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3中国中小学学习空间调查报告I 目 录 执行摘要 . 1 第一章 调查基本情况 . 8 一、调查背景 . 8 二、样本情况 . 10 第二章 学习空间学生调查分析 . 11 一、基本信息 . 11 (一)性别比例 . 11 (二)就读年级 . 11 (三)区域分布 . 12 二、学习空间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 12 (一)室内学习空间 . 12 (二)户外学习空间 . 14 (三)课余时间学习空间的供给 . 15 (四)影响学习效果的学习空间因素 . 16 三、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体验 . 17 (一)学习空间的温度体验 . 17 (二)学习空间的空气质量体验 . 17 (三)学习空间的光线体验 . 18 (四)学习空间的声音体验 . 18 (五)学习空间的视觉体验 . 19 (六)学习空间中的家具体验 . 20 (七)学校里户外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体验 . 20 II 四、学习空间的布局及使用 . 21 (一)四类空间布局的使用情况 . 22 (二)对家具进行重新布置的看法 . 22 五、学习空间的安全感体验 . 23 (一)储存物品的安全性 . 23 (二)学校安全性的总体感受 . 24 (三)校园常见空间的安全感 . 24 (四)使用技术设备完成学习任务的频率 . 25 六、学习空间的总体满意度 . 25 第三章 学习空间教师调查分析 . 27 一、基本信息 . 27 (一)区域分布 . 27 (二)性别比例 . 27 (三)年龄段比例 . 27 (四)工作经验 . 28 (五)职业性质 . 29 (六)教学科目 . 30 (七)教学年级 . 30 二、教师对学校学习环境的看法 . 31 (一)学校学习空间的政策与实践支持 . 31 (二)学校教学楼和设施的可能影响 . 32 三、学习空间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 33 (一)课堂上的师生数量 . 33 (二)学习空间总体情况与学科学习空间 . 34 III (三)户外学习空间 . 36 (四)学习空间供给满意度 . 38 四、教学空间舒适性体验 . 39 (一)教学空间的温度体验 . 39 (二)教学空间的空气质量体验 . 39 (三)教学空间的光线体验 . 40 (四)教学空间的声音体验 . 40 (五)教学空间的设备可控性 . 41 五、教学空间的布局及使用 . 42 (一)四类空间布局的使用 . 42 (二)空间重组行为的频率 . 43 (三)影响空间重组的因素 . 44 (四)可供教学快速重组的空间供给 . 44 六、教学空间的安全感体验 . 45 (一)学校安全性的总体感受 . 45 (二)学校建筑和学校内的安全性 . 45 (三)供教师们放松和休息的空间 . 46 七、教学空间中技术的配备与使用 . 46 (一)常用设备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 46 (二)使用技术设备完成教学任务的频率 . 47 八、教学空间的总体满意度 . 48 第四章 学习空间学校领导调查分析 . 50 一、基本信息 . 50 (一)区域分布 . 50 IV (二)学校类型 . 50 (三)资金来源构成 . 51 (四)学校规模 . 51 (五)学校所在地 . 52 二、学校物理环境 . 53 (一)基础设施 . 53 (二)教学楼状况 . 54 (三)教学空间分配 . 54 (四)教学环境利用认同度 . 55 (五)学校教学楼和设施的可能影响 . 56 三、学校的技术设备 . 57 (一)教学设备 . 57 (二)网络情况 . 57 (三)学生自带设备 . 58 四、总体满意度 . 59 1 执行摘要 学习空间或学习环境是当前未来学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引起了许多国家或组织的重视,纷纷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例如,澳大利亚的“创新学习环境与教师变革”项目、 OECD的“创新学习环境”项目、欧洲学校网的“未来教室实验室”项目以及欧盟“伊拉斯谟 +”资助的“ 21 世纪教育空间 -开放”项目、“诺维加多”项目和“设计未来创新学习空间”项目等都是典型代表。其他像奥地利、爱沙尼亚、爱尔兰、意大利、挪威等则在学校层面开展了一些学习空间创新的实践。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例如澳大利亚“创新学习环境与教师变革”的成果路线图:规划者指南、创新学习环境和教师实践 :规划者指南、创新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 :规划者指南及其项目报告; OECD“创新学习环境”成果 OECD 创新学习环境手册 ;欧洲学校网“未来教室实验室”成果未来教室工具包;欧盟“ 21 世纪教育空间 -开放” 的成果 21 世纪教育空间概论、物理和建筑学习环境、虚拟和技术学习环境、社会和文化学习环境;欧盟“诺维加多”项目成果学习空间创新指南及其附带的 13 个案例研究; 欧盟 “设计未来创新学习空间”项目 成果 创新 课堂培训方法论框架 等 都是 有关学习 空间创新的前沿性 进展 。我国近年来围绕未来学校建设也对学习空间给予了重要关注,许多地方学校也开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已经产生了一些积极成果。例如2021 年 7 月 24 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发布的未来学校学习空间蓝皮书,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系统阐述了未来 学校学习空间建设的价值、发展、类型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把学习空间创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建设了“未来教室”的样板,而且在 2016 年发布的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中提出了未来学习空间的五大特征,近两年还指导创建了山东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和广东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两个未来学校的样板校,其中创新性的学习空间就是这两个学校的一个典型特征。