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豆贸易战对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04-17 大宗商品专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大豆 贸易战 对 大豆压榨产业的影响分析 大宗商品组 大豆种植面积约 占中国 18.5亿亩耕地 的 6.3%,在单一作物中仅次于三大粮食作物 ( 水稻 、玉米和小麦 ) 。 但是 , 国产大豆的产量 仅能 满足国内消费量的 13%, 如果 中国 大豆 需求全部依靠国产解决 ,则 中国一半的耕地 将 用于 大豆 种植 。 二十年前 中国大豆消费量不足美国的一半,十年前中国大豆消费体量与美国旗鼓相当,而 到2017年 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已经是美国的两倍。 中国大豆 消费 在 过去的二十年间, 出现了突飞猛进 的增长。 但 该时期 国内 大豆 消费 的 增长点 并不 在于直接食用,也不在于豆腐、豆浆等传统豆制 品,而是 源于国人 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的油脂摄入 量 的增长 ,以及 养殖业 生产模式变化 带来 的豆粕蛋白需求的 急剧飙升 。 与此同时, 工业 化 崛起 和全球化 加速 ,也为 中国大豆 压榨 行业 的 蓬勃 发展 ,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 。 因 收入提高以及消费 观念 改变 , 中国 油脂 消费的增长高峰已经退却。 中国 对于 豆粕 需求的增长, 也 导致豆油产量被动 增加 。 所以 ,大豆贸易战 对于豆油产量的威胁 相对 较低 ,但豆油和其他 食用油脂 的进口将因此 受到 影响 。 中国 饲料行业集中度提高,且 豆粕 需求量大、进口弥补 可能 性低 ,故贸易战对于豆粕 生产 的冲击 会 强于豆油 , 这 将 最终 导致 牲畜、家禽 (蛋)和 水产品价格 上涨 。 一、 全球化 和 工业化 是中国 大豆产业 迅速 崛起 的关键 二十年前 , 中国 大豆的消费 结构 基本是 一半用于 食用 , 另外 一半用于压榨 ( 即 生产 豆油 和 豆粕) 。而 如今 中国 大豆的 食用量增长了一倍,压榨量 的 增幅 更是 达到了惊人的 10倍 (图表 1) 。 中国大豆压榨量迅猛 增长, 实际上是 中国 经济 快速 发展的结果。 图表 1: 90年代以来中国大豆消费格局出现 了重大变化 资料来源:公开 资料, 莫尼塔研究 0204060801001994 1999 2004 2009 2014百万吨 压榨量 食用量 专 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2 中国 改革开放 以来 , 居民收入 快速 增长 , 特别是 最 近二十年 中国开始 从低收入 、 中低收入 国家行列, 迈向中等收入 国家行列 的 时间段内 。居民 收入的快速增长, 必然带来 居民 食品消费结构上的巨大变化 ,最突出 的特征就是 食用 油脂和肉食消费大幅增长 。 而 大豆 因 其 油脂 和 植物蛋白含量高,成为食用油脂加工和 蛋白 饲料 生产 的重要原料。 大豆 经过压榨以后 生成豆油 和豆粕 , 豆油 供 人类食用,而豆粕 是 混合饲料的蛋白组分 , 其在 猪饲料 和禽类饲料中的占比仅次于玉米( 淀粉 组分) , 在鱼饲料中的占比也较高。 由于品种差异 , 国内外大豆在压榨后 的产品 成分稍有差别 。 根据芝商所 ( CME)测算,转基因大豆 和 中国 国产大豆的压榨产出 情况有 如下关系 : CBOT大豆 (转基因) =18.3%豆油 +80%豆粕(蛋白含量 44%) +1.7%下脚料 中国 产 DCE1号大豆 (非转基因) =16.5%豆油 +78.5%豆粕(最高 48%蛋白) +5%下脚料 从 上述 压榨产出关系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和 豆粕 蛋白的产出率均高于 中国 国产大豆,这 导致 国内大豆压榨行业普遍 使用 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 加工 生产。 而 国产 大豆由于口感和 新鲜度较好,主要 被用于食用 或制作豆制品。 过去榨油和牲畜家禽养殖饲料 加工 以农村家庭作坊 为主 。但 进入 90年代 后 ,工业化迅速 发展 ,导致大规模工业饲料生产, 以及 工业化榨油成为可能。 工业化 生产 导致 大豆需求剧增,并且 要求 大豆质量和供应 保持 稳定, 而 国产大豆 因未 实现规模化 和 机械化种植,很难满足上述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1994年 中国 放开大豆 进口, 这 给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带来了 全球 化的市场供给。 虽然近几十年国产大豆 产量几乎 没有增长 ,但丝毫没有 阻碍中国 大豆压榨行业 的 迅猛扩张 势头 (图表 8) 。 所以 , 饲料 加工 的 工业化 带动大豆 需求 迅速 增长 , 而 全球化 又 为大豆供给 增加 提供了可能性。在 工业化 和全球化两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大豆产业开启了长达 二十年 的黄金发展期。 