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眼科产业链为黄金赛道,市场空间广阔证券研究报告证券分析师 :朱国广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0070004联系邮箱: 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2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相关眼科行业有望迅速扩容 。 “ 十三五 ” 时期 , 各地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2021年 4月 , 教育部等 15个单位联合印发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 (2021-2025年 ) ,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 持续加强近视防控 。 2022年 1月 , 国家卫健委印发 “ 十四五 ” 全国眼健康规划 ( 2021-2025年 ) , 再次提出提升近视防控和矫治水平 。 OK镜是目前近视防控主流产品 , 对标欧美等地渗透率 , 市场空间大 。 OK镜能有效控制和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 2020年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 青少年近视总人数达到 1.07亿 。 其中 6岁儿童近视率为 14.3%, 小学生为 35.6%, 初中生为 71.1%, 高中生为 80.5%, 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乐观 。 2020年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仅为 1.26%, 市场规模为 20.92亿元;相比于中国香港 9.70%,中国台湾 5.40%和美国 3.50%的渗透率 , 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 我们预计 2030年预计 OK镜渗透率达 10.66%, 市场规模为 140.26亿元 。 眼科医疗服务 2022Q3消费旺季有望迎来疫情后恢复性增长 。 短期看 , 疫情扰动下体现眼科增长韧性 , 就医延期叠加新增需求 , 预期2022Q3眼科医疗消费旺季有望迎来疫情后大幅恢复性增长 。 长期看 , 品牌强化与术式升级推动近视屈光手术量价齐升 , 视光业务在OK镜 、 离焦镜等推动下快速增长 , 未来近视屈光与视光业务占比提升贡献最主要利润 。 投资建议:青少年近视防控受国家重视 , 眼科服务 、 器械 、 药品相关标的建议重点关注 。 眼科医疗服务优质公司 , 推荐爱尔眼科 , 建议关注朝聚眼科 、 何氏眼科 、 普瑞眼科 、 华夏眼科; 2) OK镜器械公司 , 推荐欧普康视 、 爱博医疗 、 昊海生科; 3) 低浓度阿托品药品公司 , 推荐兴齐眼药 。 风险提示:全国疫情反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 市场政策风险核心观点33研究目录1、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分析2、 OK镜行业分析3、眼科药物行业分析4、标的推荐5、风险提示4一、眼科服务:屈光、视光、白内障需求持续增长,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数据来源:朝聚眼科招股书,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东吴证券研究所 5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我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 屈光不正和白内障成为最大眼病群体 。 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超 6亿 , 近视率高达 48.5%, 青少年近视率过半 。 教育部联合卫生健康委调查结果显示 , 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0.2%, 受疫情影响 , 2020年中小学生半年近视率增加了 11.7%。 线上学习和娱乐习惯将导致近视率居高不下 , 2025年预计近近视患者将突破 6.1亿人 。 此外 , 2015-2019年 , 我国白内障患者从 1.1亿人增加至 1.3亿人 ,2025年预期增加至 1.5亿人 。 根据朝聚眼科招股书数据 , 预期到 2025年 , 我国屈光加白内障患者人数将达 7.69亿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发展空间广阔 。 在人口老龄化 、 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 , 眼科疾病诊疗需求持续增长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 , 中国整体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于 2024年达 2231亿元 , 2020-2024CAGR为 11.05%。眼科医疗:患者人群众多,屈光、视光、白内障需求攀升中国常见眼科疾病患者人数730 838 951 1090 1275 1467 1665 1863 2053 2231 0%2%4%6%8%10%12%14%16%18%050010001500200025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 yoy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弗若斯特沙利文,朝聚眼科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眼科医疗:眼专科医院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迅速62014-2019年我国公立眼科与民营眼科医院数量及增速 眼专科医院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 发展迅速 。 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在数量 、 增速上超过公立眼科专科医院 。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公立医院扩张 , 同时在支持社会办医政策下 , 民营医院数量快速扩张 。 2019年公立眼科医院数量 55家 , 2014-2019CAGR为 -0.36%; 2019年民营眼科医院数量为 890家 , 2014-2019CAGR为 20.73%,在数量和增速上 , 民营眼科医院显著更高 , 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 与公立眼科医院相比 , 民营眼科 市场 增长更快 。