为进一步深化对学习空间的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于 2019 年启2 动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中国中小学学习空间调查”项目,该项目旨在 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学习空间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学习空间的认识和看法,以为更大范围的未来学习空间创新探索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在调查实施 过程中 ,首先在 问卷 设计上 , 本次 调查 我们使用了 OECD 于 2018 年发布的 OECD 学校用户调查:一起改进学习空间问卷。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学校 领导 问卷,原文为英文,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个别题项进行了修改。其次在 抽样 方法 上,我们 采取 的是 方便抽样,尽可能覆盖 到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 。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24240 份,其中学生问卷 16515 份、教师 7321 份、学校 领导 404 份, 三个样本 分别覆盖 全国 28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含香港 和 澳门 ) 、 17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含香港和澳门 ) 和14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最后 在分析 工具选用 上,我们采用的是 SPSS19.0 版 。 本次调查的 主要结论 按调查 对象分述如下。 一 、 学生 对学习 空间 的认识和态度 针对学生 的调查, 内容主要 涉及 学校里学习 空间 的 配备 及使用 情况 、对 学习空间影响学习效果的 看法 、 学习 空间的舒适性 与 安全性体验 以及技术设备 的使用等 。总体来看,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 总体满意度 得分为 4.09 分 (总分 5 分 ) 。 (一 ) 多数 学生课余 安静和 合作 学习的 空间需求得到满足 本次调查 显示 , 在课余时间, 学生 总是 或经常能 找到 独自 安静学习的空间比例 约为三分之二,而总是 能找到 或经常能找到 和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比例 则接近 70%,可以看出 受调查学生所在学校满足了多数学生对安静学习或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需求 。 基于学习空间的特点,同时结合 学校所拥有的学习空间比例 和 学生 课余使用频率 分析 , 我们 推测 学校为 学生课余提供 独立 安静学习或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最大的 可能 是 学校的 图书馆和科学实验室 , 因为 这两类空间在受访学生所在学校拥有的比例均超过 60%,而且 每星期使用一次及以上的比例图书馆超过 60%,科学实验室则接近 60%。 教室外走廊、能进行空间重组的教室虽然每星期使用一次或以上的比例也超过了 60%,但一般来说这些空间 在课余难以保证安静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我3 们这次调研是在“双减”政策之前做的,在该政策之后,课余时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会增加, 如果学校在课余时间鼓励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机会的话,那么对于独自安静学习的需求可能会增加,所以需要学校在空间的改造或创建上 应对于这一发展 趋势 给予一定关注,并进行提前 布局 。 (二 ) 室温 被认为 是影响 学习效果 的最大 空间 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 学习空间对学习成绩 有一定 的影响。 1本 次 调查 从学生的体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例如,超过 65%的 学生 认为 室温 是 影响学习 效果 的最大学习空间因素 ,其次是空间里有自己喜欢的科目( 56.25%),第三位的是齐全的学习设备( 52.12%)。其他诸如家具的舒适性、是否容易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能够看到外面三个因素也超过了 50%的比例。除了比例最低的“其他”选项外,是否可以选择喜欢的地方、颜色以及是否可以自由走动比例也不 是太 低,均超过了 40%。 这说明空间的各个 特性 均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所以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 举措上,除了 关注师资质量等 常见的 要素 外 , 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 改善 ,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 视角 。例如,本次调查 发现 ,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能够选择可以调整适应自己身高的椅子和桌子。