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20823-天风证券-新兴产业行业专题研究_首席联盟培训—新兴赛道高速发展_布局细分领域_隐形冠军__33页_2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新兴产业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2年 08月 23日( 评级)分析师 吴立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10002分析师 蒋梦晗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9110001分析师 戴飞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0060004首席联盟培训 新兴赛道高速发展,布局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行业专题研究摘要 1.“ 新型烟草 ” 板块:海外市场重回高增长 , 国内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2021年新型烟草市场增速在疫情后重回上升通道 。 2021年全球新型烟草销售规模达到 545.7亿美元 , 在全球疫情逐步得到管控的背景下 , 同比增速达到 30.0%。 各国监管不断完善 , FDA审批速度加快 , 过去数月 FDA相继审批通过了日本烟草 Logic、 NJOY、 英美烟草 Vuse Solo、 Vibe与 Ciro等品牌的 23个电子烟产品上市销售 。 国内:供给侧改革进行中 , 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中 。 截止 8月 8日 , 共有 191家电子烟相关企业拿到了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 。 随着国内外监管的相继明朗化 , 将有效推高行业门槛 ,集中度提升 , 利好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 , 行业将有望进入新的合规化发展阶段 。2.“ 生物经济 ” 板块: 2022上半年国家发布首个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下半年继续关注生物质替代相关公司业绩拐点来临2022年 5月 10日 , 国家发改委印发 “ 十四五 ”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重点关注 “ 生物质替代 ” 领域 , 主要涉及三大替代: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 、 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 、 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 。 规划 将合成生物学视作加快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一 , 提出要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 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 、 高通量筛选 、 高效表达 、 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 , 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 、 疾病治疗 、 农业生产 、 物质合成 、 环境保护 、 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在食品领域 , 要探索研发 “ 人造蛋白 ” 等新型食品 , 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 , 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3.“ 智能驾驶 ” 板块: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 , 继续推荐智能驾驶产业链 !电动智能化轮番开启汽车革命:电动化方面 , 低碳出行已步入新常态 , 全球政府均针对汽车产业出台 “ 碳中和政策 ” , 国际主流车企也纷纷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 ( 均在2050年之前 ) 。 电动与混动加速渗透 , 继续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增量机会;智能化方面 , 智能汽车整车架构和商业模式被重新定义 , 汽车核心竞争要素围绕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展开 , 看好智能座舱 、 自动驾驶 、 整车落地三条投资逻辑 。风险提示:新型烟草政策变动 , 销售 /企业发展不及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疫情反复风险 , 竞争加剧风险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新业务扩张不及预期风险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目录新型烟草 板块:海外市场重回高增长,国内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1、生物经济板块:国家发布首个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半年继续关注生物质替代相关公司2、引言:如何挖掘新兴产业投资机会0、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智能驾驶板块: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继续推荐智能驾驶产业链3、4、 风险提示引言:“新兴产业”是什么?“新兴产业”的定义: 是指伴随着企业创造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技术而出现的尚处于资本化初期的产业。 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行业从兴起到衰落可以分成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而新兴产业则处于导入期及成长期的阶段,我们认为该阶段的产业特征: 1)竞争格局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2)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 3)产品迭代层出不穷, 4)企业资本化刚刚开始。“新兴产业”的特征: 竞争格局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产品迭代层出不穷 企业资本化刚刚开始新兴产业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资料 来源: woshipm网站 , 天风证券研究所引言: 如何挖掘“新兴产业”投资机会?