作用,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专栏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近年来,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内外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内外贸市场对接活跃、一批同时从事内外贸的大型企业逐步成长。同时,内外贸一体化仍然存在短板,法律法规、经营资质、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方面的一体化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内外贸融合发展不够顺畅,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商务部会同19个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国务院同意,意见于2021年1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从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完善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提出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创新内外贸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网络等15条工作措施,为内外贸融合发展破除制度障碍,对内外贸高效运行进行规范26引导。意见提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更加有效,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2022年5月9日,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将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际行动。根据意见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单位成立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将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目标,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通过改革创新、主体引领、数字赋能、产品对标、渠道对接和服务优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着力破除内外贸一体化制度性障碍,帮助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贸的高效运行。27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2021年,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发展失衡、供应链阻滞等问题凸显。2022年以来,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通胀高位运行,金融环境明显收紧,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增长动能不足。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1、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疫情仍处高位,病毒仍在快速传播且不断变异,地缘冲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叠加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组织相继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3月将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6%下调至2.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0.8个百分点至3.6%,其中,发达经济体预计将增长3.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将增长3.8%。世界银行4月下调预期0.9个百分点至3.2%。联合国5月下调预期0.9个百分点至3.1%。28表1 2020年-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年 份 2020 2021 2022 2023世 界 经 济 -3.1 6.1 3.6 3.6发 达 国 家 -4.5 5.2 3.3 2.4美 国 -3.4 5.7 3.7 2.3欧 元 区 -6.4 5.3 2.8 2.3英 国 -9.3 7.4 3.7 1.2日 本 -4.5 1.6 2.4 2.3新 兴 经 济 体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2.0 6.8 3.8 4.4俄 罗 斯 -2.7 4.7 -8.5 -2.3中 国 2.2 8.1 4.4 5.1印 度 -6.6 8.9 8.2 6.9巴 西 -3.9 4.6 0.8 1.4南 非 -6.4 4.9 1.9 1.4注 : 2022 年 和 2023 年 数 值 为 预 测 值 ; 印 度 数 据 为 财 年 数 据 。数 据 来 源 :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 世 界 经 济 展 望 , 2022 年 4 月 。2、国际贸易复苏面临风险根据UNCTAD 2月全球贸易动态报告,2021年全年,世界货物贸易保持强劲增长;服务贸易大幅增长,第四季度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28.5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5%,比2019年增长13%。但受疫情和地缘冲突叠加影响,2022年全球贸易前景黯淡。世界29贸易组织(WTO)4月发布的贸易统计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