再如,在经常使用的学习空间,为了让空间适合不同学习需求,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需要对学习区域的家具进行重新布置。 (三)学习空间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舒适性和 安全性 体验 学习空间的环境要素包括室温、空气质量、光线、声音、视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环境要素的质量满足大多数受访学生的舒适性体验。其中在室温上,在外面很冷时,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超过 70%,在外面很热时,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超过 65%;在空气质量上,感觉在大多数 或全部空间没有气味的比例超过 60%,而感觉有愉快的气味的比例也接近 45%;在光线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合计接近 80%; 1 Gabrielle Wal. The impact of physical design on student outcomesM/OL.(2016). education.govt.nz/assets/Documents/Primary-Secondary/Property/Design/Flexible-learning-spaces/FLS-The-impact-of-physical-design-on-student-outcomes.pdf 4 在声音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能清楚听到老师声音的比例超过 85%;在视觉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能轻松看清楚黑板或白板上内容的比例超过 80%。 除了 环境要素外,安全感 也是 学习空间的 一个 重要 方面 , 通常 一个 安全 感 强的 环境可以让学生 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从 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总体上对学校的 环境 感到安全。 例如 ,在安全存储物品上,有 约 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学校有这样的 存储 空间 ; 在教学楼 或校园里 ,有接近 80%的 学生 表示安全或非常安全; 在 校园 日常 空间( 如教学楼 内外卫生间 、 教室 等) , 70%以上 的学生 总是或经常 感到安全 。 二 、教师对学习空间的认识和态度 针对教师 的调查, 内容主要 涉及 教师 对学校学习环境的 看法 、 学校 里 学习 空间 的 配备 与 使用、 学习 空间 的 舒适 性与 安全性体验 、 学习空间的布局与调整 、技术 设备的配备与使用 以及 总体 满意度。总体来看,大多数教师对所在 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 总体满意度 得分为 3.87 分(总分 5 分 ) ,低 于 学生 对学习空间的满意度 得分。 (一 ) 教师 对学校 学习 空间 的各种 支持 有 较高 认同度 和满意度 学习 空间的 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和实践支持,前者 主要涉及 愿景目标 、激励 机制、时间安排 等 , 后者 主要 涉及空间设计及 空间 效用等 。 本次调查显示, 就教学 需求 而言 ,教师对这些方面的认同度 或满意度 较高,得分 分别 超过 3 分 ( 认同度满分 4 分 ) 和 4 分 ( 满意度满分 5分 ) 。 具体来说 , 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习空间有着共同的愿景 、学校领导 鼓励教师 尝试 不同方式使用现有学习空间、 学习 空间 设计 满足教师 之间 合作需求 、 学习空间 设计 满足教师各种教学实践、 学校 学习时间安排合理可以让教师有效利用学习空间 的 教师 比例 均超过 90%; 认为学习 空间设计适合自己喜欢的教学实践 和有 时间与其他 老师 合作制定计划 的 比例也接近 90%(均超过 89%) 。对于学校的 “会议室”和“课前和课 后安静工作 的空间” , 教师 表示 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超过了 70%。 而就非教学需求 支持 ,例如 对 “教职工可以用来社交和交谈的空间”的满意度虽然低了一点,但 差距不是 很大 ( 满意或非常满意的 占比 67%) ,而且有 70%的教师表示学校有供教师们放松和休息的空间。 5 (二 ) 学习空间满足 大 多数 教师 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体验 调查显示 ,大多数教师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体验良好。 具体来说, 对于 室温, 当 外 面很冷或很热时,有 60%左右的教师表示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刚刚好 ; 对于空气质量, 有超过 60%的教师表示 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感觉通常没有气味; 对于光线, 有超过 70%的教师 表示 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通常刚刚好 ; 对于声音传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教师表示能清楚地听见学生们说话 。 这些数据表明 大多数教师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在 物理条件方面符合教师的 体验 期望。 在学习空间的安全性体验方面,大多数教师也给予了积极的回答,例如超过 80%的教师表示教学 楼里和校园里 安全或非常安全 。 