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海外市场重回高增长,国内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1. 新型烟草板块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1.新型烟草市场增速在疫情后重回上升通道 2021年新型烟草市场增速在疫情后重回上升通道 。 根据欧睿国际最新数据 , 2021年全球新型烟草销售规模达到 545.7亿美元 , 在全球疫情逐步得到管控的背景下 , 同比增速达到 30.0%, 重回疫情前较高增长区间 。 2015-2021年间新型烟草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 CAGR达到 36.4%, 2022年全球新型烟草规模预计达到近 650亿美元 , 同比增速约 18%。 从具体品类来看 , 在 2017年之前电子烟产品以开放式大烟为主 , 因 IQOS、 JUUL的兴起 , 带动全球加热不燃烧 ( HNB) 、 封闭式小烟品类迅速崛起 , 2021年 HNB市场约 288亿美元( 对应渗透率 3.1%) , 雾化电子烟市场约 228亿美元 ( 对应渗透率 2.4%) , 口含烟市场约 30亿美元 , 预计到 2026年 HNB、 雾化的市场将分别达到 610亿 ( 对应渗透率 5.0%) 、 410亿美元 ( 对应渗透率 3.4% ) 。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图: 新型烟草各品类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0.0%10.0%20.0%30.0%40.0%50.0%60.0%7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雾化电子烟 加热不燃烧 口含烟 全球新型烟草市场增速 yoy资料 来源: 欧睿国际 , 天风证券研究所1.1.新型烟草市场增速在疫情后重回上升通道 出口统计: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数据统计 , 2021年 我国电子烟出口规模达到 1383亿人民币 , 在全球疫情负面影响背景下 , 同比增速达 180%;我国内销零售额预估为 197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 36%。 其中 , 出口品类占比第一的为一次性电子烟产品 , 占比达 65%, 其次为开放式及封闭式产品 , 一次性电子烟海外销售如火如荼 。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438 4941383112 145197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9 2020 2021出口 中国内销65%17%8%10%一次性电子烟开放式电子烟封闭式电子烟其他图: 我国电子烟产品出口及内销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 图: 我国电子烟出口品类占比(单位: %)资料 来源: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公众号, 天 风证券研究所1.2.全球新型烟草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 在不断趋严的控烟背景下 , 卷烟吸烟率下降 , 新型烟草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 。 根据欧睿国际最新数据 , 2014-2021年间 ,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卷烟吸烟率都呈现下降趋势 , 中国的吸烟率由 2014年的 27.7%下降至 2021年的 25.4%, 日本的吸烟率由 2014年的 19.9%下降至 2021年的 11.5%, 美国的吸烟率由 2014年的 16.7%下降至 2021年的 12.8%;但另一方面 , 近年来由于新型烟草产品的技术不断迭代 、 体验逐步完善 , 新型烟草的用户渗透率不断上升 , 其中英国的用户渗透率由 2014年的 4.3%上升至 2021年的 7.4%, 美国的用户渗透率由 2014年的 3.7%上升至 2021年的 5.9%, 日本的用户渗透率由 2014年的 0.1%上升至 2021年的 6.1%。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012345678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图:各国新型烟草用户的渗透率(新型烟草消费者 /总人口) (单位: %)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图:各国卷烟用户的渗透率(卷烟消费者 /总人口) (单位: %)资料 来源: 欧睿国际 , 天风证券研究所1.3.英美烟草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烟品牌,中国品牌悦刻位居第三 英美烟草超越 JUUL, 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烟品牌 。 根据欧睿国际最新数据 , 2021年英美烟草旗下的雾化电子烟销售金额在全球的综合市占率达到 17.4%, JUUL市占率下滑至 14.4%, 位居第二 。 中国雾化电子烟品牌跻身全球阵营 。 2021年我国电子烟品牌悦刻在全球的市占率跃升至 8.9%, 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烟品牌 , 力压帝国烟草与日本烟草;除悦刻外 , 我国本土的其他电子烟品牌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不错销售表现 , 代表公司有 易佳特 、 新宜康 、 思摩尔 等 。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0.05.010.015.020.025.03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英美烟草 JUUL 悦刻 帝国烟草 日本烟草图:雾化电子烟各品牌全球市占率 (单位: %)图: 2021美国雾化电子烟各品牌销售额市占率 (单位: %)图: 2021英国雾化电子烟各品牌销售额市占率 (单位: %)35.623.54.84.52.91.31.126.3 JUUL英美烟草Evo BrandsKaival Brands帝国烟草日本烟草NJOY其他11.75.14.44.01.21.21.11.070.3 英美烟草帝国烟草日本烟草JUUL易佳特IVPS新宜康思摩尔其他资料 来源: 欧睿国际 , 天风证券研究所1.4.监管政策:全球各国监管不断完善,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 综合近几年的监管动态来看 , 我们认为严监管将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之一 , 也将带动行业上下游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加热不燃烧: 由于加热不燃烧产品由传统烟叶制成 , 目前已上市加热不燃烧的市场均按照烟草类产品进行管辖 , 同时进行该品类布局的公司均为传统卷烟生产公司 ( 例如菲莫国际 、 英美烟草 、 日本烟草等 ) , 行业总体呈现寡头垄断特征 , 集中度非常高 。 