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与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 , 民营眼科医院收入规模在 2015-2019年 CAGR为27.1%;同期公立眼科医院 CAGR为 18.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 , 2020-2024年的 CAGR为 20.23%;同期公立眼科医院为 11.08%。 相较于公立眼科医院而言 , 民营眼科医院收入规模快速扩张 。我国公立及民营眼科医院占整体眼科医院收入比及增速-4%-3%-2%-1%0%1%2%3%4%0%10%20%30%40%50%60%70%8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公立眼科医院收入占比(左轴) 民营眼科医院收入占比(左轴)公立眼科医院收入增速(右轴) 民营眼科医院收入增速(右轴)数据来源:清晰医疗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眼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保有量低72019年各国每百万人口眼科医院数量 眼科医疗资源人均较低 , 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眼科医生数量看 , 我国人均眼科医生数 远低于发达国家 , 清晰医疗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19年中国眼科医生数约 33人 /百万人 , 日本约 127人 /百万人 , 美国约 72人 /百万人 , 欧洲约 56人 /百万人 。2019年目前全国眼专科医院医生较为稀缺 , 中国眼科治疗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眼科医院数量看 , 我国每百万人对应眼科医院数同样远低于发达国家 , 同期日本 、 英国 、 美国分别为 18.9家 /百万人 、 4.1家 /百万人 、 2家 /百万人 , 而中国仅为 0.7家 /百万人 。我国眼科医疗资源呈现人均不足 、 分布不均的特点 , 从供给端来看 , 眼科专科医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19年 各国每百万人口眼科医生数量127 72 56 33 020406080100120140日本 美国 欧洲 中国每百万人口眼科医生数18.94.12 0.705101520日本 英国 美国 中国每百万人口眼科医院数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各公司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基础与消费眼科构成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屈光及视光是财富密码8各公司屈光项目业务量消费眼科服务 包括屈光矫正 、 近视防控以及提供视光产品及服务 , 该类型服务产生的费用目前不通过医保基金进行结算 , 不受医保控费影响 。 由于该类服务存在大量微创手术或者私人定制 , 对器械依赖程度高 , 公司定价能力强 , 逐渐成为高毛品种 。 且我国目前屈光业务渗透率较低 , 近年来发展迅速 , 成长空间广阔 。基础眼科服务 包括白内障 、 青光眼 、 斜视 、 眼底 、 眼表 、 眼框及小儿眼病等多种常见眼科疾病的治疗 , 医疗需求趋于刚性 , 患者数目稳定增长;且大多数基础眼病受公共医疗保险计划保障 , 由医保付费 , 相关业务稳健增长 。中国消费眼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由 2015年的 239亿元增加至 2019年的 510亿元 , 2015-2019CAGR为 20.8%;同期基础眼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由 491亿元增加至 765亿元 , CAGR为 11.8%。 消费眼科服务市场增速远高于基础眼科市场 , 我们认为屈光 、 视光等业务仍将以高于行业增速保持快速增长 , 并成为驱动眼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核心增长点 。中国消费眼科及基础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亿元)239 290 346 416 510 613 726 846 969 1093 491 548 605 674 765 854 939 1017 1084 1138 050010001500200025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消费眼科 基础眼科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何氏眼科 普瑞眼科 华厦眼科(单位:眼)数据来源: 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 东吴证券研究所屈光 手术 :量价齐升的高增长 高毛利 业务9 量增:近视屈光患者及手术数量增长。 在所有屈光不正情况中近视最为多发 , 我国近视人群基数大 , 且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 , 2014-2018年近视人数复合年增长率为 2.2%, 2018年中低度近视及高度近视的人口分别达到 467.5百万及 112.0百万 , 且 18至 45岁的人群占总近视人口绝大比例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疫情前的预计 , 2023年近视人数将增加至 6.55亿 , 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5%。 价增:近视屈光术式升级带动手术价格上涨。 近年来术式继续保持不断升级趋势 , 高附加值精密仪器也驱使定价不断上涨 。 此外 , 新技术的出现会逐步淘汰老旧术式 , 术式升级与方案优化引领着费用上升 。