这也就是说,大多数学校的学习空间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差距不是很大,是一种标准化的建设。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 为何 教师在教学楼和设施对 吸引本人或其他教师留在本校、吸引新教师和吸引生源 上 没有 较 高的认同度。 在本次调查中,教师对这几项的认同度得分为 2.5 分多一点( 1 分表示完全没有影响, 最高 4 分表示影响很大),处于 “几乎没有影响”和“一定程度上有影响”之间。 (三) 因条件所限 教师 对学习空间的利用 方式 比较单一 本次调查将空间布局划分为演示、小组、个体和团队四种类型,结果显示教师使用最多的空间布局类型为演示类型,有 43%的教师每年都使用,远远高于其他三种空间布局类型。 与此相应的, 教师在教学中重组空间行为最多的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空间里走动, 这与使用最多的演示类型的空间布局也是一致的。 相对而言 , 课程开始前重新布置、为不同班级改变不同的空间布局、在课堂上重置家具等重组空间的行为 在教学中的发生频率不是很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学校的空间大小和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开展小组、个体和团队等教学的需要。例如,本次调查显示, 在问及影响空间重组的因素时,教师认同度最高的是“有足够的空间以不同方式布置家具”和“可轻易移动数据投影仪和白板等设备”,两者的认同度得分均为 2.73(最高位 4 分,表示强烈同意)。 进一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对于“小组6 布局 ”“个体布局”“团队教学布局 ” ,教师认为大多数空间( 75%)可以快速(五分钟内)重置家具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而即使是“演示布局 ” ,比例也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 三 、 学校 领导 对学习 空间 的认识和态度 针对学校 领导 的调查, 内容主要 涉及 学校的 基础信息、 物理环境(基础设施、教学楼、教学空间分配、教学环境利用认同度等)、技术设备 (教学设备、网络、学生自带设备)以及满意度等。 总体来看,大多数 领导 对所在 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 总体满意度 得分为 3.86 分(总分 5 分 ) ,略低 于 教师 对学习空间的满意度 得分。 (一) 学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常规教学技术设备普遍拥有 调查显示,受访学校在通电、用于教学的互联网与电脑、饮用水、卫生间的配置上几乎实现了全覆盖,不过在为残疾学生改造的基础设施上还比较弱,仅有 略超 一半的学校 配备 。 在国家大力推进特殊教育的政策背景下, 这应成为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的一个 领域 。 另外,就教学楼而言,平均占比最多的是曾翻修过的 10 年以上的教学楼,相对而言新建教学楼比较少, 例如 三年及以下的平均占比只有不到 4%。 在教学设备方面,目前交互式白板或屏幕的平均覆盖率约实现了 70%, 投影设备和台式电脑平均覆盖也超过了六成,而网络覆盖率则超过了90%,网络速度平均在 100Mb 以上,这说明近些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 学校领导对 学习 空间 的利用 有较高的认同度 不论是在 学习 空间的政策支持 上,还是在实践支持上,学校领导均有较高的认同度 ,说明学校领导对自己所在学校的 学习 空间有足够的自信。 其中 认同度最高的是 “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习和如何最好地利用学习空间有着共同的愿景” ,有 99%的学校领导选择了“强烈同意”或“同意”, 排在第二位的“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尝试不同的方式使用现有学习空间” , 有 98%的学校领导选择了 “强烈同意”或“同意” ,排在第三位的是“学校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合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学习空间” ,选择 “强烈同意”或“同意” 的占比 95%。 学校领导这种对自己所在学校学习空间的高度认同感 虽然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若 从未来 教育 的7 视角来看, 这种高度认同也 削弱了对学习空间创新的动力。事实上,从国际趋势来看,围绕未来教育需求而进行学习空间的创新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工作者未来教育理念的认识,即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应该将学习空间创新也纳入进去,因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空间。 8 第一章 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学习空间或学习环境是当前未来学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引起了许多国家或组织的重视,纷纷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例如,澳大利亚的“创新学习环境与教师 变革”(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 Teacher Change)项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创新学习环境”(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项目 2、欧洲学校网的“未来教室实验室”( Future Classroom Lab)项目 3以及欧盟“伊拉斯谟 +”( Erasmus+ Programm)资助的“ 21 世纪教育空间-开放”( Educational Spaces 21. Open up!)