雾化电子烟: 2021年 10月 12日 , 美国 FDA放行第一款雾化电子烟 -英美烟草旗下的 Vuse Solo上市销售; 2022年 3月 25日 FDA通过日本烟草 Logic品牌电子烟的上市申请 , 4月 27日通过 NJOY品牌上市申请 , 进一步认可电子烟减害作用; 截止到 3月 25日 , FDA表示仍有 1%的 PMTA申请正在审核中 。 除美国之外 , 其他地区也陆续正在落地对于雾化类产品的监管措施 , 我们认为随着监管的逐步落地 ,行业准入门槛以及监管趋严所带来的经营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 未来产业链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1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图: NJOY产品示意图图: Logic产品示意图资料 来源: JTI公司官网, ,电子烟资讯网,蓝洞新消费,天 风证券研究所1.4.监管政策:全球各国监管不断完善,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欧盟 英国 美国监管机构雾化电子烟 欧盟委员会公共卫生部( PHE) 【 负责英国市场烟草控制、电子烟产品性质界定、相关研究证据提供 】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 MHRA) 【 负责消费品 /药品的审批 】FDA、 各州政府HNB 欧盟委员会 公共卫生部 FDA划分类别 雾化电子烟 无明确要求 消费品 /药品 烟草制品(含有尼古丁且不用作药物、器械)HNB 无明确要求 无明确规定 烟草制品监管制度雾化电子烟1、申请制:只要提前六个月向各国有关部门通报即可。无批准环节。2、 EUTPD监管对象包括所有电子烟产品的进口商、生产商;对电子烟的产品要求具体包括对尼古丁浓度水平的限制、电子烟包装和标签的规则、防止儿童吸烟的指导方针等。3、欧盟成员国基于 EUTPD的要求独立制定监管政策。4、对电子烟产品的任一改进均须进行公示。5、禁止任何形式的、旨在直接或间接推广电子烟的商业性广告。6、若某类电子烟被至少三个成员国合理禁止,则委员会可将该禁令拓展至所有成员国。1、申请制:新的电子烟和替换装产品(或有重大改变的旧产品)生产商必须在产品投放英国市场前六个月向 MHRA提交申请。申请公示在 MHRA的网站后方可上市。零售商无需提交其销售的任何产品的信息,除非它们也具有生产者资格。零售商必须在 2017年 5月 20日之前通过库存销售不符合 TPD标签和产品成分要求的产品。2、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NHS)于 2021年宣布,将把电子烟作为处方药物以帮助烟民戒烟。1、审批制: 2016年 8月之后发行的电子烟产品必须要通过PMTA( Premarket Tobacco Product Application)认证才能上市; 2016年 8月之前上市的产品需要在 2020年 5月之前提交PMTA申请,提交申请后产品可以获得一年的流通期, FDA也将在这一年内对产品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将禁止在市场上流通。FDA同时规定企业在提交申请报告时需要同时提交证明新型烟草产品比传统烟草减害的调查。2、自 2019年 12月,禁止烟草零售商向 21岁以下的个体出售电子烟等烟草产品。3、制造商须每年向 FDA报告 2次其对烟草产品清单所做的更改。4、多个州立法禁止非烟草口味的调味产品、不允许在线销售HNB 无明确制度,目前只有制度建议1、无明确制度,目前只有制度建议。2、 2021年 10月,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将 HNB税率由每公斤 251.6英镑提高至 270.22英镑。审批制:在 PMTA的基础上,如果企业希望以“减害”的名义宣传产品,需要额外通过 FDA的 MRTPA( modifiedrisk tobacco product application) 认证资料来源: Eurofins, Ecigintelligence, Vaping360,Ec.Europa.EU,英国公共卫生部, FDA等,天风证券研究所1.4.监管政策:全球各国监管不断完善,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日本 韩国 澳大利亚 墨西哥监管机构 雾化电子烟 厚生省(卫生部) 卫生与福利部 治疗用品管理局( TGA) 卫生部HNB 财务部 卫生与福利部划分类别雾化电子烟 医药产品(含尼古丁烟油) 烟草制品(含尼古丁)消费品或准药物(不含尼古丁) 限制性药物 烟草制品HNB 烟草制品 烟草制品 无明确规定 无明确规定监管制度雾化电子烟1、等同于禁止: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油被视为医药产品,销售、营销、制造、进口、分销均需依法获得许可证,但目前暂时无产品获批,允许私人进口少量医用电子烟。2、允许私人进口药用电子烟,前提是仅供私人使用,且供应量少于一个月。1、韩国对液体型电子烟税率视其尼古丁含量而定,税率通常较低(为传统香烟的 43.2)2、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视为消费品进行监管,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被视为烟草制品进行监管,禁止向未成年人( 19岁以下)销售,每毫升需缴纳税费 1799韩元。3、 2019年 9月韩国卫生和福利部表示将修订“国家健康促进法”以禁止电子烟的促销、营销、免费商品或服务发放、在线商业发布使用电子烟或相关产品的经验。违规者将被罚款 300万韩元( 2,533美元)至500万韩元。4、对电子烟产品征收 24韩元 /盒的废物处理费和 10%的增值税。1、自 2021年 10月起,所有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纳入 Therapeutic Goods Act 1989 法案监管中。2、处方模式:个人进口和国内购买均需提供处方证明,国内供应还需要相关州、地区的治疗品许可证。3、处方的获取途径包括:授权处方计划(由医生向 TGA申请权限并定期报告)、特殊访问计划(由医生代单个患者向 TGA申请批准)、个人进口计划(医生直接为患者提供,可供进口最多 3个月剂量)。4、非法进口尼古丁可被处以最高 222,000美元的罚款。1、禁止: 2008年 烟草控制法 禁止电子烟销售, 2020年 进出口税总法 禁止电子烟进口。2、 2022年 2月,对 烟草控制总法 进行修订,完全禁止烟草广告。HNBHNB烟具可自由销售, HNB烟弹根据 烟草商业法 与烟草为同类产品,允许销售流通,监管同烟草产品。(烟草制品批发、零售、进出口必须经过财务大臣批准登记,烟草制品零售价格需经其批准)1、监管同卷烟制品,市场化制度,非专卖专营。允许在各渠道销售流通。主要渠道为便利店。2、税收以传统香烟税率的 90对 HNB电子烟统一征税。3、 HNB制品须说明尼古丁含量,还须额外说明甲醛含量。