中国 18-45岁近视患者人数及预测(百万人) 近视屈光术式升级带动手术价格上涨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 PRK): 1993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5000-6000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1995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5000-10000元半飞秒激光手术( FS-LASIK): 2005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12000-20000元全飞秒激光手术( SMILE): 2010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15000-22000元全激光近视手术( SMART): 2009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15000-20000元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ICL): 2006年左右进入中国, 费用约 20000-40000元242.1 246.6 250.5 255.2 260.9267.2 274.1 281.3287 292.965.3 66.9 68.4 70.1 71.6 73.3 75.2 76.9 78 79.105010015020025030035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中低度近视 高度近视数据来源:华厦眼科招股书,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东吴证券研究所视光:医学视光快速增长,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战略目标10 视光市场包含传统验光配镜和医学视光两大类 。 传统验光配镜:通过电脑验光得到屈光参考度数 , 然后插片试戴 , 根据屈光度数 、 散光度数 、 轴位等数据确定配镜的处方 。 医学视光:特指在医院等机构进行的 , 有专业医师指导下的验光 、 视光配镜等活动 。 随着消费者对于专业验光以及配镜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 , 中国医学视光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同期整体视光配镜市场的市场增速 。 2019年 , 中国医学视光市场整体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 228.1亿元 , 2015年至 2019年的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26.2%。 预计未来医学视光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2025年医学视光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 500.3亿元 , 2020年至 2025年的期间复合增长率约为 14.6%。 国家近视防控目标及角膜塑形镜销售占比的提升共同带动视光业务高速增长 。 2018年 8月 , 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布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 要求儿童近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且整体加强视光师培养 , 确保每个县 ( 市 、 区 ) 均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 。 此后多次出台相关政策 , 将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到国家战略 。 随着 OK镜渗透率提升 、 离焦镜 、 低浓度阿托品普及应用 , 视光业务还将加速发展 。90 116 145 185 228 253 300 349 399 449 500 0%5%10%15%20%25%30%35%01002003004005006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国医学视光收入 yoy2015-2025年中国医学视光收入(亿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整体目标 到 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 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 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 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 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 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 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 25以上。各方行动 家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诊断治疗;教育部:加快修订相关政策;卫健委:加强培养视光师;体育总局:增加户外活动设施;财政部:合理安排投入,支持近视防控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监管验光配镜行业加强考核 国务院授权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点数据来源:爱博医疗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白内障: 老龄化带来长期需求增长,高端项目引领价格提升11 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上升 , 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 , 我国 60岁至 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 80%, 而 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 。 按照 2018年各年龄段人口数计算 , 我国白内障的理论患病人数高达 1.6亿 。 目前 , 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取代已变浑浊的天然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 中国白内障手术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根据昊海生科招股书 , 2017年日本 、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 CSR( 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 ) 已达近 12000, 欧洲已达到 11000, 印度 CSR 超过 5000。 根据中国防盲治盲网的数据 , 尽管我国从 2012年的 CSR不到 1072发展到 2018年的 2662, 但仍处于落后局面 , 未来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 各公司白内障手术逐步向高端转型 , 引领手术单价提升 。 