项目 4、“诺维加多”( Novigado)项目 5和“设计未来创新学习空间”( Designing Future Innovative Learning Spaces)项目 6等都是典型代表。其他像奥地利、爱沙尼亚、爱尔兰、意大利、挪威等则在学校层面开展了一些学习空间创新的实践。 7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例如澳大利亚“创新学习环境与教师变革”的成果路线图:规划者指南( Journey Map: Facilitator Guide) 8、创新学习环境和教师实践 :规划者指南(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Teacher Practices: Facilitator Guide) 9、创新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 :规划者指南(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Learning: Facilitator Guide) 10及其项目报告 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创新学习环境”成果 OECD 创新学习环境 手册 ( The OECD Handbook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1 详细信息请访问其官网 .au/。 2 详细信息请访问其官网 oecd/education/ceri/innovativelearningenvironments.htm。 3 详细信息请访问其官网 fcl.eun/。 4 详细信息可访问网站: eduspaces.szkolazklasa.pl/?lang=en. 5 详细信息可 访问 其官网 fcl.eun/novigado。 6 详细 信息 可 访问其官网 designfils.eba.gov.tr/?lang=en。 7 Diana Bannister. Guidelines on Exploring and Adapting Learning Spaces in SchoolsR/OL.(2017-12). files.eun/fcl/Learning_spaces_guidelines_Final.pdf. 8 ILETC. Journey Map: Facilitator GuideR/OL.(2020). doi/10.26188/12654605. 9 ILETC.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Teacher Practices: Facilitator GuideR/OL.(2020). doi/10.46580/11343.241885. 10 ILETC.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Learning: Facilitator GuideR/OL. (2020). doi/10.46580/11343.241884 11 详见: .au/publications/reports/ 9 1;欧洲学校网“未来教室实验室”成果未来教室工具包( Future Classroom Toolkit) 2;欧盟“ 21 世纪教育空间 -开放”的成果 21 世纪教育空间概论( Educational Spaces 21 - Introduction)3、物理和建筑学习环境( Physical and Architec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4、虚拟和技术学习环境( Virtual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5、社会和文化学习环境( Social and Cul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6;欧盟“诺维加多”项目成果学习空间创新指南( Guidelines in Learning Space Innovations) 7及其附带的 13 个案例研究 8; 欧盟 “设计未来创新学习空间”项目 成果 创新 课堂培训方法论框架 (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ve Classroom Trainings) 9等 都是 有关学习空间创新的前沿 进展 。我国近年来围绕未来学校建设也对学习空间给予了重要关注,许多地方学校也开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已经产生了一些积极成果。例如 2021 年 7 月 24 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发布的未来学校学习空间蓝皮书,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系统阐述了未来学校学习空间建设的价值、发展、类型等。1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把学习空间创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建设了“未来教室”的样板,而且在 2016 年发布的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中提出了未来学习空间的五大特征,近两年还指导创建了山东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和广东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两个未来学校的样板校,其中创新性的学习空间就是这两个学校的一个典 1 OECD. The OECD Handbook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M/OL.