无明确制度 禁止加热烟草制品的进出口资料来源:日本厚生省,烟草市场, 电子烟 公众号,香烟网,产业信息网, Reuters,蓝洞新消费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1.5.国内市场:需求端方兴未艾,监管落地加速供应端竞争格局优化我国雾化产业未来竞争格局如何:监管落地有望加速行业供给侧整合1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月 11日下午 ,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电子烟管理办法 , 自 2022年 5月 1日起施行 , 其中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于 2022年 10月 1日起正式销售 。 核心监管内容包括:1. 生产端:牌照制管理 。 设立电子烟生产企业 ( 含产品生产 、 代加工 、 品牌持有企业等 ) 、雾化物生产企业和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等 , 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2. 销售端: 1) 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的企业 , 应当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变更许可范围后方可从事电子烟产品批发业务 。 2) 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 , 应当依法向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或者变更许可范围 。 3)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 。 4) 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具备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人应当在当地电子烟批发企业购进电子烟产品 , 并不得排他性经营上市销售的电子烟产品 。 5)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3. 进出口贸易: 进口的电子烟产品 、 雾化物和电子烟用烟碱等应当通过本办法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销售给电子烟批发企业 、 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和电子烟品牌持有企业 。图: 我国电子烟监管主要时间节点一览资料 来源: 蓝洞新消费公众号 , 天风证券研究所1.5.国内市场:生产许可证陆续下发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 电子烟行政许可和产品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解答 显示 , 自 2022年 5月 5日起 ,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开始接受存量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 , 并开始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 、 批发企业的申请进行初核 、 审核 。 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 1) 许可证申请要求 :根据 2022年 3月发布的 电子烟管理办法 中要求 , 设立电子烟生产企业 ( 含产品生产 、 代加工 、 品牌持有企业等 ) 、 雾化物生产企业和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等 , 必须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通知 , 目前可以申请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的适格主体只能是过渡期之前的既存主体 , 也就是在 2021年 11月 10日 决定 发布前已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 ,并如实完成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申报的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 ( 含产品生产 、 代加工 、 品牌持有企业等 ) 、 雾化物生产企业 、 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 。 自 5月 5日起各生产企业可提报生产许可证申请 。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5.国内市场:生产许可证陆续下发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受理进程 :根据 电子烟 微信公众号报道 , 截至 8月8日 , 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显示已经有 191家电子烟企业获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 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完成对其他相关提报申请的企业进行初核和审核程序后 , 国内市场近期或将陆续迎来更多数量的生产许可证落地和发放 。 3) 许可证类型 :目前国内电子烟上游的生产环节包括烟碱生产 ( 尼古丁提取 ) 、 雾化物 ( 烟油 ) 生产 、 烟具代工和品牌 。 国家烟草专卖局按照依法依规 、 平稳有序 、 统筹兼顾 、 分类指导的原则 , 对于工艺装备落后 、 产品质量不合格 、 危化品管理及环保不达标 、 存在安全生产风险 、 具有违法违规等情形的企业不予许可 。 我们认为此举措将有利于国内正规品牌 、 生产合规 、 工艺和环保达标的供应链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表: 部分申请已办结企业名单序号 企业名称 许可证类型 办理状态1 深圳亿凡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2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3 深圳市深深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4 深圳市莱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5 深圳市精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6 深圳市华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7 深圳市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8 深圳市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9 