传统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复明 ,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 白内障手术要求最大化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这种观念改变直接要求手术中引入 “ 屈光 ” 的概念 。 伴随消费转型 , 复明性白内障转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 , 满足了多层次白内障患者的手术需求 , 同时带来价格提升 。中国白内障手术量变化 (万例) 全球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 对比266250001100011800 1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中国( 2018) 印度( 2017) 欧洲( 2017) 日本( 2017) 美国( 2017)-30%-20%-10%0%10%20%30%40%01002003004005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白内障手术量 yoy数据来源:各公司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新兴业务:老花、干眼 患病人数增长,潜在空间广阔12 老花:老龄化下的 蓝海市场,消费升级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原因: 1)老年化社会到来,发病率升高。 2018年中国 45岁以上人口中,老花问题人群高达 3.9亿人,预计 2023年将达到 4.6亿人,且患病呈年轻化趋势; 2)个人消费能力以及健康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老视眼患者希望通过个性化视力矫正方案甚至手术方式治疗老视; 3)消费升级推动高毛利业务增长。老视配镜业务有着视光配镜的高毛利率特点,同时近年来老花手术逐步推广,老花手术客单价在 30000元左右,属于消费型高端术式,毛利率高于传统手术项目。 干眼:潜在治疗需求旺盛 , 新兴市场静待挖掘 干眼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疾病之一 。 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指出 , 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21 -30 , 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 。 我国临床调查发现 , 经常使用视频终端者干眼发病率高达 93%, 佩戴隐形眼镜患者患病率高达 90%, 近年来 , 干眼病患呈现增长态势和年轻化趋势 。 国内干眼的主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 , 以改善症状为主 。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带来干眼患病人群数量增长 , 潜在市场空间有待开拓 。343 354 366 379 392 405 418 432 446 461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中国 45岁以上老花眼个案中国 45岁以上老花眼病例数预测(百万人)治疗类型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0.05%环孢素滴眼液其他抗炎抗菌药物手术治疗 泪道栓塞术器械治疗 软性角膜接触镜 /硬性巩膜镜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治疗OPT强脉冲光干眼病的部分治疗手段13二、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率不容乐观, OK镜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近视的总患病数达 6亿,青少年近视总人数达 1.07亿。 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青少年近视总人数达到 1.07亿。其中 6岁儿童近视率为 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 71.1%,高中生为 80.5%,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乐观。 我国近视已成社会问题,呈“小、高、深”的特点: 年龄小: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过半, 2021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已超 60%。 发病率高: 根据 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报告 ,未来在全人口中至少有 9.6亿近视人群,若无有效遏制,我国未来近视人群将至少有 11亿。 度数深: 我国高度近视患者占比达 9%,已超过 7000万。而 2018年全国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占比已经达到 21.9%。青少年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今后将会大大增加罹患各类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风险。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不容乐观,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数据来源: 国家卫健委,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 2021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2020年我国不同年龄段近视率情况 我国近视呈“小、高、深”的特点14 近视发病年龄与成年后高度近视的风险相关,近视初发年龄越小,越易发展为高度近视 。根据研究数据, 在近视发病年龄为 7 或 8 岁的参与者中, 53.9%的患者在成年期发展为高度近视;当近视发病年龄为 11岁时,成年后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降低为 14.1%, 14岁以上的近视患者成年后高度近视的风险为 0。 成年后高度近视的风险随着近视年龄的推迟而降低,发病年龄每推迟一年,成年后患高度近视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这凸显了确定有效预防策略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青少年阶段是我国近视防控重点年龄阶段。 