(2017-06-22). doi/10.1787/9789264277274-en. 2 Future Classroom Lab. Future Classroom ToolkitEB/OL. fcl.eun/toolkit 3 EDUSPACE21. Educational Spaces 21 IntroductionM/OL.(2016). think.pl/images/pliki/Eduspaces-21-intro-eng.pdf. 4 EDUSPACE21. Physical and Architec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sM/OL.(2016). think.pl/images/pliki/Eduspaces-21-pa-eng.pdf. 5 EDUSPACE21. Virtual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sM/OL.(2016). think.pl/images/pliki/Eduspaces-21-vt-eng.pdf. 6 EDUSPACE21. Social and Cul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sM/OL.(2016). think.pl/images/pliki/Eduspaces-21-sok-eng.pdf. 7 Novigado. Guidelines in Learning Space InnovationsR/OL.(2021-07-09). fcl.eun/documents/10180/6262339/Novigado_Guidelines-Learning-Space-Innovations-EN.pdf/cac30aeb-7851-4831-b51d-eb453264dbe7.有关该指南的解读参见:张永军 . 如何创新适应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 J.人民教育, 2022,( 1) 8 Novigado. Project resultsEB/OL. fcl.eun/novigado-results. 9 Designing Future Innovative Learning Spaces.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ve Classroom TrainingsR/OL. (2021-02-27).designfils.eba.gov.tr/uploadfiles/designfils_01_mf_english.pdf 10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未来学校学习空间蓝皮书在第七届“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论坛暨高质量教育发展与评价研讨会正式发布 EB/OL.(2021-07-24). aic- 10 型特征。为进一步深化对学习空间的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于 2019 年启动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中国中小学学习空间调查”项目,该项目旨在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学习空间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学习空间的认识和看法,以为更大 范围的未来学习空间创新探索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在调查实施上,我们使用了经济合作 与 发展组织( OECD)于 2018 年发布的 OECD 学校用户调查:一起改进学习空间( OECD School User Survey: Improving Learning Spaces Together)1问卷。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学校 领导 问卷,分别包括 29 个问题、 39 个问题和 18个问题,其中学生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信息,学习空间的使用、舒适性、空间布置、安全感,设备使用等;教师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信息,对学校学习环 境的看法,教学空间的使用、舒适性,空间布置、安全感,设备配置与使用以及总体满意度等;学校 领导 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信息,基础设施配备情况,空间分布,对学习环境的看法,以及总体满意度等。这三份问卷原文为英文,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个别题项进行了修改。 二、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 25490 份,包括学生问卷 17440 份、教师 7630 份、学校 领导 420 份。经过样本筛选,剔除质量不佳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24240 份,其中有效的学生问卷 16515份(有效样本率 94.70%)、教师 7321 份( 有效样本率 95.95%)、学校 领导 404 份(有效样本率96.19%)。 1 OECD. OECD School User Survey : Improving Learning Spaces TogetherEB/OL.(2018-06-15). oecd/education/OECD-School-User-Survey-2018.pdf. 11 第二章 学习空间学生调查分析 一、基本信息 (一)性别比例 受调查学生中,男生占比 50.87%,女生占比 49.13%。总体来看,男女性别比例相当。 图 2-1 学生性别比例情况 (二)就读 年级 受调查学生中, 7 年级学生 12702 人,占比 77.85%, 10 年级学生 3613 人,占比 22.15%。 