图表 2: 中国大豆进口量与消费量之比 图表 3: 90 年代以来中国大豆压榨 产品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 Wind, 莫尼塔研究 二、 豆油 消费的 “ 油腻 时代 ” 正在消退 我们姑且借用一个时下流行词 “油腻”,用这个颇具自嘲意味的词, 来 形容 食用 油脂 消费的大幅增长 。但是 , 这种情况在 近几年已经开始 逐步 消退。 “油水” 和“民脂民膏”这些词的引申含义说明农业社会对于 油脂的偏爱。 人民收入提高, 也就 自然带来食用 油脂消费的增长 。 2001年至 2008年是 中 国食用油脂消费增长 最快的 时期 ( 图表 4) ,这与 中国 经济发展、 人民收入提高 、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等 因素有关,当然价格和通胀因素 也 助推 了油脂 消费的增长 。 0%25%50%75%100%1994 1999 2004 2009 201406000120001800003000060000900001994 1999 2004 2009 2014豆粕饲料用量 豆油消费量千吨 千吨 专 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3 2013年以后, 中国 居民收入上升 到新的高度 ,由此 带来了 人民健康和 营养观念的升级, 消费者食品 消费 的 提升, 也不再简单的以肉类和油脂消费 的增长为主要方向 。健康、绿色、生态、多样的食品消费 观念逐步 被消费者接受 。 2013年至 2016年 ,中国 食用油 和 猪肉的人均消费 增速 都小幅 下滑,而瓜果、家禽的 消费维持正增长( 图表 5) 。 这 就 说明 居民饮食结构正在朝着 营养 更均衡的方向转变。 所以 ,当 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达到 一定水平之后 ,人民 食品消费 会在 质量上 出现 更多提升 。 图表 4: 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油脂类消费支出 图表 5: 中国 城乡人均消费品支出增速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 莫尼塔研究 这一结论 也可以从上海市 不同 收入水平 人群 粮油消费情况 得到 佐证 。 上海市 低收入人群、中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 和 中高收入人群的粮油消费依次递增,但 高收入 人群的消费量反而 却 出现了下降 (图表 6)。 图表 6: 上海市不同收入水平 人群 粮油消费 对比 ( 2011-2013 平均 ) 资料来源:公开 资料, 莫尼塔研究 但是, 中国的人均食用油脂 消费 量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 以大豆油为例,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尚不及美国的 一半 。 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 的 食用油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我们 认为这种差异 , 是中西方 饮食差异带来 的结果 。 虽然 ,西方 没有使用 植物油 炒菜的习惯,但在蛋糕、饼干、玉米脆饼、炸薯条、花生酱等等食品中都会使用或添加 Crisco(一种氢化植物油, 其 主要成分为豆油) 等油脂 ,这 导致 西方食用油脂的实际 消费 量要 高于 中国。 这种 饮食方面的 差异, 决定了中西方人均 食用油脂 的 消费 水平不具备较强的可比性。 所以 ,我们 认为 中国豆油消费的增长速度 可能 已经放缓。但 中国 大豆压榨量 在豆粕 需求强劲的带动下,仍 保持 快速增长, 其结果 就是豆油的产出出现过剩。这 可能会 对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 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 一是,中国 豆油 出口量 增加 , 而 进口 量 下滑 (图表 7) ;二是,豆油 挤占了 国内其他食用油脂的市场份额 。 元50元100元150元200元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食用油猪肉瓜果家禽-20%-10%0%10%20%2014 2015 2016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元 专 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4 综上 , 由于豆油消费增长趋缓, 其他 食用油脂对其的 替代 , 以及 可以进口 补充 ,一旦 中美大豆贸易战导致大豆供给产生缺口,豆油供给受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小。 