近视发病年龄越小,平均进展越快, 7岁儿童的平均进展速度几乎是 11岁儿童的两倍。从小学一年级的 12.9%快速上升至六年级的 59.6%。平均每升高一个年级,近视率增加 9.3个百分点。青少年儿童近视迫切需要矫治和控制数据来源: Association of Age at Myopia Onset With Risk of High Myopia in Adulthood in a 12-Year Follow-up of a Chinese Cohort , Myopia progression rates in urban children wearing single-vision spectacles ,东吴证券研究所 15成年后高度近视的风险与近视发病年龄有关(研究样本数据为 443人) 预计亚洲儿童在特定基线年龄的年度近视进展 根据等效球镜度( 1D=100度)可将近视分为三类,高度近视是指近视 600度及以上。 近视度数越高,患相关眼部疾病的概率会有所上升。 研究表明,近视每增加 100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患病率增加 67%。致盲类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等概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超过三分之一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发展称为双盲或低视力。但是,将“高度”近视作为警戒线是错误的,低度近视也会增加视力障碍、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控制近视对减少眼部疾病风险有重要作用: 研究指出,不论种族、近视程度,使患者少增加 100度近视,其发展为近视性黄斑变性的可能性降低 40%,受益是恒定的。控制近视对减少眼部疾病风险有重要作用数据来源: Association of Age at Myopia Onset With Risk of High Myopia in Adulthood in a 12-Year Follow-up of a Chinese Cohort , The Complications of Myopia: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东吴证券研究所 16近视患者 60岁后发生眼病的可能性(优势比)低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视力损害 0.92 1.71 5.54开角型青光眼 1.59 125后囊下白内障 1.56 2.55 4.55视网膜脱离 3.15 8.74 12.62近视性黄斑变性 13.57 72.74 845.08近视性黄斑病变患病率随近视度数升高而增加(研究样本数据为 21000人)低度近视 低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 -0.50+0.75D -3.00-0.50D -6.00-3.00D -0.60D近视分类 角膜塑形镜是指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重塑角膜形态来暂时性降低近视屈光度数,从而提高裸眼视力的可逆性非手术物理矫形治疗手段。 多项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减缓量约为 0.15 mm/年,近视控制效力中等( 0.25 0.50D/年),延缓 35% 60%近视进展。角膜塑形镜是安全的、最有效的光学类近视防控方案之一进展性近视的矫正方案比较数据来源: 近视管理白皮书( 2019) ,东吴证券研究所矫正方法 眼轴增长缓解量 屈光度数延缓量 优点 适应症角膜塑形镜 0.15mm/年 0.250.50D/年 夜间配戴,白天不需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眼部健康;角膜曲率在 40.00 46.00 D之间;没有使用影响或可能影响角膜塑形镜配戴、可能会改变正常眼生理的药物;年龄大于 8 岁等多焦点接触镜 0.11mm/年 0.21D/年 年龄无限制,儿童青少年配戴可选择日戴抛弃型镜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等效球镜度 -0.75D近视儿童青少年,散光 3:1;屈光度数增加 0.75D/年的近视儿童青少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推荐0.01%)0.15mm/年 0.53D/年 每晚睡前使用 1次,使用简单,价格低廉 不受年龄、近视度数限制,建议 12岁以内、近视增长量 0.75D/年的儿童青少年使用渐进多焦框架镜 0.05mm/年 0.17D/年 镜片外观与常规单焦框架眼镜无差别,患者配戴时依从性较好 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量 0.75 D/年);近距内隐斜;近距高调节滞后双光镜 0.08 mm/年 0.26 D/年镜片视远区与视近区有清晰的分界线,可以提醒患者使用下方的近用区视近,从而更好地利用近附加改善调节反应;对于一线双光镜,镜片下半部分均含有近附加,视场更大,可使视网膜周边更大范围接受镜片产生的近视离焦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量 0.75 D/年);近距内隐斜;近距高调节滞后周边离焦设计框架眼镜 0.05 mm/年 0.12 D/年 镜片外观与常规单焦框架眼镜无差别,患者配戴时依从性较好 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量 0.75 D/年)多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 0.16 mm/年 0.28 D/年镜片外观与常规单焦框架眼镜无差别;瞳孔范围内,远用矫正度数和近视离焦度数面积比例稳定,不因镜片位置改变而发生变化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量 0.75 D/年)17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 角膜塑形镜在佩戴后的半年内可达到明显的近视控制效果,此后两年时间,虽然控制率有一定下降,但仍能保持在 30%-40%以上,部分高达 50%-60%。研究者(年) 随访时间(年) 眼轴 眼轴变化 近视控制率OK 控制组 OK 控制组 ( %)Cho et al.(2005)0.5 24.5 0.21 24.6 0.58 0.03 0.13 0.24 0.13 881 0.16 0.20 0.34 0.16 531.5 0.19 0.22 0.47 0.19 602 0.29 0.27 0.54 0.27 46Zhu et al.(2014) 1 24.9 0.83 24.9 1.08 0.16 0.17 0.39 0.21 592 0.34 0.29 0.70 0.35 51Charm et al.