图 2-2 就读年级情况 男 , 50.87% 女 , 49.13%77.85%22.15%12 (三)区域分布 受调查学生来自于 26 个省级行政区域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吉林省( 30.94%)、广东省( 9.12%)、福建省( 8.73%)、江苏省( 8.49%)、北京市( 8.06%)、甘肃省( 7.08%)、湖南省( 6.24%)、山西省( 5.99%)、浙江省( 5.38%)、四川省( 5.13%)。此外,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占比为 0.10%。 二、学习空间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一)室内学习空间 对于室内学习空间(不包括传统教室,即空间不可分割的教室,下同)来说,学生认为拥有前三位的分别是图书馆( 63.32%)、科学实验室( 60.55%)、艺术工作室( 59.31%)。 本次调查还调查了在课余时间,学生在过去一周使用学校室内学习空间的频率,为了便于分析,根据学生使用室内学习空间的频率的不同赋值计算, 1 分表示从不, 2 分表示每星期一次, 3 分表示每星期 2 到 4 次, 4 分表示每天,即分值越高,学生使用室内学习空间的频率越高。 调查在课余时间学生在过去一周曾独自或与其他学生一起使用室内学习空间频率发现,教室外走廊( 2.57)使用最多。 13 图 2-3 学习空间拥有及使用情况 表 2-1. 课余时间学习空间使用情况( %) 课余时间 从不 每星期一次 每星期 2到 4 次 每天 能进行空间重组的教室 35.43 28.23 15.97 20.38 可供两位或以上教师合作教学的地方 38.24 28.35 16.49 16.92 教室外走廊 27.14 23.09 14.96 34.81 图书馆 36.25 33.98 16.01 13.77 大厅 /礼堂 40.25 31.74 13.58 14.43 食堂 37.12 18.96 11.53 32.39 科学实验室 40.94 34.6 14.44 10.02 艺术工作室 38.18 35.69 16.18 9.95 食品工艺室 60.65 20.45 10.37 8.53 技术讲习室 55.62 24.78 11.53 8.07 体育馆 47.84 23.34 17.24 11.57 55.86%50.21%55.59%63.32%53.91%55.93%60.55%59.31%19.77%30.03%36.51%7.33%能进行空间重组的教室可供两位或以上教师合作上课的地方教室外走廊图书馆大厅 /礼堂食堂科学实验室艺术工作室食品工艺室技术讲习室体育馆其他2.21 2.12 2.57 2.07 2.02 2.39 1.94 1.98 1.67 1.72 1.93 室内学习空间拥有比例 课余时间使用频率14 (二)户外学习空间 就学校拥有的户外学习空间,学生认为排在前两位的是与教室不连通的操场(即不能从教室直接进入操场)( 82.37%)和运动场( 66.56%)。 本次还调查了在上课时间内,学生在过去一年里使用学校户外学习空间的频率,为了便于分析,根据学生使用频率的不同赋值计算, 1 分表示从来没有或几乎没有, 2 分表示每月 1 到3 次, 3 分表示每星期一次, 4 分表示每星期 2 到 4 次, 5 分表示每天,分值越高,使用频率越高。 不论是否与教室连通,学生在过去一年里使用学校户外学习空间的频率较高的均是操场、运动场。 图 2-4 户外学习空间拥有及使用情况 对于与教室连通的户外空间,调查显示, 89.00%的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的上课时间里曾使用过,而 11.00%的学生则表示没有使用过。在曾使用过的学 生中,去操场的频率最高,去运动场的频率次之,去户外教室或空间(通常有座位)的频率最低。 41.82%20.90%19.43%35.08%42.71%66.56%82.37%13.24%7.30%一间户外教室或空间(通常有座位)运动场操场一块草地 (不是运动场 )一块户外硬地球场 /运动场 /其他场地运动场操场没有户外空间其他2.42 3.17 3.71 2.54 3.10 3.22 3.77 户外学习空间拥有比例 课间使用频率可以 从教室直接进入不能 从教室直接进入15 图 2-5 与教室连通的户外学习空间上课期间使用情况 对于与教室不连通的户外学习空间,调查显示, 93.12%的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的上课时间里曾使用过,而仅有 6.88%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使用过。在曾使用过的与教室不连通的学校户学习空间中,去操场的频率最高,去运动场和户外硬质球场 /运动场 /其他场地的频率次之,去草地(不是运动场)的频率最低。 图 2-6 不能从教室直接进入的户外空间上课使用情况 (三)课余时间学习空间的供给 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 66.24%的学生表示总是或经常可以找到独自安静学习的空间,28.29%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或几乎不能找到独自安静学习的空间;另外,课余时间 69.35%的学生表示总是或经常可以找到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的空间, 25.69%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或几乎不能找到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的空间。 使用过89.00%42.25%24.03%14.30%18.78%13.61%10.53%11.36%11.95%9.18%10.12%22.40%22.10%17.49%28.01%43.90%户外教室或空间(通常有座位)运动场操场从来没有或几乎没有 每月 1到 3次 每星期一次 每星期 2到 4次 每天使用过93.12%41.49%24.47%22.41%11.87%15.32%15.51%13.47%11.23%10.59%12.76%12.47%9.56%13.34%20.55%22.71%22.91%19.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