深圳昱朋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0 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1 东莞市鸿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2 昌宁德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3 深圳芳芯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4 深圳市恒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5 东莞奇易香料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6 深圳市泰睿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7 中香香料(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8 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雾化物类 已办结19 声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0 深圳市亿光年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1 深圳市本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2 徕米雾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3 东莞市浩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4 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5 东莞市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6 东莞市石开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7 东莞市艾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8 东莞市尼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29 珠海优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30 惠州市新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31 深圳道吉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产品类 已办结32 昆明景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用烟碱类 已办结33 山东金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电子烟用烟碱类 已办结34 润都制药(荆门)有限公司 电子烟用烟碱类 已办结35 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用烟碱类 已办结资料 来源: 电子烟 微信公众号, 天 风证券研究所1.6.国内电子烟供应链一览 4) 有供应链布局的上市公司:烟碱生产 -金城医药 、 润都股份 、 金莱特;烟具代工 -思摩尔国际 、 劲嘉股份 、 顺灏股份;雾化品牌:雾芯科技 、 劲嘉股份 。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尼古丁烟油烟具 /烟弹品牌 /代工电子烟用烟碱类雾化物类电子烟产品类许可证类型 上游生产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批发企业 A批发企业 B批发企业 C下游批发零售商 1零售商 2零售商 3下游零售产品登记销售图: 电子烟产业链示意图资料 来源: 国家烟草专卖局, 天 风证券研究所2022上半年国家发布首个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半年继续关注生物质替代相关公司业绩拐点来临2. 生物经济板块1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2. 2022年国家首次提出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哪些领域?2022年 5月 10日 , 国家发改委印发 “ 十四五 ”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明确优先发展生物医药 、 生物农业 、 生物质替代 、 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 。 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的发展规划 , 也是 我国首个生物经济的顶层设计 , 更代表着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 我们在此重点关注 “ 生物质替代 ” 领域 规划 提出要顺应 “ 追求产能产效 ” 转向 “ 坚持生态优先 ” 的新趋势 , 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 , 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方式更可持续的新期待 。 “ 生物质替代 ” 主要涉及三大替代: 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 、 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 、 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 。 A股中已有多个公司在上述领域布局 , 其业绩拐点有望随全球减碳趋势发展相继到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 其中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近年来受益欧盟市场减碳需求持续扩大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 。 从化学角度来看 , 石油蒸馏后的产物为碳氢化合物 , 而生命分子是碳化合物 。 这意味着经过对应的生物工艺加工后 , 由生物质原料生产的产品具有与石油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相同的目标市场 。 目前该领域相对关注度较高的是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 ( 详见 2.2) 和生物基化学原材料 ( 详见 2.1) 。 规划 提出要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 、 医药 、 轻纺 、 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 。 