(2013)0.5 26.1 0.8 26.0 0.53 0.02 0.10 0.19 0.11 891 0.06 0.12 0.30 0.19 801.5 0.14 0.13 0.43 0.25 672 0.19 0.09 0.51 0.32 63Kakita et al.(2011) 2 24.7 1.11 24.8 0.8 0.39 0.27 0.61 0.24 36Hiraoka et al.(2012) 1 24.1 0.77 24.2 0.71 0.19 0.09 0.38 0.20 502 0.45 0.29 0.71 0.35 37Chen et al.(2013) 0.5 24.4 0.88 24.2 1.00 0.07 0.13 0.19 0.08 632 0.31 0.27 0.64 0.31 52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干预近视进展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干预近视进展数据来源: 知网 , Web of science,动脉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18 角膜塑形术是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硬性角膜触镜的应用与推广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材料与设计的变革是决定角膜塑形镜发展的两大核心因素,决定了镜片可矫正的度数范围、矫正效果和佩戴的舒适性,关系着使用的有效性。 目前已经更迭到到第四代角膜塑形镜,产品的矫正效果及佩戴的舒适性等均有较大提升 。 角膜塑形术进入中国 20余年, 2015年全国验配机构约 800家,到 2016年,国内佩戴者已达约 200万人。在长期临床使用过程中,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非手术可逆性屈光矫正方法,在减少近视量或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获得了较肯定的效果。20 世纪60 年代 1971年 1995年 2002年第一代角膜塑形术 一弧设计 多采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镜片 镜片透氧性能差 不能长期佩戴,效果不显著第二代角膜塑形术 镜片内表面为三个固定的弧面 PMMA 镜片 配戴 眼在 3-4 个 月内 定期更换 3-4 副 镜片 最大限度 可以矫正 300度 左右 矫正视力循序渐进第三代角膜塑形术 四 个以上的弧面 采用了中高透氧和较好湿润性能的镜片材料、高旋转速度的切削工艺 镜片日戴,无须定期更换多副镜片 矫正近视 最大限度 达到 400 度 镜片稳定性增强第四代角膜塑形术 四区多弧设计 美国 FDA 首次 批准使用高透氧系数材料制作 夜戴型,镜片稳定性强,佩戴舒适 使用人群的主体变为青少年角膜塑形术进入中国时间较久,产品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验证数据来源: 爱博医疗招股书 ,东吴证券研究所1-4代角膜塑形术的发展19 轴性近视进展的病理过程: 主流观点是近视 视力矫正后边缘屈光远视 调节反射 眼轴继续增长 近视加深。近视发生后,如果采取一般的视力矫正措施(普通框架或者普通隐形眼镜),中心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上,但会造成边缘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造成远视性周边离焦。由于眼球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会通过调节反射等来调节眼球对于边缘光线的屈光能力,后果是导致眼轴不断增长,近视不断加深。 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发展原理 主流是近视型周边离焦 。大量动物学研究证明,视网膜能识别离焦信号,根据离焦信息给巩膜发出生长或停止生长的信号,从而控制眼轴增长的速度。佩戴角膜塑形镜能够通过改变角膜的屈光力,在视网膜上形成近视化周边离焦,使得中心像点落在视网膜上,边缘像点也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消除了远视性周边离焦,不会引起额外的调节反射和眼轴伸长,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 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原理: 采用一种与角膜表面几何形态相逆反的特殊设计,通过戴镜产生的机械力学及流体力学作用,对角膜实施合理的、可调控的、可逆的程序化塑形,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数据来源: 爱博医疗招股书 ,东吴证券研究所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发展原理 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原理角膜塑形镜的治疗原理20 OK镜戴镜初期: 角膜还未被塑形,可认为是“镜片 泪液”直接叠加在角膜上,镜片反转弧区形成”泪液透镜” 。 此时的屈光度分布上,中心屈光度周边屈光度;视网膜成像上,中央聚焦在视网膜上、周边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即形成远视化周边离焦。 OK镜戴镜后期: 戴镜一段时间后,角膜会被塑形,在反转弧区形成“牛眼环”。这种情况下,需考虑“镜片 泪液 角膜”这一光学系统的整体光学性能。此时在屈光度上,中心屈光度周边屈光度;视网膜成像上,中央聚焦在视网膜上、周边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即形成远视化周边离焦。数据来源: iBright学术汇 ,东吴证券研究所角膜塑形镜塑型后的成像原理 配戴 OK镜视物时的成像原理角膜塑形镜的治疗原理21 角膜塑形镜初次配前检查流程较为复杂。 正式验配前医师需告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受益和风险,随访需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费用,并在试戴前让配戴者及(或)监护人充分知情同意。检查项目务必完整、操作规范以确保角膜塑形术安全监测和矫正效率的基线数据的完整、精准。镜片的选择包括镜片的设计、参数选择,不同品牌的角膜塑形镜因材料、设计不同,试戴镜不宜用。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师的经验,整个试戴评估可能需要多次摘戴镜片,进行参数的比较、调整,得出最终的订片处方。在试戴镜片时,需向配戴者及(或)监护人展示规范洗手、摘镜片、戴镜片、清洁镜片的过程,并做必要的讲解,使其逐步建立规范戴镜、护理的概念。