图表 7: 中国豆油进出口量 图表 8: 中国不同油脂消费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 Wind, 莫尼塔研究 三、 豆粕 消费 增长 依然稳健 饲料工业是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在工业化水平提高并达到一定阶段后 , 逐步发展起来的 。 豆粕在饲料行业 中 的大规模应用 , 也是 豆 粕蛋白的营养价值 受到 重视 的 结果 。 绝大部分的豆粕 被用于生猪、家禽和 鱼类 的 饲料 生产 。 通过 历史数据对比,我们发现 生猪、家禽(蛋)、鱼类的 产量 ,长期保持 稳定增长,而 豆粕饲料用量的增速 却长期 、 显著 高于养殖业 的 产量 增长 (图表9) 。 这表明 养殖业 在逐步 提高 豆粕 在饲料 中的 添加 比例 。 豆粕 的营养价值被认可,以及 养殖业 集中度上升带来 的 豆粕采购量的提升 , 都是导致豆粕 添加 比例升高的原因。 另外 ,虽然猪肉 的 人均消费 增速 明显放缓 ,但是 家禽 、 蛋 、鱼类的消费增长依然稳健,故养殖业的饲料总需求仍会 保持温和增长 。更重要的是,养殖业集中度 提升 使饲料结构出现 转变 ,在这种结构化演进中,豆粕的需求增量依然可观。 图表 9: 豆粕饲料的增速显著高于 饲养产量 的 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 资料, 莫尼塔研究 0.000.100.200.300.01.02.03.0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百万吨 进口量(左轴)出口量08000160002400032000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千吨 棕榈油 豆油 菜籽油-15%-5%5%15%25%35%-15%-5%5%15%25%35%1995 1999 2003 2007 2011 2015猪肉 禽蛋 淡水鱼类养殖 豆粕饲料用量 专 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5 目前国内 的 大豆 压榨产能较大,但 由于 豆粕 的 保质期较短 (一般南方可储存 3-4个月 , 北方最多 8个月), 导致 其进出口 数量 都较为有限。所以 ,若 贸易战导致大豆出现供给缺口, 豆粕 供给可能无法通过进口途径得到有效补充。 综合 而言, 大豆 贸易战 对豆粕 供给 的影响要大于豆油 。 届时豆粕价格 上涨, 也会导致 猪肉 和 禽类 价格 上行 。 专 题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近期报告 2017年 12月 21日 莫尼塔 研究:环保限产常态化,行业维持高景气: 2018年 中国钢铁市场展望 2017年 12月 7日 莫尼塔 研究:钢铁市场的牛市行情会就此 终结 吗? 2017年 12月 5日 莫尼塔 研究: OPEC延长减产对油价影响几何? 2017年 11月 22日 莫尼塔 研究:中国煤炭 需求 的凛冬将至? 2017年 11月 8日 莫尼塔 研究:商品市场步入需求主导的震荡整理期 2017年 11月 8日 莫尼塔 研究 :原油价格对 2018年 CPI影响几何? 2017年 10月 10日 莫尼塔 研究:环保限产政策解读系列之二:国内矿山环保治理力度全面加强 2017年 9月 29日 莫尼塔 研究: Brent-WTI价差 : 飙升过后开始收缩 2017年 9月 14日 莫尼塔 研究:环保限产正当时, 耐材 价格将起飞 2017年 9月 5日 莫尼塔 研究: 采暖季 环保限产解读专题系列之一:今冬环保限产执行力度将超往年 2017年 8月 30日 莫尼塔 研究:商品市场的拐点将何时出现? 2017年 8月 25日 莫尼塔 研究:宝钢股份 2017年 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会议纪要 2017年 8月 24日 莫尼塔 研究:美股能源板块盈利分析 2017年 8月 11日 莫尼塔 研究: 尼日利亚产量趋近 180万桶日上限 : 7月 OPEC减产执行率数据简评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报告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的准则,以合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者暗示。 上海 (总部 ) 北京 纽约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园石桥路 66号东亚银行大厦 7楼 702室。 邮编 :200120 电话 : +86 21 3383 0502 传真 : +86 21 5093 37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 1号东方广场 E1座 18层 1803室 邮编: 100738 电话: +86 10 8518 8170 传真: +86 10 8518 8173 地址 : 纽约市曼哈顿区第五大道 535号 12楼 邮编 : 10017 电话 : +1 212 809 8800 传真 : +1 212 809 8801 cebm Email:cebmserviceceb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