生物工艺学是应用生物学 、 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 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进行某种服务的一门科学技术 。 规划 将合成生物学视作加快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一, 提出要 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 推动在 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 ;在食品领域,要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 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 ,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生物质替代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看点何在?1)生物质能 2)生物基材料 3)生物工艺+ 合成生物学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 , 它包括所有动物 、 植物和微生物 , 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 、 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 。 近年来 ,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对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 越来越多的生物质被人类作为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不同场景中得以开发和利用 , 相关企业步入发展快轨 。202.1 生物质能源:为何要关注“生物柴油”产业链?资料来源 :卓越新能公司公告 ,上证 e互动, KuehneNagel德迅中国公众号 , 天风证券研究所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替代品 , 具有与石油作为动力燃料和化学材料相同的目标市场: 在动力燃料领域 , 主要涉及 1) 酯基生物柴油; 2) 烃基生物柴油 , 也称 “ 可再生柴油 ” , 需要加氢 ; 3)生物航空煤油 , 是一种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国际方面 , 2019年后 , 欧盟政策对减碳力度的不断提升 ,生物柴油进入长期的量价齐升轨道 。 目前 , 欧盟是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 , 本地区产能常年供不应求 , 需要进口补充供需缺口 。 对欧盟出口量的快速攀升给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带来新机会 。 自2016至 2020年 , 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自 0.76亿升 ( 7万吨 ) 上升至 10.35亿升 ( 90万吨 ) , 占2020年全部产量 14.55亿升 ( 127万吨 ) 的 71.13%。 其中主要出口目的地聚集在欧盟各国 , 包括荷兰 、 西班牙 、 比利时 、 意大利 、 以及以欧盟作为目的地的中转国马来西亚 。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有望长期受益于欧盟为达减碳目标而不断上涨的对相关燃料的需求; 国内方面 , 我国于 2021年提出碳中和的目标 ,2022年来 , 相关政策持续颁布 , 我们认为 , 随生物柴油产业链在资源利用效率再提升方面的价值不断在国际市场被认可 , 生物柴油在我国国内市场亦将拥有相应地位 。图:生物柴油产业链示意图图:欧盟生物柴油市场供不应求(百万升)资料来源 : USDA,天风证券研究所图: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逐年攀升,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百万升)212.1 生物质能源:为何要关注“生物柴油”产业链?资料来源 : Sandbag, comext数据库,碳中和资料库,中国环境报社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替代品 , 具有与石油作为动力燃料和化学材料相同的目标市场: 在 化学材料领域 ,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进一步延伸加工 , 生产的塑料增塑剂 、 醇酸树脂 、 天然植物蜡 、 脂肪醇等 , 都具有可再生 、 低毒 、 可降解 、 价优等优势 。近年来 ,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碳排放的重视程度和要求不断提高 , 我们已经可以从政策端看到 , 减碳要求正逐渐从能源领域向制造领域延伸 。 欧盟于 2021年7月首次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 ( CBAM, 即 “ 碳关税 ” ) 提案 , 此后不断调整 , 覆盖范围从重工业的五大产品类型 ( 铁和钢 、 铝 、 水泥 、 电力 、 化肥 ) 进一步纳入了有机化学品 、 塑料 、 氢和氨;所涉碳排放类型从直接排放扩大到间接排放 。 综合来看 , 碳关税一旦正式实施 , 将较大程度上提高各出口国成本 。 我国作为对欧盟的出口大国 , 同样将受到较大影响 。 根据腾讯研究院测算 , 我国因对外出口制造业产品大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 , 能耗高 , 增加值低 , 在国际贸易中常作为 “ 碳排放 ” 的净输出国 。 2018年中国出口产品隐含二氧化碳排放 15.3亿吨 , 进口货物隐含二氧化碳排放 5.42亿吨 。 由此可见 , 生物柴油在工业品减碳大市场中或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 :中国环境网,环球零碳网, 欧盟计划 2023年启动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 2022,(04)), 天风证券研究所图: CBAM可能覆盖的行业示意图图:欧盟碳关税政策落地进程22塑料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材料 , 而 废弃塑料污染长期以来威胁着全球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 。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截至 2018年数据 , 全世界总计生产的 90亿吨塑料制品中 , 约 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进入自然环境中 。 根据发改委政策解读 , 我国 2020年塑料产量达 1亿多吨 ,而 我国产年废塑料物理回收率仅在 30%以上 。