诊室、特检室眼视力 /电脑验光主觉验光 /裂隙灯检查泪膜检查 /角膜直径角膜曲率 /角膜地形图眼压 /眼底 /眼轴角膜内皮 /角膜厚度诊室、特检室配适评估戴镜验光确定镜片参数诊室病史采集诊室近视管理咨询医患知情谈 话接诊配前检查患者沟通试戴订片角膜塑形镜初次配前检查流程诊室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戴镜视力镜片配适评估镜片状况诊室核对镜片参数预约取镜戴镜区摘戴宣教护理宣教随访宣教预约接待分发镜片检查分发宣教预约首日复诊角膜塑形镜取镜日检查流程诊室、特检室戴镜视力镜片配适镜片状况诊室问题处理诊室询问首次配戴体验诊室、特检室裸眼视力主觉验光 /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压接诊戴镜检查摘镜检查患者沟通随访计划诊室、特检室裸眼视力 /主觉验光 /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角膜地形图眼压角膜内皮细胞 (半年一次 )*眼轴长度 (半年一次 )*诊室问题处理针对性宣教诊室询问配戴体验诊室、特检室戴镜视力镜片配适镜片状况接诊摘镜检查戴镜检查 *患者沟通随访计划配戴角膜塑形镜首日复查流程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复查流程 (带 *的项目为可选项目)数据来源: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 2021),东吴证券研究所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较为复杂,初次验配后患者需定期复诊22数据来源:爱博医疗招股说明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梦戴维官网,前瞻产业研究院, 东吴证券研究所多因素助力角膜塑形镜渗透率提升 在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提高与日渐迫切的视力改善需求下 , 角膜塑形镜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发展 。 2015年我国角膜塑形镜销量达到 64.30万副 , 2011年至 201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4.11%。 多因素助力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上行 , 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 。 2020年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仅为 1.26%, 相比于中国香港9.70%, 中国台湾 5.40%和美国 3.50%的渗透率 , 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 ( 1)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带来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 2) OK镜生产企业开展的专业培训助力角膜塑形镜验配师人数增加; ( 3) 相关近视防控政策与厂家市场教育 , 加强患者近视防控意识 。232011-2015年中国角膜塑形镜行业消费量(万副) 2011-2020年中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0.12% 0.16%0.24%0.35%0.51%0.88%1.06%1.26%0.0%0.2%0.4%0.6%0.8%1.0%1.2%1.4%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8 2019 202014.9120.6930.1844.7964.3038.77%45.38%48.41%43.56%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7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角膜塑形镜消费量 同比增长数据来源:教育部,卫健委,东吴证券研究所青少年近视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视防控相关政策 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 , 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 十三五 ” 时期 , 各地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 2021年 4月 , 教育部等 15个单位联合印发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 (2021-2025年 ) ,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 持续加强近视防控 。 2022年 1月 , 国家卫健委印发 “ 十四五 ” 全国眼健康规划 ( 2021-2025年 ) , 再次提出提升近视防控和矫治水平 。日期 名称 部门 内容要点2018.8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8部门到 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 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 0.5%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 1%以上 ; 到 2030年, 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 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 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 70%以下2020.11 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 卫健委 针对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等不同学龄阶段近视防控提出专业建议。2021.4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 (2021-2025年 ) 教育部等 15个单位 同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2021.6 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教育部 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2021.6 0 6岁儿童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