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主要路径有二 , 一是提高回收能力 。 绝大部分塑料材料都具有可再生性 , 回收废塑料不仅能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 而且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可观的原材料 , 进而减少石油开采; 二是发展再生塑料行业 , 这其中的重要途经就是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塑料 。 生物降解塑料是塑料替代材料中的一种 , 是指在土壤 、 海水 、淡水 、 堆肥等环境条件下可被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完全降解 。 然而 由于成本问题 , 长期以来下游市场对改用可降解材料的动力不足 , 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缓慢 。这一局面正在改变:国家层面 , 截至 2020年 5月数据 , 全球已有 80多个国家都相继制定了 “ 限塑令 ” 或 “ 禁塑令 ” , 迫使相关企业减少不可再生塑料和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 行业层面 , 在为从源头解决塑料污染这一目标的推动下 , 占全球生产的所有塑料包装 20%的公司已承诺 , 自2018年至 2025年要实现减少 19%的塑料 ( 每年约减少 800万吨塑料的使用 , 对应节约 4000万桶石油 ) 使用的目标 。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随之同步快速发展 。 根据中科院物理所工程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PBAT( 石油基生物可降解 ) 和 PLA( 生物基生物可降解 ) 是实施限塑令的两大重要原料基础 ,预计 2025年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 2000万吨 /年 。图: 2020-2015年,预计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将增长近 2000万吨资料来源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天风证券研究所2.2. 生物基材料:塑料供需结构优化,可降解塑料产业加速发展图: 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 2020年进展 &2025年目标23基于上述背景 , 2021年来 , 我国可降解材料产业同样受益限塑政策力度加大而快速发展: 政策端: 我国发改委于 2020年 1月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规定在 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 , 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的目标; 2021年 3月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 强调要把碳达峰 、 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如期实现 “ 双碳 ” 目标 。 这之中 , 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其可降解特性较传统化石塑料在碳排放方面就会更具优势 ; 2021年 9月 , 发改委在 “ 十四五 ”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 明确了将如何 科学稳妥推广替代产品 , 要求要充分考虑竹木制品 、 纸制品 、 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类替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 。 产业端: 2020-2025年全球新增产能 , 将主要由我国贡献 。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 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产业均已成熟 。 但由于面临工业化 、 规模化的难题 , 我国可降解塑料树脂生产处于创业发展期 。 具体种类来看 , PLA和 PBAT发展相对成熟 , 目前国内已披露新建拟建产能以PBAT和 PLA为主 。 2020年 , 我国 PBAT、 PLA产能分别约为 30万吨 、 10万吨 , 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 , 预计到 2025年分别达到 700万吨和 100万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 生物基的 PLA较石油基的 PBAT在减碳方面更具优势 , 而其难点在于关键原材料丙交酯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生产 , 我国目前产能尚不足需求的 1/10, 且难以进口 , 存在百万吨级缺口 。 能够打通丙交酯环节的公司将率先有望分享国内 PLA产能高增长的红利 。图: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重点内容资料来源: 发改委, 天风证券研究所图:生物基及石油基塑料分类资料来源: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金丹科技招股书, 天风证券研究所2.2. 生物基材料:塑料供需结构优化,可降解塑料产业加速发展24生物工艺涉及领域广泛 , 从产品角度大致可分为 1) 传统的生物工程产品 , 包括 有机酸 、 发酵食品 、 抗生素的生产及废物处理等 ; 2) 新兴的生物工程产品 , 多为 利用基因工程 、 细胞工程改造菌株性能 , 获得酶蛋白 、 生物活性多肽 、 疫苗 , 或进行代谢途径改造获得的代谢物质积累等 。从技术角度来看: 在菌种优化 、 发酵过程控制及后处理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 获取特定的高产菌种是第一步 ; 掌握高效率的发酵工艺和后处理技术则是产品产业化以及商业化的重要门槛 , 微生物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是设备 、 技术 、 管理高度结合的体现 , 短期内难以被复制 。其中 , 合成生物学作为微生物菌种研发的前沿技术 , 近年来关注度持续提升 。 根据 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与投融资战略研究 ( 2021, 曾正阳 ) , 在 2020年前后 6年的区间内 , 人类活动制造的物质总质量将超过全球自然生物质量